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300000005

第5章 币制改革(2)

在此要强调的是为何它会失败,这有几项原因:(1)新币既然钉住英镑,万一中国币贬值,英国自然要干预。也就是说,英国借着要替中国设计新的货币体系,进而掌控中国的货币管理权,甚至进而要掌控财政权。英国久掌中国海关税入,列强早已不满,中国更引为耻,如今趁机要更深入掌握命脉,反对之声必高。(2)中国的货币体制庞杂混乱,另立新币制所费甚高,除了高昂的行政费用之外,各省政府未必愿意配合,阻力甚大。(3)英政府不愿意贷款给中国政府进行币改。在评估利弊得失之后,清廷对赫德提议的态度冷淡,民间也因而无多大反应。朝廷的态度一方面是恐英人趁机深入,另一方面是怨英人不愿提供贷款,而不是中国对虚金制没兴趣。美国见此机会难得,愿意协助中国币改,也愿意提供资助,所以才有1904年的精琪提议。

1902年国际银价大跌时,中国和墨西哥政府联合向美国求援,希望能协调各国共同稳定银价。美国正想扩张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希望银价稳定能有助于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美国国会在1903年指派三人委员会负责此事,精琪是其中的一员,负责研拟中国货币改革方案。他在1904年1月抵华,调查实况之后发表了《中国新货币体系备忘录》(Memoranda on a New Monetary System for China)。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定出中国银币与黄金的价格比例为32∶1(32两白银换1两黄金)。这项比例一旦固定,就算日后白银价格浮动起落,仍维持32∶1的比例。换句话说,对世界各国而言,中国的币值从此就和黄金有了固定的比值,就算银价下跌,在国际汇兑的计算上仍是32∶1。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使中国免于银价下跌的心理恐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日后银价上涨(成为30∶1),而国内银金比例仍维持32∶1的话,中国币就吃亏了(被低估了);反之亦然。精琪提案的始末,两国往来函电,中国大臣,驻外使节对此事的各种意见,此案的具体内容,各方的评议,精琪返美后的演说,在《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页1110-1203)有非常丰富的记载,从下列张之洞的驳斥中,也可略见双方歧见的旨要。

2.1.3反对意见

当时反对精琪者甚多,持议甚杂,以鄂督张之洞的意见最具代表性。精琪抵华后,积极与张约见,二月中旬双方会谈,但观点不合:

“精琪来华,将议定金银价值。约期晤谈,所言不合情势,驳之。”(《张文襄公年谱》,页181)同年八月十六日张写了一长篇《虚定金价改用金币不合情势折》(《张文襄公全集·奏议》,63,页6-15),此文经《上海时报》转载后传诵一时,而朝廷对此折的回应却只有淡淡一句:“朱批该衙门知道,钦此。”(页15)张所言甚厉:“臣二月间由京回鄂,精琪久已在汉口相候,约期晤谈,必欲一见。嗣经接晤两次,该洋员一切议论,诸多支离,臣层层驳诘,该洋员亦不能分条辨析,切实答复。……今臣阅其开送中国圜法条议及条议诠解、续送条议各篇,种种虚妄、种种患害,不禁为之寒心,敢敬为我皇太后、皇上披沥陈之。”张的论点明确,其说甚辩,以下摘要并略加评述:

第一是货币改革主导权的问题。“今查精琪条议为第一条言:中国设立圜法,其措置以赔款国之多数能满意为准。……第十七条:正司泉官及各国代表人,准为中国政府提举整顿财政之事。迹其所云,直欲举中华全国之财政,尽归其所谓正司泉洋员一手把持,不复稍留余地。而又恐各国之议其后,故一则曰使赔款国之多数能满意,再则曰赔款国之代表人可以查看账目,三则曰各国代表人准有提举整顿中国财政之事,几视中国为各国公共之贸易场,而不复问主权之何属。其见好各国,蔑视中国,悍然不顾,乃至此极,实出情理之外。”此点颇能引起国人共鸣。

第二是银金比价的问题。精琪提议32∶1,其用意与功能已在上文略述,但张未必明白虚金制的精神,对32∶1之说甚异。“强定为准三十二换之金价,侈然谓铸头出息,可获二分厚之重利,冀以歆动中国。”如前所述,32∶1的设计用意,不是要替中国政府谋铸钱之厚利,而是日后国际银价若有起伏,中国银币的国际报价都维持在32∶1的汇率。目的在使中国对国际银价的波动,免于产生预期心理,并协助各界对中国币值具有信心;另一项目的,是定出中国币的国际标准价格。1904年时的国际银金比价为35.7∶1,张看到国际行情为35.7∶1,就想到若能依32∶1来偿付各国的赔款与债务,中国必然可省下大笔支出(每两黄金的债务可省下3.7两的白银),所以他说:“夫使所定三十二换之金价中外可以通行,中国即可以此价折算,兑付各国赔款,诚属两得其平之计。”

张明白没有这等美事:“乃精琪所定此项三十二换之银币,其限制只能在中国通行;而在外国卖票购金,则其价值须由正司泉官临时定夺。”所谓的临时定夺,就是依当时的国际汇率行事,而非32∶1。

张明白32∶1只是虚设,真正支付国际债务时32∶1根本没用。他把真正的利弊分析得很清楚:“至其续送条议,则明言此银币在本国支付款项,即作三十二换销用,若用银元付外国款项,则须按生银价销用,即四十换之谱等语。是其法不过使中国商民,以值市价四十换之金一两纳诸政府,勒令抵银三十二两。而外国持银三十二两,一入中国即可得金一两之用。及以中国之银抵付外国之金,则仍须以银四十两抵金一两。”简言之,32∶1的设定对洋人百利,对国人未见一利:

“无论求利太贪,立法太横,民必不遵,法必不行。即使强迫行之,亦惟罔内地商民之资财,以入之政府。而又括中国政府之利益,以倾泻于外洋而已。”

第三是新币制对国内可能产生的影响:“勒令民间以新币还旧债一节,尤为横暴无理。夫按新币硬抬之高价以还新债,恐虚头太多,势难持久。已患不能通行,况勒还旧债乎。此令一行,必致中国各省商民借贷绝路,追账倒账,抢夺斗争。各行商贾概行歇业,贫民固穷,富民亦穷,大乱立见。是不惟无二分之利,且恐有十分之害矣。”张的主张是不要采取空假的虚金本位,只要能确切地把银本位做好就很够了:“果能全国皆用银币出纳,一律开办,前廿年内铸数既多,余利亦成巨款。此乃国家权力应有之利,明白无欺之事,切实和平之办法,并不须用外人主持,亦不须行以罔民病民之政。”

他认为虚金本位根本不适合国情:“中国则不然,民贫物贱,工役获利微,四民食用俭。故日用率以钱计,其贫民每人一日口食仅止一二十文,中人一日口食仅止六七十文。其沿海沿江通商大埠,尚参用生银银元,而内地土货无论巨细买卖,皆用铜钱积算。……合计中国全国仍是银铜并用,而用铜之地十倍于用银之地。……故论目前中国情形,若欲行用金币,不但无金可铸,即有金可铸,亦非所宜。况精琪之议,并不自铸金币,徒虚悬一金价以抬新铸之银币。……盖无实之币,无实之票,必然壅滞不行,跌价私售。……国家必受大累,一旦立形不支,实属万分危险,尤不可轻于尝试。”张的具体建议是:“窃谓此时惟有先从银铜二币入手,求划一畅行之策,然后酌定银钱相准之价,每银一两限定值钱若干。……俟通国币制统归一律,银铜二币悉遵定价,生银之用渐废,服用糜金之禁渐行。……彼时体察情形,果需参用金币,再行斟酌试办,亦未为迟。”一个世纪之后重读此奏折,还能深切地感受到张对民间实情的了解,颇能洞察虚金制对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的利弊,要点俱在,甚有见地。

以上是张从货币与经济的角度,来看虚金制对中国的弊害。列强提议此制当然也有政治上的考虑,张对这个面向的见解是:“若精琪之议,啖我以虚无铸头之利,而夺我实在财政之权,其计至毒、其害至显。”他对虚金制的可行性相当果决:“惟外人图揽中国财政者正复不一其人,即中国震于外国用金之说,剿袭附和,妄思尝试以徼大利者,故恐亦复不少。臣之此奏不仅为精琪一人,并不仅为金币一事,此后傥再有以行空票作金币之说进者,或外饵我以重利,实图揽我利权、绝我利源者,拟请敕下外务部、财政处、户部,开诚布公,正言驳拒,勿受其愚。”

当时和张同样持反对意见者不少,试举两例。一是总办江南商务局的刘世珩,他在精琪案提出时(二月)就发表了《银价驳议》,分成两部分:一是《中国圜法条议》,对精琪所提的十七条逐条驳斥;二是《中国新圜法条议批注》,对精琪所论的十章内容逐章批驳;最后还写了一项附录《通商进出相差与创设支兑金货为平准圜法之关系论》,用意在解说国际汇兑的基本原理。这两篇长文收录在《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页1160-1188)。他的写法是逐条、逐章的批评,论点详细明确。此文的知名度比不上张之洞奏折所引发的回响,原因有三:

(1)张的名气大,奏折文刊登在报章上,读者人数较多;(2)张的文笔简洁有力,要点俱在,很可能是把刘的论点消化纳入(张的奏折是八月呈的),把文章写得简要高超;(3)二月时精琪刚发表17条圜法,国内各界尚未作出响应,半年之后各方意见俱出,张的奏折以集大成的方式,代表了反对方的综合见解,引起相当的共鸣,也因而盖过刘的析论。其实刘的论点确切,唯稍冗长以致力道略弱。

在刘、张两文之间,还有苏松太道袁树勋所呈的《上海钱业商业对于精琪银价条议的意见》。此文发表在《南洋官报》(1904年6月),现收入《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页1194-1195)。这项短折的用意,是要表达上海钱业与商业对此案的反对意见,所诉求的立场和刘、张的宏观官方见解不同:“该董等老于商务,会计颇精,所陈各情,是否有当,理合具禀声覆。”袁的论点和张类似,但说法不同。第一,改用金币之害是:“至于豪家积赀,商贾转运,向皆用银,一旦骤然改用金币,金价更昂,银价必贱,受亏更为不浅。……若改用金币,诚于泰西各国洵称利便,于中国难免更受其亏,非但毫无裨益,反恐祸乱丛生。” 第二,对中国的汇兑收支未必有利:“若绳以日本因改用金币遂见富强之说,似非确论。闻日本改用金币,暗亏非细,印度受亏尤巨。……中国不比泰西各国,将来作伪多端,高低不一,其害更有不堪设想者,于国于民于商皆无益有弊耳,不如不改之为良也。” 第三,中国的货币与银行体系尚无行虚金制的实力:“国家若概用金币,必先整顿各省银价铜价相辅而行。……为今之计,改用金币,非先设国家银行不可,欲设国家银行,非有外洋伦敦、纽约、商埠之分行,与各国交通汇兑不可。”

2.1.4赞成意见

赞成虚金本位者有两项共同的特征,一是从“镑亏”的角度来陈述银本位之害:国际银价长贬,中国在国际收支、赔款、外债上所受的亏损过巨。二是这些人较具国际视野,或是驻外使节,或是办理洋务,或是关心国际世局对中国的影响者。前述赫德、精琪等人的提议,是在列强授意之下的作为,但在中国也有不少人向朝廷建议改采金本位,这些建议与朝廷的答复,收录在《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页1222-1249),举三例如下:

出使俄国大臣胡惟德在1903年9月26日“请改币制”(页1222-1229),朝廷对此项长奏议的朱批(10月26日)是:“财政处、户部知道。片并发。钦此。”户部在1904年(无月日)由尚书鹿传霖对此议简要响应,但只说明状况而无执行方案。1906年12月15日出使英国的大臣汪大燮上一折奏行用金币(页1229-1234),朝廷在1907年3月1日对这篇长折的回应是:“度支部议奏。钦此。”

度支部的响应相当用心,在1907年3月28日写了相当长的复议文(页1234-1241);同年7月内阁各部院折也会议此案,建议“有必应照办者三,有难于照办者二,有宜详慎酌办者一”(页1241-1243)。到了宣统三年(1911)三月五日,出使美、墨、秘、古的大臣张荫棠,再度建议行用金本位制(页1243-1249),他的主要四项建议是:首定金银本位、确定金银比例价格、略定补助货(币)之限制、妥筹本位金之预备;此外他还拟了“新币制一览表”,详列主币、辅币、金银比价等具体规范。此时已是清朝最后一年,遂无下文。

综观上述几项主张行(虚)金本位制的建议,在出发点与具体建议上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但都无法落实的原因,除了第2.1.3节反对者所说的诸项意见外,还有一项根本性的原因:中国没有足够数量的黄金来改行虚金制。解决此障碍之道,是向列强借款改革币制,这种借款称为“币制借款”。记载币制借款的相关文献不少,可在《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页1204-1221)内见到一些原始文献。向外借款来改革币制之议,到了民国6年(1917)梁启超任财政总长时,也曾打算向日本求援,但未果,此事会在第2.3.3小节内详述。

同类推荐
  •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

    陈国胜所著的《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以温州市文成县为例》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大量实地调查为基础,以温州市文成县为例,对该县的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其增收途径与对策进行研究、设计。本研究成果可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对温州市乃至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沿海其他经济类型及区域的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大自然里的商道

    大自然里的商道

    本书讲述了大千世界,虽看似纷繁芜杂,实则和谐而单一,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皆遵于规律、循于法则,无论是四季轮回、日夜更替,还是物种繁衍、植物凋零统统归于“自然之道”。同样,沉浮商海间,免遭疾浪冲击、险流覆没的唯一方法便是深谙并依从“经商之道”。
  • 低碳真相

    低碳真相

    为什么低碳突然之间受到明星热捧,成为白领追求的时尚?为什么低碳会成为全世界的热点,世界各国为低碳争得不可开交?为什么低碳会引发各种争议,实现低碳之路这么难?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读完它,你会明白商家促销惯常的花招,你会解释生活中恼人的莫名其妙的冲动,你会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爱情。
  • 房地产估价

    房地产估价

    田杰芳等编著的《房地产估价》共分为12章,包括房地产估价概述、房地产价格与价值、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房地产估价原则、市场法及其运用、收益法及其运用、成本法及其运用、假设开发法及其运用、长期趋势法、土地价格评估、各种类型的房地产估价及房地产估价报告和程序。《房地产估价》可作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
热门推荐
  • 逆龙之子

    逆龙之子

    一个从九子涧捡来的蛇族青年,凭借一腔热血闯界门、战龙族,却落得个剥皮断骨的下场,本已自暴自弃,没想到竟是搅动生、离、魔三界的关键人物。
  • 当沙雕女主遇上穿书

    当沙雕女主遇上穿书

    姜星月,一名在读大三学生,父母在其十六岁时离异,谁也没有跟,独自生活。她有曾想过是不是她成绩不够好不够努力才会让父母这样,可是,她错了,不管她再怎么懂事再怎么上进永远改不了家里愈演愈劣吵闹的事实。长大后也都看开了,有一天在看一本小说时,实在忍受不了那虐死人的狗血剧情,便开始骂作者“倭瓜”,谁知就这么无契机的穿书了……
  • 泡沫公主的专属王子

    泡沫公主的专属王子

    圣菲斯皇家贵族学院,一切由此起航:苏以熏,亚洲首富苏家大小姐,美丽高贵,但是有太多的秘密;莫冰蓝,皇家贵族学院的特招生,“暗”组织的王牌杀手,有太多的身不由己;颜天心,单纯的大小姐,唯一洁白的孩纸。相遇在此,故事的帷幕由此拉开……
  • 还有一秒爱上你

    还有一秒爱上你

    十六岁的她独自一人到异地他乡寻找自幼走散的哥哥,正值青春年华的她遇到校园里出名的“冰山王子”。慢慢的,她发现哥哥可能已经死了,男主也被爆已经“订婚”,她该怎么办,与男主的恋情又该何去何从......
  • 叹花辞

    叹花辞

    这是隋唐恩怨引发的故事。这是七公子的江湖。离火教入侵,安史之乱。。。自汉时的阴谋。。精武。。。气武。。神武。。。三大境界,或许还有那传说中的元武之境……突然有一天,我翻到了这些当年青涩的落笔,我不想它们烂在本子里。
  • 浴火魔殿

    浴火魔殿

    亲妹的背叛,族人的诋毁,敌人的打击……这些已经让秋诺忙得焦头烂额。但是,此时,为什么母亲还要把圣女之位传给我?!
  • 时空轮转岁月更迭

    时空轮转岁月更迭

    某一处高档别墅区,少女轻轻摇着高脚杯,散发出妩媚的气质,只瞥了一眼手机刚收到的消息。少女沉思着。“上学?悠闲日子挺好的。”叮咚——谢图南仰头轻抿一口红酒,起身下楼。*男主厌留声。女主谢图南,冷淡情商有些低,但有时特高。
  • 仙战传说

    仙战传说

    一个男人在光怪陆离的异界的成长史,不幼稚不狗血,只有一出跌宕起伏的追求,一腔燃烧的少年热血,一段缠绵悱恻的感情,一个激情澎湃的历程。
  • 浪漫的修真之旅

    浪漫的修真之旅

    一场意外然、让他来到了这陌生的世界,幸运的是他得到了玉佩中的古传承,从此他踏上了一条孤独的修真之路,担负起振兴家族的重担,还要面对那无数的温柔陷阱、知己红颜·····
  • 散天纪

    散天纪

    道气化混沌,混沌蕴阴阳,阴阳化三气,三气生万物。天地之间,灵,玄,元三气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三气。万年执着,千年努力,只为当初的承诺,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