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1200000019

第19章 赵邦清与赵氏牌坊(1)

牌坊大家应该都知道,也见过。那么牌坊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辞典解释说,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由此看来,这是一种很高的待遇,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受的,必须是忠臣义士、节妇烈女才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我们庆阳正宁县罗川乡的街道正中,就有三座,依次为天官坊、清官坊、恩宠坊,都建造得高大雄伟,极具规格。大家一定想知道那是为谁建造的吧!是被称为“松柏君子”的赵邦清及二位母亲刘氏和高氏。“松柏君子”是当时人对他的称赞,意思是松柏是树中君子,赵邦清是人中君子,松柏就是他的精神象征。对此更有一种传奇的说法,说他遭遇免官那年,有一株神柏突然离奇地冒烟。

赵邦清?《神柏记》:西一柏围圆六尺,高十五尺,亭亭上指,势若参天。忽于万历三十年四月十一日,树梢出烟,烟气上冲于天,至十三日方止。……三水文少白先生精天文地理者也,闻而叹曰:“松柏,君子也。吾徒子赵邦清……人而松柏者也。柏树出烟,必吾徒赵邦清受难之兆。”邦清果于本年四月十三在京被奸臣张凤翔等参论而归。

赵邦清是正宁永和镇于家庄人,生活在明代末期。据史书记载,他出身农家,之所以能念成书,是因为有一个好母亲。赵邦清的生身母亲是一位高姓女子,秉性刚毅,教子甚严。赵邦清六岁时,母亲就敦促他读书,而且不分寒暑,每日伴读至深夜。只要发现他有懈怠行为,就严厉批评。每天早晨鸡叫头遍,就烧好洗脸水,逼着他起床读书,有时赵邦清贪睡不肯起来,母亲就强行把他拉起来,推到灯前念书。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便不肯再读书,要帮助母亲料理家事。但母亲坚持要他继续读书,先后把他送到现在陕西省旬邑县的学堂和正宁湫头的兴教寺去读书。这样闭门不出,一直读了七年,被人戏称为“闭户先生”。终于到了1591年,考中了举人,第二年,进士及第,第三年,被任命为山东滕县的知县。赵邦清这一年已经36岁,在今天看来,36岁步入仕途已经晚了,但我认为,却正是心智成熟干事创业的好时候。

赵邦清在知县任上干了6年,干得轰轰烈烈,政绩斐然。他的政绩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整顿吏治。当时的滕县官吏贪赃枉法,吃拿卡要,无恶不作。赵邦清到任后,先拿吏书马三重开刀,把他革职发配。接着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位盐商张继先听说鲁亲王要选婚,便拿出3000两银子各方打点,要把自己的女儿选上。张继先威逼赵邦清,要其签发文件,保证张继先女儿才貌双全、符合条件,赵邦清拒不签发。这两件事之后,豪绅恶吏都对他畏惧三分。当时就有人称他为“严官”。赵邦清遂引明代为官箴言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畏。”

二、赈济安置灾民。当时滕县连年灾荒,境内饿殍载道,流亡过半。赵邦清就亲自在县衙办粥厂,赈济灾民。钱粮不够,就从邻县求借。这样不仅救活了许多人,还帮助外出逃亡的人回家定居、典买妻子的人赎回妻子。随后,又把给皇室进贡的税款拿出来给农民买耕牛、种子,鼓励农民耕作。他自己后来在《门上石额训后要语》里说:“羡余银六千两,为滕民买谷十二万石,买牛千头”。羡余,辞典解释为“官员以赋税盈余为名向皇室进贡的税款”。很多人认为赵邦清用自己的钱,看来是理解有误。但敢于把给皇帝的钱分给百姓,也是要有些胆量的。

三、均平税赋。当时滕县实行“以丁载粮”的制度,即按人口多少上交皇粮国税。这样实行的结果是豪绅大户大量占有肥沃土地,却隐瞒不报,偷漏税赋。贫苦人家往往人多地少,而且贫瘠,税赋却沉重。赵邦清不惧权势,重新丈量土地,把查出的瞒报土地划等分级,按土地核定赋税,使“耕各有田,地各有主,赋各有头”,百姓为之称快。史书记载说赵邦清为了完成这项工作,“置身于豪贵斗,而驰田中,瞋目赭面,奋髯怒号”,和豪强在田地里作斗争,大瞪着眼,涨红着脸,翘着胡子大声喊叫。这实在是很生动的描述。

四、发展生产。为鼓励农民开荒种田,赵邦清用自己的俸银购买草根,开垦出了3000多亩耕地。今天看来,此举似乎有点荒唐,缺少生态文明的理念,但那是在过去。而且赵邦清接着做的事就是环境保护和美化工作,他大力倡导植树造林,要人们在庄院种桑,官道植柳。同时还带领人们修筑灌渠,开办矿业,设立钱庄,兴办教育,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经过这一系列的整顿治理之后,滕县的面貌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汤显祖谓之“贫弱之滕三年暴富”。据记载“库中积金三千,余谷六万石,官道杨柳,田园桑枣,鱼塘连片,宾舍有序,市贾无饰。河洛之间,葱然一善国也”。赵邦清的好友汤显祖曾为之写诗称赞:“禾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路边杨柳吐青翠,满县尽闻读书声。”诗人袁宏道也这样称赞:“官舍载花遍,民家种柳成。停车问父老,云子有能声。”

这时候,有一个南安国(今越南)的使者叫冯克宽的人来中国访问,路经滕县,去拜访赵邦清时却听人说去田间了。人虽未见着,政绩却都一一看在眼里。后来见到皇帝,大加褒奖,说“吾自入中国界,所到州县,未有如赵邦清之清者,未有如赵邦清之贤者,未有如赵邦清之忠者,未有如赵邦清之爱民惜民者”。并且提笔连写三个“清”字。皇帝一听,非常高兴,也急忙提笔书赠“坚持清白”四字,并立即下诏命赵邦清进京,接受提拔重用。其实这之前,汤显祖等人就一直在褒奖推荐,称其为“伯才”(大才),但到底不如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诏书到达滕县,百姓极力挽留,不让赵邦清走,无奈皇帝第二次下诏,这才依依不舍送其离去,还专门准备了盘缠路费,派人护送到京。

赵邦清走后不久,滕县老百姓就给他修建了祠堂,称之为“生人祠”,因为他还活着。书载“黄童白叟,罗而拜之”。无论黄口小儿还是白发老人,都结队前去祭拜。不仅如此,连邻近的沛县也修建了“生人祠”,而且比滕县的还要气魄(“制度壮丽,尤佳于滕”)。滕县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赵邦清,赵邦清,为官一任一邦清。清正清廉清滕县,百姓为他塑清身。”

这首歌谣唱得很感人,同冯克宽书写的三个“清”字一样,都突出了赵邦清“清正廉明”的品德。赵邦清自己也说他在“滕县六年,不罚一分纸赎”,“在吏部四年,不接一分书帕”。这里的“纸赎”与“书帕”分别指以罚款和赠品为名所接受的不正当收入。然而,清官就那么好当吗?有句老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今天有句行话叫“劣币淘汰良币”。这都是生活中的潜规则,做人不能太清,太清就缺少朋友。做官也不能太清,太清就会被淘汰出局。网上有首不知什么人写的诗,很能说明这问题。诗说:“万人竞口赞清官,那知清官委实难。仕路从来险恶地,官场多是豪门天。独清易被众浊搅,自正常遭群邪偏。祸福死生全无计,只为百姓解倒悬。”赵邦清后来的仕途遭遇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赵邦清奉诏进京后,即被提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第二年,又升为吏部稽勋司郎中,官做大了,相当于今天中组部的领导,是管官的官了。这时候,就少不了有人来说情,也少不了有人来送礼。果然,有一位原兵部尚书的儿子送来帖子,请求提拔,赵邦清却坚持不领情。这样一来,别的人也都不敢再轻易开口,“六部大老不敢嘱一言”。不给跑官要官的人开口子,也不给贪污腐败的人留面子。当时朝廷有三个人,互相勾结,沆瀣一起,贪赃枉法,敲诈勒索,被称之为“三恶”。赵邦清毫不畏惧,一一将他们查办,或革职或问刑,毫不手软。当时有一个刑部的官员见状不妙,怕自己的罪行也被查出,急忙给赵邦清送上了1000两白银,谁知赵邦清却将白银直接送到了皇帝面前。这样一来,得罪的人就多了。终于遭人诬陷连贬三级。15年之后,又因党锢之祸,被削职为民。据说当时听到这一消息时,京城许多官员都大叫不平,并且挥泪送别。有一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甚至失声痛哭,并为之画像,敬若神明。能受到利玛窦如此敬重,确实能说明问题,因为利玛窦其人在历史上名气很大。

但这说法却有点靠不住,因为这一年是1617年,据利玛窦去世已过了7年时间。据我想来,如果真有其事,应该发生在1602年赵邦清被贬官时。不过,有一个滕县人赠诗却是真的,诗说:“世道倾颓难已复,奸佞盈朝丈夫无。海内唯有赵仲一,独木难支谁与扶?”

赵邦清回到故乡后,自号“草帽山人”,艰难度日,辛苦耕作,他自己在《训后要语》里说:“罢官归里,赤手空囊,仍住旧窑。债主百般窘辱,无力偿还。头戴草帽,自同仆人务农,被马跌伤后腰五次,踢左腿二次。”可见其窘迫状况。河南河庆知府梁隆吉曾为之题诗:“放逐回来卧草庐,美人怀抱近如何?忧时贾谊空垂泪,去国虞卿且著书。鸟雀人情从冷暖,农桑事业有耕锄。青蝇白璧休相讶,诗酒留连金可聚。”诗中将赵邦清比作西汉著名的思想家贾谊和战国时期名士虞卿,是对他品德和才能的高度肯定。

“青蝇白璧”比喻善恶忠佞,出自唐代陈子昂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这里指赵邦清遭坏人陷害。最后一句,表达希望和祝愿,希望他能经常和朋友在一起,饮酒赋诗,快乐生活。

这期间,还真有一位朋友去看过他。这位朋友叫李复初,是江西南昌人。他千里迢迢,从江西赶来,和赵邦清一同住在寒窑里,秉烛而谈。时值严冬,滴水成冰,赵邦清妻子衣裳单薄,难以御寒,赵邦清却拿不出钱来为她添置新衣,无奈只有拿出几件褪色的旧官服来改做。李复初见此情形,百感交集,叹曰:“有臣心若水,犹疑门庭如市。邦清之苦心,有谁知之?”随即写诗道:“无《明史?列传》:稽勋郎中赵邦清素刚介,为给事中张凤翔所劾,疑出文选郎中邓先祚,验封郎中侯执躬意,辨疏侵之。御史沈正隆,给事中田大益交章劾邦清,邦清愤,尽发光祚、执躬私事,光祚亦腾疏力攻,部中大哄,戴无所裁抑。御史左宗郢,李培遂劾戴表率无状,戴引疾乞去。帝谕留,为贬邦清三秩,允光诈、执躬归,群嚣乃息。

人不道北地苦,公复与世相暌违。袱被而来袱被往,夫人自是泣寒衣。清臣维风臣节扬,处世大洁众所忌。汉臣贤妇数王章,贫时休向牛衣泣。”诗里“暌违”是违背的意思,指赵邦清与世情相违,才导致罢官,过着如此清贫的生活。诗的最后两句借用了汉代王章的故事。史书记载王章在做学生的时候,家境贫寒,没有被子盖,就与妻子一起睡在给牛御寒的衣服(用草或麻编织的蓑衣)里,相对哭泣。

这期间,曾有许多人为赵邦清鸣不平,希望朝廷能为他平反昭雪,再度复出。有一个出家人叫如贤的就大声疾呼道:“朝堂是非混嚷,何时是休?邦清一清如水,百折不回,愿邦清高推上卿,为特国家幸庆,即吾教衰落,亦有赖其回春耳。”希望把赵邦清高推为大官,不只是国家的幸事,即使对我个人所信奉的宗教,也有赖于他来振兴。虽然最后一句带点私心,但大的方面,还是为国家考虑的。可惜这些声音都难达圣听。直到1622年,朝廷有事了,贵州等地有人造反了,这才想起了这位忠贞之臣,让他去领兵平叛。大家想,赵邦清本是文职官员,又生长在黄土地上,何况这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这时前去,能怎样呢?果然不久就因水土不服感染疾病,死在军旅之中了。

赵邦清去世后,倒是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不仅赐他“光禄侍卿”,而且把他的儿子送进了官学,后来又提拔做了河南省的地方官。

但赵氏牌坊的建造,却是在赵邦清生前。其中“天官坊”和“清官坊”是地方政府为赵邦清本人所建造的,时间分别为1614、1615年,恩宠坊是赵邦清为他的母亲刘氏和高氏建造的,时间是他被削职为民的那一年。这说法有点靠不住,如前所述,赵邦清仕途归来一贫如洗,哪里还有钱修此牌坊?或许是乡民捐资也说不定。赵邦清有两个母亲,分别为刘氏和高氏。赵邦清出生时,刘氏已经去世。赵邦清之所以要将其与生母高氏并提,是因为刘氏也是一位贤德的女性。据说赵邦清的父亲所以娶高氏,就是刘氏相劝的结果,理由是自己所生的儿子未读下书,希望高氏再生一子,“善择师傅教之,光我门闾”。赵氏牌坊的旁边,还建有赵氏祠堂,祠堂内立有三块石碑,分别是万历皇帝所题“坚持清白”、冯克宽所赠“清清清”三字和“一代清臣”的赞语。

赵氏牌坊和祠堂早在1963年,就被确定为甘肃省重点保护文物,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保护文物。1995年还先后被正宁县委和庆阳地委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显然这些建筑已经不仅仅是对赵氏一门清廉精神的纪念和昭示,而且成为庆阳人民一笔丰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我希望大家能够保护好这些建筑,继承好这种精神,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看看。

附录一

明代甘肃正宁籍著名廉吏赵邦清

曹新民

在甘肃东部小县正宁,明代连续出现了三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分别是明初的景清,明中叶的赵邦清,明末的巩焴,他们皆以清廉著称,人们并称“三清”。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赵邦清。如今,在正宁县城人民广场中央,巍然矗立着一座清砂岩雕刻的清官坊,这是正宁县人民政府于2004年为纪念一代廉吏赵邦清根据古县城的清官牌坊而仿造的。

同类推荐
  • 海昏侯秘史

    海昏侯秘史

    2015年,海昏侯刘贺的大墓在江西被发现。人们惊讶于他的墓里为什么那么多的黄金?我来告诉你!人们都说汉废帝海昏侯刘贺是个骄奢淫逸的昏君,错!他是一个聪明盖世,雄才大略的有志青年!他与幼时结识的铁哥们儿刘弗陵、刘病已、金赏等前仆后继,终于诛杀了权臣霍光全家。他以救民于水火为己任,然而,最终还是倒在了官僚体制之下,壮志未酬,只能与黄金与江湖相伴,演出了惊险而悲壮的篇章。热血、宫斗、侠义、柔情,谱写了汉家天下辉煌之下的人生。
  • 中国骑兵

    中国骑兵

    在冀鲁豫漫无边际的青纱帐间,曾经穿梭着一支被命名为“中国哥萨克”的骑兵,他们是八路军一二九骑兵团。在1952年的国庆阅兵大典上,他们跨着骏马,亮出军刀,骄傲地向世人宣布,中国骑兵不输哥萨克!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2020版)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2020版)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却有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趁机兴起,扶持光宗、熹宗二帝即位。魏忠贤利用熹宗的昏庸,通过攀附皇帝乳母客氏逐步发迹,与东林党展开对决。抗倭援朝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李成梁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绵延半个世纪的文官争斗,见证帝国由繁盛转向衰败,边疆民族乘势壮大,戍边军队节节告退,说不尽的的人性善劣,道不尽的战乱纷争……明朝,一个让人血性喷薄的朝代,一个光怪陆离的朝代、一个强悍而温情的朝代,一个历经劫难又恢宏大气的朝代。明朝就像中国历史的褶皱,每翻开一篇都有精彩无比的故事,蕴含着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密码、政治逻辑、人性经验。
  •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会穿越的崇祯皇帝

    会穿越的崇祯皇帝

    在后世2019年的明朝历史爱好、研究者,同样叫做朱由检和明末崇祯皇帝一个名字的他,在三亚海中游泳意外溺死……于是他真的穿越成为了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有一个“虫洞”竟然还伴随着他…… (ps:本书为“群穿”类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未末冬未至

    夏未末冬未至

    明德坎坷半生走来,历经爱情磨难下一段感情是否是他的命中注定。
  • 白衣墨见

    白衣墨见

    一袭白衣翩跹,少侠可曾渡川?——琵琶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生死契阔,欢如双生。——双生契,半生引古物从诗中走出,诗由古物起意。它们默然等待千年,只为了一朝寻得再见。同清淮一道,阅遍世事变迁,见证诗与古物的相生相牵。——清淮(本作为古言短篇,只有清淮有可能成为一个系列。希望喜欢的妹子能够多多支持安安~)
  • 暮芷于心

    暮芷于心

    早晨,初见,树下正在看书的少女,过了一会儿一个高高的男生从宿舍楼下来,摸了摸少女的头!少女拉上了男生的手……
  • 系统你过来我保证不打你

    系统你过来我保证不打你

    叶乐大总裁在梦中绑定了一个“总裁大人爱上我”的系统,于是被迫做出许多不符合身份的事,但是他的助理怎么回事....
  • 月倾颜

    月倾颜

    故意中计误闯灵岛,竟然误打误撞回到了家乡?!初步了解后就下定决心找到家的方位。可是你为什么跟着不走了?不就是顺着交易条件、顺着心走了一步而已嘛,怎么又扯出这么多幺蛾子来了?!……漫漫回家路,何时才是个头???
  • 二类世界

    二类世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我们没注意的地方是否存在着一个和我们认知中不一样的世界呢。传说中的道士,驱魔人是怎么样的?鬼怪会这么可怕?
  • 青草芊芊,绝以陌路

    青草芊芊,绝以陌路

    SF集团的总裁,苏以陌,无意中瞥见她的照片,却发现这是他爸爸曾深爱过的女人的孩子,却在他寻找到她时,她因喝多了咖啡而中毒晕厥。医院里,他看着她清澈的眸子,竟动心了······
  • 极品阴阳先生

    极品阴阳先生

    从小学习道术的我,走上了一条坚难的路,美女的诱惑,无辜的被叛,其怪的师傅,我到底该怎么办。
  • 别把腹黑不当浪漫

    别把腹黑不当浪漫

    人常因喜欢一个人而忽略一直陪在身边另一个人。楚白说,酥禾,被喜欢的人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喜欢她的人对她有多牵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