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46300000017

第17章 《春秋》决狱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将儒家思想运用于政治建设和文化教育中,大搞人才战略,兴办太学。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将儒学经义运用于法制建设中,从而在司法领域推出了一种新的审判方式——『《春秋》决狱』。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将儒家思想运用于政治建设和文化教育中,大搞人才战略,兴办太学。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将儒学经义运用于法制建设中,从而在司法领域推出了一种新的审判方式——“《春秋》决狱”。

汉初的法律制度,主要沿用的是秦朝的法制,学术界有“汉承秦制”的说法。由于当时的立法技术不高,制定的法律数量虽多,但质量却较为粗糙,很多规定不近情理、不通人情,如果机械地不加变通地执行,会出现背离情理的判决。汉武帝还在当太子时,就接触到这样的案子。

汉武帝十四岁那年,廷尉给当时的汉景帝上报一宗案子,请他审批。这是一桩凶杀案,凶手名叫防年,因继母陈氏杀死了防年的生父,防年就杀死了继母陈氏。廷尉的意见是:“依律,杀母,大逆论。”按照汉朝法律,杀死母亲的,应该定大逆罪。景帝对此案究竟如何处理也拿不准,就叫在一旁的太子刘彻谈一谈他的看法。

刘彻侃侃而谈,说“夫继母如母”,继母之所以叫继母,就是要表明他和亲生母亲不同。只是因为父亲爱她,所以叫继母。此案中的继母不讲情义,亲手杀了父亲。其下手之时,儿子已和她恩断义绝,她也不再是儿子的继母了。防年的行为,应该和一般的杀人行为等同,不能以杀母的行为定大逆罪。

景帝觉得刘彻说得对,只按照一般的杀人行为处防年以弃市之刑。在场参加讨论的大臣无不称赞刘彻见识不凡。(《汉武故事》)

刘彻能说出这一番道理来,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当时法律和情理之间的冲突。依照汉律,只要是杀母行为,不问原因、不管动机,通通定为大逆罪;大逆罪的罪犯当处腰斩之刑。腰斩是用斧头将犯人拦腰斩断,斩断之后,犯人的上半部分还有知觉,非常痛苦。防年杀人事出有因,在情理上是值得同情的;如果机械地按照法律规定判防年大逆罪,处腰斩刑,势必和老百姓的情理发生冲突,法律制度就很难得到民众的信服。所以刘彻依照常情、常识对其进行了变通,将防年的行为定性为一般的杀人行为,而一般的杀人行为只是处弃市之刑。弃市就是砍头,没有腰斩那么痛苦。

刘彻继位为皇帝后,自然想改变法制中的这些理法冲突问题,但一直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有一次,廷尉张汤给他报上来一个案子,无意间带来了改良法制的契机。

那么张汤是何许人也?他上报的案件,又怎样成了改良法制的契机呢?

先来介绍一下张汤。

张汤是汉代著名的酷吏,打小就是个法学奇才。

张汤他爹是长安县丞,帮助县令审理狱讼官司的副手,恐怕相当于副县长。从小耳闻目染,张汤对司法程序很熟悉。一天,他爹外出办事,叫他一个人看家,结果家里的肉被老鼠给偷走了。老爹回来就一通臭骂:“没用的东西,叫你看块肉都看不住!”还揍了他一顿。张汤心想自己给老鼠背了黑锅,也太冤了,一气之下挖开老鼠洞,捉住老鼠,找到没被吃完的肉。

然后他开始煞有介事地对老鼠提起公诉;再进行刑讯逼供,同时做法庭记录;再依法审理,最后还写成了判决书对老鼠宣判,处以“磔”刑。磔是汉代一种酷刑,用小刀将罪犯一一肢解。张汤自然也用这种方法对老鼠予以立即执行。他父亲偷看到全过程,大吃一惊,这完全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狱吏的手法呀!他怎么不学自通呢?我儿真是个天才儿童呀!就让他到县衙去做实习书记员,专门抄写和记录狱讼材料。父亲死后,张汤就在县衙里当了一名小吏。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命中的贵人。此人名叫田胜,法律身份是长安监狱中的罪犯;血缘身份则是当时汉景帝的小舅子,王娡夫人同母异父的弟弟。别的狱吏不待见他,张汤却觉得他必有翻身之时,对他特别好。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当了皇帝,母亲王娡就成了皇太后,咸鱼终于翻身了,田胜作为汉武帝的小舅,被封为周阳侯。田侯爷对张汤这位旧日恩人涌泉相报,给他介绍了很多达官贵人认识,还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哥哥武安侯田蚡,此时田蚡是朝廷丞相。朝中有人好做官,从此张汤在仕途上一路顺风,到元朔三年(前126年),当上了廷尉。廷尉是朝廷九卿之一,最高审判机关的长官,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的院长。

一天,张汤碰到了一桩十分棘手的案子。正是这个案件,成了汉武帝运用儒家经义改良法制的契机。

这桩案件,史书上没有记载具体细节,估计就是情理与法律相冲突的这类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判,就会和情理相背离;依照情理进行变通,又会违法,所以才把张汤搞得头大。换了一般案件,张汤这个司法老手还不轻易就搞定了呀!他左思右想,都想不出好办法,只好依律令提出处理意见,写了一个结案报告。上报之后,汉武帝一看,怎能做出这样离情悖理的判决呢?很不满意,给打了回去。张汤回头经过重新讨论后,再写成新的结案报告上报,武帝看了,又给打了回去。

张汤一想:事不过三,要是第三次还被皇上驳回,俺这廷尉恐怕就当不成了。张汤叫大家想办法,但所有的老狱吏都摇头,那就是和尚的脑袋——没法(发)。正在无计可施之时,一位儒生帮他解决了难题。那么这位儒生又是谁呢?

欧阳生

字和伯,西汉千乘郡(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幼习经学,以伏生为师学习《尚书》,后将《尚书》二十九篇分解为三十一篇,著有《欧阳章句》《欧阳说义》,是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的开创者。

此人名叫兒宽,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人。师从欧阳生,学习儒家经典《尚书》。元朔五年(前124年)公孙弘办太学,兒宽被当地政府推荐为太学生,成为儒学大师孔安国的博士弟子,也是中国最早的太学生之一。由于家里太穷,兒宽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经常帮其他博士弟子煮饭烧菜,或者帮别人当佣工耕田,为了不耽误学习,他只好“带经而锄”,带着儒经去锄地,别人休息时他就读书,非常用功。一年后,到元朔六年(前123年)十月,第一批太学毕业生纷纷走向工作岗位。兒宽因为考试成绩好,被分配到廷尉府来当“文学卒史”,即主管文书抄写送达的小吏。

张汤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喜欢“法律之吏”(《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廷尉衙门里用的都是这种法家学派的人才。兒宽作为儒生来到这群人中间,很孤立,受排挤。张汤认为他不懂府中事务,也不安排他管理某一官署,连办公室恐怕都没给他分,最后把他派到北地(在今甘肃庆阳西北)去管理畜牧工作,长期和畜牲打交道。

正在张汤和那帮老狱吏因结案报告而焦头烂额时,刚巧兒宽从北地回来呈报管理畜牧的文簿。大家以前瞧不上他,现在是病急乱投医,问他该怎么办。兒宽就用儒学理论来分析了案件,提出新的处理意见。大家觉得眼前一亮,说得对呀!干脆叫他起草奏章。奏章写成后,张汤认为写得好,就上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看后大为满意,第二天就召见了张汤,问他道:“你昨天报来的奏折,可不是一般俗吏所写呀!他是谁呀?”张汤说是兒宽。汉武帝说:“这个人我已经听说很久了。”把兒宽大大称赞了一番,对张汤的工作也大肆表扬了一番。

张汤回来,立马提升兒宽做奏谳掾(掌奏报与定案文书的属吏),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汤由是乡学”,从此张汤向往儒学,常常仰仗兒宽用儒学经义来处理疑难案件,每次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汉武帝知道这一情况后,觉得用儒家经义来变通疑难案件,确实是解决理法冲突的好办法,对张汤的做法大加肯定,还指派他去向儒学造诣更高的董仲舒请教。“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汉书·董仲舒传》)

此时董仲舒赋闲在家,朝廷遇到重大疑难案件要讨论商议,汉武帝就派使者或张汤去向董仲舒请教,每一次董仲舒都能把法律与情理的关系说得明明白白。

说到这儿,还得对董仲舒的情况做个交代。

前面讲到董仲舒被公孙弘排挤到了胶西国去当国相,胶西王刘端又是个杀官成瘾的变态狂。董仲舒来到胶西国本来是很危险的,没想到这位变态的刘端,听说董仲舒是个大儒,居然对他恭敬有加,根本没有要害他的意思。看来再古怪的人,也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啰!

董仲舒在胶西干了几年,害怕时间长了会出事,就以生病为由,辞职回家了。他潜心做学问写文章,从来不过问生产劳动和家务事,估计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一下,过着“读而不耕”的恬淡生活。

现在,朝廷使者和廷尉张汤经常代表皇帝来向他请教如何用儒学来办案,他心里十分兴奋。心想:这儒学渗透到了司法领域,独尊儒术的局面将更加稳定。对张汤的问题有问必答,“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后汉书·应劭传》),动不动就会引用儒家经义来对答,而且讲得特别详细。

由于董仲舒经常运用儒家经义帮朝廷分析处理疑难案件,时间一长,他就专门写了本名叫《〈春秋〉决狱》的书,书中汇集了232个案例,用来指导司法人员在实践中办案。

那么,什么叫“《春秋》决狱”呢?用这种方法来办案,在实践中该怎么搞呢?

简单地说,“《春秋》决狱”就是用儒家经典《春秋》来指导办案。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

首先,《春秋》决狱是用来审理疑难案件的。

只有碰到疑难的案件,单纯用法律条文处理,很可能会违背常情常理,才用《春秋》决狱。简单的案件,用法律能够轻松解决的案子不采用“《春秋》决狱”,因为《春秋》毕竟是一本历史书,而不是法律。

例如私为人妻案。

甲的丈夫乙乘船遇到风浪,船翻被淹死,无法下葬。后来,甲的母亲丙就把甲嫁出去了。有关部门认为:按当时法律规定,丈夫死后,要等到尸体下葬了,做妻子的才能再嫁,如果丈夫还未下葬就再嫁的,要以“私为人妻”论处弃市之刑。

本案事实是:甲的丈夫死于海难,葬身******,显然无法收尸安葬。所以强求甲安葬丈夫后再嫁,简直与强迫男人生小孩一样,那是办不到的。

如果生搬法律条文判甲以私为人妻罪,处弃市之刑,显然是背离人情常理的。不追究甲的私为人妻罪,又不符合法律规定。怎么办呢?有关官员只好去请教董仲舒。董仲舒就拿《春秋》来变通,说:依照《春秋》之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可以改嫁,这是第一。第二,“妇人无****之道”,以“听从为顺”,女的自己不能做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现在是长辈把她嫁了,怎么算是“私为人妻”呢。因此,甲和丙都不构成犯罪,“不当坐”。

(《太平御览》)

这就是《春秋》决狱的大前提,就是用来处理不好处理的案件;好处理的就不用《春秋》决狱了。

其次,《春秋》决狱在审理时要做到“本其事,原其志”“《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春秋繁露》)

“本其事”。就是要把事情搞清楚,相当于今天法律上说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原其志”就是看行为人有没有犯罪故意和过失,这是刑法中犯罪构成理论的说法,不好懂,通俗点说就是看一个人的主观心态,是不是想干坏事。“志”就是指主观心态。

我们再看甲误殴父致死案。

甲的父亲乙与丙争言相斗。丙用佩刀刺杀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致死,甲当何论?有的认为该定“殴父”,处枭首之刑。董仲舒认为,父子至亲,儿子看见父亲处于危险中,哪有不救的道理?甲虽然误伤了父亲,并不是要害他。《春秋》之义,许止的父亲病了,许止给他吃药,结果父亲吃了药就挂掉了,“君子原心,赦而不诛”,许止的心是好的,为父亲治病,所以不予治罪。这就是“许止进药”的典故。本案中甲打伤乙的行为,不是法律中的殴父,“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太平御览》)

由上面两点,我们可以看到,《春秋》决狱,就是在碰到疑难案件时,机械地用法律来判案会出问题,才运用儒家经典《春秋》来进行变通,既要讲法律效果,又要兼顾社会效果。

有了董仲舒的《〈春秋〉决狱》这本书作参考,处理疑难案件就方便了,张汤在廷尉衙门里大力推行这一审判方法。其实张汤早已经意识到了儒学的重要性。当时在朝廷混得最牛的就是公孙弘,公孙弘的学术底子是“文法吏事”,和张汤差不多,但人家现在混得很风光,先做御史大夫,后当丞相,主要就是因为他会“缘饰以儒术”,以儒学作为自己的门面。张汤很聪明,也能摸透汉武帝的心意,他想效法公孙弘,可自己没学过儒术,如何才能在判案决狱上做到“缘饰以儒术”就成了难题。如今通过兒宽、董仲舒等人,他终于明白了,原来儒学可以这样用于司法审判。于是一向以法家学说为能事的张汤从此热衷于儒学,并选拔一大批儒生为助手帮他办案,其中还有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张汤用这种方法来审案,在司法上做到了“缘饰以儒术”,所以越来越为汉武帝所赏识,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孙弘死后,他升官为御史大夫,跻身“三公”之列。

上行下效,廷尉作为最高审判官,他这样做,地方的郡县衙门自然也跟着学,《春秋》决狱迅速在全国的司法领域流传开来,成为一种新型的审判方式。

综合起来看,“《春秋》决狱”的审判方式,正是汉武帝将儒家思想运用于法制建设的必然结果。其目的就是要用儒家经义来改良法制,防止机械执法,减少法律和情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进司法进步,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七八百年,直到唐朝才退出历史舞台。

讲到这儿,我们有必要对汉武帝推行儒学治国的方略进行小小的总结。自他二十三岁(前134年)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大约到他五十岁(前107年)以前,二十多年间,他大搞人才战略、举办太学、推行《春秋》决狱,儒家思想已从政治建设、文化教育、司法审判等各方面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儒术独尊,人才荟萃,一个辉煌的“文治”时代已喷薄而出。

那么,在如此良好的社会背景下,汉武帝又是如何运用儒家的主张,来应对自汉初以来积淀而成的诸侯坐大、豪强横行、匈奴犯边这种种危机呢?又怎样缔造出辉煌的“武功”呢?

同类推荐
  • 吾是太监

    吾是太监

    此书乃是阉人励志小说,主角的前世是赵高,因为前世作孽过多,所以落的今生倒霉至极!主角利用催眠回到前世,本想做点好事让今生不至于太倒霉,但是事与愿违,秦始皇、李斯...反正所有的人都与主角为敌!主角立志要报复,要赢秦始皇的江山,淫乐他所有的女人!主角这样做并非出于肉体上的满足,而是享受精神上的快感!++++++++++++++++++++++++++++++++++++++++++++++++++++++++++++++++++++++++++++++++++++++++++推荐《大秦天下》书号:153169
  • 极品太监

    极品太监

    宫中混进一个假太监?天哪!羊群里混进了一只狼呀,不会是真的吧?小太监潘又安在净身的时候被人做了手脚,因而保住了自己的那个小命根儿。只因这一疏漏,他可是成了众宫女和嫔妃娘娘们争相宠爱的宝贝疙瘩。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假太监,皇宫里顿时充满生机、欢乐和冲动。这个小太监非比寻常,聪明绝顶,文武双全,竟做成了一番大事业。守边关、斗权臣、肃贪官、平反王、治乱世、开疆土、抗倭寇、惩奸相,四处寻花问柳,遍地妻妾成群,诙谐幽默一本书,嬉笑怒骂一场戏。
  • 风雨话东周

    风雨话东周

    周朝在我国历史上分为西周和东周,尤其数东周的故事最为好看。读了一些书,觉得历史确实很丰富多彩的,有必要用一些简单的句子把历史描写出来,不为什么,只为写给自己,也写给大家,尝试着写写老百姓也看得懂的历史,满足下自己小小的私心,已经足够了。从今天起,我试着把东周那段历史用白话写出来,由于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上的修养,其中的错漏一定不少,希望大家以娱乐的心情随意看看。看不过去的也可以尽管批评。只要大家快乐就行。
  • 穿成玉面小生是什么体验

    穿成玉面小生是什么体验

    面容惊艳小书生,知书达礼小丫鬟,傻fufu的小富婆……当穿越遇上架空,当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汇聚一堂,当命运轨迹开始变化后……(无力的简介,凑合看吧,比较轻松,不是正统历史,昂……没了。哦,对了,求票票(??ω??)??)
  • 周游余年

    周游余年

    消除记忆,执行穿越任务,回到大渝王朝寻找传说中可以起死回生的血灵芝。可是大渝王朝早已不复存在。四分五裂战乱纷起的天下格局,是他记忆中不曾存在的时代。离奇失踪的血灵芝,离魂涯边遗落的玻璃瓶,神秘消失的大渝王朝,似曾相似的短剑....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将他一步步引入帝都金陵。是阴谋还是阳谋?是明争还是暗斗?他是军事奇才,三十六计,所向披靡。他是天赋异禀,十方之境,武道宗师。攀登权力的顶点,踏入武道的巅峰,是命中注定,还是宿命轮回?随着破碎的记忆重新拼接起来,他终于明白,一世的悲凉与繁华,不过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曲清音离人泪,日日盼君君不归,君欲归,归何处?宿命轮回度,相逢总关情,佳人美如玉,长剑气如虹。君欲归,归何处?自古英雄空余恨,回首三生酒一杯。《周游余年》家园群:821844232
热门推荐
  • 将门嫡女狠绝色

    将门嫡女狠绝色

    被男友和闺蜜双重背叛后,陌小宛伤心欲绝,为使两人身败名裂,答应做熊博士的试验品。陌小宛穿越到了东明国,成为了身患怪病的将门嫡女,瘫痪在床,庶妹阴毒,她将计就计,看你怎么嚣张?面冷心硬的神秘男人凑到耳边,“记住,不是所有的男人都靠不住……”
  • 邪羽罗(生存者2)

    邪羽罗(生存者2)

    亲手杀死挚友,小破接受命运成为暗黑三界新一代的统治者达旦。亲眼看着儿子死在眼前,那个沉静的男子安化身为妖,成为灵魂劫掠者。一晃十载,王者阿旦携审判之主羽罗重返人界,毁灭还是守护?
  • 机娘帝国

    机娘帝国

    带着主神发放的福利重生平行空间一战结束后的欧洲。话说,这福利弄出来的士兵是机娘也就罢了,为喵机娘们全都是萝莉?这让不是萝莉控的我情何以堪!没办法了,只能率领这些萝莉军团平天下,把爱与正义传遍全球领土多了也麻烦,为了便于管理,只得分区。远东大都是盟友的地盘,只有半个岛国的领土是帝国的?那就优待一下,把那半个岛国单独列为11区。——————“小妹妹,哥哥有糖,吃了就能变成魔法……额,不对,是能成为机娘少女哦,不来一发吗?”
  • 跌损妙方

    跌损妙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青春在大脑中度过

    我的青春在大脑中度过

    学生的思想,难以揣摩;少年的抉择,何以动摇
  • 绝世神域

    绝世神域

    当斗气、武魂、魔法淡出人们的视野,脉术开始登堂入室。脉术以脉气催发,当脉术修炼到一定的地步,便能召唤脉兽。强大的脉兽力可崩天,召唤者藏身脉兽之中,御兽而斗。脉兽过处,鬼神退避,万法不侵。叶羽本是帝都的平民子弟,家世平庸,可他却有一颗强者之心。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因为袭了帝都魔女的胸,被魔女日夜追杀,为了能够逆袭成神,他从此便踏上了成为脉术强者的征途。等级:脉徒、脉士、脉师、脉王、脉皇、脉宗、脉尊、脉圣、脉神。
  • 男神攻略计划:男神哪里逃

    男神攻略计划:男神哪里逃

    “宿主,您的攻略目标是影帝陆昀城,请问宿主准备好了吗。”“等…等一下,影…影帝?”“是否确认目标。”“团子,你这是认真的吗?”“姐姐,这可是比珍珠还真噢。”
  • 刀神意志

    刀神意志

    本书讲述一个关于农家少年凤鸣的经历。他自小家逢剧变,一夜之间遭受父母离世的打击。从此他稚嫩的心灵便埋下一颗复仇的种子,这颗种子究竟会将他推向黑暗深渊或者是光明圣殿呢?他将会成魔还是成侠呢?敬请期待《刀神意志》*********************************************************************求收藏,求书评。(*^__^*)嘻嘻……
  • 影梦瑶

    影梦瑶

    扶淩是一个素质教育高的小女孩,她思维活跃性格开朗,因为总是对身边的同学比较尊敬而有点不太合群,在一次灾难中固然也是自己跑,时间的错合,偶然机会让她触碰维娜界,一个因为时间错合而与人类擦边的世界,她看见一头蓝色发光的鹿在她眼前,从此她开始走向维娜界…
  • 秦时明月之月伤

    秦时明月之月伤

    大大方方刚刚好不过也遇见,幸福刚刚把v,有一个v宝宝放v非常从vv变化加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