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4200000003

第3章 他来自江湖的最底层(2)

就在朱元璋为了混口饭吃寄居于佛门净地之时,外面的世界已经如一锅鼎沸的水闹腾开来。从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颍州的白鹿庄起义,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十个月之间,北起黄河,南越长江,东际濠、泗,西抵荆、襄,鄱阳、洞庭之滨,浙西、赣南之地,红巾军遍地游走,一副末世狂舞的乱象在中华大地蔓延开来。当时许多像朱元璋这样走投无路的贫民为了能够保住最后的生存底线,拼死也要杀出一条生路。

这时候白莲教在民间组织的影响力已经有所显现,白莲教也称作白莲社。白莲社所信奉的宗教教义,实际上就是明教,也就是摩尼教的教义。摩尼教所宣传的理念是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他们的口号是“明王出世,天下天平”。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初三,颍州(今安徽阜阳)的白鹿庄聚集了三千人,他们个个头裹红布,手持刀枪棍棒,聚义造反。领头者是颍州刘福通和颍上人杜遵道、罗文素、韩咬儿等人。

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定远的地方大户郭子兴也于当地举兵。周边数万贫民闻风而动。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带头大哥。一个多月后,起义军就攻克濠州,郭子兴自称元帅。

因为一场大饥荒带来的巨变,让朱元璋身上所有的世俗锁链都被生生扯断。父母不存,兄弟失散,一切家族亲戚关系都被割断了,只剩下他在这个世上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地方官府不再管他的生存或者死亡,甲长也不来管他何处来,又何处去,甚至连他栖身的寺庙也不再管他吃斋还是念佛。平生第一次,他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人生的定位。

每天睁开眼睛,展现在他面前的天地是无序、混乱、凶险的。失去了家族和寺院的蔽护,他就象是一只断了缆绳的小船,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浪,都有可能将他吞没其中。命运在将一个人逼入绝境的同时,同时也会为他打开另一扇窗。也就在生无所依的时候,朱元璋收到了一封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写信之人是他小时候的玩伴汤和,汤和这时候已经成为红巾军的一员,在郭子兴部下做了一名千户。汤和非常清楚朱元璋目前生存的处境,就写信相约。与其在乱世中等待机会,不如放手一搏,反正最坏的结果就是一个“死”字。

这封信的内容用七个字概括,那就是“速从军,共成大业”。朱元璋收到这封信的第一反应,用他自己后来回忆的话说就是“既忧且惧”,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

当然,促使着朱元璋迈出关键一步的还是形势逼人紧:一是汤和的那封来信被人发觉,而且发现之人要到官府去揭发这件事;另一点是朱元璋出家所居住的皇觉寺已经被元兵烧毁,意味着今后他将无容身之所,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流浪无产者。

也就是说,朱元璋最后走上造反道路的并不是一个英雄对于未知前途的幻想,更多是来自于一个底层小人物的求生欲望,为生活所迫。

古代社会,漂泊无根的游民和辗转于天灾人祸中的贫困农民是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也就谈不上具备文化知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很难做出理性的自觉行为。那种文人士大夫似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来说,是无法理解的。让他们为了实现某种理念或某种社会理想,义无反顾地投入造反的行列是很难令人想象的。

当汤和向朱元璋发出邀请的时候,朱元璋内心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甚至用自己从外祖父那里学来的卜筮之法来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在朱元璋自己写的一篇叫做《纪梦》的文章中就记录了这样一幕:朱元璋使用“珓杯”来为自己算卦,珓杯是用竹或木做成的像杯一样的东西,杯口朝上是阳,杯口朝下是阴。两个杯抛起,落在地下,以阴阳来判别吉凶。他希望神灵能够为自己指引方向,可让人万分失望的是,朱元璋并没有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人性中都有趋利避害的一面,当时造反者的中坚人物大部分是漂泊于世道上的游民。

作为那些将生存放在第一位的游民,他们更加看重的是眼前的现实利益。他们与那些老实巴交、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容易上当受骗还不太一样(历来参加秘密宗教造反的大多数是农民),他们在人生的重大抉择面前,会将自己的投入成本与将来可能得到的收益进行反复的计算。

如何去做才能有利于自己和自己所属的集团?如何去做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他们会将其中的利害算得清清楚楚。他们追求的是“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的理想社会,有朝一日能够时来运转。“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是他们的美好愿望;“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他们的最高人生理想。他们的所作所为有自己的一套混世法则,有奶便是娘。他们可以做到一边英雄豪迈,一边鱼肉良善,全不觉得有何矛盾而于心有愧。他们醉心的是无法无天的自由,是“哥不大,弟不小”的平等,然而一旦组织起来,忠义堂上的权力交椅却不容有丝毫的含糊。

在接到汤和的信后,朱元璋反复为自己占卜吉凶,其实每一次占卜都是内心的一次计算过程,为自己付出的行动寻找一个能够说得过去的心理支撑点。

农民如果不是因为破产,不会成为走投无路的游民,他们便不会轻易加入造反者的行列。连朱元璋这样的无产者走上造反道路都需要再三权衡,犹豫不决,更不用说那些有家有地、生活在宗法网络中的农民了。

在封建君主制社会里,那些居住分散的小农和游民是散漫的无组织力量,他们要想对抗强大的权力集团,或者仅是为了求生而拂逆了权力者的意志都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就算反抗往往也是极其无力的。因此,在他们产生造反要求的同时,必然也要求形成有组织的力量,不然无异于以卵击石。

朱元璋投到郭子兴的军中以后,凭借着年青人敢想敢闯敢干的“三敢”精神,又加上天生的一副好脑子,很快就独挡一面。在其加入义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郭子兴提拔为亲兵九夫长,渐渐地成为郭子兴身边的心腹之人。

郭子兴更是将其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她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但是部分野史与地方戏曲称之为马秀英。朱元璋和马姑娘结婚以后,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从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蛋子摇身一变就成了主帅的女婿。

朱元璋加入起义军的生活与他在庙里当和尚的情景大不一样,起义军里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他除了自身之外,并没有任何可以倚靠的力量。能够帮助自己立足于此的,只有个人身上所具备的人生智慧和自我保护的生存本领。

郭子兴拉拢朱元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濠州红巾军的统帅来自不同地方,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权力抱团的问题,并不和睦。濠州城中的军队首领除了郭子兴,还有孙德崖等四人,每个人都想成为带头大哥。彼此猜疑,很难相容。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徐州战场上败退下来的彭早住和赵君用投奔濠州城。进城不久,赵君用就勾结孙德崖在大街上把元帅郭子兴给绑架了。郭子兴的部下害怕孙德崖,不敢反抗,就连郭子兴的儿子也吓得躲藏起来。

朱元璋此时正在淮北地区与官军作战,元帅郭子兴遭到扣押的消息传来。他连夜赶回濠州,找到关押之所将其救出。朱元璋在郭子兴的麾下得到了锻炼,耳濡目染,心智大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并不甘心长居人下,内心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利益算计。他想要建立一支自己的队伍,乱世求生存,有了枪杆子才会有话语权,才有可能去赢得更大的未来。

第二年(1353年)三月,围困濠州城的元军将领死在军中。两个月后,围困濠州达半年之久的元军只好撤离,濠州解围。

元军虽然退去,可是濠州城内各派系之间的争斗却没有半点消停,反而在失去外力的作用下愈演愈烈。这种没完没了的权力内耗,使得朱元璋渐生厌倦,也萌生了去意。在朱元璋看来,这帮人压根就不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要想在这乱世之中捞上一票,就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到哪里去找人?谁能够忠心不二地追随自己?朱元璋很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有很多的熟人资源,有自己少年时结交的朋友。

这时候濠州因为被围得太久,城里的军士已经死伤过半,粮草严重缺乏。朱元璋就偷偷返回怀远用盐换了些米,补给郭子兴的部队。几个月后,朱元璋再次返回自己老家招兵买马,“倡农夫以入伍”。

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就在家乡拉起了一支队伍。队伍虽然只有区区七百多人,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却意义重大。郭子兴也非常满意,将朱元璋提拔为镇抚。可朱元璋此时的心态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判断郭子兴是难成大事的主。朱元璋觉得该到了自己离开的时候,他把那七百兵丁交给别人带。自己只带领徐达等二十四名亲信离开了濠州,南下定远,去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朱元璋带走的这二十四个人是他精心挑选的,大多是他的老乡。这二十四个人都是谁呢?在这里不妨列出他们的名字: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

每个人的名字都是响当当的,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后来都成为帝国的开国英雄。这些人可以说是朱元璋事业的先驱者,他们帮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天下,建立了惊天的伟业。

元末乱世一窝蜂出了那么多扯旗造反之人,只有朱元璋摘取了权力王冠上那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一个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无法实现的草根中草根,为什么能够笑到最后?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朱元璋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就当时群雄割据的天下大势而言,朱元璋的根据地是最小的,兵力是最弱的。但是从与元军主力对峙这一点而言,朱元璋并不是元军最为看中的对手。在朱元璋与元军之间至少隔着三个割据政权,东面是张士诚,西面为徐寿辉,北面乃红巾军主力小明王。他们牵扯了元军的主力,拱卫着朱元璋的地盘,这一客观环境与有利条件为朱元璋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

就在小明王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在北方与元军进行着殊死搏斗、两败俱伤的关键时刻,朱元璋却从中大获其利,不断向南面和东南发展,将应天周围的战略据点全数攻下,作为向外发展的坚固堡垒与前哨基地。

打下徽州后,儒士朱升向朱元璋献上了极为要命的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三句话是要朱元璋能够暂时巩固后方,发展生产,缩小目标,慢慢谋取天下。朱元璋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一方面将战斗力与生产力合而为一,另一方面又把地方武装与正规部队分开,不但扩大了生产力,还加强了战斗力,这也是朱元璋能在群雄割据的战争中“一枝独秀”,并最终大获全胜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朱元璋是个极度务实之人,在《太祖实录》里记载了他说过的一句话:“吾平日为事,只要务实,不尚俘伪,……不事虚诞”。朱元璋不是一个只唱高调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践行“务实”二字。

郭子兴死后,韩林儿政权只是将朱元璋任命为郭子兴部的第三号人物。朱元璋并不急于为自己争一时之长短,没有实力就算给你一个大哥当,你也罩不住;有了实力,就算是三把手,也有人拿你当大哥供着。

朱元璋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实他早就有能力从韩林儿政权脱离,可他一直没有这么做。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建大事者,必勤远略,不急近功,故泰山之高,非篑土可成,江湖之广,由勺水所积,天下之大,岂一日可定也。自古帝王之兴,皆上察天运,下顺民心,从容待成,曷尝急遽。”

他的所有对手都忙着割据一方,称王称帝,只有朱元璋在那里埋头干活,征讨四方。朱元璋是各路造反者中最后一个称帝的,也是真正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同类推荐
  • 图说中国通史-隋唐卷

    图说中国通史-隋唐卷

    隋唐五代,上接秦汉魏晋南北朝,下启宋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承上启下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尤其是隋唐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的第二次大一统局面。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较为清明,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往频繁,文化光辉灿烂,泽被四方。隋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昌盛的国家。
  • 三国之天下霸业

    三国之天下霸业

    乱世之初,作为一名后世的特种兵,罗阳来到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或许,活下去,才是罗阳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只要能够活下去,什么事情都愿意做!如果你不让我活下去!那我就让你活不下去!士兵?抢!军队?抢!城池?抢!名将?抢!美女?抢!国家?抢!天下?都抢了那么多了,这天下也是不抢白不抢!
  • 明朝不好混

    明朝不好混

    假如你穿越了,你回到明朝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 三国之重生新时代

    三国之重生新时代

    一位叫孙羽的人因为一次穿越来到东汉末年并且在这战火纷乱的时期存活下来,最终称王称帝
  • 兵马俑真相

    兵马俑真相

    秦始皇陵地宫里真的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吗?“汞异常”究竟是怎么回事?秦始皇生前有没有预修过陵墓?秦始皇陵的面积到底有多大?秦始皇陵地宫里埋葬的真是秦始皇吗?吕不韦戈是如何出现在俑坑的?根据确凿可靠的史料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作者有力地证明了:在两千多年之前,曾经统治过秦国达41年之久的那位神秘人物,才是不为世人所知的俑坑的真正主人。
热门推荐
  • 我就是刀魔

    我就是刀魔

    我就是刀魔。墨色长刀锋起北境,杀人盈城,杀人盈野。所到之处,尔等灰飞烟灭。黑衣错漠,淡看这天下雪月风花。我就是刀魔。双刀的恶魔。试问这天下,还有谁能阻挡我?为先帝,为宗族,为大业,为称霸,此身此武,秉义而战。我就是刀魔。敛袖藏锋若流风之回雪。凛绝之锋,冻天冻地冻尽不平。冰与寒之舞,我把芳名留。谨以此书献给她,谨以此书献给广大支持我的读者,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爱我的人,以及所有我爱的人。——ss白衣长安
  • 全本免费:重生之傲娇女王

    全本免费:重生之傲娇女王

    身为华尔街的金牌操纵手,却一朝自杀身亡重生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身上,从此,她的人生开始改变。玩赌石,买古玩,指点前程,妙手回春!不过,她什么时候将这帝都的太子爷给招惹了。据说,太子爷高贵俊美,阴险狡诈,狠戾绝情,却唯独对她宠在心肝上。“你想做什么?复仇?杀人?让我来,别脏了你的手。”
  • 网游之剑意破晓

    网游之剑意破晓

    《永恒》自公测开启上线之后,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现如今,不论是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农家小孩,几乎人手一个游戏头盔,而做工精美的《永恒》依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退役杀手林寂也被《永恒》所吸引,步入其中,才发现……这《永恒》,可是大有玄机!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有不计其数的成语故事,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典故由来,本书为你讲述成语故事背后的典故。
  • 我的群员是大佬

    我的群员是大佬

    本来张远以为自己的群里来了一群大佬,却发现都是一些弟弟,没办法,只能够自己将他们打造成大佬了。 于是岳不群带着明朝的船队开荒拓土。秦始皇炼制出了长生不老药,将星河划入了秦国。还有许仙一巴掌拍飞了法海,带着白素贞逍遥天下。 想加群的朋友群号码706062279
  •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任何一段辉煌的背后,都有血汗、泪水、艰辛和失败。《谁撬动了银川经济》是一部着眼经济、落笔人生、弘扬创业、宣传励志的书籍,它可以见证企业家们从一个专业的经济工作者向宣传思想工作者转变的心路转折,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时“撬动”了企业家们对宣传思想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初衷和工作理念。
  • 唐子西文录

    唐子西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明倒计时

    神明倒计时

    你是罪恶黑暗的源头,我拔山涉海向你走来。你是堪比信仰的存在。“岁月待你近乎严苛,没给过你甜头,我来给你。”——筵希“我也想向往光明,可我污浊不清,只得躲在角落,静待喧嚣过去。”——许南乔她这一生,悲伤太多,有如逆流的河水,生生不息。人人说她是集冷漠、邪恶、卑鄙于一身,却无人可知她故意藏下了她的热忱、善良。唯留了那不屈的傲骨,可太多人却觉她心高气傲,不晓人情。她把自己藏的太深太深,只因世界从未怜惜过她。若她注定藏身黑暗,我必生死相依,绝不苟活。
  • 热武仙军

    热武仙军

    凌枫穿越了,但却穿到了一个几乎被团灭的小佣兵团长身上!整个团就只剩下了他和小师妹两个人……然而,凌枫却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随身带着一个热武器系统!“师兄,敌人追上来了,快跑!”“师兄,你一定要完成师父的心愿,将咱们佣兵团发扬光大呀!”“师兄,听说仙人很厉害,你能打过他们吗?”凌枫看着啰嗦而又倔强的小师妹,对着天空喃喃道:“仙人是很厉害,嗯,这样吧,我先给他们扔个原子弹试试……”
  • 雪地星星

    雪地星星

    萧若水和萧如风是一对双胞胎姐妹,长着一模一样的脸,但是个性却完全不一样,一静一动。姐姐若水成绩好头脑灵活,却缺乏运动细胸,平衡感极差;妹妹如风运动万能,但念书却不如姐姐。姐妹俩有一天互换身份来到对方的学校,惹出一连串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