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6100000028

第28章 韩策二

楚围雍氏五月

【原典】

楚围雍氏五月①,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崤。韩又令尚靳使秦②,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崤,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

【注释】

①雍氏:地名,韩邑,在今河南禹州东北。

②尚靳:人名,韩国大臣。

【译文】

楚国围困雍氏已经五个月了,韩国派使者去秦国求救,派去的使者的车辆络绎不绝,相互能够望见出使的车盖,而秦军就是没有东出崤山援韩。韩国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对秦王说:“韩国对秦国来说,平时是秦国的屏障,作战时就像大雁一样列队前行。现在韩国遇到危难,秦军却不下崤山援助。我听说,掀起罪臣,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

【原典】

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支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译文】

宣太后说:“韩国的使者来了很多,只有尚靳的话说得对。”于是召见尚靳。宣太后对尚靳说:“我侍奉先王的时候,先王把他的大腿压在我身上,我感到疲困不能支撑;但他把身子全压在我身上,我就感受不到他有多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我有好处。现在援救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食不多就不够用来援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千金,难道就不能稍微给我一点好处吗?”

【原典】

尚靳归报韩王,韩王遣张翠①。张翠称病,日行一县。张翠至,甘茂曰:“韩急矣?先生病而来。”张翠曰:“韩未急也,且急矣。”甘茂曰:“秦重国知王也,韩之急缓莫不知②。今先生言不急,可乎?”张翠曰:“韩急,则折而入于楚矣,臣安敢来?”甘茂曰:“先生毋复言也。”

【注释】

①张翠:人名,韩国大臣。

②知:通“智”。

【译文】

尚靳送回书信报告韩王,韩王派张翠出使秦国。张翠称有病,每天只缓行一县之内的路程。他到了秦国,甘茂说:“韩国形势紧急吗?先生竟抱病而来。”张翠说:“韩国还不紧急,而是将要紧急了。”甘茂说:“秦国是强大的国家并且有明智的君主,韩国形势紧急不紧急,没有不知道的。现在先生说不紧急,可以吗?”张翠说:“韩国如果紧急的话,就会转而投靠楚国,我还敢来吗?”甘茂说:“先生不要再说了。”

【原典】

甘茂入言秦王曰:“公仲柄得秦师,故敢扞楚。今雍氏围而秦师不下崤,是无韩也。公仲且抑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如此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下师于崤以救韩。

【译文】

甘茂入朝进谏秦王说:“公仲在韩国掌握政权,并能得到秦国军队的支持,所以才敢于对抗楚国。现在雍氏被楚国困围,而秦军不出崤山支援,这样就会失掉韩国。况且公仲低头忧闷而不上朝,公叔势必会向南与楚国联合,若楚、韩两国合而为一,魏国不敢不听从,这样楚国就可以用楚、韩、魏三国的力量去谋取秦国。果真这样,攻打秦国的形势就形成了。我不知是坐等被人进攻有利呢,还是进攻别人有利呢?”秦王说:“好。”于是派兵东出崤山,前去援救韩国。

楚围雍氏

【原典】

楚围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①,秦为发使公孙昧入韩②。公仲曰:“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于南郑、蓝田以入攻楚,出兵于三川以待公,殆不合矣。”

【注释】

①冷向:人名,秦国大臣。

②公孙昧:人名,秦国大臣。

【译文】

楚国围困雍氏,韩国派冷向去秦国请求救兵,秦国为此派公孙昧来到韩国。公仲说:“您认为秦国将会出兵救韩呢?还是不出兵救韩呢?”公孙昧回答说:“秦王说了,一路军出兵由南郑攻楚,一路军出兵由蓝田经商洛攻楚,又一路军出兵至三川等您,恐怕不会与韩国真正会合了。”

【原典】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谋。楚威王攻梁,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梁,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故不如出兵以劲魏。’魏氏劲,威王怒,楚与魏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今也其状阳言救韩而阴善楚,公恃秦而劲,必经与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于公相支也。公战胜楚,遂与公乘楚,易三川而归。公战不胜楚,塞三川而守之,公不能救也。臣甚恶其事。司马康三反之郢矣①,甘茂与昭鱼遇于境,其言曰收玺,其实类有约也。”

【注释】

①司马康:人名,秦国大臣。

【译文】

公仲说:“怎么办呢?”公孙昧回答说:“秦王一定会效法张仪以前的计谋。当时楚威王进攻魏国,张仪对秦王说:‘与楚国一道去进攻魏国,魏国会转而又与楚国联合。韩国本来就是魏国的盟国,这样秦国就孤立了。所以不如出兵去增强魏国。’魏国因秦国出兵而力量增强,楚威王大怒,楚与魏大战,秦军便占领了魏国的西河之外而后返回。现在,秦将公开宣称援救韩国,但暗地与楚国友好,您依靠秦国而态度强硬,就一定会对轻易与楚国作战。楚国暗中明白秦国不为韩国所用,一定会轻易地和您交战。您战胜了楚国,秦国就会乘势占领楚国的土地,再用这块土地交换韩国的三川而返。您如果不能战胜楚国,秦国就会阻塞已三川全力据守,您也无法去救。我为此事很担忧。司马康三次往返于楚国的郢都,甘茂又同昭鱼在秦、楚边境上会晤,扬言说昭鱼想取得秦国的官印,其实在背后仍有盟约。”

【原典】

公仲恐曰:“然则奈何?”对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秦必委国于公以解伐。是公之所以外者仪而已,其实犹之不失秦也。”

【译文】

公仲恐慌了说:“既然如此,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公孙昧回答说:“您必须首先考虑韩国的实力如何,而后再考虑秦国的援助,自己要现有应对的计策,而后再考虑张仪的帮助。您不如立刻让韩国与齐国、楚国联合,秦国就一定会把国家委托给您,以接触楚国的进攻。这样,您所疏远的不过是张仪罢了,其实并没有失去秦国的支援。”

韩傀相韩

【原典】

韩傀相韩①,严遂重于君②,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

【注释】

①韩傀:人名,即侠累,韩国相国,为韩烈侯的叔父。

②严遂:人名,字仲子,韩国大臣。

【译文】

韩傀担任韩国相国的时候,严遂也受到了韩王的重用,他们两个人彼此忌恨。严遂公开指斥韩傀的过错。韩傀为此在朝廷上叱骂他,严遂拔出宝剑追杀韩傀,由于旁人的劝阻才解了围。事后,严遂担心被韩傀杀害,就逃出了韩国。他周游各国,寻找可以为自己报仇的人。

【原典】

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①,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聂政问曰:“子欲安用我乎?”严遂曰:“吾得为役之日浅,事今薄,奚敢有请?”于是严遂乃具酒觞聂政母前。仲子奉黄金百镒②,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愈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仲子之赐。”

【注释】

①轵(zhǐ):地名,韩邑,在今河南济源县南。聂政:人名,勇士。

②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译文】

严遂到了齐国,听到齐国有人说:“轵县深井里的聂政是一个勇士。他为躲避仇人而隐居在屠夫之中。”严遂就暗中与聂政交往,有意厚待他。聂政问严遂说:“您想让我干什么?”严遂说:“我能为您效劳的日子还很短,服侍也不够,怎么敢请您为我办事呢?”于是严遂就准备酒菜,向聂政的母亲敬酒。严遂又拿出百镒黄金,上前献给聂政的母亲,表示祝福。聂政很吃惊,更加不理解严遂为什么以厚礼相待,就坚决辞谢了严遂的厚礼。严遂坚持进献,聂政又辞谢说:“我有老母亲在世,家中贫寒,游荡他乡以杀狗为业,能够早晚得到些甜美香软的食物奉养老母,母亲的供养已经够用,按理说是不敢接受您的赏赐的。”

【原典】

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大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译文】

严遂避开旁人,趁机对聂政说:“我有仇要报,为此我曾游访过许多国家。到了齐国,听说您很讲义气。我之所以直接送上百金,作为老夫人用来买些粗淡的食物的费用,只是与您交个朋友,哪里敢有什么要求呢?”聂政说:“我之所以降低志向,辱没自己,隐居在市井之中,仅仅是希望能够养活老母。老母亲活着,我是不能够以生命应允别人什么的。”严遂极力赠送厚礼,聂政始终不肯接受礼物。然而严遂还是尽了宾主之礼后才离开。

【原典】

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举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已者用。”

【译文】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死了,安葬完毕,脱下了丧服。聂政说:“唉!我只是个普通的市民,整天挥刀杀狗,而严遂却是诸侯下面的卿相大臣,他不远千里屈尊来与我结交,可我对待他的情分太浅薄了,又没有什么功劳可以补偿他对我的情谊。严遂曾拿出百金为我的母亲祝寿,我虽然没有接受,但他却是深深理解我的人。贤德的人为了伸冤报仇,而来亲近我这个小人物,我怎么可以默然不动呢?况且严遂以前也约请过我,我只是因为有老母而未能应允他。现在老母已经享尽天年,我就要为知己报仇了。”

【原典】

遂西至濮阳①,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相去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

【注释】

①濮阳:地名,卫邑,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译文】

于是聂政向西到了濮阳,见到严遂说:“从前之所以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我的老母在世。如今老母已经不幸去世了,请问您想报仇的人是谁?我愿意为您解决。”严遂就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聂政,说:“我的仇人是韩国相国韩傀。韩傀又是韩王的叔父,他的家族很有势力,住处又有卫兵守卫着,我曾派人去刺杀过他,但一直没能成功。现在有幸得到您的支持,请让我为您多准备车马和壮士作为您的帮手。”聂政说:“韩国与卫国之间相距不远,如今去杀人家的相国,相国又是国君的亲属,在这种形势下不宜多带人。人多了不能保证不出差错,出了差错就会泄露秘密,泄露秘密就会使韩国举国上下与您为仇,岂不是很危险吗!”于是,他辞谢了车马随从,告别了严遂,独自持剑来到韩国。

【原典】

韩适有东孟之会①,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烈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注释】

①东孟:地名,韩邑,即酸枣,在今河南延津西南。

【译文】

恰逢韩国在东孟举行会议,韩王和相国韩傀都在那里,手持武器护卫的人很多。聂政径直闯了进去,奔上台阶刺杀韩傀。韩傀惊慌逃跑奔到了韩哀侯的身边,抱住烈侯,聂政用剑刺死了他,同时刺中了韩烈侯。左右的人大乱,聂政大吼着,接连杀死了几十个人。接着他用刀子刺烂自己的面容,挖出自己的眼睛,剖腹挑出自己的肠子,就死去了。

【原典】

韩取聂政尸于市,县购之千金①。久之莫知谁子。政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视之曰:“勇哉,气矜之隆!是其轶贲、育而高成荆矣②。今死而无名,父母既殁矣,兄弟无有,此为我故也。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轵深井里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

【注释】

①县:通“悬”,悬赏。

②贲、育:皆人名,即孟贲、夏育,古代的勇士。成荆:人名,古代勇士。

【译文】

韩国把聂政暴尸在市场上,悬赏千金想知道他的名字,过了很久,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谁。聂政的姐姐听说后,说:“我的弟弟非常贤能,我不应该顾惜自己的身躯,而泯灭了弟弟的英名,虽然这并不是弟弟的本意。”于是她来到韩国,看到聂政的尸体说:“勇敢啊!气势是何等的豪迈啊!真是超过了孟贲、夏育,比成荆还伟大啊。现在你死了而不肯留下英名,我们的父母已经去世,又没有其他兄弟,弟弟这样做是为了不牵连我的缘故啊,如果为了保全自己而不去传扬弟弟的英名,我是不能心安的。”于是她抱着聂政的尸体,哭着告诉人们说:“这是我弟弟,轵县深井里的聂政啊。”说完,也自杀在聂政的尸体旁。

【原典】

晋、楚、齐、卫闻之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聂政之所以名施于后世者,其姊不避菹醢之诛以扬其名也①。

【注释】

①菹醢(zūhǎi):古代酷刑之一,把人剁成肉酱。

【译文】

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都说:“不只是聂政勇敢,他的姐姐也是一个刚烈女子啊。”聂政之所以能名传后世,都是由于他姐姐不怕自已被剁成肉酱而替他扬名的缘故啊。

同类推荐
  • 开局签到三国群英

    开局签到三国群英

    秦渊魂穿异界,获得三国群英签到系统。自此走上了争霸天下的道路。赵云:“前方纵有千军,难挡我赵云一人。”郭嘉:“奉孝愿为主公,在阴诡地狱中,搅弄风云。”许褚:“我许褚跟随主公多年,九死一生,何惧之有。”陆逊:“业火连营,焚尽敌军之师。”潘凤:“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又名:【我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之穿越成了庶子之率领三国群雄攻城略地之一不小心夺了天下】
  • 水浒游记

    水浒游记

    (残次品,新书水浒之汉颂,同样是水浒同人。)一朝入水浒,千般会好汉。水浒,无数鲜明的好汉承载了我儿时的热血与愤怒。且看罗恩以梁山为根基,改写一个个好汉的命运。(新人新书,简介无力,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大明锦衣神探

    大明锦衣神探

    刑侦专家林凌启穿越了,带着研究室附身于一名最底层的锦衣卫。此时正值嘉靖内忧外患的时期。朱厚熜藏身于西苑求长生不老术,严嵩把持朝政,西南土司作乱,北疆俺答汗屡屡进犯,东南倭寇时时为虐。此时戚继光只是中下层军官,张居正未露峥嵘,杨继盛被关待斩,徐渭不过县学廪膳生……但这些对林凌启来说,似乎有些遥远,他正为自家的债务伤透脑筋……
  • 天生废才周不疑

    天生废才周不疑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英雄就一定高高在上、主宰一切吗?凡人就一定要在下面仰视吗?废才就一定会一事无成吗?无人喝彩就可以轻易放弃吗?不是不想指点江山,不是不想激扬文字,不是不想美人在怀,但谁予他豪气干云?谁予他满腹智计?谁予他风流倜傥?他自以为知晓历史的轨迹,了解名士的生平,却不料到身入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一个混得惨至欲死的废才通过卍星实验穿越时空,没回到他最向往的北宋,而是降临在汉末乱世。天才周不疑被刺杀,废才周不疑得新生。背负天才之名的废才在奸雄曹操的眼皮底下小心翼翼、诚惶诚恐,最终趁“火烧赤壁”之际脱离曹营。一向作为偏远荒芜之地的荆南四郡在此时成了香饽饽,周不疑与诸葛亮都想把它作为根据之地;周瑜想攻下江陵之后锦上添花;曹操也不放弃,布下了最后一手棋。荆南烽火骤起,究竟花落谁家?请君试读拙作的第二卷『立足武陵』。
  • 大风歌者

    大风歌者

    考古学和史学博士刘宏,在一次考古中遇到意外,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大汉王朝,而且差一点就丢了小命!且看一个现代人如何在汉代叱诧风云,大风起兮,吾辈当歌!这里有千古一帝,有神秘的鬼谷门。这里有热血名将,有华夏儿郎的汉风傲骨。这里更有时代最强音:犯我大汉国威者,虽远必诛之!PS:每天早十点四十更新,读者书友群518740702
热门推荐
  • 问道浮沉

    问道浮沉

    一场于开天之初生成的因果,一场万世缠绵的旷世奇情,一次大道之路的沧桑之行!自古修道之人,莫不是求超脱,求证道长生。可他的这一生,却是于茫茫人世红尘之中沉迷,他的执着,注定了他沧桑的一生。也是他的执着,让他走出了一条只属于他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
  • 溺宠第一惑世毒妃

    溺宠第一惑世毒妃

    他是权倾天下的定王府世子。她是风华绝代的叶府嫡女。她中了鸳鸯散,不得已找了一个美男硬上弓,事后她搜罗了美男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嫌弃道“本姑娘花容月貌,第一次才值这么点钱,还浪费了我一个大还丹,真是亏大了”他睁开潋滟幽幽的眸子看着她消失的背影,气的一口毒血吐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初情窦恋

    初情窦恋

    人不知所魂,魄不知所人,失去记忆的人还是会爱上命定之人,他的信香温柔又强势,让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沉迷于他。
  • 三国损友传

    三国损友传

    回到汉末,我居然成了曹操铁哥们。诶曹阿瞒你凭本事偷的新娘子别往我身上推啊开局一个奸雄铁哥们,该信谁,在线等挺急的看我如何开疆扩土,振兴大魏!阿瞒啊,跟你商量个事呗(核善笑容)
  • 灵植巨匠

    灵植巨匠

    意外的穿越到平行都市,还绑定了灵植巨匠系统。这个世界,绚烂多姿,各式各样的奇异植物无所不在。厨艺高超,纯洁圣灵的神女花。古灵精怪,可奶可毒的树精宝宝。传说中可使死人复活的不死草竟然真实存在。一间小小的花店,蕴含世间难觅的奇花异草。九天表示,这就让你们震惊了?那只能说你们还是图样图森破。
  • 医妃宠夫:王爷该打针了

    医妃宠夫:王爷该打针了

    前世为他人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一尸两命。凤卿九一朝重生,嘴角含笑,定要让渣男贱女身败名裂!只是这个一直缠着她、赖在她家蹭吃蹭喝蹭睡的男人,是几个意思?爷:“王妃呢?”“王妃去给别人把脉了。”爷:“给她锤肩,别累着她。”“王爷,王妃又去上门看诊了。”爷:“立即准备八抬大轿送过去!”“王爷,王妃在别的男人屁股上打针!”爷瞬间掀了桌子,“让她滚回来,本王疾病也需要打针!”
  • 燕落醒花梦夕拾

    燕落醒花梦夕拾

    江州城逸王府内有一外号病猫的美人公子,萤火是号称碧玉飞针的红衣杀手,公子是心性清冷狡黠的夕拾王爷,万金悬赏,让杀手遭遇病猫王爷,狐的狡猾,让她陷进他设的圈套,病猫曰:“要么当本王的王妃要么当阶下囚。”萤火说:“夕拾你就是个骗子,我要离开你。”病猫曰:“哼,想离开本王,除非本王死了。”这是命中的劫数还是归宿,看淡江湖路,笑谈红尘事,看病猫如何驯服红衣杀手,看这天下最终落入谁之手。
  • 黑道校草的小小丫头

    黑道校草的小小丫头

    “既然你醒了,就赶快走吧,本小姐做好事从来不求回报,慢走,不送。”宋佳媛在一次意外中闯进了上官沐帆的生活。两个人在一起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渐渐的走到了一起。
  • 中老年营养菜

    中老年营养菜

    《中老年营养菜》针对中老年人的饮食需要,图文并茂,做法简单易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每种蔬菜所含的营养价值、保健知识和历史知识,中老年人健康最需要。让您做菜学知识,享受从内而外的健康。全面提供健康营养配菜方案、饮食宜忌等,丰富实用。开本适宜,随用随学,彩插丰富,方便参照。
  •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