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4500000019

第19章 讨平北汉(3)

他在后周时就是一个有战功的将军。入宋,太祖时,参加了多次讨伐战役,所在有功。这一次征讨北汉,他进入敌区,连破三座要塞,擒得敌军将校多人,更俘获敌兵、牛马、铠甲、器械数以万计。但有意思的是,他的同列多人在敌区搜掠,却没有更多收获。这些人担心,对比之下,你那么多战功,我们咋办?于是,就很实在地跟袁继忠说了这个忧虑,史称“乃以诚告”。袁继忠不认为这帮人没出息,也不认为这帮人在挤对自己,就很慷慨地将自己的俘获分给众人,让他们“列表”,算作他们的战功,上报。此举很像东汉名将大树将军冯异,从来不居功。后来的日子,他在代州,击破入侵的契丹兵,在长城口,又一次击破契丹兵,与主帅一道,杀获数万敌众。但很多战功与主帅和战将捆绑在一起,有些就不好算在袁继忠头上,有人看到他功勋卓著,就劝他上表自论其功,史称“继忠不答”,袁继忠根本就不回应这个问题。

强将手下无弱兵。解晖的部下,就有这样的将士。

此一役,太宗知人有道,用人得法。

太宗一路收获着好消息,这一天,来到太原城下。

望着周世宗、宋太祖两代人没有攻克的大城,太宗赵炅有了一点隐隐的期待。他开始暗暗地谋划北汉之后的地缘战略。他应该有远迈前人的武功。他认为他能做得到。恢复汉唐旧疆,可能不是梦。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坏消息——镇守石岭关的大将郭进,薨。

跟郭进在一起的田钦祚,多次放纵做奸利不法事,郭进曾多次向太宗汇报。田钦祚知道郭进是个没有什么心机的人物,而且性情木讷刚烈,就在二人接触时,多次以语言凌侮郭帅。郭帅也拿他没有办法,打不得骂不得,抗争不得,辩别不得,一怒之下,气昏了头,自缢而死。但田钦祚向太宗汇报时,却说郭帅是“中风眩”。太宗悼惜很久,缓不过神来。

史称“钦祚性阴狡”,田钦祚性情狡诈。他的劣迹不少(《大宋帝国三百年》前几册中说到他的故实),奇怪的是,历经太祖、太宗两朝,他居然没有被赵家兄弟看透,也没有受到朝官弹劾。想来他的“阴险、狡诈”骗不过史家,却骗了时人,奸人自有奸道,可能是局中人无法勘透的。不过他的战功不低,最煊赫的是,太祖开宝年间,他曾以三千人的宋师与六万人的契丹兵周旋,剪灭不少敌兵。最后退守小城,在敌人包围中,还能整军而开门,突围而去,居然三千士兵“不亡一矢”,连一根箭矢都没有丢失。此事近似于神话,据说在草原那边都在传扬“三千打六万”的故实。也许正因为此人还有骁勇的一面,所以太祖、太宗对他有了睁一眼闭一眼的姿态。

太宗赵炅在行营揣摩良久,最后派出了冀州刺史牛思进替代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石岭关必须由猛将据守。牛思进也是奇人。据说他有一对铁耳朵,将强劲的弓弦挂在耳朵上,一只手扯弓背,居然可以将弓扯满!还有本事,可以背靠墙站住,随你找两个力气大的将卒,拽着他的胸部,想从墙下拉动他,门儿也没有。他就好像长在了墙上,巍然不动。史称“军中咸异之”,军中将士对他这个本事都很惊异。围城打援,在打援部署中,牛思进与郭进都很称职。俩人先后钉在石岭关,终河东之役,契丹没有越过关口一步。

太原周边,北汉所有的军事要塞都被拔掉了。太原犹斗,但早已是困兽。

剑舞吓人

宋军围城也很出色。

太宗赵炅来到城下,宋师士气大增。

御驾驻跸在汾水之东。汾水在太原之西,太宗就在汾水与太原城之间,城墙里面,就是北汉宫城,守军在此部署了最重要的城防力量。太宗来看望大将曹翰的攻城队伍,巡视了宋师大营,了解了部分营垒攻具,如俗话所说,亲切慰问了前线将士。然后,他在行营中亲手写了一份劝降诏书,派人送达城下,要守卫城门楼子的河东兵将诏书转给北汉主刘继元。但守卫城楼的“指战员”们不敢接,太宗劝降的意见到达不了北汉最高层。

郭进俘虏的北汉细作在城下被斩,已经让城中人丧气;太宗更发明一种游戏,吓唬太原守军。

此前,太宗曾在诸军选择身手灵便敏捷的士兵,专门要他们练习剑舞。这种剑舞很像现在的杂技演出,几百人列阵,手持利剑,耍巴一阵后,会将利剑掷入空中,而后士卒们跳跃起来,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摆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姿势,或如“野猪进林”,或如“钟离挥扇”,或如“张飞片马”,或如“举火烧天”,或如“结跏趺坐”,或如“凤凰展翅”,或如“苍龙摆尾”……闪转腾挪间,士卒们纷纷接住空中掉落的利剑。剑光闪处,惊险万分。城上守军看得呆了,看到的人都感到很恐惧。

在汴梁时,有契丹使者来访,太宗曾要这批训练有素的士卒在大殿汇舞。契丹使者看到数百人光着膀子,鼓噪而进,挥剑而舞,跳起来、掷起来,不免摄心动魄,史称“(契丹)使者不敢正视”。等到这次巡视攻城,太宗再令这支传奇队伍做环城表演,作为御驾前导。据说“城上人望之破胆”。

荆嗣生猛

转天夜半,太宗看看刘汉没有降意,开始在城西大营观看宋师攻城。

攻城将士见皇上在身边,勇气大增。

这时,一位校官来到太宗面前,要求自己带领一支敢死队先攻。太宗看时,原来是太祖时名将荆罕儒的从孙荆嗣。当初荆罕儒曾经打得北汉屁滚尿流,但在他未加提防时,不幸被北汉名将郝贵超杀害。现在荆嗣来请战,也有为祖上“雪耻”的意思在。太宗理会他的意思,就让他攻取城西的一个门楼。荆嗣领命,带着百十个身手不凡的健卒,开始借助于云梯,登城。主帅赶紧又安排其他门楼的登城勇士同时行动,以分解荆嗣这边的压力。

荆嗣不负太宗厚望,率先登上城楼,太原西城矮墙之内有了殊死搏斗。

只见校官荆嗣满口流血,呼喊时,嘴里喷出血雾,那是他的牙齿被敌人的刀剑刺落;他挥舞起来的胳膊,一只手已经血肉模糊,那是炮石击碎了它;他飞起来的一只脚,带着两支雕翎箭,那是被守军飞羽所伤。月光之下,城楼之上,本来应该是非常富有诗意的地方,唐人就有诗歌咏叹此类良辰美景道:“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在高城墙垛之上看月亮都显得那么低矮,城门角楼看到的星星都在缓缓移动。但在此刻,夜半,大山、汾水、孤城之上,骨肉生灵,却在血拼。太宗看得很感动,见荆嗣受伤不轻,赶紧派人召他回来,当即给了他慰勉和赏赐。荆嗣回营养伤。

月光之下,第一轮攻击暂停。远山有烽烟,城楼有悲笳。四野的炊火,照亮了堆放在营帐内外的羽箭,军营内像燕尾一样两角叉开的军旗,在星月之下有一种浮缓着的悲怆意味。在唐代,这类旗帜可以称为“蝥弧”。几处营帐,将校们兴致不低,在星垂平野的汾水之滨,夜宴吃酒,互相讲述攻城时出生入死的瞬间,有几个将军甚至不卸掉沉重的盔甲,就在篝火之旁举着酒器——或酒坛,或陶碗,或锡壶,或觚,或盅,或盏——跳起舞来,军士们助兴,有人会擂起喜庆的鼓声。夜色深时,司务挥舞起一面旗帜,一波一波,渐次传递到绵延几十里的大营,此起彼伏地传来一声声呼喊,这是夜寝的口令。这一幕,令人遥想起唐人《塞下曲》的意境:“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宋箭宋得

太宗每次观战,都要穿上甲胄,距离城墙很近,守军的箭矢、滚木、擂石、灰土等,往往都要落在他身边。左右有人劝谏太宗离战场远一点。太宗说:“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我大宋将士们都争着在敌人箭雨之下效命,朕岂忍心作壁上观!太宗这句话,很快就传遍全军。诸营将士闻言,史称“人百其勇”,每人都比此前勇敢百倍。人人都愿意“冒死先登”。

大宋攻城,有掩护部队,就是弓弩手,史称“控弦之士”。登城部队在前,掩护部队在后,射出的箭雨密集程度为有史以来罕见。有史料称太宗赵炅攻取太原,这样的掩护部队有“数十万人”。我不信这个数据。整个攻取太原的部队,没有详细资料记录,但是根据各方力量之估计,包括辎重转运、战事民工、其他州郡的遥远策应(如折御卿在西北攻击北汉辖境等),宋师应在三十万人内。直接攻取太原城的部队不会超过二十万。此时,太原城内武装力量大约两万人(北汉军人总三万人)。但宋师“控弦之士”为历来最多,可能是一事实。箭手们在太宗乘舆之前列阵,一排排,成行成列,进退有法,交替前行,专门瞄准城楼、城垛间露出的人影。但城堞一般都有半人多高,且有可观的厚度,这样,城下箭镞射往城上时,就有了一个仰角,一般就会飞上城楼斗拱之间,或落入城内,成为流矢。还有些强弓,包括威力强大的床子弩,箭杆较短,但弓力强大,可以直接射入城墙之内,这样,就像外梯一样,利于攻城士兵攀爬。当敌楼发现险情,试图布置檑木滚石时,城下“控弦之士”又开始新一轮掩护,更密集的箭雨射向墙头。就在这样的争夺博弈中,宋师射出的羽箭是传说中“草船借箭”的数倍。整个太原城,城楼上、城墙上、马道上、府衙间,到处落满羽箭,如刺猬一般。以至于大宋捉到的“生口”,活着的北汉兵民,向宋师坦白道:北汉主城内储藏羽箭有限,因此动员市民搜集落到城内的羽箭,一支箭可以换十文钱,这样购买,“凡得百馀万”,得到了百多万支,都被北汉主聚集起来,储存到兵器库里了。太宗闻听,大笑道:“此箭为我蓄也!”北汉主这么干,这是在为我大宋储存武器啊。等到后来太原城被平定,楚弓楚得,宋箭宋得。

宋师有掩护部队,北汉也有忠于汉朝的弓弩手。城久不下,北汉有人。城上也不断地有箭雨俯射。北汉组织起反攻来,往往也很奏效。

洞屋

太宗从西城巡视到南城,大宋名将,彰德军(今属河南安阳市)节度使李汉琼,此地担任攻城都部署,也即南城攻城司令官。他率领将士,安排好城下掩护部队,开始亲自登城。他以司令官的身份带头行动,感动了部下,于是跟着他冒矢而上。李汉琼借助机器传送的移动云梯率先登上了城垛,但守军箭矢射中了他,其中有箭射中头部,一根手指也被守军大刀砍断。血染红了他的全身。太宗在城下看到,急忙命人死力营救。控弦之士的箭雨更密集地向城上射出,有士兵千难万难中救出了主帅,从云梯放下。

太宗赵炅亲自检查了他的伤势,为他敷药。然后表示,要到前线去,离将士们更近一些。甚至,他还要到“洞屋”去,亲自参与指挥攻城。

“洞屋”,又称“洞子”,是古来重要的攻城器械。形状很像一间长筒状小屋,可大可小,用木柱撑持,外包牛皮或铁皮,有的还要包上泥瓦,用来防止城上的箭雨、擂石、开水、石灰等。“洞屋”一般安装有车轮若干,可以由里面的士卒推着前行。一般攻城,都会事先填平城壕,或在城壕上搭建活动桥梁,供士兵靠近城根。故“洞屋”,可以直接推到城下。“洞屋”战时主要任务除了攀爬登城之外,还挖墙脚,穿洞。城内反“洞屋”,除了从城堞之上往下俯攻之外,有时还要在城内挖壕,注水或置放尖锐战具,阻遏穿洞者顺利入城,而后守军可以以逸待劳,洞口狭窄,不可能“一拥而入”,只能次第“鱼贯而入”。这样,洞中人入城,进来一个就会被杀掉一个。所以“洞屋”穿城而入的战例很是罕见。“洞屋”的功能,除了贴近城墙攀爬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战。

还有一种“洞屋”,与云梯结合,轮子安在云梯下面,“洞屋”在云梯上面,略呈Z字形,状如鹅,故又称“鹅车”。这样的“洞屋”可以直达城堞之上,如果顺利送达,“洞屋”里的将士可以直接跳入城垛之内。但守军也有办法,就是抛出钩锁,在“洞屋”还没有到达城垛之际,将其拽翻,然后泼出火油、火把,将整个“鹅车”烧毁。这类攻防除了技术上的熟练高妙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有运气。一般来说,被动的防守者反而更显主动,主动的攻击者反而略显被动。

《宋史》中说李汉琼也是一个“木强”之人,与前面说的那个解晖一样,也是一个木石一般刚强鸷猛的骁将。此人好“使酒”,也即借酒劲耍性子,但对大宋的统一战争确是战功赫赫的人物,而且忠诚。当他听说皇上要到那么凶险的前线去督战时,不禁心下一惊,马上对太宗说:“守军在洞屋那里,矢石如雨!陛下奈何以万乘之尊要到那么险恶的地方去啊!不要去啊!如果您不听臣下劝谏,是臣子失职,臣请先死!”太宗想想,接受了他的意见。

李汉琼此语有大义。三军攻城,帝王亲临,如有闪失,必酿大祸。因此,臣下如工蜂护卫蜂王,是自然法之正价值所在。忠诚,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独立方向的肯定价值。李汉琼一番话,按照现代交往理论评判,可谓“真诚宣称”,在这个语境之下,至为“妥当”。

李汉琼因此不惟得到庙堂肯认,也同时得到江湖肯认。名气虽然不如杨老令公、呼延赞等人,但也有声有色。后世流传杨家将故事(不是故实)有《李汉琼智胜番将,杨令公大破辽兵》的段子。说大辽将军韩匡嗣与宋师李汉琼部遭遇,惊慌害怕,在逃跑中被李汉琼追及。看看危急之中,大辽猛将刘雄挺身来斗。李汉琼更不搭话,与刘雄战不几合,一刀将其劈落马下。

小尉迟呼延赞

名动天下的呼延赞也参与了这一次平定北汉的战争。他当时任铁骑军指挥使,马军铁骑部的司令官,跟随太宗来太原。他见攻城久久不下,于是也像李汉琼一样,率部亲自登城。当云梯把他送入城堞上时,他竟连续四次站立不稳,跌落下来。史上没有说他跌落到哪里,是跌落到城墙里面,还是外面。如果是前者,那就已经进城了,况且城堞到城内城道只有半人多高,摔不坏,足可翻身起来与守军格斗。但如果是跌落到城外,那城墙高达十来米,三四层楼高,四次摔下,不可思议。根据推断,他应该是摔落城外。太宗见状,亲自赏赐了他。

呼延赞后周时入伍,入宋后曾在先锋队伍中,跟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有功。这次征伐北汉之后,他又跟随崔翰戍守定州,作战勇敢。后来也曾向太宗献阵图,以及打仗时的要领、建构军营的方法等意见书,想以此求取边关将帅之职。太宗让他显示自己的武艺,呼延赞就打扮起来,全副武装,带着四个儿子,在宫苑中骑马盘旋好几圈,手中的铁鞭挥舞起来,很有声势;还能使枣木长槊,也颇虎虎生威。太宗很高兴,给了他们父子五人几百两白金。不久,太宗任命他为保州刺史,治所在今天的保定。那时候,这里已经是大宋边疆。但史称此人“无统御才”,没有驾驭部下的才能,太宗给他换了个地方,出任辽州刺史,治所在今天的山西左权县。史称“又不能治民”,又不能治理当地政事,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做职业军人,当了个“都军头”,某军某部的军事长官。但是因为有资历,还是给他“遥领”了一个刺史,但不管具体军政事务,也不须赴任。

史称呼延赞“有胆勇,鸷悍轻率”,有胆量有勇气,鹰隼一般猛悍,常置生死于度外。坐骑乌骓马,战时像日本人那样在额头上来一道红色巾帛,史称“绯抹额”或“绛帕首”。这东西额头一亮,军中望去煞是鲜艳。故《宋史》说他“服饰诡异”。不仅如此,他的兵器也很“诡异”。他制作多种古怪兵器,其中有“破阵刀”“降魔杵”等,还有一种类似于三尖两刃刀之类的东西,每一种都重达十数斤。他一生仰慕大唐太宗时名将尉迟恭,自称“小尉迟”。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化龙

    三国之化龙

    【身穿】【不文青】【无毒无郁闷】待天下英雄俯首,待世间红颜折腰,待万里江山如画,我便化身九天真龙,护我华夏万古长青!建个书友群吧,622086700作者更新慢了大家可以有个地方怼一怼~~
  • 皇叔快救驾

    皇叔快救驾

    汉末,皇室衰颓,大权旁落,群雄并起。灵帝刘宏:皇弟快救驾……少帝刘辨:皇叔快救驾……献帝刘协:皇叔快救驾……
  • 大唐之理工天下

    大唐之理工天下

    历史氛围全方位原汁原味的展现。技术细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手把手教你设计出冷气机,蒸汽机,斯特林发动机;一步一步建造出唐代泰坦尼克号。不是歪歪,给你一个真正的理工男的世界观,以及对当时社会乃至现实社会全方位的思考。和传统小说不同,人物并不是读者内心欲望的投影,反过来人物形象是与作者对内心欲望的探讨;技术在本书中,并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催化剂,相反,是情节的发展来引出历史上的技术本身。因此他看上去也像一本资料集合。但这并非作者凑字数的行为,而是一个尝试:作为一个有责任心,新小说的尝试,作者希望读者不用从开头看到结尾,哪怕只看三章,也能获得知识,引发思考。开书以来,每一卷作者都希望谋求改进,找到一个新小说的优化形式。
  • 我的唐朝岁月

    我的唐朝岁月

    在富城驿通往长安的官道上,工部侍郎一行人正在休息!此次匆忙赶往长安,就是筹备夏宫的修建事宜,圣上催的太紧了。这不,赶到半道,人困马乏。突然,从一个岔道传来追杀的声音,远远望去,见有一人骑马在前奔跑,后面一群人在追赶。领军校尉见如此情况,立即下令。“戒备,进入扇形防御,弓弩手准备。”麾下的士兵按照命令,全部进入战斗状态,所有弓弩全部上弦,按照扇形防御状态布防。群号:971210604
  • 山枭

    山枭

    当土匪有什么不好?好歹落得个逍遥快活。他未曾见过那京城的喧嚣繁华,也不想去做那争天下的英雄。奈何这在这乱世中,命运总是推着人前行。兄弟和红颜,孰为真,孰又为假?且看一山野匪寇如何在这乱世中成为一代枭雄!
热门推荐
  • 道寞

    道寞

    何为道,道于心,心于万物,万物皆可为道。道本虚无,心存道,吾亦可为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来交响曲

    未来交响曲

    想象一下,两万年之后的今天,世界是什么样的?一望无际的荒原、史无前例的怪物、巨大骇人的器械、天花乱坠的魔法、精妙绝伦的科技、变生不测的灾祸、以及被人遗忘的文明。若是这一切发生在同一时代,它们将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有些人睡醒之后,将要面对平凡无奇的日常。而有些人睡醒之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是穿越,也不是转生,而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来自二十一世纪旧文明世界的人类章延,将要拼上一切,在跨越了两万年之后的残酷新世界活下去。这是一个发生在未来世界、充斥着硬核科幻和硬核魔幻的故事。
  • 三世恋之星辰花开

    三世恋之星辰花开

    她,本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集万宠于一身的公主;他,少年成才,权倾朝野,万民敬而远之的靖平王前世因果,三世轮回,姻缘再续星辰花开,他依旧在她身旁
  • 校园豪门之真假千金

    校园豪门之真假千金

    狗血大戏,文艺复兴,爽文在此,你想要的全都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大人的夫人很甜

    总裁大人的夫人很甜

    她是一名小职员,与身为大总裁的他闪婚此后大总裁,化身宠妻奴,一言不合就亲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凉:好个秋

    天凉:好个秋

    既然选择了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就不能后退,不能后悔。许凉秋,想要成为一代女侠,就要付出别人不敢付出的,亲情,或许爱情。武侠的世界,圣安寺、许府、罗斯教,不过是在进行一场豪赌,对手未必不是朋友。这里有一个关于子苏和凉秋的故事,愿他们的挣扎和坚持,让你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