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300000049

第49章 中西经济学说史(1)

本章讨论梁对两项经济学说史的见解。第11.1节从梁对墨学的研究(《墨子学案》《子墨子学说》《先秦政治思想史》《墨经校释》),说明:他如何以“七个公例”(原则)来解说《墨子》的经济见解;他的诠释有哪些特点与缺失。虽然经济议题只是墨学的一环,但梁的内在逻辑和不时出现的过度演绎,都很值得商榷。第11.2节析论梁的《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1902-1904,12:1-61),这是介绍西洋经济思想的长文,内容广泛,可议论之处较多,值得深入分析。

11.1墨子的经济见解

11.1.1主题界定

梁在《墨经校释》序页2说“启超幼而好墨”,引发他深入探究墨学的人,可能是《墨子闲诂》(1893)的作者孙诒让。梁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页230)说:“此书初用活字版印成,承仲容先生(孙诒让)寄我一部,我才23岁耳(1895)。我生平治墨学及周秦子书之兴味,皆自此书导之。”梁日后自号“任公”,有一说是源自《墨经》的“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经说》对“任”的解释,是“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罗检秋(1999:41),另见《墨子学案》第二自序]。

以上这些事迹,研究墨学的人士已都知晓。梁对墨学的长期关注与投入,以及因梁而引发近代墨学的复兴,罗检秋(1992)和黄克武(1996)已有周延的解说与分析。他们对墨学在梁的学术思想体系内之重要性,他如何主张运用墨学的精华来救亡图存,如何带动清末民初墨学研究的风气,以及胡适如何因梁的启发,转而日后在某些论述上甚至超越梁的成就,等等,这类相关的主题,都提供了确切的解析。这两篇文章所引用的书目相当广泛,读者很容易找到与上述题材相关的各类研究文献。

梁对墨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本小书内,依出版年序是:《子墨子学说》(1904,专集37)、《墨经校释》(1920,专集38)、《墨子学案》(1921,专集39)、《先秦政治思想史》(1922,专集50)。现存《墨子》50篇内包含多项主题(李渔叔,1976),与经济相关的议题分散多处,梁在《墨子学案》第3章内,以“七个公例”来解说“墨子之实利主义及其经济学说”(页13-21)。这是梁对墨家经济学说作最系统解说的部分,在内容上已吸收了多年前在《子墨子学说》第2章(页18-24)所陈述的观点,并作了更条理化的析述。

他在《先秦》第11章“墨家思想(其二)”(页119-126),对墨子的“利”和“义”作了详细的诠释,但基本上未超出上述两章的范围,谈到经济见解的部分也较弱。他在《墨经校释》的《经说下之上》第31、32条(页71-72),对《墨子》的“价格”和“价值”的认知,也有不错的解释。整体而言,《墨子学案》第3章“墨子之实利主义及其经济学说”,是理解梁对《墨子》经济见解的主体。以下诸节的内容,依照上述的顺序评述。

11.1.2墨子学案

梁的切入点很清楚:“经济学的原字Economy,本来的训诂,就是‘节用’。所以墨子的实利主义,拿《节用》做骨子,《节葬》不过《节用》之一端,《非乐》也从《节用》演绎出来,今综合这几篇来研究‘墨子经济学’的理论。”(页14)这段话中的Economy应译为“经济”(而非“经济学”),这也才能和以下几句的《节用》《节葬》《非乐》相对应;此段也说明梁的“墨子经济学”,基本上是建立在这三篇的内容上。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墨子》内的经济论点大概只能称为“见解”,尚不构成体系,也还未到“思想”的层次。梁列举墨家经济见解的七个“公例”(原则),解说如下:

(1)“研究墨子的经济学,须先从消费方面起点。墨子讲消费,定出第一个公例是:‘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节用中》)。墨子以为人类之欲望,当以维持生命所必需之最低限度为标准。饮食是‘黍稷不二,羹胾不重,饭于土塯,啜于土刑’(《节用中》)。衣服是‘冬以圉(御也)寒,夏以圉暑。’宫室是‘高足以辟(同“避”)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墙高足以别男女’(《辞过》)。只要这样就彀了,若超过这限度,就叫做奢侈。墨子以为凡奢侈的人,便是侵害别人的生存权,所以加他个罪名,说是‘暴夺人衣食之财’(《节用中》)。近代马克思一派说,资本家的享用,都是从掠夺而来;这种立论根据,和二千年前的墨子正同。”(页15)

这段话的解说清晰明白贴切,最后一句则大可商榷。《墨子》的原意可能是:在春秋战国资源有限的环境里,各人对经济物资的掌控能力不一,若有人奢侈,就会妨害他人的生存。相对地,马克思的意思是说:由于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源,他们享用的是劳动力的“剩余价值”,剥削了劳工应得的某些部分。资本家所“掠夺”的部分,不一定会“侵害别人的生存权”(想想美国和日本的状况)。所以墨家和马克思的说法,在时空背景上、在具体内容上都截然不同,梁对此说作了过度的比附。

(2)“讲到生产方面,墨子立出第二个公例是:‘诸加费不加利于民者弗为’(《节用中》),‘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辞过》)。墨子以为生产一种物事,是要费资本费劳力的,那么就要问,费去的资本劳力能彀增加多少效用?所费去的和所增得的比较,能否相抵而有余。……他的意思以为穿衣服的目的,不过取其能暖,穿绸比穿布并不加暖,所以制绸事业就是‘加费不加利于民’。墨子非乐的主张,就是从这个公例衍生出来。他说:音乐是‘加费不加利于民’的事,所以要反对他。墨子以为总要严守这个公例,将生产力用到有用的地方,才合生产真意义。所以他说把那些阔人所嗜好的‘珠玉鸟兽犬马’去掉了,挪来添补‘衣裳宫室甲盾舟车之数’,立刻可以增加几倍(《节用上》)。……墨子更把这种观念扩充出去,以中用不中用为应做不应做的标准。凡评论一种事业一种学问,都先问一句‘有什么用处’。这是墨学道德标准的根本义,若回答不出个‘什么用处来’,那么,千千万万人说是好的事,墨子也要排斥的。”(页14-15)梁的解说很清楚,用现代的经济学语言重述这个公例,就是:要合乎成本/效益法则;最低满足法则,避免资源作非生产性运用;主张社会资源的公平运用,不使少数人有奢侈的“珠玉鸟兽犬马”。

(3)“墨子这种经济思想,自然是以劳力为本位,所以‘劳作神圣’为墨子唯一的信条。他于是创出第三公例,是‘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则不生’(《非乐上》)。墨子说,人……一定要‘竭股肱之力,殚其思虑之智’,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所以各人都要‘分事’。什么叫做分事呢?就是各人自己分内的职业。”(以上节译《非乐上》篇原文,页16)其实这也算不上是个“公例”,最多只是个“信条”,主张有生产能力的人都必须要自力更生。虽然未谈到如何救济残障失能者,但此处的文义应专指有生产能力者。

(4) 第四个公例,其实就是分工原则。“墨子于是感觉有分劳的必要,又创出第四个公例,说道:‘各从事其所能’(《节用中》),‘各因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公孟》)。墨子设一个譬喻,说道:‘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可成也。’(《耕柱》)……无论是筋力劳作,或是脑力劳作,只要尽本分去做,都是可敬重的。”(页16)蚂蚁和蜜蜂的分工是自然界的本能,人类社会的分工在古今中外各种文明里也都存在,这是一件具体明白的事,谈不上是个“公例”。斯密在《国富论》首章论分工,之所以受学界重视,是因为他以实例确切说明分工对制造业生产力的惊人效果,以及如何可由此有效地增加国富。墨家的说法相对地单纯,梁在1921年的解说也未见深刻之处。

(5)“在这种劳力本位的经济学说底下,自然是把时间看得很贵重。墨子是又创出第五个公例,说道:‘以时生财,财不足则反之时。’(《七患》)‘光阴即金钱’这句格言,墨子是看得最认真的,他所以反对音乐,就因为这个原故。他说那些‘王公大人’们日日听音乐,还能‘早朝晏退听狱治政’吗?……所以断定音乐是‘废国家之从事’(《非乐上》)。……他反对久丧,也是因为这个原故。……这样,人生在世几十年,服丧的日子倒占了大半,还有什么时候去做工呢?而且服丧的时候,做成许多假面孔,‘相率强不食以为饥,薄衣而为寒’,‘扶而能起杖而能行’,闹到‘……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健强’,这不是于卫生大有妨碍吗?这不是减削全社会的劳力吗?所以断定‘久丧为久禁从事’(《节葬下》)。”(页16-17)儒家主张的理想服丧期未免过长,所以墨家的节葬观是有意义的说法。墨家的非乐论,梁在他处另有申论,在此只是要说明“乐”和“服丧”这类的事,是属于非生产性的活动,应该禁止或降到最低程度。

(6)梁认为主张人口增殖,是墨家经济见解的第六个公例:“欲民之众而恶其寡。”(《辞过》)梁说:“墨子的人口论,和玛尔梭士的人口论,正相反。玛尔梭士愁的是人多,墨子愁的人少。人少确是当时的通患。……墨子对于这问题, 第一主张早婚,……第二是反对蓄妾。这些主张,都是以增加人口为增加劳力的手段,所以看得很郑重。反对久丧,也是为这个原故,因为儒家丧礼,禁男女同栖,服丧时候很多,于人口繁殖自有妨碍。……这都是注重人口问题的议论,虽然见解有些幼稚,但在当日也算救时良药了。”(页17)不同的社会各自有特殊的环境与条件,墨家的人口增殖论自有其背景与需要,梁既然能同情地理解,不知为何又觉得“见解有些幼稚”?

(7)最后一个公例,是经济分配的原则:“有余力以相劳,有余财以相分。”(《尚同上》)梁对这个原则的解说是:“自己的劳力和光阴,做完了自己分内的事业,还有余剩,拿去帮别人做,这就是‘余力相劳’。自己的资财,维持自己一身和家族的生活,还有余剩,拿去分给别人,这就是‘余财相分’。这两句话《墨子》书中讲得最多(《天志篇》《辞过篇》《兼爱篇》皆有),其实只是‘交相利’三个字的解释。《节葬篇》说‘疾从事焉,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意义更为明了。……相劳,就是孔子讲的‘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余财相分,就是孔子讲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藏诸己’(《礼记·礼运》)。两圣人的经济学说,同归宿到这一点。质而言之,都是梦想一种完全互助的社会。”(页18)梁把墨家主张社会的互助,和《礼运篇》的大同世界理想比附在一起,未免言之过度。以墨家一向对儒家批评的态度来看,说不定墨者还要反对梁的这种说法。虽然在某些片断文字上,梁可以在儒墨之间找到共同的意思,但双方在基本态度上的差异,也不可因而模糊掉。

接下来梁所作的比附,就更谬以千里了:“我想,现在俄国劳农政府治下的经济组织,很有几分实行墨子的理想,内中最可注意的两件事。第一件,他们的衣食住,都由政府干涉,任凭你很多钱,要奢侈也奢侈不来,墨子的节用主义,真做到彻底了。第二件,强迫劳作,丝毫不肯放松,很合墨子‘财不足则反诸时’的道理。虽然不必‘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但比诸从前工党专想减少工作时刻,却是强多了。墨子说‘安有善而不可用者’,看劳农政府居然能彀实现,益可信墨子不是个幻想家了。”(页18)

若墨子棺中复起,实地见了俄国在1917年革命之后的集体农场,不知有何切身的感想?梁把墨家的理想,和《礼运篇》的大同世界比附在一起,又和俄国的集体农场比附相通,那么在逻辑上是否可以说,礼运大同的理想和集体农场的做法也是相通的呢?用这种方式诠释墨家的经济见解,未免欠缺思量。再说,在1906-1907年,梁在《新民丛报》上和革命党所办的《民报》,对中国日后是否该采社会主义经济路线,以及土地是否应该国有化的问题有过激烈争辩。

以梁当时对这两条路线坚决否定的立场,不知为何他在1921年写《墨子学案》时,竟然把他积极主张用来救中国的墨学,和“俄国劳农政府治下的经济组织”比附在一起?[参见黄克武(1996:77、80-81)]

同类推荐
  •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本书由总论、改革篇和发展篇三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阐述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改革篇主要阐述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发展篇主要阐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 中国入世与战略应策

    中国入世与战略应策

    本书对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演变、组织结构、基本原则、运作程序及历史作用,都做了简明、扼要且准确的介绍与分析,可称为世贸知识的小百科。本书对中国“入世”的进程和原则作了具体的阐述,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作了深入研究和辨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入世”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走向及政府、企业、百姓如何直面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形势,提出了战略思路和具体应变对策,可称本书为应变“入世”的小智囊。
  • 大话闽商

    大话闽商

    本书共九章,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上叙述了闽商的兴衰和在中国各大商帮中的地位。通过对闽商中一些代表性人物从商经历的描述,告诉人们一个个典型闽商的非凡经商历程和个性特点。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为高校教材,主要介绍了所有权的一般原理、债的一般原理、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内容。
  • 杨致恒文集

    杨致恒文集

    本书收录了《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也评梅林的<马克思传>中的错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关于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重大意义》等论文。
热门推荐
  • 大巫之地

    大巫之地

    这里是2056年,气候恶化,疾病蔓延,情况不容乐观。王小峰,从一个中医转型,到魔法师,借助西方的魔法,真正踏足到了一个强者的世界。东方的法宝,西方魔法,都将在魔法世界一卷卷展开庞大的画面。
  • 穿越红楼之迎春驯夫记

    穿越红楼之迎春驯夫记

    服装设计系大一女生李菡菡穿越了,穿越到了红楼梦里面了,悲剧的是,她居然穿越到了十二钗里面最懦弱木讷的贾迎春身上!望着身边这个中山狼孙绍祖,那边又是大厦将倾的贾府,还有一个无依无靠的林黛玉,她觉得自己压力好大啊!
  • 湘西送喜者

    湘西送喜者

    青年步入药派。历猛鬼恶人,断奇巽案件。魔昧之术,不一其道湘西赶尸,江北造畜,西南闽毒,南洋降头。与各种妖师术、巽能术对抗,险象环生,与高智商冷漠的罗吉尔一同探查那诡异无比的凶杀案件。其实推理是为了一起活着——走下去。
  •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合集)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合集)

    本套装包括了《人间至美是清欢》、《一切特立独行的人都意味着强大》、《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人间食粮》五本诺贝尔文学奖佳作。
  • 混天雷祖

    混天雷祖

    混天雷晶,乃震撼世间之力,乃千万年难得一遇。它衍生在万莱国玉城一个偏僻的地方,以轮回的力量降临在落浮体内。可其力恐怖,出生之时,便使百里内外,寸草不生,落浮的父母也因此失去生命。追踪长久的不苦,为了这股力量,抚养了这个小孩,从而寻找机会,夺得此力。奈何造化弄人,长时间的相处让不苦收回了杀意,并对这个孩子深深同情。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想成为武者,不像继续无能下去。而不苦,也做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
  • 主公,臣妾恭候多时

    主公,臣妾恭候多时

    我一生挚爱者,便是我家主公。我为他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朝思暮想,刻骨铭心,不死不休……
  • 深蓝物语之鳞光年

    深蓝物语之鳞光年

    “知道人鱼的传说吗?”冥冥之中听到有人在问。——头痛无比。脑中是一片暗蓝色的深海,表面看似平静无波,底下却暗潮滚滚,腥甜而又苦涩的味道扑鼻而来充斥着整个感官。不安地动了动,眼睛因外界的光亮刺激而缓缓睁开,入眼的是一整个阳光明媚的世界。【是你救了我?】徘徊于脑海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你醒了?”意识清醒后听到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他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么好听的声音,才能有这么温柔的语气,才能有这么善良的心灵。【你是谁?】他想问她,可是声音嘶哑不成字句。“烧退了。”依旧是如此好听如此温柔的声音在说话,伴随着温暖覆上额头。他无意识地一震,她手心的温度仿佛是太阳源源不断地给他温暖,全不似他梦里见到的冰凉刺骨的海水。
  • 虚无执掌者

    虚无执掌者

    因嫉恶如仇,惨遭杀害,无意间来到魔法大陆,掌握了举世无双的虚无魔法,且看吴麟如何由一个人人嘲笑的废物变为世人尊敬的绝世天才……
  • 悠然的修仙生活

    悠然的修仙生活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有一“悲剧”的孤女重生了,胎穿了,架空了。爹很帅,很冷酷;娘很美,很天真。可是你们不会养孩子,生下悠然怎么养捏……饿了,哭给你看,再没奶也不能喂水喝啊,好吧,据说是灵泉仙水,水很甜“嗝……”饱了……本以为可以过悠闲的幸福生活,奈何无良父母弃下刚生不久的幼弟云游四海,5岁女主种田,做饭,养弟……且看女主身怀随身空间带着萌弟寻无良爹妈,大闹宫廷,游戏江湖……
  • 汉末嫁衣

    汉末嫁衣

    刘腾回到汉末,双手捧着名为江山的嫁衣,问了一句:嫁衣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