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4200000019

第19章 爱在心灵深处(6)

从最初的《福尔摩斯》到《红楼梦》,及至后来的《巴尔扎克传》《百年孤独》,大约这便是一种青春的履历吧。且看每回制定的诸多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被一一用于实践或搁置架空起来,才觉着生命对于人,内容是一样的;但人对于生命的意义,却各不相同。

也许耳边少了一些鞭炮的热烈,庸常的欢愉,但心里却更加珍爱每一段匆匆复匆匆的时日了。这不是整桌的酒肉,通宵的电视节目所能获得的欣慰。这岂不是对光阴最好的赠予。

我的桌旁放着一部精装的《秋雨散文》。佳节在即,我将守护着安然的心境,去赴自己的心灵之约了。朋友,你来吗?

往事烟波

不管别人对我的印象如何,但我对自己倒有一番客观的评价:成熟里透着稚嫩,冷漠中埋藏着脆弱,谨慎而又浮躁。

我说不好这是我的优点还是缺点,也许兼而有之,带有极为强烈的矛盾色彩,我想,这种性格的形成恐怕与自己的童年有关。

我的童年正值“全国上下一片红的年代”,不过混沌未开的我并未感受到当时的激情与热烈,记得那是寒冷的冬季里一个令人困倦的黄昏,母亲急三火四地从单位赶回来,简单收拾一下行装,便带着我和哥哥匆匆告别了这座城市。

那年我只有六岁。我始终不知道母亲把我带到哪里,前面的世界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陌生而又新鲜的。从城里出来乘汽车,倒火车、又乘汽车,最后,发现自己被装进一个“吱嘎”作响的牛车里。我和哥哥的手腕被母亲紧紧的攥住,好像是她旅行中携带的一大一小,一左一右两只皮箱,但她的神情却冰冷的像块铁板,全然不见往日的温情与慈爱。我只好乖巧的闭上嘴巴,以适应母亲的沉默。

牛车爬行在颠簸不平的山路上,隐没于神秘而肃穆的山谷之中。

我第一次感悟到除城市的人流和楼群以外,还有这样恬静深邃的地方。层峦叠嶂的山谷与错落有致的森林,悄悄渗入我朦胧的睡眼,雪的清新和牛粪味掺杂而成的独特的气息使我疲倦的神情亢奋起来。终于,我们在一个人家稀疏,布满黄昏暮霭的村落停了下来。母亲领着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一间低矮破旧油灯昏暗的茅草屋,懵懂问,我好像深陷在冰冷的菜窖之中。母亲告诉我这里是我们日后长期居住的地方了。

乡村生活开始了,母亲学着当地人用大铁锅煮玉米粥,在锅壁上贴玉米饼,锅底煮菜,一锅多用,不像城里做饭那样繁琐。时下正是深冬之季,屋里堆放的粮食和土豆、白菜什么的,都是队上送来的。

乡下的这种饭菜我是从未吃过的,虽然城里也不富裕,但同一种食物做法却不大一样,在城里我吃惯了蒸饭和炒菜,而这里却以大饼子、玉米粥、炖菜为主,间或也有玉米馇、高粱米蒸饭。总之每日三餐饭桌上基本都是黄糊糊的东西。

我家去的地方是当地有名的穷村,耕地少而薄,又没有什么副业可搞,当时的政策是不允许私自扩耕自留地的,否则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严重的要挨批斗,所以家家的口粮都不宽裕,我家更是如此。

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没随我们一起来,每次想问母亲,但一见她阴冷的脸色就不敢作声了。

母亲领着我和哥哥一起生活,艰难度日,除工分少外,口粮自然比别人家分得更少一些。逐渐熟悉和适应了乡下的生活以后,母亲被列为“会过”的女人当中。在好多人家中的粮食青黄不接、东借西挪的情形下,母亲却从未张口向邻舍借贷过,一家人显得粮草充足的样子。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全村的男男女女们羡慕不已。

其实,母亲的“会过”并无诀窍可言,她不过是把粮食的可食程度发挥到极限,粗制到有效地控制一家人的食欲而已。例如,玉米只用石磨剥掉一遍外皮,而别人家却剥掉三层,麦糠这种只能拿来喂猪的东西,母亲也要废物利用,糠中选粮,把细糠掺兑些玉米粉或高粱米粉,有时加入一些干菜做成食物。

而这种东西常常影响我们的消化,对胃口造成极大的伤害,实在受不了了,我和哥哥便用“不吃”提出无声的“抗议”。

这样每次都能达到如期的效果,母亲会叹口气,摸摸潮湿的眼角,对食物进行一下改良。许多年以后,我曾就此事跟母亲打趣说:“我以营养不良羸弱的身体代价,使您在左邻右舍中有口皆碑,赢得‘会过女人’这一光荣称号,是不是有点太残酷了”?母亲笑骂我没良心,说哪个当妈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穿的好一点,可是那年月……难啊,说着老人便又去擦眼角。

母亲说得不错。虽然在吃上比不得其他孩子,但在穿的方面,我在村里算是佼佼者。

在当地像我这般大的男孩、女孩经常赤条条地跑来跑去,除愚昧丧失掉羞耻外,穷是原因之一,相形之下,我在母亲的调理下,完全像是一个衣冠楚楚、家境殷实、素有教养的孩子。

无论从表面还是内在来看,乡下与城里的孩子都有较大的区别,我属于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一种,即不像乡下孩子野性十足,也缺少城里孩子的机敏和灵气,这大概与人的天性以及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上学以后,我便成了城乡“两栖动物”。每年的暑寒两个假期,我都要到城里度过,这得益于舅舅家没有孩子,年长我五岁的姐姐就是在外婆和舅舅的极力挽留下才没有和我们到乡下去的。

一回到城里,舅舅先是带我到饭馆里饱餐一顿,再到商店把我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然后心情愉快地开始度假,直到学校开学,甚至超过了开学日期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乡下。

我喜欢住在城里,因为我喜欢城市,这里有肉、有馒头吃,有过去的小伙伴给我讲我不在的时候这里所发生的那些新鲜事;有电影,有小人书看、有比牛车快得多的汽车在又宽又长的马路上跑,有铃声大作的上下班的人流,总之我喜欢城里的一切。城市在我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要重返城市,做真正的城里人”!这种梦撕碎我平静的心境,并贯穿了我整个学生时代。

我说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变得忧郁起来,害羞内向的性格演变成孤僻多思时常处在不是沉默就是爆发的心态。究其原因除上述原因以外,可能与父亲有关。

父亲因历史问题接受长达三年之久的审查,在我们下乡的第二年,他也来到了乡下。可是父亲被审查的日子过去了,而我的厄运却开始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享受到“黑五类”子弟的同等待遇,在校园倍受孤立和歧视。没有人愿意靠近我,没有人和我结伴,上下学的时候,我不得不一个人走在崎岖而阴森的山路上,不得不一个人打发除课间以外的孤独时光。不仅如此,一些淘气的同学还经常地在我身上涂一些脏的东西,我那顶漂亮的小八路帽似乎本不该带在我这种人的头上,时常被他们强行掠去,像皮球一样传来递去,或者抛向空中,那情形就如同“列宁在十月”苏联红军高喊“乌啦”的场面。

我在背地里不知流下多少屈辱和愤怒的眼泪,可我却不敢告诉老师,也不能跟家里人说,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直到二秃的出现这种境遇才有所改变。

二秃比我年长三岁,却仅高我一个年级,上学晚或早退学是乡下比较普遍的现象。他家距我家只有十步之遥,俺俩却从未相识。二秃是个瘸子,在他二岁的时候发高烧,二五子乡医在他屁股上扎了一针,从此,他的左腿便不再发育了,精细得像根麻杆。

认识二秃是那次在放学的路上,当时村里的孩子正在围堵我,推来搡去,弄得我满身泥巴,却难以脱身,也无力还击。就在我因绝望而哭泣的时候,二秃阴沉着脸,拖着细腿冲过来就是一拳,将那个得意忘形的高个子学生打翻在地,沉默了片刻,“呼啦”一下,那帮人便如鸟兽散开,我和二秃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喜欢画画,喜欢看书,也写得一手好字,这些对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内向而孤僻,多愁善感,正义而又善良,对我性格的形成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我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时候,他总是劝慰我说:“你有文化,人也聪明,还怕以后没有饭吃,何况你原是城里人,迟早还是要回到城里的。而我却不同了,这条腿不知能支撑我走多久”。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总感觉他的眼眸深处有一种闪亮的光泽,像夜星在我的心空划过。

现在一想,我在乡下生活了那么多年,也许只有二秃冷漠的脸和那铁拳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

我终于逃离了农村,一晃又是十几年过去了,不过在城里呆久了竟也产生了在乡下时相似的心态。

我对城市的喧嚣与躁动,紧迫与迷醉,疯狂与变态,越来越感到难以承受。每当夜色将我疲惫不堪的身心扔到柔软的床上时,我的思绪又常常游离到乡下,融入在袅袅炊烟与空旷的山谷之中。

我母素芳

母亲有个不为人知的名字:素芳。记忆中,很少有人提及它,除非远在异地的亲戚们来,我们是难得听到的。

母亲在一家大医院的住院部地下室里看水泵。工作程序很单调,上水时按绿电钮,排水时按红电钮。机器运转,轰轰隆隆的如一艘行驶在海底下的潜水艇。空气闷热,缺少湿度,光线暗淡,能见度低,让人产生远离尘寰的孤独感。其实,我和哥哥们是不赞成她继续工作的,毕竟六十五岁的人啦,但她常常为此生气抱怨,说一切都是为了我。我便很愧疚。

母亲三岁上,老爷死了,随即姥姥改嫁,母亲跟着舅老爷过。她在十七岁上孤身一人嫁到偏僻荒凉的吉林扶余,那时父亲十四岁,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后来父亲参军赴朝,一去数年,除带回几枚油亮亮的军功章外,就是一身难以医治的疾病了。母亲随父亲转业到本地,在一座老旧的楼房的底层,有了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家。母亲先后生过六个孩子,两个夭折,还有一个未及分娩就死在腹中,据说一水儿女孩子。我作为她最小的命根子哇哇坠地时,母亲已经是个四十一岁的中年妇女了。记忆中,母亲对几个子女十分严厉,她只字不识,却由不得我们在外面惹是生非,别管你在外面如何委屈,回到家挨说遭打的还是我们,连父亲也劝不住。父亲则每天靠打针来维系自己的生命。那时药剂奇缺,物资匮乏,他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健康的肌体,是与他淡泊平和、与世无争的性格以及母亲的关心体贴分不开的。他后来频频住院,将日渐孱弱的生命持续了许多年。母亲就抛下嗷嗷待哺的我,到了一家建筑工地当起运泥搬砖的驾子工,挑起病夫幼子的家庭重担。

父亲去世时,被拖累了近三十年的母亲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悲哀。她的痛苦在于,姐姐那时也患上了父亲的疾病,而且终日打针吃药,甚至无法参加父亲的葬礼。姐姐在患病十年后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花开花落的十年,姐姐参加了工作,结了婚,又离了婚,及至卧床不起,双目失明,素日陪伴她的依然是母亲那日见衰老、不轻易落泪的容颜。当我尚未分担母亲的忧愁和苦难的时候,那个带有遗传性的疾病又降临到我的身上。我不知道生命能允许激情放纵多久,我只知道,母亲她太劳累了,她变得有些神经质,几乎让人难以理解。她常常在梦魇中呼唤着某个孩子的小名,突然醒来,然后以劣质的纸烟冲淡那寂寥的长夜。她还十分吝啬地保留着破烂不堪的家具和衣物,每天提着塑料筐转两趟市场,拣最便宜的东西买回来,计算着如何把它们打发掉。对于我每天的用药和额外的治疗费用,母亲是从不吝惜的,她把有限的工资积攒起来,就是为了让我有个美丽的归宿。然后呢?她决心要回到老家去,守着一块菜田,自耕自种,度过余生。

母亲的戒烟是因为一次例行的体检,大面积的糊状阴影,让医生和母亲忐忑不安。母亲的心情倒不全是为了她自己。戒烟后的母亲无事可做,就守着电视从早看到晚,凡涉及到国际新闻什么的,她就十分留心。我的两个哥哥到俄罗斯已经闯荡两年,他们的音讯时有时无,为家里笼罩了一层若明若暗的牵念色彩。在有雨的四月,母亲不可抑制地怀念着逝去的亲人,想念着异国的亲人,牵挂着情绪烦躁的我。她的后脖颈因为着急上火,起了一块核桃大小的痈,四处走动时,勾着肩背,低垂着头,已显出苍老缓慢的神态。尽管母亲希望我无时无刻不守在她的身边,听她言不由衷的唠叨和埋怨,可我依然向往外面的世界,直到四处碰壁,重新回到母亲温暖宽容的羽翼下,像个等待飞翔的小鸟。

朴素但是芬芳,母亲有个多么好听的名字啊。但愿有生的日子我们能学会记忆和珍藏,像拥有一束永不凋零的美丽的花。

随嫁

随着飘落如雨的叶子,以及噼噼啪啪的鞭炮声,29岁的梅姐终于嫁掉了。当她一身粉红色的纱裙,面罩丝网,款款闪进黑色的奔驰轿车,行将步入红地毯的那一端时,我怀疑,一些理性的思维已被我彻底地淡化了。也许感情这个话题,比它的实际意义更加古老、更加乏味、更加让人困惑,但感情这种东西,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延续着它自身的荒谬的合理性。你信它是你的事,你不信是它的事,没地方讲理去。

梅姐是我姐姐的同学,她们十年为邻,十年为友,后来姐姐病逝,梅姐俨然以女儿的身份出入于我们的家,便把我当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弟弟。

同类推荐
  • 去来集

    去来集

    这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一本,收录了《我与地坛》、《想念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等史铁生在读者中影响最大的散文19篇:关于童年,关于青春,关于回忆,关于地坛,关于生命中的喜悦与伤痛。“生者必定死去,死者必定再生。”生命就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生生不息。这是史铁生带给世人的哲学思考。
  • 梦想照亮生活

    梦想照亮生活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 李健吾译文集·第九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九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小日子诗头诗尾

    小日子诗头诗尾

    爱情、亲情、父爱、母爱、男人、女人……一个家庭在作者笔下焕发出柔美光彩。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情感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情感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凌天魔神

    凌天魔神

    平凡的少年身怀上古魔剑,凭借着自己的信念,一心想要证明自己,实力为尊的世界,只有在魔武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够真正的证明自己,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他终究是踏上了修炼的道路。对友谊的渴望,对亲情的眷恋,对爱情的迷茫迫使他只能无条件的变强,却又被无情的卷入了上古神魔之战,背负起拯救世界的使命,人神魔三界的一一征战。三界众生,人挡杀人,神挡弑神,即便是那无情的苍天,也要将其扭转于手中!
  • 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套豪宅还是一段爱,一张永远刷不爆的银行卡还是一个肩膀,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头衔还是自己想要的自由……作者用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书、电影、音乐中的片段,用探讨的姿态,娓娓道来,如此亲切、自然。在那些故事的影子里,我们看到了曾经的、现在的,或未来的自己。那些细节与片段是如此熟悉,但却很少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今,它们被收藏在此,但愿能与你的世界在某一个瞬间存在共鸣。
  • 霸道皇后:偏不爱皇上

    霸道皇后:偏不爱皇上

    被奇怪的老太太说有皇后命之后就离奇穿越了?一穿越就挨打,那个昏君还一口一个荡妇,妈呀!这到底是咋回事啊?皇上带了绿帽子?哇塞,我这位前身真是太有勇气会赶时髦了,居然敢给皇上戴绿帽子!打入冷宫是吧!随便喽,反正在哪呆着都是呆着。官兵大哥们,请问冷宫怎么走哇?又是什么?不就是扮个男装去青楼走走,顺便瞄瞄帅哥嘛!不什么?给嘛!至于这样吧?把青楼也关了?切,看来你这个皇帝也很清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画

    鬼画

    妙笔生花花似梦,梦里飘香鬼犹怜。这是怎样一幅画?里面有什么?了解它的人,称之为鬼画!可为何对人的吸引力这么大?真的有鬼?沧桑的岁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青年的好奇心、冲动,一时间陷入了迷茫的追寻当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书后错拿了女主的剧本

    穿书后错拿了女主的剧本

    林莫星作为二十一世纪当红女主播,意外穿成了一部小说的女配。故事开始,林莫星便深刻的怀疑自己拿错了剧本。他喵的,为毛这个男主一直围着自己转?还有那个男二,你能不能别一直偷窥劳资了!【宠文】【男女主双洁】
  • 爱你的第三个十年

    爱你的第三个十年

    我五岁那年遇到了徐浩溪,自此一遇浩溪误终生。五岁的姜橙遇到了六岁的徐浩溪,她在他右脸亲了一口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了。徐浩溪嫌弃地推开了她说:真脏,我才不是你的。
  • 国士无霜

    国士无霜

    向往闲云野鹤,却被束缚在高墙之内素来痴痴情深,总被限定在权力之巅追寻至尊之位,不经意间被拨动心弦
  • 我就像月亮只有太阳才能给我光芒

    我就像月亮只有太阳才能给我光芒

    “我要结婚了……”“嗯,祝你幸福。”“或许……”
  • 选择未来的路

    选择未来的路

    叙述往事的体系类型短篇故事,多半以作者本人所经历的事情转化到文章里表达出来,和对生活的感慨