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000000013

第13章 从里到外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 (1)

“我到底是怎么的一个人呢?一会儿外向开朗,与人侃侃而谈;一会儿又内向自闭,在人群中闷不做声。偶尔踌躇满志,觉得一揽众山小;偶尔又会颓然万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经常会为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烦恼忧愁,却全然忘记了自己。曾经痴迷于自己的白日梦,真的搞不懂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进入青春期,许多类似的问题萦绕于心间。好吧,这一章,我们就从里到外全面地认识自己吧!

经常有学生和我这样对话,你听听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学生:丽珊老师,请您告诉我,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丽珊:我觉得你是很好的学生。

学生:不会吧,丽珊老师,我信任您,请您真诚地告诉我,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丽珊:你是怎样看自己的呢?

学生:我觉得自己很怪异,有时内向,有时又特别想表现自己;有时乐观,有时又顾影自怜。

……

“我是谁?”“我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人?”是同学们进入初中之后经常追问自己的问题,为了找到完整且准确的答案,有的同学“为伊消得人憔悴”,甚至怀疑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其实这样的自我追问说明你已经进入自我意识的最高级阶段——心理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什么是心理自我意识?除了心理自我意识之外,还有什么自我意识呢?请你慢慢听我讲给你——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其中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生理自我意识;

第二层次: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社会自我意识;

第三层次: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心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念、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心、自豪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方面。

生理自我意识

婴儿阶段人们没有自我意识,他几乎不能意识到自己同外界事物的区别,那时他对周围的人一般没有什么选择,无论谁抱他,他都会接受。

什么时候说明幼儿有了生理自我意识呢?生理自我意识的形成还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如果你不是他认为最安全的人却贸然间抱起他,他会挣脱,会大哭……他在行使对自己机体的保护权利,这是生理自我意识的萌发。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通过大样本数据统计显示,幼儿在8个月时,出现生理自我意识。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发现这个时限在往前推,有的幼儿在4~6月大的时候已经选择抱他的人了。

第二步:除了自我肌体,幼儿开始关注肌体以外属于自己的人、事、物了。1岁左右的幼儿不希望别人和他“抢”亲人,在他心目中经常看护他的人就是最亲的人,比如他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外婆如果去抱别人家的小孩,或外婆和别人说话忽略了他,他会用手拉、大喊甚至大哭等手段将外婆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他同时对自己的物品行使监护权,如果你不征得他的同意,拿了他的玩具,他开始会用手指物品,提醒你物品的归属;如果你依然不归还他,他就会用哭声表示抗议……

第三步:“你”“我”人称代词之争。

幼儿刚会说话之后,你问他:“你喝水吗”?

他会说:“你喝水”。

你误认为他存心捣乱,忙强调说:“不,我不喝水,我是问你,你喝水吗”?

他非常认真地回答你:“你喝水”!

从你所说的“你”转化成他嘴中的“我”是非常难的一个事情,周围人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比如两个成年人之间相互对话,有意反复使用“你”和“我”,给孩子创造模仿的机会,2岁左右,当儿童熟练使用人称代词“我”时,他的生理自我意识就正式形成了。

社会自我意识

3岁,对于每个孩子来讲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进幼儿园是开始社会化的第一步,社会自我意识逐渐形成。

你可能记得这样的公益广告:妈妈领着孩子横过马路,孩子拉着妈妈一定要走人行横道线,在幼儿园老师教的歌谣里唱“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只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才会被看成“大人”,成为“大人”是那个时代孩子的最高理想。

这一阶段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关键时期,如果接受准确的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将会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力,少走或避免走弯路,减少不被认同的痛苦体验。

心理自我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12~18岁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形成心理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角色,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什么是同一感呢?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

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心理的自我意识,对这个世界有了许多独立的想法,告别了人云亦云时代,但痛苦也随之而来,不能认同社会的同时也不被社会认同。心里会产生“我是谁?”“在别人的眼里我是怎样的人?” “理想和现实中的我为什么这样的不一样?”等等疑问。这个时期是一个人反思自己、努力形成自己、确立自己人生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在成年人的影响下勾画出理想的自我形象往往是成功、有能力、受人尊重的;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承受着来自学习、人际交往、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压力,理想中与现实中的自我很难统一,自我同一性出现混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不太肯定自己,也不能把握自己。

青春期是一个人最喜欢幻想的阶段,每个人都会在心中勾画出未来自己的模样,要么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要么是驰骋商海的大商人,要么是艺术家,等等,理想中的自己肯定是成功的,这种幻想中成功的自我无疑会将现实中的自我折射得很渺小,于是产生了永远无法达到理想中目标的焦虑。

一些同学因为思考这样的问题太多,进而对自己心理是否健康表示担忧,其实任何一个人在这个年龄谁都是这样的,所不同的只是程度而已。

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初二了,心里总是挺难受的。我摸不透自己,有时我很外向,愿意和别人聊天;有时特别悲观,觉得自己很笨,一事无成;在学习上也是忽上忽下,情绪总是处于激烈的波动之中。我特别担心自己心理有毛病!不会是精神病吧?丽珊老师,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吗?

明军

来自lishanrexian@163.com

明军的苦脑在青春期早期普遍存在,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请随我一起来看看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历程。在你小的时候,大人对你的评价或是聪明伶俐,或是大脑迟钝;或是胆小怕事,或是勇敢坚强。这些评价就像标签贴在你的脸上,烙在你的心里。不知不觉间,你告别了人云亦云的年龄,开始了自我认识、自我追查。于是“做自己的主人”成为花季中的你的最大心愿。

想认识自我并不容易。有时为一个现在想来不足挂齿的成功而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智慧超常,胆识过人,有了“一览群山小”的感觉;有时为了事后方知微不足道但当时却觉得一败涂地的小事而自叹才智不如人,自哀自怜,一蹶不振,真是“蜀道难攀登”。就是这忽而把自己看大,忽而把自己看小,搅乱了你的心境,破坏了你的情绪。“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在不断地追问自己。其实每个人在这个年龄段都是如此,因为你的生活阅历、你的认知水平局限了你的认识自我的能力。你真的想认识自己吗?

你是否曾面对孤灯独自思考?那就是自省,如果你能形成习惯,每天临睡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无须有敏感的自我保护,将行为的外衣一件件剥去,你会看到自己心灵的深处,可以发现自己的个性,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短处。促使自己把握住生活的方向。

你能够心平气和地听完别人对你的评价吗?无论是逆耳的诤言,还是蜜般的夸奖,你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吗?既不要因诤言过厉而自惭形秽,又不要因赞美过多而趾高气昂。兼听则明是原则,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用自己的大脑分析,得出结论,来不断修正自己。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志向高远的你开始自问:我的能力有多大?要想知道葡萄的滋味,只有自己亲口尝一尝,用生活的经历来印证,因为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上的诸多特点。

生活在人群中的你,是否经常将自己与别人比较?而这时别人其实就起到了一面镜子的作用,于是就有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以人为镜。但在选择镜子时,一定注意选择成像准确的镜子,以环境和心理条件与自己相仿的人为镜,这样你才能够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准确位置。

作为旁观者,你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别人,因为你拥有公正的标准,那么,将这个标准用在你自己身上,认真地剖析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就会避免因成功而孤芳自赏,或因挫折而妄自菲薄。正确认识自己吧,这可以稳定你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而这也是走向成功的最坚实的内部环境。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期,对自我的体察,对自我周围环境的再认识,并形成内在、外在自我的互动,由此情绪上处于各种纠葛之中。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其成熟标志着个性的最终形成。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青春期特别渴望拥有自己的天地,哪怕有机会不被打扰地愣愣神也是好的。而这个时期因为自我认同还不稳定,于是会比较普遍地出现孤独感、自卑感和嫉妒心。

孤独感——

偷得半日闲的女孩

我是一名重点高中的女生,一到寒假心里就不舒服,其实我也让周围的人感到同样的不舒服。

孩子们都愿意过春节,可以暂时从令人头疼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买一些新的衣服;当然也有的孩子希望这个时候去串亲戚。我前面的两条和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但后面这条我是坚决受不了,也正是因为这点我显得有些另类,甚至被我的阿姨和舅舅说成太傲了,看不起人。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是爱他们的。

我从初中开始就特别希望自己一个人在家,可这样的机会太少了,妈妈在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但我还是希望享受心灵的宁静。我不喜欢春节的时候大家互相应酬,这样有什么意思呢?我总是沉默,有时带一本书去看,大人们夸我学习认真,让兄弟姐妹向我学习。

从去年我想出一个好招儿,告诉妈妈学习太紧张,我在家里念书,下午吃团圆饭之前赶到,妈妈看我要学习也就不再勉强我,于是我在家独享孤独,看看电视,摆弄一下自己的小东西,甚至愣会儿神也是一种享受。

同类推荐
  •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不言而喻,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女性想让人感到悦目很容易,一个女人或天生丽质,有漂亮的外表;或后天修饰,靠着装打扮让自己变得悦目起来,但是一个女人真正让人感到赏心就绝非易事了。一位让人从心里欣赏赞叹的女人,她一定具有超出外貌的吸引力,这恰恰是心灵之美的魅力;是超出常人的品格的魅力;是女人的气质之魂。
  • 犹太人生存智慧全集

    犹太人生存智慧全集

    本书对犹太人的成功背景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的犹太人的智慧要素适用于今天的每个人,包括自理智慧、处事智慧、经商智慧三篇。
  • 青少年成才攻略——战胜自己的缺陷

    青少年成才攻略——战胜自己的缺陷

    永远不要说放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也是一种可贵的自信。永远不要放弃,只要你够坚强,就一定能战胜自我的缺陷。补足自己决心不够坚强的方法,就是一再地重新下决心。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

    尧之“宫殿”,君子以俭德辟难。学会勤俭节约,从历史学起。勤俭节约是青少年应该学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会选择读懂放弃

    学会选择读懂放弃

    有三个年轻人一起来到一块麦田边上,他们打赌:看谁能拣到麦田中最大、最饱满的麦穗,条件是每个人只能走一遍,只能作惟一的一次选择,不能有回头的机会。第一个下田不久就选中了一穗,它花费的时间是最短的;第二个走了一半左右时也选择了一穗;第三个在快到麦田的尽头时才挑到了自己最中意的一穗,而他花费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其实,人生的道路就如同这块麦田,人生的选择就像在麦田里拣麦穗一样。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选择,每一次选择都只有一次机会,没有任何回头反悔的余地。人生的选择就这样,不管做出的是怎样的选择,终归都不会是尽善尽美,如愿以偿的。总有缺憾,也许缺憾……
  • 妖孽亲王——女孩别走

    妖孽亲王——女孩别走

    绝世无双,高冷天才岚城王,从小被当作男孩培养,现在已经成为了威震八方的“修罗战神”。刚进城门的她突然接到皇兄的通知——迎娶神乐国东沙亲王的女儿做王妃……
  • 明伦汇编皇极典文质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文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最强公会

    重生之最强公会

    准备放弃生命的李清风,意外重生回到了五年前。老天给了我一个重新来过,弥补一切的机会,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够成为最强?
  • 万域之尊

    万域之尊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切罪恶之根本,皆因人类的欲念而起!
  • 统与仁

    统与仁

    百年腐朽的封建的莱云王朝,王室一直都自甘堕落,对外俯首称臣,待到王朝终走向灭亡时,主角借此建立自己的国度,并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与勇猛同外敌对抗,统一天下。
  • 《重生之异世大陆》

    《重生之异世大陆》

    写的不好,请见谅。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因为去工作滑落下山没死因为身体原因被国家一个私密的组织看上学习各种文化在执行任务时被杀在异世无故复活,经历磨难在异世大陆上变成万人敬仰的人
  • 风起云来涌

    风起云来涌

    “潜龙”“们”意气风发自东,而临下。“他们”发现打更门生会鸭子嗦,酿酒的老头会舞剑,画江山画出个江山……北方出来的刀客是用剑,南方出来的蛮子细腻温柔,东边出来的儿郎狐假虎威,西方的姐姐们一口一个阿弥陀佛。若自身无二两滚刀肉,若惧“他们”敢死勇,我便废了自身灵种断了踏天梦!我当应有匹夫勇,自然是万军不可敌!
  • 正能量

    正能量

    坚持正向能量,人生无所畏惧!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是一本世界级心理励志书,也是《怪诞心理学》作者的转型之作。这将是继“不抱怨”之后,引发全国团购热潮的励志读本!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