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9200000004

第4章 晋楚的拉锯战(4)

荀偃对郑国人这一套墙头草的把戏看得太清楚了,他对晋悼公说:“不管那么多,咱们先合围,等待楚军的到来,然后一举击溃楚军。如果现在就答应郑国投降,只要咱们一转身,他们又会投向楚国的怀抱,咱们等于白来一趟!”

“郑国人确实不可靠,但现在寻求与楚军决战,显然不是时候。”荀罃摇摇头。多年的“楚囚”生涯,使得这位新任中军元帅对楚军的战斗力有充分的认识。他知道,现在的晋楚两国实力相当,真要打起来,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即便某一方胜利,那也只能是惨胜。“我的意见是,同意郑国的和谈,结盟,然后收兵回国。那样的话,楚国必定兴兵讨伐郑国。我们将四军分为三部分,轮番上阵,同时抽调诸侯的精锐部队,迎击楚军。我军始终可以保持三分之二的兵力处于休整状态,将楚军拖入持久战。如果现在就与楚军决战,是以士兵的性命为代价以图一逞,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乃是先王的训导,请您三思!”

荀罃的策略,就是后人常说的“车轮战”,即把郑国当作一个诱饵,诱使楚国人前来决战,却又避而不战,使得楚军疲于奔命,最终自动崩溃。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种办法,显然比一味蛮干高明。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将对郑国很不利。当时在场的诸侯都不想打仗,自然也不会站在郑国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纷纷对荀罃的建议表示支持。同年十一月,诸侯与郑国在戏地(地名)签订了城下之盟。

盟誓的那天,郑国的六卿——公子騑、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公孙趸、公孙舍之,以及各位大夫、各大家族的嫡长子都跟随着郑简公参加了仪式,以示隆重。晋国的士弱负责宣读盟书,内容为:“从今而后,郑国如果不唯晋国之命是听,有如此盟!”

盟书签字之后,要投入河中或埋入地下。“有如此盟”的意思是,如果违反盟约,则不得好死。这其实就是要郑国宣誓效忠晋国,矢志不渝了。

公子騑代表郑简公宣誓。他向前走了两步,不紧不慢地说:“我谨代表郑国盟誓——天降祸于郑国,使之不幸处于两个大国之间。大国不以德服人,而总以武力相威胁,导致郑国的鬼神不能安享祭祀,人民不能安居乐业,男女都辛苦瘦弱,而且无处申告。今天盟誓之后,郑国如果不服从强大而有礼的国家,而怀有二心的话,亦有如此盟!”

这话的意思,谁对郑国好,而且有保护郑国的实力,郑国就听谁的话,很有点“有奶就是娘”的味道。荀偃闻言大怒,左手按住剑柄,挺起身子说:“不行,你说的不算,改盟书!”

公子騑冷冷地盯着荀偃,一言不发。会场上空气骤然紧张,只听到风吹大旗,猎猎作响。公孙舍之也向前走了两步,站在公子騑身后,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声音说:“誓词已经昭告天神,如果可以改的话,大国也可以背叛!”

前面说过,在“从楚”还是“待晋”的问题上,公子騑与公孙舍之意见相左,公子騑主张臣服于楚国,而公孙舍之倾向于投靠晋国。但是在这个决定郑国命运的时刻,公孙舍之完全抛弃了意见的纷争,坚定地站在公子騑的身边,共同维护国家的尊严,是值得称道的。

荀罃见气氛不对,用手肘轻轻撞了一下荀偃,低声说:“是我们违背了道德,用盟约来要挟人家,这难道合于礼义吗?不合礼义,又凭什么主持盟会呢?事到如今,姑且接受郑国的盟书。回国之后,咱们加强品德修养,提高部队战斗力再来,最终还是会获得郑国,何必一定要在今日?我们没有品德,连自己的国民都将抛弃我们,岂止郑国?如果修德和睦,远方的人民都会前来依附,区区一个郑国又算得了什么?”于是出面打圆场,与郑国人歃血为盟,完成了签约仪式。

这次在历史上被称为“戏之盟”的和平谈判,虽然举办得极其隆重,但双方都没有任何诚意。郑国人虚与委蛇,无非是为了度过眼前的难关;晋国人假装大方,不过是想把郑国当作一颗棋子。晋悼公兴师动众而来,一无所获而归,越想越觉得窝囊,干脆在回国途中顺手牵羊,打劫了郑国的几座小城市,算是给自己找回了一点心理平衡。

诸侯联军在阴口(地名)解散,各自回国。鲁襄公前去向晋悼公告别,晋悼公就在黄河岸边设下宴席,招待鲁国君臣。席间晋悼公问起鲁襄公的年龄,季孙宿回答说:“沙随之会那年,寡君刚刚诞生。”沙随之会是在公元前575年,也就是鄢陵之战那一年。晋悼公掰着指头一算,感叹道:“那已经有十二个年头了,这叫做岁星的一终啊!”

古人以星辰纪年,将木星视为岁星,认为木星公转一周需要十二年,所以晋悼公有此一说。“国君十二岁举行冠礼(成人礼),十五岁可以生儿育女,这是先王制定的礼法。您今年已经十二岁,可以举行冠礼了,如果不嫌弃的话,寡人愿意为您主持冠礼。”晋悼公说着,转过头问季孙宿:“大夫意下如何?”

季孙宿很为难。不答应吧,拂了晋悼公的好意,怕他不高兴;答应吧,等于承认了晋悼公是鲁襄公的长辈,鲁国的颜面何存?“君侯亲自主持冠礼,那是寡君的荣幸。”也是急中生智,他朝着晋悼公深深作了一个揖,“只不过国君举行冠礼,必须要撒香酒于地,以金石之乐伴奏,而且要在先君的宗庙中进行,这也是先王明文规定的。”

这话说得在理,晋悼公没法反驳,只能悻悻地说:“大夫言之有理,冠礼事体重大,不可轻率而为。”

“虽然如此,君侯的美意,寡君心领了。回国之后,我们马上为寡君安排冠礼......不,不能等到回国,在路上就要把这件事给办了。卫国是我们的兄弟之国,卫国的宗庙也可以说是鲁国的宗庙,我们路过卫国的时候,就借他们的宗庙为寡君举行冠礼,您看如何?”

领导者最喜欢的就是下属这种吭哧吭哧的办事态度了。晋悼公满意地点点头,将刚才的不快抛到了脑后。

果然,鲁襄公在回国的途中经过卫国,就借卫国的宗庙举行了冠礼,并及时派使者向晋悼公汇报了有关情况。

晋悼公前脚刚走,楚共王后脚便到。戏地之盟结束不到一个月,楚国大军抵达了新郑城郊。可怜的郑国,有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公子騑没有任何多余的考虑,决定与楚国结盟。这种随风摆柳的态度连他的同僚都不太能接受,公子嘉、公孙趸就表示了自己的疑虑:“咱们不久前才和晋国盟誓,嘴上涂抹的鲜血还没干,就背弃盟约,这样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公子騑不以为然地说,“你们忘了,我们的盟书上说,唯强大而有礼的国家是从。现在楚军来了,晋国又不来相救,楚国就是这个强大的国家嘛。盟书上的誓词,怎么可以背弃呢?再说了,城下之盟本来就没有诚意,鬼神都懒得管,我们就算背弃盟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公子嘉和公孙趸虽然觉得不妥,但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公子騑。

郑国于是派人向楚军请求和谈。楚共王派公子罢戎进入新郑,在一个叫中分的地方与郑国君臣举行了会盟。

中分之盟和戏地之盟一样,也是城下之盟,并不代表郑国真心实意地臣服于楚国。楚共王也知道这一点,因此计划在郑国呆一段时间,摆平郑国的事务。不巧的是,恰在此时,国内传来了楚庄王夫人(楚共王的生母)病逝的消息。楚共王是个孝子,连忙带着部队返回楚国为老太太送终去了。

中分之盟的消息传到新田,晋悼公仅仅是“哦”了一声,不置可否。对于他来说,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没什么好惊奇的。再加上他正在国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也无暇东顾,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郑国人去脚踩两只船了。

晋悼公的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有四点:

一、大力发展工商业,加强商品流通——晋商闻名于世,在春秋时期已现端倪;

二、减轻赋税,放宽限制,国家不与民争利。没有贪婪的国家,就没有贪婪的百姓,晋国的社会日趋和谐;

三、消减政府开支,国君举行祭祀和祈祷的时候,用财帛代替牲口;招待宾客只用一种牲畜,不添置新的器物;车马服饰只求够用,不求奢侈;

四、采纳魏绛的建议,举行大规模的慈善活动,自国君以下,全国贵族都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救济穷人——不通过红十字会,也不通过其他什么会,效果自然不错,据《左传》记载,那些年晋国基本消灭了穷困人口(无困人)。

由于晋悼公的德政,晋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威望也持续上升。公元前563年春天,晋国又迎来了外交史上的一大盛事,晋悼公与齐、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各国诸侯在柤(zū)地(地名)与吴王寿梦举行了会盟。这也是寿梦第一次亲临国际舞台,对于急于倚重吴国牵制楚国的晋悼公来说,其意义自不待言。当然,为了寿梦的出席,晋悼公也是煞费苦心,甚至可以说是委曲求全——柤地在今天的邳州附近,离吴国的首都甚近,离山西甚远,晋悼公实际上是带着一大群诸侯不远千里到吴国附近来屈就寿梦啊!

柤地会盟结束之后,各国诸侯并没有马上回国。荀偃和士匄建议:“打下偪(bī)阳,把它送给宋国向戌做封地。”

偪阳是柤地附近的妘(yún)姓小国,与晋国素来无冤无仇,荀偃和士匄为什么要消灭偪阳,而且要送给向戌呢?理由可能有三:

第一,诸侯远道而来,如果仅仅是和寿梦见一面,未免太小题大做,不但浪费资源,晋国的脸上也无光,不如打下偪阳,聊以自慰;

第二,偪阳既然就在柤地附近,离吴国也必然不远。消灭偪阳也是为了向吴国展示中原的武力,警告吴国不要太过狂妄;

第三,这些年来,宋国唯晋国的马首是瞻,而向戌是宋国的重臣,为晋宋两国的友谊做出了重大贡献,荀偃想给他送一份厚礼,加强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荀偃和士匄满腔热情,中军元帅荀罃却不怎么感冒,说:“偪阳城小而坚固,打下来也没什么武功,打不下则成为天下的笑柄,何必没事找事呢?”

荀偃和士匄坚持要打,而且直接找到晋悼公。晋悼公也觉得就这样回国未免太不够意思,就批准了两人的建议。

同年夏天,诸侯联军包围了偪阳。果如荀罃所言,偪阳城虽小,城防却极其坚固,联军进攻了数次,都是无功而返。

战斗过程中,鲁国的三位勇士给诸侯留下深刻的印象。仲孙蔑的家臣秦堇父用人力拉了辎重车抵达战场,偪阳人以为有机可乘,打开城门出来抢车,联军将士趁机发动进攻,有一小部分人冲进了城内。城上的守兵见状,连忙把悬起的闸门放下,准备关门打狗。在这个关键时刻,只见一位壮汉冲到门下,双手一举,将重逾千斤的闸门稳稳接住,并且高举过头顶,直到冲进城内的将士都逃出来才放手。

这位壮汉就是鲁国郰(zōu)县的县长叔梁纥(hé)。叔梁是字,纥是名,按照当时的习惯,名字连读,因此叫做叔梁纥。叔梁纥的祖上,就是当年被华父督杀死的宋国司马孔父嘉。孔父嘉也是名字连读,字孔父,名嘉,他的后人逃到鲁国之后,就以孔为氏,建立了鲁国的孔氏家族。据《史记》记载,叔梁纥力大无穷,在战场上英勇无敌,获得无数喝彩;平时的行为也很风骚,曾经在野地里遇到一位颜氏女子,两人兴之所至,情难自控,就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发生了关系。完事之后,叔梁纥拍拍灰尘就走了,全然不知道这次野合竟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十个月后,颜氏女子生下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取名为丘,字仲尼。按照当时的习惯,这个男孩应该被叫做仲尼丘,可是后人一般把他称为“孔子”或者“孔夫子”。

除了秦堇父和叔梁纥,还有一位勇士在偪阳城下表现出色。此人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叫做狄虒(sī)弥,或者叫做狄斯弥,是鲁国的步兵头目。他举起一只大车轮,用皮甲蒙住,做成一个巨大的盾牌。左手举着车轮,右手挥舞着长戟,领着一百来人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仲孙蔑赞叹道:“这就是所谓的虎贲之士啊!”

然而,联军的虎贲之士也不能破坏偪阳的城防。凭借着高垒深沟,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偪阳守军甚至仍有心情调戏鲁国的勇士,他们将一块长布从城头悬下,秦堇父看到了,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长布就往上爬,眼看要爬到城堞了,守军突然砍断布匹,秦堇父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晕厥过去。守军又将布悬下来,秦堇父刚刚苏醒,又抓住长布登城,守军又砍断布匹。如此反复了三次,秦堇父仍然斗志不减。连守军都被这种打不死的精神震撼了,他们向秦堇父表示敬意,不再将长布悬下。秦堇父就带着那几匹断布回到了联军大营,而且将这些布做成衣带,戴在身上巡示各军三日,以夸耀自己的勇气。后来仲孙蔑就任命秦堇父担任了自己的戎右护卫。

偪阳久攻不下,联军内部产生了动摇。荀偃和士匄感觉无可奈何,跑去对荀罃说:“雨季很快就要来了,恐怕冲毁道路,断了归路,请您命令班师回朝吧。”

荀罃随手抓起一具弩机,向这两个人扔去,还好他们反应快,躲闪及时,弩机从两人之间飞过,没伤着人。“你们打下偪阳,献给向戌,然后再来告诉我。”荀罃怒气冲冲地说,“当时我不想内部矛盾激化,影响部队士气,才同意你们的建议。你们已经使国君劳累,而且发动了诸侯的军队,又把我这老头拉进这场战争,现在却放弃进攻,还要我来下命令撤军,这是将罪责归到我头上。等到回国之后,你们就会说,‘如果不是荀罃下令班师,城就拿下来了。’我这把老骨头,能够承担这么大的罪责吗?给你们七天时间,不拿下偪阳,就拿你们的脑袋问责!”

荀偃、士匄被骂得狗血淋头,一句话也不敢说。他们亲自带领部队发动进攻,自己冲在最前面,不避箭矢,终于在四天之后攻下了偪阳,而且将城池交给向戌。向戌却不敢接受,说:“如果承蒙君侯安抚宋国,用偪阳来增加宋国的领土,我就安心了;如果将偪阳赏赐给我,那不是我利用诸侯的军队来求得封地吗?还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晋悼公于是做了个顺水人情,把偪阳送给了宋平公。

宋平公受宠若惊。晋军回师途中,经过商丘附近的楚丘,宋平公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晋悼公,并且以命人跳桑林之舞来助兴。

桑林之舞是商朝的天子之乐,宋国是商朝遗民之国,所以获准沿用。宋平公以桑林之舞来招待晋悼公,自然是最高规格的礼遇,却同时也是“非礼”的行为——严重超标了。宋平公谨慎,曾专门就这件事征询晋国人的意见。荀罃明确表示反对,荀偃和士匄却认为可以,理由是:“诸侯之中,只有宋国和鲁国可以用天子之礼乐,这是经过王室批准的。鲁国以周天子的礼乐招待贵宾,宋国以桑林之舞招待我们的国君,有什么不可以呢?”

宋平公听了,赶紧附和了一句:“晋侯领袖群伦,劳苦功高,这桑林之舞不献给他,还能献给谁?”

话说到这个份上,荀罃就算心里反对,也不好再坚持己见了。傻瓜才会在领导的待遇问题上较劲!他默默地看了荀偃和士匄一眼,对宋平公说:“客随主便,就按照您的意思办吧。”

桑林之舞果然非同凡响。宴会举行到一半的时候,只见宋国的宫廷乐师长挥舞着五色彩旗,指挥乐队载歌载舞地走进来。那音乐轻快而古雅,舞蹈则充满了力量和庄重之感,晋国人看了,由衷赞叹商文化的源远流长。

同类推荐
  • 三国秘闻录

    三国秘闻录

    将军身后的旗帜,站在月下的美人,那年碣石前观沧海的公子,以及滚滚硝烟弥漫着的红尘……这故事他想了很久,决定写下来……
  • 我是甩锅帝崇祯

    我是甩锅帝崇祯

    废材男主穿越到有武力值的明末,发现自己才是最弱的。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王简刚穿越而来,连大明这座两百余年的帝都都丢了,又有哪个地方还属于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有几个人自认自己还是王臣?人们都希望摊上一个负责任的领导,可他们很快就失望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摊上了一个甩锅帝。王简说:朕是皇上,只要是朕说的话,那都是对的;只要是朕做的事,那也都是对的。要是有错的话,也是你们办事不力!
  • 大明遇上德械师

    大明遇上德械师

    1937年,国民党一支押送军用物资的德械师神秘失踪,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穿越到了明朝末年。楚云:“师座!我们打不了该死的鬼子了!”杨重山:“妈的,打不了鬼子,咱打鞑子!”
  • 穿越古今之龙战三国

    穿越古今之龙战三国

    由于炎帝的徒弟邢天下界作乱,具有天命之相的主人公刘龙和他的四个伙伴被元始天尊门下仙人左恒用仙术“混沌乾坤”带回战乱中的三国时代去寻找同样具有地命之相的五个人,来完成天地合一大法才能对付邢天,三国系最新作品龙跃三国席卷而来~故事中夹杂着感情、亲情、爱情,情节曲折动人、耐人寻味,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乱世吧!
  • 以观天下

    以观天下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戎狄入侵,中原之地尽染膻腥。他出生权贵之家,她位居皇后之尊。为了她,他破家灭门,从此沦落天涯,为了给她寻找一个没有纷争的世外桃源,他踏破万水千山,终于发现世界没有那样的一个地方,于是征战天下,既然没有这样的地方,那就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地方.................
热门推荐
  •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逆旅》作者精心构思,采用立体的叙述方式,用人称多角度、多视角描写了几个“问题学生”叛逆的生活旅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扣人心悬的社会现实,从宽度和广度上来探究人性的深度,传神地暗示出厚重的思想意蕴,给读者以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和审美快感。
  • 凰战

    凰战

    她,是天真无邪的邻家少女。她,是宠冠后宫的无上宠妃。她,是历来最年轻的后宫统治者。她,为了救皇上不惜以女子之身步入沙场。她,却因皇上待自己姐姐的淡漠寡冷而心生厌恶,却又不得不卑躬屈膝于皇上,因为她要报仇。她日后究竟是一代贤后还是荡灭一切的阴冷毒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猪弗莱迪(北极历险记)

    小猪弗莱迪(北极历险记)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青白红

    青白红

    青、白、红,是我的三个女人,正如青花瓷器上呈现的三种颜色。她们也正如那件青花瓷,是历史、是谜语、是阴谋,美丽而易碎,情亦然。
  • 小白与大姐姐

    小白与大姐姐

    男女主是彼此的初恋,因为年龄问题无奈分开,可是男主并没有放弃,经过不断努力,男女主修成正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欢迎大家来看呢!)
  • 暗影流沙

    暗影流沙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上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当纷争与黑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血雨腥风开始的时候。”
  • 都市能力之金手指

    都市能力之金手指

    主角余浩在玩游戏时突然头晕去了躺厕所所有都变了,有了金手指最起码成神,目前计划穿越《七龙珠》,《盗墓笔记》
  • 青萍剑君

    青萍剑君

    有龙有凤,有仙有佛,有心魔作尺,有劫阻前程,我辈唯一剑,可断因果,可立道承,可问红尘万万里,可求随心大逍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道一句剑出似龙煌煌如日,问一句袖里青蛇胆气可粗?穿越仙侠文,不小白,有存货,更新稳定,量大管饱,看官老爷,且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