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8800000030

第30章 司马迁(8)

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自序》)原始察终,见盛见衰……天人之际承敝通变。(《自序》)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高祖本纪》)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词,不务综其终始。(《十二诸侯年表》)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平准书》)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报任安书》)司马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他说的“变”,是指事物的质变;他说的“渐”,是指进化和发展的过程,是量变;他所说的“终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因果之间的关系。在“变”、“渐”、“终始”三者之中,司马迁尤其时时提及的乃是终始。在司马迁看来,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具备治史的本领和方法,这就是他常常提到的“谨其终始”、“察其终始”和“综其终始”。“谨其终始”,是指历史学家要客观地遵循历史的演变;“察其终始”,是对这一演变要加以详细观察;而“综其终始”

则是对观察的结果加以科学研究,得出正确结论,发现演变的规律,这就是他所谓的“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是“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自序》)以发展的、变化的眼光观察历史和研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原始察终”是指要找出历史现象的原委和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见盛观衰”是指要在事物发展到极盛之时要看到它的衰象,注意历史的转变。这两句话概括说要从动态上对历史的全部进程进行综合、分析、考察,以把握住历史变化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在司马迁看来,如果后人照搬老子这一套小国寡民的生活模式,就是**********,势必寸步难行。他反对儒家“不务综其终始”的做法,反对汉儒那种泥古崇古的迂腐态度。他在《六国年表序》中说:“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又在《礼书》中说:

“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损减,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有变改。”司马迁身居汉代,能不避嫌疑地高度评价秦代的历史地位,已经是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他肯定了战国的权变,肯定了秦代的变异,不以“秦在帝位日浅”而小视,却以“察其终始”

的态度,看到了秦的“世异变”的功绩,毫不隐讳汉制“大抵皆袭秦故”的历史事实。

司马迁与他所讽刺的那些和用耳朵吃饭没有两样的汉儒不同,他不是用一成不变的观点去看问题,而是十分重视研究事物的来龙去脉,注意从发展变化中去观察历史,考察和研究历史。如《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崇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

于是谨其终始,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阔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司马迁这种研究历史是为了给现实做借鉴,而要想总结出正确的经验教训,必须全面地观察分析其“终始”,从其盛衰兴废的发展变化中寻找原因。观点在《史记》中曾反复表述过。其《史记》本身的结构体系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正是为了体现这一点。其本纪、世家、年表,讲的是一国、一朝、一段时间、一种人的发展变化;其八书,讲的是各种典章制度、事业的发展变化,如他在《自序》中说:“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说明他作八书是为了“承敝通变”。其列传中的酷吏、游侠、儒林、西南夷等篇,则是穷源究本,分别研究社会上各种派别、各种集团势力的发展变化。他通过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找出其中可供人们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即所谓“得失之林”。

司马迁还十分重视运用“见盛观衰”的辩证方法研究历史。司马迁《平准书》运用这种方法深刻地剖析了汉武帝时期之兴盛和存在的危机,看到了历史的变化。司马迁说:“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他认为,盛极则衰是一条变化规律。他能在汉武帝“外攘夷狄,内兴功业”的“盛世”之下,看到“盗贼多寝”的危险。宋代黄震曾说:“武帝五十年间,因兵革而财用耗,因财用而刑法酷,沸四海而为鼎,生民无所措手足。迨至末年平准之置,则海内萧然,户口减半。阴夺于民之祸,于是为极。迁备著始终相因之变,特以平准名书。”这说明了司马迁运用“见盛观衰”的研究方法,探讨“始终相因之变”的结果。

司马迁还坚持用“变”的观点研究政治制度的变革,他认为,政治制度应该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时代的政治制度都要适应那个时代的特点,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政治制度。他《高祖本纪》中说:“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这里的“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司马迁说明的主要意思是,统治者应该“承敝易变”,而不是照前代的政治制度,搞一成不变的政治。

通过叙述,看出司马迁对“变”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从“变”的观念出发,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史记》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成败兴坏”的缘由归于天命和神意。“国之将兴,必有须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的天命论说法久盛不衰。司马迁(《楚元王世家》)却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也。

司马迁的这段话只不过是比前面的话多了几个字,其思想高下,便差之千里。司马迁也用了“祯祥”这个词语,他却能反其道而行之,把历史上的一切“成败兴坏”的原因归于人的活动。司马迁把人分成了君子与小人,贤人与乱臣。这是不够科学的。但在神意和天命色彩十分浓重的当时,司马迁能有如此的认识,已属难能可贵。

司马迁在具体论述历史上的“成败兴坏”的史事时,更加注意人的作用。他在《项羽本纪》传后的“太史公曰”

中说: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在人事方面,不同意项羽的天命论观点。他认为项羽的“天亡我”是错误的。

项羽的失败原因是骄傲自大和只知道以武力征服天下。

恰与项羽形成强烈对照的是,刘邦在总结自己战胜项羽的原因时,并没有归于天命,而强调的是他的用人正确。

司马迁对此予以肯定,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高祖本纪》)如实引述了刘邦的话。

司马迁对天命有时也不够清醒,说出“盖若天所助焉”的话;在具体论述史事时,他却把人作为历史的中心加以详细地记载,把天命论抛到九霄云外。

曾说:“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他把帝王将相视为历史的决定性力量,为帝王写本纪,为将相立世家和列传。司马迁在神、人纠缠在一起的时代。更难得的是,他在突出帝王将相作用的同时,也重视下层人民,并歌颂下层人民的力量,为各种人立传。

厚今薄古是司马迁史学思想又一可贵之处,这反映在《史记》详今略远的体例中。在上古,虽有五帝,也只合为一纪。夏、商、周三朝尽管各有数百年的历史,也只各载以一纪。到了秦汉时期,却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有一纪。这固然与古代传说材料太少而无法详载有关,这鲜明地体现了司马迁厚今薄古的思想,肯定是正确的。

《史记》是从黄帝这个人物开始写起的,这就突出了司马迁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来的大一统思想,是司马迁史学思想又一可贵之处。因为在黄帝以前,中国还没有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只是到了黄帝时,才讨平诸如炎帝、蚩尤之类各自为政的部落首领,把各部落统一起来,黄帝其人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统一的象征性人物。司马迁就在《五帝本纪》中以赞颂的笔触着力写了黄帝如何使用武力统一黄河流域的经过。司马迁在许多篇章中表现了对秦政残暴的不满,对秦始皇使用武力统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则予以肯定。他在《自序》中这样说道:“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使用暴力于统一大业是革命的暴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能朦胧地意识到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

司马迁这一大一统的思想还特别表现在他的华夏民族皆是黄帝子孙的思想上。在司马迁看来,五帝中除黄帝本人外,其余四人均是黄帝的子孙。夏、商、周三代君王也都是黄帝后代,而以后的各代君臣也无一不是黄帝的后代。总之,中华民族都是黄帝子孙。司马迁这种大一统的历史观,也正是春秋以来由分裂走向统一这一发展趋势在学术界的共同反映,司马迁以《史记》反映了这种时代观念。我们平时常说,中国人都是黄帝子孙,这一传统思想就是奠基于《史记》一书。

司马迁史学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他对历史的发展、变化,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和分析,具有真知灼见。

他和历史上许多进步的史学家一样,还没有完全摆脱唯心主义和神秘思想的影响。他相信气数。如(《天官书》)他说:“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又如当司马迁没有能力全面、客观、用历史本来面貌解释历史时,有时便主观、片面地从地理条件方面说明历史现象,认为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风尚的形成,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他说“夫荆楚僄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淮南衡山列传》)。又说:

“自泰山属之琅玡,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性也。”(《齐太公世家》)又说:“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性也。”(《儒林列传》)这些解释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反映了司马迁在史学思想方面的局限性。

司马迁《史记》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是古代传记文学的高峰和典范。司马迁的文学观及文学艺术特色,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司马迁的文学观是卓异而深刻的,在文学的一些主要方面都表现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他首先提出了作家的创作动机是“发愤著书”。他在《自序》中说: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欧阳修传

    欧阳修传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学巨擘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他还是北宋文学辉煌起点的1057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等人;同时他还是政坛上三起三落、卷入波诡云谲的朝堂纷争的高层官员。本书就是从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入手,以他的人生起落为经,诗文作品为纬,以诗词文入传,不仅全面展现他起起落落的一生,更显现出他的文心可贵。
  • 铁马红颜:萧燕燕

    铁马红颜:萧燕燕

    本书以萧太后的生平事迹为线索,记录了萧太后传奇的人生,使读者透过历史的风尘,看到这位契丹族女政治家、女军事家英姿飒爽的身影。
  •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他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此书以孟子的生平为经,着重写了影响孟子思想进程转变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对其生平的了解,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热门推荐
  • 穿越了诸天

    穿越了诸天

    一觉醒来,罗林站在一处奇特的空间里“我的主人啊,当你接受这份传承时,全宇宙生灵都将匍匐在你的身下”“滚”罗林一脚将系统踢开“我罗林,就是被打死,死外面,也绝对不会接受这种传承”“嗯,这力量真好用” 银魂篇与犬夜叉篇写的不好,不喜欢的可以跳过去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 男神是位女大佬

    男神是位女大佬

    江寂歌十岁生日当天,不经意间听到自己的父亲与继母竟是害她母亲车祸去世的凶手。自那天开始,江寂歌表面是被宠坏的江家大小姐,实则一点点的将江家股份收至自己名下。江寂歌的成人礼之日,是江父与继母倒台之时。次日,江寂歌带着母亲生前的梦想——做个普通人,在家乡读完大学。她女扮男装,只想安安分分,却不想普通人注定是做不了,那就做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佬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并且社交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本书讲述了很多在社交礼仪上需要注意的方面,内容详尽,通俗易懂。
  • 万古凤凰

    万古凤凰

    人有梦想,鸡亦如此,谁说鸡不能有梦想了,在一个普通的鸡圈里有一只通灵的鸡,有着远大的梦想——成为凤凰,不甘心做鸡的他踏上修炼成妖的道路,在修行路上披荆斩棘,最终成为一头万古凤凰。
  • 煞星越世一校草你倒霉了

    煞星越世一校草你倒霉了

    她本是京城的美女,但因为她是天煞孤星,一出生娘亲便死了,跟她在一起的人都会倒霉,除了生父。一次一个和尚给了她一个越世珠,在她16生辰那天,由于一系列原因,她穿越了。穿越到2015年,认识了圣安学院的冰山校草,她把他慢慢融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 冰山少爷的娃娃女友

    冰山少爷的娃娃女友

    一个是整天游手好闲的冰山王子。一个是长的如娃娃一样的性格多变女生。他们是怎么相遇的呢?“不就顶着个破生世嘛有什么了不起,你要是哪天破产了别来找我。我供你不起。”“没事!我来养你,哥!_____"都给我滚!!“————————”一个是放荡不琢“我要你当我的女人!”令一个温柔儒雅:“我愿意当你的守护天使!守护你一辈子”关系复杂的四角恋。我们的女主到底该何去何从?!!!………………
  • 金牌穿越师

    金牌穿越师

    她上知三千年,下知三千年,是时空隧道中最著名的金牌穿越师,一时好奇来到异世,却迷上了这里的多姿多采。在人间几十年,她历尽世间百态,可唯独一个少年的身影,一直占据着她的脑海。从前世到今生,她耗尽所有的一切,只愿守在他的身边,可是他却在转生之后将她抛之脑后,重新喜欢上了一个世家千金,她是该放手,还是该用自己的所有去搏他所有的爱恋……
  • 皇女在线追夫

    皇女在线追夫

    穿越异世,枕洛琼的任务是什么?枕洛琼:“睡皇夫!!”某影帝:嗯?我是你想睡就睡的?于是,枕洛琼只好打开了自己长长的追夫之路,只是……咦,哪来的极品?哪来的渣渣?枕洛琼表示,追皇夫时,拿下第一影后之名,顺便虐渣渣揍极品,只是基本操作。且看她如何在这异世娱乐圈当中,混的风生水起!!*****小剧场一日,某影帝,打开电脑,看见枕洛琼的众粉丝在围脖的以下评论:“女神我要给你生猴子”“啊啊女神我要跟你百合”“女神别走,我马上把民政局搬来和你结婚”……第二天,一个民政局建在了枕洛琼别墅隔壁,并且被某影帝摁着,扯了证。然后一顿拍拍拍发上微博并特意艾特了那个要搬民政局的粉丝。那个粉丝:????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