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4200000008

第8章 换汤不换药的新时代(5)

算命先生难逃权力宿命

在帝国的权力场上,此时能够与淮右集团相抗衡的只有浙东集团,而浙东集团的领军人物正是刘基。在一些演义性的文学作品里,刘基被塑造成一个能占会卜的算命先生,他写的《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了大明王朝日后所发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数百年的事。虽然这些故事和预言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刘基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他与宋濂、章溢、叶琛等人并称“浙东四贤”。

早在元末之际,“浙东四贤”在浙东地区已经是久负盛名的风流人物。至正年间,浙东贤士改换门庭,由事元而事明。 “浙东四贤” 虽然是一个组合式的名号,但是他们之间从无拉帮结派之举。就是在刘基与以李善长为首的淮人集团作斗争时,其余浙东人士并没有像淮西党人那样抱成团,共同对付政敌。

与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惟庸这些淮右人相比,刘基作为后来归顺的浙江青田的儒士,在朱明王朝里究竟能够占据多大的权力比重,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一件事。

刘基是浙东的青田大族,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史料记载,刘基在读书方面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他曾经在元朝大都(今北京)的一家书店中翻阅一本有关天文方面的书籍,翻过一遍后竟然默记于心,能够背诵出来。书店的主人便要将书送给他,他却说:“书已经在我的胸中了,要书何用?”

元朝至顺年间,当时只有二十三岁的刘伯温就考中了进士,在当时算是起步较早的后备干部。三年之后,刘基正式进入官场,虽然还只是一个正八品的高安县丞,但是心中却藏着一副锦绣蓝图。《明史》中对他的评价是“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人品不错,心系天下的好官,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懂得掩饰自己情绪的感性文人。

与科举的顺利晋级相比较,刘基的仕途却走得一波三折。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才华,而官运则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对于官僚体制的适应能力。刘基的性格其实并不适合波诡云谲的官场,在他还只是一个八品小官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日的结局。

刘基刚刚步入官场时就遇到了棘手的案件,这个案子在前任官员手下已经结案,刘基拿过来一审发现是误判,他想推倒重新审理,结果却遭到了原审判官的攻击。虽然这次攻击毫无根据,但是案子却没有重新审下去,刘基被调往他处当了一名掾史(副官)。年轻气盛的刘基一气之下索性辞职不干,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辞职。

信心满满的刘基,在官场小试牛刀就遇到了挫折。刘基虽然辞职赋闲在家,但是他仍然没有脱离朝廷官员的编制。因为他是进士出身,官员名册上始终都应该有他的一席之地,所以等到朝廷的官员编制有了空缺,还会将他重新起用。

对于刘基来说,这一次等待的时间似乎漫长了那么一点。等到他再度回到官场之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年。这一次,刘基被元廷任命为浙江儒学副提举,也就是分管教育的副主管。

至正十六年(1356)春,浙东黄岩人方国珍举兵反元,行省推举刘基为元帅府都事。刘基奉行省檄,返回处州平定方国珍叛乱。就在刘基准备大干一番建功立业之时,方国珍又调转方向归顺了朝廷,摇身一变成为海道漕运万户,其兄方国璋为衢州路总管。第二年,方国珍又晋升江浙行省参知政事。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自己的平定对象华丽转型成为行省大员,而那些收了贿赂的官员却要反过来折腾自己人。无乱可平的刘基就这样被朝廷削夺了兵权,只好弃官返回生养他的青田故里,处于半隐退状态。对于如此结局,刘基百思不得其解。愤然离去的他,不免仰天长叹:“臣不敢负国,今无所宣力矣!”

在刘基这样的文人看来,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可是在那样一种环境下,也只能有心无力。

无论是张士诚,还是朱元璋,他们都不过是在乱世中浑水摸鱼的一方流寇,难以成就大业,更不值得以性命相托。如果我们要归纳中国古代士人最基本的生命情调与生存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这种现实政治生活环境的催迫之下,不得不隐就成为刘基这样的末世文人所作出的无奈选择。

处州东面是占据浙东的方国珍;北面是势力强大的张士诚;西面朱元璋的军队也步步紧逼。隐居的刘基已经无法再为朝廷效力,他必需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新的调整,可是他从内心深处瞧不起那些割据一方的草寇势力。

这时候,刘基所能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组织乡人于乱世中自保,免遭方国珍的骚扰;二是写出那部传世的寓言巨作《郁离子》,借此抒发乱世文人的心头郁结。

正如《剑桥中国明代史》中所说:“(元朝末年)精英分子并没有去搞颠覆活动,发表不同政见,或者急于公然参加反对这个受苦难的政体的叛乱。他们接受元朝的合法性,一直期望它有所改进。就是当遇到政府有不可避免的失误时,他们也还是迫切地希望保持自己家乡的有秩序的现状。如果说元朝从他们这些社会的天然领袖身上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那么,许多反对元朝的叛乱分子也没有得到他们大规模的自发的合作。”

上面这句话正是刘基这样的社会精英分子的真实写照,社会新旧秩序的交替,让他们的人生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刘基等地方实力派的加入,不仅化解了元朝的抵抗力量,也使浙东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时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朕初到浙东时,你就对我颇有好感。等朕回归京师,你就亲来投奔。这时,浙东之民对我还未深信,你老卿一至,山越清宁。”

刘基的出山,可以说一半是朱元璋请出去来的,另一半是被当时的形势逼出来的

明朝军队占领金华等地后,为了能够迅速在浙东地区打开局面。朱元璋想尽一切办法将刘基这些有影响的浙东大族收为己用,以安抚地方人心。

朱元璋对刘基的了解,不像他对淮右集团成员了解得那么多。他知道刘基这个人,应该是他的势力范围扩展至浙东以后的事。朱元璋是游民出身,他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对知识界精英人物的了解也是听别人描述的。刘基“少有英名,海内闻之”,朱元璋就算在此前不一定听闻刘基的大名,但是对于怀揣着平定天下之志的朱元璋,对于人才的渴望要超出同时期其他几路反王。他深知要实现平生之志,不能光靠自己这样的泥腿子,必须广纳天下人才俊杰。李善长算一个,刘基也算一个。

这是成功的创业之主在自己的创业阶段惯用的一套伎俩,但凡势力遍及之处,他们都要征召当地的名士大儒,为己所用。就算不能为己所用,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不管是真的尊儒,还是为了捞取一个政治家的印象分,朱元璋总是会摆出一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贤明姿态。在进入浙东前,朱元璋的人才库里已经储备了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陶安、朱升等一大批家门口的(江淮一带)文人谋士。

自古以来,浙东一带都是英才荟萃之地,刘基、宋濂等人自然不会逃过朱元璋的视线。明代张萱的《西园闻见录》中记载:朱元璋刚到滁阳的时候,韩国公李善长就向他举荐浙东的名士宋濂,说他知星象经纬。宋濂却谦虚地说:依我看,我的本领远不如青田的刘基。

至正十九年(1359年),明军攻下处州城,刘基被强行带至南京面见朱元璋。无奈刘基确实不想留下来,没有办法朱元璋只好又将其放回。带到身边的人才就这样走了,朱元璋并不甘心。

没过多长时间,朱元璋又指示他的另外一员部将孙炎去劝刘基出山,孙炎这时候的身份是处州总制官。按照朱元璋的指示精神,他一次又一次派人促请刘基能够复出为大明效力,自己还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劝说刘基,可刘基屡辞不就。其原因正如他的好友宋濂所说:“刘君最有名,亦豪侠负气与君类,自以仕元,耻为他人用。”宋濂是了解自己这个朋友的,刘基是个重气节的君子,既然他已经做了元朝的官,那么就羞于再去做大明的官。

同类推荐
  • 回到西汉的历史研究生

    回到西汉的历史研究生

    总有一天,我要让汉这个字传遍世界,让天下各国以亲汉为荣。我要让中华大地的和善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光明照亮黑暗的角落。我要让所有势力明白: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武早年】的穿越者——白墨
  • 左伯

    左伯

    穿越了,成了一国之主,碰巧所在国还是周围几国之伯,这么爽?爽个鬼呀,这次穿越的糟糕历程坏的狠。看别人的天命主角,非唐即明,外加汉宋,即使一小戍卒,最后也可以成为天朝上国丞相没落读书人,稍稍努力,更是容易成为一国之辅宰,撑国之柱,小皇帝亚父(或生父),看不惯的还随意改下朝、换个代。跟别说穿成皇帝太子的那一类。主角这一国啥情况,方圆九十里,放后世就是一个镇。而且还是周围被原始森林包围,不通外界……
  • 淸岚潋滟

    淸岚潋滟

    身为猎人的岚被突然闯入家中的女子打破了平静的生活。而接踵而至的军队,强大的力量一举湮灭了原本的平静,家乡惨遭屠戮。整个国家也顿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就如同石头丢入海中,激起一阵阵潋滟。因为守护而改变命运因为誓言而铸就奇迹。本书QQ群:167086052
  •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本书假托“凤雏重生”这个并不新颖的题材,思维重点其实并不在三国史上,而写的是军师。“军师”这个题材,也被众多的文学作品所曲解过了,古代军师并不能等同于谋士,他得要打仗,往今来的军师,其思想过程大多有雷同的地方:孙武、孙膑、吴起、庞统全不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将军,但他们靠独特的思维解决了一切。本文就能给你这样的启发,若你回到了三国,当了庞统,必然要走这条路,如果你相信科学的话。庞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历史上和诸葛亮齐名,但他在军事才能上强于卧龙。本文就能清楚的告诉你凤雏如何强过了别人,尽管本书写的不成熟,不完美,但应该有用。
  • 魏临天下

    魏临天下

    大魏建国已有两百余年,期间两次易主。在数代大魏皇帝手中,大魏由刚建立时,只有区区两座小城池变成了雄霸中原的大国,北驱鬼方,南逐大梁,西战大秦,东灭大齐,成就赫赫威名。然繁花盛景之后,必有烈火烹油,大魏在巅峰之时已有衰弱之象,数十年后,鬼方卷土重来,大秦亦有雄主崛起,大梁亦有咄咄逼人之势,魏国不仅四面楚歌,而且国内也暗流涌动。李易,一个地球穿越而来的国术大师投胎成了大魏六皇子,一些不该由他承担的责任也落在他的肩上,且看在他的带领下,大魏是由盛转向巅峰,还是继续衰落乃至灭国。
热门推荐
  • 我要当大漫画家

    我要当大漫画家

    陈浩意外回到了2006年,变成了高三毕业生。看着干净的黑板,陈浩拿起粉笔,快速的画出一个穿着披风的光头人物。故事从这里开始……
  • 沙漠桂花

    沙漠桂花

    一封信引发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经历身份的象征,记忆的丢失,神秘的幕后推手跟随着“傻婷婷”的神奇的思维能力,共同探寻最终的谜底吧!
  • 娇艳仙道

    娇艳仙道

    虚空大乱,虚空煎熬而成混沌圣体,命运的安排还是堕落的开启,觉醒的混沌血液,无法成功修炼的混沌圣体附身,这是好是坏,剑染神血破千焽,虚空战戬天地穹,圣体发威战魔龙,圣兽无敌灭虚屠…人类始终无法对抗战神,神犯人界,冷瑾轩踏上了诛仙之路,性感火辣的魔神之女。令人膜拜的的神帝之闺。温柔乖巧的火帝之妹。冷漠柔情的冰皇之女,野蛮泼辣的美女师姐……一路艳遇不停,冷瑾轩一路赚来了众多底牌。一把战戬,一柄龙骨剑,一颗龙珠,一只圣兽,一身圣体,做出斗神准备,看冷瑾轩艳遇诛仙之路,抗神之战,斗魔之渊,成就三界大陆的大帝…………………
  • 征魔道踏歌行

    征魔道踏歌行

    人,鬼,神,三界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魔!但他们不得不对这位魔低头,因为他叫应慈,是天底下第一个能一统天下的魔头。稳稳得压在三界之上,没人能敌他,三清祖师与他大战,发现根本杀不了他,无奈也只是将他封印了起来,三清也是重伤难愈。随后派坐下十二金仙其中一位,将他转世为人,让这位金仙每天给他传授道法,希望能除了这戾气,如若不行,在下界除掉这魔头!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远没有安排好的那么简单!为人的应慈早已没有了记忆,可他的魔气被激发,三界还是想杀他,他心有不甘,于是便与这天下为敌!
  • 紫月烬西阁燃

    紫月烬西阁燃

    神光绕绕,其音回梁我叫留若浅,记忆中的名字叫木西君。从我出生,妄想恶意接近我的一切生灵,下场都很惨。在这个冷冰冰的北辰宫,只有我和哑婆婆两个人。我在此成长了数万年,却从未离开过宫门,也没有人踏进来。哑婆婆天天耳提面命,说我是千金之躯,万金之体,千万不要出去,万一有个好歹,如何对得起天下芸芸众生。我不厌其烦,若不是除了哑婆婆再没有一个会说话的,我定要让她永远闭上她的嘴。
  • 第九守秘局

    第九守秘局

    “若想让这个世界的人们生活在阳光下并保持理智,那我们就必须保守那些不该被他们知晓的秘密。”“因为一旦他们见到那些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恐怖存在,真切地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可怖之处……相信我,地球会变成宇宙里最大的疯人院。” ——第九守秘局 陈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彼岸之源

    彼岸之源

    上“彼岸”,夺路闯,知崎岖,天涯无尽头。回眸一瞥,追溯昨日,奠定的已逝去,生成定局。思前路,迷惘,漆黑一片,漫漫征途,寻觅一束光,能改变人生的光,握不住,永坠黑暗。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聪明睿智的人,不会只是等待机会,而会做出(超我)自己创造机会。深渊真的无底吗?路真的无尽头吗?红尘滚滚,难遂人愿,月儿又有几回圆?提及曾经,无悔,为何独怆然?
  • 这一栋楼

    这一栋楼

    一座城一栋楼十三层五单元六十五间一群人......因一款游戏被层层筛选到这一栋楼,由房东(女生)开启故事,简介无能请看看
  • 媚娘艳史

    媚娘艳史

    《媚娘艳史》30回。小说作者不祥,只题有“嘉禾餐花主人编次”。书中主人公武媚娘。武媚娘即武则天。历史上的武则天,自称为圣神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媚娘艳史》描述了武媚娘从孩提到成为皇帝后生活中的种种“韵事”。与历史上的真实武则天有一定的区别。
  • 掌仙者

    掌仙者

    王铮,现在需要的是真正能够修五脏、调六腑、知五行、懂阴阳、掌乾坤、踏天地的功法!人要杀我,我就杀人,仙要杀我,我就弑仙,神要杀我,我就屠神,天要杀我,我就破了这个天!我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你要嫁我便嫁,不嫁我我就抢,你要我滚我滚了,你要我回来不好意思我滚远了!哥们你欠我钱什么时候还?兄弟等你什么时候打过我我就还!小子上次你偷了我的宝贝,这次我看你还想往哪跑。老怪上次你打伤了我的兄弟,这次我看你往哪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