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3700000005

第5章 雪处(四)[已修]

太医匍伏在昏睡的安美人榻前,额前不住冒汗。“罪臣关眉,即日革去院判之职,押赴长乐宫听候太后娘娘发落。”宛初的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感情。

只懂得谄媚的无能家伙,不过是一枚小小棋子罢了,微不足道得连关注都不需要给予。

替罪羊什么的,最适合这种人了。

从清芷宫出来,宛初一言未发。丹珠静静地跟着,不敢招惹主子。是谁做的?她不清楚,只知道事情绝不只是宫女失职这么简单。只是她家主子的反应,有些出人意料。

宛初的嘴角噙着一抹几不可见的微笑。

风冷冷地吹着,却掀不起宫车上厚实的夹棉缎帘。帘上镶了绒绒的雪色狐皮镶边,缎面纫了兰草暗纹,右上角一只火红的团风仪态万方地注视着下方。缎帘两侧用粗粗的锦绳缚在车门柱上,挽了个简单的绳结,垂下些丝丝络络。风一动,丝络也一动,风不息,丝络也不住飘,煞是好看。帘内还有一扇雕梅小门,此刻正紧紧闭着。车内透不进一丝冷风。四只錾银小炉嵌在车内四角,熏得车内暖香异常。宛初靠着绣垫,有一搭没一搭地玩弄手上的镯子。

斩草除根。

宛初想起幼时听训时,夫子说过的许多上代君王。

这就是上位者。她嘲讽地笑了笑。不可以放过一点可能的威胁。只是她没想到,太后会连自己的亲孙子也要抹杀。

宛初撩开窗帘,长长的甬道在窗格中飞速移动,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同的风景。

长乐宫屋檐上的七只小兽撞入眼帘。宛初低眉揉了揉太阳穴,调整好自己的表情。

戏还是要演的。

“是汉广宫的车子。”

长乐宫的粗使宫女们正在苑内扫雪,远远便瞧见了碌碌驶来的宫车。道上的积雪已经扫出,车子疾驰在汉白玉石板上,声如雷霆乍惊,不一会儿就到了宫门。

“怎驶得这么快!”迎出来的女官吃了一惊,小声斥着驾车的内监。小内监几番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帘子被从里面解开了,女官迎过去,扶了车上的人下来,抬头却见那位主子一脸焦虑之色。

“快去通报!”宛初的声音里竭力压抑着急切。女官楞了一下,道一声“诺”,小碎步急返殿内,一会儿便出来了。不等她开口,宛初提步便朝偏殿走去。她从不曾如此失了分寸,女官见状心下诧异,却不敢问,只得低了头跟进去。

“太后娘娘。”顿了顿,又道,“太妃娘娘。”

太后见她这副样子,不禁薄怒,正欲开口训斥,眼角却瞥到了坐在下首正小口啜茶的太妃,想起方才耳目报来的消息,心下了然。

仍是蹙了眉,沉声斥道:“淑妃何事慌张,竟在宫道纵车奔驰?卿代掌凤印,自当为六宫表率,今日却犯了宫规。卿自说,哀家当如何罚你?”

宛初焦虑之色更甚:“太后娘娘,臣妾的过错,请容稍后再议,臣妾自当按宫规领罚。现今要紧的是另外一事。”

皇太后抬眼望了望太妃,后者虽低了头,却一看便知是在侧耳倾听。

“你倒是快说呀!到底什么事情。”不知是否感觉到太后紧迫的目光,太妃终于从茶杯中抽出头来。

宛初的话倒像是被堵在了嗓子眼里:“这……”

太后深深看了她一眼,道:“说。”

宛初突然跪下,语带哭音:“娘娘,臣妾有罪。安美人肚子里的孩子……没了。”

“哗啦”几声,太后手中的杯子碎在了地上。

她一下子站起来,脸色煞白:“什么?!”

皇城里的事,就像风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短暂的雪霁之后,大雪重新覆盖了整个京城。安络的事,很快便如被埋在雪里的一切一般沉入了人们的记忆深处。不是因为遗忘,而是因为无人提起。没有了龙子这根救命稻草,安络注定了要在皇宫这个深潭里溺死。无论当初有多么的风光,无论曾经的到过多少的关注,事实就是事实,不再具有竞争力的人,永远不会成为话题的中心。

宫内又重新恢复了平静。至少表面上如此。

如同一出闹剧,落幕得突然。从安络被关进清芷宫到她的名字在这座宫殿里彻底销声匿迹,不过月余。两宫为着龙子的失去悲恸了几日。事情便以几个宫女的以死谢罪作为终点。安络的娘家甚至不能摆起灵堂。

开始的时候秋已经结束,结束的时候冬还未最深。

几天后宫人们禀报安络的死讯时,宛初只是淡淡点了点头,连手中的羊毫也没放下。吩咐秉笔的女官做好记录,便又俯身在洒金宣纸上添了几笔。无需调查,皇宫之中让一个人消失太过容易。既然是那一位亲自动的手,与她无关,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

京畿百姓本来见落了一次雪,便已经是在准备着冬衣了,不料还是赶不上在第二场雪之前做好。朔风汹涌南下,寒气仿佛一夜之间席卷了整个世界。内需司所有的绣女织工都在昼夜不停地赶制宫内主子们的冬装,各宫的宫女也不例外,就连丹珠这样的大宫女也要夜夜拿着针线。

就在惠民署的人忙个不停地施粥赠药之时,各处的雪情也都陆续呈报到了未央宫的金案上。北边的杜州境内,四方驿完全瘫痪,只有硬是开出来的呈奏官道勉强能够通行。敏州粮价日日见涨,旁近的衢州粮价更是飞到了天上去。连温岭一带都已经有死了人的奏报。直隶的境况倒还算稳定,只是惠民署的食舍里也是日日挤满了领粥的饥民。

“这样下去,不知道还能撑几天。”芙依皱眉道,“国库的银子可没有堆成山,存粮也不多了。依惠民署现在的用度,早晚得把国库吃空。”

门闭着,宫女们都已退下,长乐宫佛堂里只有三人。“总不能叫它停下来吧?”皇太后道,“皇帝不是已经想了办法吗?”

“太后娘娘,让领粥的饥民去开路,路是通了,”芙依撇撇嘴,“可是没通到青州那边。银子倒是没怎么少用。粮价一日不降,任何办法都不过治标不治本。这些天未央宫的折子里尽是些无用的废话。朝里那帮人,主意没出几个,拐着弯骂人的话倒是一大堆。”

太后笑道:“淑妃不是让你堂兄去抑平粮价吗?怎么,你不去训他,倒来我这里倒苦水?”

“太后娘娘!”芙依跺脚。“如果没有三哥,敏州粮价怕会是现在的两倍,您知道的!”她撇了撇嘴,又心不甘情不愿地说:“只是按现在的这样的状况,三哥再怎么厉害也是独力难支嘛!”

“不插手是不行了。成晋这孩子,在敏州的根基到底浅了些。”笑着,太后翻开手边一本折子,细细读着上面的朱批。前日早上才递上去的奏请开仓的本子,圣上下午便批了下来。虽说女官的折子不像外臣的那样须耗时层层审批,这个速度也确是太快了些。芙依见太后这般,便肃立一旁,不敢再言。

“淑妃怎么说?”太后沉思一阵,转向正在品茶的宛初。

宛初徐徐咽下一小口茶,小心合上手中的细瓷白莲盖碗,方才说道:“圣上仁和。”

太后看她一阵,道:“你倒不急不燥。”

“其徐如林。太急躁了难免不会打草惊蛇。况且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宛初微微一笑,似乎是在回忆什么,“宛初记得,那几句话还是娘娘亲自教的呢。”

太后赞许地点了点头,又道:“依你徐如林,莫不成就让这粮价一直涨上去?”

“自然不可。”宛初道。

“西北大营可耐不住这样的煎熬。”芙依皱眉道。

宛初低头思索一阵,道:“我看圣上的法子倒也还使得。从前不也有过这样的先例?只是该在各州郡也都效仿才是。我记得今年秋天的收成也不算差,各处的官仓应该有些存粮才是。敏州的官仓不够粮就先从邻近的州郡调过去。只要那些屯粮的松了口就好办。”

芙依疑道:“敏州的官仓怎么会不够粮?”

“原因多了去,自个儿回去好好想想。”太后轻描淡写地说,“淑妃,你倒是说说,国库的银子要是不够留给西北大营的话该怎么着。”

宛初意味不明地道:“如此……两年了,时机该到了吧?已经没用的棋子,弃了也罢。”

芙依扬眉:“两年?你是说……”

太后正色看着宛初:“你可有把握?”

宛初冷笑,丹凤眼斜斜挑着:“九分。”

芙依看看太后,又看看宛初,佯恼道:“可打什么哑谜呢!”

太后笑着看她,只不语。宛初嘴角勾起,淡淡吐出三个字。

“贪墨案。”

当悬挂在未央宫侧殿的九九消寒图被勾到了第二个字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大事让举朝震惊。

“查,衢州巡抚……查,衢州布政使……查,衢州……”

连着几个大节的临近,本是一片欢喜的日子里,衢州大小府衙里却是哀鸿遍野。圣上连发十二道诏令,查办衢州大小官员二百一十六人。因一时找不出这许多合适的人手补缺,命郡守以下官员留职,衢州各府府尹、刺史全部撤换,衢州巡抚、布政使、布政司副使等几位更是当场拘了去。一时间,不但衢州,连邻近的敏州和蒲州都是人心惶惶。

“圣上有些鲁莽啊。”宛初拿起一个灯罩,将手中的密报凑到了烛焰边。薄如莎草的纸卷很快便燃烧起来。宛初随手将它放进了熏炉。火光从熏炉雕镂的空隙中透出来,很快便暗了下去。零陵香幽馥的香气里掺杂了些许纸灰的焦味。

“不过,是个好办法,”她好笑道,“简单快捷,直截了当。”

“可是这样一来,衢州的商人可不好拉拢啊。我们的人可是要牵扯进去的。”芙依喟叹道。

宛初坐回榻上,皱眉看了看棋局:“还没好吗?”

芙依皱着眉,犹疑不定地落下一子。

“那就弃子吧。虽然有些可惜,不过反正,小卒子有的是,也不差那么一个两个。”宛初笑得倾国倾城,拈了白子落在一片黑色中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十一月十四,御史在衢州粮储道的府邸里搜出了一本青皮账册,查得衢州官商相勾结屯粮,圣上惊怒。衢州粮储道交刑部候审。衢州数粮商入狱。

十八日,衢州益棠府尹因以官粮入私仓中饱私囊获罪。抄衢州巡抚官邸、益阳府尹官邸、兴安刺史府邸、恒安刺史府邸、得金银现物共计价九万两,字画古玩帛物共计价一十八万两,总计廿七万两白银,足抵三州两年赋税。

十九日,衢州新任巡抚开始以搜查出的赃银入市购粮以充官仓。

廿一日,有衢州粮商开仓济民。衢州粮价降。

廿三日,敏州粮价降,有粮商开仓。

廿六日,敏州粮价稳。

廿八日,蒲州粮价稳。

廿九日,直隶粮价稳。

……

-------

捉虫一只:原“独立难支”改为“独力难支”。虽然两个都是成语而且意思相近,但“独立难支”是贬义词,“独力难支”是中性词,此处应用后者。

同类推荐
  • 将门嫡女:誓不为后

    将门嫡女:誓不为后

    她说,我不要住皇宫,不要当皇后他说,好,那就当妃子她说,我们不能这样,你是皇叔是师叔,这是乱伦他说,小侄女,朕喜欢更乱一点她说,我不会嫁给姓夜的他说,那没办法,除了姓夜的,没人敢要你好吧,她其实一点也不介意做个女光棍!
  • 古代猎男记

    古代猎男记

    她只有一个爱好,收藏各类美男!穿越到女尊国更是让她如鱼得水!她追求美男的口号是:“宁可错上十人,不可放过一人!”冰山型,温柔型,养成型,成熟型,艾逸小姐怎么会放过呢!大叫一声:“古代美男们!姐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跨过千年只为遇见你

    跨过千年只为遇见你

    睡了一觉穿越了,还是个不受王爷待见的弃妃。把她扔进破院子不说,每天还有一群女人来挑战她的极限。以为她就这么好欺负吗,她可不是以前那个胸大无脑的南宫雪,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怎么对付那一群老古董还不是信手拈来。看她不把这王爷府搅个天翻地覆。。。王爷,你等着。
  • 仙女娇妻:宠你不手软

    仙女娇妻:宠你不手软

    “死神大大你饶了小女子我好不好?为什么我一个落难小仙从天下掉落之后,原本的命定恋人不理我,而死神却揪住我不放咧?为什么我一个不留神给穿越了,穿越到古代之后还要当别人的奴婢,悲不悲剧啊我?
  • 浮生只为君

    浮生只为君

    虽然名字略微古风了些,略微文艺了些,但内容不会这么文艺的,会很暖心,女主很萌,男主很强大。
热门推荐
  • 剑指灵荒

    剑指灵荒

    被海盗俘虏也罢,为何要成为水中祭品?大难不死却又要跟石像成亲?被冷男追杀,肉身又炸成了渣渣。幸运的重生一回,美女的她却变成了龙家废物二少。敢叫她废物二少?她是丹器符武全才!敢说她龙二少是娘娘腔没人爱?她的粉丝遍布灵荒大地!追在后面喊着要自己负责的大师兄敢私下成亲?好吧!不怪她狠,大不了封印今生记忆,从头再来,顺带为孩子寻一位称职的爹!(女扮男装—玄幻女强—群号:31577536)
  • 开个农场种主角

    开个农场种主角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种主角能得到什么呢?且看邵年得到主角农场后,如何混得风生水起!新书已内签,请放心收藏!
  • 半城风月半城雪

    半城风月半城雪

    他将她送进监狱,逼她离婚,她只是擦掉眼泪,说了两句话:“我没有杀人。我也不会离婚。”“除了骗人,你还有没有别的本事?”他冷笑,对她极尽报复。后来,她哭着给他跪下,“是我杀了人,我认罪,我跟你离婚……”他如愿以偿,可她的母亲却死了,她彻底心如死灰。葬礼当天,她用了最惨烈的方式,让他后悔了一辈子……当真相揭开,他也确实后悔了终生,却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段话一个故事

    一段话一个故事

    故事我有很多,只是一个个都很短,不多说。
  • 决战灵气大陆

    决战灵气大陆

    小说爱好者,喜欢写小说,所以……我会努力的
  • 盘古的传承

    盘古的传承

    一个爱幻想的少年,得知盘古开辟天地的故事之后,欣欣向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少年穿越回到了上古时期,抢法决,炼丹药,铸造天地都为之色变的神器。但,修仙的路途是何其的坎坷艰难。为了自己的梦想,少年志无穷,决心要与天地争辉,与日月争艳,将惨绝人寰的天道踩在脚下,成为宇宙万物的主宰。莫欺少年穷!感谢墨者平台免费封面支持!
  • 悟空时代变了

    悟空时代变了

    让沙僧剃度穿上袈裟装和尚,帮助八戒减肥培养型男,再帮孙悟空……算了,这泼猴实在改造不动啊!什么?你说他们要是不听?我和如来认过亲我和观音拜过把,当然这都不是重点,你不听?老子一枪崩了你!啊不,是小僧一枪超度了你。多年以后,大大小小无数妖怪前来恭贺三藏取经成功,无他,终于送走了一个瘟神罢了。
  • 一夜情入豪门

    一夜情入豪门

    婚礼中被未婚夫逃婚,伤心的她跑到酒吧随便揪了个男人来了一场一夜情。逃离了6年之后回来,5岁大的孩子像雷达似的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却不知那个男人一直寻找了自己6年。再次相遇,宫席揪住她说“6年前的那个晚上,你不认为你要对我负责吗?”而欧阳雨说“这个是我的儿子,今年5岁。”她竟然已经有了别人的孩子。。。欧阳雨,我也要让你尝尝被人抛弃的感受,我所受的必将十倍奉还。。。可为什么好像不由自主的爱上你了
  • 《红楼梦》中学生读本:共解其中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红楼梦》中学生读本:共解其中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梦觉红楼》以开头,人物,解读三篇共计二十章分析导读《红楼梦》。本书写作特色在于忠实于小说原文,坚持“有说必有据”,每章选取《红楼梦》经典选段;每章设置相关问题,启发读者思考;本书解析仅提供一种思维范式,鼓励读者合理解读和持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