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4700000008

第8章 卢梭《新爱洛伊丝》导读

学习提示

卢梭的生平与创作。《新爱洛伊丝》的情节梗概。《新爱洛伊丝》中爱情的启蒙主义性质。《新爱洛伊丝》在艺术上的特点。

生平与创作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祖籍法国,出生于信奉新教的日内瓦。他的父亲是一位嗜好文学的钟表匠,对幼时的卢梭影响很大。卢梭家贫,十五岁时他不得不去钟表店当学徒,但不久因不堪虐待而外出流浪。卢梭少年时代生活的转机是认识华伦夫人。在华伦夫人的庇护下,卢梭有机会系统学习了哲学、文学、音乐、自然科学等各种学问,交往的圈子逐渐扩大,才华也逐渐显露。1741年,卢梭来到巴黎谋生,后结识了狄德罗等启蒙学者,开始为《百科全书》撰稿。1749年,卢梭见到第戎学院设奖征文的消息,触发灵感,遂写成论文《论科学与艺术》。1754年,卢梭再为第戎学院征文撰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两篇著作为他带来了广泛的声誉。1756年到1762年,卢梭避居巴黎近郊乡间别墅,创作了《新爱洛伊丝》(1759)、《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尔》(1762)等一系列代表作品。随着声誉日隆,他与社会的对立也日趋尖锐,尤其是《爱弥尔》出版后,在法国掀起一股反卢梭的浪潮。他不得不离开法国,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各地避难。在流亡中,卢梭开始了《忏悔录》的写作。1770年,卢梭重返巴黎,此后还写有《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等著作。卢梭1778年7月20日因中风去世。1794年大革命高潮时期,他的遗骸被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爱弥尔》的副标题是《论教育》,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虽然它有“小说”之名。卢梭在作品中设计了两个人物:爱弥尔和“我”。爱弥尔是受教育者,四卷作品分别叙述了爱弥尔在婴儿、幼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成长。“我”就是卢梭的代言人,是教育者,教育的目的是把爱弥尔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才。作品开宗明义,道出了卢梭“自然教育”学说的纲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社会环境中才变坏了。因此,全部教育的目的就是恢复人的天性,使其顺乎自然,全面发展。在作品中,“我”让爱弥尔离开城市,在乡村环境中、在大自然中、在与农人的交往中、在劳动中回归“善”之本性,成年后又让爱弥尔去不同国家考察游历,增长见闻。爱弥尔最后被培养成一个符合卢梭启蒙主义理念的“新人”。

《忏悔录》是卢梭晚年写的一部自传,它回忆了自己从出生到1765年流亡至圣皮埃岛的历程。卢梭《忏悔录》中记录了经历过的各种历史性事件——他与华伦夫人的罗曼史,他信仰的转变,他的文学成就,他与伏尔泰、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的争论,他所受的种种迫害等。由于卢梭晚年患有被迫害妄想症,加之许多事情发生已久,他的记录远非客观、公正的。但《忏悔录》作为一部文学著作,在反映卢梭情感的律动方面,却是真诚的、坦率的,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卢梭看来,情感是人的天性、本能的主要体现形式,因此,对个人情感的崇尚和张扬成为《忏悔录》一个突出的特色。卢梭率性、诚恳、多情。古丰伯爵对卢梭颇为赏识,多方给他提供机会展露才华,并准备令他“飞黄腾达”。这时,他学徒时期的伙伴巴克勒出现了。为了友情,为了“山峦、原野、森林、溪流、村落”,他拒绝了古丰伯爵的多方挽留,执意和巴克勒去流浪。《忏悔录》还记录了卢梭与许多女性之间纯洁、温柔、亲昵的感情。他称这种感情“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天性中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卢梭与华伦夫人之间的厮守,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邂逅,都是这种感情的体现。

卢梭写《忏悔录》的初衷,是在反动专制政体、教会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残酷迫害面前,为自己所坚守的原则、思想、生活进行辩护。因为坚信自己掌握真理,所以他的自辩书也就成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讨伐檄文。作为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卢梭从社会的底层成长起来,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音乐教师、秘书。虽然生活境遇在逐渐改善,但他的平民身份、平民意识并未改变,这使他能够对封建统治阶级持彻底的否定态度。在《忏悔录》中,卢梭从不掩饰自己对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人物的厌恶和鄙视。贵族德·彭维尔先生、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教会人士、巴黎权贵等,在他笔下一个个道德沦丧、性情古怪、虚伪阴险。卢梭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注定走向腐朽、灭亡的命运。

情节梗概

《新爱洛伊丝》是卢梭文学创作的代表作。爱洛伊丝是12世纪的人物,她与家庭教师阿卜略尔的爱情以悲剧告终。卢梭用12世纪的故事比拟瑞士贵族女子朱莉和平民家庭教师圣普乐的爱情纠葛,这个套子在对比中引起经典的联想。

小说中,圣普乐是一个学识渊博、见解深刻、感情热烈、富于幻想、仪表俊美的知识分子。他与他的学生、美貌温柔的贵族少女朱莉朝夕相处,产生爱情。朱莉本来也有门第陈见,但受圣普乐“自由恋爱是一种基本人权”观点的影响,她改变了态度,使自己服从自然感情的发展。同样由于阶级出身不同,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遇到了阻碍。朱莉的父亲德丹治门第观念很深,加上他早年和贵族沃尔玛有知遇之情,希望女儿嫁给沃尔玛,因此反对女儿和圣普乐的关系。圣普乐失望之下,离开了朱莉。圣普乐走后,朱莉尽管十分痛苦,但仍然依父命嫁给了贵族沃尔玛。婚后她向丈夫说出自己和圣普乐的往事,得到丈夫的信任和理解。圣普乐在外非常思念朱莉,为让他纾缓思念之情,他的好友、英国人爱德华安排他随一支英国舰队到海外远游。

朱莉与丈夫度过了六年平静的婚姻生活,其间和圣普乐仍有交往,感情也相当深厚。后来朱莉征得丈夫的同意,请圣普乐到自己的庄园做客。圣普乐始终眷恋着朱莉,朱莉对圣普乐的感情也依旧;而作为妻子,朱莉同样忠诚于自己的丈夫。在这样的感情纠葛中,有几次二人险些跨越雷池,朱莉也深感苦恼。最后朱莉因救落水的儿子,惊吓病弱而死。临死前朱莉请求圣普乐以后教育她的孩子。

小说在这条情节主线之外,还安排了两条辅线:一条辅线围绕着克莱尔。克莱尔与朱莉是一对表姊妹,二人关系密切。克莱尔曾结过婚,丈夫去世后,她应邀搬到朱莉家,为她管家。她和圣普乐的关系也十分友善。另一条辅线围绕着爱德华。爱德华是一位英国贵族,因对朱莉有好感而出现在朱莉的生活圈子之中。初时圣普乐对他有误解,后误解冰释。爱德华在圣普乐陷入困境时,屡屡在精神上支持他,在经济上资助他。其间,爱德华受到一个坏女人纠缠,圣普乐帮助他渡过了危机。

分析与评论

这部卢梭最著名的小说对建立在美德基础上的爱情、友情、亲情的内涵及价值作了全新演绎,是启蒙主义理想出色的文学宣示。卢梭把爱情看成人类最美妙也最重要的情感。小说中,圣普乐和朱莉无论耳鬓厮磨、负气误会、离别重逢,还是体验情欲、接受死亡,他们的爱情都坦诚而炽热,纯真而高洁。圣普乐给朱莉的信坦言了他们爱情的基础是美德:“我爱慕你,是爱慕你极其高尚的胸怀和一贯的温柔之情的表里如一,是爱慕你对他人的种种痛苦的深厚的同情心,是爱慕你由纯洁的心灵产生的纯洁的正确思想和高雅的审美力。”事实证明,圣普乐和朱莉的美德在爱情中铸就、提炼、升华。为了爱情,圣普乐给朱莉制定新的学习计划,自己戒酒,并去游历以增加见闻;他们还通过发展友谊,在艺术和自然中陶冶、丰富自己。朱莉与沃尔玛结婚后多年,她与圣普乐的爱情依旧,只是这爱情过滤掉了情欲和专有,变成轻柔、亲昵的心灵体验。一次沃尔玛外出,圣普乐和朱莉一起散步来到十年前他们留有爱情标记的隐秘之处。这一行动在二人的心中都激起巨大的情感波澜,险些不能自禁。但他们“经历了人的心灵所能经受的最激烈的战斗”之后,用理智克制了欲望,由此把爱情和美德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圣普乐称之为“新生”。

在《新爱洛伊丝》中,友情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克莱尔说她和朱莉的关系:“我们两人都爱美德,我们都同样喜欢诚实,我们的才能也一样,我的头脑也和你的头脑差不多,容貌的俊俏也不弱于你。”在圣普乐和朱莉的关系中,克莱尔忠实地充当了劝导者、陪伴者甚至参与者的角色。朱莉在情迷中打算与圣普乐私奔,克莱尔及时提醒她可能带来的危害。丈夫去世后,克莱尔搬到朱莉家,为她管家,她甚至打算将来自己的孩子与朱莉的孩子婚配。圣普乐和爱德华这两个男子的友谊相比较而言更理性、含蓄、深长。本来热恋中的圣普乐疏于发展友谊,他甚至不满爱德华出现在他与朱莉的生活中,还因为疑心爱德华钟情朱莉要与他决斗。当误解冰释时,两个男子就能肝胆相照、无私援助。

《新爱洛伊丝》中,亲情的性质和意义也不容忽视。例如德丹治这个人物,他的性格十分复杂:他对妻女表现出暴虐的一面,但他早年在军队中展现的美德改变了沃尔玛对人性的看法,也结成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他要求朱莉嫁给沃尔玛,主要是出自对沃尔玛高尚人格的赏识,门第观念倒在其次了。朱莉遵父之命并不完全是强迫的结果,它也基于朱莉对家庭中家长地位的尊重。正如朱莉劝解圣普乐时所说:“你要尊重这种温柔的爱心……要允许它一半用于亲人,一半用于恋人;血亲和友谊的权利,不能被爱情的权利所取代。”但总的来说,以传统的血缘关系和夫妻关系为基础的亲情在《新爱洛伊丝》中居于次要位置。如朱莉和克莱尔之间友情重于亲情,朱莉和沃尔玛的夫妻关系缺乏内在激情。同样,克莱尔称自己不是一个适合结婚的人,丈夫去世后她如释重负。她引圣普乐为知己,在圣普乐环球旅行归来后,甚至请他到自己家居住了一个星期,但朱莉去世前再三恳请她嫁给圣普乐,她却委婉地拒绝了。爱德华留恋在与圣普乐和朱莉的友情中,以致长期独身。这些都说明卢梭对传统意义上的亲情缺乏兴趣。卢梭希望发展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这种家庭关系是开放的,是友人可以参与和分享的。在小说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沃尔玛和朱莉组成的家庭,这个家庭对友人的接纳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沃尔玛在婚前已经知道了朱莉和圣普乐的关系,却从未流露出丝毫私有制度下夫妻关系的专有和排外,他热情邀请圣普乐到家中长期做客,日后还请他作孩子的家庭教师。

《新爱洛伊丝》更富想象力之处,是创建克拉朗这个乌托邦的理想乐园。朱莉婚后与丈夫沃尔玛从贵族城堡搬到克拉朗乡间庄园。克莱尔在丈夫去世后应朱莉邀请前来同住,圣普乐环球旅行归来,爱德华绅士也加入进来,于是一个主要以友情维系的小团体在克拉朗形成了。朱莉去世后,克莱尔又一次试图把这些友人聚到克拉朗。卢梭曾说他写《新爱洛伊丝》有一个更深刻的目标,就是“社会协调和社会和平”。这个小团体展现了一个达致理想社会的途径,克拉朗也成了卢梭理想社会的缩影。

这个理想乐园从文学角度看,最有价值之处是建立了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体系。卢梭在其论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为文明与自然的冲突勾画出一个历史的逻辑线索:他为人类的发展设定了一个处于“自然状态”之中,没有任何社会联系的初始阶段。那时的人们在橡树下饱食,在小河里饮水,生活单纯、自由、平等、幸福。它是人类的黄金时代。随着人类的发展,文明时代来临,私有制产生并逐渐完善,而人类的理想状态不复存在。人民只有推翻暴君统治,才能达致更高阶段的“自然状态”。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表达的自然-文明-自然的历史观,在《新爱洛伊丝》中,演变为空间上的对立形态。卢梭心目中的自然,是人类天性、乡村生活、自然环境的结合体,而文明主要包含贵族阶级和城市生活,二者在当代社会中尖锐地对立着。小说通过圣普乐在巴黎游历时的所见所感,刻画了“文明社会”的雏形,并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作为对立的另一方,卢梭把克拉朗这个小小的乌托邦乐园安置在清新、恬静的大自然中,其中的人物拥有种种美德,他们仁慈、忠诚、互助、纯洁、宽容、互相尊重。朱莉去世后,这个小团体便只剩下失去配偶和未曾结婚的人,他们将继续维系过去那种亲昵的关系,组建崭新意义上的大家庭。他们在其中躬耕劳作,享受着自由和幸福。这是一幅带有原始共产主义色彩的美妙图景。

其实欧洲的文学史自古希腊以来就有追寻田园生活的传统。古希腊诗人谛阿克列多思的《牧歌》,表现了牧羊人在村野和大自然中的纯朴生活。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牧歌》给牧歌注入了政治寓言的成分,以希腊的阿卡迪亚地方为原型,创造了理想化的乐土。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喜剧中,屡屡出现的田园生活场景和败坏的城镇生活相对照,寄托作者对大自然和美好人性的向往。《新爱洛伊丝》赋予这一传统以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其脱胎换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爱洛伊丝》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应用简单的文学形式反映广泛深刻的社会内容。按惯常理解,书信体小说的文体单纯自然,便于直抒胸臆,却在章法、寓意的开拓上余地有限,何况全书有6卷、163封信,有些信甚至长达数十页,所涉内容异常广泛,稍有处理不好就会给人单调、冗长和枯燥的印象。卢梭充分发挥了书信体小说便于抒情的长处,让主人公大量倾诉自己的感情,他们的种种痛苦、欢乐、矛盾、失望、激愤都得到细致入微的刻画和尽情的渲染。这些感情充沛、真诚、感人至深。为回避书信体小说容易铺张、散漫的短处,卢梭巧妙地围绕着爱情、友情、亲情这一连贯全书的中心主题展开情节、刻画性格,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人物情感、心理、命运的变化上,使小小尺牍悬念丛生、蕴藉无限。作为启蒙主义作家,卢梭在作品中讨论了政治、艺术、教育、宗教、伦理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为避免使这种讨论变成抽象的说教,卢梭总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几个友人共同对此问题加以讨论,借助于他们对此问题的不同反应,引出性格和思想的冲突,从而形成所谓“问题单元”。一个个“问题单元”又组成思想的链条,把全部书信贯穿起来。在讨论问题时,卢梭思想深刻、睿智,让读者有美不胜收之感。

卢梭的思想和创作不仅对歌德等启蒙主义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直接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

关键概念

启蒙主义 书信体小说 百科全书派

思考题

1.《新爱洛伊丝》中爱情的启蒙主义性质是如何表现的?

2.试论《新爱洛伊丝》在艺术上的特点。

同类推荐
  •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是一本可供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使用的心理学教材,本书充分反映现代心理学学科发展的丰富内容和知识特点,体现时代精神,主要从心理及其实质、感觉与知觉,意识与注意,记忆与思维,想象与创造力智力与能力,情绪与情感,需要动机,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也包括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派别及人格评估方法等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测验方法等的介绍。体例设置上,各章节设置了学习目标、内容提要和“本章思考题”。
  • 科技档案管理学

    科技档案管理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科技档案事业创建与发展的过程,对科技档案的概念、科技档案超前管理、科技档案资源管理、科技档案信息管理以及科技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作了深入的阐述。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科书或各类档案业务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科技档案工作者、业务指导人员及档案学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大学修养观

    大学修养观

    当代大学职能在不断扩展,大学不但是知识传承的圣地,还是民主自由的殿堂;不但是科学研究机构,还是服务社会场所;不但是社会发展的工具,还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地。大学乃大师之学,大学乃人才之学。大学教师既是经师,更为人师;大学学生既要学养丰厚,更要品行高尚。大学要履行社会职能,实现自身价值;教师要忠诚教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学生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不断加强修养。涵养大学文化,健全大学人格,要熔炼大学精神。
  • 调皮的萝卜

    调皮的萝卜

    植物都具有自己的秉性,有自己的特性,作者通过一个一个的故事将植物拟人化,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更了解植物的特性,增广见识,获得知识。该书寓教于乐,很有意义。
  • 学校美术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下)

    学校美术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下)

    本书是学校文化娱乐活动项目训练与比赛系列之一,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语言、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中,广大青少年通过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有益教育,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适应时代腾飞的新一代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今年19岁

    今年19岁

    想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平凡的生活,通过文字遇见相同价值观类似生活状态的各个地方的朋友。
  • 一抹丽影

    一抹丽影

    理想,每个人都有,当然萝莉也不例外,就业,恋爱,婚姻,家庭,理想始终存在。而萝莉的理想最终使她走向一条条没有回头的路
  • 全能都市

    全能都市

    你是世界级的大力士?别开玩笑了,小爷一瓶特级力量秘药直接打爆你的菊花。你说爱因斯坦的智商超过了一百六?好吧,他弱爆了,小爷一瓶特级智力秘药灌下去,智商直达二百以上。小子,不要以为你拿着微冲小爷就怕你,小爷有防御药剂,瞬间提升防御力,你的微冲在小爷的眼中就是狗屎。如果这些都不能满足你的话,那好吧,这个东西绝对是你喜欢的——神灵的庇护,瞬间让你进入隐身状态,这可是杀人越货,居家必备良药!PS:地瓜qq群公布一个,一群:169639132,希望朋友能加进来,地瓜会在里跟大家讨论一下剧情什么的。
  • 600个脑筋急转弯

    600个脑筋急转弯

    本书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编写,内容分为认知思维、应变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幽默思维、趣味谜语等八章。
  • 倾臣

    倾臣

    天下割据,诸国相争。华胥大陆永佑三年,宁国太傅之子苏澜臣,为太子慕容衍手下第一谋士。但这位与慕容太子并称宁国双绝的少年公子,却在宁国与楚国的阖邱战役中阵亡。七年后,在阖邱之战中一战成名的楚国将军秦桓,于阖邱骊水之上遇见了一位病弱的年轻公子。倾城之曲,自此序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与女神荒岛求生的日子

    与女神荒岛求生的日子

    一场海难,流落荒岛!嗯?女神也是幸存者!还有她们……看我如何带她们荒岛求生,创造新的家园!
  • 王者荣耀之新的学期开始了

    王者荣耀之新的学期开始了

    风云汹涌的王者大陆,学院内培养着新一届的英雄,究竟谁才会夺得天书,谁才会知晓最终的秘密。
  • 灵武极

    灵武极

    “9-8=1,7-5=2,3这个地方没有东西减。也就是三百...321年。9-8=1,这个刚算过。1-9...1-9....11-9,这个要向前面拿一个过来。......”“清帝,享年321年,武帝活了321年,雷帝有三百...二十...一岁,”光直越说声音越小,心跳越来越快。“狂王枪,三、三、三、三、”光直不敢再说下去了,心脏感觉要直接跳出胸口一般。仿佛冥冥之中感觉到自己身边出现了一丝寂灭的感觉。光直懵了,手中的书差点掉到地上。‘三百二十一,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他们都不写‘传说’人物活了多少岁?’光直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往其他书架跑去。
  • 万兽龙帝

    万兽龙帝

    【热血不断,万字更新】这是修炼者的世界!强者为尊,肉弱强食,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他本是战神之子,风光无限!怎奈遭受族人算计,被迫出走。他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同学心中的拖油瓶。强者们为了变强,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异能兽体内能量源,殊不知在他的体内封印着万兽之首——龙帝!他叫萧璋,人如其名,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