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600000004

第4章 治国安邦(3)

这些话中,顾全大局一词都体现在官场或者人情事故中,,要想保住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必须保证自己所附属的那个整体的利益和地位,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一个人所在的集体得不到利益,那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凡事需要退一步想问题,为了全局向好的方面发展,自己必须忍受一定的委屈,从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因小失大。这本来是叫人懂得社交入世之道。但是现在也有了新的含义,当国家的利益和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当地区的利益和部门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地区利益为重,而当部门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以部门利益为重。

感悟:能够顾全大局的人,思想豁达,心胸必然开阔,顾全大局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不成文的纪律。联想到我们国家目前出现的各种暂时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具备了顾全大局的思想,才能真正使国家繁荣富强。

天翻地覆--汉武帝战匈奴刀光剑影乾坤倾

天翻地覆意思是说天地都翻了过来,形容变化非常大或者秩序混乱,闹得很凶。

出自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刘商在《胡笳十八拍》中描写的是匈奴被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扫清以后出现的改天换地的景象。汉武帝在和匈奴打过几次胜仗后,实力大增。有一年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命卫青和霍去病攻打匈奴。卫青遭遇大单于主力,最终杀死匈奴大单于。而霍去病率军从代郡(今山西代县),出发,在大沙漠地带纵横驰骋,遇到左贤王部队。一场激战开始,莽莽草原,弃尸累累,山河变色,日月无光。汉军终于大获全胜。霍去病率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狼居胥山。 晚上他在营外散步,抬头仰望北斗时,吃惊地发现,北斗七星已经越过天顶,偏向南方了。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强大的匈奴终于在汉武帝的打击下丧失了战斗能力,从此对汉庭不再造成威胁。汉廷和匈奴的势力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感悟:任何朝代出现的重要人物,都能让时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好事变坏事,也可能坏事变好事;可能兴国,也可能亡国;可见用人之重要。

燕王好乌--燕王信乌鸦不信贤能终丧命真假不明。

古代的有个燕王特别喜爱乌鸦,家里树上全是乌鸦搭的窝,人们都不敢触动,燕王认为它们能测知吉凶和掌管祸福。所以凡是国家大事,就只根据乌鸦的鸣叫声来做出决断。乌鸦得到宠信后非常骄傲,有人到来就乱叫一番,吓得别的鸟儿都不敢来这儿栖息。于是举国官员和百姓为了巴结燕王,拍马屁,全开始都饲养乌鸦。成群的乌鸦抢夺着腥臭的烂肉在庭院里四处飞,全国四处都是乌鸦。后来新继位的燕王十分厌恶它们,本想杀死乌鸦。但左右侍臣说:“这是先王所喜爱的鸟啊。”于是新的燕王也跟着宠信乌鸦,把乌鸦当成最聪明的鸟儿。一天傍晚,有一只鹞鹰飞到这里,乌鸦故意成群地斜视着它,又靠近它,好象对待自己的同类一样。鹞鹰飞进宫廷号叫起来,燕王让手下人射中了它,鹞鹰死了,乌鸦就“呀”、“呀”地叫着,一起吸食它,从此人们都觉得乌鸦太可憎恶了,乌鸦也成了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的代名词。

昏庸的燕王喜欢乌鸦,信其叫声,结果上行下效,举国上下乌烟瘴气,朝廷混乱,民不聊生。而乌鸦正是那些被宠信庇护的佞臣们的生动写照,媚上欺下,极尽其阿谀奉承之能事。燕王好乌一般用来形容人不辩是非,偏听偏信谗言,黑白不分,

感悟:一只乌鸦的叫声也能预测祸福,那乌鸦竟然比贤能良士还强,既然这样,要文武百官何用?燕王真是荒谬到极点,看见这江山迟早断送在乌鸦身上。

克勤克俭--治水辛勤感动舜帝让位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劳节俭,为人表率。 出自《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传说远古尧帝时期,黄河经常发洪水,黄河边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因为黄河洪水而不能耕种,出现了很多饥民。看到人民挨饿,尧帝非常心疼,于是派鲧前去治水,但是鲧因为治理的方法不对,历经整整九年没有什么成效,黄河水依然泛滥。最后到了舜帝时期,舜帝决定派鲧的儿子禹去治理黄河,当时禹刚刚结婚,于是依然告别新婚四天的妻子踏上治水的征途,禹在外治水13年,非常努力,他曾经3次路过家门,手下人劝他说应该回家看一看妻子,毕竟家门就在眼前。但是禹决定在没有治理好黄河之前绝不进入家门。汗水没有白流,辛苦终会有收获,最后禹终于把黄河治理好了。舜看到这一切,非常欣赏禹的精神,夸赞禹能够为国家辛勤出力,而且很节约,最终决定把位子让给禹。禹因为做事勤快努力,从而得到了天下,成为历史上一代帝王,在他之后展开了千年的封建王朝。

这个词与无所事事,好逸恶劳相对应,常常用来描写一个人为国家大事鞠躬尽瘁,做任何事情不倦怠,勤勤恳恳,而不为自己谋私利的高尚情操。

感悟:禹因为克勤克俭而得天下,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荒淫无度而丢掉了大好河山呢?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知道要想使中华富强,我们一定要将这种勤俭的精神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明察秋毫--齐宣王欲称霸请孟子解说仁政

战国时期,齐宣王企图称霸,统帅诸侯,于是他想孟子请教争霸的事情。

齐宣王对孟子说:“你能跟我讲一讲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吗?”因为秦桓公和晋文公在春秋时期都先后称霸。

孟子回答说:“对不起,我们儒家学派信奉王德,宣传道德统一天下,不主张霸道。”

齐宣王问:“怎样做才能道德统一天下呢?像我这样的能统一天下吗?”

孟子说:“能!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后,准备以牛血祭钟,你不忍心看到一头牛被杀,有这回事情吗?“

齐宣王点点头,说:“是的。“

孟子说:“凭你这副善心,就可以实行王道,实施仁政,统一天下了,问题在于你能不能,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做。假如有人说他能举起三千斤的东西,而不能举起一根羽毛;眼睛能分辨秋天鸟兽毫毛一样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木柴,你信吗?”

孟子又说:“你对动物心怀仁慈,而不能善待百姓,这是一样的道理,你不是不能是不去做而已。”

齐宣王请孟子接着讲“不能”和“不为”的区别。孟子说:“把泰山夹在腋下跳过大海,这是‘不能’,能给一个老人折枝树枝做拐杖而不做,这是‘不为’,而你不施仁政,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感悟:儒家以“仁”治天下,齐宣王不明白人民的重要性,不懂得天下是人民给的,所以不施仁政,那么统一天下也就没有希望了。

论功行赏--汉高祖评功劳力推萧何居首位

指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奖赏。 出自《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关于这个成语有一个有名的典故。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了天下,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汉高祖。接下来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给予封地赏金。 刘邦认为,同乡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最多。群臣们对此非常不满,觉得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 夺地,立下汗马功劳,应该排在第一位才对。正当刘邦为难之际,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替刘邦辩解说,众位大臣的见解有失公允,曹参虽然各处作战,拔营夺寨,但是这都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也几次遇险,只身逃走。但是萧何在没有大王命令的时候,常常拍自己的部队补充前线。汉楚大军在荥阳对峙之时,关键时刻运来军粮保证了军队需求。没有曹参汉室没什么损失,但是萧何能够阻扰遏敌人的进攻,这比起退敌的功劳来是高明重要所以应该萧何功劳第一,而曹参功劳第二才对。刘邦非常满意于是萧何被允许带剑穿鞋上殿,上朝可以小步快走。

萧何在刘邦天下之后制订了很多安邦的良策,给汉室江山的稳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感悟:凡事能够按功行赏,并且说清怎样来判定一个人的功劳大小,就能使人心信服, 天下可定。

为虎作伥--人被虎吃为灵魂解脱助虎做恶

伥指伥鬼。旧时迷信,认为被老虎咬死的人,他的鬼魂又帮助老虎伤人,称为伥鬼。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干坏事。出处《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

传说在一座大山的山洞里,住着一只凶恶无比的老虎,有一天老虎非常饥饿,便四处寻觅食物,正好遇到一个行路的人,老虎便把他吃掉了,老虎吃掉这个人以后,依然不放他的灵魂,威逼这个灵魂去帮他寻找第二个人做猎物。这个灵魂竟然答应了,他带着老虎上路,找啊找啊,终于遇到另外一个人。于是这个人为了自己的灵魂早日摆脱老虎的控制,便装做好人前去迷惑那个路人,想方设法解开对方的腰带,脱掉对方的衣服,方便老虎来吃食。以后,人们把这种帮助别人行凶作恶的鬼叫做伥鬼。

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为恶势力服务,助纣为虐,成为邪恶的帮凶和卫道者。孙中山在《革命原起》说:“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其中的为虎作伥就是这个意思。

感悟:老虎看来也知道人的自私自利,并且利用这种自私心理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一旦有了这种可怕而卑劣的思想最终会成为社会的一大害。

十室九空--胡亥昏庸赵高无道至天下苍生于水火

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出处】:《抱朴子·用刑》:“徐福出而重号淘之仇,赵高入而屯豺狼之党,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这句话是是分析秦王朝的覆灭之原因,徐福是一位著名方士,精通医学,天文,航海知识,秦始皇拍他去出海采药练就不老仙丹,但是徐福一去不复返,赵高本是赵国的贵族后代,秦灭赵,赵高被掳往秦国。秦始皇听说他身强力大,又精通法律,特别喜欢他。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但是赵高进入皇宫之后,树立党羽,结交佞臣,给秦始皇进谗言,刮食百姓,天下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十户人家中有九户都一无所有,天下人人愤恨赵高。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决定立刻确定立扶苏为储。当时赵高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于是始皇召他前来,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诏书封好后,始皇吩咐赵高火速派使者发出,岂料老奸巨猾的赵高假意允诺着,暗中却扣压了遗诏。始皇死后假传遗诏拥立胡亥为皇帝。天下纷纷起而反之,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感悟:秦始皇的偏听偏信,是的奸佞小人得志,英雄无奈。天下人吃不饱饭,岂能不反?可见秦王朝的灭亡也是自然之理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神话传说(上)

    神话传说(上)

    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老北京的历史与朝代

    老北京的历史与朝代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热门推荐
  • 开局有个签到系统

    开局有个签到系统

    李闲得到一个签到系统,第一次签到就获得无敌天赋。签到成功!获得无敌天赋:每次呼吸加修为!签到成功!获得无敌傀儡:秒天秒地秒空气!签到成功!获得无敌药园:灵药万倍成长!签到成功!获得无敌身法:《瞬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逍遥界之器灵

    逍遥界之器灵

    看到电视剧器灵受到的启发讲述不一样的世界
  • 相随,三生三世

    相随,三生三世

    重生归来,从前的自己,穿越的渣男,跨越时空,纠缠几生几世的爱恋,背后有人操纵?街上制造的偶然相遇,好久不见,我爱的那个人儿。
  • 青帝赋

    青帝赋

    【仿古】『纤毫物欲不相侵』 为了她,他愿赌上九族性命违抗圣旨;为了她,他愿放下千钟粟,拿起嗜血刀;为了她,他愿意与天下为敌,三纲五常,皆不能将他禁锢。可是她,一席冷语,便将他伤得体无完肤……你不曾爱过我吗?也曾,只是女子总是善变的。手起刀落,他只剩一句话。“玉儿,你别哭,我不忍见你落泪。” 他是忠臣,他也是痴情郎。 他恨自己的不忠,更狠自己的薄情。 他本是世间自在人,奈何抵不过万般红尘苦。 所以,他放弃了自己,成全了天下人。 蕊寒香冷,飒飒西风,恍若那年初见。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书友群:873789609洛塔小镇]
  • 肆仙道

    肆仙道

    《肆仙道》又名《千年狐妖在修仙》:论一只九尾白狐的逆天修仙仙途渺茫,更何况妖族修仙;天道不公,妖族受限,狐妖的逆天修仙;少年与狐的暖心,历世红尘的机缘,先过红尘再修仙;……人类少年的善举,与,懵懂无知的白狐;老谋深算的先祖,与,妖孽修仙的白狐;意气风发的龙少,与,散漫妖媚的白狐;……看九尾妖狐如何打破天地禁锢逆天修仙。
  • 至尊为何

    至尊为何

    一个来自于地球22世纪的年轻盗墓贼何小天,却因一次秘密的古董交易而遭到交易方的暗算,同时遭到警察的围捕,何小天在无奈之下疯狂逃命,可是天不遂人愿,被警察围困在一个废弃的电塔之上。在这万般绝望之下,突然一声雷响一道闪电把电塔和这个倒霉的何小天一起劈的粉碎,化成了灰烬。然而在这之下何小天却看见自己无法控制的飞了起来,一瞬间穿过大气层消失在这个宇宙之间。然而,何小天不知道的却是他的这次消失却成为他在另一个世界修道成仙成就至尊的离奇开始。
  • 开局变成狗

    开局变成狗

    一次意外的发生,一次偶然的重生,偶得一神秘珠子,从此踏上妖修之途。“吾乃梅玉,具大妖之修,尔等宵小之辈一起上我也不惧!”某修士大能:“区区一妖也想与我等平起平坐,可笑至极!”梅玉:“平起平坐?尔等未免过于自大,吾身具毁天之力,自当万族之尊,尔等身具尊躯,也自当是一妖之下万人之上,而那一妖便是我梅玉!”
  • 傲世凤主:魅妃行天下

    傲世凤主:魅妃行天下

    红尘乱世,只那一眼便认定了一生,从此,上天入地下黄泉,你在哪,我便在哪,想去哪里,我陪着便是,想要什么,你说便是。
  •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