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400000039

第39章 李泰的野心

说干就干。李泰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皇帝爸爸提出申请,在魏王府设立文学馆。理由是希望能够多与各方高士接触交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可为国招集人才。

爸爸李世民素知李泰爱好文学,对这个儿子本就比较偏爱,很痛快地便同意了。

然而建文学馆,可不是准备几间房子,再添置一些文房四宝这么简单。

李世民批准李泰在自己府中设文学馆,也就是说该部门已经官方认可,其中人员属于政府编制,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

但是这些人都是李泰招来的,他们只会对李泰感恩戴德,从而成为李泰的家臣。换句话说,李泰在用国家的钱培养自己的势力。

本来国库充实,这点支出倒也没啥。可是别的亲王们不干了,大家头衔都一样,凭什么你搞特殊化?

这里要提一下,唐代礼法对于各部门的人员编制和职责分工有明确规定,王府属官的设置也不例外。

具体说来,有亲王师傅一人,从三品衔,负责传道授业解惑;

谘议参军一人,正五品,具体负责王府事务的参谋和讨论;

“友”一人(这可不是泛指朋友,而是专门的职务名)负责陪同亲王游玩,同时还要借机向王爷们灌输道义,及时规劝他们的不当行为(倒也是朋友的义务)

“文学”一人,从六品,相当于档案总管,负责掌管典籍和文章;

东西阁祭酒各一人,从七品,负责礼仪和引导宾客的事务,

侍读,就是陪王爷读书之人,类似于书童,人数不定。

接下来便是一些负责打杂、算账之类维持王府运转的基层人员,我在此不再一一叙述。

在唐朝,这一制度因实际情况的变化后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动,总的来说从业人员越变越精简。因为开始的时候亲王们都各有具体官职,负责各自辖区内事务,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士的辅佐,后来渐渐过上了寄生虫般的生活,不再担任具体职务,也就没必要再配备这么多官员了。

这样一说,大家就能看出来,为何其他亲王不爽了。噢,你几句甜言蜜语就多给你一个部门的编制,还有相应的大量经费,我们还是外甥点灯笼——照旧?合着老老实实守规矩的吃亏啊!

更重要的一点,老爸当年做秦王的时候,也“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招徕了一大批谋士能臣。莫非你李泰也想有样学样,再玩个玄武门?

不仅亲王们有想法,连长安城内知道此事的人也都议论纷纷,觉得李泰可能有“非常之志”不过既然当家的李世民都已经痛快地同意了这个做法,大家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于是,表面上,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

或许李世民当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想着满足一下心爱儿子的一个小小愿望而已。然而,事情一旦开了头,可就没有这么容易结束。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是一个团圆美满的好日子。

可是在这样一个好日子里,天子李世民的心情却非常地不好。他端坐在龙椅上,一脸不满地看着阶下跪着的礼部尚书王珪。

事情的缘由要从当时的一条礼仪制度说起:凡官员路遇各亲王,必须下车叩见。

王珪认为,这一规定对于普通官员来说可以接受,但若要三品以上的高官也要一律执行,恐怕不妥。

王珪的意见深深地触怒了李世民。他十分恼火地质问王珪和其他持同样意见的人:你们是不是感觉自己地位高贵,打心眼里瞧不上朕的儿子?

听了这话,一旁矗立已久的魏征上前一步解释道:自古礼仪按照官职大小来定。各位亲王爵位虽尊,但实际官职却没有超过三公(也就是说没有哪位亲王的官职在二品之上)要求三品以上官员以如此隆重的礼节来参拜亲王,臣亦以为不妥。

然而,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哪天太子不幸身故,你们又怎么知道待朕百年之后是哪一位亲王做各位的君主?哼!如果这样,你们还敢轻视他们吗?

听了这话,百官们不禁面面相觑起来:新年佳节的大好日子,皇上怎么突然口出此等不详之语?况且太子青春年少,除了脚有些不便之外身体十分健康,哪里来的“人有旦夕祸福”

到底是魏征胆大心细反应快。联想到之前在魏王府设立文学馆的事情,他恍然大悟:莫非皇帝心中已起了更换太子的念头,所以才冒出这样的话?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轻动。即使皇上因自己的偏好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也应该马上打消他的念头。否则,只怕玄武门之变真的要再次上演。

于是,他果断地再次进言:自从周文王以来,历朝历代国君宝座都是父子相继,岂有兄弟相承之理?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断绝太子的兄弟们夺取继承权的野心,从而堵住灾祸动乱的源头。皇上作为一国之尊,对于这类事件,更要十分警惕才是。

魏征的话犹如当头棒喝。李世民立刻联想起当年自己和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最后双方刀兵相见、手足相残的血腥场景。虽说自己当时下手有些迫不得已,但他是绝对不希望类似事件在自己儿子中间再次发生的。

再想到自己,既然已立李承乾为太子,却又对李泰十分宠爱,今天居然还说出这番有些无厘头的话来,莫非真是要重蹈父亲李渊当年的覆辙?让太子承乾心生不安,让魏王李泰看到了夺嫡的希望,这样如何能不生乱?

想到这些,李世民的脸色渐渐缓和了起来,点头说道:王尚书所言极是。从今往后,三品以上的官员见到亲王可不必再行此大礼。

礼仪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但李世民却并没有真正明白过来。他明知魏征所言切中要害,但是一看见儿子又觉得父子骨肉情深,难以忘怀。诚所谓,兄弟相争万万不可,废长立幼取乱之道。怎么办?

最后他拍了拍脑袋,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完美的计划:这样吧,朕继续保留承乾的太子之位,对泰儿嘛,那就多给点看得见的好处。这样既无碍大局,也不会干扰父子间的和睦相处。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李泰在自己位于长安延康坊的家中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这位客人的排场之大,引来了无数好奇者的争相围观。只是这天却并没有几人有幸目睹这位贵客的尊容——围观者们被远远地挡在了人墙之外。

可人还偏偏有个习惯,那就是你越不让他看,他还就越想看。所以虽然卫士们竭尽全力地将众位好事者们阻隔于安全距离之外,围观的群众队伍却是只见越来越庞大。也许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吧,突然人们听到耳边传来了一个令他们真正喜出望外的好消息:皇上有旨,赦免长安县除死刑犯外的其他所有囚犯;免除延康坊地区所有居民当年的赋税;魏王府官员和延康坊的老年人分别有赏!

这下不用再说了,魏王府迎来的贵客便是皇帝李世民本人。

皇帝亲自驾临儿子的住处,本就不多见(一般都是儿子奉召进宫朝见)还又免税又打赏的,更让别人觉得李泰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一般。

尝到甜头的普通老百姓或许只是感觉李泰学问好、人品好,又托王爷洪福我们才得以免除了赋税,真不赖。但在那些立志于官海沉浮的官迷们眼中,事情却远不像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跟着李泰混有前途!投奔他去!

事实上,从编撰《括地志》开始,李泰的门前就从未少过人。求官的、讨赏的、展示文采的,各色人马是络绎不绝,颇有当年孟尝君等“战国四公子”的味道。只是,与当年的“战国四公子”不同的是,李泰的门人中不少都在朝中担任一定的职务,食的是政府的俸禄,乃国家公职人员。

事实上,当时还有一些事情也非常能反映当时李泰地位之特殊。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李世民选派了一些亲王到各地做都督。其中杨妃所生的吴王李恪为潭州(湖南长沙)都督,蜀王李愔为益州(四川成都)都督;阴妃所生的齐王李祐为齐州(山东济南)都督。虽有不舍,但这些亲王们在叩拜了父皇和母亲之后,都按期离开了京城长安,前往各地上任去了。

魏王李泰也在同时被封为相州(河南安阳)都督,但他却选择继续留在京城。

对于这种公然抗命的行为,李世民并没有表示出多少反感。考虑到相州都督之位长期空缺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干脆就在李泰的相州都督官职前面又加上了“遥领”二字,具体工作由相州都督长史张良全权负责。呵呵,也算是货真价实的挂名锻炼吧。

这还不算完。中央财政除了要负责支付东宫和各王府的日常开支外,还要定期给太子和各位亲王发放工资。理论上讲,无论是看级别还是工龄,太子的工资无疑都应该是其中最高的。但是自打李泰呈上了那本《括地志》之后,情况就变了:李泰每月从财政部门拿到的薪水居然比太子李承乾的还要多。

这下大臣们再也忍不住了,纷纷开始猜测起来:李泰不奉旨上任,在京城遥控指挥,皇上居然也不责怪,还左右帮他周全。现在居然给他的待遇方面比给太子的还高,究竟想要干什么啊?

就在大家伙议论纷纷之时,宫中再次传来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安排:即日起魏王李泰将搬进皇宫内的武德殿居住!

这回可真是火上浇油了!

谏议大夫褚遂良率先上疏,劝告李世民应注意区分尊卑高下的待遇,否则皇子间很可能会发动一场夺取继承权的战争。

因身体条件改任特进(唐文官官职名,正二品,非领导职务)的魏征也同样上疏:陛下宠爱魏王,就应该多为其考虑,注意控制他的骄傲与奢侈,不要把他摆在风口浪尖的敏感位置上。陛下因为爱护魏王,命他迁入武德殿居住,却不想武德殿就在东宫的西面,又是当年齐王李元吉的住处。虽说齐王已是过去时,但居于其间难免令人有些敏感。纵使别人不说什么,魏王殿下自己心里怕是也不会安宁吧!

于是,在大臣们的反复劝说和始终未散的玄武门阴影下,李世民决定以具体行动来表明心志,以正视听: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李世民拜魏征为太子太师,以监护人的身份全力辅佐太子李承乾。

这一拜实际上是向全天下发射了一颗重要的信号:魏征乃国之栋梁,朕之左膀右臂,名望斐然。命他出任太子太师,就等于非正式地昭告天下:太子李承乾依然是我的合法继承人,其他人就请不要再打太子位的主意了。这件事也希望到此为止,大家也不要再过多议论了,ok?

在这件事情上,最最失望的莫过于魏王李泰。不过他并没有就此灰心。他相信自己有能力让父亲回心转意。更何况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后,哥哥李承乾八成早已对自己恨之入骨,不除不快。一旦让他登了基哪里还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哎,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于是,李泰继续大规模展开外交攻势,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将驸马柴令武、房遗爱(房玄龄之子)等人纷纷拉入自己门下。先后在魏王府中担任过职务的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杜如晦的弟弟)则帮李泰在朝中大洒金钱铺路,培植亲魏势力。

与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步步紧逼的弟弟相比,李承乾原本处于优势地位,舆论、宗法和现实情况都于自己有利。只是此时的李承乾已经玩昏了头,正一步步地走上了那条本不属于他的不归路。

为了确保继承人能够承担得起国家的重任,李世民为李承乾也是费尽了苦心:先后选拔了孔颖达、于志宁和张玄素等著名的饱学而又正直的人士作为东宫幕僚官员,并对他们在辅佐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予以了丰厚的物质奖励。

有人辅佐本是好事。可是在一心崇尚自由的太子李承乾看来,自己的自由度无疑受到了严重的约束,一举一动都在父亲耳目的严密监视之下。

相信换作李泰或是其他人处在这个位置,应该能够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即使心中不满也会等到坐上皇位之后再发泄出来。可是他偏不。他的反应就如同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完全没有韬略,对于敢于汇报他不良言行的人——不管是谁,居然采取了黑社会式的打击报复——派遣打手在官员们上下班的路上伏击,分寸方面更是拿捏的很是不好,几次都差点把人打死。

哎,写到这里连我都忍不住要跳出来批评李承乾几句:你小子缺根筋啊,就不会动动脑子?大家都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谁也没有夸大其辞故意去陷害你。再说,就算把人打死了,除了出口气之外又能如何?还会有新的官员来接替死者的职务,所有的过错都会归结到你的身上来,问题最终还是没有解决。

不仅如此,李承乾居然还干出了一件更加出格的事情。

却说当时皇家歌舞团中有位十多岁的少年演员,长相俊秀清丽如同女子,且能歌善舞,聪明伶俐,颇受李承乾的宠爱,两人在太子宫内上演了一段断背之恋。因该少年十分善于迎合李承乾的心意,李承乾干脆就管他叫“称心”

自打来了称心,东宫中的女人们就备受冷落,太子连瞧都不愿再瞧她们一眼,天天只想着和称心同吃同睡,如胶似漆。此时的李承乾已完全沉溺于男色之中不能自拔,俨然已经忘记了那正被无数人所惦记着的皇位,只求天天畅游在温柔乡中。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抵挡皇权至高无上的威力。终于有一日,李承乾正和称心共赴巫山之时,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撞开门来冲了进去,不由分说,一把将称心拖下了床,五花大绑地推了出去。李承乾大怒,正要责骂,带队的军官冲他冷冷地一扬手中的文书:殿下休怪。小人是奉皇上之命,前来捉拿此人,惊扰了殿下,还望恕罪!

听了这话,李承乾仿佛被五雷轰顶般,刚才的嚣张气焰一下子被扫了个荡然无存。他万没有想到,自己和称心的事情居然这么快就被父亲知道了。事实上,他也曾经想象过父亲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解释,可是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慌乱和惊恐。他清楚地知道父亲会怎样处理此事,自己根本无力回天。

被捆得结结实实的称心努力地挣扎着别过头,用无比柔弱的目光哀求“爱人”救自己一命,可是映入眼帘的却是“爱人”无力地瘫倒在地。

称心被当场处斩,东宫中几位对此事负有知情不报责任的官员也一同被杀。这是李承乾自出生以来受到的父亲最为严厉的警告。

父亲的惩罚,李承乾认了。只是他将这笔帐记在了魏王李泰的名下,对李泰的仇恨又进一步升级。

同类推荐
  •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

    本书描写了贤臣包拯的事迹,交代了“五鼠”归附包拯的经过以及包拯与侠客们举拔年轻清官、弹劾惩处权奸与贪官的情形,还讲述了王义剪除襄阳王党羽、打探襄阳王阴谋的故事。
  • 速求共眠: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速求共眠: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一个被名利裹挟的作家“阎连科”;一段写实名利场的非虚构;一场场非爱非情的回忆和记述;一桩桩情节与事件的肯定与否定;一种又一种声音的交叉和叠加;一笔又一笔纪实与虚构的互动与互成;是作家写了小说,还是小说写了作家、导演和众生?是苦难拯救了人生的真情,还是真情如窗帘般遮掩了生活的黑暗?《速求共眠》之所求,是对真相的跪拜,还是对人、名利和欲望造就的时代的镜射?
  • 人事

    人事

    本书通过一位大学生对人事档案的剖析,侧面透出人们的名利和权势之争。
  • 匿名信

    匿名信

    外留学归来的高级管理人才杨木,通过权钱交易当上了某医院院长,上任之初忽然接二连三收到患者的举报信,指控妇产科男医生吉瑞是一个隐藏多年的色魔,院长杨木急于在工作中干出政绩,这些举报信就成了他政治生涯中的障碍,于是他决定让已接近退休年龄的妇产科男医生吉瑞立刻办理退休手续离开医院。
  • 都挺好

    都挺好

    职场金领苏明玉——一个从小不受家人待见的女孩,在孤独扭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却在无法割舍的亲情之下,被迫一次又一次面对那个曾抛弃自己的家庭,伸出援手,给伤害过自己的人以温暖,给羞辱过自己的人以希望。而苏明玉,也在这种煎熬与纠结之中,了解了亲情的本质、血脉的力量……
热门推荐
  • TAMBURLAINE THE GREAT FIRST PART

    TAMBURLAINE THE GREAT FIRST P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踏破凌霄忘川秋月

    踏破凌霄忘川秋月

    余梓看过海燕,看过斜阳归,她似乎明白这时间,世间百态,却走不过。。。不思量,自难相忘-他们都说她是被撞傻了,唯有她自己知道。。。他亦或者她。。。在那场独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中相遇,相知,相爱,相杀当雨落过后,再顾倾城,仙,魔,人,鬼,妖相继现世,他们亦会再度相遇嘛?!当两个未知灵魂出窍相撞,一场偶然的相遇即将开幕。。。!
  • 设计成婚

    设计成婚

    郁瑾在无数次相亲失败之后,颓败地对许韦慕试探:“你看我们俩都这么熟了,要不下半辈子你就跟我凑合着过吧?”许韦慕挑眉:“结婚可以,不过要签婚前协议。”郁瑾抱起枕头,砸他:“我怎么不知道你这么小气?”许韦慕勾起嘴角,缓缓开口:“协议内容只有一条,不许离婚。”后来郁瑾才知道,她会没有桃花全都是许韦慕搞的鬼!
  • 都怪尊上太腹黑

    都怪尊上太腹黑

    本尊这把剑,可以弑天诛神佛,可以屠魔烬魍魉,也可以护你一世无忧。……她是名动天下的公主颜姝,倾世的容颜,绝代的风华,天之骄女,身份尊贵,悠然抬眸间,翻手为云覆手雨。可惜……却是个没有灵根的修炼废材。一场意外,年少轻狂的她踏进了危机四伏的日落森林,所有结果她都想到了,没想到被会一条大白蛇拐回窝里暗戳戳宠上心尖。颜姝:“你……你别过来!”小姑娘瑟瑟发抖中,这条大蛇不会是要把她养肥了吃掉吧?某蛇:养了个漂亮的人族小幼崽来当宠物,可是为什么他的小宠物越看越诱人?……后来她才发现,自己竟是最天赋卓绝的灵根(1v1双洁,男女主都是隐藏的满级大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大世界主宰

    我是大世界主宰

    宇宙真空,大世界林立。夹层为盾,战士为矛,世界之间互为攻伐!世界之主的阴谋,宇宙黑暗的残酷。一切等待发现!作者Q19869178
  • 天工道途

    天工道途

    天道路上谁为峰,长生之下埋白骨。许重,一个体质与道相合的少年,得传承并进入修士的世界,且看他如何打破前人的‘魔咒’,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天道之路。
  • 墨家双姝之情迷圆舞曲

    墨家双姝之情迷圆舞曲

    墨梓颜真不知道自己最近是不是霉运罩顶,麻烦不断!研究个珠子给自己研究到了民国,虽然是为了攒回去的‘路费’,但好歹也救了他一命不是?这个无耻的男人不但不肯结清费用,还说她第一次见面摸了他尊贵的臀部,毁坏了他的贞洁,强硬地把她扣留在家里‘还债’,墨梓颜暴走,贞洁你妹啊,就他整天穿得像个粽子似的严密,她透视手啊,毁特么的节操。好吧,看在粮食和票票的面子上,留就留吧,凭着她的聪明可爱,终于勾得金主说收她为女儿,可是,可是?什么?这个半夜偷偷潜进她闺房的未来‘哥哥’居然想献出他青春的肉体……
  • 伪鬼情

    伪鬼情

    他是修罗般的人物,他摄人魂魄,而他却救死扶伤。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人相遇了。孰是孰非,爱或者放弃。。。
  • 孤独是快乐的起源

    孤独是快乐的起源

    从一个孤独的小白羊成为快乐的小白羊,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