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0900000007

第7章 法律制定者(3)

◎第二章 努马·庞皮留斯 Numa Pompilius

出身萨宾贵族,继位为罗马第二任国王,715B.C.—673B.C.在位,创立宗教制度和祭典礼仪,维持长达43年的和平时期。

1

罗马贵族世家宗谱虽然能够非常精确追溯源流直到努马·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可是史家对于他的统治时期却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位名叫克洛狄斯(Clodius)【106】的学者,撰写一部名为《年代训诂记》的著作,用权威的口吻提到罗马的古代记录,在高卢人(Gauls)洗劫这座城市的时候【107】都已散失,现存的史料都是后人伪造,完全是为了取悦或迎合某些人的意愿,他们想列名古老的贵族世系,事实上是风牛马毫无关系。从一般的记载看来,都说努马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108】的门下弟子,彼此之间非常熟稔;还是有些人要加以驳斥,很肯定表示他对希腊的语言和学术一无所知。认为他具有天赋的才华和能力,能够自行获致崇高的德性,或许是他觉得蛮族的导师更优于毕达哥拉斯。某些人坚持他们的看法,说毕达哥拉斯与努马不是同个时代的人物,在世的期间至少要晚了5代。

另外有位斯巴达的土著也叫毕达哥拉斯,第16届奥林匹克竞赛中赢得一个项目的优胜,正值努马在位的第3年;这位人士可能在旅行经过意大利途中结识努马,协助他建立国家的规章典范,很多拉科尼亚(Laconian)的法律和惯例【109】所以出现在罗马的制度之中,完全基于时机凑巧缘故。无论如何还是事出有因,须知努马身为萨宾人(Sabines)的后裔,这个部族自称是拉栖戴蒙人的殖民地。年代记的史料一般而言都不够准确,特别是按照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名单编排的纪年,伊利斯人希皮阿斯(Hippias)【110】在较晚的时期出版,更是缺乏应有的权威。现在我们从比较容易着手的方面开始,进而叙述努马平生最引人注目的事迹。

2

罗马建城37年7月5日即卡普罗廷(Caprotine)初盈【111】这天,统治罗马的罗慕洛率领元老院议员和人民,到山羊沼泽举行公开的祭祀。突然之间天昏地暗,暴雨如注,平民在惊慌之中作鸟兽散;罗慕洛在一阵旋风之中消失,从此生死不明。罗马人民认为贵族涉嫌深重,当时谣言四起说他们对于王权统治感到厌烦,罗慕洛的傲慢专横让人愤慨,便从事密谋将他除去,权势和政府就会落到元老的手里。他们假借神明的旨意和崇敬的荣誉转移人民的猜疑,国王并未亡故而是升到更高的地位。名声显赫的普罗库卢斯(Proculus)出面澄清,发誓说他亲眼看见罗慕洛全身披挂袍服整齐迎上天庭,并且听到他在飞升途中大声喊叫,要大家以后称他为奎林努斯(Quininus)【112】。

等到纷扰的事件平息以后,为了选举新国王的问题又起争端,原来的罗马人和最近搬来的居民,彼此之间存有心结,无法获得一致的意见。平民有不同的派系争吵倾轧,元老院议员为了争权夺利相互猜忌。虽然大家同意需要一位国王,可以由哪位人士担任或出于哪个部族,却成为各持己见的焦点。就那些与罗慕洛一同建立罗马城的人来说,他们曾经把部分土地和房屋让萨宾人分享,现在对于来客喧宾夺主想要统治自己恩人的要求,全都感到愤慨不平;在另一方面,萨宾人也毫不退让地宣称,自从他们的国王塔久斯(Tatius)逝世以后,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接受罗慕洛独一无二的领导,所以现在也该轮到从他们的部族中推选一位国王。何况他们并不是以部属的身份与罗马人联合,罗马的扩张他们并不认为贡献较小,没有人数众多的萨宾人参与其事,罗马很难配得上享有城市的称呼。

双方对于重大的问题各执一辞争论不已,同时也担忧在中枢无主的状况下,相互的对立势必引起混乱的局面,大家同意由150名元老院议员【113】,轮流行使国家最高行政首长的职位。每个人接替穿着君王的服饰和章纹,主持庄严的祭典或处理政府的事务,期限是白天和夜晚各6个小时【114】。权力的起落无常和平均分配,可以防范元老院议员之间的敌对情绪,消除人民的嫉妒心理,他们看到一个人升到国王的位阶,不到一个昼夜的功夫降为市民的身份;如此特殊的政体架构罗马人称为interregnum【115】即“空位期”。

3

表面合乎情理而又温和的统治方式,未能使平民百姓祛除猜疑和喧嚣,总认为元老院想要将王政传统改为寡头体制,好把最高权力置于自身监督之下,因而不愿选出一位国王。双方最后获得一个结论,分别先从对方选出一位国王,也就是罗马人推选一位萨宾人,而萨宾人推选一位罗马人。这种方式被认为是最佳的权宜措施,可以终止党派和部族之间所有的隔阂和分歧,被选出的君主会与双方保持亲密的情感,因为一方是选他的人而另外一方是他的族人。萨宾人把最后决定权交给最早的罗马人,至于罗马人比较愿意接受他们选出的萨宾人,并非由萨宾人推选的罗马人成为国王。经过商议以后,罗马人推举萨宾人努马·庞皮留斯,是一位清高绝俗而又名声远播的人物,虽然他并不住在罗马,一经提名马上为萨宾人接受,表现出比推选者更为热烈的情绪。协商的结果宣布以后,双方的主要人员奉到指派前去拜访努马·庞皮留斯,说服他接受政府的最高职位。

努马住在萨宾人的著名城市名叫库里斯(Cures)【116】,罗马人和萨宾人的共同称呼Quirites【117】即“公民”就是由此得名。他的父亲庞波纽斯(Pomponius)出身显赫;努马是排行第四最年幼的儿子,生在4月21日(这是神明的安排),就是罗马建城的那一天【118】。他具有超凡入圣的灵性和卓越出众的德行,受到宗教戒律和严苛生活的陶冶,深入研讨哲学的理论,不仅祛除出于低等本能的激情,就是被蛮族视为高人一等的暴力和贪婪,也不会在他的身上出现。他提出正确的信念,大勇在于理性克制情感。他的居家生活摒弃所有的奢侈和安逸,无论是市民还是外乡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公正的仲裁和顾问。他在私下对于娱乐和赚钱毫不动心,致力于崇拜不朽的神明,沉思于理性的冥想用来体会神性的力量和性质;因为他的盛名在外,罗慕洛的同僚塔久斯选他做女婿,把独生女儿嫁给他为妻。这件婚事并没有让他产生虚荣心,愿意随着他的岳父住在罗马,还是与族人相处在一起,奉养已经年老的父亲。塔提娅(Tatia)比较喜欢丈夫过朴素的生活,宁愿放弃与父亲在一起享受的荣华富贵。据说她结婚13年以后过世。

4

努马因而抛弃城镇的交往关系,离群索居到乡村,经常单身前往奉献给神明的丛林和田野,在寥无人迹的地方过着孤独的生活。这种特殊的情形与一位女神的故事有关,努马之所以远离人类社会,并不是出于忧郁的个性或混乱的心情,而是尝试到一种更高的交往所带来的愉悦。伊吉丽娅(Egeria)女神【119】的相爱相亲缔结来自上天的姻缘,使他获得神性的幸福和智慧。这个故事非常明显类似若干古老的神话,就像在弗里基亚人中流传的阿蒂斯(Attis)【120】、俾西尼亚人(Bithynians)的希罗多德(Herodotus)【121】、阿卡底亚人(Arcadians)的英迪弥恩(Endymion)【122】,还不算那些受到神明恩赐和爱慕的宠儿。如果神明是人而非马和鸟的爱人,当然就会与有德性的人来往;要是与明智而节制的凡人相交,视为并非自贬身价的行为,那么努马的故事看来似乎不足为奇。虽说任何一位神明或精灵,能够对人类的形体或美观,发泄感官或肉体的爱恋和****,听来还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明智的埃及人所做的区别其来有自;他们认为神灵可以与女人****,孕育出人类最早的世代;在另一方面,男性要与神明发生肉体的接交或混杂是不可能的事。无论如何,他们并不以为一方面出现的行为,在另一方面必然如是;严格而论,杂交就是一种互惠,不是单方面的施恩。要是认为神祇会对凡夫俗子产生恋情,等于对人类的美德和优越的气质表示关切之意,也是很恰当的想法。须知那些杜撰故事的人没有什么过错,像是福巴斯(Phorbas)、海阿辛萨斯(Hyacinthus)和埃德米都斯(Admetus)受到阿波罗的宠爱;还有英俊的希波莱都斯(Hippolytus)【123】更使太阳神倾心,每当他从西赛昂(Sicyon)【124】启航前往色拉(Cirrha),德尔斐神庙的女祭司总要朗诵扬抑抑格六音步诗句【125】,借以表达神明的关怀和愉悦:

斯人扬帆而来,

历经波涛之险。

根据传说,牧神潘(Pan)【126】曾经为品达(Pindar)所写的诗句对他极其迷恋;赫西俄德(Hesiod)和阿契洛克斯(Archilochus)过世以后,为着九缪斯的缘故运用神力将荣誉赐给这两位诗人【127】;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在世的时候,埃斯科拉庇斯(Aesculapius)【128】与他住在一起,对于相关记载仍旧留下很多证据,那是说索福克勒斯刚刚咽气,就有位神明关心他的葬礼【129】。如果前述的例证还能让人相信,那么同样说有神灵去拜访札琉库斯(Zaleucus)【130】、米诺斯(Minos)、琐罗亚斯德(Zoroaster)【131】,莱库古和努马这些王国的统治者以及国家的立法者,为何会断言是无稽之谈呢?当然不会如此,我们大可以相信,神明抱着严肃的态度,在这些人举行会议或进行讨论的时候,不仅在旁协助还要给予激励和指导;虽说访问诗人或音乐家,总是会表现出游戏人间的心情;然而我们对于不尽相同的见解,诚如巴克利德(Bacchylides)【132】所说:“道路何其宽广。”因此某些关系到莱库古、努马和其他著名立法者的叙述,并没有荒谬不经之处。他们要说服固执和倔强的民众,进行伟大的改革,便会借重神明的权势,即使类似的状况不一定真实,也是为了有利于立法的对象,所采用的权宜之计。

5

使者前来敦请努马出任国王的时候,他的年龄在40岁左右;普罗库卢斯和维勒苏斯(Velesus)担任说客,本来以为人民会从这两个人中间推选一位成为新王;原来罗马人中意普罗库卢斯,萨宾人拥护维勒苏斯。他们的讲话很简短,认为此行是为了奉上王国,无须多加劝说努马就会欣然接受;出现的情形完全与预期相反,发现要提出很多理由和恳求,劝说一位过着和平和安宁生活的人,来接受一个城邦的统治权,这个都城的建立和发展完全运用战争的手段。努马当着他父亲和一位亲戚马修斯(Marcius)的面回答道:

个人生活之中每项改变都会带来危险;只有陷入疯狂之境,才会让一无所求而又满足现况的人放弃已经习惯的生活。无论这种生活有哪些缺失存在,要是同那些全然未知而又充满疑惑的处境相比,至少有个优点就是自知之明。何况这个政权所面对的困难,已经无法让人用“不知情”来规避;首任国王罗慕洛逃不掉密谋杀害同僚塔久斯的嫌疑;元老院同样受到指控出于叛逆的罪行弑杀罗慕洛。说起罗慕洛还有占便宜的地方,被大家认为是神明的后裔,抚育和教养的方式被人视为不可思议;我的身世只是一个凡夫俗子,抚养和教育我的人大家都很熟悉。要说我性格上最受赞许之点,就是不适合担任统治的职位;喜爱退隐的生活,追求与实务无关的学问。深植我心灵是对和平的渴望,情愿从事背离战争的工作,来往的人士会聚在一起敬拜神明和亲切交谈,通常会把生命消磨在农场和牧地。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是要到各处去规劝大家敬拜神明,教导他们爱好公理和正义以及厌恶暴力和战争;就需要一个打仗的队长而不是一个仁慈的国王而言,我对黩武好战的城邦只算是一个笑柄而已。

6

两个罗马人听了这番话,知道他要拒绝接受王位,更加急迫的恳求和劝告。请他不要在严峻的情势下对罗马置之不理,让大家重蹈从前的暴乱和内部的倾轧之中,而且这也是必然的结局,因为除了他以外,没有一个人能为双方所接受。最后他的父亲和马修斯将他拉到旁边,劝他接受这项高贵的任务,看来并非人世而是上天的赐与。他们说道:

虽然你没有贪图财富的意愿,也不去追求权柄的光荣,那是因为你已感到满足,而且享有崇高的声誉。你要将统治的职责视为对神明的服务,它现在已经召唤你必须把公正和智慧的特质化为具体的行动,绝不可以妄自菲薄弃而不用。国王的职位等于提供施展抱负的场地,就一个卓越见识的智者来说,可以完成推行仁政的事功,可以举行敬畏神明的祭典,可以创制信仰虔诚的习俗;有关这些重大的事项,只有运用权威才能领导人民达成使命;因而对于他们的请求你必须停止拒绝和规避。塔久斯虽然算是外乡人,还是受到人民的爱戴,罗慕洛的英名长在,最后能够接受神圣的荣誉。现在这个民族在赢得胜利以后,也许会对战争产生厌烦的心理;获得的战利品和掠夺物使他们感到满足,期望一位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君王,领导他们建立社会的安宁和国家的秩序,关于未来的成果又有谁知道?即使无法控制他们的欲望仍然疯狂走向战争,那么统治权掌握在生性温和的君王手中,可以把人民的怒火转向其他的方面;就是你的城邦和整个萨宾部族,因为你的职位所产生的影响力,可以与这个正在茁壮而日益增长的强权,建立善意和友情的亲密关系,这种做法对双方岂不更好?

他们列举理由向努马规劝的时候,据说出现几个吉兆。本族的公民表现热情的态度,在知道他们的来意以后,全都恳求他同使者到罗马去,接受王位借以达成两个部族的统一与和谐。

7

努马听从这些忠告,祭神以后动身前往罗马,在路上遇到元老院议员和人民,他们都已急不可耐要赶出来迎接。妇女对他发出快乐的欢呼,所有的庙宇为他向神明献祭,他们那种兴高采烈的样子,好像不是接受一个新国王而是一个新王国。他在这种盛大欢迎之下进入市民会场,空位期轮值的临时摄政是司普流斯·维久斯(Spurius Vettius),当场提付人民投票表决,全体高声呼叫拥戴他为罗马国王。然后向他献上法器和袍服以彰善王权的威严;他拒绝接受,认为还没有向神明请示得到认可;于是在祭司和占卜官【133】的陪同之下,他登上卡庇多(Capitol)神殿,当时的罗马人称为塔皮安(Tarpeian)山。占卜长【134】用袍服蒙住努马的头,将他的脸转向南方,站在他的身后举起自己的右手放在他的头顶,开始祈祷并向四周观望,预期神明会降下吉兆。这时群众聚集在市民会场,保持静肃而虔诚的神情,怀着同样的期待和疑虑,很快发生令人惊喜的情况,显示吉兆的鸟群出现并在右方通过。努马才穿上国王的袍服,从山顶下来走到人民中间,大家用欢声雷动的喊叫和喝彩,把他当成神圣的国王和诸神的宠儿,衷心的接受和祝贺。

努马在登基以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保护罗慕洛的300名卫队,过去将他们称为Celeres即“捕快”【135】;他说要与人民建立共识,设若失去人民的信任,****的统治毫无意义可言。他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在原有负责祭祀朱庇特和玛尔斯的两位祭司之外,为了推崇罗慕洛特别增设一名,并且称之为奎林努斯祭司【136】。古代的罗马人将祭司称为Flamines【137】,这个字是Pilamines的讹音,因祭司戴着一种称为Pileus的帽子而得名。在那个时代,希腊字和拉丁字混用的情形,比起现在还要严重;诚如朱巴(Juba)所说,称为Laena的“皇袍”就是希腊文的Chlaena;他们将父母双全在朱庇特神殿服务的男童取名为Calmillus,这是希腊人为商业之神墨丘利加上的尊称,用来彰显他是“神的使者”。

8

等到这些措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以后,努马立即从事一项工作,要让罗马人冷酷和刚强的性格变得更为温厚和公正;柏拉图曾经提到处于狂热状态的城市,对于王政时期的罗马而言是最好的写照。罗马的起源来自一群胆大妄为的好战分子,冒险行动的英勇和战斗将他们从各处带到此地,因而罗马发现只有不断的战争和侵略,是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危险和冲突是新生力量的泉源;他们就像一根巨大的木桩,靠着铁锤的重击才能牢固矗立地面。这个民族有很多狂妄而倔强的人物,想要使他们驯服能够倾心于和平,努马认为绝非易事,必须发挥宗教的影响力。他经常主持献祭的典礼,举办游行活动和宗教舞蹈,庄严的仪式与高雅和深具教化作用的娱乐相结合,能够赢得他们的好感,逐渐缓和暴烈和慓悍的脾气。他有时会在他们的想像之中充满宗教的畏惧感,宣称曾经看见奇异的幽灵,听到可怕的声音,运用超自然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心灵施以控制和陶冶。

努马运用诸如此类措施使大家相信他与毕达哥拉斯非常熟悉,因为后者所撰哲学的论点,如同前者所拟政策的内涵,人与神的关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据说他之所以保持庄严穆肃的服饰和仪态,就是与毕达哥拉斯有同感的缘故。有人提到毕达哥拉斯曾经驯服一只鹰听从召唤,在飞行途中猝然降落到他面前;他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在观众当中走过之际,向大家显示长着金色毫毛的大腿;此外还有很多奇特而怪异的行径,斐拉西亚人(Philasian)泰蒙(Timon)【138】据以写出押韵的联句:

点石成金术士容;

高山流水哲者风。

运用同样奇妙的手法,努马说是一位女神或山林水泽的精灵,不仅爱他还要幽会,如同前面所述。他还提到曾与九缪斯进行亲切的谈话,所得到的启示大部分来自她们的教训,在这些神明之中,他特别敦请罗马人尊敬一位称为塔昔它(Tacita)的静默女神,那是为了效法毕达哥拉斯的沉思寡言,用这种方式表示仰慕之意。他对神像的意见和这位哲人的理论能够契合;毕达哥拉斯认为存在的基本原则在于超越感觉和情绪,不具形体而且永不腐朽,只有借着形而上的智慧才能理解。因此努马禁止用人或兽的形状来代表神,不许他们拥有神明任何绘画或雕像,出于理性的要求维持170年之久。

在那段期间,罗马人保持朴实的风气,庙宇和家祠里面没有偶像,他们认为用卑贱的物品来比拟崇高的神明,斥责为邪恶的行为;除了纯洁的智慧,一切接近神明的努力全属徒然。他的献祭不用流血的牺牲,也与毕达哥拉斯的仪式极为类似,只用麦粉、酒和不贵重的祭品。其他外在的证据也可显示他与这位智者的关系匪浅,一位古代的喜剧作家伊匹查穆斯(Epicharmus)【139】,可以归于毕达哥拉斯同一学派,在一部题词献给安提诺(Antenor)【140】的作品里面,有一段记载说是毕达哥拉斯成为罗马一个自由民。

更有甚者努马将四个儿子其中之一命名为玛默库斯(Mamercus),这也是毕达哥拉斯一个儿子的名字;古代贵族世家伊米利家族(Aemilli)的名称,据说就是由此而来。努马有鉴于那个儿子的谈吐优雅动听,给他加上埃米里乌斯(Aemilius)的称呼。我还记得在罗马的时候听到很多人提及,神谶指示树立两座雕像,分别是希腊最有智慧和最为勇敢的人物,努马建立的两座铜像【141】,一座是毕达哥拉斯,而另一座是亚西比德(Alcibiades)【142】。当然这些事情的正确性如何很成问题,何况也不是很重要,无须大费周章多加探讨。

9

在努马最早拟定的制度中将祭司称作Pontifices,据称他也是其中的成员之一而且名列首位,至于Pontifices这个称呼来自potens即“权力”的意思;因为他们负责服侍神明,要知道上苍具有主宰万事万物的权力。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个字表示“有求必应”,祭司只要尽其本分执行职务,如果超过他们的能力,不必为节外生枝的状况受到苛责。有种最常见的说法最为荒谬,认为是由pons即“桥”这个字衍生出来,并且给祭司加上“造桥者”的头衔。在桥上献祭是一种神圣而古老的仪式,就是桥梁的保养和修护的工作,也像其他与公众有关的神圣职务一样,全都归祭司负责。破坏木桥的行为不仅犯法而且亵渎神圣,据说为了遵奉神谶的指示,桥梁完全用木头建造,完全靠着榫卯和木钉牢接,不使用任何铁钉或箍环。石桥的建造是很久以后的事,要等到埃米里乌斯做财务官的时代【143】;有人说就是再古老的木桥也与努马无关,要到他的外孙安库斯·马修斯(Ancus Marcius)【144】当国王才兴建完成。

Pontifex Maximus即“祭司长”或“最高神祇官”【145】的职务是宣布和解释神律,或者说是主持祭神的仪式;不仅制定公众仪式的规范,也管理私人献祭的行为,不可以违背相沿成习的惯例,就祭拜或祈祷所必须准备的事项,对每个人提供有关的指示。祭司长也是灶神处女的监护人,然而这几位女祭司和永恒的圣火,据说都是由努马设置。他的概念是纯洁清澈的火焰应该由贞节无瑕的人来照料,或许是那些明亮而又不产杂质的火具有处女的特质;然而在希腊凡是设置永恒圣火的地方,如同德尔斐和雅典,照料的责任并非交付处女而是婚期已过的孀妇。曾经出现发生事故导致圣火熄灭的状况,像是雅典在亚里逊(Aristion)【146】****下圣灯被打碎【147】,提到德尔斐得知神殿被米底人(Medes)【148】烧毁,还有米特拉达梯(Mithridatic)战争【149】和罗马内战的时代【150】,不仅圣火熄灭就是祭坛也遭毁坏。

等到后来要再度点燃圣火,使用普通的火花或火焰被视为亵渎神圣的行为,只能靠着纯洁不受污染的太阳光线。凹透镜的形状像是一个旋转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若干片镜面,他们将这面装置举起对着太阳,光线从四周反射就会在辐合点聚焦,空气变得无比精纯,获得烈焰的实质和功能,任何轻盈而干燥的可燃物质一经接触,就会起火燃烧。有些人的意见是灶神女祭司的职责是保存圣火,另外一些人认为她们是神圣秘密的保管者,除了她们任何人不得接触,至于那些秘密之中可以合法询问和叙述的部分,我们要登录在卡米拉斯的传记里面。

10

努马最初委派的两名灶神处女,据称是吉盖尼娅(Gegania)和维里尼娅(Verenia),她们的继任人是卡奴利娅(Canuleia)和塔皮娅(Tarpeia);后来增添两名,4员定额一直保持到现在【151】。努马为灶神女祭司制定的法规如下:她们要宣誓保持童贞30年,头10年要学习她们的职务,第二个10年要执行她们的职务,最后10年将它传授给接替的人;完成全部期限以后可以合法结婚,脱离圣职过自己所喜爱的生活。据说她们很少有人愿意还俗;即使这极少数改变身份的女祭司,后来也得不到幸福,生命中充满悔恨和悲痛。所以绝大多数人出于宗教的恐惧和顾虑,尽量克制自己的欲念,直到老死都过着严苛的孤独生涯。

灶神处女获得很大的特权和福利,用来弥补她们为执行职务所做的牺牲,诸如父亲还在世间就有权立下自己的遗嘱;无须监护人或家庭教师的同意,可以自由处理自己的事务,只有生下三个子女的母亲才能获得类似的妇女特权【152】;她们外出之际,扈从校尉背着权标走在前面开道;要是在行走的途中遇到送往刑场处决的死囚,这个罪犯的性命可以保住,不过要立誓相遇完全出于偶然,绝非故意安排或有所图谋;任何人要是冲撞到她们乘坐的肩舆会被处死。

要是灶神女祭司犯下较轻的过失,只有祭司长可以施以惩罚,犯者受到鞭笞,有时要脱去衣服施刑,所以要在黑暗的地方,中间还要拉起一道帘幕。她如果违背守贞的誓言,就会被活埋在科林尼(Colline)城门【153】附近,一个名叫agger的地点,城内有一道小土丘延伸到该地;小丘底部有一座小室,向下有楼梯可以通达。他们在室内准备一张床,点燃一盏灯,留下一些食物,像是面包、饮水、一桶牛奶和一些橄榄油;为了使那个奉献宗教最神圣职务的人,不能说是因饥饿而死。他们把犯罪的女祭司放在一张舁床上面,全身严密覆盖再用绳索绑牢,使人无法听到她发出的声音;然后大家把她先抬到市民会场,她的舁床经过的时候,所有的人都默默躲避,随伴着停尸架的人员带着庄严而肃静的哀痛神色,实在说没有任何场面更能让人感到惊骇,也没有任何日子使得城市显得更为悲伤和忧愁。等他们到达执行死刑的地点以后,官员松开捆绑的绳索,祭司长两手举向上天,在行刑前先低声祷告,把全身覆盖的罪犯扶起来,放在通往小室的阶梯上面,这时他与其他的祭司一起转过脸去。在犯人走进小室以后,他们拉起楼梯,用大量泥土把小室的进口填满,使人无法把它和土丘的其他部分加以辨别。这就是灶神处女违犯守贞誓言的惩处方式。

11

努马建造灶神庙据说是用来作为圣火存放之所,这座庙成圆形并不代表地球,以及与地球相似的灶神;而是表示整个宇宙的形状,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火这个元素放在宇宙的中心,就把灶神的名称和单位使用在类似的地点。他们的论点是地球并非固定不动,没有位于宇宙的中央,只是环绕着火的位置在做圆形运动,因而认为地球并非主要的原素之一。就这方面而论,他们与柏拉图的意见一致,这位哲人在晚年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旁侧,中央是统辖万物的位置应该留在更为崇高的天体。

12

祭司还能发挥影响更为深远的功能,就是在葬礼的习俗方面对人民提出指导。努马教他们要重视这些礼仪,当做下界诸神应尽的责任不会玷污声誉,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员要交到这些神祇的手里,他们特别要尊敬主持丧葬仪式的黎比蒂娜(Libitina)女神【154】;是否他们所指的神明是普罗塞宾娜(Proserpina)【155】,也许那些最有学问的罗马人认为是维纳斯;要是把人类生命的开始和终结归于一位神明来掌管,此种说法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努马规定服丧的期限,按照死者的年龄有所区别;例如3岁以下的幼儿不必服丧;年龄较大已到10岁,有几岁就服几个月的丧,最长的丧期无论何人都不得超过10个月;这个期限是为死去丈夫要继续守寡的妇女而定,如果丧期未满再醮,按照努马的法律她要献祭一头怀有小犊的牝牛。

努马另外还创设几种祭司团体,我现在仅提Salii即“沙利祭司团”【156】和Fecials即“议和祭司团”【157】两种,最能证明他那虔诚和神圣的性格。议和祭司团像是从职务的性质而得名,就是用协商和谈判来平息争执,除非他们宣布一切调解的希望都已绝灭,否则不许出动军队;就希腊文的解释,所谓和平是借着言语而非依靠武力来解决纷争。罗马人在受到其他人所给予的伤害的时候,通常会派遣议和祭司团或传令官前去要求赔偿,如果遭到拒绝,祭司就请神明做见证,赌咒没有不公正的行为,要是违背誓言任凭神明降祸于个人和国家,然后才宣战。没有得到祭司的同意或是违反他们的意志,军人或国王都不得动用武力;他们发起战争,最初是当成公平的挑衅行为,等到把执行的责任交给主将之后,他们的任务是继续深思熟虑,考量后续战争进行的方式和程序。有人认为高卢人所以对罗马实施过分的杀戮和破坏,就是城邦的判断竟然忽略这项宗教程序。

克禄西姆(Clusium)【158】受到蛮族的围攻,费边·安布斯都斯(FabiusAmbustus)派到他们的营地替被围者谈判和平;等到高卢人用粗鲁的态度加以拒绝,费边自认使者的任务已经结束,没有多加思索就加入克禄西姆的阵营,向敌军最勇敢的战士挑战做单人搏斗,不仅杀死对手还获得甲胄和武器作为战利品。等到高卢人发现真相,派遣一位使者到罗马去指控费边,由于双方没有宣战,个人的行为违反国家之间的法律,破坏彼此的和平。罗马元老院的议员就此一事件进行辩论,议和祭司团认为应该将费边交给高卢人处置;这位老兄在宣判之前逃到人民大会,获得袒护免于这项裁决的罪名。基于这个原因,高卢人进军罗马,占领卡庇多神殿以后,开始洗劫全城。有关的详情,将在卡米拉斯的传记中叙述。

13

沙利祭司团的起源如下:努马在位第8年,一场可怕的瘟疫蔓延全意大利,罗马城同样难逃生灵涂炭的命运。就在全体市民深陷痛苦和沮丧之中,据说这时有一面青铜盾牌从天上落到努马手里,他对大家讲述这件神奇的事实。伊吉丽娅和九缪斯非常明确告诉他,铜盾是上天所赐用来治疗罗马人民,护佑他们平安度过这场灾难;为了确保这件神物的安全无虞,接奉的指示是要另外制作11个铜盾,大小和形状与原物完全一样,使得盗贼无法辨别真伪。他进一步宣布,奉到的指示是要把九缪斯经常与他会晤的地方,以及周围的田地,全部奉献给神明成为一个圣地,用来灌溉的水泉专供灶神处女使用,这些圣水拿来洗净圣堂的内部。

瘟疫的停息很快使所奉旨意的真实性获得认同;努马将铜盾拿给工匠研究,吩咐他们发挥自己的技巧加以仿制,所有的努力都让人大感失望,最后有一个名叫玛穆流斯·维突流斯(Masmurius Veturius)的优秀工匠,在人定胜天的灵感刺激下,制造的铜盾与原物极为相似,连努马都无法分辨。保管12面铜盾便交给称为沙利的祭司团负责,他们的名称并不像某些人所说来自沙留斯(Salius),一位生于萨摩色雷斯(Samothrace)【159】或曼蒂尼(Mantinea)【160】教授军队演练战舞的老师;而是源于沙利祭司一种跳跃舞蹈的名字,他们在3月持着神盾巡行全城表演之用。在游行的队伍中,他们身穿紫色短袍,腰系用铜钉装饰的宽皮带,头上戴着铜盔,手里持着短剑,不停地敲击盾牌;最重要的动作还是舞蹈,各种姿态异常优雅,用快速的拍节和密集的队形跳出复杂的舞步,处处表现出充沛的体力和敏捷的反应。

天赐的铜盾由于形状获得Ancilia的称呼,它们制造出来不是圆形,也不像普通盾牌那样构成完整的圆周;它们是按照波浪纹的形状所造成,纹的两端弄成圆形,在最厚的部分相对向内弯曲,所以整面盾牌的形体成为曲线状,也是希腊文所说的ancylon;这个称呼也可能是由ancon即“肘”而来,因为盾牌是挂在臂肘上面;上面都是朱巴的意见,他想把这些都说成是希腊的产物。这个名称可能因它是anecathen即“从天而降”;或者是它能akesis即“治疗疾病”;或者是从auchmon lysis经过变化而来,意为“终止一场旱灾”;或者是它能anaschesis即“解除祸害”,如果我们一定要将它化为希腊文,那么雅典人给卡斯特(Castor)和波拉克斯(Pollux)加上Anaces称呼,就是来自这个字源。

玛穆流斯高超的工艺获得应有的报酬,沙利祭司团巡行全城在战舞所唱的诗歌中提到他的名字,并且大声加以表扬;虽然有人认为并不是提到Veturium Mamuium这个名字,说的是Veterem Memoriam即“古老的回忆”。

14

努马设立这些祭司团以后,就在灶神庙附近建造迄今还称为Regia即“王宫”的建筑物,他的大部分时间消磨在那里,从事敬神的活动,教导祭司的礼仪,讨论神圣的问题。他在奎林纳利斯(Quirinallis)山有一所房屋,到今天还能指出所在的位置,只要举行公众的游行或庄严的祈祷,都会派出传令官通知人民不得工作或休息。据说毕达哥拉斯学派不允许人们对于礼拜神明或祈祷求福,表现任意而为的态度,要他们走出自己的房屋,把心灵用在履行神圣的责任。努马也保持同样的观念,市民不能用敷衍或马虎的心态,仅是去观看或聆听宗教的活动,而是要把其他的事务摆在一边,保持严肃的神色全心全意投入崇高的工作;街道要为神圣的仪式而清理干净,不得发出手工劳动的喧嚣或喊叫的声音,罗马到今天仍保持这种习俗。执政官开始占卜或献祭的时刻,他们便大声向人民喊道:Hoc age即“快来参加”之意;接着劝告在场的人员要保持肃穆和宁静。

他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很多的训诫相似,例如这个学派的哲学家说道:“你不可贪财图利,更不可挑起战火;外出旅行,你无须心中有鬼回首狼顾;呈献祭品,对世间死者要比对天上神明加多一倍。”这些训诫之中每一句话的含意,通常他们不愿透露;努马有些口头的箴言,也没有明确的解释。“你不得用未经剪枝的葡萄所制的酒祭奠,每一次献祭都要用麦粉;旋转身体向神礼拜,祭拜完毕马上坐好。”头两项指示,像是把土地的农耕和天时的克服视为宗教的成分;至于崇拜者的行礼要旋转身体,据说是代表世界的运行。

我认为它表示的意义是:一般而言庙宇都朝向东方,崇拜者进入的时候背对着升起的太阳,因此他先转过身面对东方,再转回去面对神明,这个圆周运动就是表示履行两个神祇的祈祷。实在说除非姿态的改变代表一种神秘的意义,就像埃及用车轮显示人类命运的变迁无常,因而无论神明用何种方式变换我们的运道或景况,我们都要感到满足,怀着“安知非福”的心情加以接受。根据他们的说法,祭拜完毕立即坐下乃是一种朕兆,表示提出的请求已经得到允许,神明要把幸福赐给他们。休息的间隔把祭拜的行动区划开来,在完成一部分程序以后坐下来,求神应允进行后续的行动。这种要求与我们在前面的说法非常吻合:立法者要大家养成一种习惯,向神明提出祈求的时候,不是随随便便一面做别的事情一面仓促而为,应该有充分的时间和闲暇全神贯注参与祭拜活动。宗教的戒律和规范使城邦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唯命是从的风气,对于努马的德行表现出惊畏和尊敬的态度,无论他所说的话是多么难以置信,都会毫不怀疑加以接受,认为极有见地而且确实可行。

15

到处流传一个故事,提到努马有次宴请很多市民,使用简陋的家常餐具,供应的菜肴也很菲薄。他在宾客就座以后告诉大家,经常与他商议的女神已经出席,突然之间,房间里面到处陈设名贵的酒具,席上摆满美味的食物,成为一场豪华铺张的宴会。在传闻中描述努马和朱庇特的谈话,超越一切荒诞不经的稗官野史,使得前人为之瞠目结舌。

据说阿温廷(Aventine)山在有人居住或圈入城墙之前,那个流泉处处和浓荫密布的地方,皮卡斯(Picus)和福努斯(Faunus)【161】两个半神经常前往。这两位可能是森林之神或是牧神,他们游遍意大利各地,仗着草药和魔法的技术,到处用来作弄别人,很像爱达(Ida)山【162】的达克蒂利(Dactyli)【163】,希腊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有一天努马想出一个主意,要让这两位半神也尝试中计的滋味,就在他们常饮用的泉水里面掺上酒和蜂蜜。他们等到发觉上了当,便化为各种不同的形体,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令人感到可怖的面貌。他们看到自己陷入无法动弹的地步,根本无法逃脱,就向努马透露许多过去的秘密和未来的事情;特别告诉他一种符咒,运用洋葱、头发和鱼,能够召来雷霆和闪电,这种符咒目前还在使用。

有些人说这两个半神没有将符咒告诉他,便用魔法将朱庇特从天上召来;朱庇特来到以后用恼怒的口气回答提出的问题。他告诉努马如果想要得到打雷闪电的符咒,必须要用“头”才会灵验;努马说道:“什么,是洋葱头吗?”朱庇特回答道:“不对,要用人头。”努马想要避开残酷的方法,为了能够获得咒语,只有顾左右而言他,于是说道:“你的意思是用人的头上所长的头发?”朱庇特回答道:“不对,是用活的……”努马打断他的话,接着说道:“鱼。”这些回答的方式是努马从伊吉丽娅那里学来。朱庇特带着平静和ileos即“慈祥”的心情返回天上,所在的地点为了纪念他而称为Ilicium,就是来自那个希腊字。咒语用修正过的方式同样能产生效用。

他们的故事虽然让人感到可笑,却可以使我们看出当时的人民,能借着习惯的力量,对于神明怀着诚挚的情感。据说努马的思想一直专注于神圣的事物,有次当他接到报告说是“敌人已接近”,他带着笑容回答道:“我正在献祭。”

16

他建造供奉信仰之神(Faith)和特米努斯神(Terminus)【164】的庙宇,并且教导罗马人,信仰之神的名讳用来发出最庄严的誓言。他们对于特米努斯神或地界神仍旧保持原来的做法,直到今天还对国土的边界或土地的标石,进行公众或私人的献祭,虽然古代的仪式非常庄严但是不必杀生,现在反而使用牲口当做牺牲。努马所持的理由是地界神的任务在于看守和平的边界,证明双方保持友好的交往,应该与流血的行为毫无关联。这位国王是第一位为罗马的疆域定出边界的人,看来是很明显的事;要是罗慕洛为自己划出国境,只能公然显示他的入寇行动,占领邻国有多大一片领土;须知边界对于遵求的人而言是一种守备的任务,要想突破法定的限制就成为违背诚信的行为。

罗马最初拥有的土地非常狭小也是事实,后来罗慕洛用战争的手段加以扩大;现在努马把所有获得的土地全都分给贫穷的民众,希望祛除在极度困苦之下被迫动武的过错,能够将人民转变成务农的行业,使得家庭的生活和土地的状况得到更好的改善。任何其他的行业,无法像农耕工作和乡村生活那样,引起人们对和平的强烈喜爱,还能使人养成一种勇气,一方面可以用来消灭恣意妄为的心态,不使邪恶和掠劫的行为因而产生;另一方面却使他们为保护拥有的东西而奋战到底。努马希望农业能具有某些魅力,使人民乐于过安宁的生涯,将它视为获取道德利益而非经济利益的手段。他把全部土地划分为若干部分,取名称之为pagus或“区部”【165】,对于每个区部派任一位督察长,他有时会去巡视这些垦殖区,根据职务所达到的成效进行评鉴,完全依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奖励和职位,用谴责和规劝促使他们改进怠惰和疏忽。

17

他最受赞许的施政措施,就是把人民按照不同的行业区分为若干个工匠组织或同业公会【166】;因为罗马城是由两个不同的部族组成,更正确的说法是被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部族;两个部族的相异之处不仅无法消除,还要防止各个部族本身的团结合作,以免引起不断的****和敌意。就努马个人的想法,认为坚硬的物质要是成为块状就很难混合,如果磨成粉末愈细微愈容易凝聚起来,所以他决定把全体人民划分为很小的单位,希望引进各种不同的职业区分来取代原有的部族区分,两个很大的区分就会在很多较小的新区分中自然消失。他因而按照几种手艺和行业把全体人民加以区划,分别组成乐师、金匠,木匠、染工、鞋匠、皮革匠、铜匠和陶工的同业公会,除此以外其余的手艺全部组成一个工匠组织;他为每个同业公会指定合适的会所场地、理事组织和宗教礼仪【167】。运用这种方式以后,旧有党派的区别逐渐被大家抛弃,无论是想起或提到某个人,不再用过去的概念认为他是萨宾人或罗马人,属于罗慕洛派还是塔久斯派;新的区分成为谐和与凝聚的泉源。

他应该大受赞扬是为了废除父亲有权售卖子女的法律【168】,正确的说法是加以修改,那就是让结婚的人获得人身自由,附带的条件是取得父母的同意;一个女人嫁给她认为有自由之身的男子,最后发现竟然许配给一个奴隶,实在是不堪忍受的苦难。

18

努马费尽心血制定历法,虽然时间的推算不够绝对精确,倒也不是没有一些科学知识作为根据【169】。罗慕洛统治的时代,月份的运转没有固定或相等的期限,有些月份是20天,也有35天的月份或是更多的天数;他们对于太阳和月球的运行产生的均差毫无所悉,只遵守一条规则就是一年的周期是360天。他算出太阴年和太阳年的均差是11天,那就是说用月球的运行做计算的标准,一年的时间是354天,用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作为准据则是365天。为了补救两者之间无法配合的差距,他把11天的数目加倍,每隔一年添增一个有22天的闰月,放在2月的后面罗马人称为Mercedinus月。这种修正的办法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对于因而产生的误差再度需要修正。

他改变月份的次序,将原本是1月的March改为3月,January是11月向前移成为1月,原来的February是12月或最后一个月成为2月;很多人认为January和February这两个月份是努马新添加上去,最初他们的一年只有10个月,像是有些蛮族只有3个月,希腊的阿卡提人只有4个月,阿卡纳尼亚人(Acarnanians)是6个月。据说埃及人的年最早只有1个月,后来改为4个月【170】;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新兴的国家,却享有最古老民族的声誉,他们的宗谱记载数量惊人的纪年,就是拿月当做年来计算的关系。

19

罗马人的一个整年最初包含10个月而不是12个月,可以很明显从最后这个月份的名字看出来,December就是第10的意思,而March是1月也是很清楚的证据,此外像5月是Quintilis以及6月是Sextilis,都可类推;因此在之前要是有January和February,那么Quintilis的名字是5月,从位置来看却成为7月;March的取名是为了对战神表示崇敬也是很自然的事,所以罗慕洛把它当做1月;April的2月来自维纳斯或阿芙罗狄特(Aphrodite),他们在这个月份向维纳斯献祭,妇女在当月的头一天即望日要沐浴,头上戴着桃金娘的花环。还有一些人认为April中有p而不是ph,那就不是从Aphrodite这个字转变而来,真正的来源应该是aperio,拉丁文的意义是“开放”,这个月正值仲春季节,百花盛开万物欣欣向荣。其次的月份称为May是为了奉献给神的使者墨丘利的母亲大地之神迈亚(Maia),然后是June因朱诺(Juno,朱庇特之妻)而得名;还有人认为这两个月来自两种年龄,分别是长者的majores和青年的juniors;对于其他的月份按照数字的顺序来命名,5月称为Quintilis,6月称为Sextilis,其余的依次为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nber。后来等到恺撒击败庞培,就用他的名字Julius取代Quintilis,再用第二位恺撒Augustus取代Sextilis;图密善(Domitian)称帝以后要效法前贤,将下面两个月份取上自己的名字,称为Germanicus和Domitianus,等到他被弑身亡,大家恢复原名还是称为September和October;只有最后两个月份一直保有原来的名称,从来没有经过更改。

那些由努马增添或改变次序的月份,Febraury来自februa可以说是一个“斋月”,人们要向死者奉献祭品,欢度逐狼节的庆典,从很多方面看来,像是举行净化的仪式【171】。January的称呼来自雅努斯(Janus)【172】,努马特别将它置在March之前,而这个月份奉献给战神(Mars);我觉得他利用一切机会宣示,用于和平的技艺和学识,较用之战争更能获得他的赞同。不论雅努斯在远古时代究竟是半神还是国王,必然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的爱好者,教化民众脱离野蛮和兽性的生活。因为这个缘故,他们特别把他塑造成两种面孔,分别代表两种情势和状况,一种是他把人类从其中拯救出来,另外一种是他使人类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20

罗马的雅努斯神庙有两座大门被称为战争之门,战争时期一直打开,和平到临才会关闭;不过后面这种状况极其少见,罗马帝国在壮大和扩展,国境四周一直有野蛮民族和敌对国家在抵抗他们的征服,可以说很少或几乎没有和平可言。只有奥古斯都统治的时代,在他击败安东尼以后,神庙的大门曾经关闭;类似情形以往出现一次,就是马可斯·阿提留斯(Marcus Atilius)和提图斯·曼留斯(Titus Manlius)出任执政官那年【173】,没过多久战争爆发,大门再度打开。

然而努马在位期间,战争之门从未打开一天,继续保持关闭达43年之久,竟然存在着普遍而又全面停战的状态。一位无为而治的君王实施公正而温厚的仁政,不仅使罗马本土的人民受到教化,养成爱好和平的习性,就是那些邻近的城邦,感受到一股祥和之气从罗马吹拂过来,大家的情绪都发生改变,同样渴求和平和秩序的甜美,希望过着耕田种地、抚儿育女和敬天法祖的生活。意大利各地充满太平气象,人们欢度节日和从事活动,安全而又和睦的进行友好的拜访和款待。从努马的智慧之中如同泉涌一般,流出对美德和公理的喜爱,民胞物与的精神向着四方平静的播散;就当时的状况来看,诗人吹嘘和夸张的描述也显得平淡乏味:

将盾牌悬于高阁,

任蛛网四垂零落。

或是:

尖锐枪矛双锋剑,

嗏蚀至今难相辨;

永夜角声不复闻,

太平岁月好安眠。

努马主政期间没有战争和叛乱,无须政务方面的改革,不会造成对他个人的嫉妒和恶意,更没有出于野心企图的阴谋和篡夺;所以能保持这种局面,可能是对庇护他的天神存有畏惧之心,或是对他的德行极度的尊敬,或是神性的幸运在那个时代维系着人性的纯真。他的统治不论是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成为很久以后,柏拉图胆敢公开宣扬的观点,一个活生生的例证,那就是:祛除或矫正人类罪恶独一无二的希望,在于有非常凑巧的幸运时机,使国王的权力和哲者的智慧集于一身,擢升美德至控制并克服恶行的境界;明智之士受到上天的赐福,只要能够领受出自他口中的言语,那些聆听的人民也会获得幸福,或许无须强迫和威胁就能影响群众,只要看到君王的生活中表现的德性,那些光辉而耀目的实例,就会给他们带来自发的美德,遵行毫无瑕疵的幸福生活,不仅充满善意与和谐,而且得到节制和正义的支持,是人力所能给予的最高福分和恩惠。努马是一个真正的统治者,能把那种生活引进子民的心灵和实践之中,以上这番话是对努马最为透彻和中肯的赞誉之辞。

21

有关他的子女和妻室,几位学者都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除了塔提娅再没有其他的妻子,只有一个名叫庞皮莉娅(Pompilia)的女儿没有其他的后裔。还有些人说留下四个儿子,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庞波(Pompo)、派努斯(Pinus)、卡尔帕斯(Calpus)和玛默库斯,每个人都有子息,繁衍绵延成为庞波纽斯家族(Pomponii)、派纳流斯家族(Pinafii)、卡尔帕纽斯家族(Calpurnii)和玛默库斯家族(Mamerci)四个高贵而显赫的世家【174】;基于这个缘故用里克斯(Rex)或国王作为他们的姓氏。还有第三派学者所主张的论点,他们说有些阿谀的作家为了讨好有权有势的家族,虚构出自努马世系的谱牒。还有就是庞皮莉娅并非塔提娅的女儿,而是他成为国王以后所娶第二位妻室卢克里夏(Lucretia)所出。倒是有一点大家的意见一致,庞皮莉娅嫁给马修斯的儿子;马修斯是劝他接受王位并且陪他到罗马的朋友,后来当选元老院议员成为他所给予的殊荣。

等到努马崩殂以后,马修斯与屠卢斯·贺斯提留斯(Tullus Hostilius)竞争王位,落选之后心怀不满而自杀身亡;他的儿子马修斯娶庞皮莉娅为妻继续留在罗马。他们所生的儿子安库斯·马修斯(Ancus Marcius),后来继屠卢斯·贺斯提留斯为王,努马逝世的时候才不过5岁。

22

披索(Piso)【175】在著作中提到努马活了80多岁,他不是突然患重病离世,完全是年高体衰安然而逝;举行的葬礼使他毕生的光荣到达顶峰,所有与罗马联盟和友好的邻邦都派代表吊唁,赠送献祭的花圈和公众的礼品,使得仪式极为盛大而隆重。元老院议员抬着入殓的棺架,祭司跟随在庄严行列的后面,接着就是一般群众,妇女和儿童也都参加,大家一边行走一边哀嚎,好像在悲悼一位英年夭亡的亲人,而非一位寿终正寝的国王。据说他有特别的交代,遗骸没有火化,遵照指示做了两具石棺,都埋在贾尼库隆(Janinulum)山【176】,一具用来装他的尸体,另外一具放置他撰写的圣书;就像希腊的立法者的典籍,他生前已经对祭司不断的教诲,把主要的内容灌输到他们的心中,明了整体的精神和全部的目标。努马所以要拿这些圣书来陪葬,不愿神圣的戒律用无生命的著作形式在世间流传,像是对他本人和付出的心血构成不敬的行为。后人提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基于同样的缘故,特别吩咐不要将他们的学说抄录在纸上,要那些有资格得到教导的人们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等到困难而深奥的几何学解答步骤,泄露给那些不配知道的人以后,他们说神明会表现出确切的朕兆,用蔓延四方的灾祸来惩罚如此邪恶而亵渎的行为。上述事例都在表明努马和毕达哥拉斯的平生有相似之处,那些要想证实他们的确非常熟悉的学者,容或述叙有不当之处也只有请他们多加包涵。

瓦勒里乌斯·安蒂阿斯(Valerius Antias)【177】在他的作品中记载,埋在前述石柜或石棺里的书籍,一共是12卷圣书和12卷希腊哲学名著。大约四百年以后马可斯·科尔涅里乌斯(Marcus Cornelius)和马可斯·贝比乌斯(Marcus Baebius)出任执政官的年代【178】,一次倾盆大雨产生激流冲走泥土,石柜露出地面,原来的覆盖脱落,人们见到其中一个空无所有,毫无任何遗骸的痕迹,另外一个石柜装着上述的书籍。法务官【179】佩蒂留斯(Petilius)经过阅读和考量以后,在元老院立下誓言,宣称那些书籍的内容不宜让人民知晓,所有的典卷被带到市民会议的会场,举火公开焚毁。

正人君子死后总是荣名大增,奸邪小人的嫉妒不会长久留存,仁德之士生前能见到猜忌之心完全消失,真是天赐莫大的幸运。就努马的情形来说,后面接位的几任国王全都遭到不幸,衬托出他的声誉更为皎洁辉煌;五位国王被迫逊位【180】,最后一位在放逐生活中结束暮年的晚境,其他四位中有三位遭到叛逆的暗杀和谋害,另外一位是继努马为王的屠卢斯·贺斯提留斯,他竟然嘲笑先王的德行,尤其是对宗教的崇敬和虔诚,视为懦弱和卑贱的行为,于是把人民的心意转向战争。他这种过于幼稚的侮慢言行还是受到阻遏,患有剧烈和痛苦的疾病,使他陷入迷信的祭祀之中,那与努马的虔诚信仰完全是另一回事,等到他被雷殛毙,还使国人分担恶行所带来的恐怖。

同类推荐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李自成(精补本)

    李自成(精补本)

    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自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 杨妙真传奇

    杨妙真传奇

    金朝由于连年战争,不仅横征暴敛,还疯狂括地、签军,致民不聊生。山东、河北一带百姓不堪金朝压迫,纷纷相聚起义。起义军因身穿红袄或红衣,故称红袄军。杨妙真在早期与哥哥杨安儿所率领的红袄军和在后期与丈夫李全所率领的红袄军,均是当时最大的一支红袄军。红袄军深受山东及北方人民欢迎。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本名应该叫做“武元华”,李世民赐名“媚娘”,后来她登基建立大周王朝又自名为“武曌”,退位后被儿子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后被改封为“则天顺圣皇后”,从此被人敬称为“武则天”。她不仅仅因为登基做过皇帝这件事才被称为伟大,她其实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的诗歌和文章存于《全唐诗》《全唐文》,她的书法作品《长仙太子之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100幅传世书法作品”之一。而这些,却大多不为世人所知。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绝代芳华的真实武则天。
热门推荐
  • 我和胖妞有个约定

    我和胖妞有个约定

    作为一个绝世屌丝,再一次意外中我和亲爱的胖妞双双死去。当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的时候,冥冥之中却听见一个声音对我说,结束就是开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那长了翅膀的是天使么?那御剑飞行的就是神话中的仙人了吧?那莲座之上的美女就是菩萨么?
  • 金手指我多的是

    金手指我多的是

    系统?随身空间?位面?出来吧我的魔女仆从!!一个普通的大学新生,武诚正在打着晋级赛,却意外穿越到一个陌生的修真世界......在一路的冒险之中,获得一个个地球的线索,这让他重新燃起了返回地球的希望。他究竟能否修成大道重返地球.......17+本书内有可能包含打斗暴力等内容,17岁以下请自觉退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淘气包公主日记

    淘气包公主日记

    她,是天庭的七公主。他,是狐族的王。看似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却因为她的调皮,他的苦苦追寻走到了一起。
  • 幸福婚姻的密码

    幸福婚姻的密码

    时下保鲜婚姻的呼声越来越高,的确,婚姻没有保鲜柜。当最初的激情过去后,如何保持婚姻一如既往的新鲜,才真正关乎婚姻的长度和热度。让不间断的惊喜来延续美,让合适的距离产生美,让加深的信任巩固美,让宽容的理解滋润美,这信任,这宽容,无一不是婚姻里得到幸福的密码,且不可或缺。本书解读了这些幸福婚姻的规则,告诉你如何如何爱TA,更告诉你如何爱自己。
  •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哥哥来修仙

    哥哥来修仙

    哥哥也来修仙了。帅哥是你的,美女也是你的,你,是我的。打架?来......
  • 一壶小酒渡余苼

    一壶小酒渡余苼

    大龄剩女相亲记,蔺小酒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二十七岁的时候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明明当初计划的是本命年出嫁啊!长相身材学历收入都还不错,没有情伤没有暗恋没有放不下的曾经没有神经的父母没有乖僻的性格没有公主的傲娇,可是就是遇不到动心的人。却也逃不过被八卦被逼婚被相亲的经历,不过这都算是小事。自从遇到余苼,于是,蔺小酒摊上大事了!一对欢喜冤家的美满人生。
  • 仙修罗

    仙修罗

    修罗——杀戮、残忍、邪恶……的代名词。而在修仙路上,这些却又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杀戮是修仙不变的永恒!那么……如果修罗走在了修仙路上,又会如何呢……(本作品将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修仙界,如果有热爱仙侠的朋友们可不要错过了哦!)
  • 迷雾风缘

    迷雾风缘

    她是人人敬畏的玉面邪神—黄浦千雪/冷陌晴然他是人人心中的神枫国太子—冷易陌他对她说:日后的路我与你在迷雾中前行她知晓他的心意却不能给予回应。他知晓她有她的难处,却依然屹立她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