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3400000022

第22章 纸上还乡(1)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叙述者是我的外公,他已经八十四岁了。他在向我叙述这些往事的时候,有时用第一人称,有时用的却是第三人称。当然,他所讲述的这些可能是一群陌生人的故事,与罗岭有关,但与我的祖辈无关,而我也很有可能用我的想象进行了别有用心的篡改。所以,我的故事在偶数的段落里,而他们的故事散落在奇数的往事里……

1

这里就是罗岭。它的原名叫罗家岭。现在的一个镇,曾经的一个乡。

很久以前,我只能这样说,最先到达这块土地的应该是姓罗的一对父女。和其他所有的地方一样,这里尚未命名,人迹罕至,荒芜一片。然而,他们还是打算在这里安顿下来。其实,到哪里不都一样么,对于无家可归或是身处动乱之中的人来说,哪里都是归宿。我曾经无法想象那些把家安在山里,甚至树上的那些人群,居高望远,他们的脚或者心思一定比常人走得更高,更远。一切从头开始,从清理一棵杂草开始,从捡拾一粒石子开始。从无到有,他们把家建在一个朝南的小山岭上。我不知道,他们父女俩在新搭成的茅屋前,是怀想故土,还是筹划新的开始,对于未来的种种勾画。

更多的命运相似的人们,远远的便发现了升起炊烟的茅屋,发现了这里。在穷途末路的人眼中,即使是再简陋的茅屋,再稀薄的炊烟,也会给人以难得的温暖吧。罗家父女肯定热情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迁徙或逃难的人们,而这其中可能也包括我的先人。于是,他们决定就在岭头紧靠罗家的地方安下身来:走的路已经够多了,哪也不去了。他们相信这里就是命里的归宿,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自然,他们也感谢接纳了自己的这个地方,罗家岭,他们将这个精心策划的地名传到比他们跋涉的路更远的地方,朴素,却无比真诚。

我无法揣测他们在一起时是怎样的劫后余生的心情,而当他们对望时又是怎样的惺惺相惜的眼神。我只能在心底把罗家那位素昧的女儿和我的母亲相提并论,见然在我的假想中她无疑是美貌且异常聪慧的。

2

你不可避免地要穿过这一片孤荒的坟地,因为这是外乡人进入罗岭的唯一通途。

当年我爹爹(江南方言,指爷爷)就是被逼着跳进了这片坟地,那时的他,像条狗一样被人追杀,他躲进杂草茂盛的坟堆里,逃过了一劫。你或许还可以找到那个坟堆和坟堆上竖着的一块石碑,写的是“先考罗公英德之墓”,而时间早已斑驳模糊,无法辨认。我知道当时我爹爹就躺在这草窠里,很久都不敢探出脑袋。他向外扔了颗石子,只听见几只鸟雀振动翅膀的声音。他靠在石碑上,伸着两腿,一闭眼,竟睡了过去。

再醒来,他就成为罗岭名副其实的一员了。

我的爹爹江子麟是大清国的最后一代武举人,我曾经在无意中见过他的袍服和顶戴花翎,是那么鲜艳,那么精致。只是,好像从未见他穿过。此外,他还有十八般兵器,亮光光的,锁在一个巨大的箱子里,我也从未摸过。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凶暴,或许是因为我大大(江南方言,指父亲)最终让他的希望落了空吧,当他拿着棍棒在院子里横扫狂舞的时候,我大大就站在旁边,一声不吭。就像后来我大大拿着铁尺追到野旷上逼我读书一样,那神情简直和我爹爹如出一辙。这恐怕就是遗传吧。

我大大最终继承了爹爹开办的“江家饭店”,那时他才二十岁刚出头,一听到食客们肆无忌惮的荤话就会脸红的一个嫩小伙。我大大后来告诉八岁的我说,这份家业是多么沉重,沉重得几乎把我给压垮,我像只蜗牛,把你和这个家背在身上,我一生都要背负着这么一个灾难,那一大堆四书五经,根本无法教我做生意。我就毫不客气地嗤笑他的迂腐,并将他书桌上的古籍统统扫到了地上。我大大好像就在那一刻,看到了他唯一的儿子江继淮此后在罗岭的不同于他的一生风光和艰辛。

3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世界。村庄萧瑟,罗岭萧瑟。

农历十一月,寒冷覆盖田野,霏霏淫雨,已连续下了五日,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万籁倶寂。行人埋首急走,身影模糊,仿佛被玻璃板压住的一滴水珠,我也只是如此的一个神色慌张的行人。这是多么熟悉的一条道路:曲曲折折,坑坑洼洼,两旁少有树,只有齐膝的杂草。我背着书包走向学校,我牵着爱人的手往家走去,我就走在这路上,离开,经过,或者徘徊。

罗岭多山。有几座山是我和母亲常去的,不是玩,而是耙柴,为整个冬季准备足够燃烧的松针和干果。多年未去的山上,依然野草繁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的生命多么富有韧性。而我最近所知道的两个人,一个在路上出了车祸,一个夜里睡去就没再醒来,我们对他们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突然离去,从未预料。他们,或者他们的孩子,也曾经背着竹萎在山上砍伐野草吗?而现在他们的坟头,恐怕也爬上了杂草了吧。生命萧瑟,我只能如是说。

和许多人一样,我已找不到竹萎,甚至镰刀也早已失去了踪影。它们躲藏起来,要么已经腐烂了吧。没有谁再去关心它们,正如山上的那些日益繁茂的野草和野物,自在的,安静的,生长,然后,消失。

第六日,小雨渐止。

4

野旷。什么是野旷?

乌云向天际一侧拼命奔跑,仿佛从马戏团中逃出重获自由的狼,它的利爪带起阵阵腥风,迅速席卷了整个田野。我想起很多年后日本鬼子进入罗岭的时候,也是像群饿狼一样,刹那间,罗岭街每个幸存居民的鼻孔里都钻进了一阵又一阵的血腥气,这种腥气在半夜里在熊熊火光中渐渐腾空而起,并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完全笼罩了整个罗岭。

想到这,我总是感到全身战栗不止,两侧的肩膀向胸前无限延伸,而后背则拼命地向内脏肚皮挤压过来。在田野上,在空旷得近乎凄凉的田野上,我不知道自己是在被寒冷残酷地撕扯,还是被恐惧狠狠地啮咬。这种感觉好像伴随我已经很久了,记得那个叫柳生的年轻的日本兵高高举起刺刀的时候,我也是如此地像只被掏空了的皮囊,在风里摇摇欲坠。那个叫柳生的日本兵才十八岁,就学会了用锋利的刺刀刺进龙毕老婆的下身,并挑破了她的肚皮,他的脸在鲜血飞溅的一瞬间扭曲得如同噩梦中的魔鬼,而“她还是个孩子啊”,龙毕的老妈痛心疾首地看着自己的儿媳一动不动地躺在青石板上,这样说着,竟忘了大声号啕。猩红的血似朵朵灼目的梅花,就这样永久地插在了罗岭满目疮痍的伤口上,鲜艳欲滴。

罗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的眼中,就是一个巨大的野旷,任何时候,任何似血的红,都足以让人们恐惧,甚至恐惧得突然死去。

5

罗岭,离最近的城市安庆只有六十里。那么,离最远的又有多远?从城市进入乡村,只需九十分钟,而从乡村进入城市,我不知道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爷爷在一次招工中成为城市中一名优秀的厨师。他切的冬瓜片总是透明的,薄如蝉翼。他离开罗岭的时候,我没有为他送行,随他而去的是他的儿子,我的父亲。剩下的,他的母亲和妻子,他的三个女儿,留在罗岭。二十五年前,他的母亲逝世,他的妻子离开罗岭去往他的城市。二十五年后,他的妻子,我七十九岁的奶奶再次回到罗岭,按她的意愿,我们为她准备了崭新的上等的寿材;他的三个女儿,一个在巢湖,两个在他所工作的那个城市;他的儿子,我的父亲,在罗岭已经生活了近三十年;他的小孙子,我,正好二十五岁。

爷爷离开罗岭后,就没有再回来。我每年一次去往爷爷的城市,和他一起买米,和他一起去菜市场。他们都说,爷爷最喜欢我,我最像他,而我却感觉到莫名的陌生,我不知道他在城市中怎样地工作,他也不知道在罗岭他的孙子日常的生活,他和我中间隔着几百里的距离,甚至可能更远,尤其当他中风之后,他的嘴偏向一侧,显示出我所惊讶的陌生来,那个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的厨师靠在躺椅上,躺在床上,看着我们,仿佛有许多的话要说。直到一九九二年的冬天,他的儿子捧着他的骨灰重新踏上了罗岭的路。那个冬天分外的寒冷,他或许也看到了他的小孙子正在田埂的小路上,朝他飞奔过来。我是来接他回家的。他最后的归宿是在罗岭的一座小山上,坐北朝南。我每年要去看他两次,一次在清明,一次在腊月。每次去,父亲都要在烟雾缭绕纸钱飞扬中向他描述起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还有罗岭的哪些人也陪在了他的身边。我不知道,无所不知的他是否也和那些人,说起我们,说起罗岭的过去,而我知道,少言寡语的他一定是将更多的话留在了罗岭,留在了他的亲人身边。

6

人们常常看见我大大江文元站在“江家饭店”的楼上,遥望。他总是站在楼上。

四十多年了,这条罗岭街还是那么古朴,破败,又是那么喧闹。他熟悉这里的一切,不用望远镜他也能看得见街道的尽头。他知道白雪覆盖下的青石街道,踏上去会有一种清凉透心的感觉,仿佛一捧雪在心里慢慢融化,融化成水,融化成温暖的寒气。他曾经赤着脚从这头走到那头,一共三百零三步,而到她的门前只需一百零一步。

同类推荐
  • 张值诗选

    张值诗选

    真正好的诗歌,完全就只是一种纯个人的文本。纯个人文本的含义指向有二:一是文本的个人趣味;二是指个人的文本意图。就具体的写作而言,在创作欲出现的当下,诗歌写作形而下地表现为码字、分行、标点应用甚至字体选择。写作过程中的“诗意”更大程度上表现为各种要素因偶然组合而展露出来的可遇不可求的生趣。我常常对那些故意玄化诗歌写作的理论或经验嗤之以鼻,一些人在描述写作经验时总是把写诗搞得像行为艺术。某种意义上,写作过程中文字和其他元素随机组合呈现出的可能性才是诗人的鸦片。而书写时的直觉、语言惯性和临场处置能力就成为决定诗人段位高低的最可靠的标准。
  • 秦少游文精品

    秦少游文精品

    《秦少游诗文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的散文注本,由刘勇刚、吴雅楠选注。全书收文六十五篇,分“辞赋”、“进策”、“进论”、“传·说”、“启”、“简”、“文”、“疏”、“志铭、“赞”、“跋”、“书”、“记”、“序”、“杂类”等十五类,把秦观萨散文“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的特点以及其文所具有的经世精神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书中注释甚精,另有“总说”栏介绍诗作背景,并作总体介绍。又有“辑评”栏集录古今评语,以供读者参考。是一本上佳的古典文学普及读本。
  • 自吟自悟话古诗

    自吟自悟话古诗

    我国素以诗的国度而著称于世。诗歌是历千百年而不衰,深为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体裁,也是我国历代文学史中一份极为宝贵的遗产。它就像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文学这顶皇冠之上;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弹凑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仿若盛开的鲜花,穿越时空,送来缕缕清香。
  • 山妹

    山妹

    《山妹》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于省内外报刊上,表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的数十篇散文作品,这些来自生活底层的、原汁原味的、带着鲜活血丝的作品,犹如一股从山涧流出的潺潺清泉。
  • 201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飞去来的滋味儿》、《第一次投稿》、《鸳鸯劫》、《语言大家毛泽东》、《文学与自然》、《北大荒的铁匠》、《随笔四题》等。
热门推荐
  • 步履仙缘

    步履仙缘

    魂穿异世的兰溪,本以为遇贵人相救,又偶得空间,从此便可以在异世惬意的生活下去了,哪知异变突生,她的生活亦因此天翻地覆。命中注定,她要在残酷的修仙界中挣扎求生,她无从选择,要么报恩报仇,要么魂飞魄散,躲避、出击,她无暇顾及其他,却不知有人在暗中相护。当恩仇皆了,她开始寻觅归途。归途飘渺,她又能否寻到?情缘难定,她会情归何方?
  • 运由天

    运由天

    人尽事,运由天。一个修为尽废的人加入了一个最废的宗门。没有逆天的资质,没有奇遇和金手指,洛开尽人事以待天命,终于开启了一条不一样的修行大道。重振宗门,化解陈国的百年恩怨。逆水行舟,破解异位穿越者的千年阴谋。
  • 生杀界

    生杀界

    生杀之界,征伐之界。看少年如何披荆斩棘,浴血杀场,抱得美人归!
  •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在各类艺术中,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影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跟有形世界完全独立的;完全无视有形世界的,即使没有世界也能够在某一形式上存在的;这是别种艺术所不及的地方。
  • 爱情心声

    爱情心声

    面对爱情,我们又怎做怎想,对于感情的理解又能如何!
  • 他和她之间的爱情

    他和她之间的爱情

    李初夏和她的闺蜜墨岚,林依雪来到重庆八中,她们又会和我们的tfboys三小只发生怎样的事呢?本人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不要见怪。
  • 仙君令非你不要

    仙君令非你不要

    前世叱咤风云的天渊之主凤无颜,重生成为一个疯女人。她本想安分的过日子,怎么没有想到,第一天就碰到前世的对头。…
  • 西游之合成系统

    西游之合成系统

    意外来到西游世界,成为一只底层的小妖猴。万幸有合成系统相伴,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 无空上水

    无空上水

    我决定了,从现在开始,除了一些特殊的日子,只要我有什么感悟,就会更新。
  • 王妃请小心

    王妃请小心

    “不知王妃何时嫁给本王?”“三个月后”“不行一个月”“两个月”“二十天”“三十天”“十天”“二十天”“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