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300000051

第51章 中西经济学说史(3)

以《管子》为例,其中就有很清晰的“轻重术”,非常具体地说明国家要如何积极调控经济以求国富与民裕;相对地,从梁的七个公例看来,《墨子》的经济主张大都是消极性的、制约性的、规范性的,毫无积极的经济路线可循。梁写《管子传》时对管仲的评价极高,说他是“我国足以自豪于世界者”,“呜呼!如管子者,可以光国史矣!”(参见此书首章与全书的末段)。他在1909年写《管子传》的目的,是希望“爱国之士,或有取焉”(页3);在1904年写《子墨子学说》时,首段就说“今欲救之(中国),厥惟墨学”。让人困惑的是:如果某位财经人士对梁景仰有加,他到底应该听从梁在《管子传》内所主张的“经济主权在君说”呢?还是应该跟随《墨子》内的禁欲制约说呢?其实管墨两家在立场与手法上大异其趣,有不少地方甚至是不兼容的,例如《管子》内有《侈靡》篇,但《墨子》却很强调《节用》篇,梁要读者如何协调呢?

再说,梁把墨子说成“小基督”、“大马克思”,把墨子的经济公平分配原则,比附到“俄国劳农政府治下的经济组织”,这类的过度诠释真是有点“不伦不类”。此外,他在《墨子学案》第二自序末两行说:“墨子之经济理想,与今世最新之主义多吻合。我国民畴昔疑其不可行者,今他人行之而底厥绩焉。”梁未明说“今世最新之主义”,是指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或是何国的哪种制度,但这类的比附总是让人觉得不妥当。

今日重读梁的这些见解与说法,我不知道要如何同意黄克武的结论,说:“梁启超论墨之作表现出他个人的学术风格,以及思想的一贯性,在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他绝对算得上一个既博学又敏锐的思想家。”(1996:90)廖名春研究梁启超的古书辨伪法之后,“认为梁关于古书辨伪方法的论述,从观点到论据都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简单地利用梁氏的方法去判定古书的真伪及其年代,往往造成冤假错案”(1998:353)。这项观察或许也可用来和黄克武的结论相对照。

最后再举一例,说明梁并非“绝对算得上一个既博学又敏锐的思想家”,这是黄伯易《忆东南大学讲学时期的梁启超》的见证。“人所共知,梁启超在南京东南大学做过教授(1922年下半年至1923年初),只少数人知道他同时在南京支那内学院当过学生。在暑期学校刚近结束时,我发觉梁先生不似初到南京时那样精神愉快,似乎随时处在沉思状态,桌上堆满了佛学书籍。某星期日,我从城南买了宣纸,走进支那内学院,拟请欧阳竟无给我新办的《冬青杂志》写封面。我怀着十分惊异的心情轻步走到书房的窗下,听见欧阳先生庄严地对梁谈话:‘我绝非轻视你梁启超,而是你的文章对青年传染力强——把佛学导入宗教的鬼神迷信。试想想,我们一代应担负何等罪过?’说到此,不禁老泪潸然;梁启超听罢埋头无语。据王恩洋(华宗、北大学生)说,由于梁启超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唯识浅释》的文章,这时内学院开讲《唯识抉择谈》将要结束,为此,欧阳先生又重新开始讲第二遍,完全是为了不同意梁启超的说法。”类似的记载,在夏晓虹编的《追忆梁启超》中还有不少。

11.2西洋经济思想史评介

11.2.1背景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这篇长文原刊在《新民丛报》第7、9、13、17、19、23号(1902年5-12月),以及1904年8月的51号上,后辑入文集12:1-61。内分:例言七则(页1-2),发端(页2-5), 第1章本论之界说及其叙目(页5-7), 第2章上古生计学(页7-11), 第3章中古生计学(页11-13), 第4章16世纪生计学(页13-16), 第5章重商主义(页16-22), 第6章17世纪生计学(页22-24), 第7章18世纪上半期生计学(此章只有一行:“本章纯属过渡时代,无甚新创之学说,而家数颇繁赜,尽为揭出反使读者生厌倦心,故暂阙之”), 第8章重农主义(页24-28), 第9章斯密亚丹学说(页28-43),附论:进出正负差(即贸易顺逆差)之原理及其关于中国国计之影响(页43-61)。

以篇幅而言,附论最长(20页),但内容与学说史无关,主要是在介绍如何计算国际贸易的顺逆差项目,以及光绪十四年到二十八年间中国贸易逆差的状况,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各种原因。这项附录不论在性质上或篇幅比例上,都不应收在此处,应可独立为一文,所以此处要探讨的只限于本论部分。本论内的诸章,除了第9章之外,都在5页以内或左右。第9章独长的原因是斯密的《国富论》,在1902年有严复的译本《原富》刚出版,但严译文笔深奥,“乡曲学子得读之者百无一焉,读之而能解其理者千无一焉,是岂不可为长太息也。吾今故略叙斯密之性行学术,且举其全书十余万言,撮其体要,以绍介诸好学诸君子(吾欲以此为读《原富》者之乡导云尔)”(12:29)。

为何只到斯密就停止了?从他的原初设计表(页6-7)可看出,他还有好几章已计划好但未写出:(1)斯密派中之厌世主义;(2)斯密派中之乐天主义;(3)门治斯达派(?);(4)约翰·穆勒及其前后之学说;(5)非斯密派;(6)新学派,内分历史派和国群主义派。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到斯密为止的9章,在内容上和方向上很可以理解,基本上也都正确。但以现代经济思想史教科书的观点来看,上述的(1)、(2)、(3)不知何指,(5)的范围过广,亦不知何指,(6)的国群主义派亦不知何意。这个纲目大概是依当时(1900年左右)日本所译或所著的西洋经济思想史著作拟订的,所用的名称有些与现代不同,但难解的是:为何不见马克思学派与社会主义学派?因为当时革命党人士对这两派的经济见解已有介绍与评论,日本在这方面的介绍也相当多,或许梁认为这些是当时新兴的主义,还称不上是思想史吧。

11.2.2动机

梁在“例言七则”内说明了他的主旨和撰稿方式,摘录如下:

(1)兹学为今世最盛之学,其流别最繁,其变迁最多,其学科之范围最广,其研究之方法最殽,非专门名家莫能测其涯涘。……尝请侯官严先生论次其大略以诏后学,先生方从事他业,未能及也。而方今新学将兴,兹科理想尤为我邦人所不可不讲,是用不揣梼昧,叙其梗概,聊当菅蒯为椎轮云尔。(2)兹学学史,东西作者数十家,其卷帙繁者动至千数百叶,……今欲以报章短文撷其纲要,谈何容易。……本论于上古、中古务求极简,自斯密亚丹以后,又不敢避烦,求适我国今日学界之用而已。……(3)兹学译出之书,今只有《原富》一种(其在前一二无可观)。理深文奥,读者不易,先读本论,可为拥篲之资。……(4)本论乃辑译英人英格廉(Ingram,今译“英格拉姆”)、意人科莎(Cossa,今译“科萨”)、日人井上辰九郎三氏所著之生计学史,而删繁就简,时参考他书以补缀之。……(5)兹学之名今尚未定,本编向用平准二字,似未安。而严氏定为计学,又嫌其于复用名词,颇有不便。或有谓当用生计二字者,今姑用之以俟后人。……(6)论首为端一篇,本与学说沿革无关,但我国人今尚不知此学之重且要也,故发明其与国种存灭之关系,冀启诱学者研究之热心云尔。(7)篇中人名及学理之名词,依严书者十之八九,间有同异者,偶失检耳。

以上七项是体例与方向性的说明。梁撰写此稿的真正动机,是要唤醒国人理解经济问题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密切关系:“一读生计学之书,循其公例而对照于世界之大势,有使人瞿然失惊汗流浃背者。”

“今则全地球生计竞争之风潮,……处今之日谋人家国者,所以不可不知计学也。”(12:2-3)吴汝纶在《原富》的序言里,批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以言利为讳,对经济事务的应变能力不足,列强在政治和经济上侵害到中国利益时,知识分子和官员空有满腹经纶而束手无策。他也提醒读者说《原富》并非言利之着,而是与经国济民密切相关的政策之学。

基本上,梁在重复这些论点:“儒者动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庸讵知义之与利、道之与功,本一物而二名。……抑吾中国人以嗜利闻天下,心计之工、自营之巧若此,初未尝以正谊明道之教而易其俗也。……毋亦由不明学理,不知利字之界说,……见顷刻锱铢之小利,乃不惜捐弃此后应享无穷之大利以易之。一人如是,人人如是,呜呼中国国力之销沉,皆坐是而已。……以如此国,以如此民,而浑浑焉当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冲,吾又安知其所终极也。西国之兴,不过近数百年,其所以兴者,种因虽多,而生计学理之发明,亦为其最要之一端也。自今以往,兹学左右世界之力将日益大,国之兴亡、种之存灭,胥视此焉。……而我中国人非惟不知研此学理,且并不知有此学科,则丁兹奇险而漠然安之也,又何怪焉。……慎勿以孳孳为利之言目之也。”(12:4-5)此段前半段说得很好,甚能掌握中国人对“利”的心态,但后半段未免夸张:经济学和“国之兴亡、种之存灭”之间,其实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联。

11.2.3结构

第1章“本论”,主要是界定生计学史(即经济思想史)与生计史(即经济史)的差别:“生计史者,叙述历代各国国民生计之实现及其制度也。生计学史者,专言学说之沿革,而非制度之沿革。学说与制度厘然二物也。”(12:5)此章的另一要点,是以分支图的方式(12:6-7),列举他打算译介的各学派:“此表分类由著者参酌群书,益以臆见,其当否不敢自信也。”若以目前西洋经济思想史的通用纲目来看,到斯密为止的各派学说,大抵与梁在1902年时所见相似,但之后的分类方式,则因新说四起,现代的分类法已和梁当时的纲目迥异。

整体而言,梁这一系列介绍西洋经济思想史的文章,是属于争议较少而且大都已有定论的部分,斯密之后如李嘉图、历史学派,等等,都在梁的纲目上,但未完成。如果他写出这部分的话,不知道他对李嘉图、马克思等人的见解会有哪些案语和评论?或许我们也较能从那些评论里,体会出他的基本经济观,以及他会有哪些独特的见解。

此处不拟摘述评论这篇长文的内容,一方面是题材过于专业,另一方面是意义不大。整体而言,以今日的知识来判断梁所译介的内容,我的感觉是大体上正确,一因他是根据名著摘译而非论述自己的见解,所以在专业上的失误较少;二因他每章的篇幅极度浓缩,所以只触及基本事项而少深入析论,引人争议的空间也因而不大。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分析

    本书主要研究在营销情境下营销对象和营销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及其变化规律。
  • 中国森林旅游文化

    中国森林旅游文化

    本书包括:森林旅欧文化总论;森林旅游文化;神话传说、宗教文化与森林旅游;饮食文化与森林旅游;民俗文化与森林旅游;生态文明与森林旅游。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屌丝经济学

    屌丝经济学

    作者通过历史事实与理论推导证明了贫富分化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以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货币过剩与金融过剩四个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指出了现行宏观经济学所回避的贫富分化对消费、投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别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影响产出,同时,对中国高投资、高贸易顺差、高房价、高货币供应的畸形发展模式的成因、与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证分析,建立了一套穷人们可行的理财逻辑与方式。
热门推荐
  • 腐烂元年

    腐烂元年

    当昏黄的大街上满是丧尸。黎明之前的黑暗满是嘶吼。末日到来,无助的幸存者们争抢着食物。就连一根火腿都要拼命才能得到。当人们眼中黯淡无光。那么作为曾经食物链顶端的人们。将怎么在丧尸横行的末世样生存下去。分割线----------------本书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外挂等等看猪脚要怎么一点一点生存下去并剥开这末世中的重重迷雾新人新书欢迎大家指点额外注明:本书一切内容纯属虚构。
  • 七月半声

    七月半声

    在上海这个繁花似锦的大城市,悲剧蔓延的更浓烈。熊兜兜因为泆且末的背叛内心逐渐扭曲,她掩藏着内心的疼痛,把所有的爱全部给予同样被那个男人伤得精神抑郁的莫沉。当一切风淡云轻,熊兜兜的闺蜜却被她害死。生与死的相隔,一场无望的流浪蠢蠢欲动。而西澈和安溪的爱情背后所潜藏的“被爱动机”,蒙西馑用肉体挤上上流社会,还有那个“永生永世悲恸”的诅咒。让这些活在岁月里的年轻人,步步惊心,生不如死。
  • 小说微

    小说微

    “我算什么?”“对不起......”“呵...我只想问你当初的约定算什么?”“我...已有心悦之人...”“呵...呵呵...哈哈哈——”泪水顺着她苍白的面容滑落呼呼——(风的呼啸声)“静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下百合花开

    山下百合花开

    魔教宗主的女儿爱上了青云门的优秀女弟子,两人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灵爆九天

    灵爆九天

    【起点正版】这里是只属于灵气的世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灵气!新书等级制度:灵者,灵师,大灵师,灵王,灵皇,灵宗,灵尊,灵圣,灵帝。灵之极!爆九天!新书恳求收藏,恳求推荐,谢谢大家!O(∩_∩)O
  • 倾其一生为一人

    倾其一生为一人

    抱歉了,大家!!!(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各位看官要不要一起来验证一下?)
  • 复原古武

    复原古武

    在这个高科技发达的年代;刘兴以超人的毅力与精明的头脑复原古武,追寻人类的起源,纵横宇内;他自创的功法可以练出狂血,越阶杀敌;请看坎坷的人生道路如何磨砺出至强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铁孟婆也要谈恋爱

    铁孟婆也要谈恋爱

    相传孟婆汤是第一难喝的汤,黎笙几亿载也只饮过几次,余下的时间便是熬汤,为人盛汤,她当孟婆已几亿年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