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5500000014

第14章 华瓷西传对欧洲的影响(1)

孙锦泉

在中世纪先进的中国和落后的西欧的格局下,中国物质文化对欧洲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华瓷的西传构成了中国物质文化西传最重要的内涵。华瓷不仅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享誉欧洲,也以沉积着几千年灿烂中华文化的瓷绘艺术和清纯、亮丽的色调深受欧人的喜爱,早在十字军时代,欧人便在近东辗转获取华瓷,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至沓来,到东方营运和贩销中国瓷器,华瓷遂沿着海上“瓷器之路”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欧洲。

最初,这些瓷器大都不是作为器物投入使用,而是作为奇珍异宝或艺术品收藏。上自德意志皇帝和各国君主、下至一般贵族和富裕市民,在中世纪末和近代初期的欧洲掀起一股华瓷收藏之风。中国瓷器在激发欧洲人占有欲望的同时,也牵动着他们试图掌握华瓷制作技术的欲望。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努力,最终成功地掌握了中国的造瓷技术,烧制出欧洲的第一批硬质瓷器。

欧人对华瓷的喜爱不仅激励他们在硬瓷瓷具的质地方面刻意效法,为了求得神形兼备的效果,在瓷绘的色泽、内容、风格、工艺程序以及瓷器的造型艺术等方面亦煞费苦心。在欧洲再造出一大批“华瓷”,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以及欧洲人认识、了解中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借助中国千余年“瓷文化”的积蕴,欧洲近代造瓷业得以顺利起步和腾飞。

中国瓷绘通常以僧俗人物、花草鸟兽、山水景物为其主题,分为青花、彩瓷、白瓷。明清之际,流出的瓷器以瓷都景德镇和闽、粤两地的居多,特别是福建的德化窑和广东的石湾窑的出口瓷,虽然没有景德镇瓷的地位,但因颇具特色对欧洲影响很深。闽瓷多为乳白或象牙白,欧洲人称为“中国白”,擅长立体造型,以佛、道仙人的塑像和浮雕花卉图案的餐、饮具最具代表性;而粤瓷受景德镇瓷和德化瓷的影响,既重五彩,也不废清淡,造型式多样广,在欧洲很有市场。

入欧的华瓷为欧洲各国的瓷器设计者和瓷绘艺术家圣可劳德、钱蒂里、米尼西、文西尼斯、赫洛德特、布什特里、沸弗尔德、普赖斯勒等人竞相仿效,焙烧出一批色型俱佳的仿瓷。

中国青花输出到欧洲以后,很快对同时代欧洲锡釉陶器的风格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一些欧洲陶器仿品,正好是中国风格的注释。美第奇瓷采用仿青花的蓝色格调,上釉与某些早期中国瓷器又有些相似,G. 萨维奇认为,“这便是事实上有时这两种瓷器被混淆的原因”。青花华瓷备受欧洲人的青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欧洲各地陶瓷制作的流行色调,连珠宝商和铜匠也特别偏爱青花,常常用铜锌锡合金或用银雕饰镶嵌青花精品。中国瓷器的基调,结合传统的意大利风格制作的青花,在18世纪中期烧制成功的卡波迪蒙泰瓷器上仍可以看到。可以说在欧洲,青花的盛行持续了整个18世纪。欧洲的某些君主对中国青花瓷器迷恋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国家在有关的法令中甚至规定了瓷具制作的用色。譬如,18世纪,法国的一项法令规定:制造商只能制作特定的瓷具,白瓷或上彩釉的陶瓷按中国的方式用蓝色绘画,禁止使用任何其他颜色,特别是将瓷器涂上金色。苛严的法令引起了法国各地陶瓷制作商的强烈抗议,国家不得不在1766年2月重新颁布法令,允许按需要选白色、青花或一种单色模仿华瓷。这是尚蒂伊和梅纳西的同时代瓷器为什么通常用蓝色作画的原因。福建白瓷也受欧洲许多国家钟爱,竞相仿效。法国、德国和英国的瓷窑全都模仿过“中国白”,最具代表性的是波特拉特白瓷。不少瓷窑不满足于追求色泽的近似,在圣克卢、迈森、博屋、切尔西等瓷窑研制的瓷器,还出现了“中国白”特有的花卉浮雕装饰。

德国瓷绘艺术家赫洛德特对中国彩绘艺术的仿效达到精湛的地步,为迈森瓷瓷绘艺术驰誉欧洲奠定了基础。现藏于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立美术馆的一件18世纪迈森瓷窑烧制的贝形瓷盘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更以其精绝的绘画装饰艺术成功地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远东田园风光,从而折服了欧洲众多的瓷绘艺术鉴赏家。英国博屋瓷窑制造的餐具,以广东新雅柔丽的粉彩和白瓷为蓝本,为此,瓷窑有“新广州”(New Canton)的美称。迈森、塞夫勒、沃西斯特和切尔西瓷窑模仿1700年左右生产的一种中国瓷瓶的制作形式,即在开光的空白处施以底色再作画、加色,制作出欧洲得以传世的“底色瓷”(Ground Colour Porcelain)。这些传世之作,再现了欧洲造瓷业在瓷绘艺术方面蹒跚学步的历史。

图案、纹饰的仿制就不胜枚举了,直到18世纪,仍能在欧洲的许多仿瓷上看到沉淀的中国文化。德国迈森瓷窑为科隆大主教特制的茶叶瓷瓶图饰“郊野踏青”、法国尚蒂伊瓷窑的“中国官宦”、圣克卢瓷窑的“中国贵族”、英国切尔西瓷窑的“恶作剧的井边顽童”以及若干欧洲瓷窑都仿制过的枝叶花边饰青花壶和具有“中国白”特性的梅花浮雕图饰,都是图案、纹饰仿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18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供制作瓷器设计花边饰纹的图样手册,汇集或借鉴了不少华瓷的纹饰和图案精华。现藏于英国韦奇伍德博物馆1773年后出版的一部图册便是实例。

在造型艺术方面,盘罐杯壶等餐饮具和高颈瓷以及人物塑像是西方广为效法的造型式样。特别是荷兰,尽管瓷质差异甚大,但一些窑主在造型、图案纹饰等方面都恪求形似,以便鱼目混珠,与运抵这里的华瓷一并销售。德尔夫特的瓷窑有上百个,每年仿瓷产量不小。即使某些陶器制作,也受到华瓷的启发。荷兰白釉蓝彩陶器的制作者模仿中国瓷的构图和式样直到18世纪。英国的切尔西瓷窑、德国人威吉利在柏林建造的瓷窑,都曾仿中国德化瓷的形体和浮雕花饰烧制过一些茶具和器具。英国伍斯特模仿的鱼鳞形体,可能源出于中国。迈森瓷窑生产中国式样的无把杯称为“Koppchen”,长期外销。德、法、英三国更精于模仿华瓷的人物造型。布什特里和津弗尔德都是德国专攻中国人物塑像的瓷器模塑家和瓷绘家,前者模制过一些仿塑精品,后者曾三度受雇于迈森窑,为该窑仿制出大量不同姿形的中国式塑像。法国梅纳西瓷窑烧制出形态各异的中国人小塑像和人物群塑亦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法国尚蒂伊瓷窑模制的中国人物香炉,是造型艺术方面模仿华瓷的杰作。香炉为硕大的花蕾在苍遒的枝叶簇拥下傲然凌空,坐卧在香炉前着华服的两个黄种人言来语去,既像侃今说古,又像谈经论道,雍容闲雅的神姿与香炉透出的缕缕青烟自然、协调,鲜丽的色彩和光滑润泽的质感使人物栩栩如生。英国切尔西瓷窑仿制的“中国妇女和小男孩”将东方慈母的怜子之心和玩童的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形具神生的效果。

当然,欧洲人并不拘守于刻板的模仿,在效尤中图新乃是欧瓷近代发展的基调。

德国瓷绘家普赖斯勒将瓷器上的中国人物或花卉画的幅面缩小,以显示瓷器自身的清美。另一位德国瓷绘家赫洛德特画出了富有中国艺术风韵的欧洲彩绘风景瓷画。德国独立派画家奥汾威茨将雕成的中国塑像施一层黄金液并予以磨亮,称为“金色的中国人”,其创作手法为迈森及欧洲其他瓷窑袭用,成为开宗立派的巨匠。但泽的瓷塑家赖尼克在迈森瓷窑工作时,自行设计过中国人物,“迈森瓷的’蒜头模式‘同中国瓷的’石榴模式‘多少存在着影响关系”这里不应称为“蒜头模式”,西方通常所称的“Onion Pattern”应译作“洋葱模式”,是从1738年前后一种中国瓷器的石榴图饰衍生出来的。而飞狗式模式(Fiegender Hundmuster),又是根据中国长翼动物的母题发挥的。英国考利瓷窑经常使用一种纹徽,即“十”字形顶端立一位携带幼童的中国妇女,幼童高举晃铃,这种纹徽在欧洲被称为“铃形玩具纹饰”(Belltoy Pattern),是经过缀合将中国人物、器物大胆地用于徽标的典型。荷兰画家维米尔则从中国的白地青花瓷器得到色感的启发,他认为这两种颜色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在绘画创作时,他时常从青花华瓷独创性的色调反差中获得所描绘事物的光影对比和色彩灵感。荷兰德尔夫特的陶工也是从明代的青花瓷器中获得创作欲望和感觉的。

某些欧洲画师在瓷画的设计时,也难以摆脱华瓷的绘制格调和他们所向往的东方社会生活的影响。阿姆斯特丹的画家科尼利斯·普龙克设计的瓷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著名的存世品有四幅:“撑遮阳伞的少女”、“学者们”、“凉亭”和“洗手”,图中的人物,在“东方化”的饰品摆设陪衬下,全然是一批身着华服,修留中国发式、浸透着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气质的高鼻梁欧人。这是中国瓷画的审美观念在欧洲相契的绝妙诠释,也由此得知,18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对中国瓷绘艺术认同的程度。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度量衡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度量衡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蝶间道

    蝶间道

    蝶间道路如同一条没有名字的土路,一条不知道来自何处,也不知道伸向何处的土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坎坎坷坷望不见尽头。但他们奋斗,拼搏,永不言弃地走了下去。蝶间道路拥有真情的相伴,他们多次跌倒也不再感觉疼痛。蝶间情爱不单单只是风花雪月,而是一种心灵的守候。如同莎士比亚所说:“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蝶间道上的这份真何尝不是道出了人世间最朴素的东西,而蓦然回首,这些正在一步一步远离我们人类,是被我们久埋在了心底,还是从未真正的唤醒过,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国物质文明史

    中国物质文明史

    本书以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为线索,撷取北京直立人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安阳殷墟、先秦钱币、秦始皇陵、马王堆汉墓、四大佛教石窟、宋代官窑、明清紫禁城等留存于地上和地下的著名文化遗存,以点涉面,以史带论,就中国的远古人类、史前文化、古代玉器、古代青铜器、古代钱币、古代墓葬、古代纺织与服饰、古代佛教艺术、古代陶瓷、古代建筑等独特的物质文化展开较系统的介绍和探讨,内容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艺术学、农学、钱币学、矿物学、冶金技术、纺织技术、陶瓷工艺、建筑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
热门推荐
  • 蝶恋花:豫亲王福晋

    蝶恋花:豫亲王福晋

    她已经有了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却被位高权重、风流成性的豫亲王多铎逼婚。她装病、逃婚……想尽一切办法反抗,却逃不出多铎的手掌心。她被迫嫁进王府,在妻妾成群的王府里,充满着争宠、阴谋、背叛……她该何去何从?她是会认命还是会继续抗争到底?
  • 他在天空上

    他在天空上

    ——三百万年,很长吗?——当然,长到你遗忘了一切。
  • 快穿宿主很呆萌

    快穿宿主很呆萌

    忘川,诞生于忘川河,千百万年在天地间游荡,他不明白什么是爱情,为什么会有人为此付出生命?后来,他遇见了幸运,然后,遇到了那个,教会他爱情的人。幸运:主人,你的任务就是,让小姐姐闪闪发光!忘川:好,我知道了。幸运:哎,不是往小姐姐身上放彩灯啦!忘川:哦,对不起,那我换种方式。幸运:也不是把小姐姐埋到钻石里面啊!忘川:啊,那我继续换....幸运:主人你别动,照着我的方案来!忘川:好。[本文男穿,1V1,喜欢的小可爱可以进来看看哦!]
  • 豪门狂婿

    豪门狂婿

    为了躲避风流桃花债,堂堂身家千亿,说句话华尔街都要抖几抖的的大佬,居然被当成了上门小白脸?难道你们以为我会受人拿捏?只是我不屑!龙抬头天下惊,别惹我家姐妹花,会哭的哟!
  • 我爱你不过十年

    我爱你不过十年

    凤城宜纤国际总裁苏纤,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世人皆知她冷血无情,性情薄凉,妥妥的一个大魔头。可是没有人知道,十九岁前的她并不叫苏纤,也曾单纯善良过。只是这一切,都在十九岁那年毁于一场车祸。十九岁的她,经历了失去爱人、家庭破碎、朋友离去的痛苦。从那一刻起,沈宜变成了苏纤,变成了那个冷漠无情的苏纤。沈宜经历了三年的时间,使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变得成熟。沈宜以为她下半辈子,会孤独终生,可是她又遇到了傅凉。好不容易把心交了出去,可是得到的是心碎。被喜欢的人背叛,沈宜还没来得及伤心,公司宣告破产。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傅凉泄露了公司的机密文件,导致公司许多重要项目宣告暂停,所有人都撤回投资,资金周转不来。最后,她的宜纤国际就这样被收购了。沈宜想过为什么,去找傅凉,却发现他早已失踪。沈宜被迫蛰伏,花了两年时间找真相,却发现这一切,似乎都是一个阴谋。而阴谋的背后似乎全是黑暗……沈宜最终还是……
  • 佛魔裂天

    佛魔裂天

    我心似琉璃,何处染尘埃。天地万物皆有因果,且看一个善良的和尚蜕变成神的故事。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入《佛魔裂天》书友群,群号148426295
  • 少年戈果的奇幻之旅

    少年戈果的奇幻之旅

    少年戈果从睡梦中苏醒过来,意外地发现这个世界从所未有之大,比之前所见到的世界大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万倍……原来,不是世界变大了,而是他变小了。
  • 三生三世,奈何桥边

    三生三世,奈何桥边

    你一笑,真的是眼颦春山,眉蹙秋波,笑声就像是唤醒了漫山的杜鹃,让我一不小心,就喜欢了好多年.....一个是魔仙一体的妖女,一个是名扬天下的上仙,当她来到人间,饿了,乏了,累了,也只能换来他的一句忍着,但当两人真正动了情,又如何能忍呢看似完美的两人各自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谎言,婚姻的包装下是匕首还是永恒,而这份所谓的爱情,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 妄图放弃生命里那个爱而不得的人

    妄图放弃生命里那个爱而不得的人

    人生很长,总有可能错过那个你爱的人,或者为了你爱的人和事鞠躬尽瘁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上)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