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55700000091

第91章 花甲顽童(5)

佛家说,要能提得起,更要能放得下。

我想,就把这个“分号”画足了,然后放下来,开始自己艺术语言地进一步追求和创造。

不是吗!

2007年11月底

兄长

二〇〇二年初秋,画友张金林和彭国昌到兰州卖画,我去陪了两天,又邀二人来白银,由王龙画廊接待,玩了几天。

送走朋友,拟回靖远糜子滩夹河滩采风。那里的葵花还没有全部开败。有成熟的葵盘又有盛开的金葵,这时的葵园是最有看头的。

记得是个星期二的上午,我同雅芬、小女彦芝和外孙女艺艺一起坐班车回到靖远。下车后彦芝母女赶回师范学校,我与雅芬坐三马子去看望二哥。

二哥宰瀛一个人在家,我们问二嫂,他说在侄女彦欣家。侄女在兰州动完手术不久,侄女婿张宏才在兰护理,这边家里只有几个孩子。

瀛兄对我们讲,他住的这院房子已经卖掉了,事先他却不知道。讲着讲着,便激动起来,对我们夫妻说起许多让他伤心的往事。有些事二哥过去曾跟我说过的。我想这次除了卖房子的事,更主要的一定是侄女的病,让他的心情很坏。

“文革”后期,我在县一中教美术,二哥当时在二中教英语,他在学校里用煤油炉子自炊。彦欣很懂事,我去看二哥时,常常碰见她给父亲买些食品送去,对父亲知冷知热的。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以后的几十年里,我去瀛兄家,总能感受到侄女彦欣对她父亲的殷殷关顾之情。这次侄女身患重病,她只有五十几岁啊!可以想见二哥心情的沉重和不安了。

快中午时,我怕再晚了,宰南兄饭后睡午觉,同时瀛兄也该收拾吃午饭了,便起身告辞。

我感觉二哥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见我们要走,便打住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二哥突然犯病,而且十分危重。连夜送到兰州抢救,在医院里度过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多月,在见到由美国赶回来的次子彦安后,便撒手人寰,离开了我们。

我去医院探视,看着昏迷中的二哥那极度衰弱的面容时,真后悔那天没能在二哥家多待一会儿,让他对我和雅芬多倾叙一些想说的话。

二哥去世后,我们都很伤心。四哥更是魂牵梦萦地难以释怀,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便撰写了近三十万言关于二哥的长篇回忆录,在百日祭奠时,将厚厚的一本书稿献在了兄长的坟前。后来,四哥又征集亲朋及子女的回忆怀念文字,和二哥的人生故事编在一起,以《父爱》为名出了一本书。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在那个“极左”的年代里,知识分子别说达了,要想独善其身也是不易的。二哥却以他的人格、学养、曰常言行保持着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气节,并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子女。他的晚年赶上了好时代,他的子女们个个学有所成。这一现实的出现,使得《父爱》一书在凸现家庭人格教育上具有了时代的和社会的普遍意义。

有人说:人生是孤独的,有才华却身处逆境的人则更加孤独。我信这话。

所谓孤独,是指被人误解或不被人理解,无法与人交流的痛苦。

在境遇极差时,心理过分孤独的人往往会断了念想儿而轻生。

“文革”中,二哥曾骑自行车到我落户的鸾沟,留下钱和布票让雅芬给他做条棉裤。后来我去师择学校送棉裤时,他给了我二百元,嘱托我以后关照几个尚未长大成人的侄儿。当时二哥的脸色很不好,言语间透露出不祥的信息。我虽然也给二哥说些宽心的话,但毕竟放心不下,提心吊胆了很久。

所幸老天有眼,“文革”终于结束了。二哥总算活了过来。

我是五兄弟中的老五,有一方常用印章“陇人苏五”。老五最小,加之高中毕业后便开始了长期的逆境人生。父母亲老了,走了,哥哥们便把关照我看作理所当然的责任。让我感受到了更多的兄长们的关怀之情。

大哥在我还小时就去糜子滩务农,后来戴着“帽子”,过了近二十年的屈辱人生,早早地走了。

二哥是父母的骄傲,弟弟们的榜样,从年轻时便曾帮助老人担起过家庭生存的重担。“文革”后,兄弟们都在县城工作,四哥也回到家乡,二哥的家里便成了兄弟几个经常会面的地方。三哥、四哥和我若同时聚到他那里时,二哥便会格外开心。

二哥和三哥都动过大手术。若我和四哥去二哥那里时,他总要问三哥的身体情况,嘱咐我们常去看望。

我的家搬到白银后回县城的次数毕竟少多了。每次见了面,哥哥们都非常高兴。为了与疾病斗争,二哥练了多年的气功。还研读佛经,不知什么时候二哥居室里有了一尊观音像。他晚年自号“方圆先生”,我知道,二哥的读经做功,既是养生,更是他那孤独心灵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升华。我也喜欢看气功方面的书,后来又读南怀瑾先生讲佛经的书,与二哥见了面,我便大侃南子或气功的话题。兄弟们有时也会有些争议,气氛热烈而开心。

由于长期遭受“极左”路线的压抑和迫害,二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心有余悸。

我和四哥提出给父亲搞纪念文集的事,二哥并不同意。他说:“刚过了几天平安日子,你们再不要自找倒霉了。”

原本要请二哥写文章的,听了他的话,四哥和我便不敢再提这事。怕又勾起他对苦难岁月的伤感。三哥也没有为纪念文集写文章,我想应该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父亲的纪念文集印出后,靖远县教委、一中和师范三家主持为父亲召集了一百周年诞辰纪念座谈会。我们兄弟四人应邀出席,二哥脸上绽出由衷的喜悦和欣慰。

印刷纪念文集的费用是四哥和我分担的,二哥并没说啥。后来,我儿子彦韬找了对象,二哥硬是给了我几千块钱,说是支持韬子办婚事。我不要,二哥竟十分伤感。我便没再推辞。我当时因为带少儿书画班,已经扭转了经济上的困境,这二哥是知道的。但他仍然不愿我这位小弟负担过重。

多年来,二哥对三哥、四哥和我总是尽着一份兄长的关爱。虽然早已是花发对白发,但在二哥看来,我们总长不大似的,唯恐我们过不好或受到伤害。

得知二哥在兰医一院逝世的消息,我乘彦宏单位的车连夜赶回县城,南兄和西兄早已候在瀛兄家。

我们等着接迎二哥的遗体。想着二哥的坎坷人生,我伤心极了……

二哥走了。三哥家便成了三兄弟聚会的地方。每次由白银到县城,四哥总会骑着摩托车到三哥家来相会。有时我进门时摩托已停在院里;有时是我和三哥正寒暄时,四哥便在引擎响声里与他的摩托车同时出现在小院里。

承兰嫂子总会端上苗家腊猪肉和高十八的卤鸡。三嫂说,每次听说我们要来,三哥总是要自己去街上买肉。

三哥于一九八六年因癌症做了胃全切手术,他襟怀坦荡,对生活与疾病都持有一种十分难得的平常心。正是这种平常心,让三哥战胜了病魔,手术后愉快地生活了二十年。

三哥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小时候画一手好画。当兵时集邮、拉提琴、写标语、搞宣传,被定西军分区文工团选拔为舞台美术的培养人才,就要去省城学习进修,因文工团撤销而作罢。到靖远师范教书时,义务承担学校摄影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三哥又是位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他安心本职,勤恳奉献,教学工作十分出色。

三嫂没有工作,宰南兄一个人的工资,拉扯养大了二男三女五位贤侄儿、侄女。应该说他几十年是始终生活在困难和紧张之中。又遇上家属下农村,他自己也因一个莫须有的历史问题在“文革”中被审査,备受屈辱。

即使这样,几十年里,宰南兄总是不忘兄弟亲情,尽他所能关心帮助兄长和弟弟们。特别是我这个小弟,回到家乡后的多年里,一直感受着三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进人古稀、花甲之年的三兄弟坐在一起,或论现实或谈人生,三哥总是以他那乐观豁达的心态感染着我和四哥。

然而,病魔仍然在悄悄地侵蚀着三哥的身体。二〇〇五年的冬天,他终于又一次病倒了。极度虚弱的三哥和三嫂相互鼓励,与病魔搏争了整整一个多月,那种心态、那种精神让我十分感动。

因为要去北京参加程大利先生和周韶华老师的画展,在南兄病情稍稍稳定时,我离开了家乡。在京十天,于十二月二十一日乘43次列车返回。下午一点多,突然接到侄孙子昕昕的电话,哽咽着向我说了他爷爷逝世的不幸消息。伴着车轮的隆隆声,我在铺上暗自流着泪,一句句赋诗与三哥告别:

离京途中惊闻南兄逝世凄然急就近午始离京,车驰过沙城。

手机忽呜咽,噩耗传万里。

昕昕咬咽声,言爷已逝世。

寒冬何凛冽,荒草也凄凄。

南兄骤离去,闻之我心泣。

铁轮行隆隆,乌云窗过隙。

遥想我兄长,猝然离世去。

临行尚在榻,返回已归西。

思之泪不禁,去之何太急。

想我宰南兄,少年多才艺。

戎马曾报国,教坛四十春。

淡泊少闻达,勤勉唯敬业。

廿年抗病魔,乐观处人生。

儿女多英才,桃李自成蹊。

念此颂吾兄,堪可慰平生。

一母同胞情,自是难舍离。

阴阳两重天,弟辈泪涟涟。

车行复隆隆,笛鸣亦哀戚。

漫漫西天路,俏偶兄独行。

雁阵痛折翼,挥泪弟送兄。

生死若朝夕,涅盘早超生。

为了寄托亲人们的哀思之情,四哥宰西为南兄征集主编了一本纪念集,书名《杏坛春晖》。书中“伉偭悲哀”一章里有承兰嫂写的三篇思念文章,题为《宰南,我想对你说》。

三嫂的文章回忆了她与三哥几十年同甘共苦的感情生活,风雨共度,相濡以沫,读来令人心动。又吐露了生死离别的难以割舍,言悲神悴,情真意切,阅之让人心碎。

我似乎明白了南兄在癌症大手术后能愉快生活二十年的原因,除了手术的成功和南兄的豁达性格外,还有一条很关键的便是承兰嫂的知冷知热,夫妻二人的相知相爱。这种相知相爱是人生极难得的。宰南兄看似平常多病的人生,其实是充实的,也是幸福的。

现在就剩四哥和我了。四哥前几年在师范家属院买了房子,我去县城时便在四哥家住。古稀之年的四哥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他用一套电磁炉自炊,做饭时总不让我插手。吃饭时又让我吃这吃那的,总怕我吃不饱似的。

前几年,我去合肥的一个月里,突然有一段时间打不通他的电话,后来才知道四哥因突发腰椎病去西安让人推拿治疗。他对待疾病的态度既乐观又积极灵活。病好了,便加强锻炼,每天清晨都上乌兰山,在那里与李光俊、刘学义、李维俊等几位中学同学聊时事,谈见闻,热烈而快乐。

四哥是高中毕业前人党的,算起来已超过五十年党龄。在我看来,四哥是个当官的材料。他也确实从大学毕业便一直做着各种负责人,但四哥却没能当多大的官。在宝鸡师院中文系主事,头衔也只是个常务副主任,就这也让他辞掉了。回到家乡,在二七九厂当职教中心主任只是个科级。但四哥无论在哪里,在何种岗位上,总会弄些成绩出来。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一类省部级的奖评过不少。

退休后,四哥著书立说,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出版《教坛四十年》《父爱》《唐诗六百首作法》《论语新编》《老子别解》《静心斋杂咏》《慈善理论探幽》《现代家教新思路》等多种著述。同时还给父亲及乡贤欧化远、王明仁赵芬夫妇、张宏勇及宰南兄主编了多本纪念文集。

由于写作,西兄先是学会了电脑打字,后来又由博客到静心斋网站,不间断发表他与央视同步的英雄模范人物赞诗。现如今被网友尊呼为红色教授、红色诗人。

四哥从二七九厂退休,开始只有七八百元退休工资,现在也就一千多元。但从没听他埋怨过命运的不公。相反,他总是关心亲戚朋友,谁有困难,他总会尽其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二〇〇三年十一月五日晚,西兄打电话给我,说他第二天拟来白银一趟,准备坐二七九厂六点发往兰州的车。因要在县城等人,那趟车过白银一般要到八点左右。

六日天亮时起了风,气温骤降。我于八点前到兴堡宾馆十字路口等候,那里是靖远去兰州班车过白银的站口。八点已过,寒风挟着沙尘直刺面颊,我站到兴堡宾馆门旁比较避风的地方。等了不大一会儿,见一辆大轿车停在街对面的路边,只下来一个青年,即有人开始上车。我以为再无下的人了,便回头向东边张望有无再过来的班车。当我再次转过头时,那辆车已经开走了,却见街头上有个老人很像西兄,急忙赶过去看,果然是他。原来他是那个人上车后才下来的。

西兄到白银是专门送来一万元支持我出画册的。这之前,他提到要支持我的话,我再三讲过经费已准备充分,然而他还是亲自送来了,而且非让留下不可,说是早就为我备下的。我执意推辞,四哥的脸色都变了。我便只好将钱留下。

我这一生自学美术几十年,得到过四哥不断的支持和鼓励。他给我订画报、寄画册、买木刻刀……在我最困难的岁月里,四哥曾多次寄钱帮我渡过难关。

我保存的信件中,很大一部分是西兄由宝鸡写给我的。艰难的岁月里,我从西兄的信里总会得到鼓励,取得克服困难的信心,坚定学习的决心。

我在白银搞画集首发式时,西兄前来祝贺。当场以两千元订购一张画,并以侄子的名义买了十本画集,不容分说硬将钱塞到我手里。

本该我送画给哥哥的,他却要用钱来买,这便是我的四哥宰西。

我知道,这是支持,也是鼓励。

古人讲孝悌,孟子云:“入则孝,出则悌。”

我虽敬重兄长,却很少能为兄长们尽点心。相反,在以往几十年的岁月里却得到了几位兄长太多的关怀和帮助。现在,年逾古稀的四哥依然在无微不至地关照着我。

作为弟弟,我是很幸福的。却也因了至今尚无能力为兄长尽一份心而无奈,而难过。

2007年11月29日于宽堂

天伦之乐

我曾经在《子女》一文中,写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鸾沟村给儿子过满月时,农家小院里的温馨和人气。写过家庭和子女的一些情况,虽然苦寒,仍然有着亲情的依恋和快乐。

在两地分居的岁月里,若有可能,我总会在周末赶回家中与妻子儿女团聚。在靖远工作时,家在鸾沟的十多年里,我总是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地往家里跑,经常伴着暮色进家门。在白银工作的头三年里,周末不是坐火车便是坐汽车回县城。当然,恋家的不止我一个,在火车站便有了不少每周都回家的车友。

回家见到妻子儿女,虽然只有一天,心里便踏实、滋润。返回单位便会没了牵挂,一心一意工作起来。

在我的记忆中,家庭带来的温馨和快乐,是与人生俱存的。

同类推荐
  • 老舍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老舍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为老舍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宗月大师》《趵突泉的欣赏》《一些印象》《猫》等70多篇散文精品,根据内容和风格特点,本书共分为四辑。这些作品或描写风物人情,细致入微,极尽渲染;或针砭时事,幽默风趣,一针见血;或叙写家庭生活,深情款款,令人慨叹;或谈论文学创作,别出心裁,令人激赏。
  •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八册,一位有品格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很有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本书针对当前教师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策略,找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指导,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参考。
  • 宋词三百首全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词又称“曲子词”“曲子”,它的产生、发展、创作和流传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词的起源较早,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大约到中唐时期引入了文坛,发展成为固定的文学样式,唐末五代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末五代时期,有了一批专长填词的作家,词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技巧也成熟起来,五代末期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可称为这一时期词作的集大成者。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为青楼女子和教坊乐工而创作的,爱情相思、离愁别恨,几乎成了词的主题。
  • 寓言中的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中的小故事大道理

    本书收集了大量有深刻寓意的故事,寓言中的角色和事情就在我们的身边,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透过这些寓言,我们不仅能够会心地微笑,更能看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寓言蕴涵的大道理,便是一系列有效的生活法则,旨在给你一套走上成功之路的正确方法,时刻让你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定的意志,不断品尝生活,不断领悟人生!在这里,“寓体”和“寓意”几乎天衣无缝地整合为一体,反复品赏,含英咀华,其“味”无穷。
  • 我们都是时光里的路人

    我们都是时光里的路人

    《我们都是时光里的路人》是一本个人随笔集,作者郭明波,几年前在新浪建立自己的博客“麒润社原创文学”,专注于随笔、杂论、游记、书评等方面的写作。在内容方面,涉及到的很多人和事大多都有原型,但文章的内容并不拘泥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情,很多是许多人和事杂糅之后的印象,作者对其进行了文学再创造和发挥,力求在文学性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作者文笔隽永,细腻可人,文字清新、拙朴、平实,关注于人的内心感受和个人的经历,这样的记录是过去和当下在个人心中投下的影子,也可以作为现实的观照,因此带给读者温暖的感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聚义堂

    聚义堂

    战乱中苟且偷生,从被人欺负到一步一步学会人情世故,杀伐果断,带领一帮兄弟成立了聚义堂,一段传奇的人生……
  • 重生之妃常手段

    重生之妃常手段

    初有身孕,却遭信任之人设计,葬身火海,化为灰烬。这一世,顾靖荨携恨归来,誓要让前世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将军孤女寄人篱下,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不存在的。她有的是法子让别人日子难过。姑母表亲轮番上阵,一心想要取她性命?——想得美!也不看看她反手就是一个致命局!乱姻缘,夺家权,掀一段惊天动地的江南风云;毁淮令府,捣凤仪宫,定要搅他个天翻地覆。前世的局,是谁来布?今生的债,换谁来偿?待这仇恨散尽,又是谁与她执手,并肩看这世间繁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净记

    寻净记

    净,存在吗?当你看到恶势力,你会嫉恶如仇。可是,他们是被逼的,谁愿意干呢?这是一个少年被变成邪,与正斗争的故事。ps:我不保证更新,基本上一周一更。作者是学生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醒心灭道

    醒心灭道

    一个修仙纯小白,起初为了父母而修炼,后来渐渐对于自己的世界产生了怀疑: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一代代一辈辈,不管是凡人如此,就算是修士除了活得久其实和凡人无意,那自己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就这样她开始寻找答案……
  • 出入山河

    出入山河

    作家李锐近五六年一直生病、休息,小说鲜有问世,但他没有停止散文的写作。本书是李锐的最新散文自选集,共计35篇,分为3辑,既有对鲁迅、沈从文、赵树理、汪曾祺、史铁生以及托尔斯泰、福克纳、加缪等作家的深度解读,也有对当下浮躁的文学进行的清醒思考;既有多次游历国外、广泛交流的开阔视野,也有对身边事物的敏锐感悟。与作家前期的散文作品相比,这本散文集表现了一个作家的温情与悲悯。
  • 勇闯侏罗纪岛

    勇闯侏罗纪岛

    医药公司总裁范杰赶坐飞机时途径百慕大三角飞机失事坠落,在岛上生活5年后,由于捕猎被恐龙杀死后重生至飞机坠毁前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