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18700000051

第51章 学者的楷模师德的典范——纪念刘乃和先生(2)

如果说陈老在世时,刘先生的工作是随着陈老的时间表运转的,那么1971年之后,刘先生就可以自主安排时间了。凭着刘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力,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集中精力,潜心治学,一定能独树一帜,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但她为了祖国文化教育建设这个大事业,把个人的名和利一概抛在了脑后。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李修生教授所说:“她搞学术工作绝少个人的目的,她有自己准备研究的课题,但当有学术组织和个人请她为一个项目的计划、一部书、一篇文章提意见时,无论是给她一个顾问的名义,或无任何名义,她都会全力以赴的开始工作,为别人的书或文章查材料,核对原文。有时她写出的意见书,比她看的文章还长。”(李修生《忆刘乃和先生》)

还应强调的是,刘先生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早在解放前,她就投身于党所领导的学生运动,参加过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和“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运动。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79年,刘先生参与发起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并先后担任副会长、会长。近二十年间,她不顾腰腿疼痛,和学会会员一起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发掘地方历史文献,研讨乡邦历史文化,推动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1989年任会长和《历史文献研究》主编以来,刘先生更是殚精竭虑,为使学会成为国内外颇具声望的一流学术团体而废寝忘食,辛苦操劳。近十年来,她带领学会全体会员辗转祖国各地,先后在上海嘉定、广东汕头、陕西西安、内蒙古呼和浩特、四川南充、河南驻马店、贵州贵阳、江西乐平、江苏苏州等地开展以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学术活动。这些学术活动在各地引起了深入、持久的影响,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生以一个史学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新时期学术科研活动如何为社会服务积累了经验,寻找到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周少川、邓瑞全《先师的学术精神永存》)

海南大学文学院张三夕教授所撰挽联很能说明刘先生所做的贡献,特录于此:得援师真谛,弘扬中华典籍,日日校雠,精神永在;

接舜老帅旗,执掌文献学会,年年奔走,功绩长存。

教书育人——师德的典范

北京师范大学陈垣研究室敬挽刘乃和先生的挽联云:

人生八十秋,为人为文为师范;

杏坛五五载,育桃育李育英才。

刘先生自1943年毕业留校,至1998年病故,在高校教师岗位上整整工作了55年,可以说她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1985年为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刘乃和先生作诗一首,题为《教师颂》,诗云:

为师忧道不忧贫,粉笔生涯寄此身。但得群英德才备,满园桃李自芳芬。

乐在其中只自知,身穷志富驰神思。良材他日擎楼厦,应念昔年辅教师。

1992年教师节,江泽民同志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与十几位教师代表座谈。刘先生即席发言,其中吟诵了“为师忧道不忧贫”的诗句。江泽民同志将这句诗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在总结讲话时两次引用这句诗,给予了很高评价。“为师忧道不忧贫”,这是对承担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刘乃和先生“为师”的基本原则。这里的“道”,是指思想、学术、事业、道德,“贫”是指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道”是“为师”者应全身心投入,为之努力奋斗的大事,而“贫”则不必过分关注。刘乃和先生执教五十多年,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伟大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师忧道不忧贫”是她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笔者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第一学期刘先生就为我们开设了《中国历史知识讲座》,讲授了历法纪年、地理沿革、姓字名号、科举制度、历代官制、古代史书等六个专题。四年级第一学期又讲授了《中国史学名著评论》课。刘先生讲课面带笑容,神采奕奕,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旁征博引,谈笑风生,条理清晰,板书秀美。本来所讲内容较为枯燥,但我们都深深为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学者的风范所折服,为先生生动的举例和幽默的语言所感染,听得津津有味,忘记了时间,总觉得一节课过得太快了。毕业多年后同学们相聚,谈起刘先生的课,还都印象深刻,如同昨日。

刘先生除先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授课外,还应邀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校讲学,受业弟子遍及全国,可谓桃李满天下。对这些学生不分校内校外、毕业前后,她都帮助提携,不遗余力。

笔者1982年毕业分配到包头师院历史系,担任《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教学工作。此课须有深厚的史学史、文化史、历史文献学和古代汉语的功底方能胜任,难度较大,故向刘先生请教。先生回信指出:“这个课,对学历史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基础课,学好此课,对将来学哪段历史都很重要,尤其对历史文献或史学史关系重大。”教导我认真钻研,搞好教学,并先后三次复信,对教学方法和主要参考书作了具体指教,使我较快地适应了教学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笔者提炼教学体会,写了40多篇评论历史要籍的短文在报刊发表,其间将部分文章寄刘先生审阅,先生回信对拙文给予肯定:文章“短小精炼,极得要旨,选题面广,为同等书所未选者也不少。”并鼓励道:“望继续写下去,一方面可以帮助别人,另一方面,通过写作必然可以提高自己,有助于深入研究。”1990年跟随先生访学,根据自己的情况打算以“焦竑研究”作为课题,先生尽管有许多需要助手协助的研究工作,但仍然毫不迟疑地支持我的选择,并指出:“焦竑是明代学者,著书多,藏书富,校书不少。他除去思想上有引佛入儒主张,希望调和儒释这一思想特色外,并在经学、文学、史学、哲学诸多方面都有著述和成就,但过去对他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尚少,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得到先生的首肯,增强了信心,先后完成了多篇研究焦竑著作的论文。其中最初的两篇,先生作了字斟句酌的修改,使我获益匪浅。二十多年来,笔者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绩,是与先生始终一贯的帮助和鞭策分不开的。特别是先生“为师忧道不忧贫”的精神,时时警策我为人做事。

刘先生不仅对学生在学业上严格要求,而且在生活上也关心体贴,无微不至。笔者学兄张立生曾撰写《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怀念导师刘乃和先生》一文,其中谈到:1983年他师从刘先生读研究生,为方便到刘先生家问学(其时刘先生住在校外),需买一辆自行车,但囊中羞涩,是刘先生为他补上车款缺额,才“购买了第一部个人的自行车”。

对身边的学生如此,对其他求教者刘先生也是满腔热情。江西省乐平市委副书记黄辉富在“洪皓、马端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刘先生相识,之后每有文章都寄刘先生过目。刘先生看后,“除针对文章说一些鼓励鞭策或商榷性的意见外,还把文中的错别字、错别标点符号列成表,第几页第几行,一个个标得清清楚楚,再寄回来。”他深有感慨地说:“这种诲人不倦、严谨细致的长者兼学者风范,实在令我敬佩不已。”(黄辉富《悼刘乃和先生》)

由于刘先生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就连一些著名学者也尊她为师。上海大学来可泓教授曾撰《缅怀刘乃和先生》一文,其中谈到:“她是陈垣先生的及门弟子,我是陈垣先生的长公子乐素先生的弟子,在学术上均属陈垣体系,有较多的共同语言。特别是同在文献会活动,先生的道德文章,负责精神,更令我敬慕。我尊他为师,向她学做人为文;但她却以我为友,不倦教诲和鼓励。”文中还记了一件刘先生为来先生改诗的事:

1997年杭州大学百年校庆,我写了一首贺诗,诗曰:“梅花迎春百度开,蜂蝶莺燕纷飞来,为我中华酿佳蜜,撒在大地化良才。”事先寄给刘先生审阅。刘先生为我指出:“从仄起而论,此诗有13字平仄不合,但其中一、三可不论,因此‘梅’、‘为’、‘中’、‘莺’、‘大’可不改,其余8个字必改。”于是在不改原意的情况下,字斟句酌,改成“梅花迎春百度开,蜂蝶莺燕远飞来,年年酿得甘芳蜜,撒向人间育俊才。”使我得益匪浅。

这件事不仅说明刘先生熟悉韵律,精于诗法,在中国诗词学会占据一席之地当之无愧,而且反映了刘先生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和师德风范。

每逢新年,海内外的上百张贺年卡就如雪片般飞进刘先生的补拙书屋。仅此亦可说明,刘先生令人叹服的学者风范,赢得了广大学子的尊敬和爱戴。

简朴生活——高尚的情操

刘先生长于诗词,常有感而发,作诗抒怀。在年逾古稀之后,曾有一首《生辰自咏》登在《中国老年报》上,其诗云:

独茗独坐,独起独卧,独行独止,独忧独乐。人生过隙白驹,转眼七十已过。忙忙碌碌半生,赚得孑然一个。三餐因陋就简,穿着缝补旧破。有时引吭高歌,有时赋诗吟哦。有时满座高朋,有时孤单寂寞。有时埋首撰著,有时挑灯备课。对坐四壁图书,兴来挥毫翰墨。千里求师来访,仍然登坛授课。廿载腰腿疼痛,运转尚超负荷。虽说精力渐衰,且喜勤而不惰。待人接物以诚,办事言而必诺。际遇风风雨雨,工作有成有挫。八宝山头已近,莫作匆匆过客。珍惜桑榆晚景,岂能白白度过。

这首诗是刘先生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既说明日常生活的简单质朴,也可看出先生胸怀的豁达大度。

刘先生对物资生活一直“因陋就简”,无所追求。1986年以前,先生住在北京西城区能仁胡同36号,笔者曾经去过一次,条件十分简陋。笔者师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汝启和教授曾撰文加以记述:“先生住的是四合院西北角的两间小平房,房子年久失修,夏天常漏雨,而屋子里最多的‘摆设’就是排满了书的书架。每逢雨季,这些书架便都披上了‘雨衣’——各色各样的塑料布,屋子里的潮湿程度也可想而知了。先生的膝部、腰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每到这种时候,疼痛就会加剧。冬天就更不好过了:屋子里只有一个蜂窝煤炉子,纸糊的顶棚在寒风中发抖,玻璃窗上方既不是方砖,也不是木版,而只是一层薄薄的纸,屋里的温度常在十摄氏度以下。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先生的脸上却从未出现过愁容,每次见到她,都是正埋头于一大堆线装书和稿纸中。谈起学问,先生的话语带着我在上下几千年驰骋,小屋里常常回荡起她那朗朗的笑声。”(汝启和《永恒的微笑——追忆刘先生的生活片段》)1986年,刘先生搬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住进了楼房,条件改善了许多。但三居室的房屋,除了放床处外,沿墙摆放的全是老式的书柜和书架,既没有豪华的家具,也没有时髦的摆设。

至于饮食穿着更是简单。一日三餐,只吃三四两粮食,青菜豆腐是看家菜,而且往往是做一顿吃一天,上顿剩下的下顿热热再吃。衣服很少更新,往往一穿就是十年八年,毛衣袖子上的补丁连成了片,“穿着缝补旧破”一点也不夸张。如此简陋清苦的生活,而工作负担又十分繁重,生命在高度超负荷运动,可刘先生仍然是无怨无悔,笑口常开。这充分显示了先生胸怀坦荡,乐观豁达的高尚情操。

1992年,启功先生将他义卖字画所得的163万多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励耘讲学助学基金”。(“励耘”是陈垣老的书斋名,陈老的朋友有称他为“励耘书屋主人”或“励耘主人”“励耘翁”者,故“励耘”可指代陈老。)刘先生写作了《祝贺启元白先生设立励耘讲学助学基金八绝句》,其中第七首云:“肯为援师播爱心,新苗成长得甘霖。尊师重道高风在,火种薪传直到今。”这是对启先生不为名,不图利,爱国爱师,提携青年的高风亮节的赞扬。其实用这四句诗来形容刘先生,不也是十分恰当的吗?

哲人其萎,薪尽火传,吾侪后继的“为师”者,将以刘先生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先生不朽的精神,沿着先师的道路继续前进。

(原载《文史知识》2008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谈修养

    谈修养

    《谈修养》是一代学术宗师朱光潜先生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出版迄今已六十年,依然是青年学子的最爱。全书由二十来篇文章组成,以“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为中心,涉及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种种问题,如以“三此主义”立志、培养奋斗精神、把握个人与社群国族间的互动,乃至谈心性、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乃至价值意识、美感教育等等。
  •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诗文诵读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诗文诵读

    本书是从浩瀚的文化宝库中采撷出来的文学精品,代表了不同时代爱国者的心声。书中共选取伟大领袖、革命先烈、爱国志士及文学名家的古体诗词139篇、现代诗32篇、散文杂文27篇、书信25篇,每一篇都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书中还对历史人物及写作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诗文背后的重大事件,重温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史诗,是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及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物。
  •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本书精选了作者所写的学术随笔近百篇。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马克·吐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马克·吐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热门推荐
  • 我怎么橘里橘气的

    我怎么橘里橘气的

    某一天放学的路上,我遇到了那个改变我一生的事,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我遇见了那个女孩,精灵,是这个世界的灾祸根源,引发大规模崩坏灾难的祸根,为了拯救她们,我将踏上一段新的路旅程,来吧,和我们约会吧......(仿写约会大作战)
  • 最强保镖

    最强保镖

    他来自一个神秘之地,来执行一个神秘任务,结果半路蜂拥而至各色角色美女:萌妹萝莉,御姐女王,少妇淑女……尼玛,我不过是来保护一美女总裁而已!
  • 快穿:男神束手就擒

    快穿:男神束手就擒

    方幽若意外穿越,摇身一变成为了自己笔下的恶毒女配。为了完好无损的活下去,方幽若只能想方设法攻略展慕骁。第一世,方幽若是影帝展慕骁的小助理;第二世,方幽若是皇帝展慕骁的贵妃;第三世,方幽若是爱慕军阀展慕骁的落魄大小姐;第四世,方幽若是追求霸道总裁展慕骁的女强人。一次又一次的相爱,让方幽若深深爱上了自己笔下的那个男人——展慕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寒似水

    清寒似水

    苦难终会过去,黎明就在眼前,人生如此,爱情亦是如此。
  • 血脉祭献

    血脉祭献

    血脉为源可逆苍天可斩诸神天才临世天下是我的舞台最强血脉华夏子孙当世无敌
  • 玄兵修士

    玄兵修士

    意外死亡让主角徐阳魂穿异世,面对异世强者修士,没有任何灵根,身为废人的他又该何去何从。放弃?等死?不,面对困难,他毅然而然选择站了起来。他要用他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让巨炮飞机成为自己结实的后盾,让自己自创的玄兵成为修炼界的一股洪流!“呵呵……你不是第一个想杀我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徐阳手中的激光炮开始蓄能。“但,想杀我的人,全都死在了我的大炮之下……阳炎激光炮!”
  • 幸福往事之生存

    幸福往事之生存

    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改革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各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冲击着人们,让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它让人们的工作,爱情婚姻家庭产生了波动,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混乱。这种现象也深深地影响着洞庭湖中一个小镇人们的生活,那里被一度被称作洞庭湖的“小香港”。在这个小镇上,生活着一群朴实而又渴望追求新生活的人们,他们对爱情,对家庭充满渴望。
  • 血武战道

    血武战道

    帝江、烛龙、白泽、相柳、金乌、凤凰……远古神兽已成遗迹,谁将再起动荡的波澜。血脉流传永无止境,山海经的图画终归会展开。请看《血武战道》,窥探异界的洪荒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