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5900000012

第12章 与佛陀同时代的大雄

佛陀生活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北印一带,也就是传统的摩揭陀国影响力辐射的地区。在这儿,分布着印度最著名的两座城市:王舍城和华氏城,这两座城市都长期是摩揭陀国的首都所在。

如今的王舍城只是一个遗迹遍布的小镇,曾经的城墙变成了一个长条状的土丘,如果一个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来到这里,只会把它当做一个自然形成的小土包。城墙之内,印度少年们在打着板球。后来,当摩揭陀的国王把首都从王舍城迁往几十公里外的华氏城时,这里就衰落了。

华氏城目前变成了印度比哈尔邦的首府,现在的名字叫巴特那。在巴特那,我试图寻找当年华氏城的遗迹,发现地图上一个叫华氏城的地方,连忙徒步赶往,却被告知,这里已经没有任何的遗存了。

一位印度的少年带我回到了火车站,等待着去往加尔各答的列车。由于时间还太早,他带我去了一座耆那教的寺庙,这是我行程中第一次邂逅耆那教。之后的旅途中,我发现耆那教寺庙遍布印度,从南方的斯拉瓦纳贝拉戈拉(Sravanabelagola,阿育王的爷爷、孔雀帝国的开国君主,就退隐到了这儿),到北方的阿布山(Mount Abu),都有着宏伟的耆那教造像和寺庙。在阿旃陀(Ajanta Caces)、埃洛拉(Ellore Caves)这两个最著名的石窟,也都有耆那教的洞窟。即便在印度教曾经的中心卡朱拉霍,也有着一座巨大的耆那教神庙,夹杂在众多的印度教神庙之中。

耆那教这个人口很少的宗教,却在印度有着如此重大的影响力,于是好奇的我开始了解耆那教的历史。

耆那教的创始人筏陀摩那被称为大雄(摩诃毗罗),他的活动范围与佛陀的活动范围重叠,也在摩揭陀的影响域之内。大雄的生卒年代同样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他生活在公元前599年到公元前527年,也有人认为是从公元前549年到公元前477年。

耆那教对于祖师的传说和佛教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以至于我们很难分清这个人是否存在,还是佛陀的另一个在传说中的化身。根据耆那教经典,我们知道大雄出生于比哈尔邦的吠舍离(Vaishali)附近,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名叫悉达多(佛陀同样也叫悉达多)。

在王子出生之前,整个国家就已经有了各种祥瑞的征兆,鲜花绽放,香气宜人,预示着一位圣人的到来。

王子虽然出身于富贵人家,却始终保持着沉思和内省的习惯,以至于30岁时终于离家出走。经过苦修后,同样成就了自己的宗教。

两位王子虽然都离家出走并创始了新的宗教,但他们的修行又有着区别。佛陀最后放弃了苦修,来到了河边的菩提树下,悟出了一种过质朴生活、清心寡欲的修行之路。所谓质朴,指的是不匮乏,但并不主张故意去吃苦。而大雄的苦修比佛陀的苦修更加极端,为了达到完全断绝物欲的地步,他甚至光着身子拒绝穿衣服,身上沾满了屎尿也毫不在意,直到去世时,仍然坚持着苦修的生活。

从基本教义到修行上,耆那教和佛教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教义上,耆那教也承认灵魂的存在,有来生和今世。在耆那教的理论中,大雄本人也有前生,耆那教一共承认24代祖师,创始人大雄只是第24代。之后,由于大雄已经修行圆满,他的灵魂已经不需要转生,所以,耆那教的祖师就止于24代了。

在修行上,耆那教也同意善行和正见。它同样认为人类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达到极乐的境界。

有人甚至认为,耆那教就是佛教的一个变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小佛教,这样的看法不无道理。但为什么到最后,耆那教非但没有被纳入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力反而可能超过了佛教呢?这可以分两方面来说明。

一方面,之所以没有纳入佛教,是因为耆那教比起佛教来,是一种更思辨化、更绝对化、更强调苦行的宗教,它对于人的要求更高、更小众,从而使得虽然接受它的人少,却更加坚定。

在世界观上,与佛教相比,耆那教更加接近于唯物主义,它否定了创世论,认为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原子构成的。灵魂也是世界的一部 分,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过,正因为耆那教否定了神,反而让它产生了一种“万物皆有灵”的泛神论思想。不仅人类有灵魂,所有的动物和草木都有灵魂,因此都要保护,从这个方面讲,耆那教的泛神论和慈悲论比起佛教更加彻底。

耆那教认为,每一个灵魂都是不自由的。为什么不自由?这里,它引入了一个“业”的概念,所谓业,就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留恋,对物质的留恋会产生各种喜怒哀乐,并将灵魂束缚住,无法自由地飞翔。这里可以与佛教做一个对比,佛教是从人们的现实遭遇出发,因为现实中的人们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所以,佛陀教给了人们如何摆脱这种苦难的方法。而耆那教则更理论化地强调不管人们的遭遇如何,都要主动摆脱人世的束缚。佛教的“苦难”是被动的,耆那教的“自由”则是主动的追求。

为了摆脱“业”的束缚,耆那教强调了比佛教更加严格的苦修,甚至到了不洗澡、对于自己的屎尿都毫不在意的地步。这就有点儿像希腊哲学中的犬儒哲学了。

到了后来,耆那教分裂成为两派,分别称为白衣派和天衣派。所谓白衣派,就是信徒只准穿一件白袍,表示舍弃了人间的一切享乐。而天衣派则做得更加决绝,他们拒绝穿任何衣服,整天赤身裸体,以天地为衣。

另一方面,耆那教之所以在现代印度比佛教的影响还大,偏偏在于它的不国际化。国际化后的佛教已经脱离了印度色彩,虽然被世界接受,印度人却已经开始感到陌生了。

耆那教在很多方面仍然保留了印度教色彩,比如,它的寺庙建筑风格类似于印度教、它对印度教神灵的包容,都使得印度教的人们并没有把它当做外来户予以排斥。于是,耆那教的人数虽然无法和印度教相比,散布的地域却极其广大,在印度几千年的文明中幸存了下来。

另外,生活上的苛刻教条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大部 分人来说,耆那教的生活教条是无法达到的,这使得耆那教变得小众化,远离了大众。但这少数的信众是如此坚定,以至于谁也不能消灭耆那教。它甚至又反向影响了主流宗教,印度教的苦行也有一部 分来自于耆那教的影响。

这种影响甚至深入到了现代政治之中。在印度近代史上,从著名的圣雄甘地身上就能够看到耆那教的影子。大雄几千年前创造的苦行精神在这个现代圣徒身上得到了重现。甘地到晚年,同样只穿一件白色的袍子,以最简单的方式生活,拒绝一切享乐,其思想的源泉无疑来自于大雄。

在印度,耆那教最著名的神庙在热那克普(Ranakpur)。这座位于拉贾斯坦邦的神庙拥有着最独特的外观和最华丽的装饰。

如果要到热那克普,必须先到乌代浦(Udaipur),这个由拉其普特人建立的美丽城市有着豪华的湖上宫殿,以及荣耀的历史。这是一座从来没有被攻陷过的城市。然而,到达乌代浦时,我已经走遍了南印和中印,由于旅行的疲惫,我已经意兴阑珊,心中想着的只是去热那克普,去看那耆那教的人间仙境。

热那克普位于印度西部 的山区之中,距离乌代浦大约三个小时的车程。这一片山并不高大,却很崎岖,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绕了半天,方才到达了一个前后没有村庄的地方。

当帝王将相们在为分割天下而忙碌终生、才子佳人们为了情感纠葛而撕心裂肺的时候,耆那教徒们的理想却是找一个寂静的地方默默地修行。在修行之外,他们就从事建筑,并且狂热地献身于建筑和雕刻艺术。他们没有如同莫卧儿国王那样的财富,无法建造泰姬陵那样辉煌的建筑,然而他们却有一双勤劳的手,和世世代代人的努力。

由于崇尚简朴,耆那教神庙的外部 往往追求简洁,能用光面的地方就不用纹饰,这一点与印度教神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外表上看,印度教与耆那教神庙有相似之处,如果一时区分不了,就看外部 的花饰吧,如果花饰简单,就一定是耆那教的。

耆那教和印度教神庙的区别还在内部 。印度教往往追求华丽和高大的外表,但是内部 的装饰却极为简单,仿佛仅仅是用最简朴的石板搭造的。耆那教正好相反,在反对外部 过于奢华的同时,由于教徒们的创造力需要发泄,他们将天赋完全用在了内部 的装饰上,每一根柱头都有无数的花纹,每一个花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将神庙打造得奢华无比。

当我带着充分的心理准备站在热那克普神庙外的时候,第一感觉却有一点点失望,这座神庙虽然有气势,却并没有强烈的融入感。实际上,这是一座独特的神庙,庙宇由乳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坐落在绿树青草的一块平地之上。

到后来,我把来之前吊起的胃口稍稍放下,开始用一种平常的心情欣赏着这个算得上杰作、却并非一流的作品。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南印度的伟大建筑,许多神庙比它的规格大得多。

旅行的人很多,一车车的人流簇拥在门口,庙宇的两侧摆放的是一排排的鞋。我也把鞋脱下来,放在了门口的台阶下。在门口还有人检查着游客的行李,他们不是在检查危险品,而是在检查人们是否带着酒精、烟草、巧克力,或者带着刀具、穿着毛皮制品,这一切都是与耆那教义相背离的。

然而,当走进内部 的一刹那,我有了被扼住喉咙的感觉,那种感觉令人难忘——从见到第一根柱饰开始,我已经明白,世界上再也不可能存在更华丽的作品了。

这是一种洛可可艺术的变形,美丽的花饰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成为最重要的艺术形式。这里的每一个柱头、每一个花纹,或许就意味着一位工匠一辈子的心血。

大理石的材质感也被利用到了极致。这种半透明的石质让整栋建筑带上了一丝柔和的情绪,仿佛整栋建筑是蜡质的,处处都能透过一丝丝阳光,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玉石的世界。

如果仰头,能够看见圆形的顶部 ,不过,由于神庙有许多个小型的拱顶,每一个拱顶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正门口面对的拱顶共有十重花饰,每一重的花饰也是截然不同的,如同一层层的莲花瓣,烘托着中心的柱蕊。

支撑着拱顶的,是八根石柱,这些石柱又向四个方向延伸,与其他的柱子一起排成数列。整个神庙群一共由1444根柱子支撑,每一根都不相同,共同组成了这座千柱殿。

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艺术。进来的游客们都感慨着,纷纷开动相机,对着庙内的每一个地方拍照。

我在庙里静静地坐了两个小时,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此刻,我仿佛更加理解了耆那教,这种宗教在强调外形简朴的同时,却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食宿艰苦、穿简单的衣服、不杀生,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要放过。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近于苛刻,不喝酒,不吸烟。然而正是这样苦行的环境,使得教徒们开始转而追求内心,要知道,人类的精力是无法完全被压抑的。所以,一个好的耆那教徒,一定是一个内心强大、丰富多彩的人。

同类推荐
  •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本书涵盖了南怀瑾先生有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以及禅佛等著作中的精华观念和讲解,甄选了南怀瑾先生国学经典著作中的原话作为每一章的标题和主旨,加入了新鲜的、贴合当下人们生活的案例加以阐述,力图将晦涩难懂的国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出来,同时再现南怀瑾先生的经典阐释。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热门推荐
  • 无敌龙王殿

    无敌龙王殿

    我自间荒来,一柄龙泉剑,一条小奶狗,纵横都市。谁辱我父母,谁觊觎我红颜,谁欺我手足?龙王归来,定让华夏震颤连连!
  • 天涯明月刀ol之太白崛起

    天涯明月刀ol之太白崛起

    一个太白的逗比日常,和白痴真武,傲娇天香,宿敌丐帮,变态唐门,二傻子神威之间发生的故事我是太白,68级,差不多快6100功力。一开始确实是打不过任何职业,后来。。
  • 宿主人设又崩了

    宿主人设又崩了

    倾云作为一个活了万年的无聊月老突然被逼婚,为了躲相亲的她找了个系统跑去小世界做任务。(上神,请不要崩人设……)(崩了就崩了,问题不大。)倾云笑嘻嘻的,(没关系的。)(系统那是谁,长得好帅,我可以。)(上神,那就是你的逼婚对象啊…)
  • AI大富翁

    AI大富翁

    一名普通少年,因一次玩笑,来到一片荒芜之地,用他掌握的AI技术,从种田开始,到组成强大的AI大军,打败一个个强大的对手。他遇到了很多有梦想的年轻,在征用的土地上建设他们的世外桃源,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需要更多有同样梦想的年轻人加入,你愿意加入他们吗?
  • 自杀不好混

    自杀不好混

    孙婉本是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高一学生可能他一时脑抽误跟班主任拌嘴以及当时她自己奇特的自尊心就这样鬼使神差的退了学退了学的孙婉还在幻想自己以后的美好生活却又被现实狠狠的打了脸孙婉知道没有学历她觉得她这辈子算毁了于是在2021那年孙婉选择了自杀她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其实这只是开始她又“重生”了
  • 婚婚欲醉:首席眷爱成瘾

    婚婚欲醉:首席眷爱成瘾

    他是A市里的纨绔子弟,也是神秘的首席大大。她是A市出了名的未婚先孕“不要脸”的女人,一纸婚约,将两人绑在一起。宋佳佳:“你个纨绔的流氓!”顾锦琛:“你不喜欢我流氓?难不成喜欢我禽兽一点?”宋佳佳:“……”宋小宝:“我看还是温柔一点好……”【这是一个绝宠到爆的宠妻历史,想要看宠文的,都来绵绵这里吧(づ ̄3 ̄)づ】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下等公民

    下等公民

    维尔.凡多克在赫特瑞亚行星上的一家工厂工作,其工作主要是监督那些为他们工作的低等级生物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生产工作。某天,在一场大醉之后,他发觉自己躺在一所医院中,一个官员走进来和他谈话,告知他外面有一伙人正大肆破坏,而监控的记录则证明了那伙人正在找他......塞缪尔.利安德尔刚刚赢得了选举,即将掌控天空城市“伊甸园JP03”,成为这个城市的市长。然而他的导师则警告他即将卷入另一场更加黑暗的斗争之中,有多少东西隐藏在了这黑色的巨门之内蠢蠢欲动......“这个世界上的谎言和当你在夜晚仰望星空时所能看到的星星一样多。”
  • 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

    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

    本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浙江公共财政改革的独特现象的剖析,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的相互联系中梳理、归纳和勾勒浙江公共财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阶段性特征,描述出浙江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在曲折中前进的大趋势,概括和总结出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大量浙江特色和浙江经验,并揭示和剖析存在并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各种现实性公共财政难题,为浙江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提供现实的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
  • 南烟阁之传说

    南烟阁之传说

    从小就有病,她要去西方治病。治病路上艰难,她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