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7400000026

第26章 连坐与守法(1)

中国社会的首要特点,可以用“连坐”一词来概括。其意义之深远,内涵之微妙,西方人完全不得要领。我们知道,在西方,个人就是一个单位,而国家则是个人的总集合。在中国,社会的单位则是家庭、村落、宗族,这些词语经常可以交换使用。无数的中国村庄,各自都由同一个姓氏同一个宗族的村民所组成。从一开始安居生活,他们就住在此地,他们的谱系从不间断,可以溯源到几百年前的最后一次政治风暴,比如明朝灭亡,或者甚至是明朝建立。在这样的村庄里,最远的亲戚关系也是堂亲表亲,每一位男性长辈,不是父亲,就是叔伯舅舅,或者是哪种“爷爷”辈的人。有时,一个小村庄里会有十一代人。这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年龄大,辈分就大。中国人结婚早,并且在高龄还经常妻妾成群,还不断地生孩子。结果是,亲戚关系错综复杂,除非专门询问并仔细注意同“辈”人名字里特定的那个字,否则就无法搞清楚谁是晚辈,谁是长辈。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者,却说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是他“爷爷”。同辈的许多“堂表兄弟”都称为“兄弟”,要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外国人坚持要问清楚,他们是否是“自家兄弟”,他们回答说是“自家堂(表)兄弟”,这会使这个老外心中突然亮堂。笔者有一次就这样问,那人愣了一下,回答道:

“是的,你可以认为他们是自家兄弟。”

这些都是中国人社会团体的实例。正是这种相互“株连”的(血缘性)团体,形成中国人的“连坐感”。父对子有责任,不仅要养大“成人”,而且还要负责一生,而子则有责任给父亲报恩。兄对弟有明确的责任,而“一家之长”——一般是最老一辈中最高龄的人——则要对整个家庭或家族负责。情况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

各地风俗天差地远,但“个体差别”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很少有理论研究。所以,在一个有威望的大家庭里,尽管不少人有文化,有的还是当地要人,也许还中过科举,但“族长”却可能是一个脑袋糊涂的老人,从来就不识字,一生的活动范围不超过十英里。

哥对弟的影响,实际上是家庭里长者对幼者的影响,最为直接和绝对,与我们西方意义上的个性自由不相容。弟弟像小厮一般地被呼来唤去,他想抛弃这个职位,但哥哥不会答应。弟弟想买一件大衣,但哥哥觉得太贵,不许他买。写到这里,笔者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个中国人拥有一些罕见的古币,有个外国人想买。这个外国人害怕物主不卖——一个人有样东西,另一个人想要时,中国人就是这样做的——发现古币的那位皮条客,就建议外国人送点外国糖果之类的小礼品给物主的叔叔,这种间接施压,迫使物主不得不卖掉古币!

有一个笑话,在西方某地,有个旅客看到一个白胡子老人在痛哭。这件怪事令旅客奇怪,他停下来,问老人为什么哭,老人回答道,他爸爸刚才揍了他一通!旅客惊问道:“你爸爸在哪里?”“在那边。”老人说。旅客骑马朝那边走了一段路,发现一个更老的老头,胡子更长更白。“那个人是你儿子吗?”旅客问。“对的。”“你打了他?”“没错。”“为什么呢?”“因为他刚才当面顶撞他的爷爷,他下次要是再犯错,我还要打!”要是把这个故事放到中国,就不好笑了。

仅次于家人之间责任的,便是邻居之间的相互责任。邻居之间是否有亲戚关系,并不能使他们相互要承担的责任有所差别,责任仅仅取决于住在附近(这就是连坐制度)。根据是善恶都会传染。好邻居会造就好邻居,而坏邻居也会把邻居带坏。孟子的妈妈三次搬家,为的是找一个好邻居。而一个西方人,刚刚学会主宰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共和思想,对他而言,同谁做邻居都不重要,要是他住在城市里,他可能住了一年,还不知道隔壁邻居的姓名。但中国那就不一样了。要是某人有罪,他的邻居也就有罪,这种罪类似英国法律的“知情不报罪”,断定邻人知晓犯罪企图,却不去报告。只说“我不知道”,是无用的。你是邻居,你必须知道。

怎样处理弑父或弑母案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的负责(连坐)思想。我们在讨论孝时,就已说到,这种罪犯通常被视作疯子,正如一个人本来可用自杀来逃脱惩罚,而他却甘心被凌迟处死。《京报》几年前报道,中部某省的巡抚上报,他处理了一件弑父母的案件,拆毁该犯所有邻人之屋,因为他们失职,没有教化好该犯。这样的处理办法,在中国大众看来,完全合乎情理。有时,某地发生一起大案,除了惩罚全部相关责任人之外,还要拆毁一段城墙,或者把城墙改个样子,圆的转角改为方的。或者新开一个城门,封闭旧城门。要是某地接连发生大案,据称整个城市都要摧毁,重选地址,另建新城。但我们迄今还没有看到一个真实的例子。

除了邻居之间要相互负责之外,就是村子里的甲长或保长负责制,他管的事最多,有时只管一个村子,有时管到许多村庄。不管何种情况,他都是地方官与老百姓之间的一个中间人,无数的情况使他一不注意就惹祸上身,常常可能因为未能报告他无法知晓的事情,而被苛求的官员打得遍体鳞伤。

知县的官位要比保、甲长高很多,对他治下的老百姓而言,他是中国最重要的官员。对于下面的百姓,他们是老虎。对上级官员,他们是老鼠。一个知县的职责,起码应该分给六个不同的官员。一个人集民政审判官、行政长官、验尸官、司库和税务官于一身,不可能方方面面管到。这些职责被错误地集中于一人,在精力和道德上,官员都无法履行职责。许多官员对他们的工作没兴趣,除了从中捞到的油水。而这些职责又庞杂而相互冲突,使得他们很多事情得依靠幕僚和下属。事情这么多,就算这些官员尽心尽力,也不免犯错,而他们要为此负责。知县,同所有中国官员一样,被认为理应对辖区内一切熟悉,并且精明强干,能阻止一切犯禁的事。为了让知县和保、甲长耳聪目明,城乡都由十户一甲构成。每户一牌,写明户主名及家庭人数。这种登记制度,好比盎格鲁-撒克逊人古老的十户区或百户区,易于确定当地的职责范围。可疑之人一旦出现在某甲,第一个看到的人就马上报告甲长,甲长马上报告保长,保长马上报告知县,知县马上命令“严加搜捕,严加惩处”。通过同样的方式,地方上的所有犯罪,要是并非“面生可疑之徒”,而是当地住户犯下的,在发案之前就会被察觉,于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就代代相传了。

显然,这样的手段,只有在住所必须固定的社会里才有用。无疑,即便像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流动极少的国家,保甲制度在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制度上的陈年老套。有时,根本没人还记得有什么门牌,却一夜间全都挂了出来,这表明知县要来检查了。有的地方,只有在冬天才见到这些门牌,因为冬天犯罪最多,最危险。但据我们所知,保甲制度只是一种昔日理念,即使看到也可能流于表面。实际上,门牌并不常见,起码有些省份,你可以走上一千英里,走上几个月,而发现沿路城乡挂门牌的人家还不足百分之一。

这里,我们也许可以提一下:中国的保甲制度,与所谓的人口调查密切相关。要是每家每户挂出准确而且是一直在根据变化而更正的家庭人数;要是每个保长持有他所管辖各甲人口确切数目的账本;要是每个知县能再把它们确切地汇总——那么,很容易,只要把这一长串数字加起来就知道这个帝国的总人口了,因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但这一切都是没谱的“假设”,真实情况是这些“假设”都无法实行。实际上没有门牌,偶尔问一位知县,他或者他的众保长们都对精确数目没兴趣。是的,此事很难做到。从人口调查之中,又“捞”不出什么,仅此一点,就足以使精准的中国人口调查成为想象和虚构。即使在最先进的西方国家,人口调查就表明为了税收,这样的想法都无法根除。在中国,这更是让人们疑神疑鬼。因此,除非保甲制度在各地都实事求是地执行,否则,不会有精确的人口数字。

一个知县,做事会有种种不妥,为此可能惹上麻烦,也可能没什么。他可以通过几个有力量的朋友,或者明智地打点一下,就可以躲开责罚,但最终还是因为辖区内发生的挡不住的案子而免职,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连坐的制度怎样在各级官员中施行,这里不必详述。《京报》的每一期译稿中都经常见到。几年前,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士兵,监守自盗,偷了大约三十箱子弹,卖给了一个锡匠,锡匠以为这些子弹是废品。结果,这个士兵被打一百大板,流放边疆当苦工。管库的小吏被判八十大板,革职处理,支付罚金,才减免成这些刑罚。考虑到买主不知情,因而免于处罚,但也打四十大鞭。顶头上司尉级军官,也被撤职查办,以惩罚他治军不严,不过他巧妙地逃脱了。写给刑部的一份报告,要求刑部给将军定罪,他同样也有罪责。这样,每个人都是这条自上而下的链条中的一环,谁都不能以不知情或无法避免而免罪。

同类推荐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挪威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挪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俗语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俗语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读好书系列:消逝的世界(彩色插图版)

    读好书系列:消逝的世界(彩色插图版)

    楼兰古国消逝了,庞贝古城覆灭了,佩特拉城从人间蒸发了,“沙漠之狐”的珍宝不知所踪,渡渡鸟灭绝了,华南虎芳踪难觅,青海湖有什么危机?月牙泉还会存在吗?
热门推荐
  • 他有龙

    他有龙

    这是一个少年,他有龙的故事!!!!!!!!!
  • 反穿影后:影帝的落跑太后

    反穿影后:影帝的落跑太后

    某一天,“纯洁”的太后被当今圣上毒杀了,醒来后的太后莫名的中了药,不小心拐了一个美男子,从没这般过的太后第二天灰溜溜的跑了。重生到一个被同父异母的私生姐姐害死的美女的太后发现原来自己是被一个系统选中了。一个月后……某太后发现她居然中奖了,怀上了,身上也没钱,从此带着系统踏入了娱乐圈,因为来钱快。两年多来,为了养活自己和自家生出来的那个萌宝,在娱乐圈活得风生水起,除了不小心因为某件“意外”事故惹到的影帝大人,“啊喂!放下我家萌宝,还有,离本宫远点!”【简介无能,大概就是一个纯洁的太后+一个萌宝+还有一个蠢蠢哒的系统和某影帝发生的一系列“愉快”的事情。绝对宠文,女主不弱。】
  • 这只是一间普通的花店

    这只是一间普通的花店

    这只是一间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花店,却藏着很多的秘密。
  • 微尘封天

    微尘封天

    即生于之,则安与之。世间如此万般袭身。他不过天地万物生灵之一,平凡的不能在平凡。是天道定他如此?可笑!万般苦,万般难。受尽一切。自成之巅。尔等九天真龙如何?挥手灭之!一粒尘,可封天。我欲超脱,臻至无上。
  • 九重春色之倾城佳人笑忘川

    九重春色之倾城佳人笑忘川

    初遇,他们才子佳人,一世之约难表于口。再见,身份云泥之别,在杀戮中艰难守候。相守,是弥补也是救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风吹初夏的唯美凄凉

    风吹初夏的唯美凄凉

    他在外人眼中是威武冰冷而不可侵犯的一个人。但在她面前,他是一个温柔至极的暖心男孩,但女孩喜欢的那个他并不是他。当她和她喜欢的那个男孩在一起后,但她并高兴不起来。她到处寻找他的足迹,但他像人间蒸发一般。几年后,男孩归来,他和她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千辛万苦的他和她能否走到一起?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