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2500000005

第5章 叔嫂畸恋--史上第一例王后乱伦案始末(2)

虽然惠太后也知道了叔带和叔隗秽乱后宫的隐私,但她偏向自己的儿子,没有过多的加以限制或责备。而是听之任之,还向宫人约法三章,有传播宫中闲言者,杀无赦。实际上起到了纵容叔嫂乱伦的后果。如此,除了周襄王外,整个后宫,叔嫂恋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男人总有喜新厌旧的德性,而女性会在一定时间内对所谓的爱情忠贞。

叔带和叔隗的奸情保持了半年之久,叔带就想在叔隗之外再寻点刺激。

一次,叔带在宫中喝多了酒,色胆顿起,趁叔隗到后厕方便之际,便要拉住侍婢小东欲行鱼水之欢。小东害怕叔隗回来撞见,就拒绝了叔带。叔带强行搂抱,被小东推开。也是醉酒之人力微,叔带重重地摔在地上,脑袋撞出一个大包。叔带不禁恼羞成怒,拔剑要砍杀小东。小东为了保命,情急之下径直跑上宫殿,把叔隗与叔带的通奸详情,包括所有的细节,都一五一十地向襄王说了个明白。

襄王闻听,大为震惊,没想到在自己的后宫,竟发生这样的丑闻。男人的自尊,使得他血性喷涌,肝火中烧。当即命人抓来宫中侍婢,拷问得实。襄王怒不可遏,便命卫士立将叔隗囚入冷宫,深锁宫门。为了惩罚叔隗这个不贞的女人,襄王特意颁下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探问,只在宫墙上开一扇小窗,用来递送饭食。

叔带当时一看小东跑向王宫,就知道大事不好了,酒先吓醒了一半,也不及向母亲惠太后告别,叔隗也撇下不管了,直奔自己的封邑温(今河南温县)。然后带上家臣颓叔、桃子二人,又一路仓皇,向翟国逃去。

叔带借兵救叔隗,周襄王无奈逃奔泛

叔带出奔到翟国后,便编造谎言,极力诋毁襄王。说他绝情寡义,为了纳娶新的姬妾,竟把叔隗打入冷宫,叔带规劝,也被逐出国门。而对于叔嫂乱伦之事,却只字不提。他甚至挑拨翟国国君说,他在出奔的路上,听国人盛传,襄王不久将要杀掉叔隗。因此,他请求国君借兵给他,让他火速回国去救叔隗。

其亲信颓叔、桃子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在帐庭哭诉:“襄王昏庸无道,忘恩负义,要不是先前贵国帮他收拾郑国,他能安坐王位?打狗还要看主人面呐,现在他把王后打入冷宫,还扬言杀掉她,也太不把贵国放在眼里了。只因叔带说了几句公道话,就又把弟弟驱逐出境,如此背德忘亲之徒,人神共愤。望大王早发义兵,逐无道,救出王后,立叔带为王,天下人都会颂扬贵国的义举啊!”

直说得翟君血脉贲张,义愤难平,立即清点五千精锐骑兵,叫叔带领着去复仇。

起初,襄王闻翟兵临境,还顾及手足情意,不愿与叔带战场上见红,就派大夫谭伯为特使,去跟叔带讲和。

可这次叔带后面有翟国撑腰,根本不理这个茬。再说了,叔带的野心就是要解决襄王,自己做国君的。就牛哄哄地对谭伯说:“就是我想答应,我手里的兵刃,你喊一声,它答应,我就答应。”

谭伯见他无赖,就义正词严地责他是犯上作乱,天理不容。

叔带不耐烦,一剑结果了谭伯性命。而后面马蹄扬起的尘埃,却早把谭伯的尸体堆砌成了丘垅。

襄王怒不可遏,乃任命卿士原伯贯为大将,毛卫为副将,率兵车三百乘,与敌人决战于王郊。

翟兵如虎似狼,何其勇也?一路势如破竹,呼啸着便杀入了东周的王城洛阳。

周师望风披靡。襄王悔不从富辰之言,致有今日之祸。只得带着简师父、左鄢父等十余人,狼狈逃窜,一口气跑到郑国的泛(今河南襄城)地避难去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襄王奔泛”的故事。

关于这段史实,《左传》有着明确的记载:“秋,颓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出适郑,处于泛。大叔以隗氏居于温。”

泛地正是因为襄王的缘故,才有了今天的历史名城--襄城。

叔带进入王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救出叔隗。

两人相见,自是唏嘘不已。

叔带自立为周王,郑文公号召天下勤王

叔带救出叔隗后,便与叔隗一起到后宫拜见惠太后。

惠太后自从叔带逃奔翟国后,便忧思成疾,卧床不起。如今一见叔带,惊喜交集,哭道:“儿啊,我终于活着见到你了!”说完又大笑,笑毕而亡。

叔带也不悲伤,也不安排丧事,就在太后的卧榻之侧,与叔隗先行了龌龊之事。

第二天,叔带临朝,便假传惠太后的遗命,自立为周代第二十一任国王。也不待叔隗与襄王办理离婚手续,就把叔隗封为王后。这样,叔隗就成了两朝王后。

随后,叔带和叔隗便心安理得地接受起满朝文武的朝贺。又把国库打开,大犒翟军。最后才为太后发丧。

但叔带犯上作乱,作为讲究礼仪的周王国,当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之举,深为国人所不服,所不齿,所不容了。国人编写了很多歌词来讽刺他,其中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暮丧母,旦娶妇。

妇得嫂,臣娶后。

为不惭,言可丑。

谁其逐之,我与尔左右。

把叔带的乱伦不孝和人们推翻他的决心,表露无遗。

叔带听到国人这样编排他,知道自己在首都的民意基础薄弱,恐怕遭遇不测,就与叔隗移居到自己的封地温地来居住。把温作为别都,大治宫室,与叔隗日夜欢饮。国内大小政事,一概不管不问,致使很多大臣弃他而去。

叔带这样淫乐,一味贪欢,却不知危殆,亡无日矣。

而被他推翻的哥哥周襄王,却一刻也没有停止东山再起的步伐。

郑国虽然和周王室有过节,但襄王流亡不选择同为姬姓的卫、陈、滑等宗室之国,却来到郑国。郑文公觉得很有面子,同时也觉得郑国的势力终于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作为有大国野心的人,郑文公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因此,他匆忙从自己的首都新郑赶到泛城,朝觐襄王,向他宣誓效忠,并对以前的误会向襄王作了解释并深表歉意。作为落难之君,有人接纳收留,就阿弥陀佛了,因此,君臣很快和好如初。郑文公供给襄王大量美食衣物,车骑仪仗,让他不减天子之威。

襄王一心复辟,就要文公出兵,收拾王子叔带。

但三年前与翟军交手而失败的阴影依然浓重,郑文公不敢贸然答应出兵。不过他很聪明地向襄王提出了一个好的建议,就是号召天下勤王。郑文公有他自己的小九九,一旦襄王复位,那郑国在诸侯国的影响力就非同小可了。

襄王想想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于是就不断的发出勤王诏书,派出一拨一拨的天子使者,到各国游说。

但当时各诸侯国的情况并不乐观。

楚国虽强,但被视为蛮夷之国,襄王当然不屑于降低身价向楚求救;

宋国的襄公虽有图霸的野心,但他太讲仁义,在刚刚结束的泓水之役中被楚成王打得大败,元气大伤,没有能力出手相救;

陈国历来是一个附庸国,在郑、楚之间游走,国小势弱,一切看大国的眼色行事,也指望不住;

按说卫国最应该出兵了,因为就是三年前周天子为了帮助卫国教训郑国,才闹出今日的祸乱,但卫文公不但没有像各路诸侯派使臣到泛邑朝见周襄王,反而把襄王派来的使者羞辱了一顿。气得鲁国的礼仪君子臧文仲也大骂卫文公,是忘恩负义之徒,不得好死。

就这样,经过大半年的折腾,周襄王派出的使者一个个无功而返,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襄王不甘心,就又派简师父到远离周领土的晋国求救,左鄢父到秦国求救。

狐偃劝晋文公,要想图霸诸侯,须效齐桓公“尊王攘夷”

自从春秋首霸齐桓公于公元前643年悲惨地死后,宋襄公、郑文公、楚成王都想称霸,可由于种种原因,都空有壮志而已。

秦国地处西鄙,向为东方诸侯所轻视。而今秦穆公一见天子来使,要他勤王保驾,马上意识到称霸东方的时机来了,二话没说,立即发兵。左鄢父还没有走出秦都咸阳,秦国的兵马就已经驻扎在黄河边上了,准备渡河帮助周襄王回朝复辟。

而晋文公在接受了简师父的勤王诏书后,也和秦穆公一样,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是这一年(前636年),文公刚刚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结束了在外19年的流亡生活。革除晋国旧制的工作刚刚起步,所实行的“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还没有大见成效。况且秦穆公送自己回国即位,早已名动天下。这种种顾虑,使得晋文公犹豫不决,没有立即采取勤王行动。

他的舅舅狐偃在得知了秦国出兵的消息后,就跑去对文公说:“当年齐桓公就是因为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才成就了霸业,做了诸侯之主。现在您要想称王图霸,还得沿着这条老路走。如今天子流离失所,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送襄王回洛阳,建辅助天子的首功。因此,我们应该抢在秦国之前开展拯救行动,不能让秦国拔得头筹。”

狐偃并进一步给晋文公分析说,秦军之所以阻于黄河,是因为在潼关一带,生活着革中之戎和丽土之狄,挡了秦军东出的道路,所以只得驻扎在黄河边上。只要我们用重金贿赂这些戎狄之君,借道南下,何愁霸业不成?

说得晋文公雄心陡起。古之惯例,大军行动之前,总要求神问鬼。因此,文公便召太卜郭偃占卜吉凶。得黄帝战于阪泉之大吉兆。文公喜不自禁,遂不顾晋国刚刚安定,当即点动大军南下勤王。

一面派狐偃的儿子狐射姑,携带着金银珠宝、美女丝帛,贿赂草中之戎和丽土之狄,让他们借道给晋军、同时阻挡秦军东出;一面派使者胥臣到黄河边上穆公营寨,晓谕穆公说:“天子蒙尘,晋君很是担忧,所以,早已派大军去迎接天子了,就不劳秦君大驾了。”

穆公智囊蹇硕和百里奚一听,肺都气炸了。这是什么话,天子又不是你一家的。这不明摆着是晋侯想吃独食吗?秦国劳动大军,却把到手的功劳让别人抢去,这怎么成?因此,两人摇唇鼓舌,建议穆公立即发兵。

秦穆公笑笑说:“算啦,好事做到底吧!等我们打败戎狄,重耳(晋文公)早到了洛阳。怪只怪我们谋事不周,让重耳白拣了个便宜。”

于是,穆公派公子絷为特使,跟着左鄢父去拜见周襄王,以示慰问,兼表忠心。

公元前635年春,晋文公听说秦穆公退兵的消息后,就在阳樊(今河南济源西南)扎下营寨,然后兵分两路,左路军由赵衰率领,先恢复王城,然后到汜城迎襄王到洛阳复位;右路军由郤溱率领,于四月初三日,把温地团团围住。

温地的人素来讨厌这对奸夫淫妇,听到周襄王复位的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遂大开城门,欢迎晋军入城。叔带和叔隗见大势已去,急忙登车逃跑。想冲出城门,逃往翟国。

却正好遇到晋军大将魏犨纵马赶到。眼看就要刀头见血,叔带哀求道:“你放我一马,来日定当厚报。”

魏犨说:“只要天子饶你,我就饶你。”

叔带说:“我就是天子。”

魏犨藐视道:“我只知洛阳有天子,这里只有乱臣贼子。”

叔带大怒,挺剑刺向魏犨。魏犨手起刀落,立斩叔带于马下。鲜血溅了叔隗一身,叔隗大叫一声,抽出叔带宝剑,跃上一匹战马,与晋兵展开格斗。接连斩杀了两个士兵,眼看士兵越围越多,叔隗见敌不过,就欲绝地逃跑。魏犨命弓箭手一齐放箭,可怜一代美女,立即香消玉殒,成了一只血刺猬。

芳华韶年,化为一缕香魂随风飘去。

叔隗不甘寂寞,红杏出墙,终于落得个乱国亡身的可悲结局。

算一算,她和叔带这对薄命鸳鸯,也仅仅做了大半年的夫妻,却把历史搅得周天寒彻。

晋文公始霸诸侯

周襄王终于铲除了肘腋之患,心情大好。

为了酬谢晋文公,他先派特使太宰周公孔和内史叔兴到晋营,向晋文公颁赐了公爵的任命状。因为按照传统礼教的规定,只有经过天子加封的封国国君,才有正统性,否则就成了叛逆,天下人都可以用礼义作号召,发动大军讨伐。虽然周王室已经衰微,但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具有统驭、征伐、加封之权。晋文公因为是秦穆公扶助上台的,所以当时没有得到天子的认可。而今晋文公建立了辅助天子的首功,其政治地位自然被周王室所承认。

从此,晋侯在诸侯间说话的分量就不一样了。

周襄王就在宫殿里大摆宴席犒赏文公,又赐给他胙肉、币帛等。然后又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晋文公想,自己今年已63岁了,太阳也差不多快落山了。因此他郑重地请求襄王,准许他死后用“隧葬”之礼。

所谓“隧葬”,就是在地下掘一隧道,把棺材从隧道中抬进去,这是天子所用的葬礼。而诸侯下葬,则棺材是从地面上直接用绳子缒下。这种礼制不可僭越,否则就犯了大忌。

晋文公想用隧葬的仪式,就必须要取得周天子的同意。

古人重礼大过天,作为周礼的维护者,周襄王自然予以拒绝,他说:“隧葬是王室的传统制度,哪有不是天子而用天子礼仪的?假如有这种现象发生,恐怕你也会首先反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没有了尊卑贵贱次序,岂不乱了纲常人伦?过去先王拥有天下,还特地划出方圆千里之域作为甸服,以供养上帝,其余土地才分配给公、侯、伯、子、男。即使服饰器物的色彩纹饰,也不敢紊乱;即使要变换佩玉的方式,也要相应的改变步伐。那么要变换礼仪制度,怎么可以呢?否则,你封国土地辽阔,想怎么葬都行,还要我批准干什么?”

晋文公畏惧礼教,也就没有再坚持。

襄王感到过意不去,就把南阳之地所属的阳樊(今河南济源西南)、温(今河南温县西)、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州(今河南沁阳东南)、陉(今河南沁阳西北)、希(今河南沁阳西南)、组(今河南滑县东)、攒茅(今河南获嘉西北)等八个城池,赏给了晋文公。

这地方大概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晋文公即获“尊王”的美名,又得了实惠。可以说,晋国控制了南阳之地,也就基本控制了南下北进、东进西出中原的咽喉要道。晋文公从此掌握了逐鹿中原的主动权,为自己充当春秋霸主奠定了基础。

果然,在第二年(前634年)夏天,齐孝公为了振兴桓公的霸业,率兵攻打鲁国。鲁国人急忙向楚求救。楚国于是出兵中原,把齐国打得大败。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楚国乘着胜利之威,攻打宋国,把宋国都城商丘围了个水泄不通。晋、宋为盟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一路顺手牵羊就攻陷了卫国、曹国,与楚直接在齐地对峙。但晋文公是一个仁义礼仪之君,为报答当年流亡时受到楚国款待的情意,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然后,晋楚双方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惨败。晋文公遂与齐、鲁、宋、卫等7国之君盟于践土( 今河南原阳西南),并得到周王策命。

践土之盟,标志着晋文公正式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春秋霸主。

前632年冬天,晋文公又在温(今河南温县)会盟诸侯,并邀周天子参加,表示尊王攘夷。

一段偷情史,竟演绎出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闹剧。而煌煌历史,有时就是由这许多微不足道的细节所决定的。

同类推荐
  • 大唐功臣张士贵

    大唐功臣张士贵

    看过小说《薛仁贵征东》及相关文艺作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仁贵其人的,甚至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士贵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而当我们翻开史籍时看到的张士贵却是为李唐王朝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名将。孰是孰非?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吧。
  • 梦中的香椿树

    梦中的香椿树

    本书是一部传记作品,讲述了百岁抗战老兵徐世椿的人生传奇故事。徐世椿出生于安徽巢湖岸边的义城镇(现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17岁就在父老乡亲的支持下,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之后怀揣“拼将一腔血,抗倭救中华”的信念,考上空军军士学校,进行了四年严苛的飞行训练。学成飞天技,成为优秀的飞行员后,徐世椿却与其他22名同学遭受国民党迫害,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在重庆五云山集中营,丧失了“航空救国”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后,徐世椿不改初心,以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施展才干,建功立业。
  • 乱世奇女子

    乱世奇女子

    本书从女人的角度,在历史的空间里,在民国的背景下,在高官豪族的背后,慢慢拓展出女性的生活空间,还原那个社会女性的生活原貌,描摹政治风云下的爱情激流。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热门推荐
  • 魂啸九州

    魂啸九州

    千年浩劫,四帝斗邪神,魂法崩天,大地断裂划分九块,后人称为九州,如今千年大劫再临,这次又有谁来拯救这块脆弱的大陆?
  • 甘肃法院优秀裁判文书选2003卷

    甘肃法院优秀裁判文书选2003卷

    所选裁判文书分别按照刑事类(参照刑法分则规定的罪名顺序排列)、民商事类(包括知识产权类)、行政类、国家赔偿类(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的顺序排列。
  • 窥天仙途

    窥天仙途

    陆离很努力的练剑,然而出剑时,真气莫名其妙的失踪,让他的剑变得软弱无力。再一次比剑输给同门弟子后,他晚上怒而练剑,一道光华忽从头顶喷出。陆离一剑刺出,真气凛凛摧折树木。陆离不再软弱无力!头顶喷出的光华,化作一道流光符印,飘然落下。陆离的修仙之途由此开始。
  • 逆怯不知终

    逆怯不知终

    世人说,凡是故事,开头必须是精彩才有得嚼头。那这个故事一定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它刚开始,结局便已经注定了。这是一个姑娘的故事,成了话本子,大多也是给姑娘们看的。姑娘,姑娘,女人心海底针,姑娘的事儿,又如何说的详尽呢?
  • 蔷薇渲染:血泪之石

    蔷薇渲染:血泪之石

    蔷薇本身带刺,表面是锋芒毕露的,而内在却是柔弱而易破碎的。而让蔷薇破碎是难的,到底怎样才能让它如此破灭?
  • 道为何何又为道

    道为何何又为道

    新手写书划水玩玩只能说是:一段一个人的非凡旅程
  • 农门医妃要翻身

    农门医妃要翻身

    【日更六千有存稿有保障,欢迎入坑~】林雨没想过死了还能穿越到书里的世界,也没想过自己会穿越成书里的炮灰,更没想过自己会被书里的无敌大反派看上。【前段一】”你不是对女人不感兴趣吗?”某女瑟瑟发抖的问到。“那是以前,自从认识你之后,我发现自己日不能思夜不能寐。”某男顺势将她揽入怀里。
  • 有人说我能穿回去

    有人说我能穿回去

    古都有个皇帝,新纳了个妖妃,顺带弄死了妖妃身为天下第一高手的青梅竹马,然后不理政事,天下要乱了。星都有个新晋的流量小生,最近和某知名导演在片场打起来了,而后又抢了老牌天王的广告,圈内人都看出来了,星都开始乱了。鬼都有个老鬼九千岁,自称天命不过万,而我独存九千岁,娶了个新媳妇,结果没见着就被人给拐跑了,然后鬼都乱了古都有个穿越者陆习,有个前辈说他还能穿回去,然后……
  • 余生不必再相见

    余生不必再相见

    陈雍成全了陈嘉一,陈雍也毁了陈嘉一。“陈雍?哪个yong?”“雍正的yong。”-“陈雍,你是庸俗的yong”“随你怎么说吧,余生,不必再相见了。”
  • 黑天使的吻

    黑天使的吻

    我们都是天使,被上帝投放在人间。可到最后又有多少被世界变成了魔鬼。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丢失的不仅是青春,还有那份难能可贵的单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