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6900000023

第23章 佛法中的六度空间——成就完美团队的六扇门(8)

可以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事例让我们了解,本来只能在内心找到的东西却向外寻求,是愚蠢又错误的。我们都喜欢照镜子,事实上现在男士的臭美程度已经赶上甚至快超越生来就很爱美的女同胞们,假设一个人的脸若是干净、明朗的,他在镜子里会看到同样干净、明朗的面孔。要是一个人的脸若是肮脏的、沾满了污垢,那么他在镜子里看到的就是肮脏、沾满了污垢的脸。不过镜中的影像并不真实存在,存在的是脸本身。但我们把脸遗忘了,反而把脸的影像认为是真实的。心的正面或负面特质,反映在外部的显相中,便成为我们的自我形象。这种外显的形象和内心的特质遥相呼应。

改造周围的世界并不能带来我们所期望的快乐,唯有改善内在的世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果我们从镜中的影像发觉脸是肮脏的,然后却开始清洗镜子,我们可能使劲擦洗了好几年,都见不到一丝一毫的成效。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弄清楚应该努力的对象是谁,因此,即使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这就是佛学及禅修的第一个原则:了解快乐与痛苦的根本并非取决于外在的世界,而是来自我们自己的心。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永远都不会向内求,只会继续徒劳无功地把精力及希望投入对外在的诉求中。一旦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开始清洗自己的脸,出现在镜子中的影像就会干净如洗,明亮如初。

也许古老的禅修会让你觉得有些陌生,不过现代冥想同样能很好的带领我们走出这个困境。毕竟,他是禅修旅行里的第一处风景。

关于冥想:

在一开始我们就必须明白,这不是向你宣传气功理论,或者其它的什么修炼方式。

它不完全同于佛教的坐禅,更不同于常人理解的静坐,冥想没有那么复杂。事实上在尘世中生活已久的我们,是很难达到那么高级的状态,那种法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只是感受一下自己的思维意识,所以远远不要担心自己会“走火入魔”。

冥想是在一种非常安详和宁静的状态中,自我和自我的一种心灵对话。当然,你要认真的觉察自己内心深处任何细微的变化,哪怕是一点点。

在西方的心理治疗中,美国新近的精神灵疗师,加州精神磐石中心的负责人科恩菲尔德先生,就是冥想疗法的积极推动者。在他看来,所谓的冥想治疗,最简单的一种解释应该是“修心”治疗,包括“觉察”与“醒悟”,让自己学会如何体贴真我的情感,如何分析自我的困惑,如何面对无法放弃的“舍得”等等,它打破所有心理治疗的肤浅层面,把“医病”的法门转变为“医心”。不妨做个比喻,心理治疗是把一个人心理创伤的伤口逐渐缝合,或者想尽方法使之愈合,而冥想治疗是期望伤口可以消失,如同外科手术中的“拆线”步骤,让所有受伤的心灵都可以变得完美无痕,完好如处。

科恩菲尔德的理念,重点在于有关“困惑”的思考。其实在一天的劳累之后,冥想确实可以沉淀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漫天飞絮”,安抚心灵中的一些无边困扰。沉淀心灵的过程会非常的有魅力,提醒忙碌而痛苦的自我去聆听身体,心灵,思维发出的声音,然后用心与之对话:

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我如何才能不被伤害?

他们还爱我吗?

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大家更好地接受我呢?

人生最大的困境往往不在于是否明白如何逃离困境,不去寻求离开的方法,不知道该如何和自我对话,却总是认为错在别人身上,一直在努力做着错上加错的工作,把自己逼入一个又一个绝境,孰不知,打造生锈的“铁锁链”的,正是我们啊。

为什么他不喜欢我,应该可以改成,我如何让他喜欢;他的脾气很坏,也许可以想想,他是否受了委屈;在不停追求的同时,是否可以停下脚步认真地思索,真正得到了,对我真的有益吗?

我们生活缺乏的最大的智慧就是“心如止水”。有了欲望就要有所得,有所追求,有所不满,有所不悦。消耗大半辈子的生命,不停又不安地错过永不等待、转瞬即逝的生活。我们用原本就不快乐的心情,去寻找所谓快乐,最终还是徒添烦恼。

我们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与一个“现实”斗争着,比如,努力地去改变自己在社会上的不安全感,躲避痛苦、疾病、死亡等人生无法避免的常态。你的生命在不停的成长,内心的战争每天也都会上演,却无法享受到宁静的片刻。仿佛生命不息,这样的战斗就永远不止,何苦来哉?

困惑依旧存在,甚至不断加深,种种不如意和失落的解除,不是让你用厌世的心情抗拒人生,而是用喜悦的心态面对现实,坦然面对无法避开的庸扰,直面生命的短暂于美丽一瞬。

这也正是科恩菲尔德重要的理论之一。他通过心理治疗的研究发现,没有太多欲望的人,可以挣脱野心,带来了解、自由与喜悦等生活的宝藏,让自我的精神变得相对充裕、完整与美丽。

他甚至以略带警告意味的语气告诫:“每天午后,烦躁与恐惧的魔鬼、懒惰与嗜睡的魔鬼就会到来,当我们征服这些魔鬼时,另一个更可怕的骄傲的魔鬼就会悄然的来临。”

不如每天慷慨地送给自己十分钟吧,用温柔而包容的心态将思维大胆地呈现出来,用你的“心”和“兴趣”与它们对话,最好和它们相拥起舞。

第二个层面,是为了看清事物的真相,而进行深入又细致的观察,就是「观」(vipashyana, looking deeply)。你要用心学会去洞悉你所爱的人、所在意的人、所关注的人,他们的内心具有何种痛苦和困难,包括他们还有什么样的抱负,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又如何。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幸福。

如果你深入观察你所爱的人,你就能够理解她的痛苦、她的困难以及心灵深处最深的渴望。真正的爱,只有当它源于这种理解的时候,一切相伴终生的诺言才有实现的可能。当有人能够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自然体会到非常的开心。如果我们能对他表示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爱就产生了。

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有一位国王来到佛陀座下听法,并开始练习禅定,而通常情况下在家中只要有一个人开始修学,慢慢地,法的力量就会影响到家中其它的人。况且国王是一家之主,一国之长,他的影响力自然很大,于是家中所有的人都在练习这种方法,而皇后玛丽,很快也成为一位很好的修行者。他俩常在皇宫里同一个禅房内观。 有一天内观一小时之后,国王问皇后:“若有人问你,你最爱的人是谁?你会怎么回答?” 她说:“我内观的时候,同样的问题也浮现出来,我发现其实除了自己,我谁也不爱。”

国王笑着说:“好极了!我也有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于是他俩相偕去见佛陀禀告他这件事,佛陀说:“说的好!说的好!这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当一个人开始发现这个问题症结所在,就可以走出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一辈子都活在想象中。我爱我儿,爱我妻,我爱我夫,我爱这,我爱那。” 真实的答案是你谁也不爱,你只爱自己;爱自己的欲望、希望与梦想,我爱这个人是因为我期待他能实现我的理想,承载我的抱负,满足我对美好生活的所求;而一但他的行为与态度与我所要的背道而驰,所有的爱就消失不见,所以我不是爱别人,而是爱自己,只要能认清这点,就很容易去除私念,就能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所以这是内观者第一个重要的体会。

关于观照:

观照的意境多少和冥想有些相似,都是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意识行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可能会略有不同:冥想的作用,算是对自我的一种心灵按摩,可以借助音乐、语言的外力去舒缓劳顿的内心;而观照的功能,或多或少更像是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让每天所有心造心生的讯息涓涓流出。

观照,是要你直视心中的任何念头,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是善良或是邪恶。念头的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动心起念的那一刹,为何心中要掀起这样的浪花,他们从何而来?

不要将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聆听你内心的那些苦闷上,忧愁、愤怒、妒忌,甚至罪恶感,它们是它们,你是你。我知道,它们的存在会带给你无法逃避的幻觉,难以抑制的痛苦。宁静地注视它们,只要你心中的河流不停止流动,就会用自然的力量冲走飘浮之上的浮萍,依附于水中的油污,沉积在河里的淤泥。

也许生活的不如意,甚至短暂的失落,会让你留给自己一个声音:你是无能的,你很失败,任何事你都无法胜任。观照它,你可以把这些心里的内容,当作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孩子。走过去抱抱它,每个人心里面都躲着一个小孩子,安抚它,使它恢复信心,然后牵着他一起往前走。打点好自己的包裹,不要让那些不愉快跟随你太久,更不要错认为你就是它们。

学会观照,学会不受那些来自你认为自我不伟大的声音的干扰,它们并不了解你。

观照,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心理学中的“反省”。宋朝大儒王阳明,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化给出心理学定位的心理理学家。他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人要学会“内省”。其实无论佛家的“观照”,还是心理学派的“反省”,都是要人们学会“自我治疗”,因为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心灵疗伤师。

美国进化心理学研究者杰弗里 ·米勒说:“每个人都有可能应用一套心理学的原则,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并不一定非要依赖心理医师不可,这正是自助的优点。”

观照,与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中的“自由联想”、“自我催眠”等方式也由殊途同归的味道。都是要鼓励你大胆地闯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剖析各种心理异常的原委。可惜的事,佛罗伊德研究到“潜意识”这一层面之后,对这种方式的应用未在深造,而佛教的观照,正好弥补这一缺憾。

在面对心理疑惑的解决方法上,西方心理学派强调是消灭,如同西医治病一样,面对病灶,或是打针,或是吃药,再不行,动手术拿掉它,总之一个字,“灭!”相比之下,佛教的观照,无论是方法还是意境,都要高出许多。直面心灵的苦痛和疑惑,不像外科手术中的病灶去除法。其实病灶虽然是有形的并且可以强行取出,但它也有受外力影响或细胞变异重新复发的可能。要从生活中了悟生命的真相,不是一瞬间的事,更不是解决那么简单。观照,佛家是要用“度”的方法,从生命的苦海中离开苦闷的源泉,驶向快乐的彼岸。就像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放下心来”,你不去拿起你心中的苦闷,仔细地端详它,又怎能放下呢?

观照,记住,你是你,它是它们。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三、禅来禅往

好像就是最近几年的光阴,悄然无息中,“禅”似乎和某种生活品味开始联系起来,如同“小资”们所谓的情调,好像和“禅”扯上点关系,心灵就解脱了,境界就高超了,走起路来,仿佛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人发现“禅”这个概念,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有着某一方面的渴求。  也许,他们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但却忽视了较深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来找禅法以寻求人生的意义所在;或许他们把过多的时间划分在精神上的探索,但却忽略了生活本身,他们希望通过禅修达到“精神与现实生活的统一”。  还有一些人的禅定修习是出于健康方面的原因,他们发现伴随禅定中静思的修习姿势和呼吸方式特别有益于健康。例如,现代医学证实有规律地禅定修习,可降低血压,增进血液循环。两肺的功能增强了,就能呼吸得更深、更有效力。  另外一些人为“禅”所吸引,是为了“自我完善”,也许是响应马斯洛的号召,他们对“禅”的发现之旅,是因为他们希望生命中有更多的奇迹。  最后,当然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禅定修习完全是出于精神上的原因,即为了体验“悟”或“顿悟”。“悟”原义为悟性、醒悟、觉悟等。“顿悟”的意思是“去发现你的本性”。在这里“发现”这个词并不是指用眼睛看,而是指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体会。  应该承认,上述所有原因都可以成立。“禅”的修行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生活上的平衡,禅修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禅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己之所长,以使我们的生活拥有更多的精彩。  禅修还能够增进我们的心理健康。禅定修习并不会完全消除我们的心理矛盾和情绪冲突,但的确能帮助我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禅定使人入静,因此当我们感到精疲力尽或让某件事搞得头昏脑涨时,禅定能够使我们迅速驱赶疲劳,恢复生命的平衡。  禅定修习还在许多方面对我们有益。它能使我们经受一种内心的宁静,它能增强我们的注意力。它能帮助我们学会如何消除个人好恶和偏见。它能教会我们各种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这些都是禅定修习拓展在生活中的好处。

那么,禅定的本质是什么?禅定就是「心一境性」,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专注一境。不断地训练,心就能安定下来,并且变得明朗、敏锐。到了相当程度,甚至会出现神秘经验。

禅定的特质有两个:一、安住,二、明显。安住就是使心安定地专注在单纯、单一的境界上,心一旦能不散乱,便不会心猿意马的幻想其它的景象;明显则是指心所处的境界清晰明了,不生昏沈。所以全心投入一件事后的忘我不是禅定,因为缺乏一种超然而清澈、冷静的质量,只能说是专注而已;或者在祈祷、凝神修练气功时,呈现出神禅定状态,全身不由自主地摆动或喃喃自语,这也不是禅定,而是精神恍惚的轻度昏沈,同样缺乏清澈宁静的质量。

为什么要修习禅定?我们因为心思混乱,遇到事情往往无法冷静、理性的处理,常常作出情绪性的习惯反应,如谩骂、赌气或病急乱投医,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禅定的修习可以帮助一个人在内心建立宽广的空间,作为控制情绪发作的缓冲地带。要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更应该显现这种沉着、稳定的气质,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

另外,很多人在忙碌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很充实,等到闲下来的时候,反而觉得沉闷、无聊,总想找点事情来做。这就像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时候相比节奏紧张的工作状态,百无聊赖的生活状况更会让你闷得透不过气来。所以说:“一个闲着无聊的人比勤奋工作的人更容易生锈。”而通过禅定的修习,享受心灵的宁静,当下就是一种喜悦,根本就不需要从外在寻求。因此,禅定艺术其实是门很好的又实用的「情绪管理」课程。

更进一步理解,佛法的修学,禅定是块很重要的基石。信仰型的学佛,偏重祈求佛菩萨的救度,发愿往生净土,如果心念无法专一,则只有暂时性的安慰效果,不能真正离苦得乐。知识型的学佛,是另一种类型,如果没有配合禅修,光是在日常生活中散心的观察,那是很难证入无常、无我、不生不灭的实相中。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星云日记9:观心自在

    星云日记9:观心自在

    本书为“系列中的第九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观心自在”、“美好人生”、“放眼世界”、“人生使命”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热门推荐
  • 明月于心

    明月于心

    季明月,季家独女,从小受尽宠爱,古灵精怪,与那冰块儿人也算是青梅竹马。他把所有的包容都给了她,而她,却是迟钝得让人抓狂……
  • 大主宰

    大主宰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群雄荟萃,一位位来自下位面的天之至尊,在这无尽世界,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追求着那主宰之路。无尽火域,炎帝执掌,万火焚苍穹。武境之内,武祖之威,震慑乾坤。西天之殿,百战之皇,战威无可敌。北荒之丘,万墓之地,不死之主镇天地。......少年自北灵境而出,骑九幽冥雀,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主宰之路,谁主沉浮?大千世界,万道争锋,吾为大主宰。
  • 顾若成思

    顾若成思

    猫妖,在民不聊生的时代里,唯有你对我不离不弃,却不曾想,我们的爱情就此结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地狱无门之救赎

    地狱无门之救赎

    为救自己的新婚恋人,主人公勇闯十八层地狱,寻求“生死莲”,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中大大小小的地狱和虚拟环境让他生不如死,但这些在爱的世界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你们知道十八层地狱什么样吗,拔舌、油锅、剥皮、击膝、石压、削足,一切的一切,生不如死!来吧,为了爱,为了情,让我们一同征服这十八层地狱!地狱无门,救赎在生死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岁月病毒

    岁月病毒

    这是发生在另一个星空下的故事,在一个传说中是神仙建立的国度,也生活着万万千千的普通人。云洲历一五三一年,林渊26岁,他在这年的新年假期,经历了最惨痛的失恋。这天当他醒来时,意外的发现时间倒退回了一年前。在追回挚爱的过程中,他隐藏的神奇能力逐渐觉醒。他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成为银行家,超级竞技者,心理辅导师,罪恶终结者,美女收藏家。看林渊如何乘风破浪,功德圆满。愿所有走进此书的有缘人,都能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 沉思录活学活用

    沉思录活学活用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的另一面。除非你接受死亡,否则你将保持的只是一半生命的意义,你将保持偏颇。当你同时也接受死亡,你才会变得平衡,这时候你才掌握了生命的完整意义,一切都被接受了——白天和晚上,夏天和冬天,光和黑暗,全部都被接受。当两者都被接受,当生命两极都被接受,你才能获得平衡和镇静。生命是很美的,而死亡也跟生命一样美;生命有它本身的祝福,死亡也应该得到祝福。
  • 武霸青帝

    武霸青帝

    斗罗仙罡国术霸烈刚猛八极劲发镇九州八卦六十四手定乾坤形意凝罡百兽归真身开八脉合易经八势九宫心法于天地谓之法武合一西地极魔北部洞蛮东方百妖之国南疆巫族虽千万人吾往矣诛仙问道大世之争惟中州人族且看人族少年崛起于微末成人族一代青帝之伟业普天之下莫非人土
  • 情不知所起我选择遵循本心

    情不知所起我选择遵循本心

    S市的人都知道,商业两大世家:席、洛两家是势不两立曾有人问过洛氏当时的董事长:你曾经后悔过,或者说,恨过一个人吗?当时的洛繁花淡然一笑,眸底却露出几丝追忆,说:每个人来的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思考,,就有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选的,又谈什么后悔,有什么资格后悔。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不是吗?(提醒,全文虚构,不与现实相符,所以请不要和现实比较,提醒提醒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