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悲喜人生
公元1127年,在中国的北方高寒地区积多年之力养精蓄锐,对温暖富庶的中原大地觊觎几代人的金人大举南侵。金人的铁骑一路所向披靡,很快直捣宋都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康王赵构逃到南京的应天府称帝改元,开始了屈辱的南宋历史。这个时候,在整个中国的北方,金人所到之处,烧杀抢掠,遍地哀鸿,百姓凡能行动者,尽皆举家南逃,所有的道路上都挤满了逃难的人们。
在这些难民队伍中间,有一个44岁的中年女人,她从山东的淄州出发,也在向着南方急走。只是她与其他难民不同的是,她竟然带了15大车东西。这些东西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锦衣绸缎,而是书籍、字画、碑拓、瓷器等等。事实上她还有很多书籍和器物都没有带。临行前,她在遴选时:“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副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15车。”一路上,她和几个家人风餐露宿,遇河乘船,有路乘车,无路搬运,以其过人的大智大勇和对文物的痴爱,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越淮河、过长江,将这些珍贵文物押抵江宁府。一年多的时间,在这兵荒马乱中,一个人到中年的女人,带着这样的一支队伍,其间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这个大智大勇的女人是谁?她就是一代词宗李清照。可悲的是,也就是从这时起,李清照的命运便如同那个逃到南方的朝廷,急转直下,由盛而衰,开始了她孤苦无依、颠沛流离、凄凄惨惨戚戚的后半生。
金人南侵,山河破碎,恰是李清照一生命运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她一直生活在幸福和快乐当中。李清照的故里在山清水秀的齐州之明水镇(今济南市章丘)。因地势南高北低,在方圆面积不大的明水地面上,有绣水、明水、西麻河三大泉系。星星点点、星罗棋布的无数泉眼汇而北流组成了弯弯的绣江河。明水也正因百泉争流、山青水净而得名。李清照的故居就在这翠峦丽水之间。在这片青山秀水之间,李清照度过了她天真烂漫的幼年时代。
1089年,在李清照6岁的时候,父亲李格非官至太学正,举家牵往京都汴京。李格非乃北宋文章名流,与当时的名士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为苏门后四学士。到了1097年,他已经升任至礼部员外郎。而李清照的母亲王氏乃北宋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官至吏部尚书,而且著作丰厚,文章之名满于四海。她的母亲王氏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以诗词文章而为人称道。李清照生在这样一个家学渊源的仕宦诗书之家,耳濡目染尽皆诗词文章,加之本人聪颖好学,又加当时的汴京歌舞升平,激起了李清照内心深处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使她小小年纪就在词坛上崭露头角。
出身名门之家,形象俊美清丽,文名饮誉天下的李清照,引起一位同样才华横溢,同样有志于学的青年的倾心和向往。这个青年是史部侍郎,后来又当了宰相的赵挺之的公子赵明诚。赵挺之和李格非同朝为官,两家本就通好。两个孩子志趣相投,两家又门当户对,这门婚事一拍即合。这一年是1101年,也就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18岁,赵明诚21岁,这对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才子才女珠联璧合,走到一起了。
赵明诚自幼酷爱金石之学,他曾自谓:“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与李清照组成家庭以后,因李清照对金石之学同样很有兴趣,两人互相切磋,使得赵明诚对金石之学的兴趣更加浓烈,一直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作为一代词人的李清照,自与金石学家赵明诚结合以后,过了一段十分和谐美满的生活。虽然两人都出生在高官之家,但因两人的父亲都是那种清廉之人,两人又都无官职俸禄,因而能用来支用的钱并不多。可是,两人却丝毫未因缺少钱花而烦恼。赵明诚在太学读书,李清照在家读书写作,两人每月有两天时间见面。每一次赵明诚回来,对于两人都是难得的一次切磋学问的机会。两人往往是谈一会诗词,再研究一会金石,而后便拿了所有的积蓄,或者拿些旧衣物到当铺换些钱,到市场上买回他们喜爱的书籍、字画、金石拓片,然后夫妇两人细细品赏研读。有激烈的争论,有相互的补充,更多的是会心的微笑。此时的两人虽然年轻,但才学却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与同龄人,与身边的其他人都难以找到愉快的沟通和交流,但到了家里,到了他们的两人世界,却是那种高山流水的幸福与快乐。每到相聚的时候,他们就如同进了无人之境,物我两忘,只有瑰丽的艺术在他们的身边弥漫。这个时候,他们的家人都会自动地止住脚步,屏住呼吸,因为他们尽管不明白,但都知道他们的主人正在尽情地享受快乐。这期间,李清照写出了许多自然率真的恋情词。如那首脍炙人口的《一剪梅》。诗中道尽情人别离,独自相思,几许闲愁之绪。那相思中的美丽、忧愁中的甜蜜、离别之后的牵挂,如梦如影,令人回味无穷。
不久,赵明诚被授鸿胪少卿。有了官职,就有了收入,但两人依然以诗词金石为乐,有了钱,就是买书买字。想尽千方百计借来那些孤本绝本秘籍,尽力抄写。发现稀世之画或难得的金石拓本,必倾力购买。家中的房子几乎都作了收藏室,两人每日在这之间徜徉观赏,那份高雅,那份安静,那份陶醉,那份忘我,那份快乐,有谁能想象得出。
正当这两位年轻的夫妻在他们的艺术王国里流连忘返的时候,他们的家庭突然间都被问罪。李格非被罢官,而且不得留在京师。不久,赵挺之亦被夺官,而且赵明诚的官职也被除掉。两人只好随赵家回到他们在青州的私宅。
正如所有那些杰出的人们一样,被贬谪,被流放,被罢官,于常人是一种摧残,是一种绝望,是一种毁灭,但对于那些杰出的人,却是一种解放,是一种成全,是一种造化。因为,假如没有这样一种无法抵挡的强力,他们的杰出与伟大,便会被浅薄的荣华而淹没,便无以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这一年,李清照24岁,是宋徽宗大观元年,也就是1107年。虽然还只是24岁的年龄,但因经历了家庭和人生的种种变故,李清照已经变得深刻而成熟。她把自己的居室称作“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易安居士,正式登场了。
青州是齐国的重要城市,地处齐国腹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李清照夫妇到了这里,感觉自己如鱼得水。他们到各地收集石刻碑碣,遍访民间文物古器,研究诗词字画,夫唱妇随,形影不离,度过了一段十分宁静和美的生活。他们在这期间,收集到了《东魏张烈碑》,唐李邕撰书《大云寺禅院碑》等一批珍贵的碑刻。而赵明诚所得更多,在青州的这13年,他潜心于金石,完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金石录》。这是他在金石事业上最有成就的一段时间。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有一段话对他们这期间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描述: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痴病,夜尽一烛为率。
衣食有余,写诗填词,游于乡间,吟风弄月,知己相伴,每夜必到点尽一支蜡烛才就寝,这样的生活是何等的风流与高雅。
到了宋钦宗靖康二年,即1127年,时世突变,中国北方的虎狼之师金人挥骑南下,李清照再也没有这二十几年来宁静快乐的生活了。
赵明诚到江宁任职,李清照带着15车东西一路追赶夫君到了江宁。后来江宁罢守,两人借舟南下,途经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李清照顿生感慨,作了那首著名的《绝句》,以凭吊项羽: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借壮烈的项羽,讽喻卑怯偷生的南宋朝廷,表现出一个爱国词人的刚烈胸怀。就在这一年,赵明诚又不幸感疾身亡。家园沦为敌国,夫君又不治而亡,独自漂泊他乡,已经年近50岁的李清照几乎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境。她又辗转杭州、金华等地。在一次次的转途中,她积半生之力收集整理,又辗转千里带到南方的珍贵书籍文物散失殆尽,这更令她伤痛欲绝。正是在这种孤苦凄凉的境遇中,她才写出了千古绝伦的《声声慢》。
这首词将此时李清照的清冷、悲凉和惨痛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份浓重的乡思,那份独守寒窗的寂寞,那份情无所依的孤独,撼人心魄。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她依然有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牵挂担忧的诗词问世。
1156年,73岁的李清照在极度的孤苦凄凉中病死江南。但她那独树一帜的“易安体”词,永远地雕刻在了中华诗词大殿的正堂之上,被誉为“词采第一”“婉约之宗”“一代词宗”。她于诗、词、文、赋无所不精。历代以来,其作品即广为流传,各种编选本汗牛充栋。她也正是以自己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以自己独具风韵的“易安体”,以自己俯视巾帼、压倒须眉、关注社稷苍生的豪迈气节,以自己对生活、爱情、艺术的独到追求,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文学家。
如梦令与声声慢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