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8500000008

第8章 传统文化制约下的海派文学主题(3)

第三节 传达鬼魅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

有学者对现代文学与中国鬼文化之关系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以为:“现代作家在社会思潮、个人观念等层面有鲜明的科学启蒙意识,只不过在文学的审美需要和民众的心理诉求方面对‘鬼’文化,有时不免采取扬弃与同情的文学态度。”【32】所言基本上符合文学事实,作家的现代观念与蒙昧鬼文化尖锐对立,一般来说,受制于科学精神,现代作家在思想上疏离、否定鬼文化,但在审美上作家又与中国鬼文化有血肉联系。具体到海派作家,应该说,他们在时代的大合唱中保留有自己的声音,或者说,这是一点杂音。虽然海派作家也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与启蒙意识,但他们并不是精英作家,他们对鬼文化有着民间式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海派鬼文学里,作家无意于启蒙。譬如,邵洵美于1936年为他编辑的《论语》征“鬼故事”稿件,来稿居然以议论说理短文为多,这出乎他的意料。他最看好的稿件理当是《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一类的短文,一是《论语》适合登载这类小文章,二是市民读者爱好中国趣味的故事,三是他在《编辑随笔》中谈古人笔记,十分熟悉、喜欢说狐道鬼的故事。以上表明,邵洵美在意鬼文学的审美趣味与艺术形式,而对鬼文化的保守性,他不倡导、也不反对。这或许能说明,海派作家无视科学启蒙与鬼文学审美之间的矛盾;其实,对他们来说,它也无所谓矛盾,因为他们不会将科学启蒙当作文学之重任,而神秘鬼文化则是文学的矿床。这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海派作家疏离并反拨了五四新文学所确立的新传统,以科学祛幻魅是新文学的一个特点,但海派文学延续了中国旧传统,叙述鬼的幻魅,可见,包容传统、反祛魅是海派鬼文学的一个基本倾向。

一、展现鬼文化的神秘

与科学拨开重重迷雾、探求事物的真相相反,鬼总是蒙着神秘面纱。鬼之所以神秘,在于它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中国人认为人死为鬼,如孔子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为鬼。”【33】但对鬼的世界,人们其实很陌生,虽然人们往往按照人的意愿设计鬼社会,也有人言之凿凿,声称亲眼目睹过鬼,甚至与鬼打过交道,可飘渺的彼岸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中。这个彼岸就是冥界或阴间,它是一个包含了道教、佛教等在内的文化概念,确切地说,中国的鬼世界是一个基于世间又超越了世间的大杂烩。中国人又把鬼当作看不见摸不着的“气”,这在中国古代典籍如《淮南子》、《抱扑子》等多有记载。一些现代学者也以为,在古代,“气代表了鬼魂,气是魂魄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34】。“灵魂不是体内的‘小我’,也不是‘影子’,更不是‘蜜蜂’、‘白老鼠’、‘蜥蜴’等物,而是‘精’或‘精气’。”【35】鬼的精气说虽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可这无助于对鬼世界的把握,反之,在人们看来,鬼实有而虚幻。如袁枚《子不语·骷髅吹气》载:几位友人在下棋,一孙姓者困倦,就去东厢房睡觉。不久,众人听见他叫号,便去看他,发现他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喝过姜汁之后,他苏醒过来,说,在似睡似醒间,他看见一骷髅在向他吹气,并攻击他。【36】当然,鬼或许就在地底下,但鬼魂之类是气,气或魂魄的活动难觅踪迹,即使挖出了骷髅,可也奈何不了鬼气,总之,鬼是神秘的。

人在人世,鬼在冥界,但人与鬼仍可以交流、冲撞。叶灵凤小说《落雁》叙述:一个漂亮的少女因读过《茶花女》,当电影在上海上演时,她来到电影院看电影;她的交通工具是晚清期间流行的马车,而且,白马看起来很小;少年冯先生与她谈得很投机,电影散场后被邀约至她家里——一个十分幽僻的地方;被落雁称为父亲的人似乎对冯先生有他意,她设法让他出逃。冯先生终于逃到市区,坐人力车回到寓所,但在付车夫钱时,他终于发现手里拿的落雁所给的一块钱是冥币。鬼到闹市看电影,人到冥界与鬼交谈,这是一个现代传奇。这个故事或许不够神秘,徐讠于的《离魂》就很有鬼气。徐先生的妻子死于抗战之前,战后,徐先生回到上海。他遭遇车祸,失去知觉后,他遇上妻子,对他的到来,她很高兴,并为他准备了一间房子。当他躺在那间温暖的房里时,他又醒了,他在医院里。原来,所谓的房子,其实是妻子旁边的一块墓地,徐先生没死,代他而死的是同车的齐原香,她后来就埋在那里。出院以后,他去妻子的坟墓,发现鬼妻在哭泣。她在哀伤徐先生“来了”又“走了”,也就是他死而复活。人鬼相遇之际,天气转坏、下起大雨来,而且四周除了乱坟之外没有活物,妻子的手冰凉,七星婆一脸怪异,这是在冥界,还是在阴阳分际之处?还有,鬼妻居然要回苏州去,苏州是她的娘家,她是不是要去投胎呢?可见,鬼的世界,由于是人想象的,所以它类似于人世且与人世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人的丰富想象力又赋予它奇幻、神秘色彩,鬼终究还是鬼,是幽暗角落里的精怪。徐讠于小说《痴心井》虽然语言不离奇,但是,偌大一个园子,荒凉;一口痴心井,诡异;鬼虽然未曾露面,但游弋在园子里,隐藏在古井里。这份神秘感显然来自古代中国人对未知鬼魂的联想与想象,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它传承下来,海派作家以文学形式代言了民族文化。

《论语》“鬼故事”里的作者众多,且不都是海派文人,但作家在写稿时总得顾及杂志的海派风格。另外,除了约稿之外,作者所投稿件也不少,邵洵美从中选出了一些合胃口的短文登载。邵洵美选稿的标准是什么?有一段短文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参考。“我生在一个旧式的家庭里,小时候又有一所很老很大的房子作为住宅;即使有相当的科学知识,但是环境却不由我对于‘鬼’不抱疑信参半的态度。我还有过几次极奇怪的经验,我曾经对不少朋友讲过,谁也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解答。”【37】在他看来,鬼或者有,所以,在“谈鬼”的《论语》里很难发现以科学精神否定鬼存在的文章。是意在启蒙的作者不屑写稿,还是写了而没有被采用?这两种情形都是可能的事实。以上论述能够说明,《论语》的“鬼故事”基本上没有超出海派文学的范围,将它们纳入海派加以论述不仅可能,而且也必要。

《论语》“鬼故事”多种多样,不少故事蕴藏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如《鬼之种种》,作者讲述民间的各种鬼态,如鬼叫、鬼哭、鬼吃饭、鬼摸脑袋等,最活灵活现的是“鬼领路”。“我祖父”小的时候,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有一次他母亲生病,祖父月夜外出抓药,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迷失方向。后来,一盏蓝荧荧的灯引着他回家。这里的鬼通人性,他大约赞赏祖父之孝心,所以,好心有好报,祖父得到鬼的帮助。再如《小站》讲述一个前清官吏的鬼事,它寄寓有复仇、劝诫等含义。这名贪官受贿并按行贿人意志监斩一人,后来,他辞官回家,冤家路窄,他恰巧与受害人狭路相逢于一个小驿站。所谓受害人,也就是躺在棺材里的尸体。夜晚,鬼爬上楼来复仇,贪官十分惊恐,他跳到窗外,昏厥在树枝上。回家后,即使散尽钱财,他还是很快就死了。这些鬼参与人事、被赋予文化内涵,它们显然是人想象的结果:冥界的鬼能复仇、能以自己的方式助人,这神奇而魔幻。事实上,鬼总是奇幻的,人的想象力光顾过人不曾到过的领域,即便在科学高度发达的时代,“鬼怪却仍在想象力范围之内不减其丝毫魅力”【38】。古人幻想出神秘的人化鬼世界,《论语》“鬼故事”或许是一次有意图的鬼文化检视,至少,邵洵美的策划为各路鬼怪粉墨登场提供了机会,这在新文学中是很难得的。

鬼魂是气,所以,活人也可以离魂,但若离而不合,人就死定了。《离魂》里的徐先生在遭遇车祸后,那一口气本来已脱离躯体,但医院的抢救又把他的魂拉回来了,所以,他免于一死。鬼魂可离可合,这也意味着死人已发散的气能寄托在另一人的身上,古代中国有很多这类奇谈,《论语》“鬼故事”之一《一个女人》是它们的续写。学生吴的母亲死后7日,她的魂寄住在妹妹身上,妹妹的声音、举止皆如母亲。她又责备家里人太懒,一边骂人一边干活。做完,说了声“我去了”,妹妹就恢复原状,但妹妹对之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把离魂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当数徐讠于的《园内》。闹鬼的是一所老房子,以前花园里就有年轻漂亮的女鬼出没,在新主人进来之后,园内平静了一段时间。当主人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女亲戚——梁小姐寄住在这里时,园内又有幽魂。住在马路对面8楼上的现代书生李采枫,对梁小姐充满好奇、好感,不分白天、夜晚注视园内的梁小姐;他还用望远镜观察她、并给她拍照,又写信给她,但很可能因为生病的缘故对方没有理睬他。李采枫所看见的梁小姐可分为两种:一是白天的,她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一是晚上的,就很神秘、虚幻。在她还活着的时候,不排除她于夜晚散步时被李采枫看见,但有时候极有可能是她的气——鬼魂脱离躯体溜进花园,因为她是那么轻盈、凄白,像薄纱、似淡雾。能够确证的一次是,她住进了医院,但于子夜,她又如轻风一般在花园里溜达。李采枫从英国留学回来,仍住在原处,仍夜夜看见梁小姐,但别人告诉他,她于半年前故去。综观小说,《园内》始终把梁小姐放置在神秘处,一是她从没有正面出场过,她只出现在李采枫的所见与他人的所说里;二是她夜晚的显身有如幽灵;三是她本来就是鬼魂。

以中国特色的冥界之鬼、脱离躯体的气作为叙述对象,海派文学较成功地传达神秘的中国鬼文化。鬼是一种幽灵、是气,它在神秘的他处,但它又经常出入人世间,它跟人神奇地联系在一起,任意闯入世俗生活,人的悲欢离合也因此而奇幻。科学祛魅,就是以科学精神或思维拨开鬼的神秘面纱,使其成为虚无,但海派鬼文学则无意延续五四文学的科学祛魅精神,也不曾剖析民俗鬼,如鲁迅《女吊》式的以鬼性来弥补国民性,海派文学大体承续传统,鬼气弥漫是其特色。

二、凸显鬼文化的恐惧

鬼神秘发端于人的想象,人们之所以想象是因为人恐惧。人惧怕死亡、黑暗等,据此,人们幻想出彼岸的幽灵、精怪。自然,它们有着邪恶一面,与死亡、黑暗等联系在一起的幽灵有丑恶嘴脸。中国鬼的类型众多,其中有许多厉鬼或恶鬼,如无头鬼、吊死鬼、勾魂鬼、溺死鬼等,它们都属于谈鬼色变的类型。在中国人心目中,骷髅是鬼的象征。在张爱玲小说《十八春》中,曼璐被形容为骷髅,有恶、害人的特性。为了笼络祝鸿才,她合计后者霸占曼桢,这固然满足了祝鸿才的****,曼桢也生了一个在曼璐看来能套牢祝鸿才的儿子,但这一切于事无补,因此,曼璐的所为堪称损人不利己。有的鬼看似平常,其实也很凶残,如《落雁》里的“父亲”。还有名声不错的鬼也杀人,徐讠于小说《痴心井》叙述一大户人家代代出痴心女子,到头来她们都会精神失常,最终都跳入井中自杀。为什么总有人逃不脱因情而投井的命运,难道井里有痴心鬼?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人们不得不把井填埋掉。

或许因为鬼之恶、厉,所以,人有怕鬼的心理。邵洵美的《闻鬼》一是写老宅闹鬼,鬼就像一缕冷气一样飘在房间,这让人毛骨悚然;二是写在所租的住房里听见鬼的脚步声,每次听见这种无人的脚步,他头发似乎都竖了起来。在《论语》的一则小故事《一个女人》里,吴姓学生讲述鬼故事,到后来,讲者与听者都疑心鬼就在门外,以至他们一夜惊惶、未敢入睡。这些作品凸显了中国人的怕鬼心理,他们恐惧魂灵,它们或许会加害于人。

另外,中国人怕鬼还与他们将遇鬼视为不吉利的征兆有关。当然,这种心理或许与鬼之恶分不开,因为恶鬼伤害人,所以,人碰上鬼就倒霉。他们以为鬼或与鬼相关现象的出现是一种先兆,它必然有应验,即霉运当头,这就是“人且吉凶,妖祥先见”【39】。这种鬼恐惧牵涉中国人的兆应文化心理,所谓“兆”,指的是前兆、预兆;“应”指的是应验。中国原始文化中的兆应往往是一种迷信,它指向的是:可能毫无联系的事物或人与物之间存在有因果关系,兆是因,应是果,之所以如此,在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控一切。在这类鬼作品里,遇鬼是因,坏运气是果,所以,遇鬼使人恐慌。对这种心理的探求,施蛰存是一个有心人,他的几个小说与散文当推为代表之作。

在散文《鸦》中,施蛰存先记述自己先天性的闻鸦鸣而生悲凄;稍大一些,便将鸦当作生命终结之预兆。后来,他与一个行色凄惶的女子同路,她听见鸦叫而色变,不祥的先兆笼罩着她。接下来,他思考中国民间为什么将鸦作为不吉的鸟,他走的是文化考古的路子,用的是科学的方法;并且,他还进行中外比较,美国诗人爱仑·坡有一首《咏鸦诗》,也写得很凄寂。这篇文章创作于1930年,或许,他对鸦的理性分析还可以做得更好,但从他在思考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所具有的开放意识来看,他是一个有潜质的民族文化研究者。他还将不祥的乌鸦写进几篇小说里,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篇是《鸠摩罗什》。大智鸠摩罗什是一个道行很高的僧人,但他放不下色,尤其依恋表妹的仪容。他们成婚之后,他的佛光暗淡。妻子深知其中缘故,她自哀自怨,以至在抑郁中死去。下面是她临终前的场景:“这时光,已经是垂暮了。傍晚的风吹动着木叶,簌簌地响个不停。乌鸦都在树上打着围,唶唶地乱噪着,一缕阳光从树叶缝中照下在她的残花的脸上。”乌鸦意味着死亡,是幽灵,这是散文《鸦》里多次出现的景象,现在,鸦是她死亡的前兆。由以上所述能发现,鸦之凶兆是施蛰存的一个心结,他以直觉感受它、以理性剖析它,他通过乌鸦来透视民族鬼文化心理的意图很明显。

当我们说“真是遇到鬼了”时,它表明当事人走霉运,也意味着鬼是一种恶兆,施蛰存的《魔道》再现了这种情况。一个男人坐火车外出旅行,在火车上,他遭遇鬼了,或者说他自以为遇上鬼了。这个黑衣老妇人看起来很像魔鬼,她的脸上有“邪气的皱纹”,五官里充满了凶险,她看人的眼光阴险,而且,她还很神秘。尤其使人恐怖的是,他和老妇人面对面坐着,其他人就不来这里的空位坐了,而且,老妇人也不去别的空位坐。这显然在暗示,鬼找到他了。它果然是凶兆。在小说的结尾,厄运终于降临,他三岁的女儿死了,这个时候,他“看见一个穿了黑衣裳的老妇人孤独地踅进小巷里去”,她在达到目的之后走开。还有,她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魔鬼,她有外国文化内涵,如欧美的、古埃及的,她的丰富性体现出施蛰存有开放的胸襟,但这显然也与施蛰存已有的文化心理有关,否则,面向现代的他未必会接纳陈腐的巫术文化。与《魔道》相反,《夜叉》里的“女鬼”一身白衣。夜叉来自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国以后成为恶鬼,因此,当胆大的他撞上白衣“夜叉”之后,他力图剿灭对方,她是凶兆,可能还杀人,只有将她压垮,他才平安。不过,与《魔道》不同,夜叉其实是一个聋哑女人,这正如王充所言:“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40】或许,《魔道》里的黑衣老妇人也只是心魔,但为什么他三岁的女儿就死了?看来,鬼似乎存在,作为恶兆的鬼似乎也存在。

《魔道》将旅行人因不好的征兆而引起的恐慌、焦虑、等待等心理尽情地展现出来,显然,它运用了现代小说技巧。在惴惴不安中,他的思绪翻腾起伏,他幻想她是能攫取人灵魂的魔鬼、会魔法的妖婆。黑衣妇人无处不在,当他眺望窗外时,她在窗前面的一片竹林里,但她有可能是窗玻璃上一个黑点的幻化。他甚至将所见到的一切可疑女子都当作妖妇,在他的想象中,性感多媚的陈夫人也被老妖妇所控制,而都市里的咖啡女子则变成陈夫人,她也是老妖妇的化身。黑衣妇人从老而丑质变为埃及艳后、陈夫人及咖啡女的漂亮、性感,在他看来,这些变化都是妖妇的手段,是她诱惑人、从而扼杀人的伎俩。总之,自从他把黑衣妇人视为不祥的预兆以来,她就一直占据着他的内心,显然,他无法摆脱她的阴霾,这表明,他一直生活在恐慌中。他又因恐慌而焦虑,因焦虑而等待,“她会将怎样的厄运降给我呢?我会死吗?”黑衣妇人成为难以承受的心头之重,以至他不讳言死亡。综观《魔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征兆激发一个人内心的千层涟漪,先兆与精神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施蛰存将先兆引入现代语境下,人的精神错乱、意识与无意识冲撞、交织的导火索是先兆;另一方面,他又将精神分析置于兆应文化现象中,在史书或小说里,兆应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常常只是在故事的发展中得以凸显,而《魔道》里的兆应文化心理有可感而丰富的意识流程,这是精神分析的优势所致。可见,兆应借精神分析使得小说完成一次质变:由情节小说转换为心理小说。

滕固的《死后应验》是另一种类型的鬼恐惧。在不知情人看来,叔叔秀丁揭发了寡妇——侄媳四娘的婚外情,有孕在身的四娘被逐出。她无处可去,溺水而亡,而秀丁也不久病故。所以,村里人以为秀丁的死出于报应,也就是佛教的因缘果报。其实,这件事另有隐情,知情人只有秀丁与四娘,他们也是当事人,四娘为了保全秀丁而一个人承担罪责,他正是在四娘的鼓励之下检举的。秀丁因愧疚而自责、病亡。这个小说有较强的反礼教意义,但“死后应验”也揭示了中国人的蕴涵有佛教内涵的鬼恐惧心理,虽然在真相的映照之下它显得荒诞可笑。

上述鬼恐惧作品再现中国人怕鬼的心理,包容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含义,尽管个别作品也有一定的现代意义,但在整体倾向上,它们的精神是传统的。鬼恐惧表明,人对幽灵无知,他们更没有以科学思维来烛照幽暗处的鬼魂。科学不是万能的,“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自然现象尚未被人们所完全认识”【41】,但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弥补知识上的欠缺,如在古代,无鬼论者代代有人。可不少海派作家多少有些依恋中国鬼文化,无论出于作家本心还是艺术或媚俗的需要,鬼恐惧叙事体现海派文学对传统的包容。诚然,这有悖于现代思潮,但文学如果脱卸启蒙功能、专注于无功利的审美或消闲的娱乐,海派文学的有容乃大或许是一种优势。

三、再现鬼文化的可亲

作家邵洵美对鬼文学有比较准确的认识:“中国的鬼故事和外国的鬼故事不同的地方,是前者或则是神话,或则是讽刺;而后者则能彻底表现鬼的恐怖。”【42】这或许能说明,中国的鬼有阴暗可憎的,但十足可亲的鬼也举不胜举。后者的集大成者为《聊斋志异》,它一是将人与鬼狐之情演绎得缠绵悱恻、美丽动人,二是以鬼话来反衬人世之黑暗,这类作品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意义。难怪邵洵美说:“我国旧有笔记,谈鬼狐事者极多;谈狐的虽媚,而谈鬼的却并不可怕,翻遍《聊斋》,仅《画皮》一篇。”【43】中国鬼故事中的可爱鬼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神话形成的中介,就是鬼话,离开了这个中介,就没有了神话这较高一级的艺术形态。因为人死后,第一阶段是变成鬼,然后再从鬼中分化成善鬼(即神)和恶鬼”【44】。鬼话是否是神话的中介姑且不论,远古时期确有善鬼,如刑天、精卫等。这类有不屈意志的鬼常常以复仇的形象示于人,在民间颇受欢迎,如《聊斋》里的席方平、鲁迅先生所说的“女吊”、《小站》里的“冤鬼”等。随着道教、佛教思想的介入,“轮回”、“三界”等范畴扩大了鬼活动的空间,鬼跟人越走越近,至少,有时候鬼能较为自由地在阴阳两界活动,因此,在中国鬼话,善鬼可亲与厉鬼可恶一般相提并重。

海派文学中的鬼可爱叙述基本集中在人鬼恋情上。落雁是一个风雅多情的都市鬼。在九月深秋的静夜,她跑到人间来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她遇上少年诗人冯先生。或者,孤独多愁、百无聊赖的他正在等待一场艳遇,他惊诧于她美丽的脸庞、诱人的眼睛,她似乎也有意,故意掉下白手巾。诗人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手巾便成为他们结识的媒介。他们谈西洋小说、电影、诗歌,才郎貌女随即一见钟情,所以,她邀请冯先生去宅第叙谈。如果不是爱狎少年的雄鬼有劫掠冯先生之意,人鬼恋将有进一步发展。如果说落雁的美可以触摸,那徐讠于《园内》里的女鬼之美始终是虚幻、诗意的。李采枫似乎一相情愿,他能远观女孩或女鬼,但她不给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且,小说主要描写月下花园里的她,美得奇异、脱俗、如梦似幻。另一方面,女鬼好像又跟李采枫心有灵犀,她常常在他需要的时候进入他梦中,出现在花园里。无疑,这两个女鬼又有共同点,她们既美丽多情,又心地善良,还与人演绎一段纯粹的爱情故事。这些(包括《鸠绿媚》、《鬼恋》等在内)人鬼恋小说展示了中国鬼文化中最精彩、最优雅、最浪漫的一面,即善鬼可亲、鬼能与人发生超越界限的畸恋。

叶灵凤的《鸠绿媚》讲述一种经过形变处理的人鬼恋。作家春野接受了朋友送的一个瓷质骷髅,据称,小头骨是原波斯公主头骨的仿制品。波斯公主鸠绿媚在生前与教师白灵斯相爱,但国王反对,他辞退了这位异域老师,并把她许配给亲王。在结婚的前夜,公主乘人不备自杀,后来,白灵斯千方百计带走了公主的骷髅;再后来,骷髅被带到巴黎,并被仿制,春野的朋友得到其中一个。小说的诡异在于,当春野把骷髅放在枕边,他能以白灵斯的身份进入梦境与公主见面。这表明,骷髅即便是仿品,公主的灵魂仿佛也寄住在上面,因此,一场超时空的人鬼恋奇迹般地得以出现。应该说,无论在精神或艺术形式上,《鸠绿媚》都有丰富的现代意义,但是,骷髅所凸显的中国鬼文化含义、鬼可亲的文化心理是作家展开想象、建构小说的基础。

施蛰存小说《将军的头》也是一种奇特的人鬼恋鬼话。花将军是一个有着复杂人格的人:他有藏人血统,但他是汉将且爱上汉族少女;他是将军,按军法杀了骚扰少女的士兵,但他也在骚扰少女。在认同的身份与汉人少女之间、在军法与爱欲之间,他都选择后者,理性无法掌控欲望,所以,他说即使自己被砍头、肉躯也要找到她。****驱使下的话语,不是豪言,是谶言。因为有了这句话,故事的走向就已确定,小说的魔幻色彩也由此而来。显然,纯粹欲望驱使下的行为借助了巫文化,如果不是谶言,将军的话语就是无法落实的誓言,是谶言使得他完成誓愿。同时,必须指出的是,一语成谶不能没有中国鬼文化,人死为鬼,无头将军是鬼,因此,可以下的结论是,他生前死后都爱汉人少女,死后之爱是生前之爱的延续。或许,与其说鬼可爱还不如说将军人可爱,他对少女痴情导致了无头将军的超凡行为,所以,《将军的头》毋宁说是人话而不是鬼话。

在当时,影响最大的“人鬼恋”当数徐讠于的《鬼恋》。与上述小说不同的是,自称为鬼的是人而不是鬼,她把自己设计为鬼并按鬼的样子生活,她的奇异、高贵脱俗的美打动了徐先生。他爱她爱得死去活来,事实上,她也爱他,但她仍然愿意独自做“鬼”,不想回到人的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所以,她竭力逃避这段“人鬼恋情”。这个特别的“鬼”为什么不愿做人?原来,她是一个经历非凡的女人,曾是革命者,杀过人、蹲过监狱、爱过人、又流亡国外,当她回国时,现实让她失望,告密的、卖友求荣的都得到升迁,真正骨头硬的都死了,这使得她宁可做鬼。鬼可爱而人世可鄙,作家的这种思想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谈鬼神》一文中就有所显露:“感到社会之到了绝境,尽量享受一时之快乐,极力探求鬼神之显灵。冤屈的求报应,惨毙的求超度,活人们要降福,这些都是社会问题的虚悬,人民的力量无发挥的地方,把一切依靠于渺茫的神鬼去了。这是目前的中国。”【45】做鬼的选择除了寄寓有作家的批判精神,它还体现出“女鬼”对人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形而上意义,在她看来,她什么样的人都做过,也算“曾经沧海”,故而宁愿做鬼。所以,《鬼恋》是一个融浪漫人鬼恋情、现实批判、人生哲思于一体的通俗小说,从这个角度看,推它为现代鬼小说的杰作当不过分。

以上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鬼故事再现了中国人鬼可爱的文化心理,从科学精神上看,它们未免不够入时,但在审美趣味方面,这类故事承旧而创新,拓展了现代文学的审美空间。正如邵洵美所言,这类故事在中国古已有之,海派文学则在都市语境下继续展示中国鬼文化的独特之美。在上海,通俗的爱情——鸳鸯蝴蝶式的故事极为流行,鬼文化就如同作料,它的加入增强了小说的奇幻色彩,叶灵凤的《落雁》、《鸠绿媚》,施蛰存的《将军的头》,徐讠于的《园内》、《离魂》、《鬼恋》等把中国的“鬼可爱”演绎成现代传奇,自然它们莫不是市民读者的文学盛宴,尤其是《鬼恋》,风行一时。显然,鬼可爱作品在美学与市场方面都是成功的,美中不足的是,它有悖于时代精神。不过,以单一的科学精神来统御文学并不足取,虽然这在特定时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但科学思维在破解鬼魅之奇幻后,也消解了鬼魅所蕴涵的奇幻之美。而海派鬼文学则跳出了科学至上的怪圈,它宽容传统,在承续传统审美情趣的同时,还洒脱地超越了启蒙精神的夹缠,海派文学精神的混杂由此可见一斑。

四、结语

诚然,海派鬼文学中也有一些以科学精神祛除鬼幻魅的作品,但这不是主流。从有影响的小说以及反响很大的《论语》鬼故事来看,海派鬼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拨了五四崇尚科学的精神,在作品里,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颇为紧密,它蕴涵有传统文化含义。如果说现代化存在有一个祛魅化过程,即“是指把神对人世和命运的责任发还给人,宗教的神学观念被人的理性观念所取代”【46】,在新文学里,五四确立了一个祛魅的传统,海派鬼文学则在特定程度上将人的命运交给了神鬼,这是反现代化,反祛魅、传统化的。上文三个方面的鬼幻魅论述可能简化了中国鬼文化的内涵,但由于论文无意对鬼文化做深刻而系统的剖析,而只是探讨海派鬼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包容,并由此探究海派鬼文学复杂的精神特征,所以,论述鬼魅的传统想象并未涉及中国深层次的鬼文化。但这也足以表明,海派鬼文学偏离了五四新文化轨道,在精神上它欠缺现代的理性,更没有科学之光,从实质上看,鬼文学没有剥离、批判民族的鬼文化心理,世俗化的日常生活仍与鬼魅混杂、纠缠,这种反现代、反祛魅的文学在最具现代性的都市盛行就值得研究了。

海派鬼文学之所以包容传统、反拨科学祛魅,在于海派文学是一种消费主义文学,它的生产与存在基于市民的文学消费,而市民的文学趣味难以超越传统文化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须历经漫长时间的积淀而成形,同样,它的解体也非片刻而就,新文化人自觉地以西学解构传统的实践轰轰烈烈,这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体现,所以,鲁迅等许多人的鬼魅形象是现代想象,但市民文学就止于传统。邵洵美办《论语》杂志十分在意读者的趣味,连续两期的鬼故事是市民的文学大餐,所以,《论语》鬼故事多数是地道的中国鬼故事。

对海派鬼文学,不能以不科学或违背现代精神简单地予以抹杀。文学除了启蒙功能,还有审美与娱乐功能,这是海派鬼文学存在的理由,同时,科学祛魅,意味着奇幻之美的丧失,反之,反科学祛魅就是文学幻魅之美的复归。

注释:

【1】《大学·中庸》,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2】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3】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4】贺仲明:《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第184页。

【5】施蛰存:《北山散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0页。

【6】刘雨:《现代作家的故乡记忆与文学的精神还乡》,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96页。

【7】张爱玲:《张爱玲散文》,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8】冯仙丽、杨路红:《都市梦魇下的精神还乡》,载《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77页。

【9】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3页。

【10】旷新年、马芳芳:《从出走到回家》,载《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期,第62页。

【11】《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281页。

【12】《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390页。

【13】《孝经》,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4】《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280页。

【15】《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536页。

【16】《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386页。

【17】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18】子通、亦清编:《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第299页。

【19】朱晓进:《鲁迅的佛教文化观》,载《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1期,第8页。

【20】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21】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版,第123页。

【22】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页。

【23】[瑞士]荣格著:《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卢晓晨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24】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版,第123页。

【25】圣严法师:《拈花微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页。

【26】《杂阿含经》(上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页。

【27】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28】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29】子通、亦清编:《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30】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版,第124页。

【31】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103页。

【32】肖向明:《幻魅的现代想象》,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版,第43页。

【33】《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467页。

【34】徐华龙:《中国鬼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

【35】赖亚生:《神秘的鬼神世界》,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36】袁枚:《子不语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37】邵洵美:《闻鬼》,载《论语杂志》第91期(1936年),第921页。

【38】[英]艾仑·C.詹金斯:《鬼文化》,郝舫、金淑琴、杨卫民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39】王充:《论衡》,岳麓书社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

【40】王充:《论衡》,岳麓书社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页。

【41】徐华龙:《中国鬼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42】邵洵美:《编辑随笔》,载《论语杂志》第92期(1936年),第1018页。

【43】邵洵美:《编辑随笔》,载《论语杂志》第91期(1936年),第938页。

【44】徐华龙:《中国鬼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45】徐讠于:《文学家的脸孔》,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46】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4页。

同类推荐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弟子规》四十讲

    《弟子规》四十讲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最经典的演讲集。蔡礼旭老师通过讲解四十集的《弟子规》,帮我们找到了人生不幸福的根源所在。我们只有在家庭生活中落实五伦大道,真诚地反省自己,才能扭转命运,过上和谐平安的生活。
  • 寻找失落的世界宝藏

    寻找失落的世界宝藏

    踏上世界寻宝之旅,叩开世界宝藏之门。世界文化宝藏的终极指南,踏足复活岛,飞到秘鲁上空,研究神秘的纳斯卡图案,展开一段紧凑的寻宝旅程现在开始阅读这些埋藏在山野、溪流、幽涧深处的宝藏,和它们背后曲折离奇的传说吧,感受他们神奇的魔力……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诚实至上

    诚实至上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风没有消息。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午后的天灰蒙蒙的,风没有消息。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宿主敲级凶

    快穿宿主敲级凶

    玖言,天才少女,神偷,杀神,是一个非常不好惹的人,因为自家是医道的,继承了自家医术的所有传承。结果被车撞死了(活该,叫你走路不看路)为了活命,和弱逼系统绑定,开启了女配的逆袭之路。
  • 大主宰之主角穿越带现代

    大主宰之主角穿越带现代

    头一次写穿越的故事,如果不好的话请大家多多见谅
  • 杀手皇妃太妖孽:一世

    杀手皇妃太妖孽:一世

    现代,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一朝穿越……为情所伤,归隐山林,再次回来,无人能敌,连四国皇帝见了她都要行跪拜礼。而最后,谁是男主?谁能逆袭?男主?对不起,还有几个在排队。哥哥喜欢自己?我不同意,你能咋滴?一统天下,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就是这么狂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妖孽,能奈我何?九天十地,唯我独尊欢迎加入杀手皇妃太妖孽粉丝群,群号码:567465008,没几个人,慎加(注:女主的性格多变,要做好准备)
  • 王少想结婚

    王少想结婚

    告别了很久的她再次遇到他和几年前一样脸皮薄语言组织破败
  • 都市平凡修仙之路

    都市平凡修仙之路

    “这里是世界第一魔术师的表演专场,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 早安,老公大人

    早安,老公大人

    她遭遇倾心多年的男友背叛,被当做交易筹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了陌生人。她借此报复,一步错步步错。他腹黑霸道蛮不讲理,对待小人睚眦必报,真实身份无人得知。她不甘示弱步步为营,却还是难守真心坠入情网。他把她绑在身边,给尽女人最想要的东西,甚至替她找好男人。她以为爱上他覆水难收,却不想最致命的危险正悄悄靠近……
  • 做他的小尾巴

    做他的小尾巴

    川熙夫妇高甜撒糖【撒糖】【时空】【校园or破案】【文案一】她曾是他的学生,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只是他待她同其他人一样。直到那天她来到了他的葬礼。多年前,她不曾知道自己的感情。多年后,她却因别人知道他对她的感情。一个机缘,意外回到过去。她和他的命格因此改变,轨道开始偏远。她带着多年后的事情来,想要改变这一切。但是却发现,这一切,不想表面的一样简单。只是记得那个时候他说,“未来,也许会在改变过去。但过去同样也在改变着未来。”【文案二】记忆开始破尘而出的时候,一切的谜底也将会破土而出。“熙儿,你想起来了?想到什么了?”“没有。”但她的脑子里总是会不断的闪过一些的片段,但转眼即逝。“时空?穿梭?我在哪?另外的那个时空呢?在这个时空我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一个擅长犯罪心理。一个擅长黑客技术。办案时配合的天衣无缝,两个迷失部分记忆的人在黑暗中寻找迷失的记忆。有着平凡无奇生活的犯罪心理学者的她。大佬级别的黑客过着平淡日子的他。两人在新的时空擦出了新的故事。真相在破土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破案夫妇or校园夫妇‖‖双洁,甜宠,HE‖
  • 无泪少女

    无泪少女

    少女蕾是一个怪物——她,没有眼泪。当他在病房里无力地垂下手时,当她在海岸笑着消失时,她都没有流过一滴泪。无泪少女轻轻地,拾起破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