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1000000018

第18章 幽默滑稽

幽默是一种心理状态。进而言之是一种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才能与理智横溢到足以痛斥自己的理想,幽默之花就会盛开,因为所谓幽默只是才能对自我进行的鞭挞而已。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人类一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与渺小、愚蠢与矛盾,就会有幽默者产生。比如中国的庄子,波斯的奥玛·开阳(注:奥玛·开阳(Omar%Khayyam,约 1025年—1123年),波斯诗人及天文学家。),希腊的阿里斯托芬(注: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公元前 448年—前 385年),雅典诗人和喜剧作家。)。没有阿里斯托芬,雅典人精神上当贫乏得多;没有庄子,中国人聪明才智的遗产也会逊色不少。

然而由于有了庄子及其著作,中国所有的政治家和土匪强盗都成了幽默大家,因为在他们的思想里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着庄子的人生观。老子在庄子之前已经发出过尖细的狂笑。他的一生肯定孤身未婚,否则他就不会笑得那么调皮。反正有关他的婚姻状况、有无后裔等等,史籍中无从查考。老子最后的几声咳嗽和大笑被庄子接了过去。庄子较为年轻,音色也比老子丰富得多,世世代代都能听到他的笑声。我们一旦有机会总是忍俊不禁。不过我时常感到我们的玩笑开过了头,笑得有点儿不是时候。

外国人对中国与中国人的无知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尤为奇怪的是他们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中国人有幽默感吗?”这个问题无异于阿拉伯商队问人: “撒哈拉沙漠里有沙子吗?”真奇怪,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竟如此不甚了了。至少从理论上讲,中国人应该有幽默感,因为幽默产生于现实主义,而中国则是个异常现实的民族;幽默产生于庸见,而中国人对生活的庸见数不胜数。亚洲人的幽默,尤其是知足与悠闲的产物,而中国人的知足悠闲程度是无与伦比的。一个幽默家通常是个失败主义者。幽默常常对罪恶采取宽容的态度,不是去谴责罪恶,而是看着罪恶发笑,人们总认为中国人具备宽容罪恶的度量。宽容有好坏两面,中国人兼而有之。如果说我们刚才所讨论的中华民族的特点—具有庸见、宽容、知足常乐和超脱老猾—

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在中国就不会没有幽默。

然而中国人的幽默多见于行为,少见于口头。中国人对各种幽默有不同的称呼,最常见的是“滑稽”,我想其意为“逗乐”,道学家们隐姓埋名的著作中常对此津津乐道,这些著作仅仅是略微松弛一下过于严肃的古典文学传统。这样的幽默过去在文学中并无合适位置,至少人们从没公开承认过它在文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幽默在中国小说中确实俯拾皆是,但小说以往从未被经典作家们视为“文学”。

在《诗经》、《论语》、《韩非子》里,都有一流的幽默存在。然而用清教徒式的人生观培养起来的孔学家们却看不到孔夫子的生动有趣之处,他们也理解不了《诗经》中美妙温柔的爱情诗,却去作一些异想天开的解释,像西方神学家们解释《万歌之歌》一样。陶渊明的著作中也颇有一些微妙的幽默,以及一种平静悠闲的满足和精美舒适的自我克制。下面这首描写他那些不肖子孙的诗歌便是极好的一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幽默也可见于杜甫和李白的诗。杜甫常使读者苦笑,李白则用一种浪漫主义者的满不在乎使人忍俊不禁,但我们绝不把这些称为“幽默”。对国教般的儒家学说的敬畏也限制了人们自由地抒发己见,并且视独到见解为禁忌,然而幽默却恰恰建立在对事物新颖独到的见解之上。显然在这样一种传统的束缚中,很难有幽默的文学产生。如果我们想编一个中国幽默的集子,就得到民歌、元曲和明代小说中搜寻例子,还可以到文人墨客(特别是宋明两代)的笔记和书信中去寻找,这些都是正统“文学”圈外的,其时他们会稍许放松一点警惕。

然而中国人仍有一种自己独特的幽默,他们总喜欢开开玩笑,这种狰狞的幽默建立在对生活的滑稽认识之上。中国人在自己的政论文中总是极端严肃,很少有幽默使人放松一下。但在另一些场合,他们对重要的变革和运动所采取的满不在乎的态度又常常使国人惊奇不已,比如国民党的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水旱灾救济、新生活运动和禁烟委员会等等。一位新近访问上海的美国教授在几所大学作了讲演,每当他正儿八经地谈到新生活运动,总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他颇感惊奇不解。我想如果他再郑重地提到禁烟委员会,学生们的笑声会更响。

如此所述,幽默是一种观点,一种对生活的看法。我们对这种看法或多或少总有些许了解。生活是一场大闹剧,个人不过是其中的玩偶。如果一个人严肃地对待人生,老老实实地按阅览室规章办事,或者仅仅因为一块木牌上写道“勿踏草坪”就真的不去践踏草坪,那末他总是会被人视为傻瓜,通常会受到年长一些同事的哄笑。由于笑具有传染性,这个人很快也就变成了一幽默家了。

这种闹剧性的幽默,结果使中国人对任何事情都严肃不起来,无论是最为严肃的政治改革运动,还是一条狗的葬礼。中国人葬礼的滑稽颇具典型意义,中国中上层阶级铺张的丧葬仪仗中,常可看到一经污垢满面、身着各色绣花袍子的流浪儿窜来窜去,还有一个铜管乐队在前面高奏“前进,基督的士兵们”。这些事实常被欧洲人引为中国缺乏幽默感的口实。然而,中国人的送葬礼仪恰恰是中国式幽默的绝妙象征。只有欧洲人才会那么认真地对待葬礼,使之显得庄严肃穆。严肃的葬礼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不可思议的。欧洲人的错误在于他们以自己先验的成见认为葬礼必应严肃。葬礼有如婚礼,只应喧哗铺张,没有理由认为非严肃不可。肃穆的成分在浮夸的衣袍里已有蕴含,其余皆为形式—闹剧。我至今分辨不出葬礼与婚礼仪仗之不同,直到我看到一口棺材或顶花轿。

极富闹剧性质的葬礼仪仗是中国式幽默的象征,其实质是只求外部形式而全然不顾其实际内容。能够欣赏中国式幽默的人势必也能够正确理解中国的政治方案。政治方案和官方宣言也只是一种形式,大多由那些精通模棱两可而言过其实的术语的书记员们起草,正如有专门的商店出租葬礼仪仗用的行头一样,没有一个聪明的中国人会一本正经地对待它们。如果外国记者牢记葬礼上所穿袍子的象征意义,就会少一些误解,也就不复把中国人看作独一无二、难以理解的民族了。

这种对人生的滑稽认识以及处理形式与内容的方式,也同样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几年前,应国民党中央的要求,国民政府下令禁止其下属机关在上海的分部把办事机构设在外国租界内。这条命令倘若真的贯彻下去,会给那些在上海拥有公馆的部长们带来很大不便,并会使许多人失业。南京的部长们对南京政府的命令既不公开反抗,也不请求撤销(如实陈述该命令所造成的不便和不切实际等等)。没有一个职业书记员会聪明到起草出这样一个呈文,同时又不与中央的形式相背。因为那就意味着中国官员们希望住在外国租界内,而这是不爱国的表现。他们最后想出了一个比它不知聪明多少倍的主意,他们只是把驻沪办事处的门牌换成贸易管理局。一块门牌大约不过 20美元,却没人丢掉饭碗,也没人丢脸。这种连小孩子都会玩的把戏不仅使南京政府的部长们感到满意,而且也取悦了发布命令的南京政府。我们的部长们的确是了不起的幽默家。我们的强盗们、军阀们也都是幽默大家。有关中国内战的幽默,上文已经谈及。

与此相对,我们可以举教会学校的例子来说明西方人是如何地缺乏幽默。几年前,当局要求他们注册登记,并要求他们取消圣经会,这使得教会学校顿时惊慌失措。中国当局不理解如此简单易行的规定竟不能遵守,另一方面传教士们也不知如何接受这些条件,于是事情陷入僵局。一些传教士甚至开始打算关闭学校。比如有一位校长,问题本不难解决,但他却坚持自己那愚蠢的诚实,拒绝将学校章程中那句声明传授宗教思想为办校目的之一的话去掉。这位洋校长要求开诚布公地声明传授宗教思想确为主要办学目的。于是时至今日,这个学校还没能注册登记上。如此这般,就不可能有任何妥协产生。其实这个教会学校应该做的不过是模仿南京部长们的所作所为,遵守官方的一切规定,挂一幅孙中山像,其余事情均照中国方式办理。不过我总不禁想到,以这种愚蠢的诚实为宗旨的学校肯定是所真正的学校。

这就是中国人滑稽的人生观。汉语中充满了把人生看作演戏的比喻:中国官员的就职离职被说成 “上台”、 “下台”,某人提出一项略有夸张的计划会被称为“唱高调”。我们确实把生活看作了舞台,我们喜欢的戏剧多为高级喜剧,不管是新宪法草案、民权草案、禁烟委员会,还是讨论人员遣散的会议。我总觉得这些喜剧津津有味。但我希望我们的人民有时也该严肃一些。幽默正在毁掉中国。它的破坏作用是无以复加的。人们那种响亮的笑声未免有点儿过分。因为那仍是超脱老猾者的笑,任何热情与理想之花,一旦碰到这种笑声,都会凋谢枯死。

同类推荐
  • 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编辑出版业方面的内容,以期更好的让读者了解出版方面的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古寺巡礼

    古寺巡礼

    流传百年的经典之作,夏目漱石门生、文人哲学家和辻哲郎跨越时间的文化史随笔,带你领略古寺之美。“檐头的朱色略有些发灰,古色古香,仿佛梦境般淡雅;墙壁的白色清澄透明,有着寂寥与沉默的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能净化灵魂的艺术。”古寺的美,凝练着人心本真的感知。建筑、雕像、壁画、器物,不仅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信仰、思维、审美、情趣……更描摹着东亚文化的历史,乃至人的命运。古寺的艺术,是为众生指示自我的力量,也是给予人心的、虔诚而热烈的感动。在古寺中漫步,将敏锐触觉与丰富想象结合起来,用人心本真的感知力去探寻其中广阔天地,并让沉淀的岁月成为美的诠释者与传递者——这才是“巡礼”的真正意义所在。
  • 执悟2

    执悟2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历代词赋

    历代词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刑事案件疑云破解录

    刑事案件疑云破解录

    陆正平为首的刑警队队员和新来的法医李定云等人组成最强破案组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神装

    极品神装

    最强的神器是什么?是可以提升暴击几率以及暴击伤害的无尽之刃?还是拥有吸血效果的饮血剑?是可以快速治疗身上伤势的狂徒铠甲?还是可以拥有无限复活效果的天使守护?是可以大幅提升法术威力的灭世者的死亡之帽?还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免疫一切伤害的中娅沙漏?一枚看似普通的戒指,里面却是隐藏着一名贩卖各种神奇装备的老头。当各种前所未见的神奇装备一一现世,最终又会引起一场什么样的风波?这由一个老头引发的血案,凭借各种前所未见的神奇装备,又能否平息下来?
  • 忆羽思渊

    忆羽思渊

    此恨死生不复见此情来世长决绝...为情不惜入军营,一朝被人陷害满门抄斩。被救又深陷魔教,昔年侯府小姐沦为无情杀手。一步步调查当年真相,发现相思之人是灭门的原因...由爱生嗔,由爱生恨,由爱生痴,由爱生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疯狂另类

    网游之疯狂另类

    从dota跨入网游门槛,曾经的传说在新的战场上同样书写无法复制的辉煌。如果你魅力0而受到了NPC的种种鄙视,你还能否继续下去?无奈的就职造就另类的疯狂。
  • 通灵棋谱

    通灵棋谱

    一个天才,结缘于一个通灵棋谱,逆时空而行,搅乱时局,美女环绕,用一身浩然正气闯荡神魔两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乾坤江湖

    网游之乾坤江湖

    她本是游戏江湖里最强的王者,却因窥探了不为人知的秘密,成为了这千万人中唯一无法下线的玩家。一朝醒来,成了这游戏里的一员,天材地宝搜罗不尽,至强武功层出不穷,然而这样一个玩家眼中的王者,却连一个NPC守卫都杀不死。门派任务艰难困苦,武林阴谋若隐若现,在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世界,为求早日离开,不断挑战,不断变强。踏遍满场江湖路,阅尽满目人情世故,当游戏不再是游戏,她,又该如何选择,又该何去何从。
  • 夫老子道

    夫老子道

    夫老子道之无为,无为既无为之道。修道子无为,创无为以为道。道之道也,夫老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