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21700000014

第14章 我的命运谁做主(2)

最后,我认为自己的人生规划鞭笞着我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我打算自己去做一个公益项目,但是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分配时间。如果我用心去做项目,害怕自己的学业被耽误,又怕会失败,但如果不去做,又把自己锁定在了平庸的路上。我不确定自己未来到底会走怎样的路,所以我把学习当成我的退路。这二者到底可不可以兼得呢?在时间管理方面,我对自己非常不满意,因为自己觉得没有时间,所以根本顾不上对学习成绩没有任何帮助的实践。但有时我又把很多时间浪费掉,比如对一些零散的时间没有安排,浪费在了发呆或者神游上,常常想应该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时间,在聊天中过去,在空想中过去,我却不知道如何真正利用这些“无所事事”的空隙,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总而言之,我现在的困惑就在于不知道如何选择做真正有效果的事和提高时间管理效率的方法。

我想做到与众不同,但想与行之间,真的很难,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并继续努力成长。

刘毅晨,西南财经大学

背景资料

擅长英语,爱读书,虽然是理科生但对历史尤其感兴趣。父母是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但家庭非常和睦,给了我无限的爱与安全感。现在是西南财经大学大一投资学的学生。

性格关键词:自强,热情,知性

职业关键词:财经,记者,公益

人生态度关键词:真诚,简单,积极

困惑关键词:时间管理

刘毅晨同学: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你的来信让我突然想起这个故事。是什么让某些人变得与众不同?我觉得罗丹说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够的耐心。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的,“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真的耽误了很多少年人。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我身边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至少在世俗的意义上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中。

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读完,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所不屑于去做的。到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了,可是每周还要写两篇1500字以上的专栏文章。

在我了解的当代西方学者中,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三界之间,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可是他的勤奋又是非常人能比的,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们翻阅了罗氏家族百年以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足与外人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你在信中提到——“我想做到不可复制——但我做着与大家相同的事情,又怎么能与众不同呢?”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跟你一样,年轻的时候也常常困惑于此。

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他说的是做学问的道理,其实也是任何事业获得成功的道理。那就是,你必须要找到新的材料和新的问题。

新材料与新问题,是可以互相启发的,有时候,新的问题促使我们去寻找新的材料,有的时候反之。一个人什么时候可以寻找到这些属于自己的新材料和新问题呢?这就需要不断地试探、学习和大胆的假设,作为一位正在大学读书的人,其实不必焦虑于“为什么我现在还如此的平凡”,因为你好比是一个正在学习游泳的实习者,你现在只需要学会规定动作,打好基础的功夫,同时心存高远,在日复一日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新材料和新问题。

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的过程中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

在流传至今的明清漆器中,有犀皮斑纹的是最昂贵的,几乎一器难求。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制造出来的。后来,王世襄终于在他的书中把秘密泄露了出来,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工匠制作犀皮,先用调色漆灰堆出一颗颗或者一条条高起的地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颜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干透了再磨平抛光,光滑的表面于是浮现细密和多层次的色漆斑纹。

当我读到这个秘密的时候,突然莞尔。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蓝狮子出版人、财经作家)

黑幼龙

我要做一个高效能人士!

我内心焦虑,却总行动缓慢;要做的事情很多,却总是路径漂移,拖沓和慌乱。时间该如何管理?生命又该如何更有效率?

尊敬的黑幼龙先生:

您好!

我想向您请教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做一个高行动力的人。西方成功学用行动商数(PQ)衡量一个人主动有效的行动能力。中国古语有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而我似乎是一个行动商数很低的人,缺乏一种持之以恒的行动精神。我不是一个缺乏想法的人,也很积极乐观,乐于接受并尝试新鲜的事物。大部分时候,我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深切地知道阻碍我进步发展的障碍何在。我常常会想,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并希望在更多方面取得突破、做得更好,但真正要改变某些不足和缺陷时却总是感到无力,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并且不懂得行动的优先次序。

习惯,是很强大的一种力量。而很多坏习惯,似乎是我无法战胜的顽疾。譬如,我的字写得很差,给人的印象十分糟糕。不少朋友都向我提出过这个问题,大学阶段恩师也专门指导过我如何改进,但多次决心以后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进步,信心反而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中丧失。我并不怀疑我做事的能力,却怀疑自己做事的风格。高效能人士认为事情有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之分,强调要事第一。而我似乎常常为了处理一些“紧急”的事而丢下了“重要”的事情,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付出和精力支持。虽很重要、短期内却不那么紧急。这让我在很多事情上意识到了问题,却难以真正进步。

说到做事风格,我不是一个喜欢作计划的人,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常常比较拖沓。有时因为自己贪玩、有时因为自己过于宽松的判断、更多时候是因感受不到那份不得不做的压力而懈怠。但一般我也不会延迟完成任务,原因是最后时刻我会有惜时如金的高效,“置之死地而后生”很适合我这种做事方式。渐渐地,我竟习以为常了。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很糟,总在紧急的事务上消耗精力,看不到实现长期目标的希望,原有的不足没有在时间的流逝中得到修补,反而愈积愈厚,行动激情随之不在。

“磨刀不误砍柴工”、“厚积薄发”的道理,我虽然明白,却总是做不到。是我过于讲求实效,耐不住那份看不到成效的寂寞吗?急功近利是一个心态问题还是性情问题呢?另一方面,如何把握时间、认真执行对我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挑战。知道一件事情的重要性,于我来说并不困难。但如何在心理上、行动上说服自己足够耐心地去认真执行,是一个大问题。当我在面对一个需要付诸长远努力、持久才能得到提升的重要事情时,应该怎样舍弃一些工作,去作“磨刀”的准备呢?什么时间做、如何做好“磨刀”工作?这些问题时常困惑我,让我感到“补短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正因为没有那份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的耐力,即便我知道了正确的方向,也很不快,还束手束脚。我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糟糕的是,却常常感觉不到优势应有的作用、改变不了劣势的负面影响。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效避免自己的不足呢?

在此,希望您能给我以及和我有同样困惑的同学们一些建议。如何明白行动的优先次序,用一份对待“紧急”事件的心情去处理一件“重要”的事情?如何在“厚积”的阶段持续地付出努力,并坚信这一努力是我“薄发”所必需的基础?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有效行动,及时清除鞋里阻碍我们走向远方高山的小沙粒,拥有高效的执行力、做一个踏实的行动者?

期待您的答复。

黄崇望,上海社科院

背景资料

1986年9月生。04年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08年毕业,免试直升上海社科院法学所研究生。为人喜自然宽和,乐于尝试,尤爱田野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回首过往,个人认为经历曲复殊异但平安顺畅,多有贵人之助,常怀感恩之心。

性格关键词:热情,细心,豁达

职业关键词:管理,投资,创业

人生态度关键词:乐观,积极,宽和

困惑关键词:行动力,习惯,做事风格

崇望:

你好!

我觉得你是一位非常希望采取行动的青年,而且你认为不只是做就好了,还希望能提升效率,以结果为导向。

其实,事情不只是分成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有些事情既重要又急。像我们的车子在路上抛锚了;或客户打电话来抱怨,这些事我们理所当然会马上处理,不会犯你所说的拖延的毛病。

有些事是属于急,但不重要的。像明明我们在忙,却有人打电话来想聊天。这通电话就是急但不重要的。有人将这类事列为“时间强盗”,因为这些事夺去了我们不少时间。

还有些事既不重要也不急。但别低估了这类事,很多人天天上班只知道保持忙碌,好像这样才有安全感。关键在于他们在做这些事时,不会告诉自己这些事是不重要又不急的。

要想提升效率或取得成果,最重要的是要求自己多做一些“重要而不急”的事。

学习英文对我们的工作,甚至前途都影响深远。但感觉上并不急。下个月,明年或好几年后再去报名吧!可是当有一个很好的,但需要会英文的工作机会来临时,再急也来不及了。

运动,身体检查是不是重要而不急呢?戒烟呢?但愿我们都不会有“太晚了”的那一天。

对年轻人而言,提高沟通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提升自己的领导力,都是重要得不得了的事。但我们都去忙那些急的事了,一直到有一天沟通与人际关系变成又重要又急了,措手不及该是多么遗憾。

我的大儿子黑立言在很多方面都很像我,包括凡事拖延,常拖到最后一天,或截止日期前才交件。有一次他告诉我,他的一位教授表示,爱拖的人常常比较聪明,因为他们有把握能在最后一天把事情做好。不知道这位教授的话对你是否稍有安慰。至少你能了解有这问题的人还真不少。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进这个恼人的问题呢?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回想我一生做得比较有成效的事,发现这些事常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愿景。常常去想这些事完成了以后的美好模样。这样会激发我们想做的意愿。例如,你该去和某人沟通,但一直在拖。这时,不妨想想你与他沟通后的融洽状况,想想你心中这块石头放下后会多么轻松。这样你可能就会立即行动了。

阶段性的成就感。就像打高尔夫球,虽然距洞口有四百多码的距离,但第一杆打了二百码,走到球边就会有一种阶段性的成功的感觉,虽然距洞口还很远,可能还要再打三杆才能进洞。怪不得有这么多的人对高尔夫乐此不疲。我们做很多事都要提醒自己,每一阶段都会有它的价值,都有它的乐趣,而不是非要等到最后完成才算成功。像学英文,每进步了一阶段都是一种成功。

奖励自己。每做完一件事,比如写完一篇报告,教了一班学生,都应该请自己吃一顿饭,买一件衣服给自己,或去看场电影。经过一段这种略带“强调”意味的激励过程后,也许我们真的可以改掉我们的老习惯了。

在20世纪40年代,有一位保险业的前辈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成功的公分母”。这篇演讲中的一些名言一直到今天还广为流传。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

“成功的人会去做失败的人不去做的事,而且会做成一种习惯。”

我们都很想成功。是不是该想想哪些事是那些不成功的人通常不会去做的。要是我们去做的话,那就找到成功的公分母了。

(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地区负责人)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的沟通技巧

    鬼谷子的沟通技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被后人称为“王禅老祖”,是道家、兵家、纵横家共同的祖师爷,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圣人。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庞涓,外交家苏秦、张仪,都出自鬼谷子门下。《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是研究沟通的历史力作。《鬼谷子的沟通技巧》就是以《鬼谷子》为蓝本,选择其中的言辞权谋之术,从辩论和谋略背后所依据的沟通原则切入,并结合大量涵盖了官场、商场、职场、处世等领域的经典案例,进行展开论述,教你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环境中砺炼韬光策略和沟通技巧,掌控与人交往的主动权。
  •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西周国学的内容为“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论语》中也记载着孔子教育学生要把孝放在首位的事。《开宗明义》云:“君子之视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亲,不但可以忠君,而且可以延伸到一切道德领域。孝,成了修身、事君、交友、为官、临战中一切道德的根本,是“至德要道”。几千年来,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熏陶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陶冶了千万个杰出人物。本书节选了部分典型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目的是教育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情感上去施行孝道,继而提升中华传统美德。
  • 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告诉我们:电话的发明起源于贝尔的“异想天开”,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于卡尔·本茨的“无稽之谈”,飞机的发明起源于莱特兄弟的“白日做梦”,抗生素这个伟大的发现萌芽在亚历山大·弗莱明的“痴人说梦”,马云初创阿里巴巴之时,很多人笑他是“疯子”“傻子”,……这样的故事不计其数,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成就最初都只是一个被嘲笑的“荒诞的梦”。《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精选的50余篇文章带你见证各种各样因独特梦想而成功的故事。《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及有力的评述,你也一定可以汲取到走向成功的力量。
  • 生活的艺术:传承后世的修炼经典

    生活的艺术:传承后世的修炼经典

    本书汇集了三位世界级智者葛拉西安、拉罗什福科、托尔斯泰对世人生活、处世、修炼、友爱及成功的谆谆忠告。他们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加上其惊人的才华,使其能洞见人民间生存法则的精髓。他们的著作在发表后虽历经磨难,却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财富,并世代传承,被誉为处世的圣经。
  • 成功诀窍

    成功诀窍

    八面玲珑的应酬技巧是现代生活中一门最高尚的艺术。应酬有术,大家都能互蒙其利,生活愉快;应酬无方,则只能千金散尽,孤了终生。若你深谙应酬之道,你的工作和事业必能一日千里,更上一层楼。成功者独具的胸怀凡是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人必有过人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过人的智慧和能力,有着宽容的心胸,有着忍让的作风,并使这成为有助于成功的一种习惯,敢于面对复杂的战争,能够审时度势,忍受一时的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在身处逆境之时不气馁,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化险为夷,成就大事。
热门推荐
  • 斗罗之我有一支魂兽大军

    斗罗之我有一支魂兽大军

    “说吧,是我们八个一块打你,还是我自己打你?”“当然是你自己。”“好的。”秦羽说着召唤出了自己的30个魂兽……
  • 成长中的过客

    成长中的过客

    有些人,注定要错过;有些事,不能一错再错;
  • 异界之弑神之路

    异界之弑神之路

    风羽,一个失去记忆的少年,贪财,傻瓜像,一般情况下犯二,特殊情况下中二。有着全大陆最垃圾的职业——召唤师,别人招魔兽当小弟,风羽却尽召唤些奇怪的东西,带着同样是召唤师的萝莉当小弟,开始一段传奇的故事。宝儿拿着加特林机枪,满脸无辜地说:“老大,这家伙被我打烂了,还能卖钱吗?“风羽:...........
  • 自由幻想西游录

    自由幻想西游录

    这是一本看了就想“吐!”的小说。无论你看几次,都能回想起第一看这小说“吐!”的感觉。结论:神一样的小说。
  • 重启激荡年代

    重启激荡年代

    当了一辈子老师,傅松傅校长突然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大学刚毕业那会儿。那一年,春风又一次从遥远的南海边吹来,傅校长站在荒凉的沙土地上,面朝大海:我去,海水好黄!(非官场文!)
  • 神的为所欲为

    神的为所欲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懂世界——by主
  • 豆汁儿卤煮

    豆汁儿卤煮

    京城根儿下的故事。根正苗红的冰球新星×赤口毒舌的京城姑娘文中设定皆是作者臆想,请勿较真,请勿考究。
  • 师途江湖

    师途江湖

    “小叔说爹是娘的师父,那阿绥是该叫娘亲娘还是叫娘亲师婆呢?”“师……婆?”“小叔说男者尊公为师公,自然女者便为师婆了”卫烈火汗颜,看着靠在桥墩上的男子,眯眼促狭道,“徒儿你怎么看?”
  • 我的任务是花钱

    我的任务是花钱

    华天明被人盯上了,每天都给他钱,从二百到数万,必须在24点前花光,这种好事没得说。不过随着时间的进行,似乎花光这些钱并不太容易……
  • 锦色天下

    锦色天下

    我站在万人之上,活成了天下人都想要的样子。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这一生是多么的悲哀。丹陛之下向我俯首称臣的那个女人,俘获了我身边这颗高高在上的君王心。而我爱的那个男人,从始至终,眼里心里,都没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