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300000027

第27章 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论(3)

接下来的批评,是针对孙文讲辞(86:28-29)内的几项土地国有化相关要点。(1)涨价归公法:“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方法。比方地主有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至多两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涨价值一万,地主应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2)在外国难行,在中国易行:“欧美各国地价已涨至极点,就算要定地价,苦于没有标准,故此难行。至于地价未涨的地方,恰存急行此法。所以德国在胶州、荷兰在爪哇已有实效。中国内地文明没有进步,地价没有增长,倘若仿行起来,一定容易。兄弟刚才所说,社会革命在外国难,在中国易,就是为此。”(3)国有化的效果:“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一切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把几千年捐输的弊政永远断绝。”(4)单一税:“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家。这社会的国家,决非他国所能及。”

梁对这四点的驳斥较务实,但他的驳文冗长杂漫(《新民丛报》,86:29-44),简要解说如下:

第一,涨价归公法。(1)既是土地将归国有,又何必另有定价法?定价之后民间是否可以自由买卖?(2)政府是在定地价时随即买收,或日后才买?(3)政府收买后,既已为国有,就应不准买卖。既然将来无土地交易,怎么会有将来涨至一万赢利八千的事?(4)若日后才由国家收买,何必现在定价?若预先定价而日后才买,土地价格还是会波动起落,必起争纷。(5)政府的财政能力,是否足以负担在全国各处购地之费用?

第二,在外国难行,在本国易行。(1)“孙文又谓欧美各国地价已涨极点,就算要定地价,苦于没标准,故此难行。……吾国现在之地价,……吾粤新宁香山之地价,则涨于二十年前多多。若因其涨而其无标准,则我国亦何从觅标准耶?”(2)德国在胶州、荷兰在爪哇行之有实效,中国亦可仿行。在殖民政府的强权下,执行此事有何困难?中国政府有仿行的条件吗?

第三,国有化的效果。(1)国有化之后需向国家承租土地耕作或为工厂。若此,有资本者或有官商关系者,能租得广大面积与位置良好之地,小资本者与平民仍“局蹐于硗确之一隅也”。土地国有如何能避免富益富、贫益贫之结果?最多也只能免除因土地而暴富之可能,究其实质,也只是以国家为地主,取代过去的私人地主而已。(2)各行各业所需土地的面积不同:林牧两业所需之地必多于农工,商业与服务业所需之地较小。各业所租之地,地点是自由申请或由政府指定?面积大小又如何分配?是以营业额或资本额或用其他标准来判断?万一日后需求增多或经营不善,土地面积又应如何增删或改换地点?政府处理这些事务需用许多人力和费用,必然繁杂且不效率。(3)原租者如为农民,过世后土地可否由子女继续承租?(4)土地国有化之后,地租会降低;成本当然会稍减,但影响物价的因素众多(有气候、金融、世界经济、国际收支、汇率变动等诸多变量),单靠土地国有,如何保证物价必定便宜,人民会渐富?

第四,单一税。若只收地租一项,如何能使中国成为地球上最富之国?(1)地租是依收买土地时的价值比率定,或是依收租时的地价来决定?(2)若有官民之间的舞弊,地租的评定会有低报之事,地租的实收额恐会不足。(3)若日后人口增加、福利支出增加、国防支出增加,而土地已因国有化而无行无市,况且土地面积不会随日而增,此法行数十年后,是否仍足全国财政之需?

以上是梁的驳论要点,梁亦不忘攻击性的说辞:“孙文之土地国有论,则嫫母傅粉而自以为西施也”,“吾反复读孙文之演说,惟见其一字不通耳”,“以其语语外行,喷饭”,“四不像的民生主义”。(《新民丛报》,86:41-49)

6.3.2《民报》的反驳

《民报》第12号的长文,有一半的篇幅在辩解土地国有论之正当性与可行性,行文的架构仍是依梁在《新民丛报》第86号的论点顺序,有原理性的辩解,也有执行实务问题的解说。以下所述的是较有辩驳性的论点,文中有不少琐碎或无力的反驳,在此不论。

《民报》的基本主张是:“故吾以为欲解决社会问题,必先解决土地问题;解决土地问题,则不外土地国有,使其不得入于少数人之手也。”(12:59-60)这项主张的背后推理是:美国“南北太平洋铁道,其敷设时,由国家奖励,而与之以轨道两旁各六十英里至百余英里之地。如是之类,故美之土地亦入少数人之手,而资本亦附属焉”(12:59)。以美国土地之广大,铁路密度之稀松,甚难理解会因铁路所经而使美国土地入少数人手中;近一个世纪之后,也尚未见此现象。另一项逻辑上问题是:何以能因而说明“而资本亦附属(于土地)焉”?筑铁路需要巨额资本,铁路经过之地价会因而更涨,所以如梁所言,应是土地附属于资本才对。就中国的例子而言,富人多买地产,出外经商发达后回乡买地是常见之事,所以在大部分的情形下,是土地附属于资本,《民报》的推理难以服人。

第二个论点是:“惟用土地国有主义,使全国土地归于国有,即全国大资本亦归于国有。盖用吾人之政策,则不必奖励资本家,尤不必望国中绝大之资本家出现。惟以国家为大地主,即以国家为大资本家。”(12:74-75)他们的推理是单一税的观点:“夫今日之中国所谋于民之地税,为其租之二十分之一而已。其取诸民而达诸中央政府,不知经几度之吞蚀偷减,而中央政府每岁收入犹有四千万之总额。……经国家核定其价额之后,以新中国文明发达之趋势,则不待十年而全国之土地,其地代(即地租)进率不止一倍。而此一倍八十万万之加增,实为国有。国家举八十万万之岁入,以从事于铁道、矿山、邮便、电信、自来水等之一切事业,而不虞其不足。即其后之数年,地租之涨价,或不及此数,而有是可亿收之巨额。……则全国之富源广辟,……则自身之资本弥漫充实于全国而有余。此殆自然之进步为之,而非恃奖励资本家政策所能望。”(12:75-76)对这么乐观的估算,一个世纪之后读之,对革命家的“热诚”不得不佩服。

第三个论点是:“且土地国有之制行,国中之生产业必大进。何者?既无坐食分利之地主,而无业废耕者,国家又不令其久拥虚地,则皆尽力于生产事业也。”(12:86)他们没有提出理由,说明何以会有这么自动的结果,但从这样的逻辑看来,是主观认定的程度远多于事实的推理:产业之大进主要是由于生产技术、流通渠道、国际市场之竞争力等项目,单凭土地国有应无此神效。证诸二次大战后行土地国有制的苏联,生产反而大退。此说难成立。

第四个论点在反驳资本不是造成地价上涨之主因。“地价之贵其重要直接原因有三,而资本之势力不与焉。一曰土地之性质,……其使用收益不同,其价值不同也。二曰土地之位置,其位置便于交通者贵,不便于交通者贱也。三曰人口之增力。……凡此皆非资本所能居首功,梁氏……都会发达由资本膨胀之结果则谬也。……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且梁氏意以为一般资本增值而地价始腾贵乎?抑必资本家投资其地,而地价始腾贵乎?”(12:93-95)这是个漂亮的论点。持平而论,地价上涨的因素中,也有因为资本流入炒作而人为高涨者,双方各自持理,这些论点可互补而不悖。

第五个论点是在描绘土地国有的功能与效果:“土地国有则国家为惟一之地主,而以地代之收入,即同时得为大资本家,因而举一切自然独占之事业而经营之。其余之生产事业,则不为私人靳也。盖社会主义者非恶其人民之富也,恶其富量在少数人,而生社会不平之阶级也。……如是而可期分配之趋均者有六事焉。土地既不能私有,则社会中将无有为地主,以坐食土地之利,占优势于生产界,一也。资本家不能持双利器以制劳动者之命,则资本之势力为之大杀,二也。无土地私有之制,则资本皆用于生利的事业,而不用于分利的事业,社会之资本日益增,无供不应求之患,三也。”(12:100-110)这三点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说法,合情合理,是新中国所需要的。而以下的论点,则不易看出与土地国有制有何直接关联:“土地国有,其余独占事业亦随之。其可竞争的事业,则任私人经营,既无他障之因,而一视其企业之才为得利之厚薄,社会自无不平之感,四也。劳动者有田可耕,于工业之供给无过多之虑,则资本家益不能制劳动者之命,五也。小民之恒情视自耕为乐,而工役为苦,故庸银亦不得视耕者所获为绌。其他劳动者之利益皆准于是,六也。”(12:101) 第五、六两点的意义是在保障劳动者与农民的基本权益,这只需立法保障即可,与土地国有制何干?

第六个论点是:“社会革命但以土地国有为重要,从而国家为惟一之大资本家,……吾人将来之中国土地国有,大资本国有。土地国有,法定而归诸国有者也。大资本国有,土地为国家所有,资本亦为国家所有也。何以言土地而不及资本?以土地现时已在私人手,而资本家则未出世也。何以土地必法定而尽归诸国有,资本不必然者?以土地有独占的性质,而资本不如是也。”(12:103)这一点是宣称性的,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较佳方法,这个论点在世界各国经济史上尚无实例可以支持。

综观上述六个论点,以第四个最有说服力, 第五个的前三点也可以接受,其余四点则可议之处甚多。

6.3.3梁的驳斥

针对《民报》第12号的长文,梁在《新民丛报》1907年第90-92号发表一篇连载3期的长文:《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文分3节,分别从财政、经济、社会问题来批判国有论的“不可行”,“不能行”,“不必行”。梁的目的是要驳斥“简单偏狭的土地国有论”:“本报既认扫荡魔说为一种之义务,故不惜再纠正之。”(见全文导言)此文在3节内,条列39项反对土地国有的理由; 第1节写得简洁有力, 第2、3节较拉杂牵扯,焦点不聚、力道不足。这39点分成3大主题: 第1节是财政角度,内有15条; 第2节是经济角度,有18条; 第3节是社会角度,有6条。一因其中某些论点在《杂答某报》内已出现过,二因不是每个论点都精彩,以下只举较有论辩力者为例,并稍加评论。此文的前两节已收入《饮冰室文集》(18:1-54), 第3节则遗漏未收。

6.3.3.1财政角度

(1)国有论者主张单一税而排斥复税制度,“此其语于财政原则一无所知,且与事实大相刺谬”(18:2)。土地单一税是说,全国只课土地税(即地租)一种;复税制则包含消费、营业、所得、财产等诸税。梁列举各种统计数字来推算中国的岁入,并与日、英两国比较,认为单靠国有地租一项,实难以支付繁杂庞大的国防、司法、内务、外交、文教、经济等费用。日后人口增加,国家业务日益繁多,若仍单靠土地税,则此税率必然要大幅调高,可能会远超过正常的水平,国家反而成为最大的剥削性地主。再说,不使用土地者,或只使用小面积土地者(如金融业、工商业、医师、律师)的税负额,必少于农林牧业,这岂不又回到原点:农民是税负最沉重的阶级?(18:17-18)

(2)中国面积虽大,但可耕地的比例不高。中国经济发展迟缓,物价低,生活水平不高,单靠地租为国家收入,“万万不能也”。况且历史上赋税体系“吞蚀偷减”、“舞文中饱”,财税行政的效率不高;就算“土地国有论实行后,将此数全归政府,则其所入亦不过与现时日本之预算案相等。其不足以供此庞然大国自维持、自发达之费明矣”(18:4、7)。

(3)即使土地单一税收足用,但单一税制本身缺乏弹性,遇灾难、战争、大型公共工程时,难以调整岁入。相对地,若采私经济(即非社会主义)的复税制,民间各部门各自努力,工商产业发达后政府可有更多税收。此外,消费税、遗产税、所得税也可依额度采累进率,一方面增加税收,另一方面减少财富差距。舍此弹性多元的税制,而就单一刻板的土地税制,高下优劣立判。

(4)若行土地国有,即使无民怨,但“共和政府无点金术,不知何以给之”(18:11)。这是最严重的问题:若要一次收购全国土地,世上尚无一政府有此能力;若分十年收购,弊端必滋生无数。再则,若土地归国有,地价必较从前下跌,地租亦无上升之理,政府必须维持国有化之前的地租水平才足国用。若地价跌而又要地租收入总额不减,那等于是地租率(土地税率)变相地提高了。(18:12、15)

同类推荐
  • 中国新股民新基民必读全书(基金篇)

    中国新股民新基民必读全书(基金篇)

    任何一种技能,除了进行大量实践之外,一定要有丰富的理论指导。本书阐述了中国股民必须掌握的各种基本知识,简单易懂,实用性强,可以让股民很容易在股市如鱼得水!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普及股票投资的基础知识,开阔人们的眼界,使投资者了解和掌握基本投资原则和投资技巧,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相信它一定会给许许多多的股民予启发和指导,帮助读者了解更多实用的知识,在股市浪潮中走向巅峰。
  •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本书分为三篇,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及其如何利用股份经营的问题进行研究。
  •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问题,高洪民著的《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提出了人民币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沪港金融中心处于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的枢纽地位。为此,本书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两大金融中心互促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当前存在的跨境经济循环与跨境金融循环发展的非对称性观点,并根据“两个循环”的特点,提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功能上将会按照国际“计价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三位一体的方式演进。为促进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建设,本书还系统研究了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上海构建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的目标和对策、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策略以及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构建跨境金融循环之间的关系等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
  • 汽车保险的创新和发展

    汽车保险的创新和发展

    全书共三篇14章,包括第一篇汽车保险基本理论与实务:第1章汽车保险的发展及现状、第2章汽车保险概述、第3章汽车保险费率、第4章承保、第5章汽车理赔实务,第二篇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实证研究:第6章我国车险经营状况、第7章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反思与评估、第8章当前我国汽车保险消费问题研究、第9章我国汽车保险费率厘定因素和免赔额分析、第10章目前我国车辆保险产品比较研究、第11章车贷险的风险控制与发展问题思考、第12章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问题研究、第13章车险产品与经营创新、第14章我国汽车保险实践中的纠纷和法律争议分析,第三篇机动车辆保险典型案例评析(60个案例)。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热门推荐
  • 繁星的永逝

    繁星的永逝

    明月常伴,繁星永存,不败少年向您抛了一个媚眼~
  • 周易全鉴(第2版)

    周易全鉴(第2版)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 迷途之混出个名堂

    迷途之混出个名堂

    你没有体会过那种感觉,有数不清的拳头挥向你的脸,无数双脚踹着你的身躯,而你只能拽住其中的一个人用尽浑身气力地去反击,但双拳难敌众手,最后你还是会被打倒。那并不丢人,我们并不是神,以一敌不了众,所以捍卫不了这社会的正义。究竟在捍卫着什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那就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尊严。胜利和失败都不重要,但一个人永远不能失去尊严!
  • 我是他的小蜜糖

    我是他的小蜜糖

    景遇是一个超级超级帅的小哥哥,文采斐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五年级写了关于武则天的赋还上了报纸。后来居然选了法医专业。有无数小姐姐表白,他都不为所动。杨蜜偶然认识他,就从敬仰慢慢变成了暗恋。两人就开始了不同寻常的恋爱过程,不急躁,不追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就这样从高中走到大学,在一起了!“你为什么喜欢我呀,你身边有这么多好看的小姐姐。”“当然是因为你是我的小蜜糖了。”姐妹篇《她是人间惊鸿》,两篇文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 异世之冰帝

    异世之冰帝

    华夏“冰帝”穿越异世附身同名少年。重修冰系异能,铸就最强灵魂。一本星辰锻体术,铸就最强体魄。异能与武道的融合,踏破世界之避障,在新世界中继续塑造神话。最终,掌控众生。(跪求推荐,收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梁祝哀史

    梁祝哀史

    传说,玉带凤蝶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玉带为梁,凤蝶为祝千年来,他们成双成对,追随不弃所谓:弃凡尘,化双蝶,续前缘此般情,此生,来生,永生……
  • 垒影子的人

    垒影子的人

    一部悬疑小说。作品以一个带有悬疑色彩的故事外壳,装着出人意料的情节和揪扯人心的悬念,推进故事的发展。小说在故事的表面叙述中将思想包裹到奇巧紧张的故事内里,思考善与恶的界限,对与错的评判,人性与法律的纠结,正义与情义的缠绕,叙说人世的孤独与饱满。作者王哲珠为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
  • 穿书之拯救炮灰女配指南

    穿书之拯救炮灰女配指南

    【1v1独宠】一朝穿书,她绑定了闺蜜系统。她的任务就是全方位呵护自己的蛇精病“闺蜜”,闺蜜骂人她帮嘴,闺蜜打架她放风,闺蜜被关她顶包。她的良知底线就是闺蜜,谁敢动我闺蜜,我跟谁拼命!可TM为毛闺蜜作对对象是书中女主?!诬陷、打架、绑票,还要闺蜜你不敢对女主做的事儿吗?她突然间发现,自家闺蜜是一个妥妥的“恶毒女配”官方标配,好想换阵营怎么办凸(艹皿艹)??她好难,每天都要防止闺蜜去男女主面前“作死”!——后来,她见怪不怪。闺蜜作多就习惯了。为了让闺蜜能更有底气去女主面前作死,她决定发展自己事业线,和男主比高低。苏霸总:“没事儿的姐儿们,人家有霸道总裁,你有我。”——文中男主是一个挂件,天天挂女主身上那种。【深情病娇霸道男主vs黑莲花护短狠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