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44300000049

第49章 十二月探寻商业文明(3)

行动指南

救援濒临困境民企的机制最终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也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只是一个商业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商业的方法来救活将要死的企业。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领导人,你每天都要有危机意识,要清楚地知道你快不行的时候谁会来救你。只有不断把这个问题想好,才能确保自己的企业未来的安全。

12月18日能力要与机会匹配

我想,任何一个成功或失败的人,都是被机会牵着走的,其结局只是能力与机会的不同组合而已……所以,不光机会与能力常常不匹配,能力和身份也往往名不副实。

——摘自冯仑文章《学好才会赢》

背景分析

德隆是一个传奇,但只是胆略和幻想中的传奇,而不是商业上的传奇。那些年媒体和德隆自己最为乐道的是“产业整合”,不是要整合某一个产业,而是要整合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不仅要纵向整合,而且要横向整合。

从逻辑上讲,任何一个小小的产业链,只要你把它扯开拉长,其实可以无限延伸,把地球上的所有产业和一切经济活动都囊括进来。譬如,纸的原料是木材,木材的上游是林木以及相关的机械、化肥,机械再往上找就是钢铁,如此循环,无休无止。

所以,“整合产业”实际上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无边际的事业。然而,他们为什么会相信并且深陷于这种幻想呢?据说是因为发现了巨大的机会。德隆幻想“整合产业”,其实是5岁男孩想要媳妇的美梦。

段子原声

5岁的男孩看见美女,她对于他即便是机会,他也无力娶她为妻;15岁的男人能生儿子,未必会当爹;25岁会当爹,也未必就是教育家。

行动指南

民营企业往往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必胜的逻辑,过多地看重机会,而忽视自身能力与机会的匹配性,捡了一次钱,就以为可以天天站在那儿弯腰捡钱,结果难免一次次落空,贻为笑柄。

12月19日生意场上的挣钱和分钱

有两件事在生意场上永远都得做好,第一是你能不能挣钱,这是经营问题;第二就是挣了钱给不给别人,这是商业道德问题。

——摘自《万通·生活家》2008年第3-4期冯仑文章《商业伙伴:万通的选择与思考》

背景分析

在万通的历史中,冯仑大概有10年左右是在资产负数下生活,那时候他只能讲创造,不能讲分享,分享痛苦是没有人愿意的,所以他讲得更多的是承担责任。

但是今天万通已经发展得比较顺利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需要更多地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与同事、商业伙伴创造财富和分享财富。冯仑说过,“挣钱要从最近处着想,分钱要从最远处着想”。

这是什么意思呢?假如说今天万通挣钱了,冯仑首先想他要多出钱,多出力,多冒风险,多承担责任,这是最近的。分钱要从最远处着想,就是说赚钱了,他得想分钱有没有遗漏,是不是忘掉谁了,先把最远的都分了,把每一个层级都分完,最后剩下的钱才是他的。只有这样,创造和分享的两个过程才能够完善。

公司不能光是创造财富、为股东创造价值,另外还需要分享。

行动指南

别的商业伙伴与你合作,不知道你的经营能力怎么样,人家冒的是经营风险;挣了钱你给不给别人,别人冒的是道德风险,是对你道德原则的考量。所以合作要成功,这两件事都很重要。

12月22日挣钱的最高境界是“让”

挣钱的最高境界,不是“争”,而是“让”。赚钱的过程中,人的本能都是争,讨价还价,杀价抬价……“让”的学问在中国尤其重要,因为中国人讲面子。但美国人不讲,他会当真。我们世贸的项目现在都是1美元、5美分地争,谈判的律师费却是每小时800美元。

——摘自2007年12月13日新浪读书频道冯仑文章

背景分析

想要运作资金,想要懂得如何让别人支持你,让钱为你的公司创造效益,就得懂人心。怎样打动对方呢?要研究人心,要懂人情世故,包括怎么给别人面子,怎么让人放心,怎么让别人相信你是好人。

在不同的民族、社会、文化背景下,钱必须按照当地的伦理、风俗、习惯、人际关系运作。只有取得别人的信任,才能让钱走到你这边。

有一个故事为证。“非典”时期,冯仑卖了一家公司的股权给一家私人企业,是一项价值好几亿元的项目。冯仑和那家企业的老板是非常好的朋友,冯仑和那个朋友商量说,我们太熟了,不好意思谈,不如先让下面的人谈,如果谈不拢我们俩再出面。之后下面人谈啊谈,最后冯仑他们要的和对方愿意给的还差4000万元。他们就商量在上海见个面,吃个饭,把这个事情说道说道。冯仑一直在想怎么说,如果让朋友妥协,确实不给他面子,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对半掰,他多出2000万元,冯仑少要2000万元。

后来冯仑想了个办法,他跟对方说:“哥们儿,这4000万元我要是不写到合同里,董事会上交代不过去,因为董事会授权的底价就是这么多。你现在不太能接受,那么你就付4000万之前的钱,我给你办过户,这4000万元你爱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但是你得给我写上。对我而言是长期应收账款,反正也不是坏账。”这算是冯仑“让”了。

那位朋友没多久给冯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觉得占了你的便宜,我付一半,你先给我过户,完了我再拿它抵押银行贷款,再贷4000万元一块儿给你。”后来一分钱没少给万通。因为冯仑卖的时候整个价格还是低的,所以现在对方光这个项目就赚了几十亿元。这个交易过后,双方的关系仍然非常好。

段子原声

谋人钱财其难度仅次于夺人贞操,从别人口袋掏钱忒难。

行动指南

在生意合作、人际交往中该让多少呢?这是一门学问。面子尊严很难拿捏,让到他有面子你有尊严,就比较好。在人生过程中,“让”的学问远远高于“争”的学问。

12月23日为什么中国的土壤长不出“苹果”

论偏执狂、神经质,对成功的渴望、坚持,挑战权威和传统,有这些特质的中国企业家不在少数,但出不了乔布斯,这不是中国企业家的问题,而是中国整个市场运行的效率很低,在这种低效的环境下,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也长不出苹果。

——摘自冯仑的新浪博客

背景分析

从思考立体城市时开始,冯仑就一直试图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以及立体城市的下属,这也促使他开始思考创新的问题。在他接触的企业家中,性格有如乔布斯、扎克伯格一般偏执、喜爱挑战的人不在少数,这也激发了他进一步的思索:为什么有这么多具备成为大师潜能的企业家,中国却出不了一个乔布斯、一个扎克伯格,也出不了苹果这样的企业?

冯仑认为,这不是中国的企业家出了问题,而是中国总体市场经济效率导致了中国土壤中永远也生长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

行动指南

“定价机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现实办法之一,例如百度在美国的上市、腾讯登陆纳斯达克等,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定价”的示范效用,这必然会催生、吸引更多的人去创业。但是,接下来就必须解决一个市场经济效率的问题,因为经济活动的效率是靠重复交易来体现的,如果这一个交易总也达不成,要达成非常之复杂,就叫市场效率低;另一个标志是交易成本高。比如今天、明天马上就能达成交易了,但是中间的成本很高,这个成本就包括显性和隐性成本,比如有腐败存在,那就是隐性成本,这些隐性成本很高,市场效率就降低。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要解决的是第一个问题,至于后者,不是他们能解决的。

12月24日评李嘉诚:“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一个成功的人对生活的态度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有点成功,他的自我就会让别人不舒服,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论让你感到渺小,他的财富让你感到恶心,最后他的自我使别人无处藏身。但李嘉诚先生不一样,他在建立自我的同时又在追求无我,这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

——摘自冯仑《万通·生活家》悦读俱乐部“哲学与生活”活动讲话稿

背景分析

2006年,冯仑和我国内地的一些企业家去香港拜访李嘉诚,和李嘉诚吃了一顿饭,感触非常大。

当时李先生76岁,是华人世界的财富状元,也是中国商人的偶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人会怎样和冯仑他们见面。一般会想,“李大爷”这样的大人物,会等大家都到了,坐好了,然后才会缓缓地过来,讲几句话。如果要吃饭,“李大爷”一定会坐在主桌,有个名签,内地企业界20多人中相对伟大的人会坐在他边上,其余人坐在其他桌,饭还没有吃完,“李大爷”就应该走了。如果他是这样,在座的人也不会怪他,因为他是伟大的人。

但是让冯仑非常感动的是,等到内地的企业家到达的时候,李嘉诚先生已经在电梯门口等他们了,然后给他们发名片,这个小小的细节出乎他们意料——以李先生的身家和地位而论,已经不需要用名片了!发完名片后,内地的企业家们一个人抽了一个签,这个签就是一个号,就是他们照相站的位置,是随便抽的。冯仑当时还想为什么照相还要抽签,后来才明白这是用心良苦,是为了大家都舒服,否则怎么站呢?

抽号照相后又抽个号,说是吃饭的位置,又为大家舒服。最后大家让李先生说几句,他说也没有什么讲的,主要和大家见面。后来大家鼓掌让他讲,他就说:“我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吧。”然后看着几个老外,用英语讲了几句,又用粤语讲了几句,把全场的人都照顾到了。

吃饭时,冯仑抽到的正好是挨着李嘉诚隔一个人的位子,冯仑以为可以就近聊天,但吃了一会儿,李先生起来了,说抱歉他要到其他桌子坐一会儿。后来,冯仑发现他们安排李先生在每一个桌子坐15分钟,总共4桌,每桌都只坐15分钟,正好一小时。临走的时候,他说一定要与大家握手告别,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边上的服务人员,然后又送大家到电梯口,直到电梯关上才走。

同类推荐
  • 一分钟读懂管理学

    一分钟读懂管理学

    《一分钟读懂管理学》: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针对这一点,《一分钟读懂管理学》不是单讲管理学道理,而是结合生动事例,讲述管理学的真谛。让你看得愉快,做得轻松。阅读《一分钟读懂管理学》之后,你就能够掌握运用技巧,讲究策略;付出有限,效益无穷;使下属景仰,事业成功的管理妙招。
  • 清华财商课

    清华财商课

    本书是以部分清华企业家、创业者创业经历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其内容涵盖了整个致富流程,从树立致富观念、白手起家,到最后的守业、致富教育、分享富人的思维方式,介绍了如何有效提高个人的财商。
  • 中国式管理的智源: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部典籍

    中国式管理的智源: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部典籍

    在中国式管理的“古为今用”方面,典籍之多可谓浩如烟海。本书独辟蹊径,从丰富中取其精,从庞杂中择其要,精心整理出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种顶级读物,重点放在中国文化中与管理相关联的经典论述,以备管理者研究历史,批判吸收,古为今用,无往不利。本书博采中国文化顶级原典的精髓,将其巧妙熔于一炉,底蕴深厚,风致妙绝,融修身、为官、治家、摄政、学问、御人、处事、雄辩诸种中华智慧于一体,提纲契领,重点突出,阅读方便,高瞻远瞩,实为管理者快速提升中国文化修养水平的优秀读物。
  • 员工忠诚教育

    员工忠诚教育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从3万到1000万的网店经营

    从3万到1000万的网店经营

    本书讲述了网上开店涉及的一些计划和策略,经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问题。比如网上开店的手续及条件、网上商店的装修与经营技巧、网上开店的概况和风险、网上店面与实体店面的优劣比较、网上开店的投入与进货渠道等。
热门推荐
  • 我是你的盾牌

    我是你的盾牌

    史无前例的最新技术,史上最强防护科技......“唐凌笙,你有心吗?”...“唐凌笙,你想做我的什么?”.......“你的盾。”
  • 武家园里的许愿树

    武家园里的许愿树

    许愿树,亿万人崇拜。每人都可以许愿,但灵不灵,只有你们自己知道。
  • 花间独酌春昼醉

    花间独酌春昼醉

    生死于世,何其茫然。世人皆说你罪孽深重,我偏要陪你走这恶鬼道……世人皆说你悬崖勒马,迷途翻悟,我却偏要送你万丈深渊。世人皆说你蒙眼坠魔,可怎么办呢?我只想拉你一人坠无间地狱与我同尔……
  • 神秘翻书人

    神秘翻书人

    三界鏖战,神魔乱舞。从高家村走出的小人物,身怀“神秘”传承。是真仙,还是神棍?“道友请留步,我又不会害你!”
  • 风华倾落于你身

    风华倾落于你身

    林向晚,有着药学天赋的林家养女,被商业霸主,帝都傅氏征去当了两年的福星。所谓喜,非男女之喜,而是,认了一家子亲戚,受了两年的屈辱,最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重活一世,智商上线了,要学会抱大腿。傅励寒,傅氏家主,传闻冷酷无情,城府极深,林向晚抱上了这个大腿之后,发觉传闻有一些不一样...林向晚乐呵呵道:“傅七爷,我最近要拍一个电影,你看看,这资金方面……”傅励寒:“……”恍若未闻林向晚凑向前,露出八颗牙:“老板...”傅励寒:“……”置之不理林向晚再接再厉,“七叔……”傅励寒一个冷眼射过去,某女识相的闭嘴了。过了一会儿,林向晚深吸一口气,漫不经心开了口:“老公……”傅励寒转过头看她,道:“还差多少钱?”林向晚:“……”瞧把你傲娇的。
  • 倾城绝恋:绝色太子妃

    倾城绝恋:绝色太子妃

    南宫景嘴角一勾“明日子时,城南三里柳树下等你,口说无凭,击拳为誓”。说罢伸出拳头,龙毓婉儿伸出自己的小拳头对准南宫景的大拳头用力一击。“啊,好疼,亏你手生的这么细皮嫩肉,怎么这么硬呀!哎呦呦……”“想报复我呀!呵呵”说罢从怀中拿出一貔貅图案的小彩瓶:“拿去,敷一次就好了。”塞到龙毓婉儿的小手中,转身便走了。
  • tfboys浪花绽放

    tfboys浪花绽放

    这个不知道,自己看吧!
  • 少侠来修仙呀

    少侠来修仙呀

    顾深身为资深宅男外加直男癌,终于好不容易交了个女朋友,以为摆脱了左右手的命运==,谁可知,小手来没拉上,更别提接吻开房,就得知自己被无情的绿了QAQ顾深借酒消愁愁更愁呀,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下水道==待好不易爬出个头,一道闪电击下,顿时没了意识,只感觉只坠落。睁眼之时,便是另一番景象。难不成穿越了???!
  • 穿越到农家

    穿越到农家

    被挚友推入虎口,本该消逝,却魂穿到了一个架空时代与她同名的女孩身上。在这个陌生的空间,却有温暖她的人。宠女如命的父亲,乖巧可爱的幼弟,让她…心动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寄养:王妃已长成

    寄养:王妃已长成

    她四岁时,成为被寄养在神王府,要做神王妃的人;十岁的他冷冷说“本王会好好将你养大,只是能不能成为本王的妃并不能单凭父王一句话!”二十岁的他,红罗帐里早已群妃妖艳;十四岁的她,却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躺在被屏风隔开的床上,夜夜听着群妃猫儿般的叫;她十五岁时,皇帝却下令命他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