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7400000008

第8章 拐弯抹角

我们盎格鲁-撤克逊人引以自豪的思维习惯之一,就是我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旦想到问题所在,就心直口快地说出来。当然,在正式的外交和社交场合,出于礼节性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委婉的变更。但是,直爽的天性支配着我们民族的每一个人,尽管在各种场合中会有一些修正。然而,与任何的亚洲民族只需短时间的接触,就能够发现他们本质上与我们截然不同——事实上,处在相反的两极上。我们并不十分重视那些繁琐的尊称,但亚洲某些地区的语言,累赘的敬语在某种程度上比中文还要麻烦。我们不擅长使用迂回曲折的方式来表达一些简单的意思,但中国人截然相反。比方说,中文里有许多表达一个人死亡的说法,却没有一个是很直接明了的。不管死者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还是低贱的苦力,都要使用这些委婉的说法,所要讲究的是,用哪个委婉语更合适,这之间的差异,倒是很大。这里,我们只是对于总体情况而言,不涉及用词的准确性。假如人人都像匹克威克先生那样性格憨直,说话坦率,别人一听就明白了。那么这不是用词措辞的问题,而是整个说话方式的问题。

一个对中国社会涉足不深的外国人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仅仅只听一个中国人讲话的字面意思,是不大可能明白他真正想说什么的。不管这个外国人的中文口语是多么流利,这个外国人也许能理解所有的词句,并且还可能把听到的句子一字一句地写下来,但是,即使这样,他仍然不能准确地揣摩出说话人所想表达的意思。原因自然是说话人没有把心里的真正想法都直接说出来,只是旁敲侧击地说些与此相关的事情,希望对方能领会他的“真实”意思,“内心”想法。

与中国人交往,不仅要对中文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体系,而且超强的推理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会出错。为了说明中国人生活中的这个随处可见的现象,我们举一些下层民众——仆人的例子。一天上午,家仆像往常一样面无表情地站在你面前,只是告诉你他的“姨妈”病了,因此他不得不请几天假去看望她。从他的请求中,我们也许可以猜到这个仆人根本没有姨妈,或许她也并没有生病,还可以认为他压根没打算去看她。事实上,最可能的是:这个男仆与厨师发生了一些摩擦,而厨师的势力又恰好比他大一些,这个家仆也心下明白,便找了这个托词离开,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暗示了自己甘拜下风。

某个人帮了你的忙,而你又不能立刻付钱答谢他,过后你再送去,他会十分有礼貌地坚持谢绝你的钱。并且还说为了这点区区的小事而收了你的人情,会违背“五常”的,如果你坚持要送给他那是小看了他,贬低了他。如此看来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他觉得你给他的钱没有达到他期望中的数目,就像院长大人奥列佛·退斯特那样,“想要更多”。也可能是另一种意思,暗示现在或将来某个时候你要尽你最大的能力,给他更想要的什么,因此现在若是接受以后就不好开口,他宁愿你一直欠他的人情,待到他以后有不时之需时再说。

既然,中国人谈及自身利益时,都小心谨慎,谈论别人更会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得罪别人得不偿失,因此更加“如临深渊”了。中国人虽然喜欢聊天,但他们凭直觉就能判断出那些事情在这种场合不宜多说。特别是这些事涉及到外国人时,他们就会像坟墓一样从不张嘴。曾经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的、不动声色的人,会给我们一些“指点”,获得了这些指点,我们与人交往的行为举止的水平就会突飞猛进。但是,除非他们明白怎样做有利于自己,而且不冒风险,他们才会开口指点。否则,他们就会继续维持沉默寡言的状态,我们的这些中国朋友会始终保持高深莫测的缄默。

最有趣味的事,就是观察一个中国人如何找到一个最佳方法,来把对某人不利的坏消息暗示给别人。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清晰直白的话语交谈,话题却还是越跑越远。更为常见的是,用转弯抹角的方式间接暗示这件事情不能说,也不该说。传信人紧张地环顾四周,仿佛周围哪里会埋伏着暗探。他压低嗓门,小声耳语,竖起三个手指头,暗示他所指的人是那家家里的老三。他言辞含糊地议论了几句,暗示事情很糟糕,但快说到关键地方时,却突然打住,藏起了那个作用重大的关键词,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像是在说:“现在你明白了,对吧?”在这整个过程中,那个可怜的外国人晕晕乎乎的,什么都没弄明白。若是发生这样的事是不足为奇的,这时,你的这位“传信人”(这个叫法有误)把你丢在迷迷糊糊的半道上,还暗示说,你总有一天会明白他是对的!

中国人与别的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希望把坏消息都尽可能长久地隐瞒,即使要说出来,也要遮遮掩掩地暗示。但是,中国人采用的“妙法”,掩饰至极,在我们看来令人惊讶又毫无意义。我们听说,一位慈祥的老祖母,无意之中撞见两位朋友在小声耳语,那两个朋友是专程过来的,他们是来通知她的那位出门在外的孙子的死讯的。但是这俩人却一再向她强调:他们不过是在拉家常罢了,尽管半个小时之后,一切都得“摊牌”,挑明真相。我们还听说,一个离家几个月的儿子,在返回家乡的途中,到达离家最近的一个村庄时,有朋友劝他不要留下来看戏了,于是,他从中准确地推断:他母亲去世了!有一次,我们曾经受人之托,转交一封信给一个远离故乡的人,信的内容大致是:在他外出期间,他妻子突然死了,邻居发现家里没有人看管,就把他家的所有东西通通都拿走了,而这些东西原本应该留给他这个可怜的人。但是,这封信的信封上却写着这样几个显然不合真相的大字:“平安家书”!

中国人拐弯抹角的本事,还经常表现在应该使用数字时却故意不用。于是,有五个分卷的书,便以五常的顺序:仁、义、礼、智、信,分别命名,划分1到5卷。《康熙字典》的四十多卷书的分类方式,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那样,按照偏旁部首排列,而是根据十二地支的顺序来排列的。在科举考试时,考生所用的房间的名字,也是用《千字文》中上千个无重复的字来作标记的。

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家人和外人对已婚妇女拐弯抹角的称呼。一般已婚的妇女们没有自己的名字,她的称呼只有两个姓,她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通常人们称呼她为“某某他娘”。于是,一位你熟识的中国朋友会对你讲起“小黑他娘”的病情。也许你从来不知道谁家里有“小黑”,但他却坚信你一定知道。但是,如果没有孩子的话,事情就会变得十分令人尴尬了。这个妇女也许被称做“小黑他婶”,或者其他拐弯抹角的称呼。上了年纪的已婚妇女会随口称她们的丈夫为“外面的”,意思指他是在家外面干活的;但年轻的已婚妇女如果还没有孩子,找不到暗示夫妻关系的词语,经常在称呼自己丈夫时,就不免有些困窘,有时称“先生”。有一次我们听到一个妇女被逼无奈,只能用职业来称呼她丈夫——“油磨坊是这样说的!”

一位颇有威望的中国将军,在向战场开拔的途中,对沼泽地里的一群青蛙鞠躬,希望他的士兵明白:这些小家伙勇气可嘉。对一个普通的西方人而言,这位将军对士兵要求很强的“顿悟力”。但同那些与中国人一直打交道的外国人,则需要超凡的“顿悟力”。有一年临近春节,这每年一度的“年关”,是还债的高峰期,我的一位熟人遇见我后,做了一些“颇具禅味”的手势。他用手指指指天,指指地,指指我,又指指他自己,不说一个字。尽管我惭愧地说,我不明白,但这种不明白,被视为“装傻”。他认为通过他的手势,不难看出他想借点钱,同时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吃(贪吃)喝(酗酒)嫖赌”,这个词语是指四种最常见的恶习,如今还得加上“抽”(鸦片),人们说话时,会伸出一个手掌——“五毒俱全”,意思是他的恶习真够全面的。

中国人的礼仪复杂,一个人可用很隐晦的方式来表达对别人的轻视,这是中国人拐弯抹角的又一范例,不过,这些拐弯抹角的做法,在我们看来很荒唐。比如信纸的折叠不对,就可能含有某种故意的轻蔑。开头用作敬称的汉字,要比其他汉字“位高权重”,写在最高一格上。要是忽略顶格这一点,所体现的蔑视,要超过在英语中没有用大写字母开头拼写一个人的名字。在社交场合上,一言不发被视为无礼(个别不能讲话的场合例外),如同没有到合适地点迎接客人,或者没有按客人的身份送出相应的距离。许多基本礼仪动作中,只要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小“程序”,就可能暗隐着一丝轻蔑,中国人会马上察觉,但那个可怜而又无知的外国人,尽管无数次成为这种轻蔑的牺牲品,却浑然不知自己从未得到真正的礼遇!中国人愤怒时,常常恶语相向,但那些具有文学天赋的人,会用文雅的暗语来快意地表达恶毒的咒骂,而其中的真正含义则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领会,就像一颗包着糖衣的苦药丸,含在口中,品味一番后,才会感到糖衣里面的苦味。于是,“东西”一词,原意为一件物品,其引申义,用于称呼人,则是辱骂。但这个意思也可以拐弯抹角地表达,说一个人不是“南北”,意思就是他是“东西”——“一件东西”。

即使是最没有文化的中国人,也能随意低声当场虚构出“还算过得去”的借口,这种超凡的想象力令人惊奇。只有外国人才会把“找借口”当回事,他们没有想到这种即兴创作,是一种顾面子的巧妙方法。而即使是最认真的外国人也不应强求自己上天、下海、钻地,去穷追不舍。对他们而言,时刻探索真相已成了一种难改的积习。到了绝路上,那些最无知的中国人也能保证自己“东方不败”,他把自己的无知当做盾牌,保证自己全身而退。他“不知道”,他“不懂”,申明这两句话,如同宽容一样,掩盖了许多罪过。

每天发行的《京报》,对我们这个主题,能提供最充分的例证。任何地方比不上《京报》,它用文言文大大地丰富发展了“指鹿为马”的技艺,而且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即便在“表面光”的中国,没有比《京报》这个精彩的镜头更能呈现真相了,尽管它是个半透明的镜头,但它摄入的关于中国政府的真相,要超过其他所有窗口的总和。中国人对任何事情总是不讲真实原因,而拐弯抹角地暗示,要是这是普遍真理的话,那么,从一个人的冠冕堂皇的表述中去猜测他里面的真实含义,便是你别无选择的事情了。中国官方生活是最完美的例证,其中拘泥形式和矫揉造作这两点,都是无与伦比的。《京报》“头条新闻”栏目充满着老官员浑身病痛的描写,说他们都渴望告老还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要是他的“泣血哀求”被拒绝,反而要他回到岗位上,又是什么意思?那份煞有介事的长篇奏折真正暗示的是什么?一位被指控犯有重罪的高官被确认无罪,如同每一份奏折上声称,只是犯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这难道意味着奏折的作者没有受到他人的影响,还是那位高官真的干了那些事情?谁能说得清楚?

我们断定,每一位细读《京报》的人,通过研判每一份文件,要去逼近文件背后隐藏着的真情,以便更多地了解中国,这要胜过阅读有关这个帝国的所有的著作。但是,假如将来任何一个“蛮夷”,依然要靠暗示的途径了解中国人,只能听其言猜其意,弄得他真是像一个中国人,难道我们那时就没有理由去担心迷失西方人自我吗?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政治事件(下)

    政治事件(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1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 幼学琼林全鉴(典藏诵读版)

    幼学琼林全鉴(典藏诵读版)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热门推荐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双重心跳恋爱曲

    双重心跳恋爱曲

    从狮子座来到地球的少王金狮占据了帝辕熙的身体,令帝辕熙的女朋友唐羽纱心生疑惑。她不明白帝辕熙的性格为什么会大变,所以便暗下决心要想办法让从前的帝辕熙回来。可是,当一个叫做萧香的女孩走进他们时,唐羽纱心里所有的血液都奔腾了,她内心不停地呐喊着:“她不认识她!为什么她却认识帝辕熙?为什么她和帝辕熙的感情还那么的好!”
  • 盗秘只因一承诺

    盗秘只因一承诺

    一位少年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份帛书,紧接着陷入一个深局中,莫名的女朋友被绑架。半路开始寻宝,半路跑出一美女叫自己老公。怪事连连这到底神马情况……
  • 帝之瞳

    帝之瞳

    看过动漫食梦者的人都知道,亚城木梦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成为一名漫画家。而我是一个很喜欢动漫的人,虽然我不会画漫画,但我想尝试一下码字,不断努力地成为一个小说家,我不敢保证我能走多远,但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记住了亚城木梦叶,也记住了零落梦叶。抱歉让大家看了这么多废话,可是我真的不知道简介要写什么,难道一本书的精彩能用几句话说完。请大家务必进来看下,我第一次写的书《帝瞳》
  • 诸国史诗风云志

    诸国史诗风云志

    日月星辰交替之间,天地沧海变幻之际,一个充满传奇的大陆风云交际。没有千年不死的圣人,没有万世永存的国度,只有永世传承的英魂。一个曾经威震八方的强国,一个独属于它的时代,即将逝去。无数的能臣枭雄逐渐升起勃勃的野心,乱世即将到来。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无论是好是坏,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曾经的强国是土崩瓦解,化为尘土,亦或是浴火重生,再延国怍。浩瀚大陆如同一张任人作画的白纸,刀剑为笔,鲜血为墨,生灵为字,谱写这铁血壮阔的史诗。
  • 许你一生:终于等到你

    许你一生:终于等到你

    上官帝琴这辈子开心又最倒霉的事情就是:在启帝学院遇到了他——北冥靖源。自从遇到了这个冷酷邪魅的校草,上官帝琴彻底无语了:“北冥靖源!我跟你不熟,把你的手放开!”,“琴儿,你亲了我,就要对我负责!”某只腹黑挑眉道“总有一天,本少会让你从了我”上官帝琴怒了“不可能!”“琴儿,嫁给我吧,我爱你”当全国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他的身影,深情的表白时,上官帝琴“不用管,这人有病。”“哦?是吗?”
  • 万古剑皇

    万古剑皇

    剑行万里,力霸无双!前世巅峰剑客转世重生!一部《大日琉璃剑经》,威震万古。一双龙瞳,霸绝四方!身为男儿,鲜衣怒马喝酒砍人头!纵起惊鸿,万古剑皇!
  • 彻悟禅师语录

    彻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莽荒行

    莽荒行

    莽荒-一款新型网络游戏,刚出世的第一天就以他华丽的画面,精彩的剧情,以及千奇百怪的异兽,吸引了广大游戏爱好者,使得无数人沉醉于莽荒世界中。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莽荒世界其实是真实存在的,而这款游戏也正是莽荒世界的异类为了选拔地球上的一些人而开发的。齐羽很不幸的被他们选中了,在莽荒世界中,齐羽本是一个卑微到人人都可以碾死的小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完全的颠覆了莽荒世界的格局。
  • 唯对你倾心

    唯对你倾心

    她与他在一场比赛中,一见钟情。本来以为可以一起幸福一辈子,可是路程坎坷,朋友喜欢自己的男朋友反目成仇,为了得到他,她曾经的好朋友不择手段。再次重逢,仍是对你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