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2900000012

第12章

从自在到自觉中的代表人物

从时间上,此期间较早出现的是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即公元991年。祖上自中原南徙。晏殊高祖晏墉,唐咸通中进士,卒官江西,曾祖晏延昌,着籍临川。父亲晏固是一位低级武官,抚州手力节级。而晏殊,则成了临川文化的开拓者,为北宋仁宗朝中一代名相,“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自始至卒,五十余年”。--客家人,亦有将曲江张九龄,作为最早的一位名相、诗人,其时尚在中唐,算作客家先民似为更准确些;其后,便应是晏殊了。人们不难发现,王安石在挽辞中称他“不负汉廷臣”,其间汉民族意识,两人均是非常之重的--这也自然与客家人重自身作为汉民族血统的传统分不开。南朝至宋代,南方汉族人这种血统观念极强者,莫胜过客家人。晏殊政绩似乎不着,文声却鹊起,更重要是,极重教化。他留守金陵时,“大兴学校,以教诸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自公始。”身处逆境仍致力为国兴学。宋代“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晏殊当称振兴教育的一等功臣。

小晏殊十多岁的李觏,生于1009年,以“康国济民为意”,自二十二岁始作《潜书》,先后写了《庆历民言》、《广潜书》、《平土书》、《富国策》及《国用》,尤其以《易论》及《删定易图序论》等哲学着作以传世。他是北宋中期革新运动中一位颇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在同时期另一位临川籍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王安石,其思想形成过程中,多方面受了他的影响。二人在思想上有不少相通之处。他从“阴阳二气会合”而生万物的观点出发,说明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思想,大胆主张“通变”、“量时制宜”,从而推行变革。

这位小李觏十二岁的王安石,更是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大人物。其父王益中进士后,在福建、江西、四川、广东及金陵均当过官。王安石在二十岁前,曾到过如广东韶州、江西新淦、福建建安等半个中国,对宋朝的“积贫”“积弱”颇有痛感,这使他成为宋代一大改革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几经升迁,他为宋神宗所重用,任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旋即发动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法运动。是他,在执政后,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变革精神,在全国颁布新法,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等豪强的土地兼并。历尽曲折,两度罢相,终郁郁而终。但他的大规模改革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经济、教育及文学的思想观点形成一个古代社会中期的完整思想体系,并由此产生了一个以他为首的新学学派,后世称之“荆公新学”。在整整半个世纪里,影响了整个宋代,达到了“人人靡然自从”、“化革人心”的程度。“自王氏之学兴,士大夫非道德性命不谈。”

临川文化,作为自“葛藤坑”时期到宋末,应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缘起或生发的阶段。而这个阶段,有晏殊、李觏、王安石、晏几道三人便够了,足以完成从“自在”到“自觉”的民系形成这一关键过渡。

着名学者罗常培称“临川音系”的方音系统“或许可以代表第二期客家遗传下来的语言”。而这“第二期”,应是指唐末至宋的这个阶段。那么,应当说,这期间临川文化的崛起与勃兴,正是唇于客家第二期(自在至自觉)迁徙的结果。如文化史上所称,黄巢之乱,使大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与文化积累的客家名门望族,不得不迁往临川一带--也就是葛藤坑之广义所在地。“全国战乱,民无宁居,惟有赣东南,闽西南、粤东北未遭扰乱,再次成为客家迁徙的理想乐土。临川在唐末侥幸未受战乱破坏,且土地肥沃,民风纯朴,吸引了大量北方移民,并在相当长时间内稳定下来。客家人带来的北方话,便在这里渗透下来。”

中国文化中心几度南移,可以说都是与客家人迁徙相同步的。临川文化,在整个客家文化史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可以忽略或排除在外的。

三位文史哲的大师,当是这一“自觉”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均是“北来”者。王安石先世便是太原府人。

混沌初开

对一个民系产生的描运,用惯常的方式恐怕是难以具有科学性与说服力的。人们也太习惯于使用什么酝酿期、萌芽期、民展期、成熟期之类,这对于生物或对于某些事物,或许是可以套得上去的,但这种惯性思维,实际上也造成了思维的僵化、枯竭与限制,无法打幵新的视野。

更何况一个活生生的、在剧烈的历史变局中流动、挣扎、自立的民系呢?而这又与人类的苦难、人类苦难中的理性、人性的滋养、觉悟是如此紧紧相连,因此,惯常的描述或论述,在这里就显得苍白、无力乃至无能了。

因此,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切人,把非理性自觉之前界定为民系产生的“混沌期”,应是更近切一些,更科学一些,也更具内涵一些。

泛义而言,人类何尝今日不仍处于“混沌”之中呢?他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包括对自身--小宇宙的认识,又有多少突破与澄清了的。再过几百年,后人看我们的今天,也同样发现我们同样处于一片混沌之中,并不知自己所为。

我们对过去是有所悟的,所以才以为过去是混沌。

未来对今天有所悟,今天亦是混沌。

悟性总是面向过去的,但生活毕竟要往前走。

所以,姑妄言之“混沛”吧。

梅州:又一“飞地”

梅州,古称嘉应州,位于粤东山区的盆地当中--对于跋山涉水、千里辗转而来的客家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块休养生息的福地。

从“三江”压缩到赣南的石城;

又从石城,翻山到了闽西的宁化;

客家人的“飞地”,就这么一次又一次地南移。

梅州,也就又成了一块新的“飞地”。

它被称之为“客都”。

当然,它绝非宗教中的圣地。也绝非割据下的“国都”。

“客都”,何所谓也?

应该说,它是作为客家人的“陪都”,却包含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不是几百个字可以说清楚的。无疑,客家人本就是中原士族之后裔,而中原士族所认的国都自然仍在中原,或长安、或洛阳、或汴梁……而在首都之外另立的都城,才被叫作陪都--光这两个字,就已有许多许多说不尽的辛酸与饶幸了!一方面,承认中原的正宗,这是不可移易的信念;另一方面,却又是无可奈何,屈居山岭盆地之中……而且,这绝对不是他们迁徙的终点,仅仅是一个中转站,一个加油站,然后,又继续往前迁移,拓展,以至下南洋,赴五洲,惟有外面,才有事业的鸿图大展……

这个“中转站”式的陪都,形成于明清之际。因为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乃宋末元初。基本上以到达梅县或嘉应周遭告一段落。所以,这个山中盆地便由此兴旺了起来。尤其是文化教育,尤为兴盛--当然,早在宋代,邑有书院并盛极一时,到明代大量客家人到达,书院便愈办愈多了,客家文士更着称于世。清乾隆年间,科第中榜者居全省之冠,以至“五科五解”即五科的五个解元全是嘉应州人。乾隆十三年,嘉应州知州王之正,居然得意到在州衙照壁上题上了四个大字:人文秀区。

后来的梅县人,没有谁不以这四字为荣的。

而好学尚文之风气,历时几百年不衰,且日益兴盛起来。到民国年间,兴学更不计其数。清末民初,教育家迭出,黄遵宪、温仲和、丘逢甲,一直到古直、郞鲁郭宝慈等,均是名盛一时的教育先驱。可以说,客家人都视教育为自己的天职--几度在梅州出现教育奇观,尤其是今天。

自觉到自为:勤王

而这时,从理性自觉走向自为,客家人在昏暗的史册中的“潜伏”便告结柬了,他们一下子奇异地“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虽然这次“出现”是以悲剧告终,以巨大的流血牺牲告终的。

没有任何生存的抗争,第一次便会以胜利为结果的,它每每需要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一百次,才得以凯旋。更何况是-个民系要挣扎出来呢!

但这次,无疑是一次理性的自觉,促使这个民系由“自在”走向“自为”了纵然这“自为”充满了失败、挫折、鲜血、死亡,以及种种痛苦!但客家文化的本质,不就是苦难,难道还有别的么?

这次的民族危亡,绝不亚于客家人第一次大迁徙中所面临的!

那是五胡乱华,但毕竟让淝水大战,把胡人拦阻在了淮水以北并从此未可南进了。

不过,民族的深刻的危机感,便从此化入了客家人血脉中了。南朝的屈辱与南宋的偏安,

对汉民族来说都是一种剜心的痛楚。南朝尚还保住了半壁江山,可到了南宋,连这半壁江山也保不住了。过去,是晋室南渡,此际,则是宋髙宗南渡,元人入侵,勉强维持。才百数年间,临安便告陷落,宋恭帝竟“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诏谕郡县,便降大元”。几年后,“陈益中等立昱(益王)于福州。”是年九月,元兵又从明州、江西两路进逼,招讨也的迷失会东省兵于福州,元帅吕师夔、张荣实,将兵入梅岭。--这已深入到客家人腹地了。

至景炎二年,即公元1277年,正月,元兵攻破汀关,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人,仍力图抵抗--再后退,只有大海了!于是,闽赣粤的客家人,起而勤王抗敌,前仆后继,死不旋踵。

一下子,本来是作为客家人南徙后休养生息的“飞地”,竟成了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的战场。在这片土地上苦战了无数岁月。

其时,作为粤东客家人的聚居地--嘉应州,也就是今日的梅州,人口总共才10000多,却有8000人,不分男女,统统弃家不顾,追随文信国公举义--这种凛然大气,令后世无不为之扼腕。这8000人,几乎无一生还,全赴了民族之大义。

后来,客家大诗人,也是中国的大诗人黄遵宪,曾为此题诗:

男执干戈女甲裳,

八千子弟走勤王。

崖山舟後沙虫尽,

重栽天来再破荒。

据嘉应州志所载,嘉应松口卓姓,有800人勤王,兵败后仅余1人,却没有人为之言悔的。文信国公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亦是此际8000客家弟子的伟大写照。

当然,除嘉应州8000子弟外,赣东南、闽西南及粤东北的客家人,也都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次拯救汉民族的战争之中。

他们辗转于广东的东北部、东部、北部,有的随从帝驾,最后战死于碉州与厓门,前所述的松口卓姓800余人,也都是随帝舄一道沉海,没有一个投降元军的。

--这是客家人第一次以民系的群体出现,勇赴国难,义无反顾,

也就是说,他们第一次便以民族义士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中。

相伴的还有不少民间传说,例如,宋帝扫被元兵追赶,至五华田祖岗时,元兵已逼近,正逢客家妇女成群结队上山砍柴,各自肩扛一支“禾杠”--这是一种竹做的扁担,两头尖尖,远看就似长矛。结果,把元兵吓住了,以为宋的援兵来到,不敢再追了。结果,大臣报称是“客家妇女救驾”,于是,宋帝浔一高兴,金口玉牙,称村姑保驾有功,准佩戴龙头手镯,旌表为七品孺人。”

田祖岗也改称为“天子岗”。

同类推荐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八字算命,是我国古代神秘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对于“命”,究竟是信还是不信,自古以采就争论不休。中国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是一个坚信“命”的人。孔子学识渊博,年轻的时候就周游列国,企图干一番大事业,然而只是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到了五十之后,才恍然大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矣。”
  • 鬼谷子(经典珍藏本)

    鬼谷子(经典珍藏本)

    本书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 盂县古建筑考释

    盂县古建筑考释

    古建筑文物,它的存在与大自然为伍,不可移动,不可再生。它是时代的象征,文化的沉积,无言的史书,凝固的画卷.本书收集了盂县部分古建筑的实物,包括他们的构件数据和现状照片,为我们今后更加有效地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老者”,永续利用这笔财富而尽我们的一点微薄力量。
热门推荐
  • 火锅煮神剑

    火锅煮神剑

    地球某极品城中,有个火锅广场,有一天一个胖子不小心在火锅里吃出了一把比骨头还坚硬的小铁剑来。。。。。。。
  • 花好月圆了吗

    花好月圆了吗

    话音刚落,上官晴身上传来无比的刺痛,一寸一寸的肌肤,被他人用刀划下。此刻的上官晴,甚至都比不过案板上的鱼肉。她虽看不见,但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每一处肌肤正被人一点点削去,终于,她再也没有知觉,心中只留下恨意!她恨,恨眼前之人,也恨依托之人!羽墨,姐姐没能够保护好你,害的你如此下场。都怪姐姐了,若是有来生,姐姐定不会让你受丝毫委屈,定不会信了贼人之言!上官雪,乔宣然,你们都给我记着,我就算是去了阴曹地府也要来索你们的命!此仇必报!
  • 不似与期

    不似与期

    你还能想想出你最叛逆的时刻吗?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过,活得一帆风顺,波澜不惊。对夏晚来说不顾一切的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城市来,他没有多好也没有多不好,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中显得太普通,为什么呢?不知道。
  • 漠漠上小楼轻寒

    漠漠上小楼轻寒

    “他们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就不信,可是后来啊,我信了,我现在才明白,爱情里没有面包”“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你看,连古人都知道你是我的,你怎么就不懂呢?”
  • 重生农媳的开挂人生

    重生农媳的开挂人生

    顾一宁死后重生了。尽管重生的悲催,身份低到尘埃里,却是与死亡同步重生的。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变,挚爱她的前男友还在,害死她的仇人还在。只是历经坎坷的她平添了许多坚韧。从此,一路开挂势如破竹!凭借着智慧,凭借着空间的助力,她从一个乡村的小寡妇成长为了独霸一方的霸道女总裁。而且,她还破了自己的凶杀案。她搜集的证据,还原了多年前那场车祸的真相,凶手得到应有的惩治,她的仇也是报的畅快淋漓。(架空爽文,勿细考究。)
  • 时迁宫纪

    时迁宫纪

    这本书没有光环,除了宫廷外没有特定的主角,因为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这本书独特的存在,我只是用一个人贯穿了故事,所以没有光环,没有生死不离的痴心,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没有完美的HE,有的只是波谲诡异,是争斗,是欲望。我希望用每一个角色和最平实的语言,展现最真实的宫廷。
  • 十里轻烟

    十里轻烟

    羌笛琴瑟,锦绣山河,无尽繁荣。待君归来,共驻高处,鸟瞰其荣。十里轻烟,繁华若梦,逝去即空。只忆,此生虚浮,念何流连?
  • 佛说花积楼阁陀罗尼经

    佛说花积楼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魅王独宠:绝世轻狂四小姐

    魅王独宠:绝世轻狂四小姐

    冷若浅,时而娇憨可爱,时而腹黑狠辣,时而纯良呆萌……然而,天才如她,一次意外,一次背叛,让她穿越到了一块异世大陆,在层层阴谋之中,她寻到了真爱,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却也因此陷入一场惊世之乱,一个惊天之谋!慕容逸晗,南漓七皇子,白玉面具之下暗含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怎样一张容颜?传言他清冷孤傲,腹黑狠辣,三尺之内不得近身,但是为何冷若浅见到的他却与传言大相径庭!不是清冷孤傲吗,那她身旁这个笑得如此妩媚的男的是谁!不是腹黑狠辣吗,那她眼前这个卖萌傲娇的男的是怎么回事?不是三尺之内不得近身吗,那他趴到自己身上还笑意浓浓是为什么啊!冷若浅只好无语望天,虽然她的内心是这般的波涛汹涌……
  • 银零落

    银零落

    “钝刀驽马,足我横行江湖。”这话刚说完,她就拿着钝刀砍了驽马饱餐一顿。刚入江湖的持刀女子江水正邪难辨,只因囊中羞涩干起杀手行当,没有职业操守专挑软柿子捏。传闻她是一位医师的徒弟,与武林中铸造兵器的江安叶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背着神兵青昙双刀招摇过市,遇事却只抽出自己那对豁口刀。银海倾落乾坤碎,千山不似旧天涯。她懒散不愿意招惹麻烦,自言只为不负她师傅的执念名扬天下,而后不理身后江湖浊浪涛天。只是世事难料,原本只求以己双刀力断横江的愚钝女子误入谋划整个天下的棋局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又闻红鸾恶啼险陷情毒,却如何抽刀?此后江湖三秋,青昙断去,两处石碑,各生红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