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7400000035

第35章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1)

儒教典藉是一张航海图,中国众多的统治者正是靠它,来驾驶国家这艘海上巨轮的。这是人类绘制的最好航海图。对已故的卫三畏博士、理雅各博士等人而言,儒教典藉的作者们在相当程度上有如神助,这种说法也不算过头。中国人是怎样成功地驾驶了这艘巨轮,驶进了那一片海域,此刻又在朝何处航行——既然当前中国与众多西方国家密切相关,中国的影响愈来愈大,那么,上面的问题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据称:“一个社会生活的道德好坏有六个标准,每一项都含义丰富;要是检验一个社会中所有这些指标,那么,就能真正了解这个社会。它们一是工业状况;二是社会习俗;三是妇女地位与家庭特点;四是政府机构和统治者的品质;五是公共教育的状况;六是宗教信仰对现实生活的实际作用。”

在谈讨我们注目的中国人的各种特性时,上述各项都已有所涉及,尽管不全面,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各项标准的不同比例。中国人特性所包括的范围很广,许多问题只能略去不谈。选出来谈论的各种特性,只不过是些可以连成线的点,而线可用来构成一幅素描。还应该增加很多其他方面的特性描述,这样才能现出中国人的立体形象。

我们在证明中国人的各种特性时,就曾引用过很多特别说明问题的范例。他们如同骨架上的骨头,只有这些骨头放到了它们应有的位置上,才能看得出整个构造。这些骨头不可忽视,除非证明它们根本不是骨头,而只是巴黎的石膏模型。是的,会有异议指出,每根小骨头都放错了,还有影响全局的大骨头也没放对,这个批评完全公正,我们不仅同意,还要特别说明:不可能从精选的特性中,得出对中国人的全面理解,这就好比只通过对眼、鼻和颏的描述,还不足以正确了解人体轮廓一样。但同时,我们必须提醒读者,我们的判断不是蜻蜓点水,我们观察到的大量事例,远远超过我们所引用的。而且,我们在许多事例中所持的非常确定的看法,也是被许多事实充分证实了的。体验过中国北方风沙的人都清楚,人的眼睛、耳朵、鼻孔、头发和衣服上全是灰尘,风沙铺天盖地,经常必须点灯,有时中午也要点灯。人们可能会在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时出错,但他们对这个现象的描述却很对。不过,观察自然现象与道德现象完全不同:自然现象本身会逼迫每个人注意,而道德现象只有那些具有良好机遇并且敏锐的人,才会观察得到。

事实上,中国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相互矛盾。要是一个人只看到问题的一面,却忽视另一面,他的判断就肯定出错,并且还不会意识到自己错了。把两个显然对立的观点融合在一起已不容易,却经常必须这样做,因为在中国,把问题的一面完全看清,就属不易,更不用说两个方面了。

我们已谈过儒教崇高的道德属性。我们希望儒教造就了一批道德高尚的人。那是人们对这般美好的道德体系应有的期许。但它是否造就出了很多这样的人物呢?从下面三个问题中,就可从中发现人的现实特性:其一,他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其二,他与他同伴的关系如何?其三,他与崇拜对象的关系如何?通过这三点,可以对他的品性进行准确定位。阅读到此的读者,已知道这些测试题的答案。当今的中国人对己对人都无真诚可言,对他人缺少利他主义;他们与崇拜对象的关系是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中国人并不缺少智慧,也不缺少忍耐、务实和乐观的天性,在这些方面,他们都非常优秀。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人格和良心。有些中国官员禁不起贿赂,做了错事,还以为永远不会被发现,因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多少中国人能顶住压力,不推荐自己无能的亲戚去任职呢?请想象一下这种压力的“家庭后果”,每个中国人都怕,对此有什么可奇怪呢?在这样一种现实情况下实践教义上的道德,中国人是如何想的呢?看到人脉关系和裙带关系在中国行政、军事和商业中结的种种“硕果”,还会抱怨中国看门人和警察疏于职守吗?

想要了解中国人真实的道德情况,的确可以通过中国人的帮助去了解,尽管中国人随时准备掩盖自己的和朋友们的缺点,却会坦承中国人的弱点。他们对其他中国人的描述,经常令我们想起卡莱尔在《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一书中的一段对话,很显然,他十分欣赏这段对话。这位国王手下有个学监,很受信任。腓特烈大帝总爱跟他谈话。“苏尔泽先生,你那些学校怎么样啊?”这位国王有一天问他,“你的教育事业进展如何?”“当然,还不坏,陛下,近年好多了。”苏尔泽先生回答说。“近年,为什么这样说?”“陛下,过去总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校规就很严格;但如今我们意识到人生来是善的,而不是恶的,便在学校采用了较为宽容的手法。”“人性善!”腓特烈大帝他那饱经沧桑的头摇了摇,苦笑道,“唉,亲爱的苏尔泽,我看你是不了解这些该死的人类。”

中国社会,就像中国的许多景色迷人的地方,远看美丽如画,可是,走近点,总会发现破旧与可厌之处,空气中弥漫怪味。没有一张照片能客观地反映中国的景物,尽管人们说照片是“公正而客观的”,但中国的照片不然,垃圾和臭味都不曾在镜框之中。

除了中国,世上没有哪个国家触目皆是象征吉祥的“福”字。但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发现,中国人的“福”真的全在面子上。我们相信这是个公正的评判,就像有人认为在亚洲没有真正幸福的家庭一样。

在思考中国社会学以及怎样将理论联系实际时,我们经常想起跨越河流的干线公路桥边的石碑。树立这些石碑的目的,是为了把修建桥梁的人们的名字保存“永远”。但不远处就有六块破损程度不一的石碑。我们对历代的这些纪念物兴趣颇大,便向乡人问起老碑提及的桥梁。“哦,那个,多少代人之前就没了——谁也不知道啥时候!”

几年前,笔者在大运河旅行,一股逆风阻止了前行。我们便上岸漫游,发现农民正在忙着种田。那是五月份,乡间景色极美,任何一个旅行者都会赞美道,是精耕细作和不息的劳作把广阔天地变得像花园一样。但与这些农民稍作交谈,就知道他们刚刚度过了一个严冬。去年,洪涝和干旱毁了全部庄稼,当地所有村庄里的人都快饿死了——不仅如此,他们现在就在挨饿。知县拨下来一点救济,但不够,时断时续,却还被无耻地截留了不少,穷人对此一筹莫展,这种情况还是一如往年。而这些情况,表面上看不出来。那一年,别的地方年景很好,粮食丰收,人们安居乐业。《京报》和在中国出版的外国杂志也没有报道这些真相。但是,忽视这些真相,并不能改变事实。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还在挨饿,别人知否都一样。即使断然否认这些真相,也无法证明采取了有效的救济措施。事前预先推论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回事;仔细考察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则又是一回事。

我们很清楚,我们所指出的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缺陷,也同样可见于“徒有其表的基督教国家”。可能读者会感到失望,没有发现我们对这个事实作更明确的阐述,也没有系统的比较。我们也曾这样想过,但不得不放弃了。笔者除了自己的国家之外,对其他西方国家的了解很有限,不足以担此重任。让每一个读者自己边读边比较,让他们尽量不受“爱国主义的偏见”的影响,永远都不要把中国人看死。若作了这样一种比较,我们起码可以假定这样一个真相:西方国家都面临未来的黎明,而中国却时刻面对着古代的黑夜。要是这是一个真相,那就是一个最为意味深长的真相,请读者深思:这是怎样造成的呢?

让我们重复一遍,中国所需甚少。只需要人格和良心。甚至可以说,这两者实际是一样东西,因为人格就是良心。有一位著名的钢琴制造家,他的人格被人赞为“像他做的乐器一样——方正、诚实而高贵”。谁又曾在中国碰到这样的人呢?

几年前,一位英国作家去世了,他妻子给他写了一本传记,在结尾,她写道:“外界一定称他为作家、牧师、社会活动家;但只有在家里与他朝夕相处的人,才能告诉大家,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他真正罗曼蒂克的一生中,在他个人信件的情深处,必然是除去面具的;但不用那么做,我照样能说要是在人间最崇高、最亲密的关系中,有一份永远的爱——纯洁、热烈,长达三十六年——从未把爱从其神圣的高处降到一个敷衍的字眼,一个不耐烦的姿势或者一个自私的举动,不管是生病还是健康,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狂风暴雨,无论白昼还是暗夜。要是这份爱可以证明骑士时代从未完结的话,那么,对于这个今生和来世都享受这份爱的女子而言,查尔斯·金斯利是一位‘最真诚最完善的骑士’。”

基督教文明最美好的结果,就是它所造就的美好人生。这种美好人生并不少见。当代就记载了成百上千这样的人生,此外还有成千上万不为人们所知。每位读者肯定起码知道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例子,有的读者则有幸亲历更多。怎样解释这些人的生活,这些人是受到什么鼓舞的呢?我们不愿瞎猜疑,但经过长久斟酌之后,我们确信:要是把中国人的人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那些力量,能够造就一位如金斯利夫人眼中的老公那样的人物,那一定是一个比所有道教神仙故事还要超凡的奇迹。没有一种人类制度可以逃脱规律,其之所以不可抗拒,是因为神“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儒教的力量有足够的时间去获得最终结果。我们相信,它所能做的,已经做了,再不会有新的成果了。他们已经取得了人力之所能及的一切,比任何国家任何情况下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专心致志地考察了中国贡献的一切之后,最友善的批评家也只能无奈而又悲凉地判定:“儒教的报应,就是瓷器般表面光的中国。”

同类推荐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本书内容包括:历代帝王之谜;影响后世的历史谜团;生命之谜;人类生命之谜;地球之谜;历史悬案;历史文化之谜等。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以及《国学概论》演讲,又可称为国故。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个个真是感人的慈善故事,让读者切身的感受到慈善与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伸出爱的双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热门推荐
  • tfboys梦回梨雨

    tfboys梦回梨雨

    重写梨花梦,一帧帧忆中底色,墨染在时光泛黄的扉页。眨一眨眼,倾力压制指尖的苍澜,牵住走散飘移的笔尖。点点印浸尺度的黑白,尽为铭刻花容的素颜。三只的爱,用惊艳的双眼,将你素白的花瓣,一朵朵将枝头吻遍……
  • 我的邻居张爱玲

    我的邻居张爱玲

    《我的邻居张爱玲》为《木樨花香》《两湖心事》《诗人的乐府》等四十余篇散文合集,细腻展现了一位历尽情感和岁月洗礼的女性对生活、生命和人性的感悟。用笔色彩斑斓,语言隽逸典雅。街头美食、世间万象、读书随想、儿女情思,她都能通过睿智的体察和细巧的哲思一一写来,行文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
  • 凡帝尔

    凡帝尔

    与孤独为伴,与暗影相拥,与死亡同台,与历史共舞。我,是行走于人们身后的人,我是暗影术士,艾伦·格林尼治。
  • 征途奇遇记

    征途奇遇记

    生活在乱世的一个孤儿,一天从义父那里得知关于自己的身世—一块玉佩,为寻求身世之谜,楚天来到凤凰城拜吕思凌门下,结交了挚友扇形、王勇、健吟等人,开始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旅程……
  • 漫画男主角是我男朋友

    漫画男主角是我男朋友

    “亲爱的!”停!别叫的这么亲热!你这个‘假人’!他只不过是她笔下漫画中的男主角,怎么会蹦出来要她管吃管住啊?“让我亲一下。”别那么可爱好不好?她可是二十五岁想要结婚的成熟女性!怎么可能和这种‘虚拟人物’谈恋爱呢?拜托!
  • 穿梭现实与二次元

    穿梭现实与二次元

    主角龙秦焕,被一个老人不小心用一个盒子砸到了头上,补偿了能力之后穿越在现实与二次元之间的旅程。【火影忍者(完结)→斩赤红之瞳(在写)】写轮眼?有我的永恒万花筒写轮眼牛吗?轮回眼?有我的九勾玉轮回眼牛吗?血继界限?有我的斩魄刀牛吗?六道仙人?在我面前你什么都不是,一句话,就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龙秦焕在现实世界做一个妹控,在二次元做一个有爱的禽兽,半后宫。主角无敌。
  • 当爱只剩下伤害

    当爱只剩下伤害

    也许一段感情走到尽头的时候也就真的覆水难收了,那种大波大浪伴随着的决绝,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执意的放弃,任凭花多少力气都阻拦不了。最怕的一种情感状态就是明明是两个人的世界,却只靠一个人在争取幸福,独自的努力不仅得不到安慰,反而是不理解的埋怨,日久天长也就累积成了最终的放手。
  • 近身风水师

    近身风水师

    为了她,他努力考上这所贵族学府成为了这个美丽校花的近身保镖神秘的文化揭开面纱,风水玄学,鬼怪离奇他倾尽全力却是另有目的豪门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哀愁腹黑男友究竟何其何从且看近身风水师打开重重迷雾
  • 玄黄至尊录

    玄黄至尊录

    “混沌化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演万物,万物归混沌,如何化,何处生,简繁相易史通真。”虎啸生风,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天才辈出的年代,万法同现的时空,热血激烈的碰撞不信万世皆诅咒,只求红颜共长生
  • 识你正好七年

    识你正好七年

    从高中三年到大学四年,这七年时光,用两个字形容,它叫“青春”。恰巧,余年的青春叫……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