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3800000032

第32章 处世的中庸之道

关于“中”,历代学者有过很多解释。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朱熹曰:“中者,无过不及之名。”陆九渊曰:“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王守仁曰:“中只是天理。”段五裁《说文解字注》曰:“中者,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可见“中”的涵义,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从方法上说,是适度、适中、正确,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从行为上说,是合宜、合理,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从道德上说,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所以,“中”可谓是一种基本方法或基本原则。而作为哲学范畴,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相适相符,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故含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真理”之意。

关于“庸”,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何晏《论语集解》云:“庸,常也。”程颐云:“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云:“庸,平常也。”可见“庸”的涵义,就是平凡、平常、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系与怪异、险僻、神秘相对而言。因而从哲学意义上讲,实含有“普遍适用”之意。基于“庸”的这种解释,则“中”与“庸”的结合,旨在阐明“中”这一基本原则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正说明“中庸”乃是普遍适用的真理。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庸”属于道的基本准则。

其二是作为运用解。许慎《说文》云:“庸,用也。”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用也。”据此,“庸”就是关于道的具体运用问题,系与作为道的基本原则与“中”相对而言。“中”是道之体,“庸”是道之用。具体地说,也就是理论上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体”是相对静止的,固定不变的;而在具体运用“中”这一道体时,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适当的灵活性,这就是“庸”的功用。程子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过是说“庸”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仍不能违背“中”的原则而已。假若“庸”也是一成不可变,则“中”就成了死板的“执一”;如果“庸”之变易可以不受“中”的制约,则“中”可变成“偏”,不成其为“中”了。只有“中”与“庸”的辩证统一,才能准确把握道的基本精神。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庸”乃是实行道的方法论。

其实,这两种解释既各有所指,又是相济相成的。若把两种解释结合起来理解,“中庸”的完整内涵,就是指对于“中”这一普遍真理具体运用的方法。

“中庸”究竟是否真理?这当然不能光看其字面的自我标榜,而是应该深入考察其所蕴涵的实际意义。对此,就得从探讨中道的基本内容入手。

关于中道,孔子从正反两方面做了界定:既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又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正反两个命题合在一起,就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南怀瑾认为:我们现在说中庸,就是能够中和的中庸之作用。我们中国文化中《易经》的道理,是说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

同时《易经》告诉我们,变是对立的变,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对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坏,你说对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相对的中间,有一个中和的道理。如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这就是圆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并不如后世的解释中庸为滑头,而是要懂得持平的中心点。这个学问研究起来太难了,并且涉及人格的修养,所以我们做人处世要持平,真能做到平,则一个人平了就没有话讲,“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平则鸣”,一不平就乱起来了。

生活恰如饮酒,干杯则不知酒味,泥醉则不知微醺,要小酌,取之中和。

“中庸”即中和的作用,孔子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各保留其对的一面,弃其不对的一面,才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南怀瑾先生亦慨叹一般的人,很少能够善于运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锋。

在很多学者看来,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中庸的生活。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

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然而,理想毕竟是理想,更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常常是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在劳累中死去,就是在懒惰中堕落。一个以悲壮的方式,告别了本来可以给他慰藉的生活,而另一个则以一种可鄙的态度,宣告了对生活的抗争。两个极端,分别从幸福的左边和右边滑过,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有的时候不讲究中庸之道会引来杀身之祸。

大贪官和珅众人皆知,但是鲜有知道其早年的身世的。历史上记载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留下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和林,弟兄俩相依为命。和珅从小投奔亲戚,过着凡事都要看别人脸色的生活,后来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因长相出众而被大学士冯英廉选为孙女婿。这之后和珅开始走上了仕途,且一发不可收拾。

野史里多强调和珅官场得意是由于乾隆帝的错爱,这想来有失偏颇。要是没有点本事,恐怕他只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应该说和珅这个人办事能力很强。不过和珅有个坏毛病就是太贪了。他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穷怕了,因此使得他有一种想疯狂敛财的心理,所以和珅在为官期间,总是想法设法聚敛财富,搜刮金银,但是却不知道收敛,以至于贪到富可敌国的程度。后来在嘉庆上台后,终被查抄,上演了人们熟知的那幕“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经统计,和珅聚敛的财产三分之一就价值二亿二千二百万两白银,玉器珠宝、西洋奇器则无法计数。

回过头来看这一切,一个贪得无厌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从和珅的故事里,我们看不到半点的“中庸之道”。退一步讲倘若和珅能够做到“适可而止”,相信他的贪是不会让他送命的。“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这是和珅被清算后在狱中写的一句诗。为什么二十年来枉劳神?皆因“过分”二字。

国学话谋略

孔子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说必须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才能有效地用中道去治理百姓。这就是“执两用中”的本义。“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乃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

同类推荐
  • 塔木德:犹太人的做人与经商圣经(精华珍藏版)

    塔木德:犹太人的做人与经商圣经(精华珍藏版)

    《塔木德》汇总了《密西拿》、《革马拉》、《米德拉西》三部分内容。它凝聚了10个世纪中2000多位犹太学者对自己民族历史、文化、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是支撑着这个苦难民族的精神支柱。犹太人看重各类书籍,尤其珍爱凝聚着先人和贤人心血的犹太商法类书籍,其中最为神圣的,就是用三千三百年写就的《塔木德》。
  •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全书从不可忽视的小事和细节、精于社交和竞争、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明智决策助你出人头地、有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进取心、根据性格选择适合的职业等方法与技巧方面着手,理论结合实际,全面地对成功方法进行介绍。
  • 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今天,我们又将面临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冲击,许多人说,中华民族将在这一次机遇中会变得更加强大。变得更加强大,要靠什么来做保障呢?当然,还得凭“包容”之道。
  • 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美国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其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际关系。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功,15%可以归功于他的专业知识,85%却要归功于人脉关系。”
  • 从大学第一天开始成功

    从大学第一天开始成功

    本书通过介绍不同的成功人士不同的大学生活,以及他们在大学积累的成功要素,为大家提供典型的参照与借鉴。
热门推荐
  • 羁绊

    羁绊

    智商一般,梦想很多,才华不知道有没有,努力还算可以,爱小说,爱动漫,热爱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希望在还能尽情跑跳的年纪环游世界。内容简介:两个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带孩子交易”而结婚生活在一起,看上去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叶流云和顾小风,在一场场的生死迷雾中好不容易要互通心意时,却一个成为了黑道世界的老大,一个加入了国际刑警。在古文明遗迹充满不可思议的冒险与现实世界恩怨情仇的冲突中,他们不得不斩断与彼此的牵连,却反而因为看不见的羁绊而越陷越深,同时与他们共同行进在这条路上的亲人朋友甚至敌人都不可避免地加深了这重羁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者之后

    武者之后

    主角是上古战神的后人,看他如何觉醒上古能力
  • 乘虚录

    乘虚录

    她从世俗界底层散修一步步走到方圆界统摄一方的彤河家主。钟灵修过佛慈悲,修过道正清,最后却入了自在魔。修真之途星汉璀璨,方圆界道门百家数以万计修士绽放末世最后一抹光亮。大道乘虚,争命而亡向死而生,虽九死其尤未悔,呈录诸君寄予霞飞。一部修真群像奋斗史,一支末法时代向道哀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夺情首席的甜心小丫头

    夺情首席的甜心小丫头

    你要知道,这个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对自己说谎:明明难过却要微笑;明明不爱却说相伴终老;明明痛着却说无所谓;明明爱着却硬说……忘记了。“我知道自己期盼的那份感情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奢望某一种某一些某一时刻的幸福,我知道想要干净想要不算计恐怕根本就是做梦,可是,拜托……哪怕那真是我一个人的美梦,也求求你,不要让我醒。”“我不知道醒来以后能做些什么……怎么办?我好像……好像已经……除了爱你,什么都做不了……
  • EXO孤独絮语

    EXO孤独絮语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孤独才是生命的常态。这是个现实与回忆穿插在一起的故事,大概可能会分两条线(我起了个什么鬼名字):旧爱线:吴亦凡,鹿晗,吴世勋新欢线:朴灿烈,边伯贤,张艺兴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代入明星本身。若有雷同,你抄我的。不喜勿喷,评论区可以稍稍鞭打一下。处女作,望多多支持~啾咪~
  • 屠魔吞天

    屠魔吞天

    一个圣光交错的世界,一个以武为尊的时代,一段匪夷所思的经历,一个出身贫贱的少年,一出祸及寰宇的惊天阴谋,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可否力挽狂澜,成就一段绝世传说……
  • 麒麟魂归

    麒麟魂归

    他,隐居世家嫡系子弟,龙国特种兵王,黑暗帝国顶级佣兵,因为一个机缘,重回战争年代,灵魂附身一个十岁幼儿,从而开启了他的另一个人生!重生!拯救!牺牲!麒麟魂归!天地动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华五千年(上)

    中华五千年(上)

    本书按照时间先后划分为上下两册,基本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脉络主线。语言浅显而生动,故事中不乏启迪,可加深小读者对历史发展的印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