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0600000037

第37章 附录(2)

冬甘肃由于政争激烈而演成的“雷马事变”后局势混乱。事变进行中,甘肃地方武装势力及士绅中发起迎邓回甘活动;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陕西省主席杨虎城也派人请邓回西北鼎助自己实现其“大西北主义”。邓宝珊遂准备回甘肃参与整饬军政局面。

1932年(38岁)

2月 洛阳建立国民党政府之“陪都”。在于右任活动下,邓宝珊被宣布为“陪都委员”。

3月 国民党政府发表邓宝珊为西安绥署驻甘行署主任。

4月 邓宝珊偕甘肃省主席邵力子到达兰州就任。此后一年,邵、邓合作,整顿省政,核定军粮饷款,努力恢复秩序、恢复生产。

1933年(39岁)

年初 杨虎城之孙蔚如部离甘,将在甘肃收编之李贵清、石英秀两个旅交给邓宝珊。

4月 邵力子离兰州赴南京述职,旋改任陕西省主席。此后数月,邓宝珊代行省主席事务,继续稳定各派力量,安辑流亡。于右任、邵力子有荐邓宝珊任省主席之意,未能如愿。

7月 朱绍良任甘肃省主席。

9月 蒋介石撤消西安绥署驻甘行署,成立甘肃绥靖公署,朱绍良兼主任。邓宝珊改任新编第一军军长。

1934年(40岁)

11—12月 受命处理甘南双岔事件,本着分清是非,维护团结的精神,顺利解决了甘南藏族部落间的纠纷。处理中,废除陋规,不收任何礼物,深受藏族上层人士和群众称许。

1935年(41岁)

夏、秋邓宝珊对蒋介石堵截红军的命令持消极敷衍态度。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过甘肃境,邓部殊少与红军接触。中央红军过境时也未堵截。同时在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精神感召下,赞成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为此,奔走晋、冀、鲁、陕,分别会晤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榘以及杨虎城、张学良等人,恳谈抗日大计。

1936年(42岁)

秋红军二、四方面军由陇南向陇东进军,邓宝珊命令部队避免接触生事,或守在县城不出击,或借口撤退。

12月 西安事变发生后,同情张、杨义举,赞成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主张。月底,应杨虎城之邀赴西安协助处理善后事宜。

1937年(43岁)

2月初 代表杨虎城赴杭州见蒋介石,探询蒋介石对杨虎城态度。蒋介石同意杨虎城出国考察,所部交孙蔚如带领。

3月 陪同杨虎城到杭州会见蒋介石。

6月 陪同杨虎城到上海,安排有关出国事宜。旋陪杨去庐山面见蒋介石表示辞行。29日送杨虎城登轮去欧美。

7月 七七事变发生后,请缨上抗日前线。同月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到兰州,此后多次与邓宝珊会晤。邓宝珊对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政策极力拥护,对有关国共合作的各项问题均以实际行动支持解决。

10月 被任命为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下辖新一军两个旅、第一六五师、第八十六师。开赴榆林。

1938年(44岁)

春、夏与高双成合作,安抚晋绥前线撤退到榆林的军队,稳定了榆林和伊克昭盟的军事形势;同时与陕甘宁边区建立睦邻关系,派部队驻防延(安)、榆(林)交通线上,维护交通安全。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北路军副总司令,总司令为傅作义。

9月 傅作义在山西河曲召开军事会议,与北路军各部协商合作抗日问题。邓宝珊在这次会议上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抗战时期晋陕绥地区的安定局面。中共中央代表南汉宸、罗贵波参加了会议。会后傅部移驻绥西陕坝、五原一带,邓宝珊被任命为晋陕绥边区总司令。

1939年(45岁)

5月 参与成吉思汗灵榇西移工作。任起灵致祭官。

9月 接待国民党政府“前线将士慰问团”。支持榆林进步文化人士反对国民党军统分子破坏抗战活动的斗争。

1942年(48岁)

10月 山西新军成立五周年纪念,发去了热情的贺电。

1943年(49岁)

6月 奉蒋介石电召去重庆,经过延安时,毛泽东与之晤谈,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面临胜利,希望邓宝珊为民主团结、抗战胜利再作努力。经过西安时,又与周恩来晤谈。

7月 在重庆,为争取民主团结,制止国民党内第三次反共高潮的逆流而努力;曾向蒋介石大胆进言:“我愿把领袖拥护成华盛顿,不愿把领袖拥护成拿破仑。”

11月 又过延安,参观并出席边区劳动英雄大会。因偶遇风寒患感冒。毛泽东关切慰问。

1944年(50岁)

12月 接毛泽东函,内称:“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力,我们不会忘记。”“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1945年(51岁)

5月 参加国民党“六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46年(52岁)

3月 参加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4月 参加蒋介石在重庆召开的军事会议,发言认为“八年抗战,人民灾难深重……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反对扩大内战。会后到兰州,在演说中继续就内战发表意见,说“抗战胜利了,我们应该给老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不应该别有什么!”返住陕西三原家中,不愿再去榆林,以免卷入内战漩涡,后在胡宗南催促下返回。

1947年(53岁)

春 刘绍庭携朱德、续范亭给邓宝珊信到榆林,要邓当机立断举行起义。邓复信称:“只要有机会,决当为人民革命事业尽一番力。”

8月初人民解放军进攻榆林,发生第一次榆林战役。

11月初人民解放军再次进攻榆林,发生第二次榆林战役。时邓宝珊在包头,闻讯赶回,人民解放军已撤退。

12月 傅作义在张家口就任“剿总”总司令。后邓宝珊等被发表为副总司令。

1948年(54岁)

3月 赴宁夏马鸿逵处,意在了解其动向。以谈论战争形势方式试探马鸿逵有无共同起义可能,失望而归。

4月 到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的西北军事汇报会议,目睹国民党“行宪国大”的种种丑剧,对蒋介石集团完全失望。归途中滞留三原家中,思想异常苦闷。

8月 冯钦哉衔傅作义命来三原邀邓往包头,以副总司令名义坐镇后方,纾彼后顾之忧。邓曾飞北平向傅作义相机进言,指出华北战局和平解决的可能性。

12月 傅作义电董其武到陕坝请邓宝珊到北平共商大计。

1949年(55岁)

1月 邓宝珊由周北峰陪同前往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指挥部,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谈判,达成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邓宝珊全权代表傅作义在初步协议上签了字。

2月 邓宝珊偕傅作义于22日乘机前往平山县西柏坡村会见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以及周恩来、朱德等。这次会见主要是商讨绥远问题的解决办法。中共领导人提出划线停战,让绥远军队的主和派做好内部工作;实现通车、通邮等办法。

8月 傅作义、邓宝珊乘火车沿平绥线往绥远,就绥远问题进行工作。

9月 绥远国民党部队通电起义。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邓宝珊出席会议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0月 参加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邓宝珊为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

12月 与傅作义同赴归绥参加绥远军政委员会成立典礼。

1950年(56岁)

1月 3日飞往兰州赴任;8日主持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2月 赴西安出席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典礼。

10月 在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当选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3年(59岁)

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54年(60岁)

9月 在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甘肃省省长。1958年、1964年在第二、三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59年、1964年,在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继续此项任命。

1955年(61岁)

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62岁)

2月 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1958年在民革“四大”上继续当选。

1959年(65岁)

4月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常务委员。1964年在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

1966年(72岁)

10月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推行的反动路线的迫害。周恩来总理闻讯接邓往北京治病休养。

1968年(74岁)

11月27日 病逝于北京。

1979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决定,在北京为邓宝珊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叶剑英、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胡耀邦等送了花圈,乌兰夫主持追悼会,宋平致悼词。

1984年11月,民革中央举行邓宝珊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习仲勋、杨尚昆、朱学范等出席,屈武主持会议,王震讲话。

1994年11月,邓宝珊诞辰百年之际,由邓小平题名的“邓宝珊将军纪念亭”在其故乡甘肃省天水市南郭寺森林公园落成,即被甘肃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革中央在北京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邓宝珊将军诞辰一百周年,宋平、刘澜涛、孙起孟等出席,李沛瑶代表民革中央、万国权代表全国政协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撰写纪念文章。

同类推荐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本书把视角房子张爱玲和苏青身上,分别选取了她们人生中的几个片段,描写张爱玲和苏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热门推荐
  • 爱上你我不后悔

    爱上你我不后悔

    儿时的相遇,注定了感情的存在,却不能得以永恒地相伴;八年后,在雪山的相逢,确定了二人的心意,感情也越来越好;回京以后,随着一系列的爱恨情仇,使他们必须放弃这段感情;失忆了的两人,能重新在一起吗?
  • 痴娘

    痴娘

    艾玛的叙述像一只外冷内热的暖水瓶,她的小说因此老到沉静,更容易沉潜到真实而丰富的人性层面去。《痴娘》用少年的眼睛审视和回忆小镇的寻常日月,看似轻松平常,却在结尾,酝酿出残酷又浓烈的情绪。小说将人性置于顽固痴傻与谙熟世道的两端,拂去小镇人自作聪明式的浅薄,在看似畸形的人物身上喷薄出巨大的力量。半痴女人王小荷与大头儿这对母子仿佛过的是一种“没有语言的生活”,却饱含着比任何语言都更浓烈的情感。这样至善至美的母爱,却是在痴人身上得以展现,小说借残缺书写完美,几许残酷,几许温情,令人震撼。
  • 我的原始大陆

    我的原始大陆

    看着身上破烂的兽皮,手边烤的焦糊的肉,宋明一楞?我是谁,我在那儿,我在干什么?发出了人生三问。
  • 当灰姑娘遇上她的王子

    当灰姑娘遇上她的王子

    [花雨授权]“夏氏”的灰姑娘?娇弱如柳的身段清雅如莲的脸蛋,样子是够美了。只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凶的灰姑娘,脾气爆燥得像狮子,个性狡猾得像狐狸,他该如何抓住这个表里不一的美人儿?
  • 陈安境的江湖游记

    陈安境的江湖游记

    大宣天佑年间,群星并起,国力鼎盛的宣国想要完成一统天下的宏图,兵戈将起,看陈家少子陈安境如何在即将来临的烽火连天中安身立命,称霸崛起
  • 易烊千玺,原来是你!

    易烊千玺,原来是你!

    我爱他,一直。他却爱她,直到我走。再次见面,我们不再是那个时候的我们。小时候,也许是童言无忌,我竟一直相信到现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皮面具

    人皮面具

    所有人都想履行诺言,所有人都在寻找唐绣。等来的竟是唐绣命丧美国的噩耗。当唐绣的影子屡屡惊现肖家大宅,众人开始恐慌、开始失助,这是冤魂不散,还是蓄意为之?阴暗的角落里那些亡灵正在展露笑颜。千万别走进肖家大宅,千万别招惹那些亡灵!可这个警告已经太迟了,肖家历任舞蹈老师纷纷遭遇不测,顾苏苏不断探索真相反而掉进死亡边缘。无法自拔的谜局,令身不由己的顾苏苏、茶卡在迷离恍惚中越陷越深。鲜血渐渐染红了肖家大宅。这不是最后的审判,噩梦还在继续着,恶魔的声音还在耳边环绕着。逃离大宅门的钥匙掉在哪里了?也许那些亡灵知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