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6900000002

第2章 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历史演变及现实思考(1)

汪晓村、鲍健强、池仁勇、虞晓芬

大学专业从社会的角度看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1]。

从学校内部角度看,“大学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2]。在西方高等教育中,大学专业一词是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和主修课程[3]。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既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国经济体制和教育管理模式变换的直接体现,反映了政府、大学、市场三者关系的变化。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大学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拟对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新时期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途径和方式。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点

我国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其标志是大学的形式从传统的书院转向大学堂,从以文为主转向“分科立学”,吸收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内容。例如,1901年京师大学堂第一次提出了分设经学、史学、格致学(科学)、政治学、兵学、农学、工学等科目的“七科分立”方案,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设置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学科专业。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大学学科专业及课程分为经学、政法、文学、医学、格致、农学、工学、商学八个学科门类共46种专业。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规程》,将大学学科专业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个学科门类共69种专业[4]。至此,中国近代大学专业体系初具规模,大体定型。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点,一是在专业设置上,主要通过移植西方的教育体系而形成,如自然科学中的数、理、化、天、地、生等专业,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主要是通过“引进移植”而创立。中国传统学术中固有的科目则经过“创造性转化”成为近代学科专业,如人文科学中的中国哲学、文学、历史学等。二是在教育内容上,西方的科学与中国的经学并存,包含了中学与西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科目[5]。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受欧美等国的影响,以学科和学术为导向,职业和应用的色彩很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直接引进和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建立了一套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建立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学制度。1952年开展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大学-学院-系”的组织体系,建立了“大学-系”、系内设专业、教学研究组(室)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建立了以专业为中心、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在专业设置上则偏重工科、师范教育,财经、政法专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个时期的调整,标志着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确立。

(2)建立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学学科专业体系。1962年******编制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制定了统一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作了大规模的调整。1963年国家共设置专业510种,其中《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设置专业432种,《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设置绝密、机密专业78种,初步形成了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3)“****”十年使新中国建立起来的大学制度和专业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1966年“**********”是从大学开始的,也是从否定新中国建立后前17年的高等教育开始的。从1966年开始,高等学校本科招生停止达4年之久。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高等院校的调整方案》,经过撤销、合并、迁移等,共撤销高校106所。当时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随心所欲,专业目录比较混乱,专业口径越来越窄,专业名称很不规范,专业管理亦无制度可言。

从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1949-1978)的发展脉络看,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受苏联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模式的影响,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主导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先后进行了七次调整,有时甚至1~2年就调整一次 [6]。专业设置的依据是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和目标,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省级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不拥有对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权力,教育资源的配置由国家直接调控,市场不起作用。

(2)专业种数不断增加,专业越分越细。1953年国家进行第一次专业调整后的本科专业为215种,而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国家调整后的本科专业达到1039种,是1953年的近5倍。与此同时,专业越分越细,出现了以单个产品、单项技术为对象的专业,如拖拉机专业、陶瓷专业、铸造专业、汽车制造专业等。这个时期比较强调“专业对口”,希望大学毕业生能像“螺丝钉”一样“拧”在机器上。

(3)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发展阶段,大学专业人才培养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全国大学招生规模不大,甚至出现“**********”中连续4年没有招收一个大学生的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毕业后以计划的方式由国家分配工作。

二、经济体制转型期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特点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事业也在同步探索与发展。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开放的姿态和全球的视野,开始从苏联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这一时期,国家对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先后作了三次大的调整[7]。

(1)1987年底,国家颁布了修订后的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种数由原来的1343种减少到671种。这次目录修订工作推进了专业名称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了薄弱专业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恢复和增设了文科、财经、政法类等长期比较薄弱的专业,使专业口径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宽,增强了专业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2)1993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形成了体系完整、比较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学科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十个门类,下设71个二级学科门类,专业种数由671种减少到504种。这次调整使专业数目进一步减少,专业口径进一步拓宽,专业设置开始以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作为基本依据,突破了与行业、部门相对应的传统模式,成为我国大学专业设置、划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志。

(3)1998年的专业调整,目的是使学科专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改变高等学校长期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专业门类之间重复设置等状况。经过调整,专业数量由504种减少到249种。这次调整突出的特点是按照学科设置专业,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在专业调整的决策上,仍然具有较明显的计划色彩。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仍然主导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和调整。

(2)在专业调整的指导思想上,强调以学科为基础,强调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专业口径不断扩大,改变了过去那种以特定产品、特定行业、特定技术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方式。

(3)专业种数逐步减少。从1980年的1039种,到1987年的671种、1993年的504种、1998年的249种。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大学本科专业种数是呈上升趋势的话,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专业种数则是处在下降之中,而且专业目录的修订频率也在下降。

(4)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功能在加强,大学的自主权在增加。尤其是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对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加入WTO,外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相继成为热门专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加大,计算机专业、软件专业、通讯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等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了专业热点的不断转换。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着不同专业的招生情况,也影响着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价值取向。

三、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思考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它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途径和方式。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人才流动的市场导向功能逐步增强。它要求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8],教育管理者不应再简单地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去处理在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问题。

(2)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权利,另一方面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又面临新的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形成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质量观,不能简单地用精英教育思想去解决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同样需要新思路和新方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要求我们在法律的框架内合理地界定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关系,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设置和调控大学本科专业的制度体系,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进行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使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类推荐
  •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睿文馆)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睿文馆)

    本书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作,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人们通常把文明看成一种现成的财富,但作者认为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而且,作者推翻了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的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文明的进程。总之,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仅研究社会经济,而且考察人的情绪气质和思维方式的变迁;不仅重视重大事件,也从小处着手,探讨人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以小见大。是一部将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种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熔为一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经典。
  • 校长学校岗位与师生的管理(下)

    校长学校岗位与师生的管理(下)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79年,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前一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定义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学习的风向”。2016年在中国的新版亮相,傅高义特别撰写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认为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二十年”,属于《日本第一》时代的优良特质依旧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的经济体,仍能给予重要的启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现代组织、经济团体、企业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会结构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日本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从日本社会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窥一二:日本的教育水准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有关“日本第一”这个说法的热议时,傅高义强调:“我说‘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的。”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沈丁立译新版序。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空乱劫

    时空乱劫

    讲述在未来时间,时空混乱如何踏上寻“妻”之旅
  • 猫猫招夫

    猫猫招夫

    黑暗的房间中,一个幽灵般的男人凝视着床上的木小猫,目光中是化不去的忧伤,仇恨,还有一丝不意觉察的深情。“你是谁?”木小猫问。“一个已死的人。”“你来我房间干嘛?”“带走属于我的新娘。”......一年前的那晚,就在他新婚前夜,他看见好友从他新娘的房间走出,怒而斥问却不小心引发一场大火,结果让他变成了一个隐形人,失去了一切。一年后他回来了,来要回他失去的一切,事业,财富,还有那个属于他的新娘......真爱迷情,变身复仇,漫漫人生路,我要如何与你牵手?
  • 霍少的天价哑妻

    霍少的天价哑妻

    嫁给霍廷霄?景佳人表示不敢想,后来,全世界都知道她是霍家大少奶奶。京都第一大少娶的媳妇竟然是个小哑女?霍廷霄表示不可能。大型真香现场:霍总裁:让我去跟那个哑女结婚?不可能,永远别想!后来。霍总裁把景佳人堵在阳台:说吧,你到底怎么样才肯嫁给我!
  • 相思堕

    相思堕

    此生最难忘,是她作对天下人的时候,秉辜北擎一人一剑,青衫猎猎,为她独战天下,却连一世安好也不肯说。之后的白秋寒是一场梦,在雪满山河浸骨凉意而无处安放她的时候,给她所有希望的温暖,接着开出名叫不舍的花。可不舍依旧是不舍,短暂之后,不过陌路。月衡是她心里的花,嚷嚷着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嚷嚷着爱。最后夜清穿着他那一袭如火红袍缓步而来,眸似三月桃,载满春日所有叫人欲罢不能的柔光,说天地九州的风景,陪她一人看。云凉河却执扇轻摇,不动声色就给她逆天改命。一念相思,一念魔。大抵如此!
  • 花翎物语

    花翎物语

    灰色之子塔玛希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与结识的朋友们一起踏上了虽漫长,但却温馨快乐的旅途·····
  • 六人女组的情域之Z国1

    六人女组的情域之Z国1

    这是关于一个叫“樱约”的学院中十三名主角,在不同的地方相遇,开始了一段有生以来不一样的恋爱,让我们一同关注吧~(1)花雪:愿我们的时光不散!(2)婷:回来吧,我在等你!(3)梅:时间匆匆,我愿梨伤!(4)忆颖:我抢走了你的,但我不会代表还给你。(5)麟:感谢时间让我遇上了你。(6)默梨:该忘的就得忘,可不该忘的也随之而忘……(专属我们六人的情域)(1)瑞倾:专属我俩的感情。(2)明航:时间刚刚好,让我们遇上了。(3)殇:你专属我的小可爱。(4)凯:我这一生中爱的两个人。(5)麒羽:人这一辈子只爱一个让人,心里也装下一个人……(6)墨白:我用一生爱你,不会觉得累,因为爱上了就是爱上了!我不后悔……(6)瞳翊:我仍在等你……
  • 千江月寻

    千江月寻

    一个星球遭遇黑洞,面临消亡的危机,关键时刻他们发现了地球,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攻占地球,但是当他们占领了之后,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地球人似乎是自己的后代……
  • 龙狐志

    龙狐志

    龙,是中原人的图腾,莫隆718年,北冥侵,中原急。莫隆721年,长嘉乱,萧家叛。莫隆725年,屠龙起,鸾凤鸣。乱世出枭雄,也出狗熊。顾我,人称“混世花魔”,幸得紫纹龙蛇血,际会风云众生缘。QQ交流群:2771230673
  • 天下,怎敌你眉间朱砂

    天下,怎敌你眉间朱砂

    “若有来生,定当男儿!若有来生,生生世世都不再与帝王家的薄情种,染上半分关系!若有来生...”禄雅突然回头,凄然一笑。那一笑,惊艳了身后十万铁骑,惊艳了那腰间别着双刀的长天战神,惊艳了这整个天下。“你顾长天,怕是要给我做牛做马,才对得起我这一世的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