登陆注册
13568600000044

第44章 郑板桥 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清代著名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山东范县、潍县做过十二年知县。对于百姓的疾苦,他时时刻刻都挂在心上,在潍县任县令时,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向他索求书画,他画了拿手的竹子,并在上面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竹林风雨的萧萧声,使他联想到民间的疾苦、百姓的呻吟。为官期间,他不但在勤政爱民方面政绩卓著,在廉洁自律方面也堪称楷模。

郑板桥是兴化县有名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年近半百才当山东范县和潍县的知县,是个名副其实的“一贫如洗,两袖清风”的“穷官”。他从来不收礼,不受贿,不贪不占,不拿不要,把为老百姓办事当作本分,视为天经地义,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佳话,几百年来久传不衰,妇孺皆知。

郑板桥为官员最突出的济世爱民之举,恐怕还要算为赈灾而开官仓放粮之举。潍县虽然素称富庶甲邑,但就在郑板桥赴潍县任职的前一年,灾荒便揭开了序幕,第二年紧接着就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烈日炎炎,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举目荒凉。有一天郑板桥到城外视察灾情,看到面临绝境的百姓成群结队远离家乡,到关外逃荒的情景,热泪不禁夺眶而出,随即吟下一首《逃荒行》:“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然后深深地感叹道:“我郑板桥在本县生灵涂炭,民生凋敝之际,竟然束手无策,真是愧对黎庶!此时不为百姓请命,更待何时!”于是他马上写了一封告急文书,向上司如实禀报灾情,请求批准开仓放粮,赈救饥民。然而一封紧接一封的告急文书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郑板桥只好亲赴省城当面求救。可是那些省城大官不是有意避而不见,就是敷衍搪塞。正在郑板桥心急万分之时,一天,他突然接到上司的请柬,请他在第二天上午准时赶到趵突泉,郑板桥以为有了希望,大喜。可等到他赶到趵突泉时,满腔的希望顷刻间化为泡影。原来,身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诗书画当时已饮誉全国,知府大人想借趵突泉饮宴之机,请郑板桥赋诗作画。郑板桥看到席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名酒佳酿,宴会上轻歌曼舞,软语调笑,脑海里立即浮现灾民哀鸿遍野、饿殍载道的惨状。他略一思索,提笔写道:“原原本本岂徒然,静里观澜感逝川。流到海边浑是卤,更谁人辨识清泉。”意为这里的水流到海边就像卤水一样混浊了,谁还知道它是从清泉里流出来的呢?把在座的官员全讥讽成盐卤不分的贪官。诗成之后,众官吏面面相觑,知府大人勃然大怒,拂袖而去。尔后,郑板桥因此事被加上诽谤上司的罪名而受到了处分。后来郑板桥在自己的《潍县竹枝词》后记中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乾隆十二年告灾不许,反记大过一次,百姓含愁知县解体。”

郑板桥屡次告灾请赈不成,为了应付日益加重的灾情,他毅然采取了一系列坚决而果断的措施。首先他力劝县中的富绅大户轮流开设粥厂,免费供给那些老弱病残的灾民。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减少流民,他亲自规划修城凿池等种种兴建和复旧的工程,由官府和富户集资,大兴工役,召集附近饥民赴工就食。他还责令积存大量粮食的大户按市价卖粮给饥民。并带头节衣缩食,捐出自己的官俸杂粮救饥,“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当时郑板桥对粮食采取了限价措施,一些富绅对限价售粮心虽不甘,而公然违抗县令之命又不敢,于是就想法刁难贫民,激起民愤,借机制造冲突,而后赴县署状告贫民种种“劣行”,妄图迫使郑板桥撤销其令。郑板桥洞悉其意,往往在审案之时,法不阿贵,力保贫民利益。一次,有个全县闻名的贪婪监生上堂状告贫民“抢粮”,郑板桥将其召入,瞋目而骂:“你这个贪得无厌的驮钱骡,还想唠叨什么呢?”命属吏们脱其帽以足踏之,而后驱赶出去。一时富豪全都畏其严法而心怀忌惮,只好依其命去做。在百姓最危急的时候,郑板桥决定开官仓放粮,由百姓开列借条,赴官仓领粮。按照清朝的法律,开仓放赈必须事先得到上级的批准后方可实行,否则,轻者下狱,重则杀头。当时的僚属规劝他等批文下来后再开仓,也有的僚属怕连累自己,千方百计阻止其放粮。郑板桥感叹道:“现在到了什么时候,何况上司也不会批准,你们不要再说了。”随后即开仓放粮,挽救了潍县万余人的生命。

到了这年秋后,仍无收成,灾民根本无力还粮,郑板桥不顾自身安危,决定把借条当众烧毁。毁据的那天,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县府门前万众欢腾,借据被纷纷投入火海之中,灾民们眼含热泪高呼“郑青天”。由于郑板桥采取了这些救灾拯民的措施,因而他在潍县任职期间,虽五年连续受灾,但却能使百姓度过饥年。

封建时代,官民之间有一道天然鸿沟,这是由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不平等造成的。郑板桥也是从民众中来,他从自己的社会经历中感悟到,“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民,而士为四民之末”。把劳动人民提高到社会首位,把读书做官之人放在末等,这已远远超越了儒家思想界限,从而摆正了自己做人、做官的位置,显示了他与其他封建官僚的不同。他到潍县后,处理政务之外,经常深入民间,广泛地走访结交了各阶层的民众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城乡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既掌握了民众的诉求,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也升华了他的思想观点。他在《潍县竹枝词》中写道:“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富豪家。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挑又被拿。”地主兼并土地,盐商仗势欺压盘剥穷人,正是潍县当时穷富不均,造成种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使他对当一个好官,该做哪些好事,怎样公正公平地审理案件,处理民间纠纷,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改善官民关系,借以抑强扶弱,除恶扬善,伸张正义,增强教化,改善世风民俗,做到了心中有数。他竭尽全力发挥一个七品县令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上无负于朝廷,下有惠于百姓,中无愧于良心。这中间所遇到的风险和阻力,他都在所不顾。

老百姓判断地方官吏是否清廉公正,与其审理案件直接有关。郑板桥的断案,在民间有不少传颂故事,而他留下的批案判牍6册所涉及的300余件案例,更是他勤政廉洁,秉公法断,从而“无留牍、无怨民”,“囹圄囚空者数次”的确切实证。在潍县任职七年期间,没留下积案,没有抱怨的民众,好几次监狱中一个罪犯也没有。只此一端,也足为县官之楷模,并可透视他治理潍县社会秩序、民风教化的成效。

这300多件诉讼公堂的案件,多是土地财产、婚姻嫁娶、继嗣承祧、寡妇改适、族亲反目、商贾纠葛等民事纠纷,涉狠斗凶、致伤人命的仅一例。古代以右为上为尊,左则下之。郑板桥在处理这些案件中,基本是“右窭子而左富商”。封建衙门一般都是官官相护,官商勾结,有理无钱的穷苦百姓无法讲理。郑板桥却偏偏对因讼到公堂的穷苦人,格外尊重客气并有意维护其利益;对富商大贾反而冷落不睬,不留情面,有意杀灭他们的气焰;若是为富不仁者,不但当堂羞辱,还要重罚,使公堂成了穷人说理而又扬眉吐气的地方。对不学无术、靠出钱捐纳成为“监生”的富家子弟上堂,他常据案大骂:“‘驮钱驴’,有何陈乞?”“惟不与有钱人作面计”,斥责后还表示不屑与这种有钱人当面谈事。

有一财主状告佃农欠租是霸产,他批道:“或有欠租事情,非霸产也,方得时两人各自新,何苦退地。”不但否定了霸产之罪名,还不准强行退地,只强调“两人各自新”,明显是为佃农着想。有的富户冒充穷人前来告状,事发后,他气愤地批道:“既据地二顷五十亩,尚谓之穷人乎?不准!”寡妇郎氏改嫁,族中有人捏造事由告到公堂。郑板桥查明真相后,据实据理愤然批曰:“郎氏因无嗣改嫁,又有家母主婚,便非苟合。明系不得分彩礼,借词渎控(污蔑控告)。既无干证,又无代书图记,不准。”

支持、维护穷苦人和弱势者(如孤寡妇女,小摊小贩等),替他们把心中的理由讲出来,不准有钱(如地主、富商)有地位(如族长、里正)者以势欺人、强词夺理,强占便宜,保证了执法的公正,维护了社会的公平,赢得了人民的赞誉,促进世风建设和谐有序,这也是郑板桥做官的亮点之一。

从遗留的许多判词中还可看出,不少纠纷案例,是经过了仔细调查了解,反复倾听双方申辩和有关证词,才作出判决的。如有人告张玉滋拐卖其母一案,他接诉后,一连提出了九个疑点,一一查证落实,去伪存真,才使案情真相大白。这当中反映出的是不偏听偏信,不主观武断,严谨精细的断案精神。

有些案件的审理,则注重发挥乡里及群众的作用,如“着该族长约地甲邻秉公确查覆夺”,“着自邀各房长支众以理谕处”,“应自邀集庄众拜议,不必多事”等判词,都表明郑板桥常依靠民间正义,合理解决民事纠纷,从而得到事半功倍、公认合理的效果,进而起到使族亲、乡邻间悉遵公理,减少摩擦,和睦相处的教化作用。郑板桥的判词中体现的严谨、公正、亲民、廉明精神,恰当灵活的断案艺术,应和他的诗、书、画作品一样,都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郑板桥不仅勤政为民、刚正不阿、执法公正,而且清正廉洁、以身作则。清朝的官员退位退职退休后是不安排住房的,郑板桥在潍县知县任上,家乡的弟弟就写信给他,要改建家中的老屋。这件事本属正常,但郑板桥却担心这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立即回信劝告其弟暂不改建。他在信中说:“因仕途中人蓄姬妾,置田产,更进而大兴土木,建筑高堂华厦,行道者见之,必窃窃私语曰:郑某一介寒士,侥幸成名,得为百里侯,谁谓狂士作官,要名不要钱,苟不搜割地皮,艳妾华厦自何而来?”他怕群众看到他家修理房屋会跟其他官员大兴土木联系在一起,以为修房的钱一定是贪污受贿而来。其实,群众并不了解实际情况,他们不知道郑板桥为人写字作画的酬劳收入每年有3000两之多,十年加起来已有3万两了。除买地花去1万两,他想将剩下的两万两改建一下故居的房屋,以做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之用,这钱完全是他劳动所得,丝毫花不着纳税人的银子。但即使这样,他仍怕遭人误解,玷污自己的清名:“犹恐招摇耳目,惹启悠悠众口,以贪名污我。我纵不能只饮民间一杯水,不取民间一文钱,以清廉自矢,然贪赃枉法,则我岂敢!”

除改建房屋外,在置地上郑板桥也表现出高度自觉。当时,为了维持家用和退休后养老,一些官员常常置办一些田产,购置的数量官府并无严格限制。但郑板桥买地却坚决按通例办事,不多占一分一寸。他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写道:“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应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跟许多人买地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不同,郑板桥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无地的穷人,认为多买了地就是占了别人的产业,就是莫大的罪过。他的这一信条,既不为别人的贪婪所动摇,也不因世道的盛衰而改变。

郑板桥为官,不光自己清清白白,还特别痛恨别的官员贪污腐败、搞不正之风。每遇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他便毫不客气地予以“回敬”,并引以为戒。有一次,一个钦差大臣到山东视察工作,在各地捞了不少好处。当他来到潍县时,虽知郑板桥为官清廉,但仍不肯罢休,千方百计地暗示,想从郑板桥那里捞点“外快”。郑板桥也心领神会,待钦差要离开潍县时,便派人给他送去一个大礼盒。钦差见大礼盒沉甸甸的,料定里面一定装了不少白银。待送礼人走后,他兴高采烈地打开礼盒一看,立即傻了眼!原来,礼盒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一些潍县特产大萝卜!里面还附了郑板桥写的一首诗:“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钦差看了又气又恨,立即想报复郑板桥,但又苦于一时抓不到把柄,只得哑巴吃黄连,把一腔怒气憋在心里,灰溜溜地返回京都。

郑板桥为官则关心民疾,抚民救灾,抑富济贫;持家则安于清贫,不事聚财;做人则不仰高门鼻息,不为斗米折腰。他的廉洁自律虽然受到统治阶级内部的嫉恨、排斥、打击,受到高官贵胄、富绅巨贾之嫉恨,使他最终丢官,但他却深得民心,得到众多百姓的爱戴和颂扬。当他六十一岁那年从潍县知县任上被免职返乡时,无数乡民夹道送行,号哭挽留,不少人送出上百里远。郑板桥也深受感动,挥笔画竹题诗,赠给潍县的父老乡亲:“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真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这是郑板桥对潍县人民的离任交代,也是他光明磊落、清廉淡泊的人生态度的最好诠释。

纵观郑板桥的一生,从“一官归去来”,到“三绝诗书画”,人们可以看出,政治抱负与艺术创造,虽然所需要的素质和评价标准不同,而要将其集于一身,其难度可想而知。当官,有的时候需要洞明人事,而且还须具备运筹帷幄的本领,而对艺术创作则需要一副与世无争“难得糊涂”的“在野”心态,能以民间的活力,作为一块浇灌自己心灵的圣地。郑板桥正因为有“一官归去来”的经历,最后才有“三绝诗书画”的收获,成为清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同类推荐
  • 人气:讨人喜欢的85个心理诀窍

    人气:讨人喜欢的85个心理诀窍

    本书阐述了在社交中讨人喜欢的心理策略、技巧、攻心术等,教给读者怎样在社交中讨人喜欢,从而增加人缘、提升人气,阐述如何利用策略性、技巧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心理战术、心理操纵类的工具,既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加愉快的社交生活,也可以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坚实的人脉基础。
  •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决定成败

    本书介绍的都是那些普通人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业界领头羊的故事及其成功轨迹。读完本书,您会悟出:许多人的成功并非您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有的甚至得来全不费功夫。只要头脑清配、方法对路、兢兢业业、知难而进,换了您也同样会成功,而且可能比他们更功功!祝您好运!
  •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

    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在我看来,马登与爱默生、梭罗、卡耐基一样,都是伟大的作家,都是积极思想的倡导者。”马登除了生前出版的多达45部的作品之外,去世的时候还留下了超过200万字的手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以及《思考与成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马登的全貌,也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思想的精华。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快速致富:从穷人变为富人的12条锦囊妙计

    快速致富:从穷人变为富人的12条锦囊妙计

    我们基于对穷与富的思考,从浩如瀚海的资料中选取了最符合当下时代气息的致富故事编辑成册,汇集成书,希望读者能从书中找出穷变富的奥秘。不要做穷人,现在开始吧。
热门推荐
  • 恶魔弟弟别碰我

    恶魔弟弟别碰我

    辛子颖的初吻竟然被自己弟弟现在人气偶像辛子冰夺走了。辛子颖和辛子冰是一对姐弟(大3分钟)日久生情,从小与姐姐经历一切的弟弟辛子冰喜欢上了自己的姐姐辛子颖,并有了些暧昧的事件,知道命运不允许他们在一起,他们会怎样反抗呢?
  • 弈梦浮生

    弈梦浮生

    “单纯可爱的浮生小公主啊……记得下次一定要杀死我。”生活在地狱里的灵魂,渴望的是救赎,还是解脱“天垣浮生,下辈子你还是公主,我还当你的将军如何。”她欠了他一辈子,还不清了,也没人给她还的机会“一座城,一个人,”他赢了所有人,也输了所有
  • 萌妃休夫:宠爱百分百

    萌妃休夫:宠爱百分百

    同是这些痴情人,各自经历着灵境和凡界;同是这一段段痴恋,纠缠于两个平行的位面空间,这其中的欢喜悲伤,要如何承载?灵境幻情,凡界情幻,且看苏凤倾与龙翔云如何冲破空间位面的阻碍,追寻那镌刻于骨血中的深情!@@@@@@@@一次又一次的休夫,你当本王是一休啊!你和一休差远了,他是被休一辈子,你才被休15次!某男刷下一头黑线,世上绝无仅有的超极品美男,沦落成弃夫,还要不要活?“用你换整个江山,不划算;还是用超极品美男的下半辈子换你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找唐吉

    寻找唐吉

    你借我的钱什么时候还?如若是你不还,那可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
  • 偏执靳爷的甜心宠

    偏执靳爷的甜心宠

    人前矜贵冷漠的男人,在俞筱面前却次次化身为眼露凶光的大狼狗!!啃的连骨头都不剩!!! 俞筱气的大喊:“靳斯城,你大爷的!老子要离家出走!” 男人阴恻恻的:“你走啊,这方圆百里都是我的地盘,走了,你会后悔的!” 呵,这男人真是太狗了!!! 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 当天晚上,俞筱下榻的酒店,有人敲门,“送餐。” 开门,只见分隔了十个小时的男人正长身而立。 俞筱惊道:“怎么是你?我的晚餐呢?!” 男人勾唇邪佞一笑:“我就是啊,牛奶+糖,绝对饿不了你。” ——第二天。 俞筱扶着墙壁进洗手间,身后传来男人幽幽的声音:“老婆,你还离家出走么?” 俞筱气氛的瞪了他一眼,离家出走你妹! “看来是我昨晚没让你后悔够~” “不不不,我很后悔!我再也不离家出走了!!!” 【无脑互宠文+双洁+团宠+虐渣爽文】
  • 末世巅峰传

    末世巅峰传

    黑暗,孤独,寒冷,她是站立在生死交界的恶魔,他们,是宁与世界为敌也要护她一人的痴情血族,当末日降临,她与他们又会何去何从,是敌,是友。待黎明降临,她与她又会何去何从,真相只等你们揭晓仙魔大战,一触即发
  • 医生告诉你不生病的真智慧

    医生告诉你不生病的真智慧

    医生不说,你永远不知道的养生防病法!近十年来,从未有这么一本书,给大家的养生保健思想,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和震撼!小疾不出门,万病不求人:22种家庭最常见疾病及最佳健康方案!15种医生眼中要你命的“小病”!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保健自己干,靠人靠药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 我有一座末日城

    我有一座末日城

    “这到底是游戏,还是被外星人给弄穿越了?”“太恐怖了,在游戏中死去的人,现实世界中,竟然也会死亡!”“嘶,整座城市都是我的,竟然还有东西能够带出游戏,带到现实世界中,这简直……”宋健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空荡荡的城市中穿行,和他为伴的,是一只只变异丧尸和怪物,而他现在唯一的目的就是,如何在这样一座丧尸城中生存下去。
  • 全能穿越系统

    全能穿越系统

    这是一本披着都市系统流的修仙小说,里面有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