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2900000028

第28章 江舟谈玄 3

1老子

当1993年我国的考古学家挖掘出来战国时代的《老子》原著时,惊奇的发现我们读了两千年的《老子》,原来是被汉儒篡改以后的版本。由于伪作流传已广,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研究的还是儒家伪本。悲催,还是可笑。

我们今天学习的《老子》,正是玄学家王弼校对的《老子》

玄学的世界观是以无为本,以有为末。这是王弼提出的。这是对老子‘有出于无’思想的‘发挥’,不是发展。

老子崇尚无为,但老子的自然(即世界观)不是以无为本,而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用大白话就是----太玄妙,搞不清楚。有人会说搞不懂也叫一种世界观吗。笔者要说老子的世界观是已知的最精准的世界观。大自然是奇妙的,人类根本不会完全认识大自然。但是有一点又是确定的,人类多认清一点,就会多受益一分。

《老子》的核心哲学结论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重点不是道法自然,而是推导出“人法自然”。

“人”指人类,《老子》的核心哲学结论其实是指:人类社会服从自然世界的规律。

老子又进一步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那反过来就是“万物无以生将恐灭”,指不服从客观规律就只剩下灭亡了。

说到此,有人会纠结于老子的自然规律和我们今天认识的自然规律不同。其实不管老子认为自然是一阴一阳的,还是变换无常的,还是神秘的,这只是他自己对客观自然的认知。对此不必过分解读。

玄学崇尚老子,就是崇尚老子的人法自然。但是晋朝人对自然的认知已经变了。老子认为自然玄而又玄,而玄学家认为自然规律是“以无为本”。因此玄学家便认定人要服从以无为本的自然规律。这还是人法自然。因此冯友兰把玄学看做道家的一个分支。

东晋玄学家孙盛在《老聃非大贤论》中批评老子不仅不是圣人,甚至连“大贤”都不算。孙盛第一个批判点就是“(老子)故冥体之道,未尽自然,运用自不得玄同。”指老子没有看懂自然(规律)。为是么孙盛这样说?其实质是玄学和老子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不同了。同一宗旨的人法自然,却因自然认知变化了,最终结论也不同。

而今天的人认为自然规律就是客观科学,今天再讲人法自然就是社会服从客观科学。

因而老子的《道德经》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需顺从客观世界,强调社会观服从世界观。老子是从社会的角度看世界,即从人类的角度看。

《道德经》最大的贡献就是阐述了客观世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需顺从客观世界,强调社会观服从世界观。所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却能不为而成!

老子作为东周直属官员,从东周朝廷的利益出发,宣扬小国寡民思想。别管秦国还是齐国,如果只封他们一个城堡,他们什么大事也干不成,周朝不就安稳了。这个思想乍一听还对,可是脱离现实,且不说东周之外还有强国,就说只有一城一地的诸侯,在新农业科技的支持下,在利益的驱使下,也能强大起来。

但是,道德经把客观世界(道)对人的影响力,阐述的淋漓尽致。道与德,以世界观、社会观来规划这个世界,对后世各种思想潮流产生巨大影响。

老子曰:是以圣人之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大道废,安有仁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这一句两千年来都被用作批评儒学的话,可是这句是西汉伪造。1993年10月,发现战国竹简,原文为: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虑,民复孝德。)

请读者注意:老子这里讲的全部都是整体的‘民’,是一个集体,也就是人类社会,而不是个体的人!这说明本身老子讨论的是世界观和社会观的关系。

这时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出道家与儒家最基本的区别。

道家信奉社会观服从世界观。

儒家信奉人生观服从社会观。

黄老道家信奉社会观服从自然,即人类社会服从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是什么?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就是自然科学。不管是建造一条小船还是建造核电站,不遵循客观条件,凭着美好的愿望是要出人命的。乌托邦式的违反自然规律的事不能做。

老子认为社会应服从自然规律,因此否定社会规律。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这里老子否认的不是仁义,而是不认同社会规律。

把老子的说法解的俗一点,就是讲:这人若不按自然规律办,就只能用“德”来保护自己;这人若是还没有道德,就只能搞人际关系(仁);连仁心都缺失了,就只能靠拜把子(义);不仁又不义,那就得在神明前发个誓了(信)。

以此反推,你只要是个有德的好人,做事前不用满脑子仁啊,义啊,很自然的就会做好事。服从德,自然有仁义,服从道自然有德。

在理想状态下,只要按客观的自然规律办事,就可以把社会治理好,可是这个物理实验室中的“理想状态”不存在。社会有自己的规律。

而儒学信奉个人服从社会规律,儒家总结的社会规律就是儒学的仁义。人必须向社会妥协,我们的父母都有老了,没用的一天,我们也不能因此把他抛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世界的客观规律,却不是社会规律。

服从自然规律是人类的共性;服从社会规律是人类的个性。

道与儒,分开看则互抵,并排看则互补。因此中国文化是儒道相溶的,在社会道德“确切”的时代是外儒内道;在社会道德不确切的时代是外道内儒。(今天我国社会正从小农社会转向商业社会,社会道德的细节在变化,文化趋向外道内儒)。

人本就因该适应自然而又尊重道德。玄学家跳出儒道之外,提炼出“笃道尊儒”,别开生面。

西方的个人主义是主流,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在西方老子比孔子吃香。

《老子》的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这本书道出了一切。——约翰高

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黑格尔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总理施罗德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

玄学家对于《老子》并不是完全接受的。他们更多的是接受老子的自然规律之说,不再用“道”的眼光去探索社会,而是以道的眼光去探索人性。用现在人的话讲,就是探索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服从和利用。

因此我们发现,玄学大家偶尔会对老子有一些微词。玄学家不认同老子的最终的政治结论:小国寡民思想。王弼认为,小国寡民是舍本求末。

即使在玄学最昌盛时期,老子的地位也没有孔子高,玄学家们还是称孔子为圣人。在必须要把孔子拉进玄学圈时,甚至批评老子对道是一知半解,所以才嚷嚷个不停。(这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他代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在以后我们遇到的时候再细讲这个典故。)

2庄子

到了魏晋时期,玄学家不仅崇尚老子,更崇尚庄子。玄学家把庄子提拔到仅次于孔子的“亚圣”的位置,而玄学家大多只认可老子为“大贤”。上面说到孙盛甚至品老子为“中贤”。玄学的崇本是庄而不是老,因为庄子才是探讨人性的。

庄子率先提出“天与人一也”。庄子这里的“天”不是儒家的天道,而是《老子》中所说的天道自然。他认为人本身是自然中的一份子,应该也符合自然规律,这自然规律就是牛马不用人喂;也能活得很强壮,草木不用人浇水,也能长的很茂盛。人也是自然的产物,要顺应自然。

老子探讨社会服从自然规律。庄子承认《老子》的道,但他探索人的个体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庄子从人性论(个人)视角出发,只研究客观世界对(个体)人的影响,讨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强调人性顺从自然,则逍遥,忘我。

《庄子》在先秦历史上,无门无派,游离于各派之外。在魏晋以前,也很少有人提及此书,即使有个别提及的,也是由于《庄子》这本书文采出众,个别语段被引用在别人的文章里。道家一直以黄老为主,并不重视《庄子》。

庄子是一个富有的人,司马迁记载他,写书超过十万字,古代一份竹简就能打个一二百字,一本书就得用牛车拉,而其出十万字的书得需要多少名工匠为其制书简,得多少个高级工匠为其刻字。古代刻字的高级工匠可跟今天刻石碑的人不同,古代圣人是不写一字的,只用嘴说,由这些工匠刻在竹简上。所以这些工匠都是认字的,甚至我认为这些人都是非嫡系的贵族后代。

庄子主讲人性论,是中国自由思想的先驱。而他的书只有在类似于他的这种高端阶级人群的大批涌现时,才会被认可。所以,直到魏晋以后,庄子才被已经成熟的士族阶级所重视。也是在这一时期,《庄子注》才开始流行,表明学士开始关注他了。

前面说过《老子》书中所写到的‘人’,全部都是民,而不是个体的‘人’。这说明本身老子讨论的是世界观和社会观的关系。而庄子所论全都是“人”。

到了魏晋时期,玄学家不仅崇尚老子,更崇尚庄子,就是因为庄子从人性论出发,只研究客观世界对‘人’这个个体的影响,讨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强调人性顺从自然,则逍遥,忘我。

《庄子·杂篇·让王》在许多人看来是最荒诞的一篇。本篇开篇就说道,尧要把天下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

舜要让天下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多余时间来治理天下!

舜又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说,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披柔软的皮毛,夏天穿细细的葛布。春天耕地下种,形躯能够承受这样的劳作;秋天收割贮藏自身完全能够满足给养。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我又哪里用得着去统治天下呢可悲啊。”

不管是支父还是支伯,他们都不会是普通的人,应该本身就是高级的部落酋长。

如果上天对一群亿万富翁说,如果让你选择当一年的皇帝,还是再活30年。如果这些亿万富翁脑子不进水,他一定不会去做皇帝。而如果找来一百个乞丐,问他们是做一年的皇帝就死,还是继续这样再活三十年?可能会有一部分人站出来选择做一年的皇帝。

有人说,庄子重视生命,享受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做后盾的。对于富有的,有物质基础做后盾的人来说,安安稳稳多活一日,就是在天堂中多呆一日。重视生命,享受生活。

这是我们没有理解庄子,庄子探索的是人性的本质。不要说他的逍遥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一个人即使懒惰到极点,把他扔到孤岛上,他也会勤奋的找寻食物;一个人即使勤快的极点,衣来张口,饭来张口,想之即来,他也会表现出懒惰的一面。

庄子探索的是人性的本质。因此追求任何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抛开一切的客观压力,理想化的看事物。假使我们只关注人性的本身,人性是追求逍遥,自由的。

庄子的言论听起来匪夷所思,其实是因为大众没有达到他那个境界。

古老的自由学说听起来甚至有些荒诞,但其实就像仁爱、正义,甚至团结。这些学说在起源的时候,都是非常幼稚的。在远古文明中,部族‘团结’甚至靠巫师装神弄鬼来获得。但随着人们的认知水平的提高,自由学说变得异常光辉璀璨,就像一团胶泥却能变成精美的瓷器。

魏晋,士族崛起,成为主要‘团体’。玄学也是讨论人生观和自然的关系,因此玄学更加推崇庄子。庄子的逍遥游是人性与世界观关系的代表作。

庄子重视生命,享受生活。不得不说,自由派,西方叫个人主义,在人生观上推崇自由有其精彩之处。自由这个观念应被儒学人生观所包容。

玄学家将《老子》和《庄子》并举,以老解庄,以无为本,开启了中国古代的自由学说。当然还很不完善。

由于小农的壮大,贵族阶级的消失,他也没有独立发张下去。但玄学对儒、佛产生巨大影响。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脱离温饱时,重视生命,享受生活必然会受到关注。儒佛都不得不重视《庄子》。

朱熹说佛学有很多重要观点抄袭《庄子》,甚至陈寅恪也说:“佛学采用周易,老庄之义,以助成其说”。

其实,佛学原本就有自己的东西,抄袭谈不上,但是确实借鉴很大。佛学进入中国,开始的宗旨是苦禅,释迦摩尼说:“众生皆苦”。和尚说,老老实实吃苦吧,死后带你们去西方极乐世界。

后来从玄学中提炼出“佛性、顿悟”,令其彰显出一丝超尘脱俗。甚至连一些重要的佛教教义都是玄学家写的。桓温后期有一个重要的谋士叫郗超。他写了著名的《奉法要》。《奉法要》是中国佛教义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他提倡用佛教五戒“检形”,用十善“防心”,认为善恶有报,天堂地狱,均系乎心,强调人们必须“慎独于心,防微虑始”,把本已突出超脱的人生哲学,解释成了一种治心从善的道德学说,将佛教的道德作用提到了首位。

儒学家们认为佛学抄袭玄学,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懂玄学和宗教的关系。玄学和佛学的关系等同于儒与道的关系,既有外在的矛盾又有内在的互补。这一点也是本书在佛教出场之后重点探讨的内容。小农社会出身的儒学家们对这个现象不会有认知能力,包括陈寅格在内。

庄子对儒学也有很深的影响,早期的儒学更加注重人生修为,唐宋之后,吸收庄子关于人性的研究,加重了人性修养的内容。

老子探索社会服从自然规律,即社会观服从世界观。

庄子探索个人服从自然规律,即人生观服从世界观。

庄子的理论是“个人”服从老子的“道”。《庄子》是玄学的核心,体现了对人性的探索。

同类推荐
  • 大唐从献药开始

    大唐从献药开始

    穿越大唐盛世,开局获得吹牛皮系统。可抽奖,可升级商城,可掉落技能。顾宝摇身一变,成了给大唐皇后献药的绝世高人!“叮,宿主吹牛皮成功,牛币+3;经验值加100。”“叮,恭喜宿主,获得布洛芬一瓶。”“叮,恭喜宿主,获得拈花飞叶技能X1。”“叮,恭喜宿主,获得宇宙飞船一艘……”
  • 朔月之战

    朔月之战

    战乱,纷争,带来的家破人亡和流离失所,总会有人奋起反抗的,结局不管如何,过程便是态度,主角救了一名奇怪的来客,在他的教育下,小石头又能获得怎么样的生活和未来?拭目以待吧
  • 宫廷政治(下)

    宫廷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大宋山河1161

    大宋山河1161

    穿越宋金乱世,开局一个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是什么体验?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兵南侵,北方汉人义军群起,辽阳宗室叛乱自立,草原契丹人举兵反金。主角刚刚穿越,变成了义军首领耿京,竟然有人要他杀辛弃疾?要杀英雄?那我就先杀你,不管你是女真、党项、赵宋还是谁!【新书求支持,《五胡之血时代》扑街保证!】
  • 大话三国杀

    大话三国杀

    刘玄德的做人宗旨:惟贤惟德,能服于女人;以德服女人。
热门推荐
  • 我的系统能联机

    我的系统能联机

    虚空幻界,聚集了当世最强的天才。但是在云振面前统统跪败!一口魔窖横空,当中诸神沉浮。绝顶武魂?徒手斩断!远古血脉?抽魂炼魄!十大神体?嫁接神通!神祇后裔?提炼神格!天才,你这是在俯视我吗?能不能在优越一点,然后再高傲一些,将另外的半张脸也狠狠地撞向我的手掌?
  • 又被捉回娱乐圈

    又被捉回娱乐圈

    从外国回来的鸿宇,在系统的帮助下,得到了可以咸鱼一生的资产后,准备过醉生梦死的生活,没想到,刚回国就被盯上了。。
  • 宁负山河不负卿

    宁负山河不负卿

    对的人,终归会在一起——原本形同陌路,最后却为了对方不顾自己,多少次生死磨炼多少次的悲欢离合,终归他能陪她日出日落,牵着她的手走遍万水千山。他是天才,她更是天才,他们不是适合,只是天生就适合一起。
  • 傲娇上神倾城妃

    傲娇上神倾城妃

    一个从天而降的蛋改变了侯府大小姐原本的命运,而那从天而降的妖孽萧君陌谁又能告诉她,为何如此冷酷无情的人,内里怎么也如流氓一般呢?啊,萧君陌,你在干什么,啊大流氓,且看,我们的神君萧君陌是如何追到自己的小蛮妻的。
  • 驭唐

    驭唐

    治病,最根本的方法莫过于掐死病根,从源头上消灭疾病,所以何玄道穿越了。突厥,阻碍我华夏发展,驭之;高句丽,七百多年的历史,老而不死是为贼,驭之;百济、新罗,高丽棒子的祖先,“韩流”荼毒我华夏,驭之;吐蕃,染指西域,夺我河山,驭之;回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驭之;日本,呵呵,驭之;靺鞨,已入凤喉,焉能不驭之?欧洲,正处于中世纪黑暗时期,来自东方的老子将带给尔等光明!美洲大陆,不不不,她现在叫华夏洲大陆。
  • 青春变幻

    青春变幻

    几个内地普通的年轻人因各种原因来到据说赚钱机会多又充满传奇的深圳,他(她)在深圳奋斗,发展,有的小有成绩,有的一事无成。有的感情稳定,有的和妻子分手回内地。在这个变革巨大的时代,他们追求梦想,用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 于归录

    于归录

    小故事,小恋情,没有惊天动地的大爱情,只有我和你在年少时的一段暖暖时光。有喜有悲,有可乐味的初恋,也有苦茶味思念;我之于你,你之于我,都成为在许多年后不经意间想起时,能笑着说:我还记得你啊……
  • 人生正能量励志经典合集(套装共24册)

    人生正能量励志经典合集(套装共24册)

    本套书共24册,都是曾经激励过数千万人的著作,影响更多国人的外国励志经典。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一本不说话的书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一本不说话的书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原来只是听说

    原来只是听说

    浑浑噩噩的普通女高中生夏木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高考之后,选择了复读,平平淡淡的高四生活,仿佛什么都没变,又仿佛什么都变了。后桌咋咋呼呼的小蘑菇头,前桌清俊的男同学,同桌安静的睡颜,还有偶尔挂念在心里的隔壁楼男生,一点一点,像是笔墨晕染,悄悄改变原本的样子。听说青春短暂,时光残酷,高考之下,像是什么都失去了力气,整日活在梦魇当中,也懒得挣扎,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却又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