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900000022

第22章 三镇造反(2)

石敬瑭正在谋划迁都到汴梁。谋臣桑维翰就对石敬瑭说:"大梁北控燕、赵,南通江、淮,乃是水陆两道的大都会,物资和财用都很富饶。现在范延光谋反迹象已经显露,大梁距离他所在的魏州不过十个驿站那么远,他那边若有变故,朝廷大军很快就可到达,如俗话所说"迅雷不及掩耳"一般!主上不必担忧!"石敬瑭于是下诏,托辞说洛阳漕运不足,要东巡汴州。为了暂时稳住范延光,石敬瑭还给他加官晋爵为清郡王。

但范延光并不为此而停止运动。他很清楚"东巡"是怎么回事。当初李嗣源不就是"东巡",灭了朱守殷吗!那活儿,还是我范延光干的呢!现在你石敬瑭又来"东巡",谁不知道谁啊?范延光的"反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出来了,不断有人到朝廷检举揭发他的谋反行径。有人报告说范延光甚至渡过黄河,焚烧了黄河南岸的草市。石敬瑭闻讯很吃惊,但他毕竟老谋深算,暗暗布置了各路将士开始为围剿做准备。

双方都没有下战书,但就像安排好了的一样,各自都在按照战争的逻辑运行。石敬瑭布局的时候,范延光也在布局。他派出大将冯晖为前敌总司令,孙锐为兵马都监,率领步军、骑兵两万人,循河西抵达黎阳口(今属河南浚县),并越过了胡梁渡。此地已经进入河南地界,兵锋直指大梁。

石敬瑭以杨光远为魏府四面都部署,讨伐魏博前敌总指挥,张从宾为副部署兼诸军都虞侯,昭义节度使高行周带领本部军马驻屯相州(今河南安阳),为魏府西面都部署,相当于魏博前线总预备队司令。

让石敬瑭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临时任命的前敌副总指挥张从宾,却没有听从他的号令,反而被范延光招降,与魏博合兵一处,一道来反石敬瑭。而且他一旦反起来,更加心狠手辣,很快就攻下洛阳。石敬瑭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河阳正做着节度使,一个在洛阳正做着东都留守(因为石敬瑭东巡,洛阳需要有人留守,而当时汴梁还没有正式成为首都,所以,与长安西京对称,洛阳还被称为东都。以后汴梁成为东京之后,洛阳改称西京),都被张从宾杀害。同时,张从宾又安排他人来充当节度使和东都留守,甚至还调动洛阳内库的钱帛用来犒赏将士,当时的留守官不想给他仓库的钥匙,也被杀害。然后张从宾挥兵东进,直奔石敬瑭所在的临时都城汴梁而来。

张从宾将一场战事搅合得惊险迭出。石敬瑭匆匆忙忙地重新调度中原藩镇各路诸侯前来勤王。诏书频频颁下,当时充任奉国都指挥使的侯益,被指派为率领五千禁兵,与朝廷大臣杜重威会合去征讨张从宾;又诏宣徽使刘处让,从黎阳分兵,也去讨伐张从宾。石敬瑭要灭张从宾,志在必得,一面又要顾及魏博的范延光,以及范延光派出的冯晖和孙锐。

当时的往来军书在汴梁城中出出进进,秘书们有了从未有过的纷繁杂乱,随从石敬瑭在大梁的官员一个个都有了惊恐;后晋帝国从未有过如此的纷繁杂乱,险象环生!但这时候,老臣桑维翰不惊,只见他坐镇政事堂,从容草拟文件、批复文件,布置军事,神色自若,一副指挥若定的样子。甚至连接待、应对宾客,也不改往日的礼节规范,该戴帽子戴帽子,该换礼服换礼服,一切如常。众人见宰辅如是,略略镇定下来。

他之所以如此镇定,事实上是心中有契丹。他知道,只要契丹在,就没有事。桑维翰是铁了心"爱"着契丹的中原名相。他的智慧和定力,都由契丹而来。他自认为已经把天下大势看清楚了。

石敬瑭的不安

杨光远正在对付范延光派出的两员大将冯晖、孙锐。在一个叫六明镇(今属河南滑县)的地方,杨光远施用了一个计谋,引诱他俩渡河。这俩将军不知就里,就渡河。杨光远趁他们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发起冲锋。河水不深,军士们涉水而战,杨光远部士气正旺,一举获胜,将魏博兵一战溺杀三千多人。冯晖等率余众退回魏博。

杜重威与侯益引兵至汜水,一战擒杀张从宾万余人。张从宾逃跑,乘马渡河时,被追兵挤到河里,溺死。抓获张从宾的党羽多人,送到大梁,斩首、灭族。

张从宾乃是历史上的"佞人",此人有些邪痞之处。石敬瑭践祚之初,到汴梁巡视,留下张从宾负责洛阳京师的治安。在洛阳著名的天津桥上,碰到了当朝御史。张从宾带着巡警一百多人,在桥上不分路,占满了桥面直行。结果御史大夫无处可躲,生生被巡警挤下桥去淹死。等到石敬瑭回来后,他解释说,是御史酒醉失足。他就是这么"凶傲"。但这一次在汜水之上,他也被挤到水下而死。天理昭昭,故实仿佛一个首尾圆满的"现世报"。

战场形势迅速发生变化,范延光大势已去。史称"范延光知事不济"。

但此人与无数的庸人一样:总是在倒霉的时候放出昏招。他的昏招就是:我投降,但我投降得有个理由,我的理由就是,当初我不想造反,是孙锐怂恿我造反的,现在我杀孙锐、灭他全族,这样可以原谅我了吧?

他将孙锐全家悉数杀灭,孙氏府邸一片血腥。然后,他通过杨光远给石敬瑭上表,史称"待罪",等待皇上发落。杨光远将这个消息报告给朝廷。这时又传来了范延光辖境内多位刺史投诚或准备逃跑的消息。石敬瑭认为魏博已经树倒猢狲散,朝廷胜利在望,不接受范延光的降表,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范延光倚为心腹的大将冯晖假称要与杨光远决战,率军出城,却在阵前投降了杨光远。石敬瑭闻讯大喜,很快任命冯晖为一方节度使。杨光远告诉石敬瑭:魏博城中范延光已经粮食用尽,这位末路藩帅已经无计可施。

但就在时光一天天挨下去的日子里,石敬瑭才发现:这个魏博城,原来并不好攻克!算算时间,已经过了一年多,魏博还是没有被攻下。范延光凝聚起求生意志,殚精竭虑,还是一员像样的将军。而朝廷此时已经因为兴师过久,天下疲敝。而远在湖湘的安从进也在酝酿反叛。他如果与范延光联手,事情还真是麻烦。后晋帝国建国不久,百废待兴,一个魏博牵扯了这么久,石敬瑭渐渐有了不安。他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接受范延光的请降。

杀母的逆子

石敬瑭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派出了内廷供职的宦者朱宪,作为皇家特使进入魏博城,告谕范延光,答应调他镇守大藩,并起誓说:"如果你投降后,还杀你,大太阳在上,我石敬瑭不能享有国家!"随后,又派宣徽南院使再次进城告谕。此际范延光也知道,不降,都玩了命,魏博肯定没有希望,何况,早已粮草不继,又无外援。于是对部下说:"主上看重信用,说我不死,我就一定不会死!"说罢,他也做姿态:撤销城中守备,投降。石敬瑭果然不失信,首先颁发大赦令,然后调任他为天平(今山东东平)节度使,并赐"铁券"。这个"铁券"乃是一种契约,由后晋朝廷与范延光立约,表示此生此世后晋朝廷不杀范延光此人。

范延光的老部下也跟随他一道,获得大赦。但魏博军中有一个行军司马(略相当于省军区参谋长)名叫李彦珣,此人获得大赦,引起了争议。李彦珣当初在乡里时,就不愿意赡养父母。在范延光麾下,提为步军都监(相当于步军副司令)。反叛朝廷时,他曾负责城防。杨光远围城,到乡下召来李彦珣的母亲,推到城下,试图以老母要挟李彦珣投降。但这个逆子居然引弓射杀了自己的母亲。这等人物投降石敬瑭后,也被封为一个州的刺史。石敬瑭的朝廷无论怎样不正当、不合理、不合法,但就人伦大义言,还是有人不愿意看到杀母的逆子升官发财。当时有人提出李彦珣杀母"恶逆不可赦",石敬瑭想了想,认为自己刚刚做了帝王,不能不守信用,于是说:"算啦,大赦令已经下了,不可以再改啦!"放过了李彦珣一命。

赦令下,当然要言而有信;但当时赦令所赦乃是"政治罪"而非"人伦罪"。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臣光曰"的意见,李彦珣的"人伦罪"实在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灵"所不能容。如果石敬瑭能宣布赦免他背叛君主的"政治罪",而惩罚他射杀亲母的"人伦罪",这是不会有损君王信用的。这样一来,还可以彰显邦国的道之所在。一个容忍杀母的人物做官、升官,可见天下人伦已经恶劣到何种程度。儒学所谓"礼崩乐坏"指的就是这类风景。

"赵匡胤时代"之所以是一个重要历史转型期,其中之一就是拯救人伦天下。老赵于此,付出了常人难及的心血、智慧和勇气。

安重荣百步穿杨

新生的后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力量,解决了范延光的问题,马上又遇到了另一个难缠的人物安重荣。

安重荣,小字铁胡,善骑射。后唐时曾经做过边境地区的指挥官,因为犯罪入狱,他的母亲到洛阳去求告,明宗李嗣源动了恻隐之心,下诏特赦,做了一位巡边将军。

石敬瑭起兵太原后,知道安重荣是个勇悍之人,就派安州防御使(治所在河北定州)张颖来召他,许给他高官厚禄。

这位张颖,说来也是有故实的人物,他就是后来大宋帝国著名的大将军张永德的父亲。但此人性情急躁,待人苛刻,见不得人的小过。属下有小过,就要遭遇惩罚。所以他的左右亲信都有点怨恨他。他还有一个劣迹,也说在这里。

张颖有个部下叫曹澄,曹澄有个女儿很俊,张颖知道后,就逼着这位下属,强娶了人家的女儿。曹澄爱女心切,咽不下这口腌臜之气,就伙同几个"不逞之徒",夜半带着利刃潜入张颖府邸,直接踅进寝室,将其杀死。而后,曹澄一伙儿越过冀鲁,越过淮河,投奔了南唐,在金陵侨居。后来张永德成为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柴荣成为郭威的养子。郭威死后,柴荣成为后周世宗,南征淮南时,因为张永德的缘故,派遣使者到江南,要求遣返曹澄等人。江南中主李璟,害怕后周威严,只好捆了曹澄等交给柴荣。柴荣将这一伙人送给张永德,史称"俾甘心而戮之",让张永德遂愿得以杀人祭父。这是五代乱世"快意恩仇"的故实,但是故实所透露的丛林式渴血精神,是不难考见的。

且说安重荣,他的母亲和兄长都认为不可以投奔石敬瑭。但安重荣已经答应了张颖,不好拒绝,而张颖现在就在府上等着回话呢。安母、安兄商议后,认为石敬瑭能否坐上天子位置不好说,不能如此冒险。何况,安母当初曾经说服后唐的明宗李嗣源,赦免了安重荣,后唐应该说对安家有恩。现在宁可杀了这个张颖,也不能背叛朝廷。

安重荣最后说:"这样吧,我们来赌一把。看看天意如何。"于是在百步之外,地上插一根箭,说:"石公敬瑭如果能做天子,我当一箭射中。"说着张弓搭箭,一发而中。又在百步外立一箭,说:"我安重荣如果能做节度使,就射中。"说着,又是一箭,再中。

"步"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古人所说"一步"约略相当于今人的两步,据度量衡史资料可知,"步"历代长度不一,譬如周以八尺为一步,秦以六尺为一步;但"一尺"是多少,又不一样。综合诸家资料,"一步"应在一米五左右。如此,百步之遥,当在一百五十米外。这个距离能射中那么小的标的,应该说,箭法了得。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两箭射去,让这个普通的巡边将军,命运有了变化。

他的母亲、兄长,也觉得百步射中,似有天助,难道我们安家有人啦?于是同意了他去投靠石敬瑭。

安重荣当即率一千巡边的骑兵投奔了后唐的叛逆者。石敬瑭任命他为成德军(治所在镇州,今属河北正定)节度使,从此安重荣也跻身于"藩帅"之中。

与石敬瑭对着干

安重荣虽然是个武夫,但对于地方管理的"吏事"却无师自通。史称"其下不能欺",下级官吏欺骗不了他。

他在成德军任上,有一对夫妇来诉讼自己的儿子不孝。安重荣拔过一把剑来给这位父亲,要他自行结果不孝之子的性命,但这位父亲哭着说:"我不忍心啊!"但这位母亲则从旁边詈骂不止,甚至夺过剑来就要杀子,吓得儿子逃跑。安重荣再问,知道这个老妪乃是继母。而后将她叱责出去,随后,拉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一箭将这个女人射杀。

故实仿佛《旧约·列王记》和《元曲·灰阑记》的版本复制,都在讲述坊间"智慧"判断疑案。这类故实当然与今日所理解的司法程序相背,且如果将此作为"案例"援引,当事人稍具头脑即可超逾这一"智慧",而遭致误判,因此,故实并不具有"司法经典"的意义。但这里依稀可见人类的良知和对公正的诉求,就自然法而言,无论以色列所罗门,还是大宋国包待制、成德军安重荣,都有值得尊敬的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律法不外乎人情。

有意味的是,在"比较法学"中,人们将所罗门王和包拯做文化比较的很多,但是研究中,源于安重荣这个历史故实的,却很罕见。

安重荣由军卒起家,暴至富贵,不免忘乎所以。他一下子娶了俩老婆,弄得石敬瑭没有办法,只好两个老婆都封诰命。

做了节度使,安重荣认为传说中的"金鱼袋"不足贵,自己刻了鱼形的玉制件佩在身上。金鱼袋,是鲤鱼形状的金符,唐五代以来,四品以上官员可以佩金鱼袋;三品以上官员可以佩紫金鱼袋。节度使,一般在三品左右,从三品到正二品都有。安重荣认为成德军乃是天下重镇,金鱼袋算什么,要玉鱼袋。古来好玉要比黄金贵重。

他还从此变得异常横暴,以为在这个独立王国中,可以从心所欲。麾下一个指挥使名叫贾章,因为意见不合,安重荣大怒,就将此人杀死。但节度使辖区杀害官员,要上报朝廷的,他就给被害者安了个"谋反"的罪名。贾章家有一个孤女,还很小,安重荣想想,要不就放过这个女孩子吧。不料这女孩子很从容地说:"我家十三口人,都死于兵火之中,后来存在世上的,只有我爸和我。现在我爸死了,我哪里忍心一个人活着!愿意跟老爸一起去死。"安重荣也不客气,好,你要死,就成全你,于是父女俩一起死。镇上人见此情景,对贾氏女孩的刚烈无不钦敬哀恸,但由此也知道:安重荣违背人伦,必败!因此在人心离异之下,他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安重荣,是那种欲灭亡、先疯狂的人间模型。他的疯狂还刚刚开始。

当他后来知道石敬瑭勾结契丹、做了"儿皇帝",还割让了幽云十六州,就来了前所未有的疯狂劲头:他要与石敬瑭对着干了。

安重荣反意已决

他认为石敬瑭投靠契丹是"万世之耻"。于是上表直斥石敬瑭所作所为,表示要与契丹死磕到底。

安重荣大有"壮志饥餐胡虏肉"之志,因此常被后人赞誉。但根据留下来的记录可以知道:安重荣,不过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看到石敬瑭起事成功,自料并不比这位"儿皇帝"逊色,甚至觉得自己的勇悍远远超过他。当初石敬瑭安排他到成德军去代替秘琼做节度使,曾提醒他说:"如果秘琼不接受你,不同意你代替他,你不要力取!万一打起来,以后的祸患会更严重!"安重荣认为石敬瑭胆怯。他对人说:"秘琼,匹夫耳,天子尚畏之,况我以将相之重,士马之众乎!"秘琼,不过是个匹夫小子,当今天子还这样怕他!何况我这样有将相军士,有众多兵马,有重要地位的节度使,天子岂不更害怕啦!

他这话可不是随意乱说,乃是早就心存异志。此人出于行伍,性情粗率,仗恃着勇悍而有傲慢暴虐之行。他在五代时期留下了一句名言,这句名言被后来的藩帅和史家们屡屡引用。他常对人说的这句话是: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

同类推荐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三国之发明家

    三国之发明家

    战神家的记忆,从此改天换命,计吕布追文姬,我看行爱!“盼君凯!----文姬”
  • 新时代穿越

    新时代穿越

    主角王纲在穿越公司进行的元朝穿越,说是穿越也不是很准确,又类似于网游类。总之看了你会知道了
  • 云图

    云图

    新书《造神时代》求支持,全新架空历史,争霸热血大戏!下方有直通车。
  • 状元全录(下)

    状元全录(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的潇洒古代游

    穿越之我的潇洒古代游

    逗比小子叶络穿越时空来到了个陌生国度,成为了这国度里的国主,圆了他想三妻四妾的梦,而且又何止三妻四妾……
  • 公主嫁到,王爷请用心

    公主嫁到,王爷请用心

    重生归来,她只想斗渣男,踩庶姐,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可是这个楚墨又是怎么回事?第一次见面他说:“公主殿下同下臣真是有缘,那么公主殿下愿意下嫁给下臣吗?”第二次他深夜潜入她的房中,对她说:“自从昨日一别,下臣的脑子里全是公主的身影!”元嫦曦:“……”谁能告诉眼前这个死皮赖脸、霸道、自私的男人是谁?那个高冷、狠绝的男人去了哪里?
  • 惜怜幽

    惜怜幽

    传闻,南清国的皇上、太后十分独宠寒府二小姐寒卿颜,可是为何不宠其它丞相府的小姐,偏偏要独宠寒府的寒卿颜呢?原来与三千多年前的眀川大陆有关,可是有什么关联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寒卿颜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她的喜怒哀乐吧!
  • 念定乾坤

    念定乾坤

    功德院万年废柴霍一凡,在被人丢下悬崖之后,意外习得绝世武学,获得上古神兽。从此开启了一段旷古烁今,光怪陆离的武道之旅…………………………
  • 贯通九界

    贯通九界

    九界,神话传说中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真实存在。然而,在末日降临之日,九界同现之时,已经没有谁去怀疑了。同时,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也没有人有那个精力与闲情去关注了。
  • 冥氏记

    冥氏记

    上古时期,女娲赐神鬼之力于冥氏一族。冥氏现任族长自幼看遍人情冷暖,与一神棍相依为命。后又知其父母下落,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她是否能担得起冥氏一族的使命?一切仍是未知数
  • 这次我要当法神

    这次我要当法神

    游戏宅苏飞痴迷一款风靡全宇宙的游戏,在那款游戏中,他呼风唤雨,几乎无所不能---除了晋级天梯第一梯队法神段位。这一日,第59297场晋级赛失败的苏飞心态彻底爆炸了,退出游戏的他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一个充斥着剑与魔法的新世界,还有了一份“外挂”,这一次,他立志要成为真正的法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盛宴

    恶魔盛宴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名为“恶魔”(Devil)的生物。名字虽然拉风,但理性看待也不过就是一帮不杀死同类就活不过26岁的苦命鬼罢了。TheDevilFeast,“恶魔盛宴”,提供给恶魔们进行战斗的规则系统。通过指定特定的“盛宴引物”(FeastVehicle),披着人皮的恶魔举行“转生仪式”(ReincarnationRitual),就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除灵魂与性别外的“身份改换”(IdentityChange)。我——廉非彦,恰恰也是恶魔之一,并且处境极度糟糕。我被自命“君王”的恶魔奴役,却连任何反抗的资本也没有。不知道有谁对我的大脑做了什么手脚,我的记忆大量缺失,甚至……我连自己的祭礼都不记得了!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