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1200000061

第61章 壮志未酬(8)

8月,在东京青山练兵场附近秘密创办革命军事学校,以日野为校长,聘请退役的军官小室健次郎为助教,入学者约四十人,孙中山主持宣布实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后孙中山离日本,该校不足半年因内部纠纷而停办。是月,接待来访的留日学生廖仲恺、何香凝等,畅论革命救国的道理和方法。

9月26日,离日本赴檀香山。

12月上旬,至火奴鲁各岛,到各戏院发表演说,反对保皇理论。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三十八岁

1月11日,为与保皇党争夺群众,在檀香山加入洪门,并受“洪棍”之职。

2月15日、华兴会正式成立于长沙,黄兴被推为会长,入会者有刘揆一、宋教仁、陈天华、刘道一、谭人凤等五百多人。

5月,在美国旧金山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鼓吹反清革命。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三十九岁

春,在英国伦敦会见严复,与严复辩论,不同意严复关于“改革中国政治应从教育入手”的主张.而坚持认为革命才是改革中国政治的良方。夏,自英国转赴德国,在柏林向留德学生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吸收二十多人加入革命组织。

7月下旬,经日本人宫崎寅藏介绍,与黄兴会晤于东京凤乐园,建议兴中会与华兴会联合,共同致力于革命,黄兴表示赞同。

7月30日,在东京赤坂区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全国内地有十七省代表到会。孙中山主张各团体联合,大家表示无异议,最终将名称定为“中国同盟会”,后定誓词为:“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

9月1日,廖仲恺、胡汉良等六人加入同盟会。

11月29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正式发行。

12月4日,留日学生八千余人,为抗议日本内阁文部省的《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实行总罢课,陈天华愤于日本报纸对中国留学生的诋毁,于8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四十岁

6月,孙中山离日本到新加坡,命胡汉民为新加坡同盟会分会起草会章,扩充组织,入会者极多。

秋冬间,与黄兴、章炳麟等人制订同盟会《革命方略》,其中包括对同盟会纲领的解释。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四十一岁

4月,准备在广东的潮、惠、钦、廉四府同时起义,令胡汉民往香港做策应工作。

5月,潮、惠、钦、廉四府先后发动了武装起义,均因实力悬殊而失败。

7月6日,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巡警学堂学生起义于安庆,战败被捕,英勇就义。

7月13日,同盟会员(亦为光复会员)秋瑾准备响应徐锡麟的起义,被清政府逮捕,被杀于绍兴轩亭口。

9月1日,命王和顺起义于钦州王光山,9月中旬,因给养问题,退至两广交界的十万大山。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四十二岁

2月,清政府议定,再加十万赏银,悬赏捉拿孙中山。

4月1日,汪精卫奉孙中山之命,在仰光建立同盟会分会。

4月30日,黄明堂、王和顺等按孙中山的要求,从镇南关将起义队伍带到云南,发动河口起义,起义军势力发展甚快。

5月5日,孙中山发电报,委任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命黄兴赴前线督师。后起义失败。

12月7日,赵声、朱执信等策划在广州起义,因秘密泄露而导致起义破产。

年底,同盟会河南分会在开封成立。

1909年(清宣统元年)四十三岁

5月上旬,同盟会南洋支部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由新加坡迁至槟榔屿,不久,胡汉民赴香港,支部事务由邓泽如主持。

8月7日,孙中山到伦敦。

10月30日,离伦敦赴美国。

12月16日,由美国纽约至波士顿,在华侨中宣传革命和捐款。

1910年(清宣统二年)四十四岁

1月21日,由纽约赴旧金山,途经芝加哥,出席欢迎大会,发表革命演说,并成立同盟分会。在华侨中募得款项港币八千多元,电汇至香港,供同盟会南方支部作起义经费。

1月29日,黄兴自日本抵香港,主持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

2月12日,广州新军起义,因事先准备不周,起义军孤立无援,起义失败。2月16日,建立旧金山同盟会分会,加盟者十余人,孙中山亲自主盟,将誓词中革命宗旨改为“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加盟者签名自称“中华革命党党员”。

4月4日,出席在火奴鲁鲁荷梯里街戏院举行的欢迎大会,发表演说,鼓吹再次起义。

7月19日,孙中山母杨氏病逝于香港。

1911年(清宣统三年)四十五岁

1月18日,黄兴抵香港,受孙中山委托主持广州起义筹备工作。

4月8日,广州起义统筹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在广州设秘密据点三十八处,统筹部认为:广州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预定于4月13日在广州发动起义,拟定了十路进军的战斗计划,由赵声和黄兴为革命军的正副司令。

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因实力悬殊太大而失败,事后收殓七十二名烈士遗体,合葬于黄花岗,此次起义又被称为黄花岗之役。

7月31日,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总会,宋教仁被推为总务干事,发布了宣言和章程,准备在长江流域各省组织起义,南京、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省也相继成立分会。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0月11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湖北革命党人同日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

10月28日,黄兴自香港经上海到武汉,出任革命军总司令,领导汉口保卫战。

10月31日,孙中山致电荷马李,指出黎元洪的突然成功可能会助长其野心,但他缺乏将才,各地组织皆寄希望于我来领导,我若得到财力支持,绝对能控制大局,在我们抵达之前,不可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政府,所以,借款是必须的。

11月24日,由马赛乘船回国。

12月26日,在上海召开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被商定为大总统人选。

12月29日,被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致电各省代表和都督、军司令长的电文中表示接受,准备赴南京就职。

1912年(民国元年)四十六岁

1月1日,由上海赴南京,沿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晚十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其誓词为:“颠覆满洲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另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提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任务。

1月3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各省代表会议通过孙中山提名的各部总长、次长任命名单,黄兴为陆军总长,蔡元培为教育总长,伍廷芳为司法总长,胡汉民为秘书长等,代表会议还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

1月5日,发布《孙大总统对外宣言》,表示革命军兴后,凡清政府对外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及所借的外债和出让的权利,民国一律否认。

1月15日,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表示:只要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我立即宣布解职,让首功于袁氏(指袁世凯)。

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

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并推荐袁世凯代任。

2月14日,临时参议院开会,接受孙中山的辞职,讨论临时政府的设置地点,以多数通过设在北京。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任唐绍仪为内阁总理。

4月2日,临时参议院正式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4月4日,孙中山答上海《文汇报》记者问,认为:政治上的革命如今已如愿以偿,后当竭力从事社会上的革命。9月11日,袁世凯持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权”,孙中山接受。

1913年(民国二年)四十七岁

2月10日,乘轮船“山城丸”号自上海启程赴日本考察。

3月6日,在国民党横滨支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大家注重党纲党德。

3月20日,袁世凯指使暴徒枪杀宋教仁于上海车站。

3月22日,孙中山致电国民党本部,要求查明杀害宋教仁案真相。

3月24日,杀害宋教仁案查明,系袁世凯所指使。

4月26日,与黄兴联名通电,呼吁各界人士负起责任来,要对杀害宋教仁案的凶手予以严办。

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举兵讨袁,“二次革命”开始。

7月15日,南京宣布独立,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1914年(民国三年)四十八岁

1月10日,派陈其美赴大连设机关,联络东北各省力量讨袁。

3月下旬,袁世凯派两名刺客由釜山前往日本,企图暗杀孙中山。

5月10日,《民国》杂志创刊于东京,各期内容均以反对袁世凯为宗旨,中华革命党成立后,该刊即为该党的机关刊物。

6月22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9月1日,中华革命党本部通知党员,宣布中华革命党成立,所有国内外国民党组织未经解散者,一律改为中华革命党。

9月20日,在东京主持召开关于制订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的第一次讨论会,参加者有廖仲恺、胡汉民、居正、许崇智等人。

10月10日,朱执信由南洋抵香港,与邓铿策划在广东发动反袁武装斗争。

1915年(民国四年)四十九岁

2月5日,邓铿受孙中山派遣,由日本抵南洋宣传组织中华革命党的意义。

2月11日,孙中山之兄孙眉病逝于澳门。

3月10日,指示党务部发布第八号通告,揭露“二十一条”的交涉真相,把袁世凯的卖国勾当与复辟帝制阴谋联系起来,号召革命党人坚决进行反袁斗争。

4月4日,袁世凯下令,严加通缉“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的革命活动”。夏末,召集廖仲恺等各部长会议,决定组织中华革命军,密令陈其美、居正、胡汉民、于右任等在上海、青岛、广州、陕西等地筹设中华革命军东南、东北、西北军军部。

10月25日,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

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等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以唐继尧为都督,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分任一、二、三军总司令,护国战争开始。

年底,孙中山发函海外各埠洪门,促其各自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支部。

1916年(民国五年)五十岁

1月6月袁世凯公开称帝。

2月24日,委派冯自由等前往南洋、澳洲等地,募集讨袁军饷。

5月9日,在上海发表二次讨袁宣言,追溯袁世凯的窃国行径和几年来的中华革命党的反袁斗争,指出这次反袁斗争不光是打倒袁世凯就完事,袁世凯破坏民国,是从破坏约法开始的,这次反袁斗争,就要维持民国,维持约法。

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凯派人杀死。

7月25日,指示中华革命党通告国内外各分支部,袁世凯已死,黎元洪大总统依法就职,推翻专制、重造民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各省革命军可以停止军事行动。

10月31日,黄兴在上海病逝。

1917年(民国六年)五十一岁

2月21日,在上海写成《会议通则》(又名《民权初步》),阐述了西方国家民主制度有关会议的各项细则。

3月30日,中华革命党改用中国国民党名称,向党员发出通告。

6月10日,再与章炳麟联名致电黎元洪、伍廷芳,希望他们清除祸国殃民的北洋军阀势力。

6月14日,派胡汉民赴粤联络讨逆护法力量,胡于是日到达广州,同广东督军陈炳昆等进行商讨,广东省长朱庆澜赞成出师讨逆。

6月23日,在上海积极运动海军护法,当晚在哈同花园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等“会商大计”。

6月,为日本政府扶持段祺瑞等北洋军阀,致函日本首相寺内正毅,提出了批评和劝告,希望日本政府有一个表示援助正义的态度。

7月3日,就张勋复辟事,通电全国,南下护法,讨伐叛逆。

7月6日,为进行护法活动,乘“海琛号”军舰由上海到广州,廖仲恺、朱执信、何香凝、章炳麟等人同行。

7月19日,与陈炳昆、朱庆澜等商讨邀请国会议员来广东召开国会和组织护法政府问题。

7月20日,在驻粤的滇军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再次揭露复辟真相。

8月5日,海军总长程壁光率领舰队南下抵黄埔,孙中山在全省欢迎大会上发表演讲,阐述护法的意义,号召讨伐段祺瑞,拥护国会。

8月10日,致函邓泽如及南洋革命党人,告诉他们护法运动进展良好,令其积极筹备军饷以备用。

10月6日,南北两军战于湘南衡山、宝庆一带,护法战争开始。

11月15日,命海军炮击广东督军驻地观音山,以驱逐陈炳昆。程璧光拒绝执行。

1918年(民国七年)五十二岁

1月1日,发出大元帅令,勉励全国军民在新的一年里,奋发前进,勘定内乱,恢复和平。

1月3日,为惩罚桂系军阀莫荣新,令豫章、同安两舰炮击观音山督署。

2月22日,宴请广东商界人士,演讲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认为革命的目的是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最富的国家,又是政治上最优良的国家,勉励大家积极参与建设的事业。

3月23日,通告各国驻华公使,痛斥北方政府的罪行,并郑重声明,北京政府违背约法而与各国缔结的一切契约借款及其他责任,本军政府一概不予承认。

4月2日,分别致电陈炯明和唐继尧,令其阻止桂系军阀及政客非法改组军政府。

4月17日,军政府向日、美、法、意、俄、英、葡等十六国发出通告,要求各国承认军政府为中华民国之合法政府。

4月下旬,唐继尧密电西南各省,积极策划迫孙中山去职。

5月4日,向非常国会辞大元帅职并发表通电。

5月12日,莫荣新诱捕军政府陆军总长张开儒,并将陆军次长崔文藻枪决。

6月26日,抵达上海,住法租界内,段祺瑞欲从租界引渡孙中山,未得逞。

夏天,电贺列宁和苏维埃政府,表示愿意使中俄两党团结起来共同斗争。

8月31日,陈炯明援闽粤军占领漳州、南靖、漳浦、同安等县。

12月30日,写成《孙文学说》自序。

1919年(民国八年)五十三岁

1月6日,北洋政府自动取消通缉孙中山的命令。

1月9日,被军政府推选为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

2月4日,覆函陈炯明,告诉他和议难成,要他整顿粤军内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月7日,拒绝出任巴黎和会代表的职务,并给广州谢持去电报,告诉他自己拒绝出任和会代表的原因。

2月18日,覆函梅培,告诉他自己已经派杨仙逸(返粤的旅美飞机驾驶员)等赴汕头帮助粤军发展空军事业。

4月1日,覆函杨庶堪等,揭露北京政府图谋陕西、四川两省的阴谋。

4月6日,覆函许崇智,嘱其固守原防区,认真训练好军队。

5月28日,在上海发表《护法宣言》,指出要想和平救国,只有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的一条路。

6月,在上海与戴季陶谈话,论及有关社会劳动问题和当时社会思潮状况,认为,中国社会思想和生活还没有发达,人民知识没有普及,国家的民主的建设还没有基础,这种时代是思想动荡时代的共同特点。

6月29日,覆函湖南的廖湘云,指出护法各军不应为利益而争,而要团结一致。

同类推荐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铁托

    铁托

    约瑟夫·布罗兹·铁托(JosipBrozTito,1892年5月7日-1980年5月4日),前南共联盟总书记、主席、前南斯拉夫总统、南斯拉夫元帅、南斯拉夫联邦的缔造者、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13年在奥匈帝国军队服兵役。1915年4月在一战中被俄军俘虏并带到俄国。1917年6月在俄国鄂木斯克加入共产党。1919年,与佩拉佳亚·贝卢斯诺娃结婚并一起回到南斯拉夫。1934年4月,改名铁托。12月当选南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赴苏联,以“瓦尔特”的名字在共产国际工作,并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离开莫斯科赴维也纳参加南共中央领导工作,11月被任命为中央组织书记。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 林散之

    林散之

    本书包括:奋发的青壮年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七年流浪、高潮和衰退、灿烂晚年等篇章,介绍了林散之的一生。
  • 达尔文

    达尔文

    达尔文,19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热门推荐
  • 墨墨爱上凝

    墨墨爱上凝

    从高一等到高三,终于…那人始终属于自己。以此纪念!
  • 养只宠物是大佬

    养只宠物是大佬

    明明只是一个简单的重生复仇故事,可是,新交的朋友是黑客界大佬,就连养的宠物都会说话…
  • 九域之死门

    九域之死门

    天下九域,九域之下有百界,百界之下有千门,千门之下有万纲。九域百界千门万纲之内,有十死门、百迷界、千禁域。
  • 西元长歌

    西元长歌

    一千年前,青葙子以一己之力建立起了西元大陆,随后,青葙子便坐化升仙,而他所拥有的五大灵器也散落在了西元大陆各地,并形成了五种不同的元素。一千年后,来自不同元素,不同帝国的六位少年,在一个名叫“天学院”的地方相遇,又会有怎样的奇遇与成长呢?
  • 火凤传

    火凤传

    家徽,家族荣誉的象征。穿越到武天大陆的霍枫,开头并未在意过。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为了这个本就不属于他的家徽,付出了太多。霍枫以为自己改变了武天大陆,最后却发现被武天大陆改变最深的是自己。武天大陆以地球没有的情怀感染着改变着霍枫
  • 还心计

    还心计

    一辈子,即使短暂又是漫长,前世今朝,相连无断,百日相思百日愁,剪不断理还乱,回首还不如往时,纯白天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80后,那年正青春

    80后,那年正青春

    作者以现实生活结合大学回忆的方式,对80后主人公赵天宇初入校园与初入职场、适应校园生活与反感职场生活、同学感情与同事功利、留恋校园生活与逃避工作等情节进行反复对比,突出校园单纯美好与职场圆滑残酷,表达了当代80后普遍怀旧心理以及对未来的茫然与无所适从。
  • 丝路驼神

    丝路驼神

    丝路驼神是老子乘驼西游传道授业,教化世人后,骑驼得道化仙,金骨散落世间后,由天才少年李二炼化金骨成丹,重新锻造成神得一部著作。
  • 重生之伊人心安

    重生之伊人心安

    及笄那日,终于嫁给了心心念念的夫君,本以为人生从此幸福美满,却不想怀胎十月诞下一子之时,被夫君骂作荡妇扔下一纸休书,抱着孩子求到夫君门前,妹妹挽着夫君说:“也不知是谁的种,还敢带来污了夫君的眼。”而她心爱的夫君,为了搏那女人一笑,竟抱了她的孩儿去喂狗,剜她双眼,断她四肢,若有来世,定让他们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