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2100000343

第343章 352回、一战善谋千秋计,三规划定两昆仑

斗法终于结束,所有人都莫名松了一口气,就像搬开了压在心头一块看不见的大石。这些天的经历,旁观一番杀伐、三日无言静坐,胜过千言万语相论。

蓝采和退到一旁,金乔觉起身道:“各派宗门斗法不幸殒命者,过半数已无人料理后事,正一门既为法会主人,应依礼安葬,天下修行同道当共祭之,贫僧为其超度。”

众人皆点头称善,张湛也站起身来道:“今日断缘了结前因,为后来者结福缘,但还有一事未了,贫道有一议,请各派道友共商。”

张湛一句话略过了这七天的斗法,众人也不想再过多提起,但他又说了另外一件事,关于世间修行各派曾传书共立的散行戒,或称人世间红尘内外三大戒。

其一,不得矫众显灵自称圣,惑乱乡里;

其二,切勿得神通而忘法本,残害众生;

其三,禁止仗道术以图淫邪,勒索黎民。

这三条并不复杂,很多修行门派原有的戒律中就包含类似的内容,但既称散行戒,同时约束江湖散修以及行走人间的精怪共守,得到世间修行人的一致拥护。但这一番大乱以来,散行戒已名存实亡,由于昆仑仙境众修士往来人间,彼此之间的争斗混乱不堪,谁也无法独立护持。

散行戒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缺陷前文已经提过,它不适用于昆仑仙境,因为修士所处的环境不同。张湛此刻重提散行戒,并不是要在昆仑仙境推行,愿不愿意护持它是各派自觉,但他有一个提议,各派修士无论是来自昆仑仙境还是海外远域,在昆仑九州之地都应守散行戒。

至于有人不愿守,在人间就要承担后果,因为散行戒很特别,梅振衣当年留了最后一句话——“此三则,贫道及门下弟子,受之为戒一律护持之。”

在人间立道场的各派将一体护持,不愿守者,自可去昆仑仙境,但若穿越瑶池结界来到昆仑九州行走,应守此戒。若有违反,见者共责;若情由恶劣,天下各派共诛。

张湛最后问道:“今日修行各派同道齐聚,不必再传书,我只问世间立道场各派,是否共持此戒,立于传人?”

“共持此戒、立于传人、一体护持!”世间修行各派,凡有大成真人以上者,齐声赞同。

方正峰上这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在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划分两昆仑”。张湛只问世间修行各派,并没有问来自昆仑仙境的修行人,他是为人世间重新确立散行戒真正的效力。假如在法会刚开始就如此说,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纷争,但此时开口,已是水到渠成。

关于这三大戒的传闻很多,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对未入门之弟子有意另解,但散行戒的原文就是上述那三则,为梅振衣百年前在彭泽张榜所书。

张湛回归本座,应愿走到台前向两旁拱手道:“既断缘了结,但法会不应到此为止,否则有违先师正一与当年各派尊长的本意,它本应是天下同道结缘盛会。当安葬殒身同道共祭,离去之前,正一门还会发帖邀请诸位,于今年冬至日重聚……”

正一门还要召开另一场法会,时间定在今年冬至,一年中阴至而阳生之时。众人离去前正一门会送上请帖,接到请帖的人凭自愿而来。但应愿提了两个要求——

来者不论门派大小,每派尊长最多只能携十名晚辈弟子,这是为了防止有的大派来的人数过多,不符各派之间广做交流的本意,各派尊长可挑选门下最得意的传人、欲重点栽培的弟子。

来的人要送“礼”,带多少名晚辈弟子,就送多少件礼物,总之是修行所用,天材地宝、法术道诀、灵丹妙药、各类法器都可以。这些礼物不是送给正一门的,而是送给天下修行同道的,你带了多少名晚辈弟子来,就可以拿回多少件东西。

届时正一三山法会上专门有一场“机缘大会”,各派送来的礼物都会以隔空符封在袋子里,各派晚辈弟子凭机缘而取,一人取一样。正一门保证,届时机缘大会上准备的东西,一定会比寻机缘的各派晚辈弟子多,每人都必有所得。

应愿还讲了另外一件事,此番斗法很多人殒身,其中不少人已没有身后传人弟子,留下了许多无主遗物,比如行芸生的铁藜杖就是一件很不错的法宝。正一门无意留为私有,都会在机缘大会中封于隔空袋内,让天下同道弟子凭机缘而取,正一门的晚辈弟子也可在机缘大会上取用,至于能得到什么就全凭缘法了。

人已逝,而物用无辜,留于后人结善缘,隔空袋里会附帖说明来历,供后人感怀。

除了上述两个要求,应愿还有一个提议,届时参加正一三山法会的各派,挑选一种宗门特产带来,不必是很珍贵的东西,但需有宗门特色,别处不容易遇到。在“机缘大会”的前一天,正一三山中还将举行一场“善结大会”。

这是一个特别的集市,各派可以将携来的特产摆摊出售,每件只售一文钱。至于准备什么、准备了多少,全凭各派自觉自愿,正一门并不勉强。

还有一句潜台词应愿没有说出来——假如有人就是脸皮厚,什么都不愿意拿出来,还要每家花一文钱挨排买东西,徒招天下同道耻笑也随他的便,但此非真正的修士行止,恐怕下一届法会正一门也不会发帖请他了。

正一三山的法会将成定例,每六十年招集,当年分为两次。第一次定在夏至,天下宗门弟子切磋印证,为天下宗门大会;第二次定在冬至,接到请帖的各派往结福缘,为正一三山会。

应愿的提议实在很高明,为修行界千古以来所未遇之盛事,在抚平纷争创伤的同时,又给天下同道创造了一个重新广结福缘的交流机会。有很多人经过方正峰上这一番惨烈的杀伐,已经意兴阑珊无意再参加法会,听见了应愿的提议,又重新来了兴致。

有了这种法会的定例,就算各派尊长不好凑热闹,门下弟子也会攒动长辈准备好礼物来参会的。它的周期间隔也不短,六十年时间,足够各派做好各种准备了。

这些当然是出自梅振衣的指点,行事要善始善终,不能仅仅行一番杀伐止息纷争大乱,自古法会的内容也不应仅仅是宣讲法诀或斗法切磋,修行同道做各种交流广结福缘也许更重要,要创造这样一个机会。

梅振衣在昆仑仙境碧落峡托始老祖法会上,见到蛮荒妖类趁聚集之机交换器物,一时受到启发,用更高明的手段借鉴于正一三山法会上。

……

法会之后,身后已无传人的殒身修士,都由正一门料理后事,焚化后的骨骸共同安葬于正一三山外留陵山的朝天洞中。修山为冢遍植松柏,以二十八盏青玉莲花灯为阵符,借青漪涨潮时地气灵枢的涌动,长庚星君李太白亲手布下了一座伏魔大阵,以镇压杀伐戾气。

李太白为了报答轮转求证时在芜州所结的福缘,还给正一门留下了一件礼物——周天伏魔大阵的阵图。此事极少为凡人所知,众人只道正一门修山为冢安葬殒身修士,金乔觉亲为诵经超渡,天下同道共祭。

留陵山共祭之后,众修士告辞离开芜州,应愿、蓝采和等率众弟子于江畔相送,并送出了当年冬至正一三山会的请帖,此帖已非梅振衣所留的旧帖,换成了应愿亲笔写的新帖。应愿下帖很有讲究,大多是立誓共护散行戒的世间各大派,至于那些不愿守散行戒而去昆仑仙境自寻逍遥的修士,便没有再请。

……

众修士暂且离开正一三山,其中不少人今年冬至还会再来。梅振衣将三个人叫到了承枢峰中的随缘小筑,另有话要交待,分别是亲传弟子正一门掌门应愿,他的儿子现菁芜山庄梅氏家主应行,舅舅柳直之孙,现柳氏家主,也是三山修士应修。

天条已讲述,他把青冥镜与黑如意分别交给了应行与应修,叮嘱道:“这两件神器是我亲手炼制,留于人间不欲带走,传给你们,望善用之。”

又特意吩咐应行道:“为父还要在人间驻足一百九十六年,将去昆仑仙境清修,你与樱宁若了断尘缘,可来无名山庄找我,也可自在人间逍遥。但你身为梅氏家主,应将诸事安排妥当,青冥镜也应传下。一世修行不易,惜之慎之!”

他还交代梅应行去办另外一件事,花一笔重金施赠翠亭庵,借重塑庵堂菩萨金身的机会,把山门殿里的熊居士神像给撤了。

说完这些,命应行与应修退下,单独留下应愿道:“我的亲传弟子中,教授胡春所用心血最多,他也飞升最早。而你的根基是最好的,前世修至世间法尽头,飞升失败轮转重修,已见证轮回与天刑,无需多余的点化。你如今修行亦至世间法尽头,不久将可飞升,此世成仙有望,不论你是到昆仑仙境追随为师,还是自去天庭东游谷皆可,但在此之前,为师要交待你几件事。”

应愿欠身答道:“这一世有幸得师尊指点,能再结仙缘,乃应愿之福。若飞升成仙,我并不想立时在天庭驻足,届时请求与阿斑一起到昆仑仙境追随师尊。听说刘海师兄也想带着金蟾和玉环,到无名山庄清修。……师父有什么吩咐,弟子一定尽力完成。”

梅振衣一指她的发簪道:“雷神剑我已传给你,但不是为你所私有,与金丝拂尘一样,它将是正一门历代掌门的信器。正一三宝皆留人间,我还要传你一段法诀,将来传给正一门历代掌门,以雷神剑为引、发动正一三宝合击之术。”

梅振衣将正一三宝都留在人间,并且给正一门历代掌门留下了三宝合击的法诀,又掏出两枚大罗成就丹说道:“这两枚仙家灵丹,是镇元大仙所赠,我托付给正一门历代掌门……,另外还有一件事要你亲自去办。”

梅振衣交待应愿去办两件事,第一件事手笔很大,去九天玄女宫外的浮生谷,开采一整块当地特有的白离石,在青漪三山中凿建一座祭坛,高七尺,宽一丈八。

这座祭坛建在承枢峰随缘小筑的左侧,后方不远就是梅振衣留下的牡丹园,周围种植洞天斑竹,祭台上空空荡荡,只有淡淡的清风拂过。

这里是正一三山的禁地之一,后世晚辈弟子不明白祖师爷为何会留下这样一座祭坛,也不知所祭是何人?只有当弟子突破大成真人境界,受大成戒可以再传授弟子时,尊长才会将他领到这里,讲述一位名叫清风的仙童传说,并向祭坛焚香叩拜。

梅振衣拿出两枚大罗成就丹,还交待了应愿另一件事,并要求正一门掌门要代代传下去,至于是何事,密室私语外人并不得知。

一切已交待完毕,应愿领命之后又问道:“师尊打算何时去昆仑仙境?”

梅振衣:“再留半年,待到今年冬至的正一三山会后离开,这段时间,你陪为师四处走走吧,我想看看这芜州人烟。”

应愿本来很忙,有很多事要办,但师父有命,只得将门中事务都托给蓝采和打理,跟随梅振衣在芜州一带四处行走,今天到某家酒楼喝喝酒,明天到某处园林赏赏花,后天再去游玩山水,还时不时逛逛各种集市。道侣知焰、龙空山三位妖王、龙腾秋水等亲传弟子,也时常一起行游。

梅振衣似是在思悟什么玄通,定坐中不得解,于是在他从小长大的芜州一带行游,游历中常常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一天应愿随师父到文昌乡去“赶集”,徐妖王也晃着扇子一起凑热闹,在路上遇见了两个人,其中一位是二十出头的后生,模样很端正,举止从容儒雅,他身边跟着一位十几岁的孩子,长的眉清目秀,一双大眼睛目光清澈透着一股机灵劲。

若以通明法眼观之,这二位不过是轮回中普普通通的凡人,但梅振衣一眼看见却有恭谨之色,很客气的迎上前去行礼打招呼,应愿和徐妖王都吃了一惊。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魔逆成尊

    魔逆成尊

    一道普通游魂,转世投胎之时喜中大奖。从此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 霍乱苍穹

    霍乱苍穹

    少年霍乱山中遭遇夺舍,破釜沉舟挣得一片青天!修真之路步步尔虞我诈,踏天而行且看霍乱苍穹!冷血无情,阴险狡诈,这是世人眼中的霍乱!孤苦无依,寻寻觅觅,这是霍乱眼中的自己!PS:霍乱苍穹书友群497352392
  • 悔血染

    悔血染

    当一切变得血迹斑斑,你会后悔吗?或许吧。傲娇x腹黑,冰山x傻白甜,那叫绝配。那你见过傲娇x傲娇,冰山x冰山,腹黑x腹黑吗?属性相同,怎么谈恋爱?师傅,这文甜到掉牙了。是你牙齿不好吧。(笔名改不了,其实我就是doll)
  • 戮仙之穹

    戮仙之穹

    它很平凡,或许毫无亮点,现在未来,这里面的故事会不断丰富。你们是否在意,这无所谓,重要的是此刻的我喜欢着,今天我将它写下,这就够了!...这段话不过是我一时的肆意之作,还凑乎。
  • 我曾青天留剑名

    我曾青天留剑名

    翻掌山河逆,执剑问苍天。他从岁月中来,他以剑闻九天。一个不朽的传奇,一段无敌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网王之希翼之翔

    网王之希翼之翔

    这本是简单的异世寻爱之旅,但因和他们有了交集而显得不平凡。一个本不想穿越的女孩,却穿越到了好友梦寐以求的世界。面对棘手的身份,她将何去何从。尽看一个非全能之才,无倾城之貌,却善于伪装的她,如何在网王世界风生水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眠之雨

    无眠之雨

    《渡人居》伴生作品,“G中体系”外传,与主线时间线一致。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主页了解主线《渡人居》
  • 秦时明月原点

    秦时明月原点

    秦时明月中无异于最萌聂蓉这对了,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作为一个聂蓉党的爱,用尽心力费时一年才写成这部中篇现代同人小说。端木恋只是个平凡到极点的孤儿,在一个雨天遇见了端木蓉,也遇见了命运,遇见了一切……端木蓉和盖聂那纠缠不清却又若即若离的爱,端木恋和盗跖打闹斗嘴的开心,还有那被权财蒙蔽了的神秘人,他们的命运,从秦朝转换,在现代展开……
  • 花碎人离

    花碎人离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下一世的他和她能否一生一世不分离,看他如何打破天道
  • 夺道证仙

    夺道证仙

    当天地之间没有仙道的时候该如何修仙?修众神之道者为术修,行诸魔之路者为武修,人类修炼者无数!然而无论武修或者术修,无论修为是宗师还是入门,其寿命皆短于普通人,这是为何?当一切问题的真相被夏泽得知之后,他不得不背负起人族亿万生灵的未来。凭一己之力强剥众神之道,怒夺诸魔之路,报上古先贤之耻,以此来证人族的修仙大道!
  • 仙器天下

    仙器天下

    情殇?苍暮?暗夜?红尘?哪个是最强!人魔鬼仙妖五族争霸天下!苍茫世界,谁主沉浮!他横空出世手握仙器脚踏神兵,一路爱恨情仇能否问鼎天下?这里是神兵的世界,这里是仙器的天下!
  • 和平精英之征途

    和平精英之征途

    “小哥哥,小哥哥,把你的98k给我好不好?”“系统提示:您用载具误伤队友!”“不好意思,妹妹,哥哥的98k就算是不用,也不能交到女人手里!”“渣男,不和你玩了,我去找我男朋友了!”“你不是捞月猫最会哄老板的陪玩吗?不怕我给你个五星差评,妹妹?”“哼,好哥哥,我们继续玩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为嫡:毒医世子妃

    重生为嫡:毒医世子妃

    永城商户之女向宛晴,年十七,精通医理。父母早亡,长兄外出经商。迷迷糊糊被贪财长嫂塞进花轿,嫁去谁家不知道,半道上山贼截了去。压寨夫人没得做反而捡了个小包子,向宛晴只好扶额感叹:这人生真是波澜壮阔!小包子缠着叫娘亲的工夫,又被魔教主带回山。莫名其妙就成了这萌娃的后娘,可是为什么还要做小妾?第九房姨娘,从此她就被冠上一个“九姨娘”的称号,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别人家的小妾种种花,养养鱼,轻轻松松一辈子。苍天啊,大地啊,为啥这魔教教主家的小妾一个个都这么不省心?一不小心就从后院儿入了深深江湖。江湖危险,各位大侠请息怒。呵呵呵……我只是路过,路过!(某女举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