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900000031

第31章 忧郁的情人(5)

香兰握着他的手说:“我知道你帮我找份工作是很简单的事,但你希望我依靠着你。大宝,我只想过踏实的生活,虽然艰苦一些,但是能光明正大地做人。我看不到一点幸福的希望,但我肯定能生存下去。但是,难道我们活着就仅仅是为了生存下去吗?我常常怕得很,工资这么低,工作也不稳定,房价那么高,我真的不知道要漂到什么时候。也许到了三四十岁,一不小心就会被炒掉吧。反正中国从来不缺少年轻人。那时候,可是真的走投无路了。有时想想这些,我就一晚上都睡不着。我真的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女孩会铤而走险了。生活太不安全。”

“别想太多了,中国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种担心,社会在阵痛,大家都一样,但总会有办法的。你也别太抱怨了,都快成愤青了。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是个下乡插队的知青,一天挣一个工,七毛钱,女生挣八分工,五毛六,到年底分红。多的时候,扣了口粮款,分红只能拿到一百多块钱,但谁也没有抱怨,都好好生活着。”

香兰淡淡地笑了,“你们肯定也抱怨过,只是现在都只记得那时候的好了,因为那时候年轻啊,年轻总是好的。古人说‘愤而著书’,这半年我还真写了不少诗,加上以前写的,现在打算结集出版了,书名就叫《忧郁的情人》。”她把桌上的一本打印稿交给他,“你先看看,然后帮我找个出版社吧。”

天快亮了,朱卫国让她好好睡觉,上午有个会议他要发言,但还没有写好发言稿。香兰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

好大的一场暴雨,闪电划过低矮的天空,像是一条条银白色的蛇在黑色的海水中游动。雷声带着急雨滚滚而来。她光着脚,在大雨中奔跑。跌倒了,又爬起来。她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光着脚,奔跑。路上没有一个人。

她不停地跑着,突然一条乌黑的河挡住了她的路,那是她挽着裤腿走过千万次的故乡清浅的小河,但现在河水变成了黑色,巨大的浪汹涌着。桥上是一座独木桥,像一条长蛇卧在河面上。好宽的河啊,那座独木桥好像望不到尽头。但她一定要走过去,然后继续奔跑。她站在桥头,看着对岸,没了主意,于是坐在桥头的泥水里哭了起来。

“傻妹子,别看对岸,也不要看水,两只眼睛盯着脚就不怕了。”似乎有人和她说话,但看不到人。香兰站起来,走上桥头,看着自己的脚,像蚂蚁一样慢慢地移动着。终于安全走过了桥。桥头,朱卫国牵起了她的手。

醒来时,心还在突突突地跳。香兰起来喝了半杯水,一直想着梦中的那句话:别看对岸,也不要看水,只紧紧看着脚下的路就不怕了。

盛夏的阳光慵懒地躺在桌上,照着朱卫国给她留下的便签。他嘱咐她要按时吃药。香兰惆怅地坐在桌边,沐浴在淡黄色的阳光里。热度恰到好处,像朱卫国的体温。

10

朱卫国疲惫地回到家,女儿朱小苗正在看电视。她很像母亲,皮肤白得有些浮肿,大大的脸松松垮垮地堆在眼睛下面。虽然刚二十,但由于她总是自认为肥胖过度,因此不太喜欢和同学来往,加之学校离家很近,她上完课便匆匆赶回家。

太太乜斜了他一眼道:“回来了?朱红呢?”

“我让小黄送她回厂里了。”朱卫国兀自走进了书房,翻看香兰的诗稿。扉页上是她简单的自我介绍,还附了一张照片。背景有些泛黄,她穿了一件墨绿的丝绒旗袍,哀哀地笑着。

朱太太推门进来,“你要不要喝茶?以后别让那朱红没事上我们家来。”朱卫国只是埋头读诗,并不抬头搭理她。太太一贯瞧不起他的亲戚,即使他弟弟来北京,她也极少接待。如果赏脸她就陪着他们在外面吃顿饭,但不太欢喜让他们到家里来。

朱卫国二姨的外孙女朱红,在北京打了大半年工,因奶奶去世请假回家了几天,今天下午刚从老家来,带了些土特产来看他。朱红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说话乖巧伶俐。她来过一次,朱太太看她明眸善睐的,心里很不欢喜,但又不便明说,只是回避在屋里不肯出来。但她今天居然又来了,快到吃晚饭的时间还不知好歹地不走。朱太太只得从房里出来,打断他们的谈话,让丈夫叫司机把她送走。朱卫国有些窝火,执意请她在外面吃了晚饭。朱太太气得饭都不吃,打发朱小苗自己去吃了顿麦当劳。

“我和你说话呢!看什么书?”朱太太生气地说。

“在读诗,你能懂吗?”

“我不懂。但我知道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姑娘做不出什么好事。你倒是说清楚,你要是和朱红没有什么关系,她为什么三番五次来我们家?你今天单独和她出去吃饭,难道还有理了?”朱太太白白胖胖的身子堵住了大半边门。

朱卫国气得声音发颤,“你讲不讲道理?我的亲戚来,哪一回你给好脸色看了?每周末我们都要去你父亲家,但你回去看过我父母几次?这些我都不和你计较。说到朱红,我和她还有血缘关系呢,能怎么样?”

朱太太尖声说道:“你看她长得像狐狸精,嘴巴甜得像抹了蜜。她们农村来的姑娘,谁不想傍个靠山。况且她又不是你亲侄女,谁知道你们什么关系。说不定她还不是你二姨的外孙女,你只是编个幌子骗我。我现在年纪也大了,你当然想找个年轻的。”

朱卫国摇头冷笑道:“你就是无理取闹!”

“对,我就是无理取闹。自己丈夫带着情人来看我,都欺负到我脸上了,我当时没有撕破脸已经够对得起你了。”朱太太高声说。

朱卫国冷冷地说:“我和你说不清!”

他继续埋头读起诗来。朱太太一把把诗稿抢过去,“朱红到底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清楚。”

朱卫国皱着眉说:“我和你说真话你又不相信,你要我说什么?”

朱太太虽满面怒容,但争执下去也觉得没趣,只得气歪歪地出了房,朝朱小苗发火:“你还看什么电视?也不好好学学英语。”

朱卫国关了书房的门,不想听她娘俩打嘴仗。沉下心来细想,他不知道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否正确。用婚姻做赌注,尘埃落定后,仍是无法判断得失。他忍不住安慰自己,当时其实没有别的合适的结婚对象,选择她也并不是因为一时的功利心吧。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别人介绍给他一个不怎么讨厌的人,潦潦草草也就结了婚,之后就是生儿育女,顺其自然。

太太一直做图书馆管理员,没什么爱好,思想永远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中生水平上。朱小苗上初中后,太太就离职在家,又不太愿意出门,本来沉闷的脾气更加阴郁。这几年她迷上了炒股,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为她的影响,朱小苗除了上课就在家待着。朱卫国每周末带娘俩去一趟孩子她姥爷家,团聚一回,日子看似和谐美满。

看了几十首诗,朱卫国觉得有些倦了,遂拿起书架上的笛子吹奏起来。笛声孤寂地飘散开去,在万盏灯火的夜晚。

11

香兰去广告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便出去拜访客户了,挤在回去的公交车上,心里是久久没有过的踏实。她打算月底领到工资,就从朱卫国的房子搬出去,找个四人一间的床位。

到小区门口已经差不多九点了,她打算随便煮点挂面当晚饭。出了电梯,瞥到家门大敞着,香兰吓了一跳。她急急冲进去,看见一个五十来岁的女人在哭哭啼啼地翻箱倒柜,朱卫国木木地坐在沙发上,她的东西用几个编织袋打包好了,静静地躺在客厅里。

香兰弯身下去捡起被踩得灰头土脸的西装,那是朱卫国的,她发脾气时剪破之后又挂进了衣柜,算是一个纪念。

“她怎么会在这?”香兰轻轻问道。

他低沉地说了声对不起又陷入沉默了。朱太太头发蓬乱的哭着出来了,指着香兰的鼻子骂道:“你从我们家滚出去!”

香兰木然呆立,手里拿着朱卫国的西装。朱太太抖抖索索地把一个编织袋拖到门外,拽过她手里的衣服说:“别碰他的东西,你现在就给我滚!”朱太太气汹汹地推搡着她。

香兰望了朱卫国一眼,两人目光相遇,他又垂下了头,僵硬地坐着,一动不动。

“东西我明天再拿走行吗?”香兰强忍着眼泪,平静地问。

“那你自己去门卫那取吧,我们家可不是你的仓库。”

“谢谢。”香兰走出门外。

香兰走到王梓家时快十一点了。王梓的母亲已经陪着小外孙睡了。香兰推门而入的时候,王梓正在做面膜,老张出差在外。看香兰一脸狼狈,王梓揭开面膜,气不打一处来地说:“他老婆还没动手呢,骂你几句你就这样啦?也不知道打个车,你要二万五千里长征呢?”

香兰有气无力地说:“我想一个人走走清醒一下。”

“她自己管不住老公,她还有脸了?她感谢你还来不及呢,如果朱卫国没有你,他会对家庭感到愧疚吗?他会更加顾家吗?如果她真把你赶走了,看朱卫国这辈子怎么恨她,她也不动脑子想想。”王梓拿起手机,“把他老婆号码给我。你要是真觉得理亏,这辈子你都抬不起头来。”

“我饿了。”

“把他老婆电话给我呀,你还真怕了?还有那个朱卫国,妈的,在老婆面前就成乌龟了?还是男人吗?真应该撞墙死了算了。要是我们家老张敢看着他老婆推我,我肯定把他阉了,是男人就得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这一点他不懂?”

“我真的饿了。”

王梓的母亲起来了,示意她别大声嚷嚷,否则把孩子吵醒了。

保姆已经睡了,王梓的母亲开了冰箱看了看说:“还有很多菜,我帮你热热。”

香兰吃饭的时候,王梓洗澡去了。王梓母亲陪在香兰旁边,不时地给她夹着菜,慈爱地说:“多吃点,看你气色很不好。”香兰憋了一晚上的眼泪涌了出来,但只是埋着头扒饭。

“慢慢吃,小心鱼刺。”王梓的母亲带着苏州口音,听起来软绵绵的,撩得香兰只想哭。她叹口气说道,“香兰,你还年轻,做错了事还可以改。不像王梓,有了孩子,就只好将就结婚了。当时他和张扬在一起,我和她爸都非常反对,人家好好的一个家庭,为什么要插进一只脚去?王梓和我说,那叫爱情,我不懂。一个年龄大一点儿的男人喜欢上一个小姑娘是很容易的事,我相信也应该有爱情,但大家都为爱情离婚了,这个社会该怎么办?我和她爸这一辈子说不上有什么爱情,但也吵吵闹闹过来了。我就经常教育王梓,要找个好男孩,踏踏实实过日子,她不听,硬是让张扬离婚了……”

香兰放下碗说:“我已经吃饱了,谢谢阿姨。”

王梓披着浴衣出来了,大声问道:“你现在手里有多少钱呢?要不自己去买个房子得了,还受他老婆的气。”

香兰笑道:“五千块钱不到,够这个月吃饭。不过我已经上班了,月底就可以领工资了。”

王梓在香兰旁边坐下来,用干毛巾擦着头发,有些生气,又有点无可奈何。“你清高也不是这样清高的吧?男人出去找小姐,好一点儿的一次还得上千呢。你怎么能把自己的身价降得比小姐还低?”

“朱卫国没有钱,他工资都交给他老婆了。而且,他经常给我,我也不要,他怕我不好意思,就把钱装在信封里偷偷放桌上,有一回,我一不小心就当垃圾扔了。他知道我脾气,也就不太给了,但也够平常生活下去。”

“你是脑残了吧?你还为他省钱。不是听说他都快提副部了吗?你以为他靠工资过日子?即使他把工资都交给他老婆,他自己每年也有个百八十万吧。退一万步讲,他不敢收,求他办事的人多了,你随便替人和他求求情,你找人要点钱又怎么了?你从来就不懂得利用自己的资源。”

王梓母亲收拾着碗筷,忍不住插嘴:“别老教人使坏。人家不像你,都掉进钱眼儿里了。”

“我困了,想睡了。明天得早起上班,你这离我公司挺远的。”香兰温和地说。

“上什么班?你脑子都想些什么呀?自作自受!你让朱卫国出点钱给你开个店多好。女人得自己强硬点,当初要不是我哭着喊着要开这个理发店,老张哪会主动拿钱出来?现在,你什么都没捞着,他老婆把你赶出来了,你还平心静气呢。”王梓扔给她一支烟。

香兰点上烟,平静地说:“人家是正经夫妻,我和朱卫国相爱有什么用?在婚姻面前,爱情是很苍白的。”

“得了得了,又是文艺女青年的腔调了,你嘛,除了会写几首破诗,还会做什么?你真傻透了,背了个小三的骂名,被他老婆那么欺负,但什么好处也没捞着。”

“我很爱他。”

“烦死了!别爱来爱去了,自己想想以后怎么过日子吧。快洗澡睡吧,明天我再帮你想办法。”

夜,吹熄了一枝枝星星的烛火,黑暗像老葡萄藤树液一般滴下来。谄媚的昏暗,憔悴的夜晚,在屋里雪亮的光线中蜷做一团。在夜的皮肤上,划出一个淡淡的伤口。血液沿着街巷流淌,灯柱和光线被绑上绷带,染上苍白的颜色。

香兰怎么也睡不着。无法入睡。夜空正与满天的鸦群一同沸腾。她记忆着一切,只是把夜晚忘却了。月亮是治疗失眠的一片药。然而,撩起窗帘,她只能看见死去的太阳在冰冷地燃烧,寒气锋利地刺入骨髓。

第二天,香兰下班后,王梓帮她把东西拉到自己家的储存室了,忍不住又劝她一场。香兰只是不言语,王梓恨铁不成钢,想给朱卫国打个电话,又嫌自己太多事,所以就任由香兰沉默去了。

王梓生完孩子就入了教会,香兰在她家住的几天,她每天劝她入教。听香兰唉声叹气,她就劝道:“你还是信主吧。主一定会给指明方向的。人这辈子,谁没个错,但只要心里有主,主一切都会原谅你的。所以,做点错事怕什么?还有主呢。白天做错了事,主晚上就原谅你了。”香兰每次一听她布道就想笑,但终归是忍住了。王梓看她冥顽不化,只能感叹她这只迷途的羔羊,得不到主的恩典了。

王梓的母亲每天想着法子给香兰做好吃的,王梓又逼着她吃各种补药,加之每天有规律地上班,香兰的身体竟渐渐转好,梦魇也不那么频繁了。

12

香兰租了间僻陋的屋子,王梓帮她拉了点东西过去。房子简陋得连床都没有,只是靠墙放着一张半旧的单人床垫。香兰弄了个大纸盒子暂时当柜子,放了几件常穿的衣服,其余的东西都只好寄存在王梓家。

香兰浑浑噩噩地上下班,每天累得倒头就睡,虽然常忍不住想朱卫国,但电话很少能拨通,偶尔通了,他也只是淡淡地说,你保重好自己。挂了电话,她常会愣一半天。

抑郁的世界在她脑后枯萎、凋谢。记忆难以置信地繁茂起来,直至铺满她的窗子。躺在破旧的单人床垫上,她看着记忆在窗帘上跳着舞,眼花缭乱,她不敢相信那就是她走过的旅途。记忆的枷锁沉重地套在她脖子上,她感到孤单。

过了将近个把月,朱卫国给她打了个电话,希望来看看她的住处。香兰有些踌躇。“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了吧。”说完,她眼泪就滚了下来。

“我来看看你吧,我放心不下。”

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朱卫国还是过去了。他到的时候,香兰已经做好了晚饭。

没有桌子放碗筷,香兰撑起了床上的一张小电脑桌,刚能摆下两个盘子两个碗。桌子只有二三十厘米高,桌旁放了两个坐垫,香兰淡笑道:“没有凳子,只能委屈朱主任盘腿坐着吃饭了。”

朱卫国笨拙地好不容易才坐下来,香兰递给他一碗米饭,幽幽地说:“你已经很久没吃过我做的饭菜了。”

“我是没这个福分。她每天跟着我,我去哪她就去哪,我去上班她就去附近等我,她突然想不通了,就会半夜从家里跑出去,逛荡大半夜。我怕出事,只好跟着她。今天我是趁她睡着了,偷偷溜出来的。”

“她怎么突然就知道了?”

同类推荐
  • 心理悬疑档案之梦陷鄱阳湖

    心理悬疑档案之梦陷鄱阳湖

    20世纪60年代,华北某军区机要处的机要员马军歌在一个雨夜接到一纸密令,让他前往素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附近取一份十分重要的密件。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让马军歌经历了一系列荒诞离奇的恐怖事件……行踪诡异的同行战友、鄱湖嘴村的奇异风俗、谈之色变的幽冥水域、真假难辨的离奇幻象……这些胆寒的经历究竟是梦是真?马军歌能成功取到密件吗?一个悬疑万分、离奇诡异的故事正在上演……
  • 地产战争

    地产战争

    位于长三角地带的海杭市发生“天行大厦”写字楼崩塌事件,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冷酷背景,以房地产为主导产业的海杭一时四面楚歌,影响所及,包括市长吴之荣在内的与“豆腐渣工程案”有关的官员被问责,开发商天行集团董事长、福布斯中国富豪胡保义被刑拘。令人意外的是,天行集团旗下地产咨询公司的总策划翁亚斯也被审查、逮捕,并被判死刑。被执行抢决时,就在子弹射来的一刹那,他和胡保义在海杭的往事,全部涌上心头。
  • 说岳全传(古典文库)

    说岳全传(古典文库)

    《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凡二十卷八十回。全书前六十回极力描写岳飞之精忠报国,岳家军作战之无往不克,秦桧之奸邪误国,兀术之恃宠横行。虚实相生,读之令人激昂、捧腹、扼腕。后二十回则写第二代岳家军之崛起,以及岳飞等人沉冤得雪。尽为虚写,读之大快人心。
  • 零点登录

    零点登录

    《零点登录》一书有30个短小精悍的血色故事,加入悬疑与色情的惊艳描写,颠覆恐怖故事的风格,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本书为短篇小说。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的童话式讽刺小说,发表于1881年。故事以16世纪英国的生活情况为背景,讲一个衣衫褴褛的贫儿汤姆·康第和太子爱德华同时出生,相貌极为相似;他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戏剧性地互换了服装和身份。汤姆登上国王的宝座,当了一国之主后,废除了一些残酷的法律和刑罚,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颁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爱德华则流落在民间,经历了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小说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
热门推荐
  • 他的奶糖女友

    他的奶糖女友

    【嗜奶糖如命的女主vs视她如命的男主】1v1高甜无虐她嗜糖如命,只要有糖就和谁走她视她如命,上课期间的那回头,只不过是为了看她而已.中兴醋王“哟,今天和他握手了啊,啧啧啧” “人家就是个幼儿园的孩子去!” “哟,今天和你后面那个人聊的挺欢啊”“我后面是女生!””但是她旁边是男的!”“我讨厌死你了,你不要理我”“噢~那这些奶糖你还想要么?”“我收回刚才的话”这是一个被偷了糖被偷了心的故事这是一个得到糖得到心的故事.
  • 最好的,就是遇见你

    最好的,就是遇见你

    6位主人公,豆蔻年华,一场朦胧,幻真幻假的初恋,即将启程。。。。。
  • 豪门夺爱:拒绝白莲花

    豪门夺爱:拒绝白莲花

    “林哲帆,你是不是觉得这世界所有人都要爱你,都要归你所用呢?你当你是谁?你又凭什么?”那年,宁馨爱上了一个叫做林哲帆的豪门少爷,自己的一段狗血爱情也彻底的开始了。
  • 幽灵邪君

    幽灵邪君

    重生后头顶太子名!首创幽灵军。掌握天下权!且看邪少踏上世界巅峰,成为一代邪神
  • 首富杨飞

    首富杨飞

    时间起了皱折,杨飞重回一九九三年。在激荡的大时代里,野蛮生长,谱一世风流!多年以后,《时代周刊》评论他:“难以置信,这个打败了花王、宝洁、联合利华的日化巨头,居然出身草根,最开始的创业资金只有二百五十块钱。”《福布斯》:“擅长商战的杨飞,在财富排行榜上节节攀升,终成一代传奇!”《华尔街日报》:“震惊!全球零售业大王易主,华商杨飞荣登榜首。”《时尚》:“今天我们不谈杨飞的金钱帝国,来讲讲他在化妆品领域,引领了多少世界潮流?”《财富》:“商界传奇人物杨飞,他最大的成就,是凭一己之力,把一个贫困县变成了首富县。他的故事,应该从桃花村说起,从一包洗衣粉讲起……”
  • 辰若有汐

    辰若有汐

    林汐喝酒醉后对闺蜜说“好喜欢你弟弟咋办”后来真的老牛吃嫩草去拐了闺蜜的弟弟当男朋友后来还对闺蜜炫耀到“和你弟弟在一起好兴奋”闺蜜表示:和那个高冷闷骚有啥幸福的弟弟表示:我对我老婆好着呢……
  • 喜结阴缘

    喜结阴缘

    和死党去了一趟巴蜀,屁股上莫名多了一个手印,从那天起我开始看见了许多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事件一:被帅帅的鬼缠上,收了个鬼做男仆。事件二:光怪陆离的世间就此打开,一个我从未接触的妖魔鬼怪的世间。事件三:一个个乌龙事件来临,恐惧中带笑,瘆人中带笑,轻轻松松除鬼,偶尔骗骗鬼,生活多姿多味。
  • 集合地

    集合地

    世界很小,我也很小;世界很大,因为有许多我。这是许多小文章组成的作品哦!它们可能相差很多,可能有所关联,谁让作者脑洞大,又没经验呢。
  • 黑血驱魔师

    黑血驱魔师

    在很长很长年月的时间里,人类与恶魔爆发了一次又一次战争,可渐渐的仅仅依靠传统的神父与军队已无法再抵挡恶魔的脚步。但在某一天,一部分人为了获得胜利将一只脚踏入了禁忌的铁门。于是那一部分人变成了本该待在地狱的恶魔,驱魔师。
  • 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日韩篇

    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日韩篇

    本书着重介绍了19家日韩顶级企业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念、“着力点”的选择和大致的实施步骤,以详尽的事实例证阐述为主,理论论述则是“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