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69700000009

第9章 历史的记忆——楔形文字(2)

巴比伦楔形文字传播之所以这么宽广,影响之所以这么深远,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巴比伦王国和亚述王国是两河流域最强盛的国家,在当时的中东地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周围的民族或国家必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作为文字,必定会受到重视。其次,文字本身的特点也便于传播。一方面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和工具,即泥版和芦苇不仅取材方便,容易获得,而且造价低廉,经久耐用;另一方面是亚述——巴比伦文字体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因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破译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多学者纷纷投入到楔形文字的破译工作上。他们首先从波斯人的楔形文字入手,因为波斯语言到现在还存在,只是文字写法有些不同,但并不会妨碍我们的破解。在贝希斯顿铭文中,有三种对照的楔形文字,分别为波斯、埃兰和巴比伦。这块铭文记载的是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平定内乱,重新统一的一些情况。正是依赖这个,H.C.罗林森成功释读了波斯楔形文字。

但是,谁会相信,破解楔形文字是来自一个赌注。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这样的:1802年,德国哥廷根的一位27岁的希腊文教师格罗特芬德在同朋友聚会时喝醉了酒,他吹牛,说自己能破译困扰人们多年的楔形文字。朋友们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开玩笑。为了证明自己能破译楔形文字,格罗特芬德便与他们打赌。

酒醒后的格罗特芬德知道自己吹牛吹过头了,但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了不被朋友笑话,他只能硬着头皮研究自己手中仅有的几份波斯波利斯的铭文摹本,希望能破译楔形文字。

格罗特芬德尝试多种办法后,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以某王的名字和王衔套用这些文字,会怎么样?于是立马把这种想法付诸实践。他以波斯王薛西斯的“薛西斯、王中王、国王大流士之子、某某之子”的句式去套波斯波里斯第一组楔文。出乎意料的是,这10个波斯的楔形文字被解读出来了。格罗特芬德喜出望外地跳了起来,成功了!

后来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到1851年,学者们完全掌握了波斯语楔形文字的41个音节符号的读音和一个单词分隔符。然而,这些王衔铭文有着缺陷,不能解决古波斯词汇、语法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1835年,英国军官亨瑞·罗林森成为波斯库尔迪斯坦省总督的军事顾问。虽然他很年轻,只有25岁,但他非常优秀,不仅学习过波斯语,还学习过印地语、阿拉伯语等。1835年的一天,他来到波斯贝希斯敦。在这个小镇附近有一处巨大的楔形文字岩刻铭,为2000多年前雕刻而成。当时,波斯国王大流士下令在岩壁上雕刻浮雕和文字,以此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岩刻所在的位置比小镇高520米。除此之外,从岩刻脚下到铭文顶端是一个高104米、明显有人工痕迹的光滑表面,人们无法靠近铭文临摹。在这座浮雕上,表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在两位全副武装的波斯贵族陪伴下依弓而立,脚踩反叛者,傲视面前9个从头到脚被拴着绳索的反叛者。浮雕人物边上和底下的文字分别用3种楔形文字刻写着国王的丰功伟绩。

罗林森不愿意放弃这一发现,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个小镇摹写和拓制岩铭的复本。他做的这项工作非常危险,为了保护铭文,不知是谁在表面上涂上了一层保护膜。这层保护膜非常光滑,因而悬壁表面十分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好在罗林森练过田径,他设法爬到了铭文岩面最底部,开始临摹铭文。对于最难到达的顶部区的铭文,他想出了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办法,他把梯子放在铭文区狭窄的底部边缘,如果梯子够不着的话,就用绳子捆好自己,把自己吊在空中。可以说,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书写、创造发现。

有时,他也会雇用一个本地攀山男孩帮忙,让男孩小心翼翼地爬到铭文区的上面,并把自己掉在空中,按照罗林森的指示拓印岩刻铭文。可想而知,为了破译文字,他们冒着怎样的生命危险。

就这样,他历尽艰辛,克服重重困难,花费16年时间成功翻译出了这篇由3种语言书写的铭文。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波斯王大流士记述自己平息叛乱、成为波斯帝国国王的记功岩刻。除此之外,他还成功破译出150个楔形文字符号的读音,500个单词和数十个专有名词。与此同时,其他学者也在孜孜不倦地破译楔形文字。在所有人的辛苦研究下,人们终于成功释读了古老的楔形文字。罗林森的释读证明了两河流域古代居民的阿卡德语和两河流域现代居民的阿拉伯语同属于塞姆语系。他发表的贝希斯敦大流士的岩刻铭使许多学者可以投入释读楔形文字的国际研究。

由于格罗特芬德和罗林森等人的杰出贡献,楔形文字这一语言之谜才得以被揭开,学者们陆续破译了新巴比伦和亚述时代的楔形文字,然后是古巴比伦、阿卡德的楔形文字,最后才破译出了最难解、最原始的苏美尔楔形文字。

2001年,在伊拉克举行“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正是为了纪念楔形文字的诞生。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由苏美尔人发明,巴比伦人兴盛一时,其间传播繁衍达3000年之久,后来却逐渐失传。5000年后的今天,闪米特人的后裔仍为祖先发明的楔形文字感到自豪。

楔形文字的释读成功,为人类打开了认识两河流域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大门,在此前后,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先后发掘出几十万块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泥版文书,通过对这些泥板文书的解读和研究,人们才知道,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泥板文书的发明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特有的,其书写材料、书写工具和书写技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一独特的书写材料、工具和技巧与两河流域特有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两河流域附近几乎没有木材,石头更为缺乏,不可能像其他文明那样,把文字写在纸上或刻在石头上。但也有它的独特优势。那就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聪明的苏美尔人看到河流赋予的礼物——泥土,就独创了一种书写材料。因为这些泥土土质好、有黏性,他们创造性地把它制成泥版,当做书写材料。这种书写材料比起纸草、羊皮纸、木材等书写材料来,更方便取用,而且造价低廉,也坚固耐用、保存持久。其书写用的笔通常是用芦苇做成的,有时也用其他材料,如木材、兽骨等。

制作泥版的过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首先要把黏土使劲揉搓,使其黏性分布均匀,然后根据需要做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状。一般是一面平坦,另一面凸出。泥版做好后,就可以在上面书写了。在写之前,要先用细绳在上面划好格子,这样书写出来的文字才工整。接下来,就用芦苇笔或者其他的书写工具在泥版上刻字或画图。泥版的两面都可以刻字,通常先刻平坦的一面,再刻凸出来的一面。如果泥版比较小,可以把它拿在手上刻写,如果非常大,则可以把它放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这样书写起来效率比较高。当两面都写完了,就要把它晾干或者烧烤,只有经过这道工序,泥版才会坚硬、牢固,印刻在上面的文字或图案保存的时间才会长久。正因为这个缘故,泥版才会保存至今,我们才能知晓巴比伦文明的历史。像这样厚重的泥版,是没有办法装订的。那么,怎样辨别这些泥版书的顺序呢?这个问题不用担心,聪明的苏美尔人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在每块泥版上都写好全书的标题和编号,而且下块泥版一般要重复上块泥版最后一行字,这样读者就能一目了然了。比如《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开始是“关于见过的一切人”,这句话就成为全书的标题。

经过晒干和烘烤的泥版不光坚固耐用,而且非常笨重,不像书籍可以轻松地保存下来,显得十分不方便。成套的泥版要用绳子捆起来,并要附上标示这些泥版内容的一小块泥版。一般是把它们放在架子上或书库里,也有的用篮子或泥坛、泥罐存放。如果要保存一些重要的文件或者需要保密的书信,就会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保存,即“信封泥版”。要用另一块泥版盖在印有重要文件的泥版上,再用软泥牢牢封住两块泥版的四边,在其上面盖上印章,以表其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在外部泥版的表面,刻上该文件的副本或内容概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泥版意外损坏或伪造和篡改。保密信件也是按照这种方法,即先把写信的泥版包上一层黏土,收信人收到信件后,只要把这层黏土剥掉就可以了。

除了泥版这种最主要的书写材料,还有石料、木板、象牙以及金属这些也曾当做书写材料。但是它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局限,比如石料,虽然它最坚固耐用,但因其稀少,则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场合才能用上,如神庙或皇室,或作界碑。迄今为止发现的石刻,大部分是“皇家铭文”。也有在金属上刻写楔形文字的,但并不多见,只出现在青铜刀、剑、银碗或金板上。在这些金属上一般是刻写所有者或所献祭神的名字,文字也比较简短。

不朽的巴比伦

就这样,经过了两千年的尘封,在这之后,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最终把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泥版全部翻译了出来。这些泥版让我们可以重新领略到巴比伦的风采与辉煌。一段段历史从楔形文字中走出来,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尽管现在,人们习以为常地会用“巴比伦文明”来称呼那段悠久的文明,但实际上,多个民族间数千年的征战与杀戮,融合与交融构成了复杂的历史。

公元前9世纪的亚述浮雕是在一家英国不起眼的小食品店里发现的,当时已经被刷上了白色涂料,挂在墙上。然而,在1994年的伦敦的拍卖会上创造了最高的成交价格,曾轰动一时。浮雕上雕刻着长着翅膀的神灵手中托着有魔力的松果,与一位持杖背弓的皇宫宦官前后站立。这幅浮雕大概是表明要把这枚松果送给最伟大的国王。

集两河流域法律之大成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它被雕刻在巴比伦伊什塔尔城的城门上,公告天下,让所有的臣民都通晓这部法典。但你来到巴比伦,是不会看见的,因为考古学家曾经将这座城门的砖块按照编号拆下,运回到德国重新组装。这部最完整、最系统的巴比伦法律文献,是两河流域法律制度的代表作。这部法典用典雅的楔形文字,雕刻在一根石柱上,浮雕上还刻有主管司法的太阳神沙马什授予国王汉谟拉比权杖的场面,不过这根石柱现存于法国罗浮宫内。

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还叙述了人类早期大洪水的情景,这个故事与《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十分接近。现在的学者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圣经》中有关洪水的记载是从《吉尔伽美什》中演变出来的。那么,又怎样看待中国神话中所记载的大禹治水这个神话呢?人类早期的发展历史中有着许多微妙的联系,有时真是无法说清,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其他因素在里面,不得而知。但无论是楔形文字还是甲骨文,它们的诞生和发展,都预示着人类早期文明出现的先兆。

同类推荐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祈财民俗

    祈财民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财神众相、祈财话语、招财诸术、送财习俗等。
  •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曾仕强说中国家庭关系

    曾仕强说中国家庭关系

    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为了纪念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我们特推出了曾仕强经典语录及系列国学经典珍藏版图书。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孝经》有着深刻的研读和理解。本书中,曾教授以建立良好家庭关系为要义,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导引出孝治的观念,更是将孝道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曾仕强教授认为:天地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饮水才会思源。相信大家的烦恼、痛苦、恐惧和困惑,或多或少都和家庭关系有关,希望你能从本书中有所收获,探索中国式家庭伦理关系,建立更加和谐、友爱的家庭。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热门推荐
  • 现代魔力者

    现代魔力者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陈聪得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仿佛拥有了一身魔力,他沾沾自喜,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一系列的冒险在等着他。。。
  • 迷糊丫头:我的腹黑校草

    迷糊丫头:我的腹黑校草

    那年,她五岁。他七岁。她去他的房间偷偷把他的内裤偷出来,挂在外面,害得他一个星期没出家门。那年,她十岁他十二岁她要向她的班长告白,被他给破坏了。她,十六岁他,十七岁她被他壁咚在墙壁上,勾起她的下巴“夏萌萌,你只能喜欢我一人,你也是我一个人的”她试图反抗着“我才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又不是你的谁?”他俯下身吻住她喋喋不休的小嘴。
  • 最强圣者召唤

    最强圣者召唤

    新书《重生之娱乐鬼才》王启年重生回到1997年。这一年,香港刚刚回归,赵薇还未成为小燕子,贾樟柯刚毕业,宁浩还未进北影……这一年,王启年报考北影文学系,后来,他成为震惊世界的娱乐圈鬼才……
  • 拯救男蜜

    拯救男蜜

    一个可以为爱情誓死终生的男人,身边拥有绝世好闺蜜,被无数女人视为头等肉的暖男系。一个游离在众男人之间的女人,总不甘于落寞希望自己永远是焦点的女生。看暖男如何败落与女神的手掌。笑众闺蜜拯救暖男的爱情。爱情既是一种付出,也是生活的一种力量。
  • 与你相遇真好

    与你相遇真好

    从小就认识的他们,被十三岁那年残酷的分别了。可幸运的是十年后的他们又相遇了,随着生活中磕磕绊绊的小事忙碌着。安朵朵很庆幸小的时候与凌晨浩相遇,也许就像小说里所说的,人生下来就注定了谁与谁的缘分了。
  • 拯救感情中放弃尊严毫无底线的人

    拯救感情中放弃尊严毫无底线的人

    明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依旧执着地跪舔。甚至放弃尊严,放弃底线。一味地讨好对方,却往往连当备胎的资格都轮不到。
  • 唤之妖灵

    唤之妖灵

    以灵魂进入灵界,和妖灵签订契约,成为灵徒。而世人以此为荣,以此为开始。
  • 冰上斯芬克斯

    冰上斯芬克斯

    主人公杰奥林搭乘一艘船准备返回故乡美国,船长的目的是按照爱伦·坡的小说去找自己的哥哥。途中,一块载有珍妮号船员尸体的浮冰引起他们的注意,杰奥林决定随哈勒布雷纳号横穿南极以解开这个谜。哈勒布雷纳号终于穿越极圈,不料却在一座冰山翻转时被甩出海面。冰山载着他们在薄雾中漂流,途经斯芬克斯岛,在那里真的找到了已经失踪多年的船长的哥哥!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使读者紧随主人公体验了充满惊险刺激的南极之旅。
  • 鬼王的永生王妃

    鬼王的永生王妃

    她生性淡然,随魂降临异世,让一名给她天地独宠的男子,陪她颠倒此世繁华。他生性冷绝,身处天顶高位,为一名让他挥去冷绝的女子,挥天覆地,将世间一切流转在女子玉掌之中。苍穹画卷中,一白一紫墨的身影,挥洒着属于两人的传世佳话。他与她皆是龙浩国声名远扬的人物,不过却一个英明盛世,一个恶名远播。他,天生血眸,生性冷绝杀伐,年仅五岁开始征战沙场,十三岁封为战王,他手握龙浩兵权,地位极高,功力深不可测,他被世人敬仰又畏惧。她,龙浩国赫连丞相之女,传闻自幼嗜血残暴,人见皆躲的存在,她八岁之时,仅凭一人之力,全灭了龙浩国最大的杀手组织,一战成名,得世人册封名号为——小魔女。她十六岁之际,一朝下山却被刺杀身亡。她再睁眼之时,却变成了一名淡漠如水的女子。他与她相遇在一坐修复内伤的水池,池水被人替换,她内伤修复内伤,他却身中剧毒。她救他一命,他教她控制内息,之后的多次相遇,他已掩下冷绝,轻和相待,她依旧是清清淡淡,不过却不允许除他以外的男子靠近。她的过分清淡,她的与世无争,她的无所畏惧,皆让眸光能穿透灵魂的男子,无法看懂看透,两人的多番相遇中,他情愫暗起,慢慢向她靠近,给她天地独宠,将她捧在心间,视若珍宝。他看别人是冷绝至极,唯独看她时流光清浅,笑意连连,他为她挽了一生的发,喂她吃了一生的清灵果,爱着她一生,亦是宠着她一世。片段一女子在湖旁似是寻找东西,男子悄然在旁,龙指轻抬,凝集湖水,凌空抬起,将湖水与湖底一分为二,将女子视线所触及的东西,转眼就落在她手中。片段二女子路过一处高峰,被一颗千年大树吸引,男子随口问她是否喜欢,她只是轻微颔首,他便龙指轻抬,将那颗千年大树连根拔起,随手带回到女子常去的地方。片段三女子不小心变成血眸獠牙的模样,世人皆指她是怪物,男子换上獠牙携她去龙浩大殿,大殿之上他依旧流光清浅,笑意连连的看她,向她轻言一语:“即使月儿此生恢复不了原样,本王,都爱”当天夜里,男子为她挥去亿万财力,举办了鬼魔宴,四国君主,五大家族主家之人,各方势力巨头,皆需要换上血眸獠牙出席。血眸獠牙本是异于常人怪物般的存在,但是男子为了他心爱的女子,直接将血眸獠牙改成世间最高贵的存在。片段四他与她在古稀之际,女子说她这一生都被他宠爱着,如今的她连筷子都不会使用,若是死后去到地府该怎么办,男子夹起一颗清灵果送入她口中,笑意清浅的说:“那本王现行一步,到地府先打理好一切后月儿再下来,一切照旧”
  • 无限之天灾

    无限之天灾

    阴谋?算计?翻腾的古神其势吞天。白学?电学?修罗场面前通通白给。这是一个主神空间坏掉的无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