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6700000012

第12章 2004年甘肃农民收支现状、问题及对策

2004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八号文件精神,在宏观调控中大力加强农业,狠抓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一降二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据对全省1800户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2004年全省农民纯收入明显增加,生产投入大幅上升,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全年农民收支现状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增量、增幅创1999年以来最高

受政策性补贴、各种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粮食、蔬菜、棉花、油料、肉类等多种农产品增产等因素拉动,2004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9元,增幅达到10.7%,是1999年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其中,人均现金纯收入为1277.7元,占纯人的比重为68.99%;人均实物纯收入为574.52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31.02%。从纯收入的来源来看,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228.93元,增长10.86%,对纯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67.27%;人均工资性收入为527.58元,增长7.95%,对纯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21.70%;人均转移性和财产性纯收入为95.70元,增长26.26%,对纯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11.12%。

政策和市场是2004年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短短几个月内,各地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实惠之多、出台之快、要求之高,均为历史少有。特别是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保证农民种粮受益;降低农业税税率,减轻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给农民更多的实惠,使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回升。从市场来看,农产品价格全面回升,农民出售农产品得到的收入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1.农、牧业纯收入较快增长,带动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增长一成。农、牧业纯收入是我省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农业纯收入为817.30元,增长15.23%;人均牧业纯收入为155.67元,增长9.22%;农、牧业纯收入增加额对纯收入的贡献率为67.67%。农、牧业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是农、牧产品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价格上涨是农产品收入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2.外出务工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外出务工收入是拉动T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004年,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在前几年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全省农民人均外出从业收入为252.02元,增长29.48%。

3.惠农政策出台,农民得到更多实惠。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为69.89元,增长18.84%。而其中粮食直接补贴人均增收4.71元,退耕还林还草补贴人均增收10.66元,政策性补贴增收占到农民纯收入增量的8.59%。

(二)农民人均支出与收入同步增长

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支出为2261.11元,比上年增幅为10.13%,与农民收入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水平。

1.生产费用支出大幅上升。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为682.11元,增长12.69%。农民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是生产费用支出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中农民一次性生产投入人均为611.85元,增长14.52%;长期性生产投入人均为70.26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一次性生产投入的增加主要是农业生产费用增长16.00%,牧业生产费用增长17.26%。

2.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显现。随着全省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全省农民负担比上年明显减轻。据抽样调查,2004年农民人均税费总支出为37.51元,比上年减少6.22元,下降14.22%。其中:一产税为33.21元,下降15.73%;其他各种收费为2.39元,下降23.42%。减负增收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3.生活消费支出稳定增长。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活费用支出也有所攀升。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1464.34元,增长9.54%。

(1)食品消费社会化程度提高。2004年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消费支出人均703.41元,增长19.96%,恩格尔系数为48.04%,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解决了温饱,进入了小康阶段。随着收入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增加,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004年人均在外饮食32.49元,比上年增长19.12%。

(2)衣着消费成衣化和高档化。2004年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人均为82.33元,增长11.23%。其中人均用于购买服装的支出占整个衣着消费支出的63.23%,比上年提高了3.22个百分点。

(3)住房质量提高,居家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末,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7.88平方米,其中钢筋混泥土结构住房面积达到0.89平方米,占人均住房面积的4.9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部分富裕农民已盖起了小楼,楼房面积占人均住房面积的2.75%,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居家条件也较以前有了根本改变,2004.年,1800个调查户中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占0.61%;使用暖气的占3.89%,比上年提高0.82个百分点;使用液化气的占0.78%,比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有69.56%的农户使用安全饮用水,其中有31.17%的农户使用自来水,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有2.89%的农户拥有热水器;有1.61%的农户拥有抽油烟机;同时微波炉、吸尘器等也逐渐进入农户家庭。

(4)通讯消费成为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和消费亮点。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130.22元,增长19.10%,比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速高9.56个百分点。据分析,交通通讯支出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在农村普及率提高,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第二,通讯服务费用大幅度增长。通讯设备的增加,带来相应的服务费支出快速增长。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通迅费支出34.55元,比上年增长26.76%.

(5)发展型消费增长速度加快。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后,对提高自身教育和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迫切,直接推动着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提升。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202.64元,增长5.64%。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增长主要缘于学杂费的增长。全年平均人均学杂费158.04元,增长10.88%,占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77.99%,比上年提高了3.68个百分点。

(6)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加多,结构变化大。以洗衣机、电冰箱、彩电、影碟机、家用计算机等为代表的新大件,继续成为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保持着较快增长势头。2004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洗衣机38.6台,电冰箱5.7台,彩色电视机75.8台,影碟机22.9台,家用计算机0.5台。此外,摩托车、手机、电话机等大幅增长。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29辆,移动电话20.6部,电话机43.7部。而以照相机、自行车、黑白电视机、收录机等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老大件,略有下降。2004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照相机3.06架,自行车125辆,黑白电视机28.06台,收录机37.67台。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价格的反弹空间有限

2003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反弹非常之快,几乎所有的农产品价格都涨到了上个世纪中期靠政府干预达到的高水平,不少品种还创了新高。2004年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迅速回升,收入的大幅增长,除政策扶持外,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价格上涨。价格波动属于国际、国内市场调节下的一种供求调节。作为供求都有限的农产品生产,其价格只能在一定的区间范围波动,不可能出现长期的持续上涨或下跌。因此,继续依靠价格上涨来增收是不可能的。

(二)政策扶持的余地有限

同以往相比,2004年扶持“三农”的政策实招最多,财政拨款扶持也多。如逐步取消农业特产税,实施农业减免税政策;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实施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进行补贴政策;补贴化肥企业,以稳定化肥价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保护粮农利益等等。上述诸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直接效应;为农民减轻负担、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政策扶持也是有限的扶持。

(三)非农行业就业岗位有限,农村“减员增效”、规模经营短期内很难凑效

2003年入冬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加步履维艰,农业规模经营甚至出现了倒退,这对实现根本解决农民增收难的目标是一个不利的信号。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回流”现象加剧,在外苦不堪言的打_T者纷纷返乡索要原来承包地的就增多了。有的农民虽然仍在打工,但采取了“离乡不离土”的形式,即“兼业”现象更为突出。这与农村“减员增效”规模经营的长远发展大计是相背离的。

三、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尽管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困难不少,但解决这个问题又势在必行。我们认为,解决好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的“三农”问题应成为新时期的一条基本国策。甘肃要实现农民收入有一定幅度的持续增长,还是应把着力点主要放在以下几方面:

(一)要始终把减少农民负担、提高农民人均农业资源的占有率作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

农民增收,根本出路在在减少农民负担,其他措施都只能作为补充,起辅助作用,对这一点不能有丝毫怀疑。因此,必须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为一部分有一定实力的农民进城定居提供方便;必须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市场,营造有利于劳务经济发展的环境,确保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者行列;要进一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努力为“兼业”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

(二)要进一步拿出给农业以政策扶持和财力物力支持的硬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的直接补贴力度

一是补贴范围要进一步拓宽,我们认为对所有农产品的生产都应给以补贴,否则会与结构调整“调什么什么少一样”,出现“补什么什么多”的问题;二是随着财力的增强,补贴标准应逐步有所提高。要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要把政府支持和农民的劳动投入两方面的潜力都发挥好。

(三)逐步建立农村救助与保险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

当前农村应尽快建立健全四种社会保障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民减负保障机制。当前广大农民反映最强烈的负担,不是农业税费,也不是人情来往,而是医疗和教育支出。农村的教育与医疗花费太重,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要把减轻这方面的费用作为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工作来抓。二是要尽快建立农村弱势群体救济机制。三是要迅速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作为高风险的弱质产业,农业生产不仅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风险,而且还面临着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应是一项重要的配套改革措施。特别要逐步加大国家的调控能力,逐步采用吞吐调节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小农产品市场的波动。

(四)正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差距,逐步加大投入,逐步在农村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农民就业难,素质低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当前城市实际上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而外出农民工中多数只有初中程度,不少青年民工初中都没毕业,文化素质的薄弱,难以适应越来越高的技术性行业。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政府投入不足,农民负担不起,与城市的学校“政府投资倾斜、居民承受得了”形成鲜明反差。

四、2005年展望

2004年尽管农业发展形势喜人,农民增收势头良好,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农民收入之所以出现较快增长,实质上是多年持续低迷之后在政策强化、市场回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一种强劲反弹。2004年是国家出台支持“三农”政策最多、最全面、力度最大的一年,这些政策为推动粮食增产和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2004年也是价格超常规反弹的一年。价格的上涨甚至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讲还超过了政策的效应。展望2005年,政策和价格的效应都可能会减弱,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果没有新的亮点出现,甘肃要保持2004年农民收入的这种增长势头难度很大,增幅很有可能出现较大回落。

(省农村经济调查队住户处赵林红)

同类推荐
  • 全脑超能思考力

    全脑超能思考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由此起步开局。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出台了许多重大举措,破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第三次农村改革的标志。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语文知识小丛书:简明文言语法常识

    语文知识小丛书:简明文言语法常识

    《语文知识小丛书:简明文言语法常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各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热门推荐
  • 精灵之次元降临

    精灵之次元降临

    眼睛一闭一睁,身体换了,性别依旧。只是世界变得有些古怪,街道上空漂浮着三磁怪,街道两旁搔首弄姿吸引客户的各种精灵宝可梦,信息群里备注老师上传的关于实践考精灵实战的各种要点……这是一个精灵宝可梦与现实缓慢融合的世界,熟知精灵宝可梦各种设定林果,听着耳边不断响起的声音,迈进了考场……群号:100903814(搜索关键词: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口袋妖怪。)
  • 非正常末世

    非正常末世

    星空下的我们并不孤单,人类一直以来都希望与地外文明接触,一艘逃亡的海盗船带来了地外文明的讯息,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恐怖与灾难。
  • 快穿之可爱鬼

    快穿之可爱鬼

    可爱鬼司清晏(女)的扮演女配人生,清纯初恋校花,腹黑豪门千金,古代大家闺秀,大牌明星恋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生机器人

    再生机器人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她没有名字,从走出培养仓起,代号为8757。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她还在胎儿时期,就被迫接受的记忆移植,却因为她自己强大的精神力对抗,阴差阳错成就了她从一出生就带有成人的智慧。这还刚刚只是开始……实验失败了,她成了器官移植体,接下来连大脑也不浪费,和芯片结合,成为了半机器半人类的再生人!她不甘心,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上人,凭什么可以这样主宰她的命运?即便只是再生机器人,且看她在爱恨情仇里走一遭,闯出一番不一样的天地来!
  • 从“110”到“民生110”

    从“110”到“民生110”

    《从“110”到“民生110”》以福建省邵武市“从‘110’到‘民生110’”的社会治理创新为案例,探讨怎样通过“110”一个号码的变革升级把市场机制引入民生领域,倒逼政府部门改革和公务员工作作风转变,重铸执政党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误撞绿眸总裁 (完结)

    误撞绿眸总裁 (完结)

    上部:十年前的一场偶遇,使得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人,发生了一夜的情缘!因父亲遭遇突然的危险,使得他放弃了找寻,匆匆赶回了英国!而她,确因为一夜情后,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她一直在苦苦的等待着,等待着绿眸主人的出现……!十年后,他和她相见了,确并不认识她!因为害怕他跟自己抢孩子,所以带着孩子匆匆的离开了香港,来到了美国!可随之而来的……是他一路的追逐……!认回儿子,确带来了更多的灾难!家族的诅咒,家族的恩怨,名利,地位,错乱的情感纠葛,使得所有的一切,都像被笼罩上一层迷雾!双胞胎的秘密身份,骄蛮千金的任性插足,使得他们原本不稳定的感情,雪上加霜……!最后,为保护孩子,他和她一起挡住了敌人射来的子弹……!中部:童家小姐,在父亲离奇的死亡后,借住在姐姐的家里。她原本温和而又大方的姐夫,却差点在雷雨夜强暴了她......!她半夜出逃,却遇上了一个心口不一的男人!他们之间,会有什么缘分呢?这个叫海悠然的男人,在自己爱上他后,却告诉自己——他喜欢自由!爱原本是可以简单的,可是——为什么要弄的那么复杂呢?悠然.海.史密斯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面对感情。二十年前的那一幕,到现在他都不敢去忘。所以他选者逃避......!~~~~~~~~~~~~~~~~~~~~~~~~~~~~~~~~~~~~~~~~~~~~~~本书完结了,但是从六十章开始到续集大结局,都需要红袖币看。所以宝贝在这里留了个地址,想看的就进去充值。不想看的也别骂人,我只是红袖的一名写手,跟大家是一样的。http://www.*****.com/?help/help03.shtml如果大家嫌这个麻烦的话,可以发章节里面的短消息,这样更方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世袭

    逆世袭

    风,在凄凄的呜咽,诉说那无尽的哀思与悲痛。晚霞,似血泼染,那般的妖艳美丽迷人。老树,孤坟,山岗,洒落满地凋零残叶,诉说着无尽阴谋陷阱。一曲哀歌,慢慢牵拉着每一个人的宿命,一枚枚音阶之中,是否隐藏着生机?一段仇恨,慢慢牵拉出一个个窜连的阴谋,一个个阴谋之后,又会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大秘密?新人新作,跪求点击,推荐,收藏
  • 凤莹游录:神魔世战

    凤莹游录:神魔世战

    纪元后三千年迟来的战书,引起了百年后的大战。一场角色们陷入的爱恨情仇,他们都是活着在这个世界上,为着自己所爱的,所要的而奋斗过的,此篇作品,对他们的人生记录所做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