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4500000023

第23章 高梁河(2)

岐沟关,契丹又称东易州,此地距离幽州不足百里,在金台顿偏东北方向,也有百里之遥。历史上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孔守正带着禁卫军迫近岐沟关。夜半,他只身翻越矮墙,穿过鹿角阵(守营迟滞敌人来犯的障碍物),来到壕沟前的断桥,与契丹关使刘禹对话,告诉他“大军且至”,根本不可阻挡,你刘禹应该开门投降。刘禹被说动,放下吊桥,邀请孔守正和宋师进城,“听命”,接受孔守正的指挥和调遣。孔守正很高兴,代表宋师安慰了岐沟关守军和司令,等于兵不血刃,将此地收复。然后,留下千人守卫,自己先回到太宗行营禀报。

太宗很高兴,又从金台顿向涿州进发。孔守正与另一位殿前卫戍兵司令官傅潜护驾到达。在沙河遇到契丹增援北汉的援军——到目前为止,契丹还没有增援幽州的计划,他们不知道宋师要打幽州——首领是契丹北院大王耶律希达、统军使萧托古、伊实王萨哈。宋师孔、傅二位司令官率领所部,分为两个阵地将敌人包抄起来。宋师骑兵甚为雄壮,在二位司令官的率领下,“驰击之”,奔驰起来追击契丹,将敌人赶出二十里地外,生擒契丹羽林兵五百余人。随后,孔守正又与宋师其他部队合兵一处,追击契丹直到桑干河。

这一场规模不大的“沙河之战”,是一场遭遇战,没有全歼敌军,只能算击溃战,但已足够鼓舞人心。

孔守正,作战骁勇,几乎没有败绩。

他在后唐时从军,曾在后汉、后周做过武官。宋初,参与平蜀战役。太祖开宝年间征太原,孔守正隶属大将何继筠麾下。正赶上契丹来援,孔守正在石岭关与之大战,也曾大败契丹,斩首万级,还擒获了契丹的排阵使王破得。但当时宋师也有被契丹俘虏裹挟的士兵几百人,孔守正不犹豫,带着骑兵“驰击之”,闯阵,将陷入敌阵的宋兵夺了回来。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且说“乘胜取燕蓟”。进展中,很顺利,到处都是好消息。

太平兴国四年(979)六月,宋师到达涿州附近时,涿州契丹兵不战而退,原涿州判官刘原德投降,将城池交给了大宋。太宗命令供奉官张怀训暂领涿州守军。

太平兴国四年(979)六月,太宗大驾来到幽州城下。

一路上很流畅,太宗本来在城南宝光寺驻跸,但听说有契丹兵万余人屯驻在城北,当即率宋师前往。赵炅全身披挂,盔甲精良,在日光下放出耀眼的光芒。麾下雄师,皆汴梁西郊训练有素的角色,燕尾旗下,一收一纵,或左或右,十几万人忽然一声吼,风云变色。那种威风,让契丹见了一时胆寒。城北一战,斩首千余级,史称契丹“余党遁去”。

现在看到的资料还有说法“契丹闻王师至,皆不敢居城中”,说契丹听说宋师到了,都不敢居留在幽州城里,害怕城破被剪灭。但这个说法不确,如果真的都不敢居住在城中,哪里还有后来的围城不下?所以,可能是:城中契丹守军不敢出城。而城北契丹守军,乃是当初增援北汉的草原兵,现在赶来增援幽州,屯驻城北,尚未进城。宋人或元人所著《契丹国志》的说法是:“辽兵先守幽州者,皆脆兵弱卒,见宋师之盛,望风而遁,又为宋师所遏,进退无计,反为坚守。”按这说法,城北这万余人,也有可能是试图逃逸的幽州守城部队,宋师将其包围,不得已,一部分退入城中,一部分向北奔窜,逃回大漠。

太宗令潘美率名将宋偓、刘遇、崔彦进、孟玄喆四大节度使,开始部署四面攻取幽州。另一位大将曹翰,作为预备队屯驻城东南。

慑于天威,契丹人开始恐惧,这时,好消息就联翩传来了:

幽州神武厅亲兵,以及地方兵四百多人来降。

契丹建雄节度使刘延素带着官属十四人来降。

契丹知蓟州刘守思带着官属十七人来降。

幽州山后八军瓷窑务官三人,带着契丹授给他们的牌印来献。

山后,五代初期大将刘仁恭据守幽燕之地,在太行山北端西侧建设八个军事要塞,以此抵御契丹,史称“山后八军”。此地在石敬瑭时属于“幽云十六州”,因此一并割让出去。现在“山后八军”都在人心动摇,这个消息比契丹几个节度使来降,更让太宗高兴,从此“犁庭扫穴”之信心更为坚定。

还有更好的消息:远在契丹东北面的渤海国首领大鸾河,听说宋师要灭契丹,也率领亲军校尉十六人、部族三百骑,以及范阳(今属河北涿州,地接幽州)军民两百余人来见太宗,表示归附。远人来,历史上乃是盛德之兆,太宗高兴,召见,赏赐,以大鸾河为渤海都指挥使。

渤海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小国,主体是来源甚古的靺鞨族人。契丹灭渤海国后,靺鞨族人有一部分先后融入了汉族、契丹和高句丽。大鸾河应该是进入契丹的一支。他能率众归附大宋,让太宗特别有成就感,以至于事情过去五年之后,他想起此事,还要嘉奖一番。太平兴国九年(984)的一个春天,在大殿开宴,太宗又召大鸾河入席,并慰抚很久。还对殿前值班的武官说:“鸾河,是渤海的豪帅,他能恭顺归我,如此忠顺,很值得表彰。我知道渤海人的风俗,往往以骑马驰骋为乐。记住我话:当秋天来临时,可给大鸾河骏马数十匹,让他出郊游猎,以此顺应他们的天性。”同时还赐给他十万缗钱与美酒。

最好的消息是:契丹辖境内的士庶有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景象。这是太宗最需要的政治利好,也是历来王师最期待看到的军政风景。大军进入原来的敌占区,而敌占区的百姓受够了苦难,见王师来到,纷纷拿了竹筒盛饭、瓦罐盛汤,敬献亲爱的军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证明吊民伐罪的正当性呢?当初太宗创作诗歌,悲悯沦陷区士庶,就已经有此用意。

幽州诸县的契丹知州和佐官,及乡民一百五十人来降。

蓟县民百余人,敲锣打鼓,奉上牛酒来迎犒王师。

……

太宗在往幽州而来的行进路上,在一个叫盐沟顿的地方,人民自动起来抢劫了契丹的马匹,献给宋师。

在幽州城下,附近村民夺得契丹马两百余匹献给宋师。

沦陷区士庶自发起来反抗抵御异族入侵,在大宋名流王禹偁笔下,有生动实录。他有一篇流传甚广的笔记《唐河店妪传》写道: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杪,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唐河店距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地名。平时契丹的兵士到店里吃喝游逛休息,这里人没有什么好奇。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唐河店人才开始有所防御,但也没有太害怕。端拱年间,有个老妇人一人在店里,正赶上一契丹兵来。这兵把马系在门前,手持弓箭坐住,招呼老妇人汲水。老妇人拿着井绳瓦罐到井边,井绳悬在井中停住了。她就操着胡语称契丹兵为“王”,并对他说:“井绳短啦,瓦罐放不到底啦,我老啦,又累啦,王您自己来打水吧。”契丹兵就将井绳一端系在弓尾上,俯身到井口里去汲水。老妇人从后面将这位“王”推到井里去后,跨马往郡中而去。马身上的铠甲都还在,马鞍后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看到后,都称赞她勇壮。

得人心者莫过于此。

太宗对沦陷区的人们支持北伐,很愉快,赏赐了各地士庶,并派出官员到归附者的州县晓谕王室躬行天讨之意,更大限度地争取人心支持。

炮具八百尊

太宗就留在城北亲自督战。契丹如果来援,城北首当其冲。太宗自居危地,也有激励士气之意。

幽州城高,太宗下诏,要有关部门提供炮具八百尊,命令在半个月内完成。

接到命令的是右龙武将军赵延进。这人乃是皇亲,做事有章法,知道攻取幽州宜速不宜缓,缓则生变。太宗“乘胜取燕蓟”没有安排“打援”,万一北部契丹大军南下,宋师则将腹背受敌,于是倾力督工打造,炮具八百尊,工期提前,八日而成。太宗很惊奇,亲自来试验,一看果然不错,大喜。

炮具,文献中的“炮”写作“礮”,事实上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做成的抛石机,不是发射火药弹的近代大炮。所以我猜“礮”与“抛”当有汉文字之渊源。这个不提。且说这个“礮”,它的形制在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有详细记载,大略如下:整个礮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杠杆机构,大型原木为一根立柱(也可以是四柱),基本就是一棵大树,去了枝梢和根部。底端为一个固定架,有的在这个固定架下安车轮,可以移动;有的则将固定架埋入地下固定不动。总之固定架,就是固定立柱,越是稳定效率越高。支柱高达数米,越高越有威力,但越高制作和操作的难度也就越大,顶端有横架,横架可固定,也可以转动,看需要。横架上有长杆称为“梢”。这是抛掷石头的主要构件,越长,抛掷的石头越远。“梢”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合并为一排。多根的目的是抛掷得更远,也可以抛掷更大或更多的石块。横架连接“梢”的接合部往往有金属件。“梢”在横架上架起,一端较长,一端较短。较短的一端,往往还要安装横架(也可以不安),用于缠绕长绳,称为“礮索”。礮索长短根据立柱的长短而定。礮索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根据要抛掷的石块多少和重量而定。一般礮索会长达数丈,由多人拽动。“梢”的较长一端,下垂至地,梢头安有专门置放石块的构件称为“皮窝”。皮窝中的石块就是“礮石”。发射时,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测距瞄准,发出口令,然后拽拉礮索的士兵同时(必须同时)发力,将长梢飞速吊起,皮窝中的石块就沿着惯性抛物线飞出,命中敌方目标——城堞后的守军、指挥官,或是城中府衙,等等。

礮,古来即有,外国也常见。在火炮之前,就是远距离攻战武器,与“床子弩”一样,属于“重兵器”。春秋、汉代、魏晋南北朝,常见它的身影。曹操打袁绍,称之为“霹雳车”。唐代平定安史之乱,李光弼将军令人制造了两百人拽拉礮索的巨型炮具,据说一发出去,可以令数十人丧失战事能力。大型战争中,炮具的数量也很惊人,靖康年间,金兵围汴梁,四围炮具达到五千余座。金元之战中,蒙古人又来围汴梁,数百尊炮具专门攻击皇宫,昼夜不停地发射巨型石块,据说落下的石弹厚达数米,几乎将宫城埋没。

这样的炮具很有震撼效果。史称“礮石雷骇”,礮石像炸雷一般吓人。

部署炮具的时候,太宗又不失时机地在幽燕、太原之间的几个州郡,安排了知州,管理地方事务。这些州郡如涿州、东易州(也即岐沟关)等地,原属契丹。太宗收复一地即命官一方,如此“蚕食”,步步推进,力求在一代人时间内,恢复中原失地。面对草原帝国,太宗比太祖有魄力,也比以后的历代宋帝有魄力。可惜的是这个草原帝国非颟顸之辈把持国纲,他们自有章法,治理大辽、统御将帅、管制辖境,在此时的萧绰也即后来的萧太后时代,井井有条,让大宋奈何不得。就整体战绩言,太宗赵炅勉强与契丹打了个平手;就战略目标言,太宗没有赢,契丹没有输——太宗没有实现收复燕蓟乃至于山前山后“幽燕十六州”的目的,契丹基本没有丢失这些地方。双方在河北山西一线,犬牙交错中,互有渗透。所以,说太宗全盘皆输、契丹大获全胜的评价是不准确的。这些,容当后表。“乘胜取燕蓟”的战役很快就要开始,很快就会结束。

太平兴国四年(979)六月,这是酷暑季节。太宗赵炅近距离来到幽州城下,亲自部署、督促诸将攻城。

半个月过去了,没有迹象可以表明能够顺利“取燕蓟”。

就在这个时候,赵炅应该发现诸将并不那么卖力气。他并没有想到,也许是没有及时颁赏的原因。于是,史上有了赵炅多次转换场地督战的记录:

癸酉,移幸城北,督诸将攻城。

丁丑,上乘步辇至城下,督诸将攻城。

辛巳,上复至城下,督诸将攻城。

癸未,幸城西北隅,督诸将攻城。

这些记录可以证明他内心深处忽然生出的焦躁、恐惧。

幽州久攻不下,如果外援再到,危矣!

此次战役,根本就没有安排“打援”!

第二个错误

那位在太祖时代曾经擘画攻取幽州,并绘制过《幽州形势图》的大将曹翰,这一次攻取幽州却相当不满意。也许在他心目中,攻取幽州的统帅应该是他,不是潘美。当初他给太祖上《幽州形势图》,就是想在太祖时代立功“取燕蓟”,因为那个河北人赵普的妒忌、阻挠,没有成功。轮到太宗打幽州了,却让潘美统率,而且攻取四门的四大主力也不是我曹翰,只让我屯驻幽州东南一角,算作预备队,“以备非常”,有了非常状况,我再出动。这算什么啊!是不是太小瞧我曹翰啦!太宗一向没有给他太多礼遇,这次平北汉又没有颁赏,他的部下牢骚满腹,曹翰真是老大不高兴。

有一天,军士们挖土,忽然得到一个螃蟹。陆地水边有蟹,不过是寻常小事,但这个军士却少见多怪,拿着这只蟹“献”给统帅。曹翰接过后,左看看,右看看,似也有新鲜感。他发表了一通预言家高论:

“蟹,水物而陆居,失其所也。且多足,敌救将至之象。又蟹者,解也,其班师乎!”螃蟹,本来是水生的玩意儿,现在却在陆地发现,这意思是失掉了它本来应在的处所。这东西爪子忒多,这是敌人救兵要到来的征兆吧。另外,“蟹”,就是“解”,“解”就是解开,解开束缚,就是将原来捆着的东西放开。这意思是说,宋师难道应该班师回朝了吗?

曹翰这种临阵之间,扰乱军心的做法,太宗也许有耳闻,但没有法办他。不惩罚这位散布谣言、涣散军心的将军,是太宗“乘胜取燕蓟”犯下的第二个错误。这个错误的实质还在于,曹翰使用不当。

事实上,完全可以安排曹翰这支预备队“打援”,应该安排他屯守城北清沙河,如此即可阻断耶律沙的来援,并从正面打击后来耶律休哥的正式援军。浏览这一场大战,感觉没有用好曹翰,没有让他屯驻北城,而仅仅安排他在幽州城外东南角“以备非常”,实在是一着太过闲置的无用棋子。由始至终,这个对攻取幽燕有独立思考的大将,没有派上用场。

可组织“打援”而没有“打援”,是幽州之战的最大军事败笔。

得胜口契丹“诱敌”

“高梁河之战”是太宗遭遇的第一场滑铁卢。

高梁河就在今天的北京西直门一带,但整个战役战线却很长。

按照史上记录,可以约略画出一条东西向的战线图。应该从雁门关算起。此地在今天的山西代县,由此向南向东,到今天的山西灵丘,翻越太行到达今河北涞源。此地以北就是史上著名的“飞狐”地区。再向东,沿拒马河流域与今天的河北定兴、霸州连为一线。继续向东,直到今属天津大沽口的海边,那时称作泥姑口。线段上的几个节点都有战事发生,都应该属于“高梁河之战”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这样一条线,将那时的契丹与大宋势力范围划分开来。大宋有意要越过这条线,继续北推。而北部,就是被石敬瑭割让的“幽云十六州”。现在据这一条线段可以看到:宋师已经进入涿州、逼近幽州。

同类推荐
  • 铁齿铜牙纪晓岚续

    铁齿铜牙纪晓岚续

    本书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新故事,与前四部没有关系
  • 重生之契丹铁骑

    重生之契丹铁骑

    凛冽的寒风,烈马的嘶鸣,契丹的男儿没有懦夫!男儿当尚武,刀马显威风,草原的姑娘灿若明霞。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摧枯拉朽。建皇都,制法规,威震海外中土。夺幽云,扩疆土,创我契丹帝国。从今天起,我就是,耶律阿保机。
  • 大炮巨舰领主

    大炮巨舰领主

    魂穿后,如何在古代当好一个小领主。开局一片小领地,带着乡巴佬们发家致富。
  •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

    帝陨,天变!建文削藩,朝野大乱,挚友方孝孺突然反水,皇侄发难,大兵压顶四面楚歌,燕王朱棣无奈之下绝地反击,在好友兄弟的支持之下,带领九百勇士歃血起事,举起靖难大旗,通过四年苦战,兵戈如火燎原天下……傅夕歌寻到财宝,帮助朱棣夺取江山,功成身退之后携爱侣隐居云南,不料却遭遇废帝建文,旧爱明月青和血仇段子羽,曾经深爱的人如今却站在对立面,为了恩仇为了存亡,彼此举刀相向不共戴天,在这场爱恨交织,江山易主的轮回中,他们该如何抉择?
  • 大唐的那些年

    大唐的那些年

    一朝梦回大唐,三生顾盼回首。李亮作为历史车轮下的一颗小石子,却使大唐偏离一个既定的轨道。与时代格格不入,却吸引众蛾扑火。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大唐,一个繁荣昌盛,万世来贺的鼎盛王朝。
热门推荐
  • 一见倾心二见倾情

    一见倾心二见倾情

    上辈子在我最绝望的时候,他出现了,他就像一束光照亮我黑暗的人生,我忙忙碌碌的寻了他一生,终究没有相遇……在她死后轮回到了他们相遇的地点,她拼命的去追逐……最终他们是否能再次相遇呢?她:他是我的人,只有我才有资格说他只有我能宠他……他:她是我的命!(这是甜文!超甜文!超撩!俺第一次写作,有什么写的不好的请大家多多谅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本书围绕“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标准,选取《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上发表的相关重要文章结集成书,涵盖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各个方面,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理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参考意义。
  • 妃常心动

    妃常心动

    冷?不怕,他热得很!没事就牵牵小手,偶尔在抱上一抱不冷了吧?某女羞红了脸,憨憨的点了头,“嗯嗯!”“可我热呀!”不怕,她冷的很。贴过去就好了。被尼姑收养,养成了尼姑性格,爱啰嗦,思维简单却遭遇了无敌怪癖皇子。鸡飞狗跳的相遇生活,啼笑皆非的暧昧情愫,且看《妃常心动》PS:身体原因暂停更新。
  • 恶魔校草:狐仙男友,劫个吻

    恶魔校草:狐仙男友,劫个吻

    【校园+穿越】“六六,若有来世,你不做花仙,我不做狐妖,我们做一对平凡夫妻,可好?”“澈,你太贪心了,镯子还你,从今往后,我们再无瓜葛。”……“苏六六,你当真要用魂飞魄散,来换这狐妖的性命?”……“苏六六,你真是狠心,留我一人度过这千载光阴。”……“六六,本王等了你好久。”“哈,你谁?”……“澈,我今天我生日你送我什么。”他想了想,弯唇一笑——“我把自己送给你,这个礼物喜欢吗?”
  • 邪祟修神

    邪祟修神

    封神之路尽是孤骨,神格之上沾满鲜血,神的身躯遍布伤痕,但是吾心如此身为邪祟,欲求封神,哪怕终会毁灭,但仍愿奋力一搏。
  • 怨灵惊魂之老院

    怨灵惊魂之老院

    深秋的老院,绿油油的的眼神,干枯的手爪,还有滴着血没有瞳孔的眼球。。。欢迎阅读《怨灵惊魂》这部作品,小毅将带你进入一个恐怖的情景,感受惊悚的氛围!
  • 邪品逆少

    邪品逆少

    一块不同寻常的“玉佩”,开启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前世......今生......修炼和泡妞当然都不能少!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泡妞的最高境界是被妞反追。诶呦,我的大小姐,你就放过小的吧......
  • 僵尸传说之三清种莲

    僵尸传说之三清种莲

    天收地养,却被轮回抛弃,沉睡五百年化身僵尸,幸与不幸,剑神剑圣为他唤醒前世记忆,巧合还是天意?醒来早不知今昔是何时何地,自己将何去何从?但前世的记忆让他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当世界的真实面貌慢慢显现出来,他以人族的身份走向世界,为人类争取那一席生存空间······前世因,今生果;世情浓,情义重
  • 彼岸长生

    彼岸长生

    刚从学校毕业的徐如林求职无门,在导师的帮助下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入一个号称派出所新成立的部门。冷漠的上级、神秘的导师、血腥的案件,把一无所知的他推向一条凶险莫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