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16700000012

第12章 长夜守灯(1)

◆那一夜,母亲的灯火终夜不灭,它散发的温暖绵延不绝,无所阻挡;它点亮的希望照亮夜空,所向披靡!

活在民间

祖父是在春节过后的一个午后,在四叔家的别墅花园中摔了一跤的。绊他摔一跤的,是一级低低的台阶。

在这之前,他虽然日渐痴呆,但从未被台阶绊过脚,即使是老屋那旧式的高台阶。这一跤,使他俯面躺倒,额头撞出了一个大洞,鲜血汩汩流出。儿孙们马上将他送到乡村的诊所。包扎了三次之后,他额头上的伤很快结了疤,让人难以相信他已是96岁的老人。显然,他的肌体还处于良好的状态,一次头破血流并不能阻止他顽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毅力。

但是,祖父从此再也没有起来。在这次摔伤事件之后,他就躺倒在病床上,饭量也越来越少,从原先的两碗米饭,减到后来的一碗、半碗,然后连半碗粥也难以下咽,最后竟滴水不进。他瘦得像木柴,开始慢慢地焚尽自己。

祖母那段时间显然更加苍老和无精打采。她虽然已经92岁了,但在过去的一些岁月中,尤其是祖父日渐痴呆后,她越来越显示出她的巨大作用来。祖父的衣服完全是由她洗净的;一天三顿饭,都由她关照。否则,祖父在晌午时分就开始等待晚饭,而明明本周该到小儿子家中吃饭,他却跑到二儿子檐前坐等。夜里,祖母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她总是准时地敲他,拧他,打他,为了让他起来小便,以防尿床……现在,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她来做了,孙子们都已安排好了,轮流着侍候祖父,一夜一夜到天明。

祖母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心陡地悬空了,担忧像水蛇一样缠绕上她的心头。她默默地坐在祖父床边,一副怅然若失的表情。在众人的劝说下,她终于离开,但没过多久,她又重新回来,坐下。她的耳背了,眼花了,甚至看不清陪在床边的人是谁,听不清人们的讲话,但她一遍遍地回到祖父的身边。越到后来,她越坐不住了。几乎每隔一两个小时,她就走近祖父的床边,用手触摸他的鼻息,然后,几乎千篇一律的,她拐过几步,将手伸进被子,摸摸祖父的手。“手还暖着呢。”

她说。她将被子掖好,又朝前几步,将手伸进被子,摸摸祖父的双脚。“脚也没有冷。”她又说着,继续将被子掖好。做这些事的时候,她踮着三寸金莲,显得心事重重,表情迟迟疑疑,说话时像自言自语,令人内心悲凉。

祖父鼻息尚存,手脚温暖,虽然行将就木,但在不能饮食之后,仍然顽强地活了一个多礼拜。最后,有人提议:让他再吃一顿饭吧,老人不肯走,就是还缺他几粒饭呢。祖父的最后一顿饭,也许是他一生中吃得最少的一次,不过几粒饭,他也没有完全下咽,便平静地离去了。

2002年4月,我从上海回温州奔丧,看到为祖父送行的人有四五百人。长长的队伍,间隔着花圈、花篮,浩浩荡荡,让人一眼望不到头。长号鸣响了,出殡的队伍行将出发,我突然看见老祖母坐在屋前,看着出殡的队伍。在阳春三月的灰蒙蒙的清晨,她就像一朵枯萎的花。一整排房屋里的子孙们都走光了,她孤零零地坐在空荡荡的屋前,像深秋的一只无精打采的老鸟,让人陡生悲凉。

半年后,祖母死于一场小中风。

长夜守灯

八十年代初期浙南乡村的夜晚,电来得晚,去得早。经常停电,电像戈多,让我们久等不来。有电的夜晚,灯很灰暗,是白炽灯,很低的瓦数。远处的灯就像萤火一样。

月亮是经常光顾的旅人,水洗的月亮从大海里爬起来,褪去一层湿漉漉、灰蒙蒙的水汽,变得皎洁起来,明亮起来。它在一个个枝丫上做巢,从叶片间洒下碎银般的光亮。有月亮的夜晚,是平静的夜晚、美丽的夜晚。

这一个夜晚停电。月亮也不来。今夜有暴风雨。

父亲的船还在海上,父亲和他的水手,都还在海上。今夜该归航,但今夜有暴风雨。风呼呼地在窗外刮着,像魔鬼在吹口哨;雨在瓦楞上撞出粗大的声响,像魔鬼密密麻麻的脚步声。父亲的船在大海中该是一叶扁舟,在风浪的漩涡中,该是一片飘零的叶子。

母亲的灯亮着,是煤油灯。很微弱,但很顽强。很粗的灯芯,用剪刀修去上面的一层,灯火倏地明亮起来。煤油灯挂在织布机上。母亲在织布。

在我眼前一晃一晃的灯火慢慢端正了身影。我睁开长夜守灯了眼睛,看见母亲在发愣。她回头问我们姐弟四人:你父亲的船,不知停在哪里?

哥哥和姐姐都睡着了。我最小,懵懂无知,只感觉到在黑暗中暴风雨袭来时无边的恐惧。

没有人给母亲以回答。父亲的船也许还未起航,正静静地泊在哪一处码头;也许正与风浪搏击,风雨满舱;也许已提前返航,此刻正泊在江口码头,明天一早,就能回来与家人团聚。

暴风雨在继续,滔天巨浪也在继续。母亲的担忧像无边的大海。听听,你父亲的船开到哪里了?她提着煤油灯,走到床前。很宽敞的床上,睡着我们姐弟四人。

她拨亮了灯火,把它挂在床头。她坐在床上,望着灯火发愣。

不知过了多久,我在迷迷糊糊中再次醒来,看到了母亲,她还在用剪刀修剪着灯芯。蚕豆般的灯火在我眼前一跳一跳,在母亲的手移开后再次更加明亮起来。我不解,母亲为何不停地添亮灯火,仿佛一刻都不曾停过。

许多年过后,我读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经常通宵写作的故事,他的窗前发出不灭的灯光,塞纳河上的船只依照那灯光矫正自己的航向。我知道了,母亲原来想为父亲点亮一盏灯,好让他在茫茫大海无边的黑暗中,不断矫正他的航向,认得回家的路。海何其遥远,灯火何其弱小,但母亲固执地拨亮灯火,好让它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那一夜,母亲的灯火终夜不灭,它散发的温暖绵延不绝,无所阻挡;它点亮的希望照亮夜空,所向披靡!

第二天傍晚,父亲平安归来。那艘不足二十吨位的渔船,果然在昨夜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有好几次,机器被雨水浇灭,黑暗中,不见一丝亮光,船在巨浪中像要翻过来,但父亲心头仿佛正端坐着一盏明亮的煤油灯。作为船长,他以自己的镇定、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带领大家闯出了险域。

母亲,为父亲点燃了一盏爱的灯火。这是一盏无言的灯火,默默散发光亮,让两人默契于心。

事实上,母亲就是父亲的一盏灯。他在海上奔波了四十年,虽然历险无数,但每次都没有危及生命。而在母亲病逝后,父亲郁郁寡欢,数年后终于跟随着去了。

父亲的心中,那盏灯灭了。

爸爸的船

爸爸是个船长,他的船很大。村里人说,有二十吨,有五十吨,可我不知道到底是多大。我哥知道,他自豪地跟我说:“一百条河里开的每只船,没有哪只船比得上爸爸的船大。”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

我八岁那年,爸爸把旧船卖了,要造一艘新船。妈说,那是一艘更大的船,要等河水下去些,才方便过桥开到海里去。船是木船,在儒桥头那个地方制造,那里的河道是最宽的,而且连着海。这样,船下水之后就方便开到海里了。

爸爸的船快要下水了,我六月里读完书也放假了。

在儒桥头,我看到了爸爸的船。我说不清爸爸的船有多大,我记得爸爸站在船舷上跟我说话,他就像站在天上一样。后来爸爸把我背到船上,我趴在船舷上看站在地上的妈妈,我觉得妈妈就像姐姐一样小。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青壮年聚在一起,我也从来没有听到过那么嘹亮高亢的吆喝声。他们的臂膀肌肉凸现,油光发亮;他们的声音从丹田发出,震动了天地。他们把船推下了水。船下水了,每个帮忙的人来领走一双长年糕、两支“五一”牌香烟。大家都是高兴的。我也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准备那么多担年糕。

我见过许多捕捞鱼虾的小船在大海中颠簸,我觉得船都快翻过来了。爸爸的船可比这些小船大多了,在我心目中,大浪也不能奈它何。我自豪地跟我的同学说,我爸爸的船可大了,谁要坐我爸爸的船,都要给我一块橡皮。

妈说,小时候我们姐弟四人是吃黄鱼长大的,那是爸爸靠一只摇橹的船在海里捕来的。爸爸16岁下海,这辈子更换过无数船只,可没有哪一次是超过一百吨位的。虽然四十年来他从未在海上出过闪失,但风里来浪里去的千辛万苦,他是最自知的,替他担忧的妈妈也是最知晓的。我们姐弟四人毫不知情,直到一天一天无忧无虑长大起来。

我没有出过海,有过几次愿望,但爸爸拒绝了。他也拒绝长大成人的哥哥跟他出海谋活,他不愿子女跟他赚这口饭吃。危险是明显的,而且辛苦,每个船员都是劳力,上下码头,需要花大力气搬运船中的啤酒、布匹等货物。

爸爸57岁那年病逝于床上。在他生病的时候,他一天都不曾忘记过他的船。他跟他的同伴说,等我病好了,下一趟,我就能出海了。船又出海了,爸爸昏迷了一个礼拜,他醒来的时候老说,船回来了吗?船怎么还没有回来!

船出海了一趟又一趟。爸爸的病没有好。爸爸再也看不到海了,他在海里奔波了一生;爸爸再也看不到船了,他与船相依了一生。

我们卖了爸爸的船,从此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爸爸的船了。我们珍藏着爸爸的船长证,爸爸成了永远的船长。

我再也看不到爸爸的船了。后来我屡次梦见爸爸,背景都是大海。爸爸站在船头,无比的高大、伟岸、刚强。

关于海

每次去看海,总有一种羞愧的感觉。尽管与一些朋友闲聊时爱吹嘘自己家乡的海,末了总不免加上一句:

家住海边,我却很少到过海。听的人便惊讶地瞪大眼睛,很不可思议的样子。

这当然与距离产生美有关,但也不完全如此,这种感觉是不能轻易道出的。我的祖辈和父辈都与海有关,因为海使家族繁荣不败。

我在海边喊——啊我祖父的海我父亲的海我的海,“啊”了半天总是没有感情上来。这确确实实与经历有关。我的祖父就不同,在他年迈的时候,神志已不甚清晰了,他爱坐在那张老式藤椅上双眼平视,我问你在看什么呢?他说我在看海!那一刻我顿时觉得浩渺的大海向我席卷而来,除了那一双眸子还在闪动外,形体早已是一片涛声了。

这当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月亮透过枝丫浮动一片银光,此起彼伏的哇鸣传播一致的语言格调。祖母修着渔网的手上下翻飞,祖父平缓的语调和呼吸靠近我的年龄和肤色。

“爷爷,长大了我也跟你下海。”

“那不行,娃长大了要上大学哩。”

“上大学跟下海一样好玩吗?有很多很多的鱼吗?”

“上大学没有那么多鱼,但能吃上鱼,又不要风里来浪里去的。”

小时候不理解这句满含辛酸的话。一条鱼便是整个世界,没有了鱼,又哪能谈得上好呢?

父亲和祖父一样讨过海。那是年轻时的事,一张网一把橹一叶舟,大海中漂泊,风浪里奔波,维持着一家的生计。后来转为运输食品,不再捕鱼,但父亲没有离开过海,他的船一直在海中航行:

坐在驾驶室里/父亲以骑士的形象/沟通着海的东西南北

有关父亲对海的感情,不宜细说。

有时候我望着他额头上的涛痕,有时候我数着他双鬓上的雪浪,我觉得着实不必细说。

两个哥哥谋的职业,居然都与海无关,恐怕我们家讨海的生涯要从此结束了。靠海存活的家族轻而易举地将海遗忘了。

第一次在烟波浩渺的海上,居然是我读大学第一个学期回程的时候。四周尽是一片茫茫,阳光无遮拦地照着,波光一路洒过来。白色的泡沫从船头激起,又很快向后旋去,成群的鸥鸟在船后翔集。一幅很美的图画。

想凭吊海,恐怕这是最好的了。这与我站在海边看到的海不同,它的意境开阔、幽深,不修边幅,不着边际。

但我又深知,这根本不是祖父和父亲眼中的海,它只是我眼中的海,和许多渴盼见到海的人眼中的海一样。它的美丽不存在险恶,它的平静不存在风暴。这是一幅画,如此而已。

到家的时候我对祖父和父亲说,回程,我是乘船的。祖父的眼亮了一下。父亲说:“上去的时候,还是乘船吧,能看看海。”

父亲指给我的,是一个平静的海。

而我的愧疚却不是暂时的。

什么时候我一定要见见祖父的海、父亲的海。

关于二公

二公留给我的记忆不是片断的,尽管在他长达九十年的生命长河中,我所看到的只是他有限的一段岁月,但因为从我有记忆起到二公1989年去世,我与二公的感情一直很深,有关二公的一生我便了解甚多。这该是一篇小说的素材。

二公的胡子依稀可数,花白,微微朝前翘着,代表二公威严的一面。二公的胡子是不肯轻易让人摸的,即使在他睡着的时候,因为他耳聪目明,小字辈中有摸胡子欲望者,都怯怯不敢靠近,更别说能够“得手”了。

唯有的一次,大约是受了兄弟姐妹们两颗糖的诱惑,我斗胆走近鼾声大作的二公,不料未及伸手,二公突然坐起,大喊一声把我吓懵了,见是我才柔声下来。亏得我机智,说二公你长命百岁,让孙子也闻闻你身上的寿气长命百岁吧。二公遂又睡去,在一块铺着塑料薄膜的泥地上,他的身体与泥土非常接近。这次在二公醒来之前,我数到他的第21根胡子。关于二公的胡子,对我是一个谜。在祖父辈中,只有二公留有胡子,为此我曾问过二公其原因,但二公只字不提。问我的奶奶,奶奶也只说二奶在世时非常喜欢二公的胡子之类的片言只语。在二奶去世后的三十多年岁月中,二公一直独身,这无法不使我将二公的胡子与二公对二奶的感情联系在一起,而终究事实如何,却不得而知。

大凡年事已高的人,体态稍发福便有垂乳。这一点,会使人年幼时失去对男女性别差异的认识。现在想起来,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如果不作实质性比较,二公的垂乳实在不逊色于任一女子的前胸,对于一个目光还稚嫩的孩子来说,实难分辨。二公的垂乳较母性来说更显其功效。我曾在一首诗中说二公的垂乳是一把药,专治小孩的哭,现在想起仍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二公的垂乳肤色不白,是古铜色的,但皮肤极其柔软和冰凉,在你哭闹的时候一把按住你,拿起垂乳往你嘴里塞,明明眼中含着泪花你却咯咯地笑了。在二公去世五年后,仍有人提起二公的垂乳,说二公要是还在,这一排房屋里该少一点哭声了。但二公分明已经远逝了,现在出现的二公赤着上身,垂着乳房坐在古屋檐前的椅子上的样子,只是脑中的幻影罢了。

二公那双满是疤痕和老茧的手,于今是极少见了。

几十年的生活沧桑溢满生命的掌纹又四处落荒,唯留一些痕迹作为标志。他和我们比手劲,握住我们小小的老鼠巴掌似的手:

“痛不痛?”

“不痛!”

二公再加一点劲,“痛不痛?”

“不痛!”但脸已变了形,嘴角也掀了起来。

“还不痛?”

“痛!痛啊!”这回是实在熬不住了。

二公便哈哈大笑起来,落了牙齿的嘴露出了许多豁洞,一副很开心很天真的样子。然后揉着你的手,那疼痛便一下子全消失了,你看着二公的样子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娃是读书人,长大了做个文化人,干工作时跟大家握手要有劲哩,不能给咱庄稼人丢脸哩。”二公有一回这么对我说。

二公去世已多年了。

我的二公埋在乌岩岭,和我的祖辈们一起。那里群山连绵,苍林葱郁。清明时节,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定然又长满了山前坟后,该有另一番景象了。

同类推荐
  • 王安石集

    王安石集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8首,词12首,文(包括赋)20篇,共计120首(篇)。内容着重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等。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哨位旁的那棵枇杷树

    哨位旁的那棵枇杷树

    本书收录蔡扶欣:热血化干城、邹自国:热血与忠诚、黄健:大山一样的情怀、戴照平:热血铸军魂、郑玲:用爱撑起半边天、钱队长治鼾记等。
  • 陆游文集1

    陆游文集1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嫡女有毒:王爷,下嫁可好

    嫡女有毒:王爷,下嫁可好

    完成任务后上游戏打发时间,谁会想躲在屋子里也被雷劈了,问题是是被游戏里的雷给劈死了!在睁眼看着陌生的世界,吧唧吧唧了一声,嗯,废物,没错!受气包?没错!可是这不妨碍姐姐泡帅哥,虽然姐姐很有节操,但是看到眼前这个帅的掉渣的男子,嘿嘿一笑,再看看左右边的,果断的走到前面道:王爷,嫁给我吧!毕竟真么多,本小姐下不了手,勉为其难的收了你谁叫本姑娘那么的专一呢!
  • 春鸟

    春鸟

    该书是一部80后新锐作家创作的青春小说。作者以独特的方式和感悟书写了三个女孩子痛苦挣扎的成长历程。庄飞扬、肖念、白玲三个女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她们选择在春城、鹿城两座城市生活,经历了工作、感情的挫折。虽然三人命运不同,但是她们都用自己的爱情故事揭示着青春的流逝和感伤。
  • 天人物语

    天人物语

    天地精华之气三分,正气属于君子,傲气发自英雄,清气归隐修真.小说以驮伏位面的玄龟身上异宝"四象元樽"不翼而飞为线索,导致天塌西北,地倾东南,诸天万象邪魔势力纷至沓来.这是一个主角历尽千辛万苦,王者归来的故事.这是一个以正气为根,热血正能量的故事,这是一个作者尽拙笔之力述写传统文化的故事.
  • 嫡女妖妃:妖孽王爷宠无边

    嫡女妖妃:妖孽王爷宠无边

    她,王牌特工,一朝穿越。什么?我软弱无能?继母陷害,庶妹抢婚,渣男出轨?看她如何卷土重来,化身凤凰亮瞎你们的狗眼。欺负本姑娘的,一个都不放过。无意中解了某王爷的毒,可是,这个冷酷王爷为何脸皮这么厚。“你喜欢我哪里,本小姐改!”“什么!喜欢我不喜欢你?”那本姑娘决定改成喜欢你了。只是……“报,王爷,苏公子在前面等王妃去游玩。”“那我们走后门。”“再报,邻国太子在后门守着。”于是某王爷爆发了,“传令下去,本王要在王妃房里七天七夜不出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为系统狂

    我为系统狂

    任务名:我为系统狂支线任务:吸引读者任务要求:吸引读者,翻开此书阅读。任务背景:未知的天符系统降临XX大陆,无意中被学渣杨天所得,从此他手握天符系统,开始了燃血之路。任务奖励:无任务惩罚:剥夺生命权靠,好坑爹的任务啊!杨天心中暗骂。
  • 我只是一个打更人人物志

    我只是一个打更人人物志

    我只是一个打更人人物志主要讲述主角路上,或者没讲到地方的一个番外篇也可以当主料,毕竟我这个人记性不怎么好这个里面讲了许多许多的角色在这个故事里他们就是主角还有每个故事长短不一很抱歉主要是文采不怎么好不敢先写那个怕玩崩,所以我就先写这个了还有不喜勿念
  • 大理哲

    大理哲

    所有人生的认识,让你改变自己,让未来成为一个最美好的
  • 轻轻说着我喜欢你

    轻轻说着我喜欢你

    青春的羽翼划破时间的沙漏,无论多少次回味起在校园里的时光,心中的涟漪依然会被泛起。
  • 诸天游戏之旅

    诸天游戏之旅

    咸鱼陈无缘无故的被系统砸到,并在不知情下穿越鸟。这是一本记录咸鱼翻身的日常,没有练功复仇在练功的情节,也没有大量的江湖械斗,有意翻看的请随作者君娓娓道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