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5800000022

第22章 梅兰芳:穿西装的“杨贵妃”

相逢在齐家小院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人物,一是孟小冬,一是齐如山。胡适与梅兰芳的友谊,便是从齐如山开始的。

梅兰芳成名很早,7岁开始学戏,至17岁已名满京华——一个须眉男儿,却将女儿演得千娇百媚,实在是奇人奇事。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后来去美国留学,至1917年回国到北京大学做教授,梅兰芳与他相识当在1917年之后。齐如山晚年在回忆中说:“我与适之先生,相交五十多年,他常到舍下……”

有一天正好梅兰芳先生过来,走到院中石榴树下,齐如山出来迎接他。梅兰芳本来是到剧场谈《晴雯撕扇》演出的,没有到齐如山家来的安排。可是黄包车夫走错了胡同,结果绕来绕去没有找到剧场。梅兰芳撩开车帘一看,巧了,他一眼就看到了齐如山家的小院,就过来向齐如山打听剧场地址。齐如山告诉了他之后,梅兰芳转身就要走,齐如山拉住了他:“别走。”梅兰芳说:“车夫还在门口等我呢。”齐如山说:“皇帝等你今朝你也不能走,车夫我去打发他——你知道我屋里人是谁?”梅兰芳抬头一看,四合院正房青砖门楣下,胡适正含笑缓步踱出。梅兰芳眼睛一亮,京剧花旦的道白脱口而出:“哦,胡先生。”

这一天梅兰芳与胡适相谈甚欢,在石榴树下、鸡冠花前,齐如山置办了美酒佳肴为这一对相聚的名流助兴。席间胡适谈笑风生,还不无风趣地对梅兰芳说:“梅先生,听说您送了老舍先生一把折扇,可不能厚此薄彼啊?”一席话说得三人当场大笑不止,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传遍京华文人圈的花絮:据说梅兰芳先生演出《晴雯撕扇》,在每次上台前,他都要亲笔画一张扇面,装在扇骨上,然后作为道具带上台,最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晴雯撕扇》到目前为止演了一百多场,梅先生就撕了一百多把扇子,让他的琴师许兰心痛不已。后来有一次许兰遇见老舍先生,说起这件事,老舍说:“你傻啊,撕破的扇子你偷偷捡回来,裱一下就是一幅好扇面,你不要的破扇子,可以送给我呀!或者我给你俩小钱打酒喝。”许兰连连点头:“好的好的,既做了人情还挣了酒钱,我当然要做。”许兰从此以后就多了一个任务:每次演出完毕,他必定偷偷去拾起梅先生撕毁的扇面,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然后送给老舍。老舍也自此开始了收藏名人扇面的爱好,到去世前竟然收藏了一百多把。

那次在齐家小院,梅兰芳没有送扇面给胡适,他铺纸泼墨,为他最为仰慕的适之先生画了一幅水墨画:十几朵牵牛花正在篱上绽放,七八只小蜜蜂围绕着金盏似的花朵嘤嘤嗡嗡。胡适看了爱不释手,一席酒直吃到月上柳梢。

“杨贵妃”出国

从此以后,梅兰芳与胡适就成了朋友。《胡适日记》记载道:

“1928年12月16日,梅兰芳来谈,三年不见他,稍见老了。”那日是梅兰芳演完《贵妃醉酒》后直接从剧场过来,他请胡适吃褡裢火烧,两个人为即将到来的赴美演出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梅兰芳大红梨园之后,不但成了京剧的代表,俨然也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国文化本来就是阴柔的,所以梅兰芳所饰演的杨贵妃正好可以做中国的形象大使。胡适与刚从哈佛大学回来的朋友吴经熊见面时,吴经熊说:“美国只知道中国有三个人:******、宋子文、胡适之是也。”胡适笑笑补充说:“还有一个人,梅兰芳。”梅兰芳想让中国国粹京剧走向世界,最能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人无疑便是胡适。胡适留学美国,很清楚美国的风土人情;胡适有眼光,可以为梅兰英的演出进行实际操作;更重要的是,胡适、杜威、张伯苓等中美学者发起组织了一个民间组织——“华美协进社”,可以由这个组织出面邀请梅兰芳赴美演出。

最后的一切正如梅兰芳所设想的那样,在胡适的帮助下,梅兰芳的赴美行程空前顺利,胡适不但一手替他安排好了一切,还亲自花时间看完他的全部代表性剧目,选定了赴美演出的剧目,并翻译说明书。担任此次演出的总导演、总顾问张彭春,就是胡适推荐的,因为这位张彭春是胡适留美的同学,也是杜威的弟子。为了宣传梅兰芳,胡适还专门写了一篇《梅兰芳与中国戏剧》,收入旧金山欧内斯·K·莫编撰的《梅兰芳太平洋沿岸演出》英文专辑中。其中胡适写道:“梅兰芳先生是一位受过中国戏剧最彻底训练的艺术家,在他众多的剧目中,戏剧研究者发现,前三四个世纪的中国戏剧史由一种非凡的艺术才能给呈现在面前,连那些最严厉的、持非正统观的评论家也对这种艺术才能赞叹不已而心悦诚服。”

1930年1月18日,“杨贵妃”终于出国,在上海十六铺码头,梅兰芳率领梅剧团一行21人乘英国“加拿大皇后”号轮船赴美。胡适亲自前往码头送行,并登上轮船一直将梅兰芳送到船舱,以示珍重。

梅兰芳这次赴美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胡适的老师杜威看在学生面子上,特地为梅兰芳举行了茶话会,还授予他一个荣誉博士称号。梅兰芳回上海后,第一时间就来看望胡适。那是7月的一天,下午两点钟左右,正在楼下玩的胡公子胡思杜突然看到一行人进了家门,他一眼就看到梅兰芳,大声尖叫:“先生,快下楼,梅兰芳来了!”他这一声喊过,家里立马就乱了套,女佣、男仆、厨子,都挤在客厅后房窥望。还是小孩子的胡思杜被淹没在人群里看不到梅兰芳,一时急得不得了,他左右看看,跑到一个厨子身边,攀上他的胳膊说:“快,快,托住我,托住我。”厨子将胡思杜放到肩膀上,胡思杜像只小猴子,左看右看梅兰芳,就是不满意,嘴里嘟哝着:“头上没插金鸡毛,背上也没插将帅旗,不好看不好看,没有戏台上的好看。”

梅博士专访胡博士

梅兰芳这次美国之行,还带回一顶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博士帽子回来。从此以后,梅博士就成了胡博士家的座上宾,他每有疑问必要到胡家拜访,让胡博士给他拿主意。胡博士也在多篇论文中论及梅兰芳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还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现在好歹也是大博士,今后一些事还是你自己拿主意。”梅兰芳说:“就算我是真博士也比不上你,你的博士头衔有36个啊,我才1个。”

1930年后,梅兰芳旅居上海,可是阴差阳错,胡适却离开上海,复任北大教授。但胡适每次到上海,梅兰芳必定前往,请客吃饭或者喝茶谈心,对胡博士的招待是尽心尽意。传说这时候梅兰芳还开口向胡适借过钱,事情的起因是这样:那时候因为梅兰芳访美归来亏空了一笔钱,而孟小冬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出家、以死相逼后,最后同意与梅兰芳离婚,但她提出要一笔分手费,数目是四万块。理由是她19岁嫁给梅兰芳,这些年一直没有登台演戏,昔日所存下的几个私房钱早已花光,向梅兰芳开口是迫不得已,从19岁结婚到23岁离婚,正好一年一万。问题是当时梅兰芳赴美演出耗资巨大,一时手头紧张,也拿不出这笔钱。说梅兰芳没钱无人相信,可是他真的就是没钱,死要面子活受罪,只得向胡适开了口。

据说胡适并没有拿出这笔钱,也许是穷书生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也许是母老虎江冬秀从中作梗,最后因为经济的原因导致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离婚大战一时难以收场。万般无奈之下,孟小冬南下上海,来找昔日的小姐妹姚玉兰。她没有想到,姚玉兰现在已成了杜月笙的四姨太。在姚玉兰的撮合下,豪气冲天的杜月笙拿出四万块递给梅兰芳,说:“你是男人,两个人好合好散,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在江湖,还会有碰到一起的时候。”不知道这笔钱后来梅老板还了杜老板没有,反正当时杜老板把孟小冬当成嘴边的一块肥肉,馋得口水滴答,他恨不得一时三刻就了结这对戏子的红尘孽缘,好让他从中横插一杠子,然后醉入花丛。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分手费最后便是由杜月笙代出,这也不奇怪,名伶女优总是和黑帮老大有理不清的关系,孟小冬顺水推舟投怀送抱,半推半就钻进了杜月笙设下的销金窟——也许这些年她太孤独太累了,需要一份强有力的依靠。另一种说法是,姚玉兰嫁了杜月笙后,不被杜公馆接受,杜月笙前面几房太太都是苏州人,苏州美人以吴侬软语联合起来对付姚玉兰这个北方戏子。姚玉兰一直不能进入杜家,只得在外安身。作为外室,她也倍感孤独,介绍孟小冬做了杜月笙的五姨太,于是老四老五配合默契,一时将前面的三个姨太治得服服帖帖。

胡适没有借出这笔钱,并没有影响他与梅兰芳之间的友谊。1936年7月,胡适赴美国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年会,在上海登船时间是凌晨两点,那个晚上还下着暴雨,送行的各界朋友云集在轮船码头。就在胡适快要登船时,一辆轿车快速驶来,车门打开,风度翩翩的梅兰芳先生出现在众人面前。胡适非常感动,站在布伞下,紧紧握住梅兰芳绵软的手,握了又握。事后他在日记里写道:“今晨两点上船,送行者梅畹华(梅兰芳)特地赶来,最可感谢。”

1938年,胡适出使美国,一去八年,才与梅兰芳交往渐稀。1949年以后,他去了美国,后又转赴台湾,与梅兰芳更是天各一方。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在北京去世,胡适从日本电讯中闻此噩耗,想起昔日的情谊,不禁长叹一声。据说当晚他将梅兰芳的《春香闹学》和《黛玉葬花》听了一遍又一遍。

同类推荐
  • 故事也那么迷人

    故事也那么迷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 落日谣

    落日谣

    古马,原名蔡强。1966年5月出生于甘肃武威。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现为政府部门公务员。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第五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甘肃省首届“黄河文学奖”一等奖、《飞天》十年文学奖、2007年度人民文学奖、《诗选刊》“中国2008年度十佳诗人奖”。主要作品有诗集:《胭脂牛角》(1994年)《西风古马》(2003年)《古马的诗》(2007年)《红灯照墨》(2009年)
  •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文集)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文集)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戏剧、书信集。她的小说和戏剧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描绘人间百态,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致亲人、友人的书信充满知性和妙语,同时真实地呈现了一个至情至性的林徽因。
  • 阳光于斯

    阳光于斯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文集,从人世之间、心灵小语到人与自然,字里行间无不飘逸着阳光般的情趣。本册为丛书之一。
  • 书人依旧

    书人依旧

    从当年鼎盛的天涯读书板块,到如今担任主编多年的阅读周刊,姚峥华因书结识了李陀、李长声、欧阳江河、祝勇、冉云飞、绿茶等等著名书人,一起谈天说地,遍访好书,便有了这本《书人依旧》。姚峥华文笔以小见大,细节重重,只用言谈举止、眼神动作,就把相知多年的这些知名书友的故事与生活呈现得活灵活现。诚如马家辉所评:“小姚眼下,人脸便是好风景,而好风景里总有好日子,我觉得,主要因为执笔者有一副好心肠。”
热门推荐
  • 特战医王

    特战医王

    精通心理催眠术的战神林萧退伍回归都市,本以为能够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平凡的小医生,却不想被卷入一个又一个诡计与谋算之中。老子不装逼,你还真当老子是逗比么?那就不要怪老子亮瞎你们的眼!且看林萧如何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
  • 机战异闻录

    机战异闻录

    带着满脑子奇妙知识、游戏专属的攻略本以及无比逆天好运的宅胖穿越到了游戏的世界中,平凡无奇的宅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凭借近乎开金手指般的优势,成为妖孽般的存在。《机战异闻录》第一部_终焉的银河,将带领大家畅游在机器人大战的世界中,享受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快感。
  • 一号公敌

    一号公敌

    我本善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怨气冲天,穿越之后,任性而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限网游

    极限网游

    这只是网游作品流行的跟风之作。以虚拟游戏为载体,将现实游戏中的点滴小事以文字展现给大家。这些事很多都是真实的,或许就曾经发生在你身边...另注:小猫入了个叫文天阁的写手组织,所以如有转载请注明<文天阁>作品,谢谢!
  • 次元代码之卡牌重组

    次元代码之卡牌重组

    有一天,世界上出现了大批形状怪异的建筑,它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这些建筑,人们来到了次元界,见识到了狂野兽潮,暴躁龙族,还有丑陋可怕的恶魔,尹小夜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这里,展开了紧张刺激的冒险。
  • 小方法帮你修炼快乐

    小方法帮你修炼快乐

    本书系励志类图书,阐述了快乐对取得成功的重要性,全书共分十章,主要有:快乐原本很阳光,修炼要懂小方法;万丈高楼平地起,快乐不可太被动;世界就像万花筒,放弃烦忧快乐行;感恩生活好心态,乐观平和苦也甜;工作压力难免有,快乐相伴勇担当;金钱名利少困扰,乐善好施无虚荣等。
  • 大玩三界

    大玩三界

    春心荡漾的小修士孟凡,在一次生死危机后,意外激活了神秘玉佩。可看着神奇的玉佩却帮助有限,还缺点多多。小修士只得靠自己的努力来增强的战力,一步步地走上修士的巅峰。来历神秘的温婉少女张小巧,却有着常人三倍大的体重。一心一意地想与孟凡做朋友。自称来自唐古拉山的古怪少女李玲玲,经常称火打劫孟凡,一心一意想找到回家的路。拥有古修记忆的冷艳女子赵雪儿,一直看不起孟凡,觉得这个世上没有人能配得上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浪迹天界

    浪迹天界

    穿越,穿越,狗血的穿越,却造就了一段旷世传说;危险,危险,无情加残酷,却磨砺了一段传奇故事。混迹在尚武成风的神武大陆,武力至上的蛮荒时代,每走一步都有着陨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