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6300000030

第30章 德宗李适初政(4)

然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杨炎疯狂复仇的行径还是被天下人看在了眼里。

刘晏无辜被诛后,朝野舆论一片哗然,纷纷替他鸣冤叫屈。

最先作出反应的是淄青节度使李正己。

去年,他卑躬屈膝地向朝廷献钱三十万缗,不料却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心里一直愤愤不平,总想找机会出出这口恶气。如今,朝廷在刘晏这件事上做得这么不地道,李正己当然要挺身而出,充当一回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正义之士了。

他旋即上疏德宗,对朝廷的做法提出了严正的抗议和强烈的谴责,同时要求德宗公布事实真相,严惩杀人凶手。

对李正己这一声吼,德宗置若罔闻,可做贼心虚的杨炎却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这就好比某梁上君子夜入暗室,盗得宝贝在手,转身欲走之际,忽然灯火大亮,满屋子站满了围观群众,这贼不活活吓死才怪。

杨炎自以为整死一个刘晏,不关别人鸟事,没想到却一下子触犯了众怒。

怪只怪他太低估刘晏的影响力了——这些年刘晏兢兢业业为国理财,其成绩实在引人注目,所以积累了相当高的威望。

现在,朝野舆论的矛头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杨炎,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有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这滋味实在是不太好受。

怎么办?

事情都做下了,人也已经杀了,难不成叫杨炎公开忏悔主动辞官,或者挥刀自刎以谢天下?

不,这是不可能的。

唯一推卸责任的办法,就是找个人来背这口黑锅。

但是,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杨炎情急之下抓来消灾避祸的这块挡箭牌,居然是当今圣上李适!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二月,为了转移舆论的矛头,杨炎派遣了一批心腹前往各地,向诸镇的头头脑脑们解释说:“刘晏之所以获罪被诛,完全是因为他当年依附奸臣、谋立独孤氏为后的结果,皇上对他深恶痛绝,才会把他除掉,实在没有别的原因。”毫无疑问,杨炎在这里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一个绝对不可饶恕的错误!

普天之下,他找谁来背这口黑锅都没问题,可他偏偏脑子进水,把皇帝拉出来挡枪子儿,这不是在找死吗?

马上就有人向德宗密奏,说:“炎遣五使往诸镇者,恐天下以杀刘晏之罪归己,推过于上耳。”(《旧唐书·杨炎传》)杨炎之所以派遣五路使者前往诸镇,就是担心天下人把杀刘晏的罪名归到他头上,所以才把罪过全推给了皇上。

这下麻烦大了。

德宗刚开始还不太相信,赶紧派宦官到淄青找李正己求证,结果很遗憾——反馈回来的消息和密奏内容一模一样。

德宗李适勃然大怒。

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抓人来当替罪羊,哪有臣子抓皇帝来当挡箭牌的?这该死的杨炎真是活腻了!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从这一刻开始,德宗就已经下定了除掉杨炎的决心。只是由于这一年春,河北诸镇因继承人问题屡屡跟朝廷叫板,德宗分身乏术,才不得不暂时搁置了这件事。

虽然暂时还留着杨炎,但必须马上找一个人来制约他的权力。

德宗随后找到的这个人,就是中唐时期赫赫有名的奸相——卢杞。

建中二年二月六日,德宗改任杨炎为中书侍郎,同时任命卢杞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从此,德宗日渐倚重卢杞,基本上把杨炎给冷冻了。

此时的德宗当然不会知道,重用卢杞将成为他帝王生涯中最大的一道分水岭。

——在过去的两年中,德宗李适凭借自己盛年即位的一腔热情赢得了一个漂亮的开局,但是自从卢杞上台以后,那些令人鼓舞、令人欣慰的大好局面就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将是一连串令他刻骨铭心的痛苦和失败。

杨炎之死

说起这个卢杞,还是颇有些来头的。

他的祖父就是开元初年与姚崇搭档的宰相卢怀慎,一生清廉,家无余财,据说死后连个棺材都买不起;他父亲卢奕也官至御史中丞,在东都任职,安禄山叛军攻入洛阳时,其他官吏纷纷逃跑,唯独卢奕坚守岗位,遂被叛军所杀。

由于父祖两代皆有令名,卢杞便凭借门荫(唐朝给予功臣后代的一种政治待遇,不经科举考试便可授予官职)直接入仕,历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忠州刺史、虢州刺史等职,建中元年擢任御史中丞。

据说,卢杞此人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特点,就是长得奇丑无比——“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旧唐书·卢杞传》)

世界上有黄、白、黑、棕四色人种,唯独没听说过还有蓝色人种,可卢大人偏偏就是蓝色的,怪不得人家都把他当成鬼。

关于卢杞大人的容貌,在长安坊间还流传着一则逸闻:说是郭子仪晚年接待客人时,姬妾侍女总是环绕在侧,有一次听说卢杞来访,郭子仪赶紧将侍妾全部屏退。卢杞走后,家人问他何故如此,郭子仪苦笑着说:“卢杞貌陋而心险,我是怕妇道人家一见卢杞尊容,忍不住非议讪笑。日后此人若是得势,郭氏岂能逃过灭顶之灾?”

这则逸闻起码可以说明三件事:一,卢杞的容貌的确已经丑到撼人心魄的地步;二,郭子仪的谨小慎微实在是无人能及;三,郭子仪阅人无数,他认定卢杞不仅貌丑,而且必定是一个心性阴险、睚眦必报之人。后来的事实证明,郭子仪的判断是对的。

其实,长得丑并不是卢杞的错,但是心地阴险就肯定是他的不对了。德宗派了这么一个既貌丑又心险的人来跟杨炎搭档,杨炎的日子当然不会好过。

自从卢杞来到政事堂上班,杨炎就不得不和他一块办公,而且每天还要和他面对面共进午餐,于是杨炎便时常有恶心欲吐之感。后来,每到中午用餐时,杨炎总是借口身体不适,跑到别的地方吃饭,才算解决了食欲不振、吃不下饭的问题。

卢杞一看杨炎连吃饭都躲着他,气得一张蓝脸都变绿了。

为了给杨炎一点颜色瞧瞧,同时树立自己的权威,卢杞入相不久,就借故炒了一个中书主书的鱿鱼。要知道,中书主书可是杨炎的部下,卢杞这么干,摆明了就是要挑衅滋事。杨炎气得在背后直跺脚:“主书是我的人,有什么过错我自会管教,哪轮得到你这个丑八怪来狗拿耗子?”

不过气归气,此时的杨炎也知道自己已经失势、风光不再了,所以除了跺跺脚、骂骂娘之外,实在也没别的办法。

建中二年六月,山南东道(治所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节度使梁崇义一再违抗天子诏命,大有割据反叛之势,德宗遂命淮宁(原淮西,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节度使李希烈率诸道兵马讨伐。可是,杨炎却力劝德宗不要任用李希烈。他说:“李希烈是李忠臣的养子,深受李忠臣宠信,而李希烈却恩将仇报,驱逐李忠臣,夺其权位。此人狠戾无情,身无寸功之时尚且如此嚣张不法,一旦讨平梁崇义,朝廷何以制之?”

应该说,杨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可德宗正对李希烈寄予厚望,根本听不进他的话。杨炎一再坚持,令德宗大为恼怒。

七月,因淮宁地区阴雨连绵,故李希烈迟迟没有出兵。生性多疑的德宗不免七想八想,卢杞趁机向德宗密奏,说:“李希烈之所以迁延逗留,正是因为对杨炎不满。陛下何必为了顾惜杨炎而坏了国家大事?依臣之见,不如暂时罢免杨炎,让李希烈高兴一下,等到平定梁崇义后,再恢复杨炎的职务也无妨啊。”

德宗颇以为然,遂罢免杨炎的宰相职务,改任左仆射(自玄宗时代起,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已经变成没有实权的虚职),同时在卢杞的举荐下,擢升前永平节度使张镒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稍后,卢杞又提拔了一个叫严郢的人担任御史大夫。毫无疑问,张镒和严郢都是卢杞的死党。随着卢杞一党全面把持朝政,杨炎的末日就到了。

这年八月,李希烈轻而易举地讨平了梁崇义。与此同时,卢杞也展开了对杨炎的绞杀行动。

卢杞是从杨炎的儿子杨弘业身上入手的。

按照“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官场铁律,老子贵为首席宰相,儿子通常不会是什么好鸟。这位杨公子就仗着他老爸的权势,干了一大堆贪赃枉法、受贿请托的事情。严郢被卢杞提拔为御史大夫不久,就在其授意下对杨弘业实施了立案审查。

杨公子被纪检部门“双规”后,吓得六神无主,不但把他自己干过的丑事儿一股脑儿全都抖了出来,而且还把他老爸不久前刚做的一件事也坦白交代了。

这件事的关键词是:家庙。

所谓家庙,就是宗族祠堂。在古代,凡是混得有头有脸的人都很重视宗族祠堂的建设,因为它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还能借此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权势。所以,普通人盖家庙也就是一间两间,达官贵人一盖可就是一大片了。杨炎贵为首席宰相,他的家庙当然更要盖得傲视群雄,不仅要占地广阔、富丽堂皇,还必须建在一块风水宝地上。

杨炎物色的这块风水宝地,位于长安城东南角的曲江江畔。这里花红柳绿,景色宜人,在长安城里绝对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宝地,因此,土地的价格自然就不会便宜了。

为了筹足资金搞到这块地,杨炎决定卖掉他在东都的一座宅子。

照理说,不管是卖宅子还是盖家庙,都是杨炎的私事,只要他不强买强卖、仗势欺人,也就没什么问题。但是,杨炎还是在这件事上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首先,杨炎并不是把东都的宅子卖给私人,而是卖给了公家。

为什么要卖给公家?

这里头当然就有猫腻了。当时,在东都洛阳说话算数的是河南尹赵惠伯,此人是杨炎的心腹。杨炎就建议他动用公款购买这座宅子,至于公家买这个宅子能干什么用,那就不在杨炎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杨炎关心的,只是价格。

当然,赵惠伯没有让杨炎失望,很快就用了一个让杨炎很舒服的价格购买了宅子。

后来,从杨公子的口供中,御史大夫严郢查明,这座宅子的成交价比当时的市场价高出非常多。

这回好了,围绕着家庙问题,杨炎的第一桩罪行浮出水面了。严郢立刻上奏卢杞。卢杞随即找来最高法院院长(大理寺卿)田晋,问他杨炎该当何罪。田晋答:“依照法律,主管官员在公物交易中获利,视同索贿论处,应当撤职。”

“撤职”当然不是卢杞想要的答案。卢杞阴沉着脸对田晋进行了一番暗示,可田晋还是坚持要依法办事。卢杞不说话了,第二天就把这个大理寺卿逐出了朝廷,贬为衡州司马。然后,卢杞又找了大理寺的另一个官员,让他给杨炎定罪。这个官员很聪明,马上说:“政府官员执法犯法,应当判处绞刑。”

要的就是这句话!

至此,杨炎的索贿罪名算是成立了。但是,要一举将他置于死地,卢杞觉得这个罪名还不够分量。

什么才够分量?

谋反。

可是,杨炎不过就是盖了一座家庙,够得上这么可怕的罪名吗?

够得上,绝对够得上!中国官场的事情历来如此,说你有事你就有事,没事也有事,说你没事你就没事,有事也没事。卢杞稍微动了下脑筋,往深里一挖,杨炎的第二桩罪行、也是足以令他死无葬身之地的罪行,立马浮现在世人眼前了。

原来,杨炎并不是第一个在曲江江畔盖家庙的。早在开元年间,当时的宰相萧嵩就在这里盖了一座家庙,可玄宗认为这里是长安官民休闲游乐的风景胜地,不适合建私人祠堂,就让萧嵩把家庙迁到别处去了。

抓住这个证据后,卢杞如获至宝,随即上奏德宗:“杨炎家庙所在的这块地,历来就有王气,所以玄宗皇帝当初才会命萧嵩搬迁。杨炎明明知道这一点,却故意在此地建庙,显然是包藏祸心,图谋不轨!”

好了,啥也别说了。

皇帝非常生气,后果非常严重!

建中二年十月,德宗断然下令,将左仆射杨炎一下子贬到了天涯海角——崖州。

崖州,就是今天海南的琼山市。现在,海南是无数“驴友”趋之若鹜的热带天堂、度假胜地,可在当时,这里却是未经开发的蛮荒之地,终年瘴气肆虐、疾病流行。被贬到这里的官员,十个要挂掉九个,剩下那一个,就算有生之年能回长安,差不多也只剩半条命了。所以,在当时所有官员的心目中,崖州几乎就是地狱的代名词。

这年冬天,某个北风呜咽的清晨,杨炎坐在一驾吱吱作响的马车上,凄凄惶惶地走上了不归之路。在途经广西一个叫“鬼门关”的地方,文章圣手杨炎满怀悲凉地写下了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诗: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

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

杨炎知道,被贬崖州就意味着死。

然而杨炎并不知道——他甚至已经不能活着走到崖州了。

德宗皇帝派出的使者,在距离崖州一百里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一条冰冷的绳索就不由分说地套上了他的脖颈……

数日后,河南尹赵惠伯被贬费州(今贵州思南县),还没走到贬所,就遭遇了跟杨炎一样的命运。

诛杀杨炎后,德宗李适终于去掉了一块心病。接下来,他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对付那些跋扈藩镇了。

李适是一个胸怀大志、自视甚高的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对肃、代两朝的政治乱象深感不满。他实在搞不明白,自玄宗末年以来,天下诸藩、尤其是河北诸镇,凭什么如此嚣张跋扈、为所欲为,动不动就自立自专、兴兵反叛?而李唐中央又为何如此软弱无力,屡屡被臣藩玩弄于股掌之间?

面对这一切,李适很愤怒。

所以自从登基之后,李适就一直在等待机会,以便铲除那些“名为藩臣,实如异域”的跋扈藩镇,将权力收归中央。

要想达成这个目标,最方便的入手处,当然就是废除诸藩“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制了。在李适看来,只要那些强藩一死,朝廷拒绝承认强藩子弟的世袭权力,李唐中央的权威就有了重塑的可能。

建中二年正月,德宗李适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出现——成德(治所恒州,今河北正定县)节度使李宝臣死了,其子李惟岳向朝廷上表,企图继任节度使职。

李适意味深长地笑了。

他给出了一个世界上最言简意赅的回答——

不!

同类推荐
  • 新闻记录的历史

    新闻记录的历史

    新闻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着历史。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自己三十年来的主要新闻作品向人们讲述了烟台1982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背景”、“当年那些事儿”和“干这些事的那些人”。
  • 兴辽

    兴辽

    大辽初建内忧外患,皇后萧氏凭借一己之力平定诸弟之乱使得大辽一统,华夏灿烂,高度汉化与中原保持一致,并立于中华大地上。故而辽朝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捕蛇三国

    捕蛇三国

    捕蛇语录:记住这条青蛇,莫怕,怕也无用;不怕,或许有用。三国精髓:尘归尘,土归土,江山美人归我。
  • 最后的南征

    最后的南征

    皇佑四年,和越南李朝决裂的广源州首领侬智高突然发兵侵宋。北宋的广南路首当敌冲,被骁健的侬军撕开一个大口子。宋军损兵折将,朝野震动。此时的宋仁宗已年近五旬,突遇兵变,他想起了西北名将狄青。挂帅征南,迫在眉睫,可文官们却执着于太祖定下的铁律:以文制武……
  • 刘备的日常

    刘备的日常

    瓒:嘿!刘备。绍:哈!刘备。术:哼!刘备。操:呸!刘备。众美:啊!刘备。-------------------------------------正经的简介:魂穿少年刘备,从改变楼桑村自家老宅开始,与十九岁孤母相依为伴,同村刘氏兄弟相帮,千金买马骨,一诺重千金。复爵陆城亭侯,师从卢植,种田养士,数城大建,未来可期。-------------------------------------一句话简介:且看双传奇难度下,刘三墩无伤通关,解锁三国完美真·结局。-------------------------------------解锁稀有成就:北境守护者,草原撑犁孤涂,鲜卑驯鹿人,哺育万马者,东胡共主,诸羌执鞭者,遥远绿洲主人,陇右牧羊人,四海弄潮手。-------------------------------------哔!阅读前提示:①:这是一簿大汉继承者们的青春修炼手册。②:这是一本用减字白话文书写的成长日志。③:这大体上是个古装励志言情传记故事会。PS:你就当是真的吧。
热门推荐
  • 撩个反派做夫郎

    撩个反派做夫郎

    苏月醒来,发现自己身处牢狱之中。想自己单身三十多年的大龄剩女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得了个现成的夫郎,被休了不说,还被他的小情人兼青梅竹马给陷害到了牢里!好不容易从牢里逃了出来,遇见了一见钟情的宰相的公子,阴差阳错被当成男子带回了府里。为了这唐小公子,女主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大反派府上做牛做马,为他们套出情报!等一下!她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这反派…貌似不是女儿身啊啊!本文1对1,非Np,结局合。(不喜慎入)
  • 异界逍遥纪

    异界逍遥纪

    “你所求的得到又失去,你所爱的最终将背叛。”他从不相信诅咒,世事轮回,他却应了诅咒,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上天给了他新生,只是淡了的报负难以找寻,冷了的情怀不再敞开,陌生的异界他只是冷眼看客,如何找到归宿?爱他的,统统不要。为敌的,全部除掉。并肩的,相伴到老。(本文11,慎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河主宰

    天河主宰

    少年莫天,从一颗偏僻的星球走出,带着一颗龙骨戒指,横扫天河
  • 碧瞳

    碧瞳

    随着某市特色景点的建设,一块神秘的石碑被开启,一颗龙眼引发的群魔大战,交织着商场的硝烟弥漫与世间的人情百态,无论你是谁,最终难以看穿的还是人心.一段段千前陈封的往事不再是过眼云烟,面对眼前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人与狐,难以拆开命运的链条.当他们踉跄地奔向终点地时候,却诧异地发现,一切不过是新的苦难再次轮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武炼风云

    武炼风云

    你可曾记得那第一妖孽天才“洛阳”,你可曾记得那倾国倾城的第一美人“姬芊泷”?寂寞一许,埋藏多年,而来风云再舞,剑气再凝,破虚空,斩乾坤,天玄大陆,我纵横。只手遮天,只手握地。我名步凡,我将不凡踏上不归之途,决战枭雄之路任人生坎坷不平,也不甘平庸一世【交流扣扣:3102532957】我狂,我傲,我笑,我嚣一杯酒,兄弟情,做自己的主宰,掌握自己的命运
  • 剑尘一心

    剑尘一心

    上古纪元群雄皆起争霸天下,剑神一剑止戈天下,亿万神魔签订盟重契约。剑家后人以守卫天下为己任兼顾苍生,每六十甲子出世一人破虚納仙润泽苍生。。。
  • 征踏仙途

    征踏仙途

    天若阻我,我便劈开这天,地若困我,我便踏破这地,吾便是那成仙第一人......(初次写作,望多包涵!任何意见,可畅言我必虚心接纳!愿你们伴我一起成长!)
  • 纯情妖王耍无赖:狼女暴走

    纯情妖王耍无赖:狼女暴走

    【本故事纯属虚构】不要用你那大眼睛温情的看着我,不要用你那迷人的笑容迷惑我,没用的!风流过后不认账,门儿都没有!焰修抱着唯一的证据——儿子,看着气急败坏的灵蓉:“孩子他妈,做狼要厚道,把我吃干抹尽就得负责!”神马,该死的焰修,竟敢倒打一耙,在人界将她吃干抹尽不说,回到狼界居然还抱着贼溜溜的小娃要她负责,可恶!可恶!本文乃是《(完)六宫粉黛无颜色:狼女玩转天下》的下部,上部为【人间卷】,下部是【狼界卷】引用一个亲的评论:“老子和宝宝都很腹黑,不过他们虽然腹黑,但是他们都挺可爱的,两个人都想绝对的占有女主,老子想占女主,那是因为女主是他最爱的女人。宝宝还想娶女主娘亲,,真搞笑。不过本书就是因为这对搞笑又腹黑的父子俩才更有意思。”
  • 倾允少女

    倾允少女

    呵呵,这是一个少女为爱重生,重生之后所爱之人依旧死去,而且发现无数秘密,从而携带一只机器人在救世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